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时间:2019-05-14 22:4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第一篇: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

张蕾 郑宏朱素洁 邹田田 马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54,*通讯作者)[摘要] 麻醉与危重症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而模拟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麻醉学模拟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医学生和麻醉医师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从而减少在临床实践中的医疗事故和纠纷。模拟教育在CPR中的具体应用其目的也是为此,并可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关键词] 麻醉学;模拟教育;心肺复苏

现代麻醉学科涵盖了临床麻醉、重症监护治疗,急救与复苏、疼痛治疗等亚学科,在医院的医疗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麻醉与危重病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关键,而起步较晚的模拟教学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麻醉学模拟教育作为医学模拟教育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是对一学生进行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1]。

由于重症医学学科的特殊性,尤其是其中的心肺复苏(CPR),服务对象均为急诊、危重病人,诊疗活动通常会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临床教学实践活动中,家属不配合临床教学,拒绝学生观摩与操作,使可供医学生实际练习的操作机会更加减少,给临床实习和实习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和影响。而心肺复苏常出现于危急时刻, 容不得半点差错和迟疑, 生和死往往就在一瞬间。从某种意义上讲, 传统的心肺复苏技能与经验的积累是以病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心血管病发病率及交通意外事故发生率的升高,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医学生及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 加强医学生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已刻不容缓[2]。因此为了增加住院医生和学生CPR的锻炼、培训1机会,高仿真模拟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CPR高仿真模拟人虽已 基金项目支持:自治区重点学科(内科学)经费

新疆医科大学教学改革V期立项课题(YG2008001)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30054 *通讯作者:郑宏 教授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

* Email:xyzhenghong@yahoo.com.cn 在大型医院的临床教学中普遍应用,但学生是否能通过CPR高仿真模拟人了解标准的CPR所需达到的生理和解剖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麻醉学模拟教育中的进一步探索。

一.医学模拟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医学模拟教育是一种以“模拟”“真实”进行教学的教育方式,其核心含义是利用各种仿真模型和现代化、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参照医学学科的教学和考核内容要求,模仿人的正常结构与机能、疾病的表现与演变以及对病人的诊疗过程创设出模拟病人、模拟临床场景乃至模拟医院,从而代替真实病人、真实场景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和能力评估,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考核。其类型包括:①基础解剖模型(用于示教);②局部功能性训练模型(用于单项临床技能训练);③计算机辅助模型(用于学生的临床整体思维能力培养);④虚拟培训系统(用于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训练);⑤生理驱动模型(用于医疗环境的全面模拟)。广义的医学模拟教育还包括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使用。标准化病人是指从事非医疗工作的正常人经过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或)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能力[3]。二.医学模拟在CPR教学中的优势

1. 教学随意性:在临床教学中可以模拟任何场地、时间的突发急症事件,并根据我们的需要模拟各种临床真实病例,可以对这些模拟出的病例反复演示并提供反复训练、重复训练。在教学中还可进行疾病的判断、分析、处理等综合培训,对于临床上不可能反复演示的罕见或危重病例也可反复训练。

2. 风险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均强调了患者权益的保护,医学生不得独立为病人提供任何临床诊疗性服务。模拟教学不用在真实病人身上操作,对病人无任何风险,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等问题。

3. 可重复性:医学模拟教育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不用担心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并能及时纠正错误,可使学生的技能操作达到娴熟水平,并能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模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停止、减缓或重新操作,完全在学生或老师的掌握之中。

4. 针对性: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病情危急且需急救监护的重症病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专项技能训练,达到准确、规范、敏捷、有效的教学目的。

5. 团队协作:对一个病人的治疗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来完成,学生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优势,在高级模拟系统上演练相互协作共同治疗操作,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6. 认可性:医学模拟教育体现了高新技术与医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能客观模拟人体各种真实的生理、病理生理特征,又可高仿真地再现各种临床常见病例及其诊治场景,从而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教师和学生均对这种教学和考试方式高度认可。

三.麻醉学模拟教育在CPR中的具体应用及价值体现

1.在CPR全过程中,循环的恢复是前提,呼吸的恢复是必要条件,当胸外 心脏按压用于临床CPR后,随即出现了两种按压机制,即心泵机制和胸泵机制,为了让学生明白标准的CPR所要达到的生理和解剖要求,可在麻醉学模拟教育中利用计算机模拟出CPR的复苏机制并予以显示,尽可能达到纠错功能,这样学生在模拟人身上操作时就可知体位是否合适、按压部位是否正确、按压力度和频率是否恰当,以便及时纠正,这样反复练习后会大大提高复苏的成功率。2.CPR是一个突发的、紧急的过程,它要求在生命挽救过程中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拥有可用的设备以及个体化的训练[4]。一个高质量的工作人员应该完成开放气道、复苏、帮助已停跳的心脏以及呼叫援助等一系列过程。当抢救病人生命时间紧迫时,医务人员掌握挽救生命的技能是很重要的,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经历此类事件,导致临床医生和实习生实际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有可能在真正遇到需要复苏的病人时表现得很匆忙、束手无策。在临床CPR过程中有时可能因复苏成功后的多种并发症而导致患者死亡,从而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苏成功率。因此,总结一些经典失误临床病例的教训并进行有效的模拟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既了解了CPR后的并发症又可反向思维尽量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再次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做到游刃有余。

3.临床CPR有其经典、传统的抢救路径,在麻醉学模拟教育中要尽可能模拟出典型的抢救步骤,让学生知道复苏阶段连接是否合理,每一步骤中操作是否 3 正确、恰当。在CPR全过程中,并不是某一人完成的整个复苏步骤,而是在团队共同合作下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在CPR模拟中进行团队训练,包括合作、协调能力训练,组织、指挥能力训练,信息转达、交流能力训练,及时应变能力训练及角色转换训练。在模拟抢救路径中需考虑到不同场合、不同地点抢救时的差异,而在团队训练模拟中需考虑到不同文化、民族、语言、地域交流上的差异。

4.麻醉学住院医师不仅要面对院外CPR患者,更要正确处理住院期间及麻醉下患者出现的突发呼吸、心脏骤停。有研究表明CPR感知的实际时间及反馈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时CPR的质量[5]。而在全身麻醉和肌松药的作用下,判断心跳骤停的方法只有以摸不到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测不到血压,心音消失为主。一旦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寻找原因,是由麻醉本身引起还是患者术前伴随的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所致,根据病因进行对症处理,在模拟教育中尽可能做到真实、准确。三.模拟教学程序

CPR的处理过程中要求医师除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和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技能外,还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准确地应急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必须确保医护人员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所实施的每一步措施都迅速有效。利用现代模拟医学技术提供的高仿真模拟系统进行训练,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表现出符合逻辑的临床体征,并通过模拟监测显示生理参数,对治疗措施做出应有的反应。

四.麻醉学模拟教育的局限性和对策

麻醉学模拟教育虽然有优势,但它不可能模拟全部的临床过程及所有的CPR并发症,医生无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无法观察各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反应,模拟训练与临床实际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良好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模拟只能做到尽可能逼真,但不能完全达到真实状态。医学本身非常复杂,不可预见,它本身有局限性,这决定了不是所有病都能治好;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有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有时必须应用一些诊疗手段才能检查清楚。模拟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模拟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提供了一个虚幻而安全的教学环境,可以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医学生和临床医师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从 4 而减少在临床实践中的医疗事故和纠纷。五.小结

医学模拟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已经逐渐得到众多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家的重视。模拟教学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麻醉学模拟教育作为医学模拟教育的一个分支,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相信麻醉学模拟教育在CPR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湘君,金玲,李定梅,等.创新医学模拟教育构建临床实训平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6):15-16.[2] 王小平,李雅兰,陈剑等.高级综合模拟人联合PBL进行麻醉学教学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0-51.[3] Alistair M S Chesser,Malcolm PL,Zosia HM,et al.Factor analysis can be a useful standard setting tool in a high stakes OSCE assessment[J].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Medical Education,2004,38:825-831.[4] Raymond Farah, Eva Stiner, Zmora Zohar,et 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urprise drills for assessing,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of hospital personnel[J].Europe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07, 14:332–336.[5] Abella BS, Sandbo N, Vassilatos P, et al.Chest compression rate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re suboptimal: a prospective study during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J].Circulation 2005,111: 428–434.[作者简介] 张蕾,女,硕士,住院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及麻醉教学 Application and value personaliztion of simulation education of anesthesiology in CPR ZhangLei,ZhuSujie,ZhengHong*,ZouTiantian,MaYan(First Application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Xinjiang, China)[Abstract] The practice education of anesthesia and critical care is the important link in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 however,the simulation education propped up a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Simulation education of anesthesiolog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can enhance medical students and anesthesiologist’s ability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ipulation, accordingly to decrease the malpractice and dispute in clinical practice.This is also the purpose of to make use of simulation education in CPR,and to provide a more wider platform for clinical teaching.[Keywords] anesthesiology;simulation education;CPR

第二篇:PBL教学在麻醉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在麻醉学实践教学当中的应用。方法:将6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前者采用pbl教学,后者采用lbl教学。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学生在笔试成绩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pbl教学;麻醉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69-02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学生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过去强调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现在还要增加创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培养。随着医学高等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麻醉学逐渐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本科理论教学期间由于课时有限,对麻醉学的教学多采取传统的lbl模式教学。传统教学过程中重视的是教师的传授、知识的单向流动以及学生的被动接受。在麻醉学实践教学中,继续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需要。

pbl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特征体现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3个方面。本教研团队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实践教学的尝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临床专业2010、2011级学生共计60名。上述学生均已完成临床课程理论学习,考核合格进入麻醉科实习轮转,所有学生之前从未接受过pbl教学。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每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生源地、前期课程成绩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教材:两组均选用《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临床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以及临床本科其他基础教材。

2.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教师培训。pbl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对理论知识的熟稔,还要求对pbl教学法有全面的认知。因此在开展pbl教学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促使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提高教师对pbl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充分了解pbl的操作方法和评价方法。

参加教学实施的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带教经验,认真研读pbl教学的教案,多查阅文献资料。将《摩根临床麻醉学》、《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教材。对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杂志上的相关动态也应该予以关注。积极做好充分的准备,预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提出的各种复杂问题,尤其在涉及到其他专业和学科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按照拟定教案进行一次预演,由一名有pbl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扮演学生,其他参与教学的教师观摩,逐一排除教学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及复杂问题。

(2)教学方法。①观察组:30名学生分为5组开展pbl教学,课程安排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为期一周,共12学时就麻醉学基础理论进行培训;第二步骤共20学时,针对10个病例进行pbl教学。每组学生推荐1名组长,负责教学期间的沟通联络与讨论组织工作。每次pbl教学之前,将病例资料发放给学生,学生课前通过查阅教材、图书馆查阅资料或网上查阅文献等方式做好相应准备。每次教学历时2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第1个学时为学生自主讨论,由各组长担任主持与记录、总结工作,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引导为主,避免讨论过程中学生偏离主题;第2个学时,首先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讨论意见(15分钟),其次由教师就讨论进行评价、总结(15分钟);再次为答疑时间(10分钟),由学生提出在本次教学过程中仍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解答;最后就本次教学学生提出相关建议(5分钟)。②对照组。采取传统lbl教学模式。课程安排仍然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一周共12学时,就麻醉学基础理论进行培训;第二阶段针对10个病例进行lbl教学。

(3)效果评价。采用笔试(满分100分,记忆性内容占40%,理解性内容占60%)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客观地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二、结果

1.笔试成绩分析。将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1。观察组学生笔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2.问卷调查。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的方法、步骤及各教学环节及教师的教学态度都有较高的评价。8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86.7%的学生认为pbl教学能提高自学能力;73.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有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组织能力;90%的学生愿意再次接受其他课程的pbl教学。

三、讨论

由笔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发现,pbl教学在教学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教学,且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

传统的lbl教学法以讲授传递知识为主,强调的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pbl教学法则注重知识的双向流动,在学习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予了学生更为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pbl教学于1969年首创于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1]。它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具体病例为切入点来提出问题,以讨论这些问题为手段来激发和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解答这些问题为目的,将教科书的内容与具体病例相结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2]。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起主导作用,锻炼了他们分析、判断、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训练一定的临床思维逻辑。麻醉学科是一门高风险学科,一名合格的麻醉科医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灵活应用知识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合格的实用型麻醉医学人才是我们麻醉学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而在麻醉实践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然而,在pbl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设置问题。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其核心为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以及熟悉临床思维方式,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至关重要。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教学目的合理的设置病例及问题是今后开展此类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我们的研究中选取的10个病例,每个病例设置了5个小问题,均是根据实践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选取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继续开展pbl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完善。

2.教师问题。pbl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教师掌握麻醉学科的专业知识,熟悉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pbl的基本教学法,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讨论起到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同时,在开展pbl教学时,教师的培训也应该得到重视。在本研究过程中,参与pbl教学的教师都进行了前期的培训与观摩,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与学生不断磨合才能对教学过程做到合理引导,全局把控。

3.学生问题。参与本研究的学生,在之前的理论学习或实践学习中都从未接触过pbl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少数学生觉得初期无所适从,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之前的理论教学中,传统的lbl教学模式以知识的传递作为最主要的目的,学习是被动的过程,因此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扼制。另外,由于部分学生在创造性思维及团队协助能力方面的欠缺,这些都对pbl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些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先易后难,使学生逐步适应。

四、结论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在麻醉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将继续在pbl教学中分析总结将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将其更好的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第三篇:统计学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环境艺术 101班工商管理104班

统计学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践发展的需要对统计学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开掘。本文从环境艺术专业中分析统计学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统计学潜在功能科学技术应用新技术 环境艺术 空间统计学理论与方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学广泛吸收和融合相关学科的新理论,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化和丰富了统计学传统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拓展了新的领域。今天的统计学已展现出强有力的生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践发展的需要对统计学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和不断完善,统计学的潜在功能将得到更充分更完满的开掘。

一 统计学的功能及其应用领域

第一,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由于社会实践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及系统的复杂性认识也更加全面和深入。随着科学融合趋势的兴起,统计学的研究触角已经向新的领域延伸,新兴起了探索性数据的统计方法的研究。研究的领域向复杂客观现象扩展。21世纪统计学研究的重点将由确定性现象和随机现象转移到对复杂现象的研究。如模糊现象、突变现象及混沌现象等新的领域。可以这样说,复杂现象的研究给统计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将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是钱学森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将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相结合,提出经验性的假设,再用经验数据和资料以及模型对它的确实性进行检测,经过定量计算及反复对比,最后形成结论。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手段,而且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处处渗透着统计思想,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第三,统计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将为统计学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现代科学发展已经出现了整体化趋势,各门学科不断融合,已经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事物之间具有的相互联系性,各学科之间研究方法的渗透和转移已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许多学科取得的新的进展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模糊论、突变论及其他新的边缘学科的出现为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和思想。将一些尖端科学成果引入统计学,使统计学与其交互发展将成为未来统计学发展的趋势。统计学也将会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前景。今天已经有一些先驱者开始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以及图论、混沌理论、模

糊理论等方法和理论引入统计学,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的渗透必将会给统计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统计学基本理论研究有: 概率极限理论及其在统计中应用、树形概率、空间概率、随机PDE’S、泊松逼近、随机网络、马尔科夫过程及场论、马尔科夫收敛率、布朗运动与偏微分方程、空间分支总体的极限、大的偏差与随机中数、序贯分析和时序分析中的交叉界限问题、马尔科夫过程与狄利克雷表的一一对应关系、函数估计中的中心极限定理、极限定理的稳定性问题、因果关系与统计推断、预测推断、网络推断、似然、M——估计量与最大似然估计、参数模型中的精确逼近、非参数估计中的自适应方法、多元分析中的新内容、时间序列理论与应用、非线性时间序列、时间序列中确定模型与随机模型比较、极值统计、贝叶斯计算、变点分析、对随机PDE’S的估计、测度值的处理、函数数据统计分析等。

统计学主要应用领域有: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等、分子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高科技农业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生物制药技术中的统计方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的统计方法、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

二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设计

环境艺术乃是绿色的艺术与科学,是创造和谐与持久的艺术与科学。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都属于环境艺术范畴。

它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多伯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人影响其周围环境功能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次序的能力,以及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装饰水平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在中国,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

社会利益涉及多方面,就城市规划的作用而言,主要是指由土地和空间使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之间的协调。就此而论,社会利益的协调也涉及许多方面。首先,城市是一个多元的复合型社会,而且又是不同类型人群高度聚集的地区,各个群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希望谋求最适合自己、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因此也就必然会出现相互之间的竞争,这就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

各国城市规划的共同和基本任务: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2 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 确保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则,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的运作。

而环境艺术和统计学都有一个空间上的重合点,可以在空间设计中运用到空间统计学,来更加准确合理的设计出科学的设计。

三 空间统计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空间统计学是近几年统计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其主要的应用:

包括遥感,国土资源估计,农业和林业,海洋学、生态学和环境观测。在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得到的统计数据通常以网络的形式出现,而且这些数据受到大气效应、观测位置以及测量工具的影响产生误差,空间统计学的应用在于,针对这种特殊的数据,研究如何控制误差、如何建立模型、如何处理资料信息。在资源的估测中,空间统计学的应用在于,如何利用空间统计数据,估计资源的总储量、资源的地区分布、资源的开发等。在环境监测等领域也作了积极的探索。

这种观测数据通常表现为网络形式,而且这些数据受到大气效应、观测工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空间统计学的应用在于,针对这种特殊的数据,研究误差控制、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统计推断。这将是统计学应用于环境艺术专业中研究的新领域。

在空间统计学的点模式描述与分析中,空间中心指标是一个重要统计量,包括确定点集的总体分布模式的指标、描述点集的空间分散程度的指标,以及描述点集的方向偏离情况的指标。有关点分布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平均中心(只考虑点的空间位置)、加权平均中心(兼顾点的位置与属性);有关点分布的离散趋势与方位的统计量有标准距离和标准差椭圆(只考虑点的空间位置),或者加权标准距离和加权标准差椭圆(兼顾点的位置与属性)。其中,有关区域(国家、省域或县域)人口重心或经济重心转移的研究,就属于空间统计学的点模式分析。虽然重心转移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在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却不多见。实践表明,空间统计学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具有较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在未来时间里的应用价值潜力是无限的。

环境艺术专业分为: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建筑小品等,其中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是在空间里进行设计。

自1992年开始园林城市创建活动至今,全国已产生了139个国家园林城市和7个国家园林城区。园林城市的创建对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园)绿地等国家园林区已经逐步提升。

为进一步扩大遥感技术在我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完善城市绿地指标统计方法,充实城市绿地指标体系内容,从关注反映城市绿地数量的基本指标向关注反映城市绿地布局、结构、功能的效益指标转变,全面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统一、完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和统计方法,增加公共绿地占绿地比重、公共绿地覆盖居住用地百分比和公共绿地结构指标,达到充实国家园林城市。

四 空间统计学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广西贺州市为例

在空间统计学的点模式描述与分析中,空间中心指标是一个重要统计量,包括确定点集的总体分布模式的指标,描述点集的空间分散程度的指标,以及描述点集的方向偏离情况的指标。有关点分布的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平均中心,加权平均中心,有关点分布的离散趋势与方位的统计量有标准距离和标准差椭圆,或者加权标准距离和加权标准差椭圆,或者加权标准距离和加权标准差椭圆。其中,有关区域人口重心或经济重心转移的研究,就属于空间统计学的点模式分析。虽然重心转移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却不多见。

以贺州市为例,1952年以前,贺街镇既是贺江的码头,又是郡州县行政中心,还是临贺及其四周地区的几何中心。只是到了1952年以后,八步成为贺县的行政中心,才与县域几何中心分离。

城市中心的位置是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生长与变化发展,城市空间随之演替,从而改变城市空间的结构关系和空间作用,城市中心也必将发生位移。通常,城市中心的位移对应着城市整体地域的变化。行政中心从贺街位移至八步街道,其位移趋势为东南向西北。如今从县级贺州市升级成为地级贺州市时,八步街道也升级成地级行政中心,但仍与市域几何中心相分离。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羊头支线机场的建立,钟山副中心建设,以及平桂管理区的成立,相信城市中心的西移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在未来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把羊头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在远景规划中做出适当的空间布置,将不失为明智之举。

五统计学发展前景

人类带着上个千年创造的辉煌跨入新的千年。面对到来的21世纪,每个人、每个实体、每个学科,乃至整个国家都面临机遇和挑战。欲行千里,始于足下,走好21世纪的头五年,至关重要。在此,我们将对21世纪的头五年,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统计学学科的发展予以厚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创新是时代的基本特征。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必将为众多领域和学科的发展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将产生新的边缘学科,许多学科的发展将依赖于统计理论与技术的应用,更为复杂数据的处理方法将成为统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实用快捷的统计方法与技术将更加普及。

① 开展空间统计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空间统计学是近几年统计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主要指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的测定,农业和林业、海洋生物、环境生态的观测。这种观测数据通常表现为网络形式,而且这些数据受到大气效应、观测工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空间统计学的应用在于,针对这种特殊的数据,研究误差控制、数据处理、模型建立、统计推断。这将是统计学研究的新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②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统计学发展影响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断言,没有计算机的发展就没有统计方法的普遍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带来挑战和发展的机遇。统计数据的收集如何有效借助网络技术,统计调查方法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统计数据处理如何深入都将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③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研究: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不久将完全揭示人类基因排序。19世纪中叶基因学说的创立,就是依赖于统计推断技术,21世纪生命科学中将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要借助统计方法与技术,这个领域的学者将大有作为。21世纪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将使许多不治之症得到解决,生物制药将在医学领域大放异彩,统计学方法在生物制药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将是不争的事实。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每年投入50亿美金用于研究发展,在美的生物统计人员极易找到高薪的工作就足以说明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

④ 统计学在社会、人口、教育、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控制、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环境的保护等领域存在着大量急待研究的问题,统计学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统计学方法在这些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统计学产生于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发展壮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学科相互融合趋势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统计学的应用领域、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也将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在环境艺术专业中得到应用,在所有领域——学术研究、实际工作、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展现它的生命力和重要作用。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伴随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信息化管理的步伐,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带来的高效率,教育工作者也正在积极的探索将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方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典范就是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方式的出现,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中专、高职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有理由相信计算机技术在中专、高职教育过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中专教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高度发达的多媒体集成手段和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自互联网诞生,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就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尝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不但增强了课堂互动,还创造性的打破了空间限制,拓展了教学的覆盖性。当前流行的网络教学就是一种终生学习的渠道,同时在中专、高职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可以采用网络为平台完成教学过程。首先是由教师选择课题内容,或者录制教学视频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然后教学过程的学习在教学平台上的学生完成,通过浏览网上课程,选择需要学习课程,课后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这种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的限制,提高了学生选择能力和自学能力。下面,作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1.1 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优势明显

首先是多媒体教学在实现多种教学资源集合利用,极大的丰富教学;其次是降低教学中的失误率,这是基于计算机在修改上的快速反应性,发现错误可以第一时间发出修改指令。传统课堂更注重教师传授知识,而计算机教学平衡教学双方,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

1.2 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不但利用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对多种媒体优化组合使用,客观上改变了中专、高职教学的技术基础。

1.3 不断提高师资教学质量并终身培训,成为易事

教师工作繁忙,要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中抽出时间参加全面培训的可能性极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教学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的平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多媒体技术应用

计算机软件将各种硬件功能集成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的优化组合,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与课堂教学,具有许多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所必能比拟的优点:(1)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教学提供学生一个良好的视听、思考、读写环境;(2)学生可以充分的掌握学习的进度,并能选择学习内容;(3)多媒体集合了视觉、听觉,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效果,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4)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区域平衡,教学过程不再是单纯由教师主导,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真正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点培养自学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关系,首先使学生拥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路径的主动权,以此为突破口,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教学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兼容互联网,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上传自身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多媒体教学还为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即使在家只要有计算机和网络,一样能够在家学习,对于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着积极意义。

2.2 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与教育领域的专有名词。其含义是通过采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以及一切可以实施与教学的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提升教育工作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教育模式的升级。对于中、高专学校教育也不例外,相对于高中教育,中专、高职教育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的技工人才。CAI教学特有的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非常符合当今中专、高职教学改革的潮流和趋势。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中专、高职学校得到了普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正在被积极地引入中专、高职教育工作。如上文所述,CAI教学能结合图片、文字和声音,能加大的丰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是CAI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各个学校收到的重视程度不一,在教育领域中整体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在这里作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CAI软件开发工作还落后于该技术在教育行业应用的现状,导致能够取代现有教学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太完善,缺乏高质量的CAI课件,无法满足课程需要;(2)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有些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还不能完全接受CAI教学的新模式,造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一定阻力。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在中、高专学校得到了普及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并不大,因此很容易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开展。就目前CAI教学的推广情况估计,要在各中、高专学校普及开,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

2.3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性学习

中国教育体制一直探讨素质教育这一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至今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机构宣布采用素质教育模式培养着合格人才,许多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仍然不断做出尝试。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尽管素质教育在中国还不成熟,但有一点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即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极度丰富的今天,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紧密的主题型学习模式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确定项目主题,即在社会、生活或者学习的范围内寻找感兴趣的主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搜索证明自己观点的支撑素材,最后完成具有独立性、创新性的论文或者作品。作品的质量并不是教育的重点所在,核心是通过这个独立完成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搜索、组织素材的能力。

2.4 远程网络教学

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得学习可以是教学场所不再受到局限,只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电子书籍、教学视频、教学课件),都能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各种、高专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使用新技术手段不断丰富教育渠道。

2.5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可替代动手能力的培养

中专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新一代高级技师、技工,需要强化一定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网络教育不能全面替代该方面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准确把握。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专、高职学校教育应该积极地引入新技术来改革和丰富教学方式,才能激发中专、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还存在一定障碍,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教学的高度计算机化一定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12(08).[2]张筱兰.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心理规律[J].多媒体世界,2012(02).[3]沈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化学教育改革[J].化学教育,2013(03).[4]徐土根,晏明,盛国定.教材教法知识在多媒体电子课件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3(06).作者单位: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石家庄 050051

第五篇:愉快模拟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愉快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学世纪”即将到来,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有待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去解决。面对21世纪的召唤,如何加强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适应形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从应用层次上,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步探讨愉快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愉快教育的特点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明确培养学生主动发展,愉快发展——在愉快中求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中求愉快。在受教育者发展的内外因问题上,强调在需要层次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即引发愉快,又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完美发展。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主要应用在小学教育。我认为愉快教育同样适用于中学教育,就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虽然年龄稍长,仍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从他们的性情禀赋来说,爱发问、爱动手、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求知欲强。这些特点都说明中学生同样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合适对象。

二、愉快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课内容丰富多彩,生物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中学生物课的教材编排,着眼学生的年龄特点,重视能力培养,教材的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以图代文,力求生动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合实施愉快教育。

1、“爱”是愉快教育的前提

(1)教师必须爱自己所教的专业,对工作充满激情。生物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仅是低层次的趣味,更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一个无精打采、不喜欢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走上讲台,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教师应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精神饱满、庄重大方地走上讲台,使学生受到感染,迅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在国家取消生物作为中、高考科目,会考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中学生物教育倍受冷落。学校、学生上下两方面都不重视,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恶果”。在全国上下正在开展着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在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这给我们的即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充满工作激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生物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生物教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方阵地。

(2)教师必须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爱自己的老师,师生才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创设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愉快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没有师生之间的爱,就没有愉快教育。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教师输出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既要爱学生,又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自觉实现教学教育过程的默契配合。

(3)愉快教育,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这是推动学生学好知识的积极情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是他们好学、乐学,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新异性、适用性、前沿性,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中得到充分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从多方面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

2、有声有色是愉快教育的标志

让学生乐于学习,主要措施是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滋有味的活动,课堂气氛有张有弛,教师上课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启发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

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我在每节课通常都有十到十五分钟时间进行反馈、测试。通常采用的形式是老师问,学生答,或演板,这种方法经常用便显得呆板,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不断变化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比如,我把电视中《中学生第2起跑线》栏目的快速抢答借鉴到课堂,把本节的重难点编成简明题目提出,谁抢先举手,谁来答。同学们顿时热情高涨,几乎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抢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让学生巩固了当堂知识,教师又检查了目标掌握情况。(2)实验开路,激发兴趣

初中生物教材有许多直观、生动有趣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喜欢动手,教师应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唤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五大官能的作用,在愉快的实验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而实验的成功又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由于学校实验材料不齐全,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实物,我平常注意提前到野外采集制备一些教学材料。如在春天采集桃花、萝卜花、白菜花等,并浸泡,供讲授花的结构与十字花科时使用。在夏季采集浸泡蒲公英的果实,采集雌花和雄花的黄瓜枝条,并压制成标本等,供讲菊科和花的种类时使用,这样提早准备,即简单易行,节约资金,又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实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向学生展示充满奇趣的生物界

初中生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而生物界本来就是一个使人心摇意荡的充满奇趣的天地。把它们展示给学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奋与愉悦。结合教学内容与进度,穿插一些知识,如“为什么壁虎的尾巴易断?”“为什么猫的眼睛在晚上亮晶晶?”“为什么袋鼠宝宝要藏在**的口袋里?”等等。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自然界的神奇与奥妙。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唤起学生的自觉性,是愉快教育的核心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实质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变注入灌输为启发探索,教学活动要突出唤起学生内在积极性,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特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这样教与学就成了一种教师精于教,学生乐于学,喜于创造的活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正是从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讲生物的适应性时,指导学生思考:列举生物的形态结构,并说明与其哪些生理功能相适应,同学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有的说猫的胡须、眼睛、脚掌等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适应;有的说仙人掌的叶状刺与肉质茎是对干旱生活的适应;有的说“沙漠之舟”的驼骆对沙漠生活的适应……。同学们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极其活跃,课堂气氛高涨,众说纷纭,异彩纷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便于促进他们去发散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观察与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指导,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实验中,指导学生运用顺序法自下而上依次观察,运用对比法对比两组根尖的四部分在细胞形态结构上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根为什么能不断伸长?为什么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观察中找答案。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能力。在生物学实验中,如果实验失败了,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培养其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学习方法的传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就能独立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总之,愉快教育作为一种比较成功的素质教育模式,其着眼点与着手点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上。愉快教育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愉快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和方法论的热门课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使其在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载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麻醉学模拟教育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范文

    浅谈民族文化传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晋师附小 陈宇娟 美术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

    试述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

    浅析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 班级:1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姓名:石晶晶 学号:120364035 摘要:工作分析方法和技术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普及,工作分析也当之无愧地......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创设教学氛围,促进知识生活化以及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04-29 文章作者:宋玉琴 朱军 PET-CT是一种三维立体成像并结合代谢显像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能够反映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 目前在高职教育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领域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衡量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需求、实......

    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寿县二中化学教研组:熊祖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也一样,我们大家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无论是课堂......

    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化学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新课标》积极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银达镇中心小学:兰立新 教育技术在国内又称电化教育。简言之,就是最新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的过程,或称采用现代化技术对教育信息进行有效的摄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