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03:3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3年5月18日)

袁贵仁

今天,我们在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召开一个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对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评估认定,正式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这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开始新的征程,面临新的目标任务。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2011年底全面普及之后,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年度工作特别提到的两项重点之一。

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教育部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011年以来,分别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备忘录,按照“一省一案”原则,确定了各地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研究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为推进均衡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方式。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保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国务院要求,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为确保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是第一位的。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本地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要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投入责任,落实好“三个增长”要求,不断增加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保障水平。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帮助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二是均衡配置,合理布局,进一步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的第一个目标是发展,发展的具体表现是标准化建设,这是均衡的基础,标准没有达到,均衡就谈不上。各省要按照学校建设规定抓紧制订和完善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生活条件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现区域内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信息化推动均衡发展,建设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发挥名校作用,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托管、培训和结对子等形式,支持带动薄弱学校发展。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合理调整和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遵循就近入学原则,使学校布局与流入地、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要按照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是完善措施,加强交流,进一步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教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素。要通过改善待遇、培养培训,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健全城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加大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对口支援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的力度。要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多策并举,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长期从教,真正让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根本上消除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注重内涵,提高质量,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问题。检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如何,关键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加大了通过访谈和问卷征求师生、家长和社会意见的力度,就是要体现这个根本原则。均衡不均衡最终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评价学校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完善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禁止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禁止单纯以课业分数对教师和学生排名,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所有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深入推进评估评价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顶层设计,树立均衡导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均衡发展的难点问题。要探索有效途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上学问题。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教师培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创造条件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均衡化决不是去特色化,更不能搞同质化,积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五是强化督导,科学认定,进一步形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督导评估认定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做好督导评估认定,关键要坚持标准、公开公正、群众认可。既要经得起省的督导评估、国家评估认定,更要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国家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根据各省(区、市)开展督导评估情况,科学、严格、有序开展国家评估认定工作,并在评估认定过程中,根据均衡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分析、研究、探索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常规监测制度、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长效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及配套措施,加强督导评估工作。少数还没有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的省份,要加快制定实施。已经实施的,要结合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持续跟进,率先实现县域内均衡,积极稳妥地逐步扩大到地市级、省级区域内均衡。要加强对已通过评估认定县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督导评估认定的权威和实效。要注重发掘典型、总结经验,广为宣传推广,有效引导社会舆论,营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更多地发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感人事迹和成功做法,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干部、教师的辛勤奉献,大力宣传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教育督导条例》,明确了教育督导的机构、队伍、经费、内容、种类和范围,规范了教育督导的实施程序和奖惩,使教育督导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成立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各地要认真落实《教育督导条例》,抓紧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和队伍建设,有效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发布教育督导报告,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保驾护航作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承载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闭幕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网11月7日报道7日,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邯郸市闭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闭幕会议并讲话。他说,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袁贵仁说,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现在我们要结合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针对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袁贵仁还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环节。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更加关注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尽快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五是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及时纠正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教育部将定期表彰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第三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文件

苏教督团〔2012〕16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 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进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工作。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并结合我省实际,特研究制定了《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按照本方案,根据当地义务教育发展状况,认真做好自查和申报工作。

附件: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实施方案

二○一二年九月五日

附件:

江苏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的文件精神,落实省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督导评估对象

全省申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县(市、区),包括具有义务教育事业管理职能的非行政区划的开发区、高新区。

二、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

(一)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见附件1)情况。

(二)督导评估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重点督导评估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情况,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的差异系数。

(三)督导评估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重点是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措施及相关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实际效果。

(四)公众对本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调查。调查主要内容: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调查主要对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群众。

(五)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含市直属学校、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下同)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要求;县域内8项指标综合差异系数,小学小于等于0.65、初中小于等于0.55;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程度得分在85分以上;公众对本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满意度达85%以上的县(市、区),可申请市级复核。

三、工作程序与要求

(一)县级自查

1.对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照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督导标准进行达标情况督导认定。

2.依据学校类型和有关要求,在相应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提取数据,计算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的差异系数。

3.当地政府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自查(见附件2)。

4.按要求进行公众对本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满意度调查(见附件4)。

提交材料:申请市级复核的函(加盖县级政府公章)、自查报告、《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公众满意度调查具体方案及结果报告、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相关文件资料汇编。纸质材料一式7份,同时上报电子版。

对各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督导标准达标情况测评表,县级留存备查。

(二)市级复核

审核申报材料的规范性;计算小学、初中校际间8项指标差异系数,核对相关数据;实地核查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情况和逐项核查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的工作及其效果;抽查公众满意度。

县级上报的材料不规范、小学和初中校际间8项指标差异系数未达到要求的县(市、区),即终止市级复核。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市级不予申报,并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达到标准的经省辖市政府同意,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省教育督导团提出督导评估申报。提交申请省级督导评估的函、复核情况报告和市级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的评分表,以及县级政府已上报的自查材料。纸质材料一式6份,同时上报电子版。

(三)省级督导评估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向社会发布公告、到实地进行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达到国家标准的由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向教育部申报,教育部认定。

四、申报时间

省里每年5月底前接受申报,6月至8月对申报的县(市、区)进行材料审核和督导评估。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当年8月底前向教育部提出申报,由教育部认定。2012年,省里接受申报的截止时间为9月30日,10月份进行省级督导评估。

五、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申报和督导评估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认真查找差距,突出重点,因地因校制宜,分类推进、有效整改。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历史使命,努力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地市级要做好统筹规划,指导所辖县(市、区)的自评申报工作,做好市级复核工作。要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检查、诊断、指导和激励作用,边检查、边总结、边提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

省将对通过教育部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给予表彰奖励。

第四篇:山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办法

山西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晋发[2011]15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10]8号)要求,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估认定的指导思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要求,督促各县政府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努力缩小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差距,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评估认定的工作目标

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要依法督促县级政府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当作战略重点工作来抓,切实把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落实、体制机制完善、监督制度建立以及实现城乡间、校际间均衡纳入评估认定的重点内容,严格对比。被评估认定的县要达到:城乡学校间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办学条件统一和办学水平、教育 质量无明显差别的目标。努力争取2012年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8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择校问题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公平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三、评估认定的原则

(一)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后进行。

(二)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依据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见要求,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和省对各县安排使用中央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顺序进行。

(三)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原则进行。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四)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实行省内主流媒体公示公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四、评估认定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依法履职情况

1、法律、政策落实

依据《办法》,制定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根据《规划纲要》,结合城乡适龄儿童、少年分布状况和变动趋势,适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根据《规划纲要》,结合城镇化进程,为新建居民住宅区及时配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均符合标准的义务教育学校。确保城镇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依据《办法》,制定对县城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在工资福利补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表彰奖励、骨干教师培养遴选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并落实到位。按照每人10平方米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引导区域内优质师资向县城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流动。

依据《办法》,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校长聘任,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岗位设置、职务(职称)评聘、培养培训、流动调配和考核奖惩等。确保统筹城乡师资配备,达到城乡中小学师资均衡。

依据《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教育经费。确保在财政实行国库集中拨付、监督下,有畅通的便于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城乡中小学经费安排、使用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渠道。达到城乡中小学教育经费合理安排。

2、经费投入落实

近三年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严格执行《规划纲要》,分别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3%、2%,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以及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做到及时拨付教育使用,不得抵顶历年和新的债务。

县级政府足额预算安排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切实落实农村学校教师津补贴政策。

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中央、省、市、县按比例分担公用经费,取暖费,农村税费改革用于中小学公用经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均达规定标准)。

中小学临时代课人员、校医、安保、后勤管理人员、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工资和学区(乡教办、联校、中心校)办公经费无挤占保障机制公用经费的现象。

县级政府足额预算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培训、校园设施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维护、大型设备购置、校舍修缮、医疗设备配置等。

教育经费投入向薄弱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边远山区学校、教学点倾斜的政策得到落实,执行效果明显。

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和专项经费无侵占、截留、挪用的现象。

3、人员编制落实

县级政府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核定的教师编制足额配备教师,且学科结构合理。

县级政府确定并落实教研室、进修校、电教馆、仪器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教育事业单位专用的编制和人员。

县级政府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寄宿制学校的专职生活教师、校医、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学校安保人员。全县教师编制无有编不补和在编不在岗现象。

4、办学条件落实

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标准》,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并达到《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

(二)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1、队伍建设

中小学教师由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行公开招聘,所招聘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城乡小学和初中学科教师配齐配足率均达到100%。

有完善的校长、教师培训计划,实行对校长、教师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取消中小学临时代课人员。

2、队伍结构

城乡中小学师资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县级以上模范(优秀)教师等比例相当。

3、队伍交流

按照《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推行校级领导和教师区域内交流试点工作的通知》(晋教人[2010]138号)要求,实行校长、教师区域内定期交流制度。

(三)依法管理义务教育

1、常规管理

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中小学校制度,校长履职尽责。严格执行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均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义务教育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办学,城乡中小学均无重点校、重点班或实验校、实验班等,严格实行“阳光编班”、均衡编班。

合理划分学区,确保班容量控制在小学45人、初中50人以内。改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方式,优质普通高中每年招生计划按不少于6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

开全国家课程,开足课时。无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

城乡学校按国家课程改革方案要求,开全地方和校本课程并特色显著。

严格执行规范的中小学作息制度。城乡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99%、98%。

城乡中小学生无异常流动。

学校有规范、明确、完善的办学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并严格执行。

学校有健全的教职工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校本研训制度。无以考试成绩公开排队、依据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进行奖惩的现象。学校有严格规范的财务制度,无违规乱收费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浓厚,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观、有序,体现教育性。

2、资源配置均衡 城乡统一经费标准。城乡统一师资配备标准。城乡统一办学条件标准。

(四)教育教学质量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考核。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学研究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通过省级教研室标准化验收。

城乡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满足教学需要,优质教师分配均衡。城乡中小学各科学业质量均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学生学业水平发展均衡。

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五)社会认可

城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城乡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城乡薄弱学校新生入学报到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城乡中小学办学水平整体提高,当地政府组织的政风行风评议中,教育工作位居前列。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效,无重大问题,学生和家长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义务教育公平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城乡间、校际间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反响等方面的差别明显缩小。

五、评估认定方法及程序

(一)评估认定方法

1、听取县级政府关于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汇报。

2、查阅县级政府经本级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采取的措施、制定的政策。

3、查账。深入财政、教育查实并衡量近三年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情况,衡量推进义务教育经费政策落实情况。

4、实地察看。逐校对比城乡中小学生均用地面积、校舍建设标准、活动场地标准、教学设备配备、教学仪器装备类型、信息化设备配备类型、图书、资料建设等,判断办学条件均衡情况。

5、全面对比农村学校、县城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间教师学历结构比例、年龄结构比例、职称结构比例以及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县级以上模范(优秀)教师等比例,判断师资均衡情况。

6、质量抽测。通过取样测评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析对比农村学校、县城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学生学业质量,判断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情况。

7、义务教育公平度和群众满意度测评。通过走访、召开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核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度和群众满意度。

8、认定不打分,采取督导评估组逐项对比,集体评议。

(二)评估认定程序

1、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依据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按照省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办法及指标体系,于当年12月份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评,并向市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提出初评申请。

2、市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在次年的3月份组织初评,并向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提出评估申请。

3、省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于次年5月份组织评估。评估结果及时报告省政府。对评估达到基本均衡的县,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经省级人民政府确认合格后,于每年8月底前报送国家教育督导团。

4、国家教育督导团对省级人民政府评估确认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实地抽查,对通过审核的县予以认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认定结果,每年公布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名单并授牌。县级自评、市级初评、省级评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通过:

1、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不达要求和在校学生巩固率不达要求的;

2、开不全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开不足课时的;

3、县级教研室建设不达标准的;

4、对于县域内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热、乱收费、补课严重以及存在不稳定因素的;

5、未按《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即:教育行政部门未实现事权、人权、财权统一,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权限没有统筹在属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对义务教育实施有效管理的。

6、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三)复查制度

省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对已公布名单的县进行定期监测和复查。凡连续两年主要指标下滑的撤销其称号,并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同时报国家教育督导团备案。

六、奖励与惩处

实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结果将作为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经评估报省人民政府确认后,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称号,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奖励100万元。

对未按照评估认定规划时限完成任务的县,省级人民政府将对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问责、约谈,责令限期改正。

七、说明

(一)本督导评估认定办法中所指的小学、初中,包括县域内所有的公办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初中部。

(二)本督导评估认定办法适用于全省所有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第五篇:滨海新区迎接全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滨海新区迎接全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工 作 方 案

2012年2月19 日,教育部明确从2012年开始启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2012‟3号)。

基于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滨海新区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教育部和市教委在对全市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基础数据测算的基础上,初步决定将滨海新区做为全国首批而且是第一个接受评估认定的区县,并拟于5月或9月在滨海新区召开全国义务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会暨评估认定现场会。教育部将通过数据测算、材料审核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我区塘沽、汉沽、大港和开发区各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分别进行评估认定,同时对新区整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认定。为了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展示滨海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顺利完成教育部和市教委交办的光荣任务,争取在全国首批且第一个通过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并争创国家级“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争当全国教育排头兵”的教育工作目标。

二、工作任务

1.提前完成达标任务,确保通过复查

目前,我区还有15所学校没有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达标验收。我们要以此次评估认定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完成达标任务,力争在5月上旬全部通过达标验收。一是,要争得相关部门支持,确保各建设项目如期动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抓紧建设。二是,确实无法在此之前完工的,要保障在其他方面达标的前提下,努力争取评估组专家认同,以施工合同为依据提前接受验收。三是,做好迎接市督导室对已达标学校复查回访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100%的学校顺利通过复查。

2.接受教育部初步考察

教育部将于3月底组织专家团以随机抽查的形式对我区各区域的学校进行初步考察。考察的形式是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第四条8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为依据,在我区各个区域分别随机抽取学校进行现场考察和随机访谈。

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对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师生精神面貌等进行视察,对校长办学思想、教师学历和职称情况进行访谈,并核实有关教育统计数据!!

3.接受天津市评估认定 通过国家级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基础条件是首先通过市级评估认定。4月份,市督导室将组织专家组分别对塘沽、汉沽、大港、开发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尽管我们已有近90%的学校已经通过我市现代化达标验收,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但是这些学校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前两年通过达标验收的学校,更需在巩固、提高现代化建设水平上继续下功夫。每一所学校都应常态保持初次达标验收时的水平和状态。

4.接受教育部评估认定

教育部在初步视察后,根据天津市对我区的认定结果,预计于5月底开始对我区正式进行评估认定。初步确定的评估认定程序是,首先根据掌握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在塘沽、汉沽、大港和开发区每个区域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校,然后将评估专家分成若干组到各区域的学校进行评估认定。对部分学校的认定全过程,将向全国各地前来参加现场会的与会人员和专家进行展示。

三、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 动员及培训

3月8日,新区教育局召开第一次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布置数据统计等工作。

3月9日上午参加市督导室会议,学习领会教育部和市教委相关精神。3月中下旬,新区教育局召开培训会,给各教育局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布置任务,并进行专题培训,解读认定办法,讲解复查回访需注意的问题。

第二阶段 自查自评自建

3月16日前,完成对现有教育统计数据的核对和筛选,初步摸清各区域和各学校的基本底数。(学校15日上报)

3月16日至30日各区域按照要求、对照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评,测算出本区域及每所学校的准确数据,撰写本区域的自查报告,准备相关的档案资料。

第三阶段 迎接教育部初步考察

做好3月底迎接教育部初步考察的各项准备工作。学校要进一步清整校园环境卫生、突出文化环境布置,改进师生精神面貌,使每一所学校都以最佳状态迎接教育部视察,展示新区教育的良好风貌!!

第四阶段 全面进行预查

4月上旬,各区域在自查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逐校进行预查,及时发现问题,边预查边整改,同时完善自查报告和相关资料。

4月中旬,各区域间进行互查互学。

4月,市专家组对我区已达到市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学校进行复查回访,同时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评估。各区域和学校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整改。第五阶段 接受教育部认定和承办全国现场会 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迎接国家级评估认定的详细工作方案,做好召开全国现场会的会务安排和接待。按照方案进行模拟认定,并不断完善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

四、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

各管委会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接受全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作为本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评估认定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争取在资金投入、学校建设、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并确保新区在承办全国现场会和迎接国家级评估认定期间,校园周边交通、治安、卫生等保持最佳状态。

(二)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新区教育局已经成立了由局长荆洪阳为组长,副局长方华为副组长,基教一处、基财处、办公室等相关处室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

各管委会教育局也要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组,一把局长为组长,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落实执行。

各义务教育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组,校长为组长,相关处室落实执行。可以与“学校现代化达标领导小组”一个机构,对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的“8+16+4”项指标进行具体分解到处室,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并注重资料的整理。

(三)把握时间节点,明确阶段重点工作

各校按照“工作步骤”要求,在时间、任务进行精心安排,倒排工期,做到不误时,不误事,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迎接教育部初步考察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时间节点为2012年3月26日。

(四)需报上报材料:

1.“学校实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责任分工;

2.学校实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的实施方案;

3.学校实施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的问题台账。

上报时间:3月16日 上报形式:纸质和电子邮件 电子邮箱:tzk1958@126.com 联系电话:25993291

下载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袁贵仁 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现场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