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文学名著整理
☆英国文学名家名著
《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一首英雄史诗,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标志着英国文学的开始。史诗的第一部分讲述瑞典青年王子贝奥武甫来到丹麦,帮助丹麦国王赫罗斯加杀死了12年来常来进行夜袭的巨妖格伦德尔及他的母亲;第二部分简述了贝奥武甫继承王位,平安统治50年。后来,他的国土被一条喷火巨龙蹂躏,老当益壮的贝奥武甫与火龙交战,杀死火龙,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是英国文学之父亲和前最杰出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等。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主题、题材、风格、笔调的多样性及描写人对生活的追求的复杂性。他的代表作品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不仅描绘了31位朝圣者的各个社会阶层,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各自叙述故事的不同风格,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很大。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喜剧、悲剧和历史剧。他的剧本至今仍在许多国家上演,并为人们所普遍阅读。莎上比亚的作品文才横溢,创造的喜、怒、哀、乐场面使人印象深刻,历久难忘。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奥赛罗》(Othello)、《哈姆雷特》(Hamlet)、《麦克白》(Macbeth),《李尔王》(King Lear);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和《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等。此外,历史剧《亨利六世》(Henry VI)三部曲,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也都很受欢迎。《哈姆雷特》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替父报仇,杀死篡夺王位的叔父的故事。《哈姆雷特》里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的成为经典台词。《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因家族间的世仇而不能联姻结果自杀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残酷无情,同时,歌颂了青年男女纯洁坚贞的爱情。
济慈(Keats, 1795一1821)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作过医生的学徒,后来才以写诗为业。他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不满,希望在一个“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他的诗歌以文辞声调之美著称,在艺术上对后代的英国诗人影响很大。主要作品有《伊沙贝拉》(Isabella)、《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颂》(To Autumn)等。雪莱(Shelley,1792一 1822)是英国浪漫主义的重要诗人。他生于贵族家庭。他既创作了富于政治思想性的诗,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抒情诗,特别是爱情诗,显示了不羁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和动人的音韵,这些使他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麦布女王》(Queen Mab)、《致英国人民之歌》(Song to the Men of Engla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等。《西风颂》里的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s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成为妇幼皆知的诗文。
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18-19世纪之交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诗人。他和克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三人组成“湖畔派诗人(the Lake Poets)”其作品的主题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1813年他接受政府长期津贴,1843年又被封为桂冠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水仙》(Daffodill)和《序曲》(The Prelude)等。
笛福(Daniel Defoe,1661-1731)是英国小说之父。59岁时发表的成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出版后立即成为家喻户晓的畅销书。随后,他又写了《辛格顿船长》(Captain Singleton)、《摩尔·弗兰德》(Moll Flanders)、(大疫年日记)(a Journsl of the Plagure Year)等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是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的航海遇险、流落在荒岛上并独居4年才获救的真实故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作品。主人公鲁滨逊是笛福理想中的英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富于冒险精神,依靠个人的劳动和智慧力量克服自然界的种种困难。这对于否定普通人作用的封建社会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一1817),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她是乡村牧师的女儿,一生住在乡间。写过六部小说,多以乡间生活为背景,更以婚姻问题为中心题材。她的作品情节结构精密紧凑,人物描写深刻生动,戏剧场面精彩,对话巧妙。主要作品有《理智和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非尔德花园》(Mansfield Park)、《爱玛》(Emma)等。华人导演李安(Ang Lee,1954—)于1995年导演的外语影片《理智与情感》获当年美国奥斯卡(Oscar)最佳剧本改编及最佳女演员奖。
夏洛蒂、爱米丽和安妮姐妹(Charlotte, Emily and Anne)三人出身贫寒,幼年丧母,不得不在慈善学校度过童年。夏洛蒂38岁才结婚,次年去世。两个妹妹终生未嫁。夏洛蒂的代表作《简爱》(Jane Eyre)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问世后立即产生了巨大影响。小说坦率而热情地塑造了同自己的天生欲望和社会地位发生冲突的妇女。爱米丽的《呼啸的山庄》(Wuthering Heights)被誉为第一部社会革命小说。安妮的小说具有平静力和现实性,也得到了一些评论者的称赞。
查理·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 19世纪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幼年家贫,曾作徒工,成名后仍接近贫苦人民。一生创作辛勤,留下了20多部小说,包括《匹克威克外传》(Pickerwick Papers)、《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艰难时世》(Hard Times)和《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等。狄更斯的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写景叙事真切而又富想象,既有尖刻的讽刺,又有幽默的夸张。沃特·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1771一1832)是英国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历史小说。《艾凡赫》(Ivanhoe)是他的代表作,它以12世纪的英国为背景,描写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在上一世纪征服了英国的诺曼人之间的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和穷苦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它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展开了一幅描绘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斯蒂文森(Robert Stevenson,1850-1894))是英国著名的冒险故事和散文作家。他的作品种类繁多,构思精巧,其成熟小说富有独创性和力量。他写了一系列以苏格兰为背景的小说,如《黑箭》、《绑架》、《巴伦特雷的少爷》等。他的成名作《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是男孩们爱不释手的好书。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一1924),英国航海家和小说家。他出生在俄国的波兰人家庭,康拉德是他的笔名。他自幼向往海上生活,先后在不同的商船上工作,担任过水手、大副和船长等职务。他在海上传奇式的经历给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作品有《黑暗的中心》(The Heart of Darkness)、《吉姆爷》(Lord Jim)等。《黑暗的中心》写船长马洛指挥一艘汽船沿刚果河深人非洲寻觅文明的故事。这部书表现了文明与原始的对立,在许多地方对殖民上主义表示不满。
哈代(Thomas Harday,1840-192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和最重要的小说家。一生以英国南部小镇为背景写了很多“威塞克斯系列”(the Wessex novels)的小说,主要有:《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被改编成有影响力的电影)、《无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被改编成有感染力的电影)、《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等。小说中充满了悲观主义(pessimistic)的人生观和宿命论的思想。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一1941),英国现代女作家。她对小说的写作形式曾作出独特贡献,也是当时最优秀的评论家之一。她在伦敦的住地布鲁姆斯伯里成为文学中心,座上客都是当时著名作家和文人。维吉尼亚的小说着重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作品有《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远航》(The Voyage Out)、《奥兰多》(Orlando)和《黛洛维夫人》(Mrs.Dolloway)等。《黛洛维夫人》是吴尔夫早期的佳作,写黛洛维夫人一天24小时之内的生活。情节简单,风格特点是抒情、深邃、细致。用“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一创作方法深刻细腻地描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个性及弱点。
D.H.劳伦斯(D.H.Lawrence,1889-1930)是当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著名的现代派作军代表之一。他在创作上摒弃了英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质朴、句子结构简单,大量使用淳朴的生活语言。他在作品中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并辛辣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他一生写了1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伟大和最有代表性的是《虹》(The Rainbow)和《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其他作品包括《恰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迷失的少女》(The Lost Girl)和《儿子与情人》(Songs and Lovers)等。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剧作家、政论家。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在艺术上,他接受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1933年2月17日,乘“不列颠皇后”号轮船到上海访问中国。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鳏夫的房产》(Widower’s House,1892),《华伦夫人的职业》(Mrs.Warren’s Profession,1894),《芭芭拉少校》(Major Barbara,1905)、《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1913)、《圣女贞德》(Joan of Arc,1923)、《苹果车》(The Apple Cart,1929)等。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受到了沃尔特·佩特等人审美观念的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王尔德曾经因为同性恋而成为当时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对他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 和文学史上著名的案件之一。主要作品有: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童话集《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戏剧《少奶奶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莎乐美》(Salomé,1893),《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意识流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其文学生涯始于191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尤利西斯》(Ulysses)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小说的题目和内容源出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和荷马史诗《奥德赛》。通过大量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具有现代史诗的概括性。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有强烈的自传色彩,主要描写都柏林青年斯蒂芬&S226;迪达勒斯如何试图摆脱妨碍他的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长篇小说《芬尼根守夜人》(Finnegan’s Wake以都柏林近郊一家酒店老板的潜意识和梦幻为线索,是一部用梦幻的语言写成的梦幻的作品。
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英国小说家、散文家。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摒弃了19世纪人们喜爱的繁缉辞藻和复杂的细节描写,采取更为流畅自如、更加口语化的写作风格。主要作品有《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最长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和《莫里斯》(Maurice)等。《霍华德庄园》是福斯特的成名小说,已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并获得奥斯卡奖。故事讲述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由想象力的玛格丽特和追求商业利益而濒于精神崩溃的亨利结婚,玛格丽特把亨利带回到以前的旧居,希望重建想象力与土地的联系。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英国小说家。195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希腊、法国和英国教学。他的作品把心理描写和社会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他的第一部小说《收藏家》出版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占星家》、《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等。《法国中尉的女人》被改编成为电影,描写19世纪中叶的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角恋爱故事。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国当代最受拥戴的小说家之一,毕业于牛津大学,做过中学校长、大学讲师、演员,航海员和音乐家。一生创作了10多部小说,主要有:《蝇王》(Lord of the Flies)、《遗产继承人》(The Inheritors、《金字塔》(The Pyramid等。《蝇王》是部虚构小说,讲述了一群不受文明与社会道德束缚的孩子在热带荒岛上蜕化为野蛮人的故事。小说因为探究了童心的泯灭与人性的黑暗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文学名家名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殖民地时期唯一的一位作品至今仍广为传诵的作家。“光阴一去不复回”(Lost time is never found again),“自助者,天助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都他作品中的名言。他一生没完成的自传算得上是第一本真正的美国作品,也是第一本用英语写的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写作的传统。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创造性地书写了美国殖民地时期的历史。他的《纽约外史》(1809)可以说是荷兰人在曼哈顿岛的生活写照。欧文在这部著作中为美国塑造了第一位虚构英雄—灯笼裤老爸。在《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和《睡谷的传说》(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中,欧文甚至创造了美国早期传奇文学中影响更为深远的人物:瑞普·凡·温克尔。欧文以自己的创作来表明:美国作家既要保持爱国主义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于仅仅取材于美国本土。
费尼莫·库拍(Cooper,1789-1851)显示出他对开创西部文学的兴趣。库拍的小说《间谍》(1821)描写了独立革命期间发生在纽约的一个激动人心的间谍活动故事,但库拍直到出版《拓荒者》(The Pionerrs,1823)之后,才正式以作家身份从事创作。《拓荒者》是组成《皮袜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义作品的第一部。描写了传说中的森林猎手—纳蒂·班波。班波,后来成为美国小说及电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逻员、猎熊者及牛仔的先驱。《最后一个莫希干人》(1826)和《杀鹿的人》(The Deersplayer,1841)跟踪追述了班波的前后经历—从最初的热血汉子一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袜子故事集》调整了自然与文明的价值冲突—披露出文明的匾乏。18世纪的作家们一直强调大脑是一切智慧的源泉,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Emerson,1803-1882)却强调心智的作用。这位真正的天才不仅擅长运用理智和聪慧,他还具有深刻的感知力,五种官能对奇妙的生活异常敏感。爱默生相信灵感,他创作的散文不只是理性的运用,而是灵感的倾诉。他的《论自然》、《论美国学者》(The American Scholar)、《论自助》、《超验论》等著作在很多方面动摇了日常思想行为准则的根基。《论美国学者》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独立宣言。爱默生常将事实与想像、美国人的共同感觉与精神欢乐相结合,给予听众撼人心弦的信心:即每个美国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爱默生强调要“相信你自己。伟大的人总是要遭人误解。”
亨利·大卫·梭罗(1817一1862)使爱默生的上述思想创意形成了更为深远的影响。梭罗宁愿坐牢也不愿付税给政府去支持一场他并不赞同的墨西哥战争。他在《论公民的不服从》(1849)一书中坚持认为,个人的抗争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力量。这种抗争比政府采取行动能更快、更彻底地带来社会的公正。梭罗一生中最著名的活动是退隐沃尔登湖畔的简陋小屋。梭罗在那儿独自住了2年。《沃尔登》(Walden,1854)是梭罗这段生活的记录,也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几乎没有人像梭罗这样,对贴近大自然生活的乐趣描写得如此令人神往。
纳撒尼尔·霍桑(Hawthorne,1804一1864)的《红字》(The Scarlet Letter,1850)是最伟大的美国小说之一。他在这部杰作中挖掘了两个犯戒恋人-海丝特·白兰和牧师犹姆斯台尔的内心世界,对人物性格的内疚,虚伪和憎恨的外部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发表的《白鲸》(Moby Dick)是美国最伟大的关于海洋的故事,也是最著名和谈论最多的英语作品之一。该小说以梅尔维尔本人十几岁时在开往利物浦的船上做船舱服务员的经历为素材。他随捕鲸船抵达南太平洋,下船后在马吉萨斯群岛上住了一段时间。最后,他来到夏威夷。梅尔维尔在夏威夷加人美国海军,在一艘护卫舰上服役。《白鲸》是一部追猎故事。整个故事情节是船长亚哈寻找一条曾经咬断自己一只腿的白色巨鲸。梅尔维尔讲述的不仅仅是一条漏网鲸鱼的故事,它揭示了善与恶的冲突以及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持久欲望。梅尔维尔通过船长亚哈,使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
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真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1835-1910),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了他的文学之旅。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就是以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采矿小镇为背景。《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转而描绘欧洲本土色彩。马克·吐温创作的以欧洲为背景的小说还有《王子与贫儿》(1822)fn《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汤姆·索耶历险记》(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1876)、《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1884)等小说的问世是他的创作达到顶峰,描写了少年浪迹天涯的真性真情和叛离精神。马克·吐温的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衬景,都具有完全彻底的美国风格。他刻画的人物、语言、思想和行为基本上脱离了欧洲模式。他的幽默蕴藏着他对美国社会的尖锐评论。
艾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son,1830一1886)一生创作了1800首诗歌,死亡之美和孤独之美是其诗歌作品的重要主题。她39岁离开人间,终生未嫁。迪金森的诗歌华丽阴郁,短小精悍,极少超过12行或15行,但她将一种奇特力量的情感冲动诉诸于这狭小的诗行空间。在新英格兰的诗人中,艾米莉·迪金森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惠特曼Walt Whitman不仅是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而且也是美国诗歌革命的先驱,他是探索自由诗体的第一人。代表作《草叶集》(Leafs of Grass)歌颂了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赞美了尊严和自立精神以及普通百姓的快乐追求。《自我之歌》(song of myself)是惠特曼的有名诗作。
亨利·詹姆斯(1843--1916)是内战后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擅长写“国际”小说和美国人在欧洲的生活故事。《美国人》(1877)、《苔丝·密勒》(1878)和《一个妇女的画像》(1881)都反映了这一主题。马克·吐温集中描绘了欧洲的风土人情,而詹姆斯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更感兴趣,即刻画人物的思想与情感。
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核武器的发展和冷战的爆发,这些国内外问题并没有阻止美国作家们的作品问世。在20世纪的纷乱之中,美国文学步入又一轮创作繁荣期。西奥多·德莱塞(1871一1954)属于活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芝加哥流派。他毫无隐藏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以及他最杰出的作品《美国的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1925)讲述了残酷而痛苦的故事。德莱塞的作品尽管文笔粗糙,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他主要描绘中西部的小镇生活。刘易斯在小说《大街》(The Main Strret,1920)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位医生与他那刻板的妻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作品《巴比特》(Babbit,1922)犀利地勾画了乔治F.巴比特的惨淡和宗教领袖的虚伪。
托马斯.艾略特(T.S.Eliot)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荒原》(The Waste Land)是其代表用,展现了战后欧洲人和美国人的精神危机,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的宣言书。庞德(Ezra Pound)是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倡导者,代表作品《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以一句话而闻名于世,《诗章》(The Cantos)是其最重要的长诗。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1896一1940)是揭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浮躁的内心世界的小说家之一。菲茨杰拉德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参军前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他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This Side of Paradise,1920)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爵士乐时代”年轻人的生活—狂欢、放纵。他最优秀的作品当属《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青春渐逝的盖茨比歇斯底里地企图重温一场以前的美梦,却眼见它变成恐怖的梦魔。菲茨杰拉德和这个时代的其他许多作家一样,菲茨杰拉德试图通过小说创作来揭示美国社会在20世纪20年代所发生的变化。
威廉·福克纳(1897--1962)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叫做杰弗逊的密西西比小镇上的故事,小镇坐落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福克纳追述了康普生、沙特里斯和斯诺普斯家族以及其他人形形色色的生活和命运。这些故事深刻剖析了南方新、旧社会现实和普通人的命运。在《喧嚣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和《村子》(1940)、《寓言》(1954)等小说中,既有黑暗与悲伤,也有欢歌笑语。福克纳被评论家称为是“美国文学中的莎士比亚”,是一位悲、喜剧双料大师。1949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4)。海明威以简约、精炼、直截了当的文学风格而著称。他最擅长动作描写,对斗牛、猎狮、打鱼的描述在世界文坛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海明威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1926)揭示了客居巴黎的美国年轻人的悲哀和孤独。《永别了,武器》(Farewell to Arms,1929)追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痛苦和造成的破坏。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1940)描述西班牙内战对爱情的打击和人性的摧毁。《老人与海》(Old Man and the Sea)描写了一个打不垮的“硬汉”老人。小说里的独白“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
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复兴(Harlem Renaissance)时期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黑人作家。休斯(Hughes)和赖特(Wright)是黑人作家的代表人物,休斯被认为是美国黑人“桂冠诗人(The Weary Blues)”,其代表作为《疲惫的黑人伤感歌》。《土生子》是赖特的代表作,它是第一部关于赖特青年时期苦难经历的自传。80年代后,两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在美国文坛上声望日高。沃克的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描写黑人男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成为美国妇女文学的经典。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和《爱娃》(Beloved)等小说让人回味无穷,思考万般。1993年,莫里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黑人女作家。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1968)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文坛上涌现出的一批反映社会和经济主题的杰出小说家之一。《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讲述的是约翰一家向西部进发的故事。在《鼠与人》(Of Mice and Men,1937)这部小说中,斯坦贝克展示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智力迟钝者莱尼无法协调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斯坦贝克具有良好的幽默感,他的作品展现了大萧条背景下轻松愉快的一面。1962年,斯坦贝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洞悉人物特点、运用情感力量和极具感染力的诗化语言是奥尼尔成功的诀窍。他创作的戏剧视野开阔。<<琼斯皇帝>>〔Emperor Jones,1920〕对恐惧心理进行了研究。《哀悼》(1931)给希腊悲剧设置了新英格兰背景。《进人黑夜的漫长旅程》(1956)是奥尼尔最长、最严肃的剧作之一,其基本情节讲述的是一位青年作家试图理解、并最终逃脱他那狰狞可怕的家庭的故事。这部戏剧是美国剧院上演的、对不幸家庭最感人的描绘之一。由于剧中的部分故事来自奥尼尔本人生活的一段写真,从而使该剧倍加感人。
第二篇:文学名著(定稿)
文学名著阅读题集萃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 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 夜叉”孙二娘。3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 鲁宾逊。作者是英国的笛福。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 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 武松 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是: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我们学过的课文《宋定伯捉鬼》是选自《搜神记》,这是晋代干宝所作,这部作品与《聊斋志异》一样同是志怪小说。
9、《三国演义》中 “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三国演义》。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 “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孙权;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 “三英战吕布”的 “三英”指哪三个人?刘备;关羽 ;张飞。2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21 22、120回,基本定稿是为8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小说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23我们初中学过他们的文章分别是:《麦琪的礼物》、《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
24、你能说出我们学过他们的什么作品吗? 25、司马光和司马迁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在文学上都有什么贡献?26、27、幻想的国家(大人国、小人国、飞马国)的历险故事,抨击了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
第三篇: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
1.雷锋的故事 陈广生、崔家骏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
4荒漠奇踪
5郑渊洁童话选
6在你和我之间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
9第三军团巫师的沉船宫泽贤治童话鲁滨逊漂流记
科普读物海洋的秘密 冯家友数学迷宫趣味地理生物王国人体探秘宇宙寻踪中国资源不知道的世界
20科学王国里的故事元素的故事神奇的科学魔方(上下)——令你惊奇的300个科学实验 考伯(美)维基
第四篇:文学名著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
曹雪芹《红楼梦》
施耐庵《水浒传》
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喻世明言(冯梦龙)隋唐演义雍正皇帝唐诗三百首婉约词飞花艳想风月鉴围城
红日
红岩
红旗谱
一只绣花鞋
燕山夜话
醒世恒言(冯梦龙)
警世通言(冯梦龙)
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儒林外史
镜花缘
封神演义
杨家将
聊斋志异
绿野仙踪
智囊全集
济公全传
孽海花
儿女英雄传
三侠五义
官场现形记
金瓶梅传奇
文心雕龙
绘图今古奇观
狄公案
醒世姻缘传
木兰奇女传
凤凰池好逑传合浦珠蝴蝶媒金云翘传梅兰佳话巧联珠论语集注梦中缘生花梦听月楼吴江雪五美缘全传雪月梅英云梦传玉娇梨终须梦驻春园小史古文观止颜氏家训(集解)呐喊彷徨子夜
青春之歌
铁道游击队
保卫延安
暴风骤雨
敌后武工队
吕梁英雄传
小小说世界
人生
平凡的世界
早晨从中午开始
白鹿原
一百个人的十年
郑愁予诗集
中国散文
中国寓言大全
第二部分:外国经典文学名著
包法利夫人
茶花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姆雷特
简·爱
青春的证明
人性的证明
野性的证明
十日谈
唐·吉诃德
威尼斯商人
爱的教育
苦儿流浪记
鲁滨孙漂流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
牛虻
十日谈
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神雕侠侣老版哈利波特和魔法石
哈利波特与密室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
哈利波特和火杯
哈里波特:监狱的逃犯
哈里波特:燃烧的高脚杯
哈里波特:神秘的房间
安娜·卡列尼娜
傲慢与偏见
奥德赛
包法利夫人
茶花女
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十二条军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兵帅克
呼啸山庄
蝴蝶梦
简·爱
绞刑架下的报告
教父
局外人
卡门斯巴达克斯
斯佳丽
汤姆叔叔的小屋
唐·吉诃德
我是猫
小妇人
一九八四
伊利亚特
英雄艾文荷
约翰·克里斯朵夫
追忆似水年华
最后的莫希干人
第三部分:武侠、言情、玄幻小说阅读
寻秦记
域外天魔
金庸小说主题阅读
琼瑶小说主题阅读
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老版
侠客行倚天屠龙记倚天屠龙记老版碧血剑碧血剑老版鸳鸯刀越女剑金庸文集三剑楼随笔金庸传奇金庸笔下的男女烤烧金书曹正文评金庸倪匡论金庸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 金庸小说论稿金庸小说人物传金庸武学地图金庸书话网人论金庸窗外幸运草六个梦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潮声船寒烟翠聚散两依依却上心头问斜阳燃烧吧火鸟昨夜之灯萍踪侠影录还剑奇情录风云雷电鸣镝风云录飞凤潜龙紫贝壳月满西楼翦翦风彩云飞庭院深深星河水灵白狐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浪花碧云天女朋友在水一方秋歌人在天涯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彩霞满天金盏花
匆匆太匆匆失火的天堂我的故事冰儿剪不断的乡愁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梅花烙水云间新月格格烟锁重楼鬼丈夫苍天有泪还珠格格还珠格格续集告慰真情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广陵剑瀚海雄风联剑风云录
狂侠天娇魔女武林天骄慧剑心魔龙凤宝钗缘大唐游侠传女帝奇英传三剑楼随笔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武当一剑幻剑灵旗剑网尘丝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牧野流星游剑江湖侠骨丹心风雷震九州冰河洗剑录云海玉弓缘冰川天女传冰魄寒光剑江湖三女侠
大沙漠画眉鸟鬼恋传奇蝙蝠传奇桃花传奇白玉老虎碧血洗银枪边城刀声彩环曲苍穹神剑
七杀手
七星龙王
谁来跟我干杯
情人箭
三少爷的剑新月传奇午夜兰花碧玉传奇外传多情剑客无情剑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边城浪子飞刀又见飞刀长生剑孔雀翎离别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拳头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猎鹰赌局
大地飞鹰大旗英雄传大人物风铃中的刀声孤星传火并萧十一郎护花铃枪手手枪浣花洗剑录剑毒梅香剑花烟雨江南剑客行剑气书香剑气严霜剑玄录菊花的刺绝不低头绝代双娇流星蝴蝶剑名剑风流那一剑的风情怒剑狂花飘香剑雨
失魂引
神君别传
天魔
铁剑红颜
武林外史
萧十五郎
汀妃剑
血鹦鹉
英雄无泪
游侠录
圆月弯刀
月异星邪
残金缺玉
第四部分:中外名人传记在线阅读
雍正皇帝
拿破仑传
从乞丐到元首
道光皇帝
邓小平传
富兰克林传
光绪皇帝
蒋介石传
鲁迅传
郭沫若传康熙大帝肯尼迪自传李泽楷传奇刘邦大传罗斯福传毛泽东传诺贝尔传乾隆皇帝乔治·布什自传秦始皇大传丘吉尔传撒切尔夫人自传顺治皇帝司马懿大传细说王莽赵匡胤传周恩来传
第五篇: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
一、《朝花夕拾》
1、作者:鲁迅
2、书名含义:早上的花,晚上捡拾起来。所收集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文章。
3、体裁:散文
4、内容简介:这本回忆性的散文集收集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文字中透视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5、精彩点击:《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
二、《西游记》
1、作者:吴承恩(明)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精彩情节点击: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等。
4、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
5、孙悟空形象:
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化成。
③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④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
6、猪八戒形象: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忠勇、善良、勇敢、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7、艺术特色:
①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③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三、《水浒》
1、作者:施耐庵(明)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7、人物性格举例:
⑴鲁智深和李逵性格对比
相同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暴躁。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⑵林冲和武松形象对比
相同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不同点:林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但受高俅陷害,不得不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的典型。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是个下层侠义之士。
8、精彩情节点击: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宋江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9、艺术特色:
⑴结构上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后,写他们归顺朝庭,走向失败。
⑵语言上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