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领教师成长方案
教师培养计划
一、新老教师结对子。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要求青年地理专业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工作,能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立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素质较高的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师队伍。具体目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地理课程的教育规律。过好教学设计关、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关、实践课教学关、考试命题关等。
3、具备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能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等。
4、具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学校优质教育课题研究活动,具有一定的教科研知识并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5、青年专业教师要力争做到: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站好讲台,五年成为骨干,八年能挑大梁。
三、主要措施
根据青年地理教师成长和学校实际,部确立“教育引导,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合理安排、使用,鼓励冒尖”原则,采取“专业教研组带教、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措施。
1、加强对青年专业教师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青年专业教师是我区地理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地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提高青年专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及实践技能水平,是我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要把培养青年地理教师的工作,放在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上,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青年地理教师的培养与提高当作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2、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鼓励青年地理教师建功立业
每学期专门研究青年地理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与同青年地理教师的联系制度,召开青年地理教师座谈会,听取对青年地理教师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同关心青年地理教师成长的大好局面,中老年教师要更多地关心、爱护和扶持青年地理教师。青年地理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严要求,自觉磨炼,促进自己尽快成熟起来。要积极承担校际或组内公开课,展示自己,鼓励冒尖。积极参加本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学科论文并积极投稿或参与有关教研部门的评选。
3、实行导师制,落实师徒结对子的计划。
导师要有计划、有要求、有指导地对青年地理教师进行培养,指导青年地理教师的备课、上课、技能训练以及科研工作,帮助青年专业教师通过教学关,提高科研能力。师徒之间要加强相互听课、评课,青年地理教师听导师的课要求用专门的听课本以备期末检查。要求青年地理教师在听课后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想。
6、要积极创造条件使青年地理教师快速成长
鼓励学历进修,督促他们坚持学科培训,使他们获得更宽广的视野。
四、具体安排
1、学期初,搞好师徒结对任务,明确导师和被指导教师的目标与任务。
2、每学期青年专业教师在组内要上一节汇报课,并组织评价。
3、每学期要对青年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
4、要求青年专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指导老师听课不少于15节。
5、一学期要完成“四个一”工作:一个优秀教案、一堂优质课,一篇教学或教育论文,一份上佳试卷。
6、学校每年对青年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考核。
7、每学期要组织青年地理教师进行3天的专业技能培训。
第二篇:引领教师成长
引领教师成长
1、为骨干教师展示才华搭建平台。
通过中考研讨会、示范课、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如2008年3月19日和9月16号,在65中和阳光中学两次召开历史教研组长和九年级教师会。46中周泽龙老师、科大南区附中的王天健老师、48中的杨茹老师、南园中学的訾化木老师、包河中学的丁云发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考复习的经验和体会。这些老师或是名校名师、或是中考成绩特别突出的老师,或是年轻教师中的佼佼者。这样场合的介绍,不仅对全区各校老师的教学具有借鉴启示作用,也能发挥主讲教师的积极性,对主讲教师是一个促进。
2、组建区级命题教师团队磨练教师。
参加今年期中、期末命题的老师有訾化木、唐荒春、丁云发、黄德凤、段立瑶、王玲、曹世友、李紫龙老师。这些教师中,既有长期参与命题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每次命题前,我都要从命题的依据、命题的难度、试题的题型、题量等方面进行培训,尤其经常对年轻教师灌输“保密、科学、原创、打磨”的命题八字真经。但是教师成熟命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经过不断反复。命题的过程不仅是试卷不断打磨成熟的过程,更是人与人交流、心与心沟通的过程。包河中学的丁云发老师对此感受颇深,“让我感动的是一次出模考试卷,由于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如何下手。是彭老师给我详细的指导:从试卷的形式、试题的设置、材料的选择等等。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出的每道试题他都认真而详细地做了校正和修改。让我感觉到彭老师不仅是在教我命题技巧更是在教我做人。”
3、定期举行区级观摩课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008年,我们先后由57中的徐莹老师、65中的李紫龙老师和48中的高凭鹰老师开设了三节区级公开课。有城区名校的教师,也有远郊薄弱学校的教师。上课的过程是对教师成长的一种推动,属于“任务驱动”型成长。我们不仅关注教师的上课,也非常重视教师的交流,每次上课后,都进行深入的课后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我们将以下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借鉴之处?你认为本堂课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由你上本节课你的教法是什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种教法,都是一种探索,一种研究,一种交流。大家在交流中互动,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中迸发火花,在交流中成长成熟。
4、通过比赛发现人才,打造人才。
2008年合肥市举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比赛,来自全市含三县在内的22位老师参加角逐。我区57中徐京梅老师参加上课比赛,65中的李紫龙老师参加说课比赛。上课的程序大家都很熟悉,而说课的形式虽然常见于各种场合,但要参加比赛却要认真准备。我首先在工作室博客上发表了《如何说课》的文章,李老师在博客上留言:“要是再有一篇说课稿就更好了。”于是我又写了一篇说课稿发到博客上。比赛的头天下午李紫龙老师拿到说课课题,我让他在晚上把写好的说课稿发给我,我逐字逐句把关审读,针对他的说课稿,我提出了十几条修改建议,在电话里交流了40分钟,李老师非常敬业,家里没有电脑,更谈不上上网,于是夜间赶到学校,后来他跟我说,当晚,他在学校工作到凌晨3点钟才把说课稿修改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紫龙老师最终荣获合肥市说课大赛一等奖,作为一名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徐京梅老师经过自己的努力荣获合肥市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
5、借助工作室平台,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为发挥包河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和带动作用,快速提升工作室学员的教学水平,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历史名师工作室5位成员和12名学员之间实行师徒结对,采用
一师多徒制。该工作室主张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这种新型的师徒关系是发现型的,师傅善于发现徒弟的长短,而后扬长避短;是互补型的,徒弟学习师傅驾轻就熟的教学技巧,师傅学习徒弟新的教学理念和运用自如的现代教学技术;是交流型的,师徒之间相互切磋、交流、研讨、争辩;是合作型的,师徒之间共同承担课题和教学任务,分工合作,共同提高。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师徒结对活动让学员受益匪浅,48中的高凭鹰老师说:“在名师工作室,我拜唐荒春老师为师,唐老师给我了很多的指导,比如上公开课前,她发现课件和设计思路上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活动成分太少,课件制作单一,资料过多,内容有点深,我以前只是认为我把这课内容分析透彻就可以了,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在唐老师的教导下,我对教案和设计思路都做了一定的修改,加入了不少学生活动。事实证明我这课最大亮点是关于文字狱的历史短剧,三个学生淋漓尽致的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在愉悦观赏的同时也掌握了历史知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我终于深深的感受到:历史课堂可以不是单一枯燥的知识讲授,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还可以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历史。感谢名师工作室,让我这个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水平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6、成立中考中心备课组,以研育师。
为切实做好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迎考工作,提高中考复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成立包河区中考历史中心备课组。将区有关学校中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历史教师吸纳到研究小组中来,针对中考改革的特点,中考命题的趋势,中考考纲的特点和变化,重大热点问题和主干知识的结合等进行分工研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出成果。备课组的任务是:研讨中考考纲、中考试题、《课程标准》,把握中考命题趋势;举行全区历史研讨会;交流中考复习经验;开设中考综合复习讲座;编制中考模拟试题。通过分工合作,认真备课,集体研讨,集体交流,教师们受益颇多。
7、对新招考教师和远郊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2008年暑假,我们先后对2008年新招考教师、近三年新招考教师和远郊教师进行了培训。就“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如何上好活动课”、“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中考复习技巧”等多方面、多角度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从后来老师们撰写的培训体会和教学设计看,教师的理念得到一次洗礼,教师们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
8、开设名师工作室促进教师群体成长。
自2008年3月20日历史名师工作室开博以来,历史名师工作室从无到有,从一棵幼苗到长大成人,凝聚着工作室5名成员和12名学员以及包河区广大历史教师的心血。如今工作室已发表博客171篇,访问量已达14000余人次。
历史名师工作室的定位是要把工作室办成广大教师交流的平台、成长的空间,把工作室建成教师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和服务教学的园地,为此博客开设了教研动态、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师徒结对、历史百科、学法指导、时政热帖、闲情雅趣、友情链接等17个栏目。通过工作室平台,让老师们感觉学习了很多,进步了很多。48中的高凭鹰老师说:“我在上校级公开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时,在名师工作室的博客上发现了世纪阳光中学王玲老师关于这课的教案,还有其他老师对它的点评。虽然和我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不同,但是给我很大的启发,我随后临时补充了新的资料,使我的教案更加充实和完善。”
历史名师工作室不单是5名成员和12名学员的工作室,更是全区所有历史教师交流的平台,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我们开展的系列活动在面向工作室的同时,也面向全区的历史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室平台,引导全区历史教师群体成长。
9、改变教研模式,开展网上交流和研讨。
我们主要通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上传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供大家交流。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现摘录合肥46中曹芳老师《三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的部分评论如下:“设计新颖,可资借鉴:结构清晰,知识传授到位;讲练结合,学生全程参与;目的明确,关注三维目标;
学科特色明显,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启示”一目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往往是中考拔高的地方。建议:教学目标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写;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和成果可以放在一张表格上,让学生比较,更加一目了然;图片要添加上来,这样大家看得更清晰些;工业革命的背景也应该略加分析”;“曹老师的课大气磅礴,挥洒淋漓。教学设计紧紧抓住复习课的特点,收缩自如,突出重难点。引导自然,达到师生相融的境界。善于利用身边事物作为旁证,水到渠成。工业革命影响是重点,也应该加以训练,从而真正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记得在48中听杨老师上的一节复习课: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你们两位老师的复习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学们,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神奇呢?(答)工业革命”感觉答“科技”更符合材料和问题,呵呵!可以先答科技然后再引出促进科技突飞猛进的是工业革命。拙见啊!”“我初带毕业班,感觉复习课真不好上,缺少的就是曹老师这里的有针对性和效果的习题,过于注重老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能动性,曹老师的设计给予了很好的启示啊!”等。
10、开展专题集体备课是工作室培养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以工作室为主导,全区历史教师共同参与。上学期,我们主要针对九年级中考专题复习进行集体备课。我们实行的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先后上传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1篇,考试研究专题文章15篇。本学期我们确定的集体备课专题是各年级的教学设计和考试试题,目前已上传教学设计17篇,历史试题18套,考试研究文章18篇。每次的集体备课我们都具体落实到人,因为只有具体落实到人,才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参加集体备课教师的作品都要上传到博客上供大家浏览,任大家评论,老师们自然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没有看家本领的也要模仿借鉴他人的长处,吸收别人的经验,这对老师也是一种促进,也是一个提高。
11、开展历史教师论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为交流新课改成果,展示教师风采,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我们在48中组织开展了历史教师论坛活动。老师们就“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主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和交流。48中唐荒春老师做了《走出新课改误区,构建有效性课堂》的主题发言,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就“有效的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论坛时间是有限的,老师们意犹未尽,许多老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到名师工作室博客上,如合肥市57中学徐莹老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实效性阳光中学》,阳光中学王玲老师《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烟墩中心学校聂新年老师《功夫在课外-----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南园学校訾化木老师《浅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铁四局中学曹世友老师《浅谈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李紫龙老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六十四中学朱长珍老师《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铁四局中学彭江龙老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
12、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兴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特别是在新课改中发现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最值得大家探讨的。配合区、校做好有关课题的研究。如包河中学的金结平等老师参加了“以案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的省级课题,并在全区开设了该项课题的研讨课;阳光中学的王玲老师参加了“自育自学”的省级课题研究,也在全区开设了该项课题的研讨课,这些研讨课均受到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结合我区历史教师的现状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研究,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积极支持鼓励教师个人申报有关课题的研究。如铁四局中学的彭江龙老师主持申报的安徽省教育科研课题《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中。
13、积极参加省市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水平。
2008年,本人参加合肥市高考命题小组,参与合肥市高考模考四套试卷的命题工作,并在合肥市高考模考二模质量分析会上对全市高三教师做专题讲座;暑假期间,受合肥学院的邀请参与合肥市暑假继续教育培训班的授课,就《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先后在工大附中和合肥学院对合肥市含三县教师进行培训,受到好评;受邀三次在全省高考研讨会上就高考复习和高考命题趋势做专题报告;参与省教科院组织的有关教研活动。
新课改的征程刚刚起步,我和我的同行们成长的脚步也将永不停息。在未来的课改浪潮中,我们还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实践,以期实现不断的成功和收获。
第三篇: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
大理市教育局局长 徐力进
根据国家教委、省教育厅的教师培训计划和方案,大理市2005年10月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4700多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学习培训,其中代课教师中的绝大多数也参加了培训。可以说,在历次的教师培训中,是参与面最广的一次。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专题的培训计划,进入了项目深入实施阶段。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领导重视、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加强指导、严格督查考核,在教师培训方面不断探索新的路子,开拓新的渠道,寻找新的方法,力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但是效果究竟如何,现在很难下结论。
长时间、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如果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不能促进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造成的损失和后果将是严重的。本文就如何有成效地开展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做些探讨。
一、新一轮教师培训难以收到理想效果的原因分析
我市启动培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广大教师按照培训模式的要求,认真自学教材,按要求填写报告册,认真组织交流讨论。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许多教师按五步学习培训法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工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用于实践检验,进行总结,形成了初步成果。市项目领导组正在编辑出版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成果专集中入编的成果文章反映了教师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逐步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对应确立什么样的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评价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改革等重要问题进行了一些的探讨和改革尝试。这必将对推进新课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巩固普九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虽取得一些成效,但只是初步的,绝不能估计过高。尤其要清醒的看到,在项目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个别直属学校和乡镇中小学对此项培训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仍然用传统模式和做法来对待。有的管理措施还不完善,或者在执行中不严格,一些教师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校的督促检查也不够。特别是一些教师对“自修—反思”培训的理念领会不深,没有运用五步学习法来进行学习提高,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来思考问题不够。这些问题影响着培训的效
果。
笔者认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学校和教师对新一论教师培训认识的不全面和不深刻,把学习培训活动简单化和事务化。其实,教师培训并不只是简单的学校行政事务活动和教学常规活动,而是具有高度专业性和较高的理论要求。其次,新一轮教师培训是在摸索中前进,因此,许多学校把教师培训作为教师管理的手段,使培训的本质意义产生异化,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只是培训的接受对象,只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而不是教师培训活动的参与者、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创造者。事实上,学校可以借助教师管理促进教师培训,但是教师培训不是教师管理的手段,而是教师个体生存发展的需求,认清这一点很重要。第三,有些学校和教师把此项培训与其他培训和学校教学工作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其实,新一轮培训虽然是在校本培训模式下实施的,但并不排斥与其他培训模式和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的结合。校本培训模式只是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的。强调新一轮培训要在校本培训模式下运行,目的在于突出这种培训模式在教师发展中的优势。
总之,我们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正视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增强培训效果。
二、对新一轮教师培训的认识要再提高
师资是构成教育条件的首要资源,教师是办学的主力军。就一所学校而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的因素很多,但是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性因素。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文化科学知识不段更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一个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仅仅靠在职前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师素质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时代呼唤教师素质的提高,从当代世界经验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以“贯穿一生的教育”代替“管用一生的教育”已经成为必然,因而,教师的素质培训,既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学校建设的百年大计,又是每个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决“困”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抓教师培训,所以,改革和发展教师培训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抓紧教师培训工作,就是抓住了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社会需要发展,教育也需要发展;社会需要和谐,教育也需要和谐。因此,只有和谐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也只有和谐的发展才是我们展教育魅力的精髓所在。大理市在大理州是个教育大市,农村教育和城区教育的发展不均衡,这是我市教育最大的不和谐,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制约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影响新课改推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素质不高。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的高度,深刻认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重要意义,从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出发,发动多方面力量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成为学校内在发展的支柱之一,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学校任务。
三、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周期是四年,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时间长、任务重。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仅仅是起步阶段的工作。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扎实。
1、在学校实施新一轮培训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教师工作和生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出发点,关注和切实解决教师问题的原则;二是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参与和责任分担制度的原则;三是坚持岗位学习培训与工作直接联系的原则;四是坚持教师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的原则。
2、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并严格考核。综合素质培训是以校为本,“自修—反思”的培训,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反思问题以及合作交流,校长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培训才会有成效。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对教师要有自学的进度和时间要求,要建立学习小组,保证讨论交流时间,要按报告册填写说明的要求,认真填写报告册,要及时收集教师的学习成果,整理上报,特别要制定对教师学习情况的考核指标和要求,并按期进行检查,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以“四观”为指导,建设学习型学校。本轮培训的四本教材,涉及课程观、教学观、教材观、评价观,而这“四观”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为了便于组织学习培训,我市在培训安排中一段时间学习一本教材无可厚非,但要注意不要完全孤立的学一本教材,学校校长和教师要注意学习其他教材的相关观点,因为工作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用四本教材来对照分析,才能找准原因,改进措施也才全面。
同时,要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师对“自修—反思——实践”培训模式理念的认识,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觉学习教材,主动反思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共享成果,学校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的学校。
4、强化“五步学习培训法”的实践应用。随着培训学习的逐步深入,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谈认识、讲心得的阶段,要引导教师自觉应用五步学习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及时总结。找出问题特别要注意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教师撰写论文成果,也要尽量用自己的案例,身边的案例、学校的案例,不要到其他媒体上照抄照般。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继续发挥好进修学校和专家指导组的作用。进修学校在培训工作中的责任和职能,在实施方案中已明确。教师进修学校对培训工作要进行检查、督促,多对学校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专家组成员也要经常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培训工作,发挥引领作用。
总之,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在我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使培训顺利开展,使全市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进而有力地促进大理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创造和谐大理做出教育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室”引领教师成长
“班主任工作室”引领教师成长
“这就是我眼中的张老师,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一位让人敬畏的严师,一位呕心沥血的母亲。纵有千言万语都无法说尽我们对您的感激。最后请允许我代表12电气自动化和13机械试验班全体同学对老师说:“张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你……希望您保重身体,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如果人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会选择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因为,那里有一位不一般的老师:张赛芬老师。”
这是舟山职业技术学校12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黄正雄在张赛芬班主任工作报告会上题为《老师,你不一般》的演讲。张赛芬出生于1969年1月。身为中共党员和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的她长期担任职校男生班的班主任工作,于1997年从定海岑港中学调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任97级船电班班主任,后又分别担任06船舶修造(2)班、08船舶修造(3)班、10船机安全班、12电气自动化、13机械试验班等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有好几年同时带两个男生班级。张赛芬所带班级因班风正、学风好、考证率高几乎每年都被评为“校先进班级”,每届都有部分学生考入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在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张赛芬老师先后获得“舟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市第一、二、三届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黄正雄的演讲像一面镜子,通过张赛芬老师的形象折射出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秉持“箭头型”班主任队伍建设理念,以张赛芬老师和她的工作室(班主任班)为引领,以班主任的“分阶段培训”和班主任工作教学研究为双翼,打造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智慧型班主任队伍。
突出引领,成立工作室
班主任是团结班集体的黏合剂,是引领学生成长的指路明灯,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桥梁,是学校实施教育工作计划的排头兵。正因为班主任工作如此重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就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带动班主任快速成长。
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由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名班主任张赛芬组织成立,聘请舟山二中张永田老师、南海高中才立侠老师、舟山市技工学校朱春丽老师担任研究员,招收舟山建筑学校傅舟颖老师、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黄莹老师、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郭怡老师、舟山市技工学校夏波老师、舟山市技工学校秦凌鹰老师、金鹰技校侯燕波老师等为学员。
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班级主题活动为抓手、以激发工作室成员的自身潜力为目的、以集聚和传递工作室成员的群体智慧为宗旨,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和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使学员成为为人师表的楷模、班级管理的能手、教育科研的先锋,充分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岗前岗后,分阶段培训
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后,对学校中青年班主任开展分阶段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
一是开展岗前适应性培训。对于初次上岗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室组织他们参与“班主任读书节”活动,让读书成为班主任的一种生活常态。读书节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通过工作室平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读后感,增强班主任素质。阅览范围囊括教育学、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以及《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学习杂志。
此外,班主任工作室还开展班主任结对帮带活动,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带领新班主任深入教室、学生寝室,现场观摩,逐项讲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确保班主任培训落到实处。新班主任还要试水班会课,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对其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让班主任在具体环境中感受工作的方法,提升随机应变的能力。工作室还组织新班主任现场聆听校内优秀教师讲课,让新班主任记录讲课的亮点和技巧。
二是开展专业成长培训。班主任工作两到三年后,工作室定期举行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通过每个月召开主题沙龙、案例分析会、主题班会研讨或者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形式,确保班主任业务能力与时俱进。
每期主题沙龙通过设置不同的主题展开交流,对班主任的各项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培训,让班主任的各项能力变得更扎实,例如“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如何协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等。
工作室规定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完成一定量的案例撰写工作,记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收获的感悟,通过案例分析会集思广益,探寻解决办法。
召开班会是班主任每周例行的工作,工作室定期组织主题班会研讨,确保班会开得生动、活泼、有意义。
通过定期组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落实形成班主任定期考核,将班主任工作能力当做技能来培养。大赛分为班主任理论考察、情景分析和主题班会设计等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研究,引进来走出去
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搭建起学校班主任队伍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邀请其他学校的名师来学校讲座,又竭尽所能回馈社会,让更多的班主任和学生共享育人成果。
工作室邀请其他学校的名师来校讲座,吸取他人学生管理的宝贵经验;引进班主任教育书籍,如《班主任兵法》《优秀班主任60个管理创意》《班主任专业成长》《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魅力班会课》等;通过互联网搜集全国名师育人文章,在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网站进行分享,以更高效的途径助力班主任能力提升。
工作室还组织班主任送教下乡,去周边教学力量薄弱的农村民工子弟学校,无私传授班主任工作方法,指导当地教师上课,还亲自示范讲课。为了进一步提高舟山民工子弟学校班主任工作水平,积极推广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加大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力度,张赛芬还赴舟山教育学院,为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和市直属共8所学校(幼儿园)的215名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教师作班主任经验交流。张赛芬结合自己24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列举了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班主任工作案例,包括不少民工子弟学校毕业的“问题生”转变为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张赛芬还与定海明珠学校青年教师王丽结对进行一对一帮助。
受嵊泗县教育局之邀,班主任工作室挂牌名师张赛芬专程赴嵊泗为全县教育系统600多名教师奉上精神大餐――《走进心灵,引领学生幸福成长》,张赛芬老师从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艺术两个方面着力,给班主任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为加强教学研究,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以及班主任培训,通过对外交流学习,充实自己,启发他人。
张赛芬工作室成员还赴舟山市田家炳中学开展访学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观摩、班主任经验交流、现场互动研讨、主题班会点评等活动,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
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还与高亚莲班主任工作室连线,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操作实务。两工作室成员就班主任业务技能、班主任工作艺术和班主任工作机制等进行了交流,并实地参观了张赛芬老师所带班级的7间寝室和2个教室,细到牙膏牙刷的朝向、进教室手机上交编号袋、课间离开教室椅子的摆放都进行了交流。
一路走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以张赛芬班主任工作室为引领,培养出越来越多“张赛芬”式的班主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吉安县二中黄乾亮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字化社会生存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必须走成长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的成长之路,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捷径。信息时代,知识更多地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它从不同维度同时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的获取渠道,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交互式平台,不受时空限制随意检索的知识流,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构筑起丰富知识资源宝库。教师利用网络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随意检索所需要的知识,达到饱有学识,内强文化素质的目的,有效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