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班会对“学会关心”教育的独特作用(德育论文)
主题班会对“学会关心”教育的独特作用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黄田珠
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班级开展团队活动的重要形式,历来被班主任所青睐。在当前开展“学会关心”的素质教育活动中,主题班会作为一种载体,对“学会关心”活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范围集中,便于调控
“学会关心”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认识的教育和行为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思想认识的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学会关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会关心”?其深远意义何在?行为能力的培养则使学生懂得如何去关心,掌握关心的基本做法,并使之成为良好的科学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习惯和美好的为人处世之道。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因为其受教育、被熏陶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各不相同,其原有的思想认识水平、意志品格、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作为“学会关心”教育的实施者,充分了解学生,围绕“学会关心”教育的内容和精神,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做更为细致的工作。
现在的教学班,就我们学校来说,最多不过六十人,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上,可以察言观色,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以便于针对个别情况、个别人,有所侧重地进行“学会关心”的各方面教育。例如,学生对“关心自己”不理解,则采用辩论式的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学生对环卫认识不够,则采用调查汇报式的主题班会进行教育;学生对“热爱祖国”的观念淡化,则可以采用“访问式”、“故事会”的主题班会和谈理想的演讲比赛相结合。可见, 主题班会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小,灵活性强,容易操作,受教育的范围集中的特性适合进行“学会关心”教育。“学会关心”教育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更好地模拟环境和操作社会实践来学习巩固“关心”习惯。
二、时间较短,事半功倍
“学会关心”教育有广泛的范围和丰富的内容。如“了解自然、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等。开展“学会关心”的教育,可以把这些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主题,进行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教育,那么,主题班会就是这种分解教育的最好形式了。主题班会一般一课时就完成了,时限性强。如果内容紧凑,形式新颖,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学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是四十分钟,所以我们上课时间限制在四十五分钟以内。因此,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所以我们必须从“学会关心”教育的内容上,主题班会的形式上去精心构思,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其教育性和艺术性。像我开发区第一小学开展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班会和平乐学校“两学会、两主动”活动的主题班会,就充分体现了教育与艺术的结合。实践证明:我们利用主题班会实施“学会关心”教育,效果很好。
三、系统持久,全面连贯
主题班会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要列入教育计划。它通常是双周一课时,这样才能缩短教学周期。班主任根据“学会关心”教育的一般过程,合理有序地安排教育内容,设置教育目标,采用相应的形式。“学会关心”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学会关心的系统知识教育(包括关心人,关心自然,关心国家与社会);学会关心意志和行为养成教育。我是按照这个过程,设置“学会关心”教育主题班会计划的。
1.“学会关心”系统认知过程:5课时。①请相关的教师做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为什么要关心自己和别人,为什么要关心自然和人类社会?②进行关于人与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调查汇报。③就“学会关心”教育有关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④“树远大理想”演讲比赛。
2.“学会关心”意志和行为养成教育:4课时。①未来人类自然和社会畅想曲。②我学、我爱、我做生活的主人。③模拟工作环境,谈处理人际关系的设想。④模拟三十年后人类社会,谈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建设地球家园的设想。
从上面“学会关心”教育计划中,我们不难看出其教育内容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连贯性,便于全班学生进行逐层深入的教育和良好意志行为的养成。
四、形式灵活,便于施行
主题班会不同于课堂教育。它的形式比较自由灵活。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及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精心设计班会形式。本学期湛江开发区进行了以“两学会、两主动”教育为主题班会(展示会),在形式设计上,创意新颖,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发区教育局管辖的六所幼儿园和学校,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表现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多方位的。如平乐学校采用了“主题队会”、“创新塑泥”、“巧手刺绣”、“我当家、我入厨”、“我能行-----巧手整内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和来宾们汇报“学会”成果。初二(2)班的精美刺绣,图案色彩鲜艳、形象栩栩如生,会场上赞叹声不绝于耳,气氛热烈。初二(1)班的“美味飘香”,丰盛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引来大家争相品尝,啧啧的称赞声把展示会推向高潮。可以说,这次展示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能”。班会形式推陈出新、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在“学会关心”主题班会中,我班主要采用了“小记者采访”、“讲故事”、“小品剧”、“演讲比赛”、“小制作、小规划介绍”、“模拟”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既提高了认识,又锻炼了行为能力,在这些灵活多样的主题班会形式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会关心”教育。“学会关心”作为全面推广素质的重要方面,使素质教育充满了无限生命活力,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铸造创新型、开放型人才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五、突出中心,强化内容 “学会关心”教育过程是一个从系统认知到意志行为养成的渐进过程,其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主题非常鲜明,意志行为习惯的养成目标非常明确。它要求学校实施教育从小集体(班)开始学习养成到大集体(社会)的发展巩固,因此,在班级实施“学会关心”教育中,主题班会必须突出主题。其形式虽然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否则,就是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学会关心”教育则变成只“学”而不“会”。但是班会时间短,不可能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全部问题,这就要主题鲜明集中,有的放矢,根据学生思想行为最主要的问题,学生年龄阶段最关注的问题以及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难点,明确主题,进行班会教育。“学会关心”教育本身就是主题突出的内容,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综合型人才的基础。因此,主题班会这种教育形式,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会关心”教育内容,强化“学会关心”行为习惯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
六、突出主体,改变被动
任何内容的教育,只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活动,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如果把当前实施的“学会关心”教育作为空洞的说教,生搬硬套,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只能事倍功半,必将造成教育效果弱化。主题班会一般要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班会的设计、内容的安排、组织、形式的选择乃至具体的筹备工作,都应让学生开动脑筋,动手去做,以达到各尽其才,也各尽其趣,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效果。开展“学会关心”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动中,我班的主题被会,一般是由班主任根据教育目标的需要,明确主题,宏观设计,向学生征集班会设计方案,选择最佳的,由设计者及班委会、宣传小组组织筹划,调动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各有分工。宣传小组的成员收集资料,设计者编排引导,班委会的成员协助组织、安排主题班会的过程„„班主任当好顾问,注意倾向引导,把握方向,宏观监控。学生们有热情、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在这貌似小打小闹的主题班会上,应该多给他们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机会。我校初一(2)班的主题班会《环保与我》,在全校“两学会、两主动”展示会上推广交流,这个班会从始到终,设计及表现主题全是学生,学生热情很高,兴趣很浓,气氛热烈,教育效果明显。在这次班会中,学生深受启发和锻炼,并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创造性。我班的《模拟工作环境、谈处理人际关系的设想》的“学会关心”主题班会上,学生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自行创作的《办公室里的故事》,以小品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排练及演出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该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引起学生们一场场争论。班会后,同学们说:“看来人与人如何相处是个大学问,理解宽容,与人为善是处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再如《我学,我爱,我做生活主人》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以故事讲述的形式,把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形象地表现出来,用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来讲述自己学习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主人的成长历程。大家深受感染,达到了“学会关心自己,热爱地球,建设祖国”的自我教育效果。
七、有的放矢,及时 “治疗”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最强烈和品性养成的最关键时期,他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层关系的认知非常有限,要形成学会关心的各方面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意志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学期两学期可以成就的事。如果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觉的正确的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行为品质我们就无须进行“学会关心”教育,也无须开展什么主题班会了。目前的现实状况是,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中心,是“太阳”,是“小皇帝”。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浓溢的亲情呵护,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私小气,受不得委屈,经不住挫折,普遍存在着“关心他人、树立崇高理想”的意志淡化问题。主题班会应该针对学生“学会关心”素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认知、情感和行为养成教育,发挥主题班会的优势,向不良倾向作斗争。班主任对这种相对紧迫的内容,把它们区分为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班级小环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善于把握时机,精心组织内容,设计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通过主题班会,既解决在“学会关心”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解决学生的个别问题。如:我班针对学生存在的“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及认为“谈理想是老土”的现象,及时召开了“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和“谈理想演讲比赛”的主题班会,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们明确是非,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达到了这次开展主题班会的预期效果。
2001年12月
【职称评审送审论文】
题目:《主题班会对“学会关心”教育的独特作用》
作者:
黄田珠
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贸高级职业中学(524022)
写作时间:2001年12月
【职称评审送审论文】
题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作者:
黄田珠
单位: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贸高级职业中学(524022)
写作时间:2006年3月
第二篇:教育要学会关心
教育要学会关心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
这是一本文笔独特的书,其风格有学者固有的严谨缜密,又不乏一个普通人的随意和亲切。在书中,内尔•诺丁斯以多种身份与我们交流: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的人。
杜威的《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和最智慧的父母为其孩子所争取的,一定也是整个社会为所有的孩子所争取的。内尔•诺丁斯就是这样一位努力为孩子争取的、富有智慧的母亲,同时她还是一位校长和数学教师,一位教育哲学家。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
教育的目的何在?学校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诺丁斯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
“道德上贫困的教育”批判。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改革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改革的重点集中于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学校对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而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能严重忽视。教育信奉一种喂养哲学,学术目的主导一切。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忽视人的情感历程,忽视具体思维,忽视实际活动和道德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要做的工作的欣赏与喜爱。
面对以上种种,诺丁斯尖锐地指出:年轻人正在接受的是一个“道德上贫困的教育”。她认为,在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本身,不能忽视他们的目的、焦虑和身处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诺丁斯将学校工作比作养育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也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诺丁斯指出,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教育中的“关心”关系。
诺丁斯认为,我们需要这样一条线索,它能够贯穿起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关心就是这条线索。
关心需要包容。说到关心,我们要么把它看成是一种美德,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私
奉献;要么就把它看成一种平等的相互关系,即关心者可以同时变成被关心者,而被关心者也可以变成关心者。对于关心关系,还有另一种划分的方式,那就是诺丁斯所说的,关心关系可以区分为平等和不平等的两种,像爱人、朋友、同事及邻里这些关心关系中,双方都同时为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关心关系是平等的;而很多关心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一方长时间扮演关心者的角色,另一方则有必要成为被关心者,比如,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关心和帮助学生,这些都是不平等的关心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关系中,学生的消极反应确实会打消教师的热情,当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关心,教师一方面需要具有包容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因为不学会接受关心也就不可能学会关心。
“关心”拒绝程式化。
诺丁斯指出,关心不是解决数学方程式那样的程式化过程。关心需要适时地提出问题,然后恰当反应。关心需要因地因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关心有时需要严厉,有时需要温柔。对于那些冷峻严肃的人们,我们的关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敬慕和尊重;而对于温柔随和的人,我们的关心则更多地通过拥抱和其他外显形式表达出来。有时,关心只需要几分钟的注意,而在有的情况下,关心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关心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当我们真正关心一个人,我们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
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
同杜威一样,诺丁斯主张教育开始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并且始终与孩子们真正关心的东西紧密相连。她认为,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各种关心领域对于完善的人生更加重要。
课程以真实的人类问题为中心。诺丁斯说:“目前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只有一种类似于契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促使他们长时间忙于自己并非真正感兴趣也不真正擅长的学习内容。”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诺丁斯认为,各自为营、互不联系的体育课、家政课、驾驶教育、性教育、毒品教育、健康与卫生教育以及父母准备教育应该能够结合起来,教这些课的老师们应该组成一个大的集体一起工作,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们关心自我的问题。
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首先,以关心为基础的教育并不反对智力开发。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数学、外语和科学已经成为大学录取招生的工具,沦为选拔工具的课程变得越来越难;为使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学校压缩、取消了一些“非考试科目”,而强迫所有学生专注于学习考试科目。教师也仅仅是为教本身而教。诺丁斯认为,这是一种控制哲学,它没有教育上的根据。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我们教的任何东西,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应该保证教好对这些学科怀有特别兴趣的孩子,但不应该将这些课程强加给所有孩子。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她说:“我不会根据一个人的数学才能去评判他的人生价值,也不相信有关微积分的知识是良好公民素质所不可缺少的。无数好人、优秀公民都不喜欢数学,都在数学面前犯难,那么为什么让所有学生,不管他们的能力高低、爱好异同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如何,都在几何与代数课程里挣扎呢?”不要一味地问,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应该问的是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和为什么。其次,在以关心为核心组织的学校里,所有孩子的各种才能都能得到显示和发展。那些主要兴趣在音乐、机械或者运动方面的孩子不被局限在狭隘的课程框架中。比如,可以让那些擅长机械的孩子们了解机械发展史,做模型,参观博物馆,阅读技术文章和科幻小说,参加有关技术伦理问题的辩论,等等。教育应让学生明白,学习非学术的东西并非注定要变成低智力的人,被投入到被人看不起的职业里,作为学习内容,台灯和烤面包机与二次方程和复式句型一样重要;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人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时,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多哈亚运会刚刚结束,其中有这样一个令国人脸红的镜头:韩国马术选手金亨七意外死亡,成为本届亚运会最大的悲剧。当央视镜头对准其他国家的教练与运动员时,他们都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而少数中国教练和运动员对此事却表现出让人难以理解的冷漠。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不禁感到汗颜:我们培育出来的精英,他们眼里只有金牌,没有爱心。
关心是一种习惯,关心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习惯与能力都需要培养,需要教育与引导。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在学校里,我们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威逼利诱”,不断强迫学生弄清、记牢每个学科每一个知识点,以便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这种教育,占据了老师和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理直气壮地这
样做,并美其名曰是真正地关心学生。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们到底为什么应该学习我们认为他们“能够”学好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而必需的吗?事与愿违,我们那么费神地让每个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考试之后,他们又是那么快地把好多知识忘记。
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爱心的人,会关爱的人,不是只拥有知识技能的冷血动物。社会更新极快,我们的眼睛不要只盯着学生的分数。我并非主张不要成绩,但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说法。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话却给了我一些启迪:女儿是一把借来的琴,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东西终有归还的时候。师生一场,就是缘分一场。当我一遍遍指责学生愚蠢时,当我一次次压着孩子死做作业时,当我狠心地罚着学生一遍遍抄课文、生字的时候,我便想起《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这本书来。我们不妨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生活上去了解一下学生,让学生学得轻松快活些,引导学生做一个关爱自我,关心周围的人,懂得爱人,同时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第三篇:利用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
利用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
动物世界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成千上万的蚂蚁不惧烈焰洪水,勇敢执着地前行,只为到达安全的家园,获得种族的繁衍;翩翩起舞的蜜蜂不惧荆棘坎坷,一路嘤嘤的欢歌只为采集甘醇的蜂蜜,酿造生活的芬芳。不论是蚂蚁还是蜜蜂,之所以披荆斩棘,就在于它们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生命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激情。大自然用生动的现实告诉我们:生命因有目标而变得美好、灿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指导他们进行人生规划,使每一个孩子们的生命都充满意义是责无旁贷的。
高中阶段是人生重要阶段之一,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仅做“经师”,更应该做“人师”,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近年来,我有幸参加了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德育活动课体系”子课题“高中德育活动课方法途径和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我尝试着将系列主题班会与人生规划教育结合起来,在三尺讲台上引导学生构建人生规划,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主题班会课,总结出德育课堂16字新模式:“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规范认识、行为实践”。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是如何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的。
一、抓住人生关键时期,整体规划,帮助学生构建人生发展目标
2007年9月,我接手高一英语实验班,继续进行“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探讨“优等生”发展问题。开学伊始,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关于人生规划的问题:你将来想从事怎样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你将怎样做?请写出近期、中期的具体计划。针对这个问题,约1/3的学生答的是“没想过,考上重点大学再说”;约1/3的同学回答“很模糊,如做个白领、公务员、自己办公司、出国等”;还有约1/3的学生回答“高一先放松,高二再努力,工作是将来的事,父母会帮助想的”。全班41名同学,只有三个同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但是对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考虑还不是很周到。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人生没有自己的构想,没有明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对新环境特别是面临初中到高中的转折思想准备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至于走出大学校门后做什么,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关系,没有想过。正是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整体的规划,所以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对前途感到渺茫。
针对此现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初高中过渡,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我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以心理调试、理想教育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指导、帮助学生设计高中三年的目标,构建人生规划。我的做法是:设计系列主题活动,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年、高中阶段、大学、工作等)。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一:设计我的高中生活树立理想,明确目标班会课《涅槃》;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二:适应环境,挑战困境班会课《逆“风”飞扬》;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三:掌握方法,科学学习班会课《我有一把金钥匙学法交流》
经过一个月的初高中过渡教育,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认识到人生应该由自己把握,懂得父母亲人的期待只是外界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将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在孩童时代是顺理成章的,但当逐渐长大时,就应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让这个理想扎根于心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这颗人生之种,最终人生之花才会芬芳灿烂。
接下来,我们共同设计了班级三年整体规划,确定了高一以适应教育为重点,高二以人格教育为重点,高三以成人教育为重点的成长计划。每个人都制订了个人三年的成长目标和学业目标。高一以《涅槃》主题班会为核心、高二以《17岁,我们走向成熟》主题班会为核心、高三以《让生命更饱满》主题班会为核心构建高中三年的班级成长计划,从人格、心理、社会责任感三个角度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对生命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年的努力,高三毕业时同学们共同承诺人生应做到:对生活积极乐观,让生命充满意义;对父母尊重孝敬,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对社会,勇于流汗——绿天绿地,勇于流泪——忧国忧民,勇于微笑——暖秋暖冬。
这样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摆脱了分数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他们真正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用真心去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真正做到万家灯火在心中。高三一结束,王弘扬、李曼兰、许尚谋等同学就组织起来到太阳村(服刑人员子女福利院)做志愿者,胡晓萌、和轩宇等同学去特殊教育机构帮助孤独症儿童做康复,李雪妍同学远赴云南到深山区做小学教师,崔海莹同学到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做音乐教师,张林同学悉心照顾生病的妈妈,还有张钊、石安、张殿臣、曹小雷、耿梦馨等同学多次回母校做志愿者……看到孩子们走出高中校门,走向社会,将自己绵薄的力量融入到社会的洪流中,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不是分数的奴隶,将自己的人生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实践告诉我:小课堂可以构建大人生。
二、针对实际,巧设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到班会课,许多学生都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大多数班会呈现出这样两种模式:一种是热热闹闹的节目展演式,这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是经过少数人无数次排练演给同学们的一台文艺节目;另一种是班主任(或班干部)口若悬河,一厢情愿的宣讲、上传下达甚至是大发雷霆。这两种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当然更不利于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我认为好的班会课应该是调动全班同学一起思考班级建设、学习、人生,而不是某一些人参与,另一些人受教育的课程。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将教育渗透到活动中,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和人生规划中来,这样的班会才是学生们自己的班会。
每年高一,我都要上一节题为《涅槃》的班会课。因为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阶段的任务模糊不清,对前途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上表现懈怠、松散,学习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差事。针对这种现象,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主任)班会课的目的就在于从社会需要、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入手,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方法又要灵活多样,避免空洞说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让青年们感觉到我们是在教育他,那就是失败的教育。”鉴于此,就想到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假想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明确方向,规范行为。
这节课的设计源于郭老的《凤凰涅磐》,古有“天方古国有神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的传说,意在弘扬勇于追求新生活,在对旧我的否定过程中完成自我磨炼、自我超越的无畏精神。
课堂设计以假想的一组情景切入,用设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1.现在将你放在一个鸟语花香、有水源、有食物的小岛上,小岛上只有你是最高等的动物,在这里你将生存三个月,在此你必须学会一门生存的本领,你将怎么学?学什么?(说明:三个月后小岛将不再容纳你。)
2.如果这个小岛是个中转站,给你两种选择,一是留,一是走。留下来,你能活;走,你必须自己游到对岸去。你选择哪种方式?
3.在大海中生存,你需要什么?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并回答为什么要选择此项?
(1)淡水、食物(缺乏生存空间)
(2)船、淡水(缺乏物质条件)
(3)渔叉、船、水(缺乏技术)
(4)一个孩子、一个老人、船、食物、水(要担当责任)
学生讨论之后,我才点明情境创设的寓意:
用小岛比喻高中,用三个月的期限比喻高中三年的生活,用学会一门生存的本领来比喻高中阶段的学习,最后用离开小岛的方法比喻高考后的出路。形象地比喻,巧妙地设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体现了教育无痕的特点。用凤凰涅槃的精神来激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美都来源于不屈不挠的奋斗,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过艰苦的涅槃,最后用这样一段话激励学生,扬起高中生活的风帆:“曾经丑陋的毛毛虫,经过千百次的磨砺,终于腾空变成五彩的蝴蝶;曾经压在石头下的种子,千百次超越巨石的重压,终于展现一片新绿。是蝶必将经历过毛毛虫的磨难,是鱼一定有鱼跃龙门的勇气,是鹰一定有一飞冲天的本领,让我们在高中的三年,抓紧一切时间,用凤凰的勇气激励自己,用自己的汗水完成每个人独特的涅槃吧!
这节班会课是用假想的情境模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提升认识,参与自我人生设计,最终明白人生之路要肩负责任,只有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任的人,才是健全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同学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刻具体的认识。高二我们又开展了“十七岁,我们走向成熟”系列主题班会,张钊同学在“谈心本”中这样写到:通过“十七岁我们走向成熟”的系列主题班会,我对成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首先,成熟就是对自我的肯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其实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心理素质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其次,成熟是内心对他人的一份牵挂、一份留意,与一份宽容。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生活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多一份对他人的理解,是对自己走向成熟的肯定。再次,成熟是内心的感悟与外在行为的相契合,内心有所感悟而不履行于实践,这并不叫做成熟。我们每一个人有能力在生活中为他人做点滴的贡献,但就是这点滴的贡献终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最后我想说的是,十七岁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熟,十七岁只是一个开始,是这个过程中的一段。其实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属于它自己成熟的定义,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三、实施系列主题班会进行人生规划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无论是以往的班会课,还是学科德育渗透,都是从一个侧面、孤立解决人才成长的问题,缺乏系统性。而系列性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连续性的主题教育,是从未成年人一生发展的角度引导其设计人生目标,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以“课程”的形式多角度、多途径、循序渐进地从德育、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能够以较成熟的心态来适应社会。是先搭桥铺路,未雨绸缪,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前瞻性和引领作用。
思考之三:系列班会课应以启发为主,重在引导认识、规范行为。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手段,通过巧妙的设计,精心的准备,有智慧有品位的教学,审时度势,把握学生心理,努力做到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领悟生活和学习的道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提高,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关于文化的精辟描述,我想或许也可以用于人的成长,而高中系列化实效性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一生而言也许就是那根串联的丝线。
第四篇: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附件1:
好书推荐:《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改革运动在美国方兴未艾,改革的重点集中于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推行标准化考试。学校对学生的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分重视,而对学生的其他天赋和才能严重忽视。教育信奉一种喂养哲学,学术目的主导一切。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忽视人的情感历程,忽视具体思维,忽视实际活动和道德行为。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要做的工作的欣赏与喜爱。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美国“关心学派”的教育专家们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强调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他们尖锐地指出:年轻人正在接受的是一个“道德上贫困的教育”。他们认为,在培养学生学术竞争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本身,不能忽视他们的目的.焦虑和身处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工作就好比养育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不能只顾学术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学术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
基于这个目的,内尔·诺丁斯在十年前写出了很有影响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2003年经于天龙翻译,由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至今已四次重印。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
本书的作者内尔·诺丁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誉退休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和教育学现任教授,美国教育学会现任会长。一个哲学家.一个前任数学教师.一 个母亲.一个充满激情和爱心的人。她以一个教育家.哲学家的眼光理性地审视教育。她强调教育的道德意义,她的教育目的观是这样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从这样的教育目的出发,她以大量篇幅详尽地描述了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她认为学校课程必须围绕关心来重新组织,必须教会学生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动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以及精神世界。
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内容摘录
1.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学校教育经历了一处令人可悲的变化:所有学生都被强迫灌输一个统一的标准课程,并且接受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虽然遭到众多富有远见的教育理论家的反对,考试机制仍然控制着我们的学校生活。
2.教育改革者们试图突破单一的、受考试所左右的课程设置,代之以一个更加人道的.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也更加有利于智力进步的教育。但是,改革尝试往往受到一个遵从权力.秩序和传统习俗的教育观念的抵制。
3.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关心必须主导学校课程。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关心作为物质和精神结合体的自我,如何关心身边的和远在他乡的人,如何关心动物、植物和地球,如何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以及如何关心各种学科知识。
4.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和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其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
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也有些人精神贫乏,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这样的人也是危险的。
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在医院,病人感受不到关心;在社会福利机构,顾客们感受不到关心;在养老院,老人们感受不到关心;在学校,少男少女们 感受不到关心。人们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5.抚养孩子和教育学生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一种互动关系和连续性。二者要想成功,都必须从构建信任关系开始,并且持续维护和完善这种信任关系。我认为,当前学校对连续性太忽视了,忽视教育场所、人员、教育目标和课程的连续性。目标是最基本的。如果我们教育者的目标是使学生们学会关心,那么我们会更加注意教育的连续性。
显然,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我并非主张不要学术,我们需要重新分清孰重孰轻。所有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他人,也都应该学会关心其他生命或事物。
6.首先,我反对一种控制思想,这种思想强迫所有学生学习一种特殊的狭隘的课程。这个课程缺乏学生们可能真正关心的东西。第二,我倡导对人类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尊重,这在当今的学校里是被严重忽视的。第三,我反对任何贬低与女性相关的人类素质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种贬低由来已久。
7.我认为,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
8.道德教育不仅是指一种旨在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形式。以今天流行的的道德观来衡量,我们一般不把职业选择.学校科目选择或者读什么书的选择视为道德选择,但是,正如大卫.诺顿所言:“如果人格发展是一种道德目的,那么很明显,所有这些选择都是道德选择,因为它们都在影响人格的发展”。而且,如果我们想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
9.一个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我们不应该以民主和机会平等的名义而试图让所有的人都上大学,相反,应该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为劳动而准备,为养育孩子而准备,为尽公民义务而准备,这是对每一个学生都重要的事情。
10.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我们应该教育所有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健康成长。
11.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们也格格不入。世界在他们眼里充满困难和敌意。他们如浮萍一样四处飘荡。然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教师们也许确实愿意关心学生,这很重要。但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自己的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12.课程总是被宣传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大量金钱被投入到课程改革上。但是聪明人早就不止一次地评论过,课程内容改革不是我们要找的答案。
13.理论家们坚称,教师们有责任去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可是事实上,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在试图找到一种最佳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变成实验室里的实验者与被实验者。
14.教育研究者和一般行为科学研究者一样,都错误地认为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取代个人差异。这种企图只会加剧学生的游离行为。研究者们往往试图决定A或B哪个是更好的教学方法。他们尽量忽略教师和学生的特殊性,而试图使A或B所处的环境具有可比性。他们尽量控制尽可能多的变量。然而问题在于,教师并不具备物理上的可变性。教师不能够被视传送系统或者处理工具。孩子们也是这样。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一颦一笑或许就会改变一切。
15.人并非总是简单地循规蹈矩地干任何事情,也许人与实物工作时以那样。那种简单化过程叫自动化,而自动化不适用于人际交往,不适用于教学。
16.智力开发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17.未来所需要的并非是成堆的知识分子,而是大量受过教育的人——会感觉.会行动也会思考的人。
18.真正的改革必须从教育目的和目标方面入手,而不应该只在途径方法上小打小闹。
19.教室应该成为这样一个地方:学生们在其中合法自由地展示和探索他们多种多样的人生目的。伴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和成长。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追求不会压制和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即使有这种妨碍的可能性,我们也应该愿意冒这种风险,因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 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为了真正地改革教育,为了摆脱那种钟摆似的循环往复,我们必须抛弃视学校首要任务为开发智力这样的陈词滥调。我们也必须放弃那种认为任何机构——无论是家庭、学校、教会,还是企业——都只有一个稳定的主要目标的观点。这种观点不但视主要目标为唯一目标,而且它统领其他目标。
20.整个教育系统似乎精疲力竭,陷入危机之中,但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系统只会用一种思路行事:例行公事般地累加课程和服务。学生们在被喂着。这种喂养哲学的核心是“饥饿的孩子不能学习”。而真正需要的是富有爱心的人们来哺育饥饿的孩子。学校的学术目的主导一切。教师在灌输,在填鸭,但却很少想过,在为孩子提供食物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提供体贴与关爱。
21.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将关心描述为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他在很广泛的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他认为,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22.我认为关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可能仍然存在某种关系,两人的接触仍然意味着某种指向,这种关系可能已经不是我们需要的关心关系了。
23.当我真正关心一个人,我就会认真去倾听他、观察他、感受他,愿意接受他传递的一切信息。这种专注或者关注可能仅仅持续片刻,以后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但在任何关心的交流过程之中,它都是关键因素。
24.被关心者接受他人的关心,然后显示他接受了关心。这种确认反过来又被关心都认知。这样,一个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25.关心基本上是一种接触,一种交流。我所描述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将“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像标签一样永久地贴给不同的人。成熟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在交流和接触的过程中,双方交换位置和角色。关心者可以变成被关心者,而被关心者也可 以变成关心者。
26.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关心者,你必须敞开心扉接纳另一个人。
27.不管一个人声称他多么乐于关心,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创造了一种能够被感知到的关心关系。有很多人自称“关心”别人,但是接受他们所谓“关心”的人却感受不到关心。
28.教师不仅需要建立一种关心关系——教师在其中成为关心者,教师也有责任帮助学生发展关心能力。这意味着什么呢?在海德格尔看来,关心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有认知能力的人都在关心着人或者事物。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标志。但是事实是,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关心别人的能力,也不是人人都学会了关心知识.其他生命以及客观物体。
29.以关心为基础的教育并不反对智力开发。我们从他人那里接受东西,其中有一部分就可能包括智力上的反应。教师有责任提高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的理解能力与技巧,但目前的教育实践却充满了毫无意义的神话和口号。
30.约翰.杜威早就指出,教学一定要开始于学生们的兴趣,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在孩子们的生活和他们所学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我愿意在杜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没有多少东西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应该允许学生们放弃某些东西,从而去学他们真正感兴趣又有热情学的东西。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不同的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
31.只要我们真正投入关心,那么即使是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也会给予我们一种反应。
32.我们无需告诫学生去关心,我们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从而来演示如何关心。
33.关心他人的能力高低或许取决于有多少被关心的经历。即使一个孩子年龄太小,不能成为一个关心者,他也可以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被关心者。
34.对话是无固定答案的,是开放性的。在一次真实的对话中,参加者在对话的开始并不知道对话的结果。作为父母或者教师,我们不能先作出决定,然后才来与孩子们对话。
35.对话是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对话可以是轻松的,也可以 是严肃的;可以富于逻辑性,也可以充满想象力;可以偏重结果,也可以着重过程。但是对话永远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探寻,人们一起探寻一个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
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它给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也帮助双方互相探索,最后达成某种意见和决定。尽管不是所有错误行为都源于无知,但是,很多道德偏差确实是决策失误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年轻人身上尤其常见。所以,我认为对话不仅能够帮助决策者深思熟虑,充分论证,也帮助人们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作出任何决定之前,必须充分占有信息。
36.社区服务必须是一种倡导关心的实践。我们并不是只想通过社区服务来培养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服务技巧,我们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的态度。因此,服务活动必须从培养关心的角度来安排。
37.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
38.如果不搞清楚你要教什么,以及付出什么代价来教,那么宣称甩有孩子都可教就是毫无意义的。
39.我想起弗拉.莱勃威茨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爱不上代数,那么就不要学它。让我告诉你,在真实的生活中没有代数。”对大多数人而言,这话一点不假。当然,或许有某种形式的数学知识是所有孩子都应该有所了解的,但是,学术数学绝对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甚至不是每一个要上大学的人需要的。
40.当坚称人文教育是所有人最好的教育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浪费公共财富,也在浪费个人天才。
41.如果能够认识到各种各样的人类能力倾向并将其加以分门别类,我们或许能够设计出这样一个对每一种能力都给予充分注意的课程,然后,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的父母放心,告诉他们,你们孩子的任何才能都不会被埋没。我们希望可以充分重视每一种能力,孩子们可以在我们的帮助下发现并发展他们最有天赋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能力。
42.强迫所有学生去学习一个围绕几种能力安排的课程,这样的教育是平等的教育吗?„„任何教育,如果只重视一部分人类能力并且围绕它们来组织课程教学,那么就不可能成为面向所有人的最好的教育。
43.真实的教育就像对话一样,事先是不应该设定结果的。它应该允许一种可能 性,允许人们自己探索适合他们的方向,并且论证自己选择的理由。
44.虽然人文教育不是某种职业的训练,却是某些职业的训练。普通教育成了为孩子升入大学作准备的教育。这种实践的结果是,大多数孩子既没有得到任何有实际价值的知识或者技巧,也没有养成一种对未来最终要做的工作的欣赏和喜爱。相反,他们很有可能学会一种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这种鄙视也有可能指向他们自己。
45.我所主张的教育计划着重培养这样的人: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环境和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充分的了解和尊重。而具体到每一个,教育应该是有所不同的。
46.一个人如果不熟悉艺术、文学、数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那么在很多人眼里,他就不算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但是,事实上,有很多人缺乏某些具体知识,但仍然被公认为富有教养。你可以继续这样找下去,直到忽然发现你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人。
47.任何课程本身都不能自动使孩子们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孩子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一种关心的关系可以使孩子们对课程知识产生接受性。不幸的是,目前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只有一种类似于契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促使他们长时间忙于自己并非真正感兴趣也不真正擅长的学习内容。
48.普通教育课程里的大多数知识内容对日常生活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从来没有在我们的课程里出现过。
49.让来自所有不同社会群体的孩子都受到高水平的教育,这意味着,首先,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和才能都应该在教育计划里有所反映;其次,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被可能使之受益的任何一种教育形式排除掉。
50.给所有的孩子一个同等质量的教育并非意味着给所有孩子一个同样的教育。正相反,给所有的孩子相同的教育会导致不平等。
5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天分和局限,必须学会感激我们的天赋也接受我们的局限。这是对自身的一种整体的认识。
52.不能将孩子们的需要抽象化,将他们的各种需要人为地分割开来。孩子们最紧迫的需要是关心,而关心需要连续性。
53.我们实际上将孩子作为工具,来实现一种社会理想。而孩子们或其他任何人都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工具。而且,我们这样做之前也没有与那些我们打算帮助的人商量,问一问他们是否愿意让我们这样做。
54.数学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数学教育者。
55.教师需要学生,学生需要教师。学生们需要有能力的教师关心他们,教师们需要学生们对他们的关心予以反馈。
5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关心的任何人或者事物都与我们对自身的关心有所联系。而且,如果我们将自我置于关系中来理解,那么个体的自我就更不容易从它所处的各种关系中分离出去。
57.当代公立学校教育最严重的缺陷可能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忽视。
58.任何教学都应该从学生的目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只有那些对某一学科怀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才应该有机会对那个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59.我的中心主张是,应该引导那些对某一学科怀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深入到那个学科特定的领域内,而对其他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做则没有必要。我们的目的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尽可能最好的教育。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出发因材施教也最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如果我们需要数学家、工程师和科学家,那么应该引导那些对这些学科具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深入到各自学科进行钻研。给所有孩子同样的教育带来的将不仅是所有人的平庸,还有学术上的倒退。
60.教育不是对已经发生过事物的重复。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探索。教育是评估、修改、比较、分享、交流、建设,以及选择。严格地说,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人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这些人之间存在共性,但是共性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体现,共性通过不同的人生经历所获得。即使一个群体分享一些共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也不能简单地传递给另一个群体。我们可以给另一个群体以建议和指导,我们可以与之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一旦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新的一代,我们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险:失去维系一个蓬勃向上的社会最为重要的价值观,那些倡导和鼓励反思、批评、修正错误和创造革新的价值观。
61.在我们这样一个高度发展高度复杂的社会,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学科都具有最基本的知识。
62.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关心,而非传统学科,应该成为教育的中心。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 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这个目的并不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或者学术进步相抵触,相反,它为智力和学术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63.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师生合作必须成为现实。
64.今天人们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学校视学术为惟一目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世界,人们苦苦寻觅精神家园。我们的孩子成长在一个缺乏关心的年代。学校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们理解美好生活的真谛所在;必须教会他们尊重自己,并且为他人的幸福尽责。
65.现在各个学科课程之间彼此分离,课程与现实世界分离,与人类面临的真实问题分离,它们成为象牙塔里的知识,成为被学生们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个现状必须要改革。
附件2:
编者的话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种教育价值观被严重扭曲的现象,反映在一些学校里,便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失,而很少虑及国家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多样需求。于是分数、升学便成了一些学校追求的主要指标,并因此不顾教育规律,不惜以牺牲师生的时间与健康为代价。
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迎合了社会心理,适应了现行的某些评价方式,却严重降低了学校的格调与品质。
基础教育应当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中小学校长在其中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如何在教育机会逐渐指向公平的今天,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更好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的良好环境,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高升学率是否就是衡量优质教育的尺码?
名校的根本标志是什么?它应当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如何在深刻理解国家教育方针基础上,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小学的培养定位?
总之,我们需要提倡一种“大气”的教育,这种教育应当视野广阔,目标长远,底蕴深厚,品味高雅,能够真正成为一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陶西平同志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粗粗看来,文章似乎是写给校长们看的,细细品来,其实并非如此。文中提到的关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定位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他们的论述,对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应该是很有启发的!
自治区党委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我们要结合教育系统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教师阅读年活动,通过阅读和思想解放大讨论,将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要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柳州市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现代化进程中的校长使命
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当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是要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结构,其中包括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既体现我国现阶段对人力资源的数量需求、类别需求,也体现了质量需求。人才的单一模式无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使像“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这样前沿的科技成果,也需要学术人才、工程专家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合作才能完成。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赋予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重要的责任。当前提高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面临三个重要转变,即由重点发展为主向均衡发展转变,由规模发展为主向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转变,由规范发展为主向规范与特色协调发展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也就向当代校长提出了三项重要的使命,第一,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以实现由重点发展为主向均衡发展转变。归根结底是要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第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由规模发展为主向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转变。归根结底是为了进步而推进教育创新。第三,要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以实现由规范发展为主向规范与特色协调发展转变。因为没有学校风格,也就没有教育活力。切实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也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应当包括三个层面,即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一)教育机会的公平
教育机会的公平就是使所有的公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有教无类”。不分性别、民族、种族,也不分家庭财产状况,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接受相同教育的机会。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际上是向公民提供公平就学机会的重要途径,这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再分配,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可以说,实现均衡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从2006年国家第一次发表的关于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国家教育督导公报中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取决于政府公共教育资源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再分配的状况。
我国基础教育一度在政策引导下重点发展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这具有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已经形成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当前,应当合理调整教育支出结构,重点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也就是说,均衡发展,是在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实现政策倾斜的基础上实现的。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不是优质教育资源平庸化的过程,而是薄弱教育资源优质化的过程。当前,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更多的学生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因此政府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充足性、公平性与效益性。
(二)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使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也就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因材施教”。
因此,实现保证质量的教育公平已经有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公共财政提供的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使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另一层含义则是进行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使不同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不同的教育。所以,简单地倡导无差别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也不是所有人的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平均发展,而是基础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以把握共性,同时要研究所面对学生的个性,教育是面向具体学生的活动。我们常说,教有法,无定法,就是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是更要区别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教育的方法。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是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基础上进行的教育。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恰恰是现在我们教育现实中的薄弱环节。我们现在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决不能将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标倒置。目前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一种倾向,不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发展服务,而是把学生作为教师成名的道具。很多教学研究,包括说课、做课等,重视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但一个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的研究却很少,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很少,对具体学生的情况研究得就更少。虽然现在很多地区学校的班额比较大,教师还无法做到面对每个个体的学生,但是起码不能一刀切,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研究,从而创造真正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结果的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使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我们 一贯倡导的“人尽其才”。教育结果的公平不是使所有的学生最后都有同样的发展类型和发展水平,而应当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
因此,要重视不同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该关注的是:帮助学习潜力大的学生的潜能开发,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的发展。
上个世纪末,法国教育思考委员会向法国政府建议的教育改革目标是“让失败率为零”,我非常赞同这种提法。这里所指的失败,是学生不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使每个学生都比原来变得更好,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
根据有关专家提供的资料,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在2005年有一个调查报告,题为《是否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美国人看美国高中教育改革》,这个调查报告的结论之一是,公众认为:应在尊重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能力的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这个观点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英国特色学校促进会提出,“好的教育能教人变好,好的教学能够改变人的生活。教育好一个孩子,你就给了他一个机会。教育不好,他可能一生中都得不到一个机会”。新加坡教育部长最近发表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的报告中,提出“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当期待学生某项潜能得到培养,同时想尽办法让能力不同的儿童都取得进步。”这些都有助于引起我们对教育结果公平的关注。
所以,我们所推进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机会公平、因材施教的过程公平和人尽其才的结果公平统一。我们要通过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实际上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8月31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专门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二字,体现了对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
根据2003年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的测试,美国15岁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解决问题能力在29个发达国家中排名第24位。2006年4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总统行政命令: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改进数学的教与学,并向总统和教育部长提出政策建议。美国政府把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国策,成立国家数学委员会,旨在帮助美国各州、地方、自治区与部落政府为儿童与青少年成功提供高质量的数学教育,从而保持美国的竞争力,提升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2004年召开的联合国第47届教育大会通过了《关于提高所有青年教育质量优先行动事项的建议》,2005年《世界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主题是“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可以看出,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话题。教育公平的实质是实现保证质量教育的公平。
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06年共有约2.5亿人在学校读书。但是,这个教育规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展起来的。而且,规模的发展并不必然会带来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促进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也必然是我们当前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国家也正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评价。
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进行教育的创新,就必须有变化。我们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带来学校教育的巨大变化,但是,变化并不一定意味进步。校长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针对原有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为了解决问题而变化,通过变化取得进步。要防止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工具理性膨胀,而价值理性的缺失。教育创新应当坚持“一切通过实验”,只有通过实验取得的成果才可能减少在广泛推进的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全国有许多以“实验学校”命名的学校,他们更应该首先承担起进行符合教育周期与规律的教育改革的实验任务。
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均衡发展首先是发展,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无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无法办出高水平的学校。学校之间有特色差别,教育才有活力。特色实际上是学校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创新、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一)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特色并非排除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所有的学校都有共性及核心价值取向,这种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体现在学校都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要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都要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但是,学校也有个性,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改革的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会有差别。共性与核心价值取向是社会认同的标志,个性与附加价值取向是社会选择的标志。鲜明的特色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认同,对学校发展发挥有力的导向作用与凝聚作用。
(二)特色是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
学校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发展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学校的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因此也必然体现学校生态环境的特征。
当前,学校特色表现为多种类型:学校办学理念的特色,比如在特定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改革实验所形成的学校特色,如快乐教育,情趣教育,创造教育等;学校办学模式的特色,像进行的学制改革试验,与国外进行项目合作的试验,办学主体多元化试验等形成的特色;学校文化的特色,有基于地域特点的文化特色,如沿海地区学校的教育国际化特色,农村学校为建设新社会主义农村服务的特色;有基于历史特点的文化特色,将历史文化特点提炼凝聚到学校文化中来形成的特色;有基于教育对象特点的文化特色,如学生来源于多个国家的多元文化的国际学校,以民工子弟为主体的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特色,等等。
而形成学校的学科特色则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有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如有的学校建立了自身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也有基于优势学科的学科特色与基于优势课外教育的特色。
普通学校学科特色的建设是现今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推进的一种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的形式。它通过强化一种学科的师资和设施,使学校形成一种学科的特色,从而创造学校的某一方面的优势,用以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并对其他学校的相同学科发挥辐射作用。
特色不只是一个点,而是学校的价值观体系,它体现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从而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生态环境特征。
(三)特色是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
学校的教育创新归根结底是针对普遍存在的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革,而改革的创新点就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积累。不能把特色变成点缀,变成肤浅的花样,更不能庸俗化。
因此,构成学校特色应当具有的维度,体现在:理念的认同度,参与的广泛度,内涵的深刻度,实践的系列度,优势的显效度和作用的迁移度上。而学校特色形成的关键环节在于进行合理的差异性策划,统筹学校的有限教育资源,拓展校外的无限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特色的情趣氛围以及不断深化学校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特色是学校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
学校特色形成会对学校未来起到凝聚作用、迁移作用、导向作用和发展作用。学校特色形成学校的相对优势点,从而激发师生的自信,激发师生的兴趣和激情,带动 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特色为形成学校风格、品牌、传统奠定基础,实际上,学校的传统就来自于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从而特色也必然成为学校品牌的标志。学校特色有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与后发超越,一些原来水平较高的学校的持续进步,一些基础薄弱学校的成功超越,往往都由于他们形成自身某一方面的特色而实现卓越。因此,特色的保持与发展成为学校的风格、品牌与传统,而风格、品牌与传统就是竞争力。
学校的特色发展也是教育家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理念与实践的引领与示范,转型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更需要理念与实践的引领与示范,中国需要教育家办学。一部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多,所以也是教育家涌现最多的时期。所以,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教育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教育家,也有可能产生杰出的教育家。
教育家不只是说出来的,首先是突破常规局限做出来的,这种在办学过程中对常规突破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学校的特色。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家是产生于具有办学特色的学校之中。当然,最大限度的合理扩大办学自主权,给校长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减少校长繁杂的事务,改善对学校一刀切的评价体系,正确对待校长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特色的形成,是教育家必要的成长环境。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为所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形成特色应该是学校和校长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
所以,我认为,当代中学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办好不拘一格的学校,为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打好基础。
附件3:
如何做大气的校长
《中国教育报》2008年1月8日第5版
培养定位:游离在两极中的现实
中小学的培养定位是清楚的,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就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定位。但是在现实中,教育的着力点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偏移,素质教育贯彻起来不顺畅就是一个表现。校长们要坚守教育理想、坚持培养定位,遇到了重重障碍。
在功利与良知间的苦恼
曾经听一位名牌中学校长这样说:“我们在育人目标方面已经弱化了,学生的负担太重!以前仅仅是高三的课业重,现在,高
一、高二都要当成高三教,初中也这样。”课业重是异常教育的代名词,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清楚。县城高中校长走上街,如果那年考得好,遇上领导,对方一定是满脸堆着笑;反之,肯定不是笑脸,还要追着问:
“什么原因?”升学率非常敏感,容不得学校有半点懈怠。
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的,回到家里,一是不能种田,没有学过;二是不会做家务事,没有学过。会什么?一是睡觉,书读累了,需要睡。二是要按时吃饭,就是按学校的作息时间吃饭。三是要赶集赶场,因为要上网了解信息。家长认为,就学会了花钱。花钱读了12年书,读出这样的结果,是培养定位不明确,还是培养定位没有起到指导引领作用?
对于目前学校教育的种种欠缺和积弊,校长心知肚明。他们无可奈何地辩解:“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对学生一生都有好处,这个谁不知道?关键的问题是你不敢减少作业量。面对现在的考试,接触试题的数量和做题的熟练程度是要害,只有加强练习,加大题量,才能够提高熟练程度,这就要增加学习时间。”这样的事实,严重制约着培养方向和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
多数校长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这是深埋在他们心中的良知。
但是,政府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社会、家长的要求与期望,则是他们头上的“紧箍咒”,他们该怎样选择?
在能力与目标中的挣扎
在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即素质教育搞好了,应试教育自然也就会好的,因为,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这句话几乎就是强势语言,几乎没有被反驳的可能。循着这种思路去下结论会怎 样?如果没有考好,你的素质教育就不行;反过来,我考得好,这就是素质教育。有了这种“逻辑”,于是,关于前些年提倡的“转轨”,亦或是后来主张的“转变”,渐渐地没有了声息。
既然已经把考试作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手段,要求人们掌握考试技能是无可非议的事。问题是考试的作用被放大了,被说成是有训练思维的功能,这就使人不能不质疑:考试技能会不会在人的持续发展中起作用?不过是“敲门砖”而已,社会却要青少年花费黄金的年华去掌握“敲门砖”!生产“敲门砖”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
国家和学校是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问题是应该怎样才能在功利与良知中间找到大家都能够认同的出路,使教育对学生的长远有益,校长应该怎样当,学校应该怎样办?
有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校长,对家长讲过这样的话:“你们选择了我们这所学校,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学校会努力使学生考上大学,考上好的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他们今后参加工作,当兵,当工人,也会是好样的。”他把“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老话表达得非常清楚,入情入理。家长对于省重点学校允诺学生毕业后当好工人一点也不反感。
在这所学校,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各得其所,非常和谐。其实,在中学培养定位上,可以把问题讲透,有这样的思考和阐述能力,就能够部分地解决全体学生挤独木桥的状况。这可能是以分层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在理想与策略的指引下走出来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还说过,“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和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一所学校应该能够积聚一批以事业为乐趣、以事业为要旨的教师。没有这样的教师,办真教育就难,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如果组织起来这样一批教师,学校就容易因理想而鼓舞;想落实还带有理想色彩的素质教育,困难就不会无法逾越了。
理想不是一句口号,理想存在于人心中。理想的学校依靠的是理想的教师,校长如果能够依靠他们,就可以推动整个学校向素质教育逐步靠近。
拥有了理想的队伍,就会产生正确而有益的方法。当中学校长的,要关心你的下一级学校,比如小学。如果一个地区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办得很顺,这里的素质教育就可能愉快地开展起来。有人认为,单独一个学校无法搞好素质教育,关注区域内的全体学校,就能够克服这种局限而取得进步。这种说法有道理。
要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中学校长如果能够花些时间与家长沟通,就可能为素质 教育的推进清除一些障碍。比如,普通中学向职业技术教育分流的问题,如果能够向家长、向学生展示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景而不是刻意强调升学教育的优越,社会观念就有可能逐步地发生转变。
要推行有效课堂教学。现在一些课堂是低效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提高效率却应该是学校的经常任务。科勒斯涅克提出有效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教师的丰富性和与学生的接触程度是有效性的两个基本条件。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极大地发展了其中的内涵和方法。
如果能够把这个理念和方法逐渐变成学校和教师的行为准则,就可能摆脱教学低效的阴影,相对地放开学校和教师的手足,使素质教育获得伸展的空间。同时,我们以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启蒙应该是学校文化的真正建设。因为,积极的学校文化能够保证对学校培养定位的坚守和追求。
坚守培养定位学校才能科学发展
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应该不会陌生,更不该遗忘。但现在,我们确有必要重提这个问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即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道德、知识、身体、心灵全面发展的教育。依据十六大报告中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论述,我们还可以把基础教育即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或表述得更具体、更清晰。换言之,升学,不应该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
以这样一个培养目标定位来反观近年的中小学教育,我们会发现许多与培养目标定位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的现象和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既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也违背了当前党中央倡导并在全社会贯彻实行的科学发展观。
走进时下的学校,尤其是有升学压力的中学,我们就会发现,在许多学校里,为了取得更高的升学率,以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名次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把学生一天到晚禁锢在教室里,剥夺了他们与家庭与社会沟通的权利和机会;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堆积如山,使学习变成了一种负担和痛苦。这样的教育严重偏离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唯分数、唯升学率是求,伤害学生、压抑学生,学生怎么能全面发展?
学校发展中追求高升学率与经济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GDP增长,本质是相似的,是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GDP导向的经济增长,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恶果是能源消费量与GDP基本同步增长,生态和环境被严重破坏。而片面追求升学数量和高升学率导致的恶果是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愈来愈大,学校的人文环境愈来愈差。在经济生活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发展不等于增长;增长并不是发展的目的,而是发展的手段。确切地说,增长旨在提高以人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人类发展水平,而不仅仅是提高人均GDP水平。同样,就一个学校而言,它是否发展了,不是看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高,而是看这个学校是否以人为本,这个学校的人是否全面发展了。学校的“人”包括两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如果教职工是在压抑和强迫下教学和工作,学生是在压抑和强迫下学习,这样追求和得到的升学率即使比别的学校都高,也不是一种科学的发展。在这种状态下,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难免发生偏移,甚至是与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相悖。
另一面,与人均GDP指标的概念常常掩盖了居民贫富悬殊的差距、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一样,就学校外部来说,升学率掩盖了学校间生源、师资、基础设施条件等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打着加速发展教育的旗号,盲目扩大学校招生规模,城市的中小学校越办越大。不少中学扩展到六七十个班,五六千人;有的甚至超过一百个班,一万人左右,成为万人大校。办这么大的学校干什么,仍然是为了升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是否越大越好,这还是一个有待商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就某些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盲目攀升基础设施水平的现象来看,这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盲目开办开发区一样是不科学的。依靠这种发展方式,虽然形成了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却破坏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使教育发展滞后地区愈来愈滞后,基础薄弱学校愈来愈薄弱。基础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师资流失,当然也就缺少发展资金,始终处在一种被损害、被排挤的地位,处在一种不应当产生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难以完成自身担负的基础教育任务,更甚的是连学校自身也难以生存下去。
就前文所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来看,基础教育还应该是一种公平、平等的全体公民的教育,其担负的任务是培养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道德素质,为每个公民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其发展理应是一个均衡的发展。但现在,这种均衡被破坏了。一所学校“优质”起来,挤垮的往往是不止一所应该均衡发展起来的学校。一个地区,如果只靠一两所所谓优质、升学率高的学校,怎么能够把本来应该由周边一大批学校担当的培养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的任务承担起来?
导致中小学培养目标偏移和不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能不说,管理者不正确的政绩观,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手作用。学校的政绩和形象工程从哪儿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上来,从盲目扩大学校规模、盲目扩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上来。高升学率、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是地方党政领导所欣赏的、所需要的。
一个学校是不是发展了,这种发展是不是科学的、健康的,学校的校长是不是合格的、有成绩的,再不能仅仅看升学率有多高,学校规模发展有多快,更要看学校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是不是严格执行了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期待生命主体文化意识的觉醒
不久前的一天,笔者赴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那天下午随团前去参观了一所乡办初中,平心而论,这所学校在当地经济状态下能办出那样的水平,的确不易。但走进这所学校时,却有一幅镌刻在文化墙上的标语映入眼帘:“我们要勇于向重点中学挑战!”难道这个学校是为了挑战而生存吗?
走进教学楼,教室外走廊墙上张贴的是单元测试的一张张试卷,鲜红的“×”号和那些不及格的分数深深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尤其是一张47分的试卷,上面还注明了这位学生下次力争考取的分数目标及所追赶的对象。这难道就是现代意义下的教育吗?
参观过这所学校,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生命主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尊严,许多参观者无奈而又沮丧地摇着头。
生命依存于群体,并能和谐共处的表现形式是什么?眼前的这所学校以及近年来发生在现实中的种种教育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审视学校教育功能的定位和办学的目标:是为尊重和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而进行教育,还是为追求显赫的政绩而办学?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进行文化的传承,还是为迎合社会功利性的需求而舍弃教育的本真?
为了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求教育者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追求教学形式的个性化,在常态中寻求教学效果的最大效益,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对教育本原的诉求诠释自我对教育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将情感教育蕴含在真实的教学中,在实现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同时,促进生命个体人格的和谐发展。日常的教学也许无法实现人文和科学长足与均衡地发展,但可以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有所启迪,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所担负的责任,发展与提升生命个体的素质,这应当是基础教育阶段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而现实环境下的中学教育,学校的办学目的只是把学生送入上一级学校,至于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律动、生命的色彩、生命的体验、成长的幸福感和生命感受的幸福指数,这些都很少成为学校教育关心的问题。
学校培养目标的混沌,导致了教育功能的缺失,恰恰使教育舍弃对生命的关注。如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过分放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忽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势必无法促使学生后天持续发展力的提高,这也是目前我们对教育过程倾注过大精力而收效甚微的根本原因。现实环境下,即便学生完成高学历的受教育过程,他们依然可能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积极意义的感悟。积极意义上的生命追求和为之奉献的精神,在目前学校教育背景下已很难顾及。
并非学生都厌学。在现代学校教育环境下,孩子们获得或感受到的是什么?除了来自教师、小伙伴和家庭的冷暴力外,再就是让孩子们永远愤恨着的考试成绩的排名。那些灼伤眼睛的不及格分数,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中永远逃不脱的心理阴影。稚嫩的心灵在遭受教师挖苦和讽刺的同时,由学校和班级评价文化而产生在伙伴群体中的亚文化意识,也在有意和无意地伤害着孩子。孩子们不会懂得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认识人的一生发展,他们学会的只是教师传递的这种评价方式。教师在差异性对待“学困生”的同时,学生也在伙伴群体中采用这种人格的不平等相互进行着精神的伤害,这不应当是学校办学的初衷。
学校培养目标的混沌,使教育过程出现功能的缺失和弱化。课堂教学舍弃对生命的期待和尊重,用单纯的说教替代教育过程中的心灵对话;教师放弃课堂教学中知识建构过程的体验之美,用繁重的体力消耗替代学科方法论教学,这成为目前现实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的通病。
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也在伤害着教育者。在时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专业能力”常常成为教师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能力的代名词,“优质课堂”成为高容量课堂教学设计的代名词。当人们提出“改革的原点在课堂”的时候,人们并没有科学而理性地确定优质教学的课堂行为形式是什么,而是仅仅关注课堂评价量化细则的制订。可以这样讲,无论是课程改革对教师提高专业发展素养的要求,还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纬度、评价方式,都如同一根根橡皮条,不断将弹力作用下的物体拉向学生考试成绩这一圆心。人们并不关心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幸福体验,也不考虑高素养的专业内涵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只是用区分性的评价刺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促使教师不断产生对功利需求的向往。鞭策教师的并不是对学术的敬重,而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功利追求,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就是这样简单。
教育在艰难中改革。在改革初期打破旧有的框架和教育的形式并非难事,可革除旧有的习惯认识却是旷日持久的一场文化革命。在这场文化变革与旧有意识的破解过程中,要经历文化重新定向和具体实践、规范与适应的过渡期。就像一位高中校长所说的那样,谁先对旧有文化意识进行破解,用研究和反思的方式投身到学校变革的洪流中,谁就能最先获取发展的平台。
在挑战中履行自己的使命
造福社会,是一切仁人志士的自觉使命。当然,这也应该是每一位校长的自觉使命,而其具体途径,就是办学育人。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其不同的办学任务、不同的办学方式、不同的办学目标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检验其是否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造福社会”,只有一个非常确定的标准——能否满足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
中学教育的性质与特征
不同教育阶段有其不同的办学任务、不同的办学方式、不同的办学目标。中学校长的办学育人活动,必须体现出“中学”这个特定教育阶段的规定性,满足中学教育的特定要求。那么,对一位中学校长来说,该如何把握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小学教育不同的性质与特征呢?
中学阶段,并非产出人才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只是其中一道生产“半成品”或“准产品”的加工工序,属于人的潜能开发中的初期挖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既可能是对前期——小学阶段潜能开发的延续和完善,也可能是一种调整和修正,而更重要的是为后期开发打下基础。学校所有目标、各项标准的设计和制订,各种课程设置和工作准则,都不能揠苗助长而偏离基础教育的轨道,都要立足于基础性的要求。这种“基础性”,并非仅仅是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认知基础,而是指向于能够承托起人的长远发展,能够支持着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强调,中学阶段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必须引入环保意识,任何以超负荷、非理性、反科学的手段进行的所谓“开发”,都是以直接影响和破坏学生后期发展为代价而进行的掠夺性开发,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同时,我们把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成功”的品质看作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的重要基因。
要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就必须具备一支可持续胜任的教师队伍,在建设可持续实现自我超越与攀高的学校中为学生提供可持续提升的教育。我们在办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追求目标是: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中学校长面对的挑战
当今时代,既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所谓机遇,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为校长们在办学过程中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办学资源和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的开阔平台;所谓挑战,是在校长们希冀专心致志办学育人、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的时候,遇到了许多新问题,需要校长们作出勇敢甚至是痛苦的选择。
挑战首先来自于改革时代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近30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人才选拔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诸方面以及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种改革时代的动态性,需要校长们富有思想活力,敢于自我超越,善于自觉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以主动适应改革时代的要求。
然而,上述一系列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否定之否定”现象,以及所蕴含的颠覆性意义,构成了一种不确定性,令人眼花缭乱,令人难以把持,令校长们生出种种困惑:到底谁是谁非,到底该何去何从?参照系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校长们的自信心;自信心的缺失,影响了校长们的改革热情;改革热情的下降,必然削弱了主动参与的精神。如何超越这些不确定性的局限,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创造性,这是对校长们的严峻挑战。
挑战还来自于因重视而异化出来的非理性状态。
当今社会,对教育不可谓不重视。
政府官员更加自觉地介入对教育的直接影响,家长更加迫切地为孩子寻求优质的教育,传媒不断加强对教育的关注,企业家们也更加热情地想从办学中获取回报„„教育得到了社会全方位的重视,不可不谓之幸事。
然而,一旦这些重视失去了理性的制约而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本来是大幸之事便有可能异化为大不幸。
当校长们面对来自长官意志的粗暴干预时,该如何坚持自己的职业良知?当校长们面对来自家长的不合理要求时,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专业理性?当校长们面对来自传媒的干扰时,如何坚持自己的专业操守?当校长们面对来自金钱与物质的诱惑时,该如何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当社会上这些非理性现象构成了沉重的压迫时,当校长们的专业权威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伤害时,如何保证自己的办学行为不至于因重重压力而变形和扭曲,这难道不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超前思考,坚持理想,应对挑战
中学校长要在应对急剧变化中坚持超前思维。
教育,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今天的学校教育处于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在自身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中,主动适应时代要求,自觉体现时代的特征,在应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坚持超前思维,才能掌握学校发展的主动 权。
学校能否实现超前发展,直接取决于办学的指导思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便逐渐把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思想熔铸在办学指导思想之中。根据我们对“三个面向”的理解以及办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学校进而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并从四个方面建构起学校的治校方略:
敏锐感应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学校的定位;自觉形成办学理念,构建新型办学模式;建立科学的操作系统和合理的运行机制;准确把握自身角色的行为特征。
在面对着改革时代所特有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时,我们的思维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性的品质,才能把握住未来发展态势,从容而充满自信地应对急剧变化的社会情境。
中学校长还需要在抵御世俗压力中坚持理想追求。
当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要求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状态时,这种非理性状态便会生成许多世俗压力。而要保证我们的办学行为不至于因为这些世俗压力而发生变形和扭曲,就需要校长具有抵御世俗压力的勇气、应对这些压力的谋略和摆脱这些压力的能力。
当人们迫于世俗压力而不得不全身心应对升学率以及各种统计数据和教学评价指标时,我们始终坚持对育人的高品位追求。
我们明确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口号。在我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中,不但要有学业上的佼佼者,也要有道德上的楷模,有政治上的先进分子,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追求的理想是,我们的教师,应该具有敬业精神、改革意识、科学态度、专业素养等构成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教师与高素质的学生互动发展,形成一种双向育人的良性循环效应,为学校的高起点、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丰厚的基础。
我们认为,世俗压力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对它采取一种怎样的主观态度,或是屈从,或是抵御。屈从,对于具有职业良知的人来说,是违心的,是痛苦的,是迫不得已的。而抵御,是需要勇气、需要谋略、需要坚持的。
中学校长还需要善于在超越现实局限中把握创造空间。
理想与现实,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个可以沟通二者并使之过渡连接起来的区间,这就是创造空间。在这个区间中,可以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在理想的完美性与现实的可行性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把二者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对现实局限的超越。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行的国家规定性教学计划和统一性课程设置等,只是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普遍要求,而无法满足培养学生 个性特长的特殊要求。培养和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是我们要追求的理想;而现行的国家规定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是一种现实。对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目标的理想而言,具有国家规定性和统一性要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则显然是一种局限。如何能够超越这种现实的局限而实现我们对培养和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发展的理想呢?我们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校本课程体系,并在本世纪把学生选修的校本课程开发到有近百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之前,我校就建立起自己的必修课与选修课互为补充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还在思考:重点学校向何处去?作为一所老牌的重点中学,华南师大附中曾经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眷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校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居安思危。并且,我们也预见到一种事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求增长,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增长,教育资源的配置一定会走向均衡化的发展方向。学校日后的发展将如何保持自身的优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我们依靠国家重点扶持的优厚待遇而形成的发展优势,又将如何反馈社会,将自身的优质资源让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分享呢?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我们制订了“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工程”的三大发展策略:
一是内涵优化发展策略。通过优化管理系统、优化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模式,不但继续保持作为一所优质中学所具有的升学优势,而且在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方面要创造出新优势;
二是集团化发展策略。通过参与民办学校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通过扶持贫困地区的薄弱学校,与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兄弟学校建立协作关系,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到更广大的区域中;
三是国际化发展策略。通过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先进发展水平的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关系,建立校际联盟;通过组织队伍参加各类重大的国际竞赛、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与国际教育机构(集团)联合办学。上述多种形式体现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表达了我们这样一种理想:在学校的二次创业中,我们要明确树立起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自觉意识,主动承担起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的时代责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兼附属中学校长 吴颖民)
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有人说:校长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此话一语中的。时下,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需要校长拥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但现实教育中越来越浓的功利性严重束缚了校长的手脚。教育理想常常是美好的,而教育现实是残酷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这对矛盾的冲突越来越剧烈。许多校长都感叹:自己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苦苦挣扎。有的校长甚至陷于迷惘之中,教育理想日渐薄弱,这是十分危险的。那么,校长如何应对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冲突呢?
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
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面貌和精神。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有了教育理想,校长才会有高瞻远瞩的思考,才会有超凡脱俗的创造,才会对学校发展充满憧憬,才会带着憧憬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安居,才会积极主动、全力以赴地谋划学校的工作,才会斗志昂扬地引领身边的人自觉地做好每件事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可以说:教育理想乃校长之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满怀教育理想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校长,他就是我们的榜样。
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能够有成就,放弃理想意味着走向灭亡。校长一旦忘却了教育理想,要么平庸要么堕落,有的做了“维持会长”,有的当了“行政官吏”。学校工作只能在一定甚至较低水平上徘徊、循环和重复,办学没有特色,没有品位,没有竞争力,学校必然会走上薄弱化、边缘化乃至消亡之路。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理想是行为的动力,理想产生激情、智慧、恒心和感召力。如果说,教育需要理想,那么,我说,校长更需要理想。
校长必须拥有现实感
有人问:校长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行了吗?当然不行,教育不能坐而论道,要立足于教育现实,校长要有强烈的现实感。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可以用在校长身上。校长要能够敏锐地适应教育的大环境,当然,这绝不是让校长在现实面前低头。有人说,市场经济时代的教育在日益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功利化。这种功利化主要体现为两个“唯一”,即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评价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而“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却成了装饰品。我们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人民”也就是社会公众中的绝大多数人,却常常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和认同学校,这就是教育现实。校长的现实感主要表现在对当今教育的现状、趋势和未来的宏观洞悉及对自己学校校情、师情、生情和社区情况的微观把握。有了这些,校长才能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脚踏实地、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问题和矛盾。校长如果没有现实感,就只能纸上谈兵,就会没有立足之地,就会失去施展才华的舞台,就会成为乌托邦式的完美理想主义者。
校长必须把握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
有人问: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是矛盾的统一体,我相信,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人们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教育理想。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能重建,不要把墙推倒。校长在教育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穿行,要学会找平衡点、结合点和创新点,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拉近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一座桥梁,让理想和现实“天堑变通途”。当然,这条路肯定十分漫长且充满坎坷,每一个跋涉者一定会遭遇痛苦和无奈甚至迷茫,需要每一位校长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也许,我们不能超越,但我们绝不能一味屈从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即使我们无法彻底突破和改变现实,我们也不能停止探索,我们要有面向未来的高度,要拿出勇气,要坦然面对,要义无返顾,有勇有谋地守住自己学校的一方园地,在实践中敢于批判,从适应到创新,向理想进军。
其实,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因为人类活动的本质在于从现实中获得观念或理想,再把这种观念或理想转化为现实。理想是真、善、美的反映,是通过人们的努力而实现的一种未来的现实。校长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被现实中的假、恶、丑所迷惑,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实现。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追随教育理想,紧贴地面行走。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校长的座右铭。
总之,我以为,校长必须“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胸怀远大的教育理想;所谓“立地”,就是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播撒在日常工作中的大小不论的每一件事情中。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附件4: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眼中的教师发展与课程改革实施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曾经是一个中学老师,她一直关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因为工作关系,从1999年5月受教育部聘请开始做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并一直跟踪到现在。撰写并出版了《聚焦新课程》一书,曾先后多次应邀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学校作有关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她以一个教师的切身体会和一个记者的敏锐目光审视和关注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在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的新观念和新思想。在大量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案例,总结出很多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实践操作经验。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一文是她撰写的课程改革系列文章之一,她在文中就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工作方式的创新、教师需要的新技能、新的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和教学策略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深化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工作。《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一文将为我们破解课程改革中的诸多问题,指出了方向,提供一些思路。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相信读后一定会给你很多有益的启迪。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记者 李建平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31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 ●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例如,小学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3—9年级设科学课、1—9年级设艺术课、7—9年级设历史与社会课,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另外,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本教材,你都会感到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比如《金色的秋天》、《过新年》、《运动的旋律》、《黄河的故事》,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感受音乐艺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呢?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在体育设施的开发中,可以想办法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比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可以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合理布局使用场地器材。对运动项目资源的开发,如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的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白族的跳山羊等,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对课外、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包括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活动、少年宫体育活动、业余体校训练、区、县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竞赛等等。还有,对自然地理资源也可以进行开发,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季节气候气象万千。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利用阳光进
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开展游泳运动;利用荒原进行步行拉练、野营;利用雪原进行滑雪、滚雪球、打雪仗等;利用草原可以学习骑马等;利用山地丘陵可以开展登山运动;利用沙丘可以开展爬沙丘、滑沙等运动。总之,只要用心去想去做,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给体育课带来无穷的乐趣。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比如,音乐《划船》课,过去只要教会学
生唱这首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如今,还要求教师要创设不同的环境与情景,使学生体会在风平浪静里划船、碧波荡漾下泛舟、急风暴雨中拼搏、龙舟竞赛时奋进的不同感受。同是教一首歌,不同的教法,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是大不一样的。这就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整合能力,同是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上法。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
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例如,《阳光透过树阴成像的探究》的具体步骤是:1.提出问题,观察阳光透过树阴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2.猜想与预测,可能是透光的孔近似为圆形,可能是阳光透过水孔形成的光斑(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3.收集事实依据,学生分组观察阳光透过纸片上的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4.得出结论与解释。5.反思评价。
6.报告与交流。这就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37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一节时,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每个家庭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数据制作统计图,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让学生计算,如果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开,大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吗?这样的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第五篇:利用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主题班会
利用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
动物世界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成千上万的蚂蚁不惧烈焰洪水,勇敢执着地前行,只为到达安全的家园,获得种族的繁衍;翩翩起舞的蜜蜂不惧荆棘坎坷,一路嘤嘤的欢歌只为采集甘醇的蜂蜜,酿造生活的芬芳。不论是蚂蚁还是蜜蜂,之所以披荆斩棘,就在于它们的生命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生命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激情。大自然用生动的现实告诉我们:生命因有目标而变得美好、灿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指导他们进行人生规划,使每一个孩子们的生命都充满意义是责无旁贷的。
高中阶段是人生重要阶段之一,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不仅做“经师”,更应该做“人师”,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近年来,我有幸参加了中央教科所承担的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德育活动课体系”子课题“高中德育活动课方法途径和理论”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我尝试着将系列主题班会与人生规划教育结合起来,在三尺讲台上引导学生构建人生规划,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主题班会课,总结出德育课堂16字新模式:“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规范认识、行为实践”。下面结合实际谈谈我是如何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的。
一、抓住人生关键时期,整体规划,帮助学生构建人生发展目标
2007年9月,我接手高一英语实验班,继续进行“实验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探讨“优等生”发展问题。开学伊始,我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关于人生规划的问题:你将来想从事怎样的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你将怎样做?请写出近期、中期的具体计划。针对这个问题,约1/3的学生答的是“没想过,考上重点大学再说”;约1/3的同学回答“很模糊,如做个白领、公务员、自己办公司、出国等”;还有约1/3的学生回答“高一先放松,高二再努力,工作是将来的事,父母会帮助想的”。全班41名同学,只有三个同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但是对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考虑还不是很周到。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人生没有自己的构想,没有明确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二是对新环境特别是面临初中到高中的转折思想准备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是为了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至于走出大学校门后做什么,今天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关系,没有想过。正是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整体的规划,所以学习没有目标和动力,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对前途感到渺茫。
针对此现象,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初高中过渡,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标,我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以心理调试、理想教育和学法指导为突破口,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指导、帮助学生设计高中三年的目标,构建人生规划。我的做法是:设计系列主题活动,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个阶段的目标(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一年、高中阶段、大学、工作等)。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一:设计我的高中生活树立理想,明确目标班会课《涅槃》;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二:适应环境,挑战困境班会课《逆“风”飞扬》;迈好高中第一步之三:掌握方法,科学学习班会课《我有一把金钥匙学法交流》
经过一个月的初高中过渡教育,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认识到人生应该由自己把握,懂得父母亲人的期待只是外界赋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将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目标,在孩童时代是顺理成章的,但当逐渐长大时,就应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让这个理想扎根于心田,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浇灌这颗人生之种,最终人生之花才会芬芳灿烂。
接下来,我们共同设计了班级三年整体规划,确定了高一以适应教育为重点,高二以人格教育为重点,高三以成人教育为重点的成长计划。每个人都制订了个人三年的成长目标和学业目标。高一以《涅槃》主题班会为核心、高二以《17岁,我们走向成熟》主题班会为核心、高三以《让生命更饱满》主题班会为核心构建高中三年的班级成长计划,从人格、心理、社会责任感三个角度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对生命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年的努力,高三毕业时同学们共同承诺人生应做到:对生活积极乐观,让生命充满意义;对父母尊重孝敬,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集体,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对社会,勇于流汗——绿天绿地,勇于流泪——忧国忧民,勇于微笑——暖秋暖冬。
这样的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摆脱了分数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他们真正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用真心去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真正做到万家灯火在心中。高三一结束,王弘扬、李曼兰、许尚谋等同学就组织起来到太阳村(服刑人员子女福利院)做志愿者,胡晓萌、和轩宇等同学去特殊教育机构帮助孤独症儿童做康复,李雪妍同学远赴云南到深山区做小学教师,崔海莹同学到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做音乐教师,张林同学悉心照顾生病的妈妈,还有张钊、石安、张殿臣、曹小雷、耿梦馨等同学多次回母校做志愿者……看到孩子们走出高中校门,走向社会,将自己绵薄的力量融入到社会的洪流中,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不是分数的奴隶,将自己的人生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实践告诉我:小课堂可以构建大人生。
二、针对实际,巧设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到班会课,许多学生都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大多数班会呈现出这样两种模式:一种是热热闹闹的节目展演式,这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是经过少数人无数次排练演给同学们的一台文艺节目;另一种是班主任(或班干部)口若悬河,一厢情愿的宣讲、上传下达甚至是大发雷霆。这两种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当然更不利于帮助学生思考人生。我认为好的班会课应该是调动全班同学一起思考班级建设、学习、人生,而不是某一些人参与,另一些人受教育的课程。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问题,运用多种方式将教育渗透到活动中,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和人生规划中来,这样的班会才是学生们自己的班会。
每年高一,我都要上一节题为《涅槃》的班会课。因为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对现阶段的任务模糊不清,对前途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认识,行为上表现懈怠、松散,学习上得过且过,满足于应付差事。针对这种现象,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就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班主任)班会课的目的就在于从社会需要、德育目标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入手,解决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而方法又要灵活多样,避免空洞说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让青年们感觉到我们是在教育他,那就是失败的教育。”鉴于此,就想到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假想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明确方向,规范行为。
这节课的设计源于郭老的《凤凰涅磐》,古有“天方古国有神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的传说,意在弘扬勇于追求新生活,在对旧我的否定过程中完成自我磨炼、自我超越的无畏精神。
课堂设计以假想的一组情景切入,用设喻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1.现在将你放在一个鸟语花香、有水源、有食物的小岛上,小岛上只有你是最高等的动物,在这里你将生存三个月,在此你必须学会一门生存的本领,你将怎么学?学什么?(说明:三个月后小岛将不再容纳你。)
2.如果这个小岛是个中转站,给你两种选择,一是留,一是走。留下来,你能活;走,你必须自己游到对岸去。你选择哪种方式?
3.在大海中生存,你需要什么?请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并回答为什么要选择此项?
(1)淡水、食物(缺乏生存空间)
(2)船、淡水(缺乏物质条件)
(3)渔叉、船、水(缺乏技术)
(4)一个孩子、一个老人、船、食物、水(要担当责任)
学生讨论之后,我才点明情境创设的寓意:
用小岛比喻高中,用三个月的期限比喻高中三年的生活,用学会一门生存的本领来比喻高中阶段的学习,最后用离开小岛的方法比喻高考后的出路。形象地比喻,巧妙地设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体现了教育无痕的特点。用凤凰涅槃的精神来激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美都来源于不屈不挠的奋斗,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经过艰苦的涅槃,最后用这样一段话激励学生,扬起高中生活的风帆:“曾经丑陋的毛毛虫,经过千百次的磨砺,终于腾空变成五彩的蝴蝶;曾经压在石头下的种子,千百次超越巨石的重压,终于展现一片新绿。是蝶必将经历过毛毛虫的磨难,是鱼一定有鱼跃龙门的勇气,是鹰一定有一飞冲天的本领,让我们在高中的三年,抓紧一切时间,用凤凰的勇气激励自己,用自己的汗水完成每个人独特的涅槃吧!
这节班会课是用假想的情境模拟现实生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提升认识,参与自我人生设计,最终明白人生之路要肩负责任,只有对自己、他人、社会负责任的人,才是健全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同学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刻具体的认识。高二我们又开展了“十七岁,我们走向成熟”系列主题班会,张钊同学在“谈心本”中这样写到:通过“十七岁我们走向成熟”的系列主题班会,我对成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会。首先,成熟就是对自我的肯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其实走向成熟的过程就是自己的心理素质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其次,成熟是内心对他人的一份牵挂、一份留意,与一份宽容。我们每一个人并不是孤立的生活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部分,多一份对他人的理解,是对自己走向成熟的肯定。再次,成熟是内心的感悟与外在行为的相契合,内心有所感悟而不履行于实践,这并不叫做成熟。我们每一个人有能力在生活中为他人做点滴的贡献,但就是这点滴的贡献终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最后我想说的是,十七岁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熟,十七岁只是一个开始,是这个过程中的一段。其实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属于它自己成熟的定义,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逐渐趋于成熟的过程。
三、实施系列主题班会进行人生规划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无论是以往的班会课,还是学科德育渗透,都是从一个侧面、孤立解决人才成长的问题,缺乏系统性。而系列性主题班会是针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连续性的主题教育,是从未成年人一生发展的角度引导其设计人生目标,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以“课程”的形式多角度、多途径、循序渐进地从德育、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能够以较成熟的心态来适应社会。是先搭桥铺路,未雨绸缪,对于人的成长具有前瞻性和引领作用。
思考之二: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利用系列主题班会一定要抓住几个关键时期:高一开学制定三年规划,高中的三个“五四”青年节,高三的成人仪式;还可以利用有意义的节日,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进行感恩教育,“七一”、“12.9”等纪念日进行责任教育;国内外、校内外重大事件,如,“5.12”汶川地震纪念日;金融危机;08年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年系列纪念活动以及校庆等,挖掘其中的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育因素。
思考之三:系列班会课应以启发为主,重在引导认识、规范行为。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手段,通过巧妙的设计,精心的准备,有智慧有品位的教学,审时度势,把握学生心理,努力做到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领悟生活和学习的道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认识的提高,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关于文化的精辟描述,我想或许也可以用于人的成长,而高中系列化实效性的主题班会对学生的一生而言也许就是那根串联的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