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农
村集体经济改革)
******镇******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积极稳妥推进我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依据《******市******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切实做好我村集体资产管理,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实力,结合村情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规范经营管理、理顺分配关系为核心,以“清产核资、明晰产权、量化资产、设置股权、管理分配”为主要内容,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不断提高集体资产的运行质量和经营效益,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依规,勇于探索,积极稳步推进的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统一的原则;坚持集体资产按份共有、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股分 红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规范化改革的原则。
三、运行机构
成立******市******区******镇******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村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的登记管理、推广营运。公司下设董事会、监事会、财务部3个部门。
董事会:
懂事长:罗***
成 员:******
职 责: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全面做好公司的营运管理,做好全村各类集体资产的登记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做好资产性、经营性资产的营运管理,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监事会:
监事长:***
成 员:***
职 责:全面做好合作社管理运营、账务公开的监督检查,及时做好群众的咨询、来电来信解释回复,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
财务部:
财务长:***
成 员:***
四、清产核资
根据《******市******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村的集体资产划为二类: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按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办法》和农业部《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所有权界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依法确定村原有的各种资产。清产核资结果在村务公开栏等地方公布,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本次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经营性资产。
五、股权量化及设置
本次量化的集体资产为经营性净资产,资产价值以原值为原则。量化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持有人为村民委员会,占公司股份的30%。个人股持有人为户籍总人口,占公司股份的70%。公司总利润分红为一年一分红。
个人股按照以下标准量化股权到人头:贫困户人口按1.1的比例持有股份,五保人口按照1.1的比例持有股份,非贫困户人口按照1.0的比例持有股份。不履行村民义务等情况户籍人口只按0.6的比例持有股份。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个人股本分红=÷*个人持股比例
集体股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股权分配:20%列入村委集体经济收入,用作公共基础设施维护等用途。10%用作公司运行经费和管理人员工资。
本公司股权管理实行“生不增、死不减”静态管理,并向股东发放股权证书,作为享受股份经济合作社收益分配的凭据。股权证书不准作为其他证书使用,遗失需及时报失,并申请补办手续。股权可以继承、转让和赠与,但不得退股提现,具体操作办法按有关规定办理。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统一。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改革工作小组,下设宣传组、资产清查组、咨询顾问组等,具体负责改革工作。
2、村干部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多种形式搞好改革宣传教育,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改革的深远意义、目的、任务,深入了解具体改革措施和操作办法,为顺利推进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本着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深入调研,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关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
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宣传标语
农村改革全方位,资产股改是关键
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股权改革,人人有责
以人为本,成果共享
公开公平,量化股权
明晰集体产权,维护社员权益
资产变股权,社员当股东
拥有集体产权,共建美好家园
农民有了股权证,好比吃了定心丸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推进股改工作,共享发展成果
三权到人,权跟人走
加快建立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股改事关大家,人人都来当家
第二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证明
证 明
兹有我村XXX,村民XXX,女,身份证:XXXX,于XXXX年XX月XX日嫁入我村,在我村没有享受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待遇,情况属实。
特此证明
X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 ——关于浙江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浙江省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经历了自发探索试点(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末期)、引导鼓励开展(2000至2004年)、稳步有序开展(2005至2013年)、全面部署推进(2014年初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将其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作出全面推进的部署)的过程。截至2014年6月底,全省有9523个村社(约占总村社数32%)完成改革,累计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581.4亿元,界定股东1365.3万人。
浙委发〔2014〕7号《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底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为此,笔者对浙江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问题作了专题调研。
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初步成效
(一)强化了农民集体财产权利保障,推动了农民经济人身份与社会人身份的分离。改革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变,以合作制为基石、引入股份制,将集体资产(不包括农民依法占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折股确权到人,实行按人表决、按股分配“股份合作制”,赋予了农民更加清晰而有保障的集体财产权利。从资产量化范围看,资源性与公益性资产普遍不作量化,一般按经营性净资产量化折股。从股种设置类型看,集体股普遍不再设置,一般以人口股为主、农龄股为辅,按人配股、按户发证;人口股具有表决权和分红权,其他股种只有分红权。从股权管理方式看,一般实行静态管理“生不增、死不减、可继承”,少数实行动态管理。从股权权能搞活看,实行静态管理的村社,经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意允许在社内流转。
(二)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产权政策性配置与市场化配置的耦合。改革坚持化解历史形成矛盾与增进资源配置效率相并举。一是折股确权“初次配置”注重公平,体现宽接收、广覆盖,各地针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有关利益诉求,实行差别化的普惠式配股政策,化解了村社长期积累的一大批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并防止了新的类似矛盾发生。二是流转交易追求效率,创造条件发挥市场在资源“二次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公开公正透明流转交易,防范集体资产流失。三是在集体经营管理班子的监督激励机制建设上有了新探索。如杭州市江干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独立董事”制度;杭州市拱墅区探索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职班子成员“职务股”制度等。
(三)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推动了集体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提升。一是增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在传统集体产权治理结构下,社员与集体利益联结较为松散,改革后,在农民与集体之间形成了按股分配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对收益分配的意识强化,对村社干部带领发展集体经济形成倒逼压力,进而增强村社管理和发展经济的干群合力与内生动力。二是拓宽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子。一方面,采用项目股份制的方式面向股东、社会及其他经济组织等多主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提升了集体“三资”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集体经济开始走出社区寻找开发项目,或是由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开发、或是参股到其他市场主体中进行投资经营。
(四)消解了城乡一体发展体制束缚,推动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共进。改革赋予农民更加清晰的集体资产股权,一是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农村社区转为城市社区的地方,原社区性集体经济在城市土壤中的发展空间得以有效开辟,为农民真正融入城市提供了持续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来源;在农村社区,股权成为农民的“活存折”,确立了“权跟人走”的制度,破解农民进城“人户分离”问题。二是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人口集聚。通过改革化解了因村社之间实力强弱和贫富差距而导致“并村不并心”的难题,因村制宜采取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合并重组,实现了资产融合、农民融合。三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从调研中有关部门和基层反映看,当前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或挑战。
(一)在有关问题看法上有争论,认识尚需统一。一是针对股份合作制改革全覆盖的要求,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远离城镇的经济薄弱村或空壳村改革后的股份无实际价值。这种看法注重股份分红功能,忽视了其在固化集体财产关系上的长远意义。二是针对集体资产量化的范围,一些基层干部觉得应对全部集体资产进行彻底量化。这种看法,没有认识到公益性资产、资源性资产难以货币计量的客观现实,没有看到股份在收益分配中已涵盖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资产产生收益的实际。三是针对股权静态管理的政策要求,少数人认为要尊重传统习惯,对未撤村建居的村社实行动态管理。这种思维,沿袭了早先农村土地承包中“生增死减”的惯性,忽视了“权跟人(户)走”的改革取向和基本立场。四是针对深化改革的方向,个别人要求把股份经济合作社完全改造为独立的纯粹市场主体。这种观点,误把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同于一般公司企业,忽视了其政治功能。
(二)在配套政策支撑上不到位,瓶颈亟待突破。一是因历史和政策原因,未完全为集体资产依法颁发土地证与房产证,影响了资产权属的法律效力,削弱了集体经营管理行为的合法有效性。二是在税收政策上视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公司企业,税收负担大为加重。三是金融机构以缺乏法律明确规定为由,不认可“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不予其信贷。
(三)在改革深化提升上受制约,机制有待创新。一是股权流转受制约。尽管允许股权在社内流转、部分地区向社外流转放开,但其主要功能仍被视作分配的依据,从而导致股权在现实中难以流转起来。二是经营机制搞活受制约。农民对经营风险存在强烈的回避心理,发展活力不足;董事会成员等经营管理者一般只能拿到由上级政府核定的工资薪酬,缺乏开拓创新的物质利益激励。三是经营人才素质受制约。董事会成员大都是原村社班子人员,经营能力普遍偏低。四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四)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压力大,扶持急需加强。一是发展空间小。在城郊地区,受规划管控的部分村社在城镇规划上无项目安排,不符合规划的物业却需拆除,改造提升难;村级留用地政策在县级层面未有效实施,已实施的地方指标少、落实难,办理手续时间跨度长;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则普遍缺乏兴建物业项目的区位优势。二是社会负担重。在“撤村建居”社区,公共财政未能及时均等覆盖,公共服务方面的开支占股份经济合作社总支出的比重较大,且在转为城市社区过程中原村社公益性资产的移交处置缺少补偿。三是分配要求高。原社员变股东后,分配意识不断强化乃至膨胀;部分村社干部为“凝聚”人气和在换届中能继续当选,存在实施超收益分配或无收益分配的冲动。
需要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做好下一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需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坚持党政主导,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和政策扶持力度
调研中,我们感到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不是单靠村经济合作社能自我实施的,更需要党政主导。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党委、政府要把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抓,要加快为集体所有土地与房屋等资产确权颁证;加快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工商登记办法;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加快公共财政均等覆盖农村社区进程;全面实施和优化村级留用地政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推动金融机构转变观念,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给予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
(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充分依靠群众,切实找准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平衡点和公约数
政府要从综合解决现实农村矛盾纠纷和保护最广大农民长远利益的高度,依靠群众找准群众利益平衡点和社会和谐公约数。在资产量化上,清产核资结果及折股计值资产公开公示,群众有需要的,可进行评估;在股种设置上,重在简便易行,推动权跟人走,允许个别村社多样化、多元化设置;在股权配置上,重在公平公正,目前倡导的“广覆盖、宽接受”,“复杂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民主化、民主问题公开化”等做法,可作为妥善处理特殊群体和历史遗留问题、促进改革平稳有序推进的有效法子。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审慎稳妥操盘,分步有序有效搞活股权权能
调研发现,当下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股权流转、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无论是经济发达村社还是薄弱村社,股东普遍不愿、不敢流出股权。为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引导目前实行动态管理的股权向静态管理转变,这是赋权活权的基本前提,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研究制定股权流转、抵押机制,在现阶段股权的流转、抵押须经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意。在股权流转上,对城市化和公司化治理水平较高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允许各类股权在社内外流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流转给社内股东;对完全农村地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人口股流转一般以社内为主,审慎向社外流转。在股权抵押融资上,主要是那些拥有可观、稳定、可持续分红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可用股份分红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城乡一体发展要求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加强管理服务,加快构建农村综合性产权流转交易体系
加快建设县、乡两级联通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在流转交易内容设置上,将依法可交易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住房财产权、集体经济股权和其他依法可交易的农村产权等纳入统一流转交易平台。在流转交易制度建设上,按流转交易品种制订流转交易管理办法、操作流程规则及相应服务指南,加快培育发展农村资产评估中介服务组织,同步跟进流转交易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
(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坚持分类推进,牢牢把握底线思维和市场取向的原则与方向
把握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历史要求,对改革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改革深化的文章。第一类,高度城镇化区域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可逐步探索向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应治理模式转型,走向现代企业;个别资产量极少的经民主决策和上级批准,也可终止解散。第二类,即将城镇化区域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根据撤村建居和公共服务均等覆盖的进程,有序推进“政社分离”,待完全城镇化后走第一类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路子。第三类,将长期处于农村地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要牢牢坚持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底线,重在创新和完善经营治理机制,多措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得实惠。
(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要加强立法工作,及早谋划和修订出台《浙江省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条例》
修订立法要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扩展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性质地位。在确认集体经济组织定位不变的前提下,使之不仅适用于农村地区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基本经营制度,也适用于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需要。二是创新组织治理方式。体现合作制与股份制相结合的特点,明确股东资格、股东权利义务关系和组织治理机制。三是创新规定股权流转、抵押、继承、担保等,理清股权的内涵、推动“三权分离”,做到“一权”的流转不影响另外“两权”的享有。四是健全完善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体系。
(作者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第四篇:农村集体改革实施方案通知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镇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镇直有关部门:
现将《XX镇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XX镇委员会
XX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15日
XX镇稳步推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37号)、《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委发〔2017〕24号)、《中共三明市委 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委发〔2018〕3号)、《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理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为基础,以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以明晰和保障村级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及其成员的利益为核心,以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标,以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分配制度为导向,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经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实现经营资产股份化、收益分配股红化、— 2 —
股权流动规范化、监督约束法制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科学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制度创新,超前探索的原则。把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建为村股份联合社,并赋予法人地位,着力解决好制约农村产权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有效解决农村集体产权虚置的弊端,进一步明晰产权,股权量化到人,实现成员按份共有。
(二)坚持民主决策,维护权益的原则。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农村集体资产归全体成员所有的原则,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努力使农民通过改革拥有长期而又稳定的财产性收入。
(三)坚持公正公平,全程监督的原则。尊重农民的意愿,确保改革方案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并进行民主讨论,改革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把公开、公正、公平精神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四)坚持严格程序,规范运作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所有事项都要严格按工作程序操作,依程序办事,实现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方法步骤
2018年全镇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2019年全镇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2020年全镇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全部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一)准备阶段(2018年5月20日前)
1.成立领导机构。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各包村领导为副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村第一书记、书记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本文简称“权改办”),挂靠在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处理全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日常具体事务。
各村成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民委员会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村务监督机构以及熟悉集体资产情况的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组成。(责任单位:镇党政办、权改办、各村委会)
2.抓好动员部署。镇、村两级分别召开动员部署会议,镇级动员会参加对象为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成员单位抽调集中办公的工作人员和各村书记、主任;村级动员会参加的对象为镇包村干部、各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 4 —
人员、各村民小组长、乡贤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责任单位:镇党政办、权改办、各村委会)
3.抓好宣传发动。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长座谈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并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册、微信、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其参与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责任单位:镇权改办、各村委会)
4.召开培训会议。对象为镇村两级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机构成员。学习培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策、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等,阐明开展改革的目的、意义、步骤和具体任务、具体方法,提高工作能力,做好宣传动员和业务培训,统一思想,明确意义。(责任单位:镇权改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各村委会)
5.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开展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管理经营等方面的调研、征求意见,找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改革亮点,初步形成符合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模式。(责任单位:镇党政办、权改办、镇直有关部门、各村委会)
(二)实施阶段(2018年5月21日—2020年12月31日)1.清产核资(2018年5月21日—12月31日)
— 5 — ①明确清产核资范围。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荒山、荒地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或租赁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
②有序开展清产核资。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清产核资工作指导小组,指导协调全镇各村的清产核资工作。各村组成由村干部、财务人员、村民代表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等协管人员参加的清产核资工作组,对集体所有的全部账内、账外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核实,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并按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类登记造册,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清产核资结果,应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后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编制村集体资产登记簿,报镇政府和镇权改办备案。清产核资结束后,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
③落实集体资产所有权。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把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并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未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的 — 6 —
由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自然村小组的集体所有,由村内自然村小组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集体资产所有权确权要严格按照产权归属进行,不能打乱原集体所有的界限。
④强化集体三资管理。要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监督管理,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要建立完善镇村两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健全管理制度。稳定农村财会队伍,落实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切实维护集体成员的监督管理权。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监督,做好日常财务收支等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继续开展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等专项审计,建立健全问题移交、定期通报和责任追究查处制度,防止侵占集体资产。对集体财务管理混乱的村,镇纪委、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整顿,防止和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责任单位:镇权改办、镇纪委、镇组织室、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村建站、各村委会)
2.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
①依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采取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方式。制定出台《XX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指导意见(试行)》。
②依照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成员资格界定办法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工作。以2018年12月31日24时为村实施改革之日界限,对改革时间点前户籍在本村的全
— 7 — 部成员身份信息进行清理核实,分类登记造册。成员身份界定结果,应经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并张榜公布。
③根据确认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编制成员名册,一村一册,经镇党委、政府审核汇总后报县农业局备案。(责任单位:镇权改办、镇纪委、镇组织室、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村建站、各村委会)
3.开展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1)资产量化(2020年1月1日—3月31日)
①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在清产核资和成员确认的基础上,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
②开展股份合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以自然角落为单位设立,也可以以自然村为单位设立,现阶段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改革后建立股份经济联合社,原有经济联合社予以注销。以村为单位的,称为XX县XX镇xxx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以自然角落设立的称为XX县XX镇xxx村xxx股份经济联合社。股份经济联合社的设立、变更、注销由县农业局出具意见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要严格建章立制,制定联合社《章程》,对联合社内部机构设置、股权设置、股东权利义务、财务管理、收益分配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股份联合社应向获得集体资产股权的成员发放股权证书。股权证书由县人民政府统一印制, — 8 —
村建立股权证书台账并报镇权改办、县农业局备案。
(2)股权管理(2020年4月1日—6月30日)
①股权设置。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股权设置。具体可设置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是按照集体资产净额的一定比例折股量化,由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资产,集体股所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原则上不超过总股份的30%(含30%);集体股收益主要用于处理遗留问题、偿还债务、公共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处理突发问题。个人股按集体资产净额的总值或一定比例折股量化,无偿地由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份享有,个人股原则上不少于总股份的70%(含70%)。股权设置必须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充分酝酿讨论和多方征求意见,在取得多数成员认可后方可召开成员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意股权设置方案的人数应不少于成员或代表大会人数的80%方可实施。
②股权界定。股份量化中股权分配对象的确认、股权配置比例的确定,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外,要经民主协商后,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民主讨论,经不少于8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成员代表通过后,报镇政府审核批准,并报县农业局备案后实施。新组建的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组织要及时召开股东大会,制定章程,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
— 9 — ③股权管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户的股权确定后,要及时向股东出具股权证书,作为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凭证,量化的股权可以继承,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要体现成员集体所有,原则上实行“量化到人、确权到户、户内共享”的固化管理模式。
④运营资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形式,成立实体进入市场,也可以选择承包、租赁、招标、拍卖集体资产等多种方式进入市场。要以市场的思维、市场的方式管理集体资产,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收益管理(2020年7月1日—8月31日)
①收益分配。改制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按其成员拥有股权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要将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到人,确保农民利益。改制后集体经济组织的年终财务决算和收益分配方案,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公共开支费用和股东收益分配的具体比例由董事会提出,提交股东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②监督管理。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制定相应的股份合作组织章程,实行严格的财务公开制度;要发挥监事会的监督管理作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行使知情权、— 10 —
监督权、管理权和决策权;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工作业务指导,并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审计监督管理。(责任单位:镇权改办、镇纪委、镇组织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村建站、各村委会)
4.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9月1日—12月31日)各村、成员单位就改革做法、改革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书面材料逐级上报,为下一步指导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经验。同时,做好资料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责任单位:镇权改办、镇纪委、镇组织办、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工作站、国土所、村建站、各村委会)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工作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事关农民切身利益。镇权改办及各有关站所要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村要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工作小组,制定改革实施方案,经村(组)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实施。
(二)加强培训指导。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在改革前、改革中和改革后,按照“分类指导、按需培训”原则,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解等形式,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镇村相关人员切实掌握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规定和具体操作方法。特别是要提高具体实施操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能力,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要加强专项培训指导,积极推进制定方案、资格认定、清产
— 11 — 核资、股权设置、股权登记等关键环节实施,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加强业务指导,聘请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和专业律师团队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面对面指导”,及时妥善处理法律层面和政策问题,强化检查监督,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三)营造良好氛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典型引导,注重经验总结,努力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要为改革创造宽松环境,鼓励大胆试验、大胆创新,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各村要在搞好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本地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基本政策、基本要求。
(四)落实经费保障。要保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需工作经费,用于召开会议、政策宣传、清产核资、成员确认、股份改革等相关工作支出。
(五)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安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用地。支持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集体经济组织持有和管护。对政府拨款、减免税费等形成的资产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可以量化为集体成员持有的股份。逐步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支出,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应负担。
(六)加强督促检查。镇纪委、权改办要制定详细、符合实际的责任清单、定期通报、督导检查等具体措施,抓好各工作计划的推进落实,对工作进度缓慢、成果质量存在问题的各村,要重点督导,限期整改。要严肃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侵害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等行为。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列入镇综合考评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中共XX镇委员会
2018年5月15日印发
第五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王政发〔2011〕26号
王家庄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镇直有关部门:
《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业
三资管理△
办法
通知
抄报:县纪委。
抄送:县农业局、财政局。
(存印30份)王家庄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1年10月20日印发
王家庄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以下简称“三资”)管理,保护农村集体“三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另有规定的服从其规定。
第三条
村集体全体成员是村集体“三资”的所有者,对其所有的“三资”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的权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占、平调、挪用、哄抢、私分、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第四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村集体全体成员依法行使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职能。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负责村集体资金、帐目代管工作。
第五条
镇纪委、农业、财政、国土、水务、林业等部门负责依法行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工作指导、协调服务、业务培训和审计监督等相关职能。
第二章
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
第六条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所拥有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主要包括:
(一)村集体所有的建筑物、道路、农业机械、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经济林木、农田水利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等;
(二)村集体兴办的企业或者兼并的企业资产;
(三)村集体向企业投资入股,按照投资份额拥有的资产股权和增值的资产权益;
(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它组织和个人对村集体资助、捐赠的财物等;
(五)村集体所有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
(六)法律、法规规定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其它资产。
第七条
农村集体资产要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证书、证明,以免形成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争议。
第八条
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出售、转让、出租、承包、抵押、终止等事宜需由村(居)委会向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报告,经审议同意后提交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实施,并依法签订经营合同。
第九条
村集体的固定资产、产品物资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及时登记实物保管帐,每半年一次盘点核对,做到账实相符。
第十条
村集体在建工程项目,必须经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招标实施并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帐务处理。
第十一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式,可以实行承包、租赁、联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合作经营及独资经营等方式经营。集体经营性资产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确定经营者,以及农村经济组织所有的荒山、荒地等的承包、拍卖均应进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并依法签订承包、租赁合同,收取的资金归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及村(居)民委员会所有。
第十二条
禁止村干部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或低价出租集体资产。第十三条
农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经营者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承包款及其他租金。
第十四条
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保证投资者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投资的安全和合法收益。
第十五条
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争议,由相关业务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章
农村集体资源的管理。
第十六条
农村集体资源是指一切可被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荒山、荒滩、水利和水面等。第十七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由村集体按其成员人均份额实行承包经营,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长期稳定不变。在不改变资源权属关系、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承包方可以进行经营权的流转。
第十八条
村集体所有的林木、荒山、荒滩、水利、水面等经营方式的确定,必须经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讨论决定。采取公开招(投)标、拍卖等形式有偿转让其经营使佣权。
第十九条
农村集体土地依附的矿产资源是国有资源,必须依法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保护。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依法申请后办理登记,有偿取得采矿权,采矿权可以转让,但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省、市、县有关规定进行开采和转让开采。采矿权人应依照国家规定的各种有关费用和特点,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对因开采资源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因地质灾害必须进行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的应当赔偿损失。坚决制止无证开采矿产资源,违法买卖矿产资源。第四章
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集体资金是指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货币形态,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主要包括:村集体所有的现金、存款、有价证券、短期投资、应收款等。
第二十一条
村级资金收支管理范围。
(一)村级资金收入管理范围
1、财政补助村级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
2、“一事一议”资金;
3、上级部门拨入的资金;
4、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各项收入。
(二)村级资金支出管理范围
1、村干部的工资及福利补助;
2、村级组织日常公共支出;
3、公益事业支出;
4、用于村级组织的其他各项支出。
第二十二条
规范财务收支核算。
(一)现金管理
1、严格执行账款分离制度。明确会计和出纳具体职责分工,非出纳人员不得保管现金。
2、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不准白条抵库,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坐支现金,不准挪用公款,不准公款私存。
3、库存现金限额制度。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超出库存限额,必须存入银行,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收付,全部按规定使用。
4、村集体各项收款必须有财会人员经办,并使用统一规定的《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或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
5、村集体支出现金,应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不得付款,对不合理的开支,出纳人员有权拒付。
6、库存现金盘点制度。为保证现金的安全与完整,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查盘点。
(二)银行存款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设银行存款账户。
1、超过限额核定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
2、支票、存折和印鉴应分别妥善保管,支票、存折由出纳员保管,印鉴由会计保管。
3、会计员应当定期与开户行核对账目。
4、不允许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得鉴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得套用。
(三)票据管理
1、村组集体经济活动中票据使用的种类:(1)村组集体收入必须使用《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专用收款收据》或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2)对一般性支出,自制的必须使用统一的规定的格式;从外部取得的支出单据必须使用正规的税务发票;(3)对经营性收支项目,必须使用税务发票、财政部门核准使用的收据、《云南省农村集体经济专用收款收据》。
2、收入票据的领用实行专人负责和登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各村(居)委会必须确定一名票据领用专管员,对从上级部门领购下来的票据进行认真登记。
3、做好专用票据的领用和保管核销工作。需复写的票据,其存根联必须健全。填写错误的票据必须加盖“作废”截记,不得撕毁。票据一旦领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村组应按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要求,在每使用完一本票据后,必须交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核销,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核销时也要由票据专管员做好登记备案。
4、对自制性单证(如:工资单、务工报酬单等)由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印制,并明确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5、实行检查制度。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每年都要同镇纪委等监督部门开展一次票据使用的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四)开支审批
1、村(居)委会和村民小组的所有经费支出由村党总支书记把关审批。
2、审批权限(1)村(居)委会一切支出首先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同意后,由党总支书记审批方可报销入账,超过1000元以上的支出,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决定后,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审批方可支出,未按规定的审批手续进行审批就自行支出的,一律按侵占集体资金论处。(2)一切支出单据必须具备经办人、证明人、用途、审批人,缺一不可。工程项目必须按招投标有关规定及程序进行招投标。工程结算时必须附工程建设施工合同书、预决算报告、验收卡等;村(居)委会的支出单据由村(居)委会专职会计审核,并加盖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后,由村(居)党总支审批,方可由报账员到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报销。(3)一切经费支出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单据。(4)处罚规定:未按审批权限审批的单据,处以票面金额100%的罚款;未提供合法有效单据的,处以票面金额30%的罚款。手续不全的,处以票面金额10%的罚款。
(五)村组干部离任审计
1、村组干部离任实行农村集体财务审计制度,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农村审计机构,依法开展审计工作。
2、村组干部离任审计的对象:村委会的党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村(居)民小组的小组长、副组长。
3、审计的内容(1)各项经济目标的完成情况;(2)财务收支是否真实完整、合理合法,有无违反财经纪律和法规制度的问题;(3)集体资产管理和使用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情况,有无不负责任的错误决策和短期行为,是否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浪费和损失;(4)集体资金的管理、收支是否符合规定;(5)有无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或挪用、截留专用资金方面的问题;(6)有无滥用职权侵犯集体、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无挥霍浪费等问题;(7)村组集体的债权、债务情况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在经济活动中,有无失职、渎职或以权谋私行为;(8)有无拖欠公款问题;(9)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4、审计的组织:村级换届选举前或个别人员变动,由镇党委、政府安排镇纪委、财政所、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暂行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计。
5、审计结果的处理:由审计小组写出审计报告,按程序经公示、征求意见和镇党委、政府讨论后做出审计结论,存入个人档案。发现问题的由镇党委、政府、纪委进行处理。
(六)民主管理
1、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家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村组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构,成立民主理财(议事)小组,规范议事(审核)程序,负责监督村(组)内各项社会事务和村委会“三资”管理工作。
2、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权限(1)监督财务制度的实施和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对村组财务收支单据进行审核,有权对不符合政策、制度规定的单据提出质疑和处理意见;有权对财务公开内容进行监督检查;有权检查现金、银行存款、各种物资财产的库存、保管及使用情况;有权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预算、招(议)标、工程质量的监督和决算工作;有权对收益分配方案提出意见。(2)对户主代表和全体村民负责并报告参与村组财务管理活动的情况,对村组财务收支情况向村民做出解释;对有疑问的财务收支情况有权向上级组织报告;任何人不得妨碍民主理财小组行使职权。
3、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产生程序:(1)村民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小组召开户代表会推选办事公道、德高望重、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农户为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应为单数,一般为3、5、7。各组组长、副组长及村现职干部不得担任村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2)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各组民主理财小组组长担任;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小组成员选举产生,经镇政府审批后方能生效。
4、村组民主理财小组的活动程序和议事规则(1)活动时限:由村、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次活动的时间(原则上每月活动一次,一般采用固定日活动方法),报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备案。(2)活动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主持,小组成员达三分之二以上且为单数时方能进行活动。(3)村组主管财务的领导向理财小组介绍当期财务收支情况及其他经济活动情况;财务主管经办人员(一般为出纳)对当期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出说明,便于民主理财小组审核。(4)采取逐单逐据审核的办法,由理财小组组长签上审核意见;对重大的财务单据的审核,应由全体参会人员共同签字。(5)对不符合财会制度规定的单据以及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认为不应入账的单据,应由原经办人员负责处理。(6)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方能按财务审批制度的规定交相关领导审批(或上报审批)。
5、财务公开(1)村级财务要做到按季度公开,组级财务半年公开一次。(2)公开内容必须按项目逐笔逐据张榜公布。(3)公开榜由上一级财务代管部门做出,本级理财小组组长、财务主管领导及相关财会人员签字后方能公开,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可靠。(4)所有公开的内容必须备案存档,严禁假公开、粗公开、不公开。
(七)报账员管理
1、报账员职责(1)积极宣传、贯彻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云南省会计条例》、《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2)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收人、支出原始凭证的收集整理,以及备用金的领取、保管和支付;(3)定期、统一向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构报账。
2、报账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2)具有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取得县级以上财政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书。(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4)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章
农村集体“三资”的评估与审计
第二十三条
村集体资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评估:
(一)承包、租赁集体资产的;
(二)以集体资产进行参股、联营、合资和合作经营的;以拍卖、转让、出售等方式变更集体资产产权其它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
第二十四条
评估集体“三资”必须由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结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确认。
第二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下列事项,要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
(二)土地补偿费的其他转移性资金收支。
(三)发生数额较大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项目。
(四)其他重大的经济活动。
第二十六条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由镇组织、纪检、财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具体实施。第六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检查监督
第二十七条
重点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1、村干部工资实行个人“工资统发”,纳入“一卡通”管理发放。财政所应按要求及时将经镇政府审批后的村干部工资发放表报县财政局,以便及时发放村干部工资。
2、“村级资金专户账”实行“村账镇代理”管理方式,会计人员应每月编制各村收入、支出、结存情况报表,分别报送村级组织进行村务公开张榜公示和镇政府备查。
3、村级集体收入超过开票时间一个月缴入“村级资金专户”账的,按收入总额的20%扣减开票人工资。有村级集体收入不入“村级资金专户账”的行为将依法按贪污论处,由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4、村级组织私自保留收支账户的,按收支金额加倍扣减该村当年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
5、镇政府加强对村级资金收支的核算管理工作,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对村级集体收入情况必须采取明查暗访的形式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及投资责任、集体资产占用和经营责任,集体资产收益和产权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
第二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占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实行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十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负责监督村内各项社会事务和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
第三十一条
农村集体的承包款和租鉴、股金、分红以及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应当专户储存,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或者安置被征地的农民,严禁挪作他用。
第三十二条
农村集体的“三资”所有权属,未经村(居)民大会或者村(居)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不得擅自改变其所有权。
第三十三条
镇纪委、镇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镇财政等部门每年对各村(居)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特别是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以前有关“三资”管理文件条款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镇纪委、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镇财政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