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带小”引领幼儿不一样的成长
“大带小”引领幼儿不一样的成长
“如果能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在一起开展活动,他们就能互相帮助,并在情感上和社会交往上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柯蒂斯主席2000年访问我国时对我国独生子女教育提出的建议。“大带小”活动是可行的,它的教育意义在于:能形成和谐正常人群生态群,促进良好社会性发展;能提供幼儿观摩隐形学习的机会,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能有发现不同儿童在群体中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从实际来说,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倡导主动学习新理念,而这些理念在“大带小”教育模式中自然地得到实现。“大带小”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促进幼儿认知能力,也使不同年龄、不同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幼儿之间有了多元互动的机会。
成长一:带出“交往力”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左邻右舍自建私房到单位独户的商品小区楼,这样的居住格局在很大层面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宅男”“宅女”现象日益凸显;加上电子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慢慢变成了手机之间、电脑之间的交流。这种的人机环境更缺乏沟通和温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出现了交往缺陷。事实上,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幼儿时期的交往对人的成长尤为重要。皮亚杰认为:产生于“大带小”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在交往中能促进不同能力、情感。笔者主要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社会适应――激发交往热情――获得成长自信”四部曲,阐述“大带小”活动中交往力的发展。
摆脱自我中心 幼儿在生长初期,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他们在满足自身需要、与他人合作等方面,常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幼儿要实现社会化,必须要认清自我,学会与他人交往。这除了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互动来习得外,更重要的是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对于幼儿而言,与自身年龄相仿、发展水平相近的同伴,比成年人更适合作为交往合作的重要伙伴。而彼此之间近似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使幼儿有机会去逐步探索、体会和习得相应的人际交往能力。幼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能逐渐理解相应的人际交往规则,体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理解他人的观点,形成必要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情感,最终摆脱自我中心的意识,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增强社会适应 幼儿一般会在家庭中得到多种情感关照,与父母或其他主要看护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使之获得了安全感和自信心。但当幼儿的主动性逐渐增强、社会交往活动范围扩大后,对幼儿产生情感影响的群体也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幼儿园生活中,除了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某种程度上对幼儿产生的情感支持是成年人所无法替代的。有研究认为:同伴之间如果形成了友谊,往往能为幼儿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如相互证实、共享兴趣和希望、分担恐惧与忧虑、充分肯定自我价值、袒露自身情绪和爱、充实自身美感体验、体会个人成长价值、获得必要的社会安全感等。由此可见,同伴互动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所必要的。
激发交往热情 “大带小”幼儿年龄相差两三岁,不同的幼儿在交往中的欲望和表现也不尽相同。但“大带小”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通过活动激发他们交往的热情,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大带小”之间的交往合作真正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无论年龄大小,幼儿对于交往的本身意愿都是积极的,只是由于不同的个性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大带小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提供合适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交往,并激发他们内在的交往欲望和热情。
收获成长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造各种机会,创设具体情境,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活动。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在交往中得到哥哥姐姐的帮助,减少了心理压力;年龄大的幼儿在帮助年龄小的幼儿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及帮助他人的快乐,在弟弟妹妹面前树立了良好形象。双方都在交往中捕捉自身闪光点,发挥特长,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收获了成长的自信,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与技能、良好的社会行为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培养,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成长二:带出“学习力”
“大带小”活动注重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互动与合作,幼儿通过合作学习与观察模仿,体验共同探索与成长的乐趣。“大带小”活动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就体现在幼儿的同伴互动过程中,幼儿与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伙伴之间的交往,通过观察、模仿、协商、合作等多种方式,逐渐实现了对自我的认识,并习得了相应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社会知识除了来自于家庭和自身日常的所见所闻,还有来自于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认知发展水平相近但具有不同生活经验和行为方式的幼儿一起互动,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观察、模仿,并彼此指导与合作,有助于幼儿开阔眼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幼儿意识到良好的合作对自身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强化了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和能力,从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认知打下了基础。如在“‘大带小’穿鞋比赛”中,我们这样尝试:通过尝试体验活动,学习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小班幼儿能跟着大班幼儿学习按指令分类、配对;小班幼儿要求自己穿脱鞋子,大班幼儿自己学习系鞋带;通过尝试活动,体验亲情、友情的乐趣。
活动中发现:在介绍自己鞋子环节,大班幼儿能够较完整地描述鞋子的特征,包括鞋面上的标志、图案,鞋底的花纹等,小班幼儿大致能描述出鞋子的颜色、鞋面上有的简单图形;在系鞋带环节,之前有过学习经验,对于大班多数幼儿都能很好完成,同时也激发了小班幼儿学习系鞋带的愿望,但限于小肌肉群发展较弱,小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完成;穿鞋子比赛过程中,“大带小”有了很好的体现,大班幼儿在自己穿好鞋子后能够主动帮助小班幼儿。这种活动带来的是:一是学会细致观察。幼儿在穿鞋比赛过程中,首先要对鞋有一定的认识,能比较清楚地知道鞋的样子,即特征,而这种认知经验的获得,就必须依赖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在“大带小”活动中,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还比较弱,只能初步感知鞋的大体特征,因此,大班幼儿的加入互助,可以很好地帮助小班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从而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发展。二是增进语言表达。幼儿在“大带小”活动中一定有必要的交流,他们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怎么穿鞋、怎样系鞋带等。一方面,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强,语言也比较丰富,因而在互动中,无疑为小班幼儿提供了一定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互动中不断向哥哥姐姐学习;另一方面,大班幼儿在照顾小班幼儿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询问关心这些弟弟妹妹,这样,也增加了他们运用语言表达的机会,有效发展了语言能力。
儿童的学习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不是成人那般带着目的性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只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发地学习。“大带小”活动正是在十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中以“大带小”的形式支持幼儿学习和思维。“穿鞋比赛”在活动中增进了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交往、合作和学习。通过“大带小”,幼儿们在自然而然的交往中模仿学习系鞋带的动作,这样的学习方式比幼儿向成人学习更自然贴切、有效,模仿起来也更容易,而且不会感到压抑,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对于鞋子的认知经验,并更能激发他们向更高水平思维和发展。这种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式的关系,让沟通变得容易起来。这种沟通,让孩子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从旁协助年龄较小的幼儿,加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成长三:带出“真情感”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可以看出,现在教育对儿童情感态度的重视和关注。事实上,现代家庭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反而影响了儿童的发展。家庭条件好了,保护过多,物质过剩等,往往会使孩子形成安于现状、懒于动手、自私等生活态度,而积极态度情感的发展则存在一定问题。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利用“大带小”活动,努力帮助幼儿构建积极情感和情绪体验,从而使幼儿合作能力、主动乐观的态度、自信心及关爱他人的品质得到相应的发展。
建构科学、合理的情感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制订科学、合理的游戏目标,能有效保证游戏的质量。“大带小”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是全面的,尤其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用最为突出。因此,情感目标的科学合理建构将引领着活动的有效开展。比如,本园根据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将其情感培养的总目标制订为: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大带小”区域活动,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感受活动的快乐;在活动中有较好的适宜的反应,能主动带领弟弟妹妹参与活动;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会与他人沟通、相互谦让。
创设丰富、温暖的情感氛围 一是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在设计和开展的“大带小”活动中,丰富、温暖的游戏环境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主体环境创设”上,本园力求创设温馨、童趣、整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减少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创设时,鼓励幼儿一起参与讨论方案、共同布置,让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哥哥姐姐主动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参与其中,从而消除小班幼儿的陌生感,拉近异龄幼儿之间的距离,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情感基础。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上,由于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更要为不同能力的幼儿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活动材料,做到有层次、有目标。二是创设温暖的心理环境。温暖的心理氛围相比丰富的物质环境而言更为重要。在“大带小”活动中,温暖、亲切、关爱的心理环境,可以鼓励和支持幼儿各种积极行为的发生。它包括一个会心的微笑、暖暖的拥抱以及一句赞扬的语言等,可以是师幼之间,也可以是幼儿之间的。
强化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 一是在“大带小”游戏情境中体验积极情感。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喜欢被肯定,不仅是在同龄孩子面前,面对比自己弱小的同伴更要体现哥哥姐姐的风范。如能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成功,能有利培养他们自信和勇于自我挑战的品质。二是在合作、分享中体现积极情感。一方面要学会关爱,获得成长。由于在“大带小”活动中现实存在的年龄差距,幼儿之间的能力、水平、经验等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由于大小幼儿之间合作的机会和环境,促进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关爱对方,实现共同成长。另一方面,要发挥优势,自信倍增。幼儿喜欢模仿,在“大带小”游戏中,大班幼儿正具备这种被模仿、被崇拜的优势,从总体上来讲,多数大班幼儿的能力与知识经验的积累要强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因此与小班的幼儿相处时,大班幼儿能获得更多的自信、满足等积极情绪情感。三是在交流评价中强化积极情感。在“大带小”游戏中要重视游戏的交流评价,以强化在游戏中产生和发展的积极情感。比如:鼓励大孩子说一说活动中的表现,以及自己是如何帮助弟弟妹妹的等;鼓励小孩子说一说活动时和谁一起玩了,碰到了什么困难,想怎样的办法解决了等,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使积极的情绪情感得到延伸。
综上所述,“大带小”教育中幼儿积极的情感优势在实践中已得以验证,幼儿在“大带小”游戏中,充分体会到互学互助的快乐生活。“大带小”教育中的情乐相融,也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有效促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
第二篇:实验引领成长
实验引领成长
----土溪镇中心完小课题实验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来宾、老师,大家好!接下来请允许我结合学校实际,将土溪完小新教育实验和讲学案实验工作,向各位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实验引领成长----土溪镇中心完小课题实验工作汇报。.新教育实验在我校开展的四年里,我们一直脚踏实地的开展着新教育的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问题。2009年,土溪镇中心学校任承江校长到东庐中学考察学习以后,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讲学案”实验。于是,我校并将讲学案实验作为新教育实验有效课堂框架下的一个载体,让这一实验能够更好地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服务。
一、讲学案的设计及编排意图
在“讲学案”中,一般设计了“知识链接”、“课前导学”、“课堂研讨”、“巩固拓展”四个部分的内容。且每一部分都彰显出了自己特别的功能。
1、知识链接为学生课外阅读和查阅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课前导学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更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课堂研讨为学生梳理清楚教学思路,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平台;
4、课后拓展对接教材需要我们掌握和积累的知识,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巩固学生已学知识。总之,在编排讲学案时,我们重“讲学案”的知识储备功能、导学功能、检测功能以及拓展功能。让“讲学案”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二、讲学案的使用
实施“讲学案实验”,我们学校编制了一本关于讲学案实验的《学习辅导材料》,以便教师学习。借鉴了蔡林森教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工作汇报《实验引领成长----土溪镇中心完小课题实验工作汇报》。为了让教师们能够快速地、有效使用讲学案,我校明确了讲学案使用的具体流程。“讲学案”的使用主要有四个步骤:首先,发放讲学案,教师提前将讲学案发至学生手上,指导预习,提出方法和要点。学生做好课前预学,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去理解和掌握文本思想和相关知识,必须完成预习作业,能做的题尽量完成,对疑难问题作出相关标记;其次,检查讲学案,上课前教师检查讲学案的预习情况。学生反馈,并提出预习中的问题;再次,课堂使用讲学案,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讲学案,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最后,教师课后批阅讲学案,反思重建。学生课后复习,反思整理,拓展运用知识,完成讲学案。
三、实验的效果
两年以来,我校教师除了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讲学案的使用方法之外,学校还和官坝完小、龙台完小联合开展讲学案研讨交流活动。“讲学案”实验关注学生的学,优化学习过程,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只用教材教学的常规做法,实现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学习得以落实。“讲学案”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大多能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融入新课程理念,既注意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通过实验的开展,我校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的良好的习惯:学生能在上课前主动扫清文中生字词语的障碍;在预习读书时能写好批注并完成“讲学案”课前预习部分习题。上学期,在凤冈新教育实验开放周,土溪完小承办的4.28活动中,我校刘运萍老师上了一节语文课,许多听课的老师都问了身边的学生:这篇课文你们老师之前是不是讲过?的确,课前刘老师只布置了学生好好预习,而学生书上的密密麻麻的批注正是他们预习时留下的。就是因为“讲学案”给予学生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这让很多中上水平的学生进步很快。“讲学案”已经成了师生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资料:有位老师在一次“讲学案”研讨会上说:我现在的教学已经离不开“讲学案”了。有时候,个别教师忘了发放“讲学案”,学生就会到办公室提醒老师:今天应该发放下一课的“讲学案”了,我们今晚要预习。
在新教育实验中,我们融入了讲学案的理念,在新教育实验的有效课堂框架下,讲学案必然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两项实验的有机结合开展,更会将我校的课题实验乃至学校整体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最后,我们还想告诉各位,在沃土美溪里,有一群教育的行者,他们正在新教育、讲学案实验中忙碌着、收获着、同时也快乐着……
第三篇:引领幸福成长
引领幸福成长
“海伦·凯勒”大家对这个人应该都不陌生,她可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读了她写的书,使我感受很深刻,在书中她写了她假如有了三天光明之后,每天所干的事情,使我很感动,我发现我们这些拥有光明的人却不珍惜,每天就知道看电视、玩电脑从来就不珍惜我们的心灵之窗。
假如有一天你也像海伦·凯勒那样双目失明,那你的生活就是在黑暗中,你能像海伦·凯勒那样勇敢坚强吗?很明确的答案是不能。
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时候,她的家人给她请来了两位老师,同时在两位老师也是改变她命运的最重要的两个人,在两个人分别是安妮·沙利文和萨勒。
起初,沙利文老师教海伦摸盲文的时候,她一窍不通,还是偶然的一次机会,她们路过水井房时,沙利文老师教她摸水井,就从那时候开始,海伦也掌握了技巧,学会了拼写许多单词。
萨勒老师教她发音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的,她让海伦把手放在她的嘴里,以此来判断怎样发音。
像她这样先天性的残疾人居然都能考上哈佛大学,而有些人身体非常正常,却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这就说明用功和不用功的区别了,她这种坚持不懈、乐观、开朗的性格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五年级:吴昊1215
第四篇:目标引领成长
【目标引领成长】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沒目标的人在睡觉,因为他不知道要去哪里;
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沒目标的人在报怨,因为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
有目标的人睡不着,沒目标的人睡不醒,因为不知道起来去干嘛;
给人生一个梦,给梦一条路,给路一个方向;
跌倒了要学会自己爬起来,受伤了要学会自己疗伤;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沒有等待出来的輝煌; 如果,感到此时的自己很辛苦,那告诉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正在走上坡路,走过去,你就一定会有进步!
如果,你正在埋怨命运不眷顾,去开导自己:命,是失败者的借口; 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埋怨,只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努力,才是人生的态度!——实力代表尊严!!
.【心态决定人生】(1)再烦也别忘记微笑(2)再急也要注意语气(3)再苦也别忘坚持(4)再累也要爱自己
(5)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6)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7)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8)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9)有望得到的要努力;(10)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迷茫时看的8句话】
①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②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
③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④宽容他人对你的冒犯; ⑤不要无缘无故的妒忌;
⑥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⑦不要看我失去什么,只看我还拥有什么; ⑧用最放松的心态对待一切艰难。
.【年轻的我们必须懂得】(1)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2)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3)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
(4)宁愿跑起来被拌倒无数次,也不愿规规矩矩走一辈子。就算跌倒也要豪迈的笑。
(5)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1)阳光,是免费的。
(2)空气,是免费的。
(3)愛情,是免费的。
(4)亲情,是免费的。
(5)友情,是免费的。
(6)梦想,是免费的。
(7)信念,是免费的。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不要再叹气了,造物主早已把最珍贵的一切,免费地给予了我们每个人。请珍惜一切。
.【给自己安慰的10句温馨话】
(1)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2)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3)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4)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评价;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6)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7)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8)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
(9)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
(10)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1)学会宽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
(2)学会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3)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
(4)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
(5)学会忘记,善忘是一件好事
第五篇:引领教师成长
引领教师成长
1、为骨干教师展示才华搭建平台。
通过中考研讨会、示范课、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如2008年3月19日和9月16号,在65中和阳光中学两次召开历史教研组长和九年级教师会。46中周泽龙老师、科大南区附中的王天健老师、48中的杨茹老师、南园中学的訾化木老师、包河中学的丁云发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考复习的经验和体会。这些老师或是名校名师、或是中考成绩特别突出的老师,或是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这样场合的介绍,不仅对全区各校老师的教学具有借鉴启示作用,也能发挥主讲教师的积极性,对主讲教师是一个促进。
2、组建区级命题教师团队磨练教师。
参加今年期中、期末命题的老师有訾化木、唐荒春、丁云发、黄德凤、段立瑶、王玲、曹世友、李紫龙老师。这些教师中,既有长期参与命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每次命题前,我都要从命题的依据、命题的难度、试题的题型、题量等方面进行培训,尤其经常对年轻教师灌输“保密、科学、原创、打磨”的命题八字真经。但是教师成熟命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经过不断反复。命题的过程不仅是试卷不断打磨成熟的过程,更是人与人交流、心与心沟通的过程。包河中学的丁云发老师对此感受颇深,“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出模考试卷,由于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彭老师给我详细的指导:从试卷的形式、试题的设置、材料的选择等等。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出的每道试题他都认真而详细地做了校正和修改。让我感觉到彭老师不仅是在教我命题技巧更是在教我做人。”
3、定期举行区级观摩课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008年,我们先后由57中的徐莹老师、65中的李紫龙老师和48中的高凭鹰老师开设了三节区级公开课。有城区名校的教师,也有远郊薄弱学校的教师。上课的过程是对教师成长的一种推动,属于“任务驱动”型成长。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上课,也非常重视教师的交流,每次上课后,都进行深入的课后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我们将以下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借鉴之处?你认为本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由你上本节课你的教法是什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种教法,都是一种探索,一种研究,一种交流。大家在交流中互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迸发火花,在交流中成长成熟。
4、通过比赛发现人才,打造人才。
2008年合肥市举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来自全市含三县在内的22位老师参加角逐。我区57中徐京梅老师参加上课比赛,65中的李紫龙老师参加说课比赛。上课的程序大家都很熟悉,而说课的形式虽然常见于各种场合,但要参加比赛却要认真准备。我首先在工作室博客上发表了《如何说课》的文章,李老师在博客上留言:“要是再有一篇说课稿就更好了。”于是我又写了一篇说课稿发到博客上。比赛的头天下午李紫龙老师拿到说课课题,我让他在晚上把写好的说课稿发给我,我逐字逐句把关审读,针对他的说课稿,我提出了十几条修改建议,在电话里交流了40分钟,李老师非常敬业,家里没有电脑,更谈不上上网,于是夜间赶到学校,后来他跟我说,当晚,他在学校工作到凌晨3点钟才把说课稿修改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紫龙老师最终荣获合肥市说课大赛一等奖,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徐京梅老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荣获合肥市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
5、借助工作室平台,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为发挥包河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快速提升工作室学员的教学水平,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历史名师工作室5位成员和12名学员之间实行师徒结对,采用
一师多徒制。该工作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这种新型的师徒关系是发现型的,师傅善于发现徒弟的长短,而后扬长避短;是互补型的,徒弟学习师傅驾轻就熟的教学技巧,师傅学习徒弟新的教学理念和运用自如的现代教学技术;是交流型的,师徒之间相互切磋、交流、研讨、争辩;是合作型的,师徒之间共同承担课题和教学任务,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师徒结对活动让学员受益匪浅,48中的高凭鹰老师说:“在名师工作室,我拜唐荒春老师为师,唐老师给我了很多的指导,比如上公开课前,她发现课件和设计思路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活动成分太少,课件制作单一,资料过多,内容有点深,我以前只是认为我把这课内容分析透彻就可以了,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在唐老师的教导下,我对教案和设计思路都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入了不少学生活动。事实证明我这课最大亮点是关于文字狱的历史短剧,三个学生淋漓尽致的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在愉悦观赏的同时也掌握了历史知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我终于深深的感受到:历史课堂可以不是单一枯燥的知识讲授,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还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历史。感谢名师工作室,让我这个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6、成立中考中心备课组,以研育师。
为切实做好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迎考工作,提高中考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立包河区中考历史中心备课组。将区有关学校中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历史教师吸纳到研究小组中来,针对中考改革的特点,中考命题的趋势,中考考纲的特点和变化,重大热点问题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等进行分工研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出成果。备课组的任务是:研讨中考考纲、中考试题、《课程标准》,把握中考命题趋势;举行全区历史研讨会;交流中考复习经验;开设中考综合复习讲座;编制中考模拟试题。通过分工合作,认真备课,集体研讨,集体交流,教师们受益颇多。
7、对新招考教师和远郊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2008年暑假,我们先后对2008年新招考教师、近三年新招考教师和远郊教师进行了培训。就“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如何上好活动课”、“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中考复习技巧”等多方面、多角度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后来老师们撰写的培训体会和教学设计看,教师的理念得到一次洗礼,教师们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8、开设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群体成长。
自2008年3月20日历史名师工作室开博以来,历史名师工作室从无到有,从一棵幼苗到长大成人,凝聚着工作室5名成员和12名学员以及包河区广大历史教师的心血。如今工作室已发表博客171篇,访问量已达14000余人次。
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是要把工作室办成广大教师交流的平台、成长的空间,把工作室建成教师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和服务教学的园地,为此博客开设了教研动态、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师徒结对、历史百科、学法指导、时政热帖、闲情雅趣、友情链接等17个栏目。通过工作室平台,让老师们感觉学习了很多,进步了很多。48中的高凭鹰老师说:“我在上校级公开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时,在名师工作室的博客上发现了世纪阳光中学王玲老师关于这课的教案,还有其他老师对它的点评。虽然和我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同,但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随后临时补充了新的资料,使我的教案更加充实和完善。”
历史名师工作室不单是5名成员和12名学员的工作室,更是全区所有历史教师交流的平台,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开展的系列活动在面向工作室的同时,也面向全区的历史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平台,引导全区历史教师群体成长。
9、改变教研模式,开展网上交流和研讨。
我们主要通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上传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供大家交流。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现摘录合肥46中曹芳老师《三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的部分评论如下:“设计新颖,可资借鉴:结构清晰,知识传授到位;讲练结合,学生全程参与;目的明确,关注三维目标;
学科特色明显,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启示”一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往往是中考拔高的地方。建议:教学目标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写;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和成果可以放在一张表格上,让学生比较,更加一目了然;图片要添加上来,这样大家看得更清晰些;工业革命的背景也应该略加分析”;“曹老师的课大气磅礴,挥洒淋漓。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复习课的特点,收缩自如,突出重难点。引导自然,达到师生相融的境界。善于利用身边事物作为旁证,水到渠成。工业革命影响是重点,也应该加以训练,从而真正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记得在48中听杨老师上的一节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你们两位老师的复习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学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神奇呢?(答)工业革命”感觉答“科技”更符合材料和问题,呵呵!可以先答科技然后再引出促进科技突飞猛进的是工业革命。拙见啊!”“我初带毕业班,感觉复习课真不好上,缺少的就是曹老师这里的有针对性和效果的习题,过于注重老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动性,曹老师的设计给予了很好的启示啊!”等。
10、开展专题集体备课是工作室培养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以工作室为主导,全区历史教师共同参与。上学期,我们主要针对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实行的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上传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1篇,考试研究专题文章15篇。本学期我们确定的集体备课专题是各年级的教学设计和考试试题,目前已上传教学设计17篇,历史试题18套,考试研究文章18篇。每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都具体落实到人,因为只有具体落实到人,才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参加集体备课教师的作品都要上传到博客上供大家浏览,任大家评论,老师们自然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没有看家本领的也要模仿借鉴他人的长处,吸收别人的经验,这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也是一个提高。
11、开展历史教师论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为交流新课改成果,展示教师风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我们在48中组织开展了历史教师论坛活动。老师们就“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48中唐荒春老师做了《走出新课改误区,构建有效性课堂》的主题发言,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就“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论坛时间是有限的,老师们意犹未尽,许多老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到名师工作室博客上,如合肥市57中学徐莹老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阳光中学》,阳光中学王玲老师《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烟墩中心学校聂新年老师《功夫在课外-----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南园学校訾化木老师《浅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铁四局中学曹世友老师《浅谈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李紫龙老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六十四中学朱长珍老师《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铁四局中学彭江龙老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
12、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兴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特别是在新课改中发现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最值得大家探讨的。配合区、校做好有关课题的研究。如包河中学的金结平等老师参加了“以案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的省级课题,并在全区开设了该项课题的研讨课;阳光中学的王玲老师参加了“自育自学”的省级课题研究,也在全区开设了该项课题的研讨课,这些研讨课均受到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结合我区历史教师的现状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研究,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积极支持鼓励教师个人申报有关课题的研究。如铁四局中学的彭江龙老师主持申报的安徽省教育科研课题《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中。
13、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水平。
2008年,本人参加合肥市高考命题小组,参与合肥市高考模考四套试卷的命题工作,并在合肥市高考模考二模质量分析会上对全市高三教师做专题讲座;暑假期间,受合肥学院的邀请参与合肥市暑假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授课,就《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先后在工大附中和合肥学院对合肥市含三县教师进行培训,受到好评;受邀三次在全省高考研讨会上就高考复习和高考命题趋势做专题报告;参与省教科院组织的有关教研活动。
新课改的征程刚刚起步,我和我的同行们成长的脚步也将永不停息。在未来的课改浪潮中,我们还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以期实现不断的成功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