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9-05-14 22:3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第一篇: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颁布机构:教育部 2006-08-24

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

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教基〔2006〕19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依法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明确政策界限,把握政策尺度,指导和督促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负有规范本行政区域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1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得将公办学校出售、转让。闲置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产,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处置,并全部用于公共教育事业,重点用于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的审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明晰学校资产属性、学校办学性质、确保公共教育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提出解决现有改制学校问题的政策措施,并依法加以规范。

四、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重点班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要积极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3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习时间。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各地要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六、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切实加强教师管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倡导尊师重教,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通过签约方式,明确教师责任、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教师本职工作、校外兼职等方面要提出明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5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督学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将运用督导检查和通报机制,督促各地及时查处、纠正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7-

第二篇: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依法加强省级统筹职能,落实县级政府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

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明确政策界限,把握政策尺度,指导和督促地(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负有规范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直接管理责任,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纠正各种违法的办学行为。

二、依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规范公办学校收费行为

各地要切实落实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维持学校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事业发展的建设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不留缺口。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之后,公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合理的办学支出要从公用经费中开支,不得自行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收费。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清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服务性收费项目,坚决废止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违背的收费项目。

三、依法规范公办改制学校,切实维护公共教育资源

自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之日起,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变相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性质,不得将公办学校出售、转让。闲置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资产,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处置,并全部用于公共教育事业,重点用于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制的审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对本地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并在明晰学校资产属性、学校办学性质、确保公共教育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提出解决现有改制学校问题的政策措施,并依法加以规范。

四、依法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学校、重点班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抓紧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利用公共教育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要积极推动学区内各学校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校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以各种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要建立健全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以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的各类实验班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在学校举办实验班。确因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举办的,要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开展实验所需经费由审批部门统筹解决,不得向学生加收费用。

五、依法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不得随意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也不得随意减少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中关于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证小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10天,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中小学学期、寒暑假和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指导意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校和教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得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校、学生订购教辅材料。

各地要依法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不能采取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不能将各种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考试次数,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六、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切实加强教师管理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倡导尊师重教,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推进教师聘任制,通过签约方式,明确教师责任、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教师本职工作、校外兼职等方面要提出明确的职业要求,加强教师工作考核,对严重违约者可予以解聘。坚决纠正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补课的错误做法。

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特别是要主动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七、依法加强督导检查,完善奖惩机制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同时,对依法办学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中,指导和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法办学,督导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督学责任区,发挥督学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将运用督导检查和通报机制,督促各地及时查处、纠正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

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在全区2006年教育干部学习班上的讲话

为保证新的《义务教

育法》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受局党委委托,就学习贯彻新的《义务教育法》作个辅导发言,谈五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对现行《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②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过程;③新《义务教育法》主要内容;④新《义务教育法》的七大亮点;⑤对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的几点意义。

一、为什么要对现行《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

现行《义务教育法》的修订,是客观的必然,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之必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称现行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施行以来,对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1)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不少学校的公用经费存在缺口,有的学校还存在危房和欠债,一些地方教师工资还不能按时、足额发放。(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应试教育没有得到根本改观。(3)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4)有些义务教育学校乱收费现象严重,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沉重。(5)义务教育学校时有事故发生。(6)一些人利用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发行向学生家长伸手、谋求不正当利益。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因此,有必要完善有关义务教育的制度,对现行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

二、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过程

现行《义务教育法》的修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近几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上,先后有571名全国人大代表,44名全国政协委员对现行《义务教育法》提出过修改的议案和提案。教育部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送审稿)》,于2004年6月底呈报国务院。法制办收到此件后,立即送财政部等37个中央单位以及上海等47个地方政府征求意见,多次针对有关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2005年6月底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再次向近年来就义务教育法修订工作提出过议案、提案的571名全国人大代表、44名全国政协委员以及56个中央单位、68个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听取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的意见,并专门就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省级统筹问题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在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法制办会同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修订案经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三、新的《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新法共分为:总则、学生、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经费保障、法律责任及附则共8章、63条,其主要内容有:

1、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基础。为解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新法主要规定了以下措施:

一是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总体需求。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工资标准、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规定发放。

二是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出明确目标。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标准拨付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各级政府应当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增长”,即:①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②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③保证义务教育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在此基础上规定: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

是明确义务教育经费来源。规定: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

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保将上级人民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按照规定用于义务教育。

四是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规定:①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②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2、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当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新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同时,还规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规范教学内容,防止教学过于偏重智育的倾向。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是严格课程管理。规定:①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②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3、关于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是普惠性教育,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问题,新法主要规定了以下措施:

一是在经费投入方面。规定:①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③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二是在师资力量的配置方面。规定:①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三是在教育资源管理以及监督方面。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4、关于义务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学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场所。新法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作了明确规定,并规定多项措施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与规范:

一是保障学校安全。规定:①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二是规范学校收费。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5、关于义务教育教师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靠教师。新法对义务教育教师作了专章规定:

一是加强教师培养。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二是保障教师待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三是加强教师管理。规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四是明确对教师的要求。规定:①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6、关于规范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发行

为防止利用义务教育教科书非法牟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节约资源,新法规定了以下措施:①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②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③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基准价确定零售价。④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7、关于法律责任

新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规定了严格、具体的法律责任。其中对学校有如下规定:①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②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对教师有如下规定: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按教育法、教师法规定处罚。《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六项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新义务教育法的七大亮点

第一,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公益性和免费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村而言,从今年到明年要全部免除学费、杂费,但是对城市而言,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实际上,要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就涉及到很大的财政问题。现在国家就是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在新法中,统一性是贯穿始终的一个理念。在新法中,从始至终强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这个统一包括要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这些与统一相关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法律的修改中来。

用词可以不一样,但是这样一个思想贯穿始终,这是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新法中,就是要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去体现这种统一的保障。并通过这种统一的保障,通过内容的一致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公平。

如今说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经常指的是外部条件,比如教学用房、教学设施等等,实际上教学内容的一致,也是公平的一个体现。不能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课程内容就要浅显,在经济发达地区课程就要高深。现行情况是一纲多本,教科书可以由各省自己编写,新法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强制性又叫义务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不送学生上学,家长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学校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第二,国家对义务教育采取新的经费保障机制,这样一个保障机制首先体现在义务教育的投入上。过去一说政府的投入,就往往容易理解为由县级政府来负责,但是实际情况是,县级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予以承担。而新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新法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应当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上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

第三,新法对义务教育的管理机制有了明确的规定。新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四,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法采取多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比如说,“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第五,新法还进一步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了义务教育的质量要求。第五章专门对教育教学作出规定,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第六,新法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作出新的明确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具备国家教师资格。最重要的是,新法对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工资和职务作出新的规定。第三十条提出:“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第三十一条还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第七,新法对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作出专门的规定。比如说,第二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五、对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的几点意义

1、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意义。此次修改义务教育法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义务教育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了法律,使素质教育从一般的政策指导转变为统一的法律规定。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法律要求予以明确。这些重大制度创新将对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校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作为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精心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完整、准确地理解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意义和各项制度,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2、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宣传工作。各校将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纳入“五五”普法计划,作为近两年普法的重要内容。要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向广大家庭、父母和适龄青少年宣传义务教育法,使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青少年、社会组织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在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的过程中,要重点宣传和把握以下内容:一是要重点宣传修订义务教育法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二是要全面宣传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三是要准确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规定及其有关政策。四是重点宣传政府机关、学校、家庭、父母、适龄儿童、少年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义务教育实施中权利、义务与责任。

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宣传。各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普及,使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各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依法加强学校安全与各项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由于时间仓促,才疏学浅,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抛砖引玉之言,尽供参考。

谢谢大家!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的意见

近年来,各学校、幼儿园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按照儿童的成长规律规范保教行为,积极深化改革,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根据调研,也有部分幼儿园(幼儿班)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不正确,办园行为不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教育倾向,出现简单搬用小学课程、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强调知识技能灌输,减少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等“小学化”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这些错误做法超越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容易使学前儿童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误导了家长,对我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部分幼儿园跨区域招收、接送幼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招收混乱、责任不清的问题。

为了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幼儿班的教育教学和招生行为,提高学前教育办学质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端正办学思想,遵循教育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幼儿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现象。幼儿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认知规律,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给幼儿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严重扼杀着幼儿的个性发展,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各学校、幼儿园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教研活动,深入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实质,更新幼教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采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形式,切实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学前教育。依据关注幼儿终身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幼小衔接”过度注重知识衔接的传统观念,针对幼儿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为幼儿适应小学教育奠定心理和行为基础。同时,要积极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规范保教行为,强化教学管理

要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保教行为,坚决执行“六个严禁”和“五个规范”。

六个严禁:严禁以集中授课方式开展拼音、汉字、外语认读拼写训练和数字书写运算训练等活动,或给幼儿布置上述内容的家庭作业,坚决纠正幼儿写字过早、握笔姿势不正确、不注意用眼卫生等违规行为;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包括一年级入学;严禁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严禁使用除青海省教材委员会审定外的任何教师用书和教材;严禁放任自流式的无目标无组织的保姆式保教;严禁占用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时间。

五个规范:规范制定学期计划、月计划、一日活动安排,严格按照计划和安排开展教学活动,坚决避免教学活动的随意性;规范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即教案)、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幼儿和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和学期、学年评价,以评促教,导向正确;规范保教常规工作的检查、指导细则和记录,强化过程性管理;规范幼儿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努力使幼儿具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加强专业引领,提高教师水平

教育活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业务学习都必须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纲,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一)加强学前教育理论学习

各学校、幼儿园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理论学习制度和安排计划,组织校长、早教专干、园长、保教主任、幼儿教师定期开展富有成效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做到人员、时间、地点、内容、笔记、记录和效果“七落实”。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理论水平,通晓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促进观念的转变,规范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

理论学习的重点内容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幼儿园工作规程》;

4.《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5.《全国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职责和岗位要求(试行)》;

6.《青海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青海省等级幼儿园评定标准表》等;

7.《乐都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的意见》; 8.《乐都县学前教育管理办法》。

同时,要购置、征订一定数量的解读和阐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的图书、杂志,以及其他图书资料。图书资料文献每人不得少于10册。

(二)扎实开展园(校)本教研活动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1)各幼儿园要成立以园长负责,业务园长或保教主任主管、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的教研组;各学校还应成立中心教研组,整合辖区内的教研资源,发挥集团优势,为园本教研工作的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2)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园本论坛、教学反思、结队帮扶、经验交流等为基本形式的园本教研制度,提高园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方案和计划,对教研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组织过程及教研活动次数、学习资料、评价、总结、整理经验、成果运用、资料归档等方面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根据不同时期的教育要求适时调整,并不断补充完善。

(4)要建立园本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笔记、教育经验、论文等评选活动,对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取得成效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2.结合实际,丰富内容。(1)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困惑与建议的问卷收集,了解来自一线教师困惑的问题,整理归纳后列入教研计划,从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教研活动逐步解决教师保教工作中的困惑,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创造性的解决保教工作中的新问题,提升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2)以幼儿园周围的生活入手改革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地方教育资源以及社会、家庭教育资源。

(3)从幼儿的生活细节入手优化一日活动。牢固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从细节入手,优化晨间活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学习活动、离园活动,合理分配幼儿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内容,提供活动材料,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4)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地方传统游戏,如踢毽子、跳沙包、跳房子、滚铁环、抓子儿、踩矮跷、扔毛蛋等。在教师人人参与创编游戏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通过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丰富游戏的形式和内容。

3.保证时间,明确要求

(1)每周开展一次常规园本教研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园本教研活动总结,每学期开展两次园际教研交流活动。

(2)校长、园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保教主任不少于30节,教师不少于10节。教师每周完成一篇教育反思,每月完成两篇教育笔记,每学期完成三篇教法探讨并组织一节自荐观摩活动。(3)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管理者、教师共同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养成“乐于读书、善于学习”的习惯,成为学习型教师;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行为,养成“善于反思、勤于思考”的习惯,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研究教育问题,寻找教育策略,掌握研究方法,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成为研究型教师。

(4)要根据教研内容和教师能力、水平,选择适合教师特点的教研方式开展研究活动;要运用师徒结对、骨干引领等同伴互助教研支持方式,组建学习共同体,集体诊断、寻找对策,解决问题;要运用园内外教师、专家、家长等多方面的研究资源,进行专业引领,解决教育实践中困惑、难点问题,激发教师自主研究的积极主动性,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三)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1.结合实际突出园(校)本培训。

各学校、幼儿园要根据目前幼儿教师队伍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培训方案要有明确目标、操作流程、具体措施和责任人。培训要根据教师水平差异,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开展。对新上岗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教师,以师德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炼和教师职业行为养成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组织实施不少于180学时的集中培训和实践培训,其中岗位实践培训不少于100学时。

2.精心组织开展全员岗位培训。

教育局每年集中开展面向管理干部、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培训活动。各学校、幼儿园以校(园)为单位,并通过校(园)际定期交流、联片教研组等形式,有计划地坚持全员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函授、电大、自考等本专业学历进修。3.分类实施骨干教师培训。

以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方向,以各幼儿园骨干教师为培训对象,采取集中培训、合作培训、辅导网络培训等形式实施,计划培训50名左右。

(四)全面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管理

1.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教育局的有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细化教师工作纪律、学习提高、质量提升、过程性评价和学期(学年)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教师管理。

2.严格实行幼儿园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对已在岗但因学历等原因未取得教师资格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达到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学校、幼儿园自聘教师须参加区级以上的岗前培训,并经认证核发相关证件。

四、加大办学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要根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和“民办幼儿园用于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的发展资金不少于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的规定,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青海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及相关配备目录,配备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数量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儿童读物和室内外设备设施,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有利于其学习和探索的教育环境。

五、就近入园,确保有序招生和幼儿安全

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幼儿“就近入园”的有关规定,招收周边附近地区幼儿,不得跨区域招收。城区各幼儿园招收范围仅限于城区,不得以校车接送为名招收农村地区的幼儿;农村幼儿园服务区域和招收范围按照“责任明确、利于普及,方便入园、确保安全”的原则,由属地管理的学校确定。学校确定的招收范围须报教育局存档。

六、加强监督指导,加大整治力度

教育局将对照国家和省、市、区的有关规定,建立检查监督机制,定期对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学行为进行检查,坚决纠正和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坚决杜绝跨区域招收幼儿现象。教育局将把规范办园行为作为年检的重要依据和等级幼儿园、规范化幼儿园评定验收的重要指标,并实行类别等级挂牌办学制度。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和跨区域招收的幼儿园给予警告,要求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除给予通报批评外,该年检结果定为不合格,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取消办学资格。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专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学习体会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是确保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有力保障。通过学习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意见》的内容,我越发体会到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如何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因为已经上了很多年的班就不再仔细备课,也不因为学生的差异而区别对待,踏踏实实地教书,认认真真地育人。用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谨治学,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根据学情做出调整反馈,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

其次,我们要严格规范使用教辅用书和教学资料。在学生的教辅资料选择上,不随意给学生做推荐,只选用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辅材料,不给家长增添经济负担。学习知识肯定是需要反复练习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目的,而不是仅仅采取题海战术的方法,让学生在大量练习题中沉浮,既劳神又伤民。

再次,我们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关注,了解他学习中的困难,耐心帮助他度过难关,而不是看到学生不及格就冷嘲热讽另眼相待。每个学生的资质是存在客观差异的,他一时的落后不代表一生的落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想办法激发他的学习信心,从而达到了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都以身作则,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用规范的办学行为去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重,为学校的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下载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规范办学汇报材料 贯彻义务教育法 推行素质教育

    学校规范办学汇报材料 贯彻义务教育法 推行素质教育 2008-10-03 20:12:24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中学位于xx路525号,始创于xx年。占地面积xx余亩,总建筑面积xx余平方米。有建筑......

    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为认真落实《辽宁省教育厅、省监察厅、辽宁省政府纠风办印发关于的通知》和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发展,办......

    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汇报材料

    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汇报材料为了积极推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局组织实施了义务......

    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1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落实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有关要求和《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实......

    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意见

    大竹县高明初级中学 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贯彻落实大竹县教育局关于转发《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

    规范办学行为的意见 各学区中心学校、县直各学校(园):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指导意见》,按照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

    关于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义务

    关于对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开展督查的迎检方案 长春市监察局、长春市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长春市教育局、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春市财......

    义务教育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精选合集]

    义务教育小学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1为学习、贯彻、落实甬教督[20xx]xx号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