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2:0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

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

国家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2012年5月7日)

这次视频会是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的启动工作。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刘延东国务委员对设计和实施好“2011计划”作了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刚才,张少春同志、杜占元同志对计划的启动作了全面部署,这是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的意见。陈吉宁、韩惠鹏、王青海、袁雯等四位同志的发言,分别从高校、院所、企业、地方的角度,谈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对“2011计划”的认识,以及深化体制改革、推动协同创新的做法和考虑,讲得都很好,听后很受启发、教育和鼓舞。希望大家按照会议部署,认真学习借鉴4个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共同把“2011计划”启动好、实施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2011计划”的重大意义

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 1 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讲话通篇都贯穿着提高质量这一主线。创新能力提升,则是提高质量的灵魂。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联合实施“2011计划”,就是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实施“2011计划”,紧紧抓住创新能力这个根本,抓住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再其次,实施“2011计划”,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很快,为提高科技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就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2011计划”所提出的坚持“三个面向”,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研用结合等发展理念,必将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

要实施好“2011计划”,做好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2011计划”所包含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要求。

第一,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是“2011计划”的重要目标。“2011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高校 2 不同于科研院所,也不同于企业,在开展科学研究、产出原创性成果之后,还要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丰富原有学科或者创建形成新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在科研管理中,我们往往把论文、专利、著作这些科研工作的表现形式,当成科研工作最终目标,并以此来评价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这种方式虽有一定道理,但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很难把科研工作者的精力聚焦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目标上来,很难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去追求解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要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来评价科学研究。“2011计划”项目的设计、申报、认定和绩效评估,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个导向。

第二,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是“2011计划”的工作重点。实施“2011计划”,解决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以及科研资源配置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就必须把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作为重点,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向流动、开放的方向转变;促进创新要素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游、中游、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向转变。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要认真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建好这个载体,一要依托高校,二要广泛协同,三要采取多种模式,四要明确责任。另一方面,要妥善平衡各方责任权利关系。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知识产权的管理,成果收益的分配,都是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培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心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是“2011计划”的本质要求。冲破陈 3 旧的体制机制束缚,改变习以为常的传统观念,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除了改革,别无他途。要以管理改革推进协同创新。要大力推进高校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形成综合改革特区,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2011计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项目,而是涉及多方面、系统性的综合改革。国家投入的增量资源,应主要用于改革创新所付出的成本。要坚持全面开放原则,真正打破身份等级限制;要鼓励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国际机构先行先试;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审机制,委托第三方评审,多听取著名专家,特别是成果的使用方、受益方的意见,注重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行政干预;要坚持多元化推动方式,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形成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并重、以政策支持为主的支持方式。

第四,推动和引导相结合是“2011计划”实施的重要特点。“2011计划”与以往计划或工程在组织实施和支持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它既是推动性计划,更是引导性计划。推动性体现在:先期组建、充分培育,国家每年按照一定数量和规模,择优遴选出一批国家协同创新项目,形成分层次实施的体系。引导性体现在:引导所有的高校都要按照“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与要求,紧密结合各自的实际,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积极推动体制改革,踊跃参与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与质量水平。

总之,“2011计划”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这个概念,而只有“2011中心”这个名词,最终形成一批体现“三个面向”的,各具特色、充满活力、奋力争先的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实施得是否成功,一要看是不是体现先进性、需求性。所选择的 4 项目必须是国内一流水平,必须是国家重大需求。二要看是不是体现改革性、创新性。要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促进高校提升创新能力,坚决防止那种把过去已有的项目、基地简单地加以包装再申报“2011计划”的现象。三要看是不是体现唯一性、协同性。唯一性是指国家已经设立的,就不在同水平上重复;同时申报同类的,只能支持一个。在这个前提下,是否在全国范围内集中优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最为关键。协同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要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要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鼓励多种类型的协同。四要看是不是体现整体性、系统性。“2011计划”不仅仅是一个科研计划,而且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计划,是一个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计划,既有横向的协同,又有纵向的协同,是纵横交织的协同。五要看成果是不是具有针对性、实效性。“2011计划”干的是国家急需、水平一流的大事,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不能产出重大成果。要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促进高校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因此,项目的认定要公开透明,项目的管理要科学规范,成果的评审要客观公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重要贡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三、稳步推进“2011计划”的顺利实施

为保证“2011计划”科学平稳启动和可持续实施,办好实事、增强实力、务求实效,这里,我再提出几点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谋划,保证开局良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首批计划项目启动的效果如何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全面实施和今后发展。“2011计划”是一场系统的改革,牵涉到利益结构的调整,考验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 5 导,稳步推进改革,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进度和时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和合理诉求,保证计划的良好开局,确保高等教育大局的和谐稳定。

二是通盘考虑,远近结合,突出质量要求。各地各高校要研究制定参与协同创新规划,择优遴选条件较成熟、前期基础较好并具有较强优势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要充分考虑多种参与方式,注重改革创新和能力提升。对于少数有可能进入国家“2011计划”支持的,要给予重点培育;对于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的,可通过其他项目支持发展,培育成熟后再考虑申报。千万不要层层发动,不要全面开花,不要一哄而上,不要临时拼凑,坚决避免盲目申报、劳民伤财和不正之风。

三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取得实效。“2011计划”项目设计,要面向时代要求,多去想如何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实质性贡献。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要找准重点难点,加大力度对开展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具体困难给予政策保障、经费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统筹考虑、加强指导、精心谋划,公平把关、透明评审、分层分批实施。各高校要大胆推进,不等不靠不要,在人才聘用、资源配置、考核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力争有所突破。

四是加强研究,及时总结,科学合理实施。“2011计划”的实施管理还是新生事物,既要积极改革、大胆推进,也要及时总结、改进完善。要尽快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协同创新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管理等办法,完善细化第三方专家评审和评审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五是多方协作,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合力。教育部、财政部为实施“2011计划”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地各高校也要落实责任人和职能部门,明确工作责任,在政策研究、统筹规划和资源 6 配置上予以有力保障。“2011计划”的科学实施,也离不开科技、人事等许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企业、地方的密切配合。各地各高校要以高水平的谋划、高标准的设计,争取多方支持,集成有效资源,形成推进合力,努力为计划的安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各方面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十年左右时间就创造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这是协同创新的光辉典范。与当年研制“两弹一星”相比,我们国家整体实力强多了,对教育科技投入大多了,各方面条件都好多了。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神圣使命,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取得一批像“两弹一星”那样的重大成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扎实地组织实施“2011计划”,为建设高教强国、科技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二篇:国家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财政部副部长 张少春(2012年5月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2011计划”。今天,两部联合召开“2011计划”启动实施电视电话会议。这既是一个宣传动员会议,更是一个工作部署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这对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

(一)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我们不断 地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2011计划”正是秉承了改革的宗旨,改变了以往“工程”和“项目”的思路与模式,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提出了八个方面综合改革的任务,致力于将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从单

一、局部的改革引入到系统、全面的改革,实现高校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十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道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与优越性,集中优势力量和优质资源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模式,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

(三)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创新力量不断发展,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传统体制下,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已经不再是某一个体、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而是迫切需要突破各类创新力量的体制机制壁垒,形成协同共进、整体发展的新局面。

近年来,财政部、教育部围绕推动高校科研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工作。比如,在科学前沿领域,会同科技部开展了“清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在面向行业产业方面,在湖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开展了“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改革试点;与此同时,有关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从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探索性地开展了工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区域创新模式实践。这些试点不仅推动了高校自身的改革,也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高校与地方的协同创新,为“2011计划”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借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特点和要求

“2011计划”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计划贯穿着全新的理念和思路,契合了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与现有的单项的“项目”、“基地”、“工程”等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必须准确把握计划的特点和要求,找准切入点,提高执行力,切实增强协同创新的有效性。

(一)凝练主题,转变方式,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2011计划”重在打造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模式平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发展项目、科研课题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它实际 上是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把已有的创新模式、资源和要素,按照协同创新的理念打通、串接、凝练、提升,并探索出新机制、新模式。“2011计划”的实施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问题的来源必须是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行业、产业、地方的重大需求;问题的方向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问题的破解不仅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还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特色与优势。在此基础上,高校要从创新导向、组织管理方式、创新要素汇聚形式、政策环境、评价机制等方面,切实转变创新方式,采取系统性的、实质性的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这也是今后对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

(二)把握好“2011计划”与“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关系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和“2011计划”,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各有侧重、彼此促进、共同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在学科、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重在高校内部建设。“2011计划”则重在高校体制机制改革,重在推动高校与外部创新力量之间的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为“2011计划”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2011计划”的实施将更好地提升“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效果,进一步释放现有创新要素的能量。

(三)把握好“2011计划”同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的关系

“2011计划”不是一个科研项目,也不是单纯的“基地”建设。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加有利于承担和完成国家和地方重大任务的协同创新模式与平台,实现创新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具备完成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和水平,并实际承担了相关的重大科研任务,是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的前提与基础,是协同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保障,也是检验协同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协同创新中心应当坚持“动态、多元、融合、持续”的原则;中心的工作方向应根据需求的改变进行动态调整;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于多个单位,实现“流动不调动”;中心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广泛吸纳各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四)从紧从严,稳步推进

“2011计划”是一个新事物。如何实质性地推进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还面临很大的挑战,确实有一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今年是“2011计划”实施的第一年。“万事开头难”,更何况这样一个充满改革精神、具有重大意义的系统工程。因此,“2011计划”的实施必须在高标准的基础上,坚持“从紧从严、择优择强、宁缺毋滥、示范推进”的原则。今年的开局工作尤为关键,要开好头、起好步,就要高标准、严要求,选出那些真正符合条件、确实成效显著的“样板”和“典范”,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2011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支持方式,推动“2011计划”顺利实施

既然“2011计划”重在体制机制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项目、科研项目、建设项目,那么在支持方式上与其他“计划”也是 大不相同的,需要我们转变以往的支持思路,创新支持的方式,更好地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开展。

(一)切实转变支持思路

“2011计划”的核心是通过改革,打造协同创新机制,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因此,对“2011计划”的支持,实质上是对改革的支持,对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的支持。既有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同时,“2011计划”还要求对现有的创新模式、资源和要素,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方式,进行整合、融合、贯通,改变“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状况。从资源角度讲,既有存量资源又有增量资源,既有政府资源也有其他方面的资源,政府资源中包括现有的“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各类科技计划等资源。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主要是对改革的支持,对高校现有各类资源优化整合、融合、贯通工作的支持。因此,是一种引导性或奖励性的支持。高校建立起协同创新的机制,增强了创新的能力,取得各类资源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明确财政支持重点

为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开展,充分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中央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将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保持相对稳定。通过改革来打造协同创新机制,一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新机制也需要持续运行。因此,中央财政的支 持尽管是引导性或奖励性的,但不是一次性的,将视协同机制建立情况给予持续支持,至少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稳定性的。支持的具体额度,也不打算简单地采取由各高校“漫天申报”的方式,而是要依照“2011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各高校的实际,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或比例来确定。

二是明确支出范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和协同创新机制管理运行直接相关的开支,不是科研课题经费,也不是工程建设经费。具体用途主要包括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国内交流、日常运行管理等,不得用于与协同创新中心无关的支出。

三是赋予自主权限。在符合财政部、教育部规定的范围内,高校将拥有较为充分的资金使用自主权,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用途,以真正激发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体制机制改革留出空间。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有关问题,财政部、教育部将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作出规定。

(三)切实加强经费管理

在财政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同时,用好管好财政教育经费,日益成为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2011计划”层次高、影响大、社会关注度高,更要注重用好管好财政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及有关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 全、有效,确保“2011计划”顺利实施。财政部、教育部将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将作为协同创新中心检查和阶段评估的重要依据。凡发生违规使用财政资金的高校,财政部将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扣减经费等措施。

同志们,“2011计划”的实施,秉承科学发展理念,顺应时代改革要求,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把握“2011计划”的精神内涵,抓住机遇,转变观念,真正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切实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现高校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 杜占元

(2012年5月7日)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3月,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刘延东国务委员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组织实施好“2011计划”发表了重要讲话。按照延东同志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加快了“2011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步伐,经多次修改完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今天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标志着“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1计划”实施方案和今年工作安排作点说明。

一、关于实施方案的形成过程

实施方案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1年10月到质量工作会议前,在制定“2011计划”的同时,按照“边完善计划、边细化操作”的思路,教育部、财政部进行了大量调研,听取了40余所中央直属高校、30余所地方高校和20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教育部先后召开了5次部党组会和部长专题会进行研究。第二个阶段是质量工作会议后,按照延东国务委员、贵仁部长指示和要求,两部集中精力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并听取了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发布的实施方案。

“2011计划”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2011计划”的核心思路和根本要求,充分吸纳了近些年来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了高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突出了改革要求与管理创新,提高了计划实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向财政部、向参与和支持此项工作的有关部门、专家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关于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2011计划”应站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

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在贡献中同步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全国高教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管理实施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计划的总体要求。以此为依据,实施方案在计划实施的基本要求、实施原则、计划管理、实施方式、支持措施和文本格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形成了一个总体指南。实施方案强调了“2011计划”实施要与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地方重点产业规划结合;明确了“统筹部署,分层实施;分类建设,择优支持;广泛聚集,多元投入”的实施原则;界定了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边界;并对申报方式与条件、评审程序与认定标准、运行管理与评价监督、支持措施与计划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比较全面和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指导下一步工作,下面我就实施方案的几个基本特点,也是“2011计划”实施中需要把握好的几个关键问题,作以简要说明。

1.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基本要求

“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可以说,机制创新改革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

做好机制体制改革应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

一、要有改革的思路,只有改革才会有创新,只有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沿袭以往老的做法和办法是难以真正突破内部机制障碍和外部体制壁垒的。

二、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是机制改革的重点。协同创新与传统科研合作相比,在创新要素有机结合、形成有效创新载体、建立长效创新机制、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等方面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高要求,是合作的提高与升华。机制创新贯穿于创新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2011计划”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也体现了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三、机制体制创新要紧紧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来开展,同时,又要深入探索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机制。“三位一体”的目的就是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协同与互动,概括起来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做支撑,形成有效的平台和创新机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只有通过“三位一体”的机制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2.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基本实施方式

“2011计划”提出了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两项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将二者有机统一在协同创新中心这一载体上,也就是说,“2011计划”实施的直接载体就是重点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应坚持“多元、动态、融合、持续”的运行机制,中心研究人员可以采用新的选聘机制,来源可以是多元的,研究方向可以按需进行动态调整,创新资源和要素应实现高度汇聚与深度融合,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载体突破了一般科技计划项目、基地建设的设计思路和理念,也不同于普通的专项改革试点项目,在操作上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心的组建必须由高校牵头,中心定位为依托高校管理的相对独立实体,依托高校具有管理自主权,但不要求组建法人实体。二是虽然四类协同创新中心的名称一样,但组建形式可根据发展和创新要求探索多种有效形式,既有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之间的不同,也有同一模式中的不同特色。支持和鼓励高校、地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不同模式、积累改革经验,不固化形式。三是计划重在鼓励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中心的单位组成既可以是强强联合,也可以是优势互补,参与单位数量不作限制,但要求是实质性参与和发挥作用,绝不搞凑数和拼盘。同时,也应注意参与单位不是越多越好,不是要搞大联盟,不需要大而全。四是从实施和管理角度,原则上要求中心推选出一所牵头高校,牵头高校要积极吸纳相关优势单位,并能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的新优势,要坚决避免成为一个要钱工程,防止演变成联合申请,分灶吃饭。

3.以开放、择优为原则的基本遴选机制

实施方案对计划的评审和评价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2011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不限定身份,不固化单位,不搞论资排辈,只要具备协同创新基础、具有强烈的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符合计划申报相关条件的高校均可参加。

二、建立专家参与、择优支持的机制。计划的实施将分为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实施步骤,特别是突出体现了要在前期培育组建的基础上,再进行申报、认定和择优支持的程序,也就是说,要先做后支持。在评审程序上明确了专家评审、专家咨询委员会综合咨询和领导小组审议认定三个评审环节,以教育部科技委、社科委为主,引入了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审、监督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国内外管理、技术和经济方面专家的作用。在实施环节上,除了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准入条件,还将引入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的机制。

三、在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相关部门的作用。不仅鼓励地方、相关部门在培育组建过程中加大投入和组织力度,在前期初评、推荐和后期运行管理、绩效评价中也将积极发挥地方、相关部门作用。同时,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相关部门和行业以及高校设计建立自己的相应计划,以强化推进协同创新。

四、加强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

“2011计划”一方面要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统筹推进,另一方面也将对国家支持的数量进行总体把握,采取分级负责、择优推荐方式,分组织推荐申报和认定工作,逐年进行落实。在国家支持中,不搞平均主义和照顾,不在同一领域重复立项,鼓励大家在协同的过程中,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更大发展。

4.以资金、政策为重点的基本支持方式

实施方案突破了单纯经费支持的方式。一是要求学校、地方要加大投入,确定了在充分、有效集成现有资源、积极吸纳多方投入和支持基础上,国家再给予支持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于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要求在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同时,各个方面,包括地方、行业和学校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构建了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支持方式,除资金稳定支持外,强调政策在机制创新中的支持作用。三是明确了国家支持的主体是支持高校开展协同创新,支持高校的改革发展。

在资金支持方面,首先要赋予高校在合理范围内经费使用的主动权,给改革创新留出空间。其次是资金支持将重点用于推动改革的成本上,主要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人才选聘以及协同创新与运作管理等方面。三是强调在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必须加强地方、行业、企业投入,也包括高校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策支持方面,首先是优先支持高校在人才聘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交流共享等改革方面进行先行先试,计划的实施为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只要是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积极举措和合理要求都有可能作为支持的范围予以统筹考虑。其次是对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重点研究在人才选聘、研究生招生、留学生交流资源开放、共享等相关资源配置和组织推荐国家相关任务方面予以重点倾斜支持和先行先试。

三、关于今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本次会议标志着“2011计划”正式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做好今年的工作,是“2011计划”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启动首批中心认定工作。今年是“2011计划”启动实施之年,首批中心的认定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务必充分认识到计划启动实施的重要性和挑战性。首批中心的质量,对下一步计划实施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工作的时间进度初步考虑如下:本次会议后,教育部、财政部将于近期联合下发2012评审认定的通知。各地、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加大投入、加强资源汇聚,推动开展实质性的工作。9月份前,根据计划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和申报条件、评审标准,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协同创新中心,按照推荐名额要求,由牵头高校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其中,所有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均须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和推荐,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荐的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可直报。10月至11月,在专家评审和咨询基础上,经领导小组审议确定认定名单并完成财务审核和批复工作。

首批中心认定,将按照“数量从严、质量从优”的基本原则,并采取总量控制方式。具体推荐名额初步考虑为:每个省推荐地方高校牵头申报的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推荐总数控制在2项以内;中央部门直属高校牵头申报的四类协同创新中心,推荐总数控制在平均每个高校约为1项。其中,中央部门直属高校牵头申报的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不占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名额,高校作为主要参加单位不受推荐名额的限制。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改革和支持力度大、前期培育组建成效明显的协同创新中心将作为今年认定支持的重点。今年认定数量初步考虑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总量在20个左右,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总量不超过15个。各地、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在前期培育组建的基础上择优进行推荐,实事求是,示范推进,宁缺毋滥,避免盲目性。

2.推动地方和高校共同推进。“2011计划”强调和突出了改革,计划提出的机制创新、改革措施许多都是新的,做法也同以往不同。教育部、财政部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解读和座谈交流,指导高校、地方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和地方要按照计划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统筹部署本校、本地区的协同创新工作。据了解,目前已有少数省市和高校,已经或正在制订本省市或学校的“协同创新计划”,今年启动实施。

在今年的工作中,地方和高校要注重总结前期改革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学习,根据“2011计划”的要求加以巩固和提升,更好地体现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在凝练协同创新方向时要充分了解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分析科学前沿的发展趋势和国家需要,体现出战略性和前瞻性,根据需求、目标等确定适合的协同创新类型;在组建协同创新体时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充分体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和分工协同,要根据方向和任务需求汇聚资源;在构建创新环境氛围时要紧密结合目标和任务要求,紧密结合高校发展,整体考虑各项改革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整体方案设计中要突破单纯按学科发展或科研课题进行设计的思路,更要避免为申报而设计,要把实际培养作为工作重点,而不是把编制报告当作工作重点。

3.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在“2011计划”和实施方案基础上,教育部、财政部还将充分吸收大家的工作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2011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加强内部机构的协同,也将尽快完成评审专家体系的建设工作,完善细化第三方评审和监督机制。

4.为今后工作做好准备。“2011计划”是一项长期工作和逐年实施的计划,明年和今后的工作将会正常化、规范化,要结合本校、本地区发展安排部署好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明年和今后计划认定的中心数量将较今年

有较大增加,在机制创新上有进一步的深化。大家要正确处理好前期培育和国家认定的关系、今年申报与今后申报的关系,切实做好前期培育,把握好申报的节点,提早做好明年申报的准备。

最后,希望各地、各校进一步准确把握实施方案的精神,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培育工作,真正实现“2011计划”开好头、起好步,以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四篇: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7月26日在科技部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在科技部教育部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的讲话

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2012年7月26日)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是指引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科技部、教育部在这里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会商机制,推进科教结合,加强协同创新。这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着力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人才中长期规划纲要、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

刚才,小娅、占元同志介绍了今天活动的缘起和两部合作协议起草制定过程,志刚、玉波同志代表两部签署了合作协议,上海交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后很受启发。等一会,万钢副主席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1

长期以来,科技部、教育部在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两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合作实施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共同推进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等。所有这些,都有力推动了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教育部,向万钢同志和科技部的同志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特别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出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意见,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就是“2011计划”,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今天两部合作协议的签署,既是两部良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落实这些意见和计划提供了新的有力的支持。教育部一定认真落实协议内容,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的综合优势,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一是坚持教育与科技相结合,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度统一,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科教体系,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接受一线科研专家的指导,通过学习与研究,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培育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接受创新文化熏陶。要创新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努力把国家科技创新优势最大可能地转变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优势,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双提升。

二是坚持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善于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自觉积极主动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教学基地,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提高学生科技素养,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要坚持创新驱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以大学科技园、共建研究院、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向市场、向社会开放,推动高校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促进技术转移、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三是坚持政策引导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完善科技创新机制。积极合理的政策引导,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促进不同

类型的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要强化政策引导。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评价范围,不断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政策体系。要推进管理创新。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推进学术组织管理创新,推进学术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激发基层组织学术活力;注重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稳定可持续创新。

四是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要实施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大力实施长江学者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进一步发挥“千人计划”专家的作用,支持高校在科学前沿和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建设科学家工作室,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以宽松和谐合作竞争的良好环境为保障,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要放手使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对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给予倾斜支持,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在科研实践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五是坚持优化创新环境与形成优良学风相结合,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奋发向上的创新环境和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对祖国挚爱忠诚、对工作敬业奉献的优秀品德,对真理执著追求、对科学求实

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构筑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造就杰出科学家的精神家园。要优化创新环境。提倡学术平等,开展学术争鸣,鼓励冒尖,支持探索,宽容失败,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创新才能,尊重创新价值,支持创新举措,肯定创新成果,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净化学术风气,提升科研诚信意识,保护知识产权,着力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同志们,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两部合作的共同目标。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我们今天召开一个重要的会议,我想之所以说重要,主要有这么三点:第一,会议时间选择的好。“两会”刚刚闭幕,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正在征求意见,贯彻“两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是当前我们教育战线上最紧迫的任务。第二,与会人员的构成好。参加会议的除了教育系统的同志之外,还有不少中央有关部委的负责人,行业协会的负责人,企业界的负责人,以及新闻界的朋友。第三,会议内容设计的好。这次会议有几项内容,除了鲁昕同志今天上午要做工作报告之外,我们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在教育部的职教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第二个内容是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专业目录,这也是第一次;第三,研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三年行动计划,这也是第一次。

尽管这个会是一个工作会议,但是部党组把这个会看做是一个重要的会议。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学习贯彻“两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会议,是一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会议,是一次职业教育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始新的征程的会议。因此我向所有参加会议的同志表示感谢,向所有为职业教育新时期改革发展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的同志们表示敬意,谢谢大家!

关于今年的职教工作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职教工作重点放在哪儿?主要抓什么?我想总理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是这样的: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就是今年总理工作报告对职业教育的明确的要求。

我理解这段话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这句话告诉我们对职业教育应有的认识和态度,关键词就是“加强”。为什么要加强?首先从我们国家所处的阶段来看,现在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中国也不例外。

二是当前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工作的重大指导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我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总书记在省部级班上以这个为主题做了全面的阐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书记特别强调关键是“加快”两个字,怎么“加快”?国家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没有技术型人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句空话。靠谁转变,当然是靠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正像胡总书记去年12月在视察广东时所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个道理非常深刻,也是我们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核心的内容之一。

三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当前需要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需要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要做到这一条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失业人员获得从业的技能,支持在岗人员更新技能,提供全民接受更高一级技能培养、培训的机会。

就业问题、和谐问题,总理讲的让老百姓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那要靠就业,不就业不仅是收入没有了,在社会上尊严也就没有了。靠什么东西?靠职业教育帮助失业人员有从业的技能,让在岗人员更新他的技能,要为全民提供更高一级的技能培养、培训的机会。所以总理多次说过蔡元培先生一句话: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面向社会的教育。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国家需要,是人民期盼。

纵观世界也放眼我们全国,那个国家,那个地区对这个道理认识的早,行动的快,那个国家,那个地方就得益的早,得益的快;那个国家认识晚、行动慢,那个国家就受益晚、受益慢,甚至不受益,不得益,受损失,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认识是这样,不认识也是这样。我们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志们任重道远,这是我想总理讲话第一层含义,就是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总理讲要“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句话讲的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加强干什么呢?就是要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我们现在往往很多人理解职业教育是第二类的教育、第三类教育,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观念。这是一种类型的教育,不是一个层次的教育。不能认为普通教育高于职业教育,这是传统落后的有害的观念。但它确实和普通教育不一样。我们经常说一个社会,人类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爱迪生。你说这两个谁伟大?同样伟大!爱因斯坦的活爱迪生干不了,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别,根本上和普通教育区别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决定了衡量职业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利。别的标准都是次要的,违背这个标准的

标准都是不合理的标准。我们往往是抓枝节的问题评价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把根本的东西丢了。因此也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重视技能。我们要让学生不仅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技能。因此,总理这句话又告诉我们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那儿。不要舍本求末,更不要本末倒臵。把职业教育办的像普通教育一样,那是职业教育的失误。要坚持职业教育的特点,抓住职业教育的核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总理说“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我们说要加强职业教育,从目的来说就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手段来说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或者说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我们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也就是通过加强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育方式,实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所以我想总理在工作报告中间,这几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就是今年工作的侧重点、工作的任务、工作的目标。大家要把办职业教育的思路、政策、举措统一到总理这个讲话上来。

整合教育资源包括多种形式,最主要的是要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改进教学方式也包括多方面内容,最主要的是要实行工学结合。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最合理?我们要改进,往哪儿改进,要整合,整合什么?所以做到上面这两点,核心是一个,就是推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校企合作。这个结论不是理论上的,是实际上的。这是德国等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德国等国家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反过来看我们国家,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和别国相比,我们国家的各个省、区、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弱点在哪儿?弱在校企合作!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功夫,也必须下大功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职业教育要解决问题很多,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点。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特点决定的,是各级各类教学中间职业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的途径。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间的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我们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对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的设施,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获得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获得明确的职业定向,以及获得一定的顶岗实习的收入。这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解决职业学校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不管你职业学校怎么去购臵设备,你和企业相比总是不足的,不是最先进的。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我们聘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来担任专职的兼职的教师,他们为学生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的方法,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解决“双师型”教师问题,这靠我们自己,但是更多的要靠企业提供。解决学生现在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我们不仅缺少设备,而且缺少更多的“双师型”教师,老师就不能动手,学生动手就更难了。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我们会随着企业产业经营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职业学校的专业设臵、课程结构和授课的内容,推动职业教育始终围绕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跟踪产业调整,并与市场紧密结合,从而解决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区域经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因为和市场最密切的是企业,学校通过和企业结合来跟踪市场,因为学校毕竟和市场隔了一层,也就是说通过校企合作找到了学校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为企业如果不调整,不改革创新,它只能是灭亡。学校没有那么直接,没有那么现实,所以没有切肤之痛。只有把自己绑在企业上,才会感觉到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才能随时调整我们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的方向,包括专业设臵,包括培养方式,这是我讲通过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反过来通过校企合作,我们也应当为企业做更多的服务。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节省企业日常运营开支。因为他去过实习,总是学过一段时间,这对企业来说可以解决目前经常说的民工荒,技工荒的问题,因为这些人毕竟受过教育,受过锻炼;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为企业接收不需要更多上岗培训,就能迅速投入实际工作能力的新员工创造条件,解决现在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员工的矛盾;通过校企合作我们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收继续教育的需求,学校可以为企业的员工深造提高素质、水平服务,为构建学生、企业,为满足职工终身学习,全面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最终我们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使职业学校既是学校又是企业,是一个生产型的学校,我们可以使企业既是学校又是企业,是一个学习型的企业,这对全社会来说是一举多得,互利共盈的关系。

当然推进校企合作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它既要有教育部门、职业院校的积极性,还要有企业、行业的积极性,同时还涉及到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财政、税务等等。但是只要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又应当沿着这些方向去努力,不因为一些旧体制,旧政策,旧观念说这个事情可以不做,那就没有尽到我们做一个国家的公民、做一个国家的公务员应当尽到的责任。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写了一句话: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两句话应该说是切中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害。

规划纲要把它纳入到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试点范围,现在全国各个省市一起做到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我们要看准了先去试,成熟一个试一个,成熟一个支持一个,这样逐步扩大,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又体现世界先进理念、符合各地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

当前实际上我们有一些工作在做,职业教育要推进校企合作并不是今天提到的,很多国家都在做,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来过,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落实的不是特别理想。实际上在工作层面上我们已经成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级联席会议,这就是要解决职业教育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联席会要发挥更大作用,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地方各地教育部门也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把职业教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县级以上政府职业教育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统筹协调校企合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抓手,作为一项重要的载体,有的放矢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建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实施的载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鼓励学校和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要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机构,形成校企合作的合力。

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涌现的先进的经验,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校企合作典型的要予以表彰和支持。将来包括投入、建立示范学校。什么叫示范学校,除极个别能够自己独立办的很好之外,我想绝大多数学校要走校企合作路子。鼓励校企合作,谁合作的好就鼓励谁,支持谁。我们要动员和组织有关的媒体,今天有很多新闻界的朋友,义务教育大力宣传均衡发展,这是法律规定,是各级政府的职责,通过均衡发展就可能解决择校问题,缓解负担过重问题,给社会一个公平,给学生家长一个方便。职业教育要着力的宣传校企合作,对他们的进展,对他们的做法,他们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打破职业学校关门办学的不合理的状况,也引导企业要看准了,真正的发展要和人才培养相结合。这里我还要特别提调,今天宣布成立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指导委员会,也是我们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因为这个指导委员会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它包括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包括行业企业的负责同志。这个本身就是想,从我们自己开始。本来我们年初会很多,除了教育部这个会都要参加之外,有的会,有的到现在一个还没有去,我就认为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不是职业教育学校自身的人在这自说自唱,自言自语。职业学校办的好不好,总理讲了是人才、能力,人才、能力谁来判断,不是学校是企业,你说考试成绩80分,90分,这要看怎么出题了。关键看企业认同不认同,企业认可不认可,这是衡量我们职业办的好不好的主体。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推进校企合作在理念创新,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实现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能够取得进展,进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

同志们,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迫切,要求顺应时代要求,这里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继续加强职业教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也是后危机时期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要求,是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进而实现国家长治久远,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不负历史给我们的重托,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以更加开拓的工作思路,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以更加有效的工作举措,切实办好职业教育,努力开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2年5月7日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