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发展五十年 艰苦创业铸辉煌
艰苦创业谋发展 务实进取铸辉煌
——十矿历史与荣耀
第一部分 十矿简介 打出字幕:
平煤股份十矿,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大型骨干煤矿。1958年8月开工兴建,1964年2月正式投产,至今50余年历史。
同期声:十矿原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经过两次扩建和技术改造,最新核定生产能力330万吨,主要开采戊组、已组煤层,煤炭产品有1/3焦煤、焦煤和肥煤,广泛应用于各大电厂、建材、化工等行业。
镜头二:穿插十矿工业广场、采煤机掘进、皮带出煤、火车外运、十矿月台佳苑、乐居园、康顺苑建设等场景。
同期声:
自投产以来,十矿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务实重干”的企业精神,克服瓦斯大、埋藏深、地质条件差等各种困难,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兴矿之路,几十年来,累计生产原煤近9000万吨,上交利税19亿多元,职工人均收入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实现了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的工作目标。
镜头三:(奖牌一一出现)
同期声:多年来,十矿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五优”矿井、中国煤炭工业先进矿、全国煤炭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等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领导关怀
镜头一:屏幕连续闪现朱镕基、李克强、李长春、陈奎元、赵铁锤等视察十矿镜头;
同期声:十矿的历史光彩夺目,荣光耀人。20多年来,李长春、李克强,陈奎元、王显政、赵铁锤等党和国家、部委领导同
志先后来到十矿视察指导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镜头二:插入播放朱镕基莅临十矿视察视频
同期声:1992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河南省省委书记李长春、煤炭部副部长侯宗宾等领导的陪同下,莅临十矿视察。朱镕基题写矿名,称赞十矿是“彩色的煤矿”。
镜头三:插入播放李克强莅临十矿视察视频
同期声:上世纪90年代末,平顶山第一个瓦斯利用工程----十矿瓦斯利用工程正式点火使用。1998年7月21日,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省长李克强视察十矿。
镜头四:插入播放李长春、陈奎元、赵铁锤、田承忠等领导视察视频,最后突出集团领导梁铁山、杨建国深入十矿井下视察工作时的镜头。
同期声:曾在十矿工作过的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先后5次莅临十矿视察;原平顶山市市委书记田承忠、市长邓永俭曾经在1999年除夕夜晚上视察十矿,等等。领导们亲切的关怀与问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与支持,又是对我们莫大的鼓励与鞭策,砥砺着全体十矿人破难闯关,昂然前行,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第三部分 历史荣耀
镜头一:打出字幕:1958年8月,年生产能力120万吨的十矿在平顶山东部破土兴建,经过5年多建设,1964年2月7日,正式投产。
同期声(插入历史图片和画面):1970年,十矿创下生产原煤131万吨的新记录,首次突破矿井年产120万吨设计能力。
1978年,十矿提前67天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提前4个月完成全年利润指标,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镜头三:1990年3月24日,十矿被命名为现代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特级矿,全国煤炭工业管理先进单位。
同期声:1991年11月,机掘队进尺1237.2米,创国产掘进机进尺全国新记录。开拓一队1992年至1994年连续3年居全国炮掘年进尺榜首。
镜头四: 2009年11月,十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同期声:进入21世纪,十矿年生产能力率创历史新高,最高年生产原煤达330万吨,跃居集团骨干高效矿井之一。
2000年1月,综采一队单机月产原煤10.3万吨,创建矿以来原煤单机生产最高纪录。2001年6月15日,十矿当月生产原煤11666万吨,创建矿以来月产原煤最高纪录。
2005年9月2日,十矿瓦斯发电厂点火发电,平顶山首个瓦斯综合利用发电厂正式运行。
镜头六:2010年6月,十矿被授予“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
第四部分 人物风采
镜头一:一个接一个地闪现出先进典型人物的画面及荣誉奖牌,李广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玉伟(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郭晓广(发明10项技术成果,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煤炭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
同期声:他们是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共产党员;他们是热爱矿山、勇于奉献的朴实矿工。
镜头二:推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广涛的工作镜头。
同期声:
李广涛,现任十矿防突区区长,曾任十矿打钻队队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同时他还荣膺了河南省“百名职工技术英杰”和集团技术状元等荣誉称号。
十矿是河南省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的高突矿井,防突工作在安全生产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镜头三:李广涛发言:“煤矿防突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在防治瓦斯突出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求胆大,还要求心细。防突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很好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对工作地点煤层、瓦斯的现场作业环境深入的掌握,否则,防突工作很容易出漏子。”
同期声:在李广涛眼中,只有胆大、心细、技术高,才能降服瓦斯这只“猛虎”。在担任十矿打钻队队长期间,为了破解十矿井下瓦斯的抽放难题,李广涛积极寻求防治突出的新工艺,科学提出了十矿地面抽放泵站系统存在的问题,使全矿瓦斯抽放能力提高了7倍。他还先后参与完成了《河南省瓦斯涌出量最大条件下建设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的研究与实施》等11项科研成果,为十矿连续3年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镜头四:张玉伟工作镜头。
同期声:十矿采掘一线职工张玉伟刻苦钻研技术,发明13项技术成果,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如果说,李广涛是科技兴安的优秀实践者,那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玉伟则是技术创新的先锋模范。
十矿掘进二队井下掘进工张玉伟,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质量验收员,成长到现在十矿的一名技术大拿、革新能手,他坚持多年埋头苦干,勤于钻研,用实践验证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天道酬勤。为了第二天有时间在工厂里做试验、搞加工,他主动要求上四点班、零点班;有时搞他发明,很多次忘记了回家。张玉伟整整干了近30年掘进工,先后有十三项发明奉献给矿山,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本人也多次获得集团和省市级荣誉。
镜头五:郭晓广工作画面
同期声:十矿机械化工厂职工郭晓广,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潜心钻研技术,积极开展革新改造,获得集团公司“劳
动模范”和“技术状元”,河南省煤炭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和平顶山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河南省煤炭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综采维修电工”个人、团体双料冠军。
有一次,在安装己四采区工作面时,由于运输距离远,坡度大,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比较严重。同事们说要更换开关,郭晓广到现场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些开关虽说内外都有损坏,但不影响隔爆性能,通过修复还是可以使用的。于是他积极打电话向地面汇报,联系配件和工具,组织人员对开关进行整形和修复,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工作,恢复了正常运行,比更换开关节省四五天时间。
他还是一个技术革新能手。有一次在看到综采面更换电机时,联轴器不太容易拆下,四五名职工轮流砸了一个多小时才将联轴器拆下,既费时又费力。他通过反复试验,制作出了液压扒轮器,只需要两个人操作,不到五分钟就能将联轴器从电机上拆下,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得到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
镜头六:再次闪现李广涛、张玉伟、郭晓广等先进人物画面。同期声:李广涛、张玉伟、郭晓广是十矿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党员代表。他们以自己默默无闻的行为体现着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企业精神,他们用实践诠释着团结拼搏的精神,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描绘出了一幅幅壮丽动人的历史画卷……。
第五部分 发展理念
画面和文字:平顶山下党旗飘,创先争优铸辉煌。插入表现出十矿人忘我工作、重要会议、职工家属幸福生活等画面;
同期声:
“安全和谐,富裕文明”是十矿共同愿景,是十矿发展的旗帜;“你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党员宗旨理念,构成十矿共产党员形象,责任,宗旨意识的有机统一体;“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是十矿人从工作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安全发展理念;道德厚重、民风淳朴的矿区氛围,是十矿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镜头一:十矿办公楼前大屏幕“安全和谐、富裕文明”;十矿;月台佳苑文明小区新风貌;十矿万人大食堂就餐场景;等等;
同期声:
2011年,十矿党委提出了“1234”党建工作思路,即:“一个确保、两个融入、三个必须、四个有利于”。如今,随着“1234”党建工作思路的逐渐深入人心、稳步推进,十矿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稳定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各级党组织的历史责任更加明晰,“党代表巡视”、“党员安全伙伴”、党员岗位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效果明显,“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称号在十里矿区上空更加响亮!
镜头二:党员佩戴党徽启动仪式、党员安全岗宣誓仪式、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党代表巡视活动等。
同期声:“组织争先进,党员当先锋,企业大发展,群众得实惠”,这是创先争优的活动宗旨,也是新形势下十矿党建工作的落脚点。通过矿领导带头讲课、民主生活会、定期定点包保调研、矿领导入井带班等渠道,“领头雁”作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党员、职工为矿山作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开展了“党员岗位能手”评比活动,技术能手、安全能手、管理能手、维稳能手、综艺能手脱颖而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组织举办“党员五分钟演讲”,在职工群众中树立了党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崭新形象;“党员安全岗”、“党员安全伙伴”相互衬托,筑牢了党员安全预防网络,使党员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强柱
石。“最美党支部书记”、最美区队长、最美共产党员评选创建活动,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大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模范像雨后春笋争相涌现。
“一个党员一面红旗”“一个支部一个堡垒”,卓有成效的党员实践活动方兴未艾,“我是共产党员,向我看齐”铿锵有力的宣言透过千米地层在十里矿区上空响遏。“学党员、当先进、作贡献”发自万千职工肺腑的誓言在党旗下聚合,在矿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唱出一曲发展之歌。
结束语:
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十矿人,共同铸就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丰碑。一个又一个质朴的十矿人,用实践诠释着团结拼搏的精神,用忠诚书写着新时代普罗米修斯的神话。
如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集团迎战经济危机的征途中,团结务实的十矿党政班子带领着广大职工群众,以建设安全和谐、富裕文明十矿为共同愿景,践行十矿是一棵参天大树,你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具有十矿特色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化瓦斯综合治理、夯实安全根基,以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努力实现十矿人的安全之梦!和谐之梦!幸福之梦!
第二篇:五十年铸就辉煌
五十年铸就辉煌
作为06级新生,我曾在九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入这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中医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此后,经过近两个月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我也进一步了解到,从建校至今近五十年中,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宁中医人,经过了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铸就了辽宁中医今天的辉煌。
学校更名,普校同庆
二零零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辽宁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这是个普校同庆的日子,几代中医人的夙愿都在这一天得以实现。所有辽宁中医的学子们也都为这一刻的到来而沸腾!
辽宁中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辽宁省属公立高等院校。建校48年来,学校秉承着“厚德博学,继承创新”的办学宗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并已形成了辽宁省内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护理以及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特别是近些年来,我校更是飞速发展,随着大连校区的竣工落成,初步形成了我校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是自学校更名以来入校学习的第一批学生,为此,我们倍感荣耀。作为新同学,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学校的发展加砖添瓦,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程度,扩大学校建设方向。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更名,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相信更名以后,全校师生会更加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增强竞争力,培养出更多的中医药人才,向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学术发展,再创新高
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同时,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医药学,这一 传统国粹的发展。借着这股东风,我校在学术建设方面屡出成果。
学校科研力量雄厚,建有完善的科研机构,独立的科研体系,并且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方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为学术发展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了300多项科研项目,并且研究成果显著。其中有多个项目在国家、省、市获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承担了“十一五”国家中医药方面的重点课题研究,并已有进展。2004沈阳市科技进步奖有3个科研成果花落辽宁中医。张静生主任医师、蔡玉文教授、莫成荣主任医师主持领导的科研项目均荣获三等奖。此外,我校还有《胶囊盐》、《天然富硒丹中药材的培育方法及中药制剂》等多项新药专利问世,中药新药成果专利转让20多项。其余,还有新课题尚在申报或组建研究过程中。这些喜人的成就不仅为我校赢得了荣誉,更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到以上成果,无疑是给了我们在校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学校以“改革、调整、创新、提高、发展”为教学方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教育市场需求和高素质教育为主线,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培养出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活跃在中医药界。目前,学校在校生规模一万余人,包括从中专生到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及留学生各个层次,并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学校共有专任教师627人,其中教授142人,副教授259人,国家级名医17人,省级名医24人。今年,我校的王雪峰教授、陈以国教授还双双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
在如此之高素质的教师带领下,我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有针灸学,中药炮制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等国家级精品课,还有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样的省级特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因为学校已形成完善的学科梯队,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同时,让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掌握所教授的知识。
如此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教学评估组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并对于我校的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改建拓新,共创和谐
宽敞明亮的教室,雄伟高耸的综合楼,整洁温馨的学生公寓,卫生便捷的学生食堂,大气而又现代化的活动操场„„校园换新颜,更显人文气息,和谐之美。
西院陈旧的教学楼,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图书馆综合楼。院中央,300米塑胶跑道,标准化的篮球场和排球场,在银杏和雪松的环抱下,尤为美丽。基础部在翻新之后,又有了青春和活力。
景色宜人的大连校区也基本竣工落成。大连校区位于大连市城郊,三面环山一面环海,风景极其秀美。加之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建筑设计,使得大连校区成为我校校园建设又一颗璀璨的明星。
学校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不放松对软环境的建设,即人文风尚建设。近期学校积极提倡建设和谐校园,并开展了多项同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的精神文明程度得到近一步提升。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为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在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总会等组织共同配合下,新组建了不少形式各异的社团,包括“本草剧社”“光彩英语协会”“武术协会”等等,来满足不同爱好的同学,让他们一展所长。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既体会到了活动本身所传递的快乐,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不说,更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为以后将中医药事业和其他各种学科接轨作了铺垫。
学校既是一个大家庭,又是一个微型社会。在学校,你需要学会怎样和同学相处,怎样独立生活。再者,作为医生,也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那么,如何实现以上几点呢?社团活动就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开始接触社会,让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青年渐渐成熟,走向社会。
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近来又组织了不少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充实,多姿多彩!
辽宁中医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强”的办学理念,正迈步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这五十年所铸就的辉煌将永存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史册,永不褪色!
基础医学院06本硕中药 吴琼
第三篇: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我最近读了《辉煌共和国》这本书,这本书。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我为祖国的今天繁荣昌盛而感到自豪。
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夺取了中国革命伟大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从那以后,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开启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纪元。
13亿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梦想。当今的中间,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新中国像一只腾飞的巨龙,展示在世人面前。
我坚信,经过我们一代代人民的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以后一定更繁荣昌盛,更加灿烂辉煌!最终走向第一强国。
第四篇: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读《辉煌五十年》有感
我最近读了《辉煌共和国》这本书,这本书。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我为祖国的今天繁荣昌盛而感到自豪。
6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夺取了中国革命伟大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了,从那以后,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开启了中国历史崭新的纪元。
13亿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梦想。当今的中间,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社会主义新中国像一只腾飞的巨龙,展示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这些90后的儿童,是幸福的一代。每当我面对这幸福的生活,我经常会感概万千,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感到自豪,也为那些改革开放的弄潮者感到自豪感到骄傲和深深的感激,是他们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有勤劳的双手为我和姐姐创造了舒适的生活。我们家五口人,却买了两台电视,大人、小孩互不干扰。不久前,爸爸买了一台电脑。电脑可神奇了,他就是一个大宇宙,无奇不有,无所不知,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可以上网看电视、聊天,不管是熟悉的老朋友,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在线交流、玩耍,多有意思,同样还可以用来查资料、学习……
我坚信,经过我们一代代人民的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以后一定更繁荣昌盛,更加灿烂辉煌!最终走向第一强国。
寺村中心校五年级:刘姿伶
第五篇:抓住发展机遇,共铸马陆辉煌
抓住发展机遇,共铸马陆辉煌
8月27日上午,北管村全体党员同志分四个区域:在职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老龄党员党支部和星莹家具党支部分别在自己所在场所观看了由嘉定区区长金建忠同志的《关于嘉定功能定位和嘉定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的重要讲话,会上,金区长就嘉定区的整体规划向大家作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嘉定区的发展方向以及嘉定区的领导干部为了使嘉定新城建造得更加合理、美观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金区长的汇报,让我们了解了嘉定区的发展前景,而且在嘉定新城的32平方公里中,马陆是一个核心地带,马陆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期。因为规划中的嘉定新城呈“4瓣荷花”造型,10个区级项目将入驻核心区,构成以高档商务楼、行政中心为主的“花蕊”,而荷花的花瓣则由嘉定老城区、南门商务圈、“水墨风情”休闲区和马陆新景组成。这就告诉我们,马陆在新城规划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珍惜这一大好机会。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我们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适应新形势,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全心全意谋发展。
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村组织,尤其是我村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南部,较偏僻,嘉定的新城规划基本与我们无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气馁,我们应积极配合镇的开发建设,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学会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重要战略期提供的种种可能,创造的种种机会,努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建设的现实。虽然我们远离嘉定新城,但我们也要紧紧跟随镇党委的步伐,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奉献的精神境界,为建设新马陆作贡献。
北管村党总支
200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