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收支制度
一切收入统一由会计开票,出纳收款,禁止其他人员收款。当天收到的款项必须存入银行(信用社),禁止坐支。
经济社(村小组)的开支必须的村社长(组长)审核签名且手续 全才能支付,要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名,用途要写清楚,并符合开支规定。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要有制度并有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地。
固定资产购建按第四十四条规定进行,工程要公开投标,要有承建合同、预算与结算表资料。社(村小组)干部不准用公款购置手机、摩托车。汽车的购置按区(街道)的规定执行。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捐赠、报 等须按本制度第四十四条进行。
流动资产管理制度
材料、产品、库存商品、库存物资要有专人保管,建立明细登记制度,定期进行清查 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现金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基本账户制度。大额支出要通过银行(信用社)进行转账结算。
集体的现金、存折、存单及有价证券由出纳专管,会计监督,其他人不准代管,严禁公款私存。
严格执行现金库存限额制度,经济社平时库存限额最高一得超过1000元,超过部分当天要送存银行(信用社),确需增加库存限额的也应经社负责人书面同意。如超过限额又不办理申报手续的,一切责任由出纳负责。
货币资金收入要使用村委统一规定的票据,严禁收入不开单。经济社(村小组)不得私自购买非统一规定的收据。一切支出要有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并填制《村、社费用报销凭证》,对外支出应有外来原始凭证而自制原始凭证的视为无效单据,不得列支。
会计每月(或每季)要对出纳保管的现金、存折、存单、有价证券进行清点核对,发现不符,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报主管领导,发现公款私存(或私提)情况,要上报村委、街道农业办和纪委。出纳不得以白条单抵库存。
因公事暂借示必须填制统一的“借支单”,严格审批手续,并入账处理,限期报账,不得拖欠;经济社干部非公事为得借支。
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追收,逾期的应按规定(或合同)收好违约金。经长期追收确实无法收取的账款,须按本制度第四十四条执行,才能制单作呆账损失处理。
经济社兴办经济项目须提供可行性报告、资金来源和运用计划、管理与经营措施,经村民大会决定并上报村委和街道经济办审核。
投资项目管理要落实责任制,防止经营管理不善造成成社集体经济损失。
以实物对外投资(合作、合营)、转让,要经村民大会或者
第二篇: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嘉兴市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嘉兴市人民政府
2011年4月13日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基础,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以改进管理方法为抓手,以创新工作手段为载体,以拓宽增收渠道为重点,切实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努力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从总体来看,我市的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成效明显,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财务规范化建设水平逐年提升,全市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包括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先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快速增长。据农经统计年报资料,2010年底,嘉兴市896个村经济合作社,拥有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114.75亿元,村均1280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3%和97.8%(以下均以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于十五期末的2005年作比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6.6%和19.6%,其中固定资产68.97亿元,增长 98%;流动资产39.64亿元,增长71.9%;长期投资5.71亿元,增长21.5 %。村级负债53亿元,村均591.5万元,村级资产负债率为46.2%。村级所有者权益61.75亿元,村均689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9.2%和72.2%。依存于村级集体资产总量的扩张,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高速增长,与之相适应,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呈快速增加的态势。2010年全市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12.49亿元,村均139.4万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5%和56.8%,并表现出如下特征:
1、村级经济收入结构呈现“四增一降”。
2、村级组织支出仍呈刚性增长。
(二)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制度,确保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二)健全组织,为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三)强化措施,壮大农村集体资产和经济实力。
(四)总结模式,因地制宜寻求多渠道发展途径。
(五)转变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创新载体,深化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
(七)加强监督,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到位。多年的实践,我市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外监督相结合、上下监督相协调、人技监督相补充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网络。一是民主理财监督。这是财务监督的第一关。由社员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民主理财组织,通过检查、审核财务账目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实行民主监督。二是会计委托代理监督。会计委托代理机构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建档。通过核算会计的监督,督促、检查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对不合理或手续不全的票据予以退回,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三是财务公开群众监督。我市的农村财务公开,从总体来看,公开内容更加详实,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机制日趋健全,基本实现公开时间、公开程序上的统一。全市896个村,按月公开的有777个,占86.7%,按季公开的有119个村,占13.3%,通过财务公开栏、会议公布、村报刊登、广播、网络等公开形式,让群众切实行使好监督权力。四是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全市通过直接审计、异地交叉审计、委托审计、财务清查等四种形式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2010年全市共对552
个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审计,涉及总金额42.85亿元,审出违纪违规金额344万元,退赔金额95万元。五是农村财务网络监督。实行村级财务的远程网络监督,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力度,提高财务公开透明度,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全市七个县(市、区)均已建立了财务计算机监督网络,县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可通过网络随时对各村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查询、监督、控制和管理,提升了农村财务监督的工作手段。
第三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制发机关:山西省农业厅
成文日期:2007年11月13日
各市农业(经)局(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晋办发【2006】33号)精神,按照省农廉办《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制度的通知》(晋农廉发[2007]3号)的要求,省农业厅制定了《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试行)》,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试行)(试行)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村集体财务管理行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办、国办《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及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按行政村或村民小组设置的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以及受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代理村会计业务的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
第二章 预决算制度
第三条预算编制要贯彻“实事求是、量入为出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
第四条预决算编制程序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初编制财务预算方案,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乡(镇)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预算方案执行中要定期进行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年终编制决算报表,需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通过。
第五条预算编制的收入预算要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测算取得的各项收入。
第六条预算编制的支出预算主要是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支出。
第七条预算一经批准,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分解落实预算;制定管理制度保证预算顺利实施;编制相关报表和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时、真实、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财务预决算执行情况及时公开,定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根据预算实施情况,执行中确因增加支出或者收入减少,可按照规定程序作必要的补充或调整。
第三章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第八条村集体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真实、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必须注明用途并在原始凭证上签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加盖专用章后,报经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凡属支出的凭证,必须手续齐全,手续不全的,出纳员不得付款,会计不得入账。不符合支出预算及标准的不批;原始凭证不规范不批;没有证明人、经办人的不批;所购物料用途不明或应入库登记而保管人员未签字的不批;数量、单价、金额不符的不批;大额票据未按程序开支的不批。
小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经手人签字,村集体财务负责人审批;凡一次性支出金额较大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村集体讨论同意,并附书面决议意见,村财务负责人审批;凡一次性支出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附会议决议意见,村集体财务负责人审批。这些开支项目最后都需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盖章后,方可入账。
第四章 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第九条村集体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对村集体主管财务负责人的审批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凡一次性支出金额较第十条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银行存款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村在开户行留存的印鉴必须齐全,村集体公章、法人章、会计员、出纳员私章应分别管理。
第十二条现金由出纳员专人管理,非出纳员不得代收代管现金。因工作需要委托他人代收款项的,代收人应当自收到代收款之日起十日内如数交给出纳员,同时在收据存根联上具体注明。出差人员预支现金的,必须在出差回来十日内办理结算手续。任何人不得挪用、坐支现金。.
第十三条库存现金原则上不得超过限额,具体限额由乡(镇)经管站在县经管局(办、站)的指导下,根据各村实际予以确定,超出留库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存入村集体开户行,禁止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禁止公款私存,不得白条抵库。小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经手人签字,村集体财务负责人审批;凡一次性支出金额较大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村集体讨论同意,并附书面决议:意见,村财务负责人审批;凡一次性支出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由本地确定),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附会议决议意见,村集体财务负责人审批。这些开支项目最后都需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盖章后,方可入账。
第四章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第十条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银行存款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村在开户行留存的印鉴必须齐全,村集体公章、法人章、会计员、出纳员私章应分别管理。
第十二条现金由出纳员专人管理,非出纳员不得代收代管现金。因工作需要委托他人代收款项的,代收人应当自收到代收款之日起十日内如数交给出纳员,同时在收据存根联上具体注明。出差人员预支现金的,必须在出差回来十日内办理结算手续。任何人不得挪用、坐支现金。
第十三条库存现金原则上不得超过限额,具体限额由乡(镇)经管站在县经管局(办、站)的指导下,根据各村实际予以确定,超出留库限额的现金必须及时存入村集体开户行,禁止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禁止公款私存,不得白条抵库。第十四条现金支票由出纳员保管,不得出租、出借、转借现金支票和村集
体账户,不得开空买支票,不得以村集体名义为他人(单位)提供担保。
第十五条每月(季)末,出纳员应与银行或信用社核对帐目,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账证、账账、账表相互符合。
第五章票据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村集体必须使用由县级以上农业(农经)部门(包括县级)统一印制的村集体专用收款票据。
第十七条乡(镇)经管站必须以村为单位建立票据领用、核销制度,旧票据未核销,不得领用新票据。
第十八条村集体资金支出应当取得合法的原始凭据,并有经办人、验收人(证明人)和批准人的签名,不得无据支出。除向农户购买小额(具体数额由本地具体确定)的农副产品外,严禁使用自制凭证(白条)入账。
第六章 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村集体资产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单独建明细账核算,并建立资产台账,实行专人管理、定期盘点,做好废损、盈余报批手续,做到账实相符。第二十条对损坏、丢失的、资产,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属于人为造成的损失,应追究责任,由当事人赔偿。
第二十一条村集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按期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折旧费提取的比例应当保证对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补偿。对承包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管理的固定资产,应当在承包合同中确定折旧费的提取比例和提取方式。
第二十二条村集体固定资产用于承包、租赁、入股的,必须制定方案,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报乡(镇)经管站备案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三条村集体应当依法管理土地、林木等资源性资产,严禁违规出租、拍卖,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四条村集体统一经营项目的承包、租赁、出让和村集体资产的处置都应当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具体办法由各地依据实际制定。
第七章财务公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村集体财务公开的内容包括财务预决算、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财务事项第二十六条村干部报酬、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发包、土地征用补偿分配与使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府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社会捐赠、优抚、福利及救济扶贫款等财务事项,村集体应及时逐项逐笔进行公布。
第二十七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布的财务账目必须真实可靠,公开前必须经过民主理财小组的审核,由民主理财小组长签字、加盖民主理财审核印章后,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义公布,公布的材料必须存档。
第二十八条各地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财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一般的财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一集体财务往来事项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九条在公开栏旁应设置意见箱及时收集村民的意见。村民对公布的财务内容有异议的,可以直接向村集体组织负责人询问或者提出意见,也可以通过民主理财小组要求村集体组织作出解答,村集体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解答。
第八章审计监督制度
第三十条农村审计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暂行条例》和《山西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规程(试行)》。
第三十一条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二)、财务收支及其预算和决算情况;
(三)、收益(利润)分配情况;
(四)、承包合同的签订、变更和履行情况;
(五)、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划拨、管理、使用情况;
(六)、征收征用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及使用情况;
(七)、各种借入资金的使用情况;
(八)、固定资产的形成、变更和处理情况;
(九)、基本建设工程的预算、决算情况;
(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单位负责人任期目标及离任的经济责任;
(十一)、在合资、合作、联营中与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收益有关的经济活动情况;
(十二)、国家下拨、社会捐赠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十三)、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等资金管理、发放等;(十四)、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
第三十二条审计工作要坚持审计前有方案、有通知;审计中有记录;审计后有报告、有结论、有处理意见。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档案。
第三十三条县政府农业(农经)部门在加强村集体财务常规审计监督的基础上,要开展对村主要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财务管理问题,应当进行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布。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山西省农业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制度
一、通过对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规范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拍卖行为,使集体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监督、科学管理的集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二、管理的范围: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类资产及土地、林木、荒山、荒地、水面等资源。
三、承包(租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2、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出让或拍卖时,经本村村民代表2/3以上代表签字同意;
3、承包、租赁、出让、拍卖程序,应合乎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各项具体规定。
四、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必须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文本要使用街办(开发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印制的合同文本。合同签订后,应及时将相关资料上报街办(开发区)“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行鉴证、备案。
第五篇: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资产财务管理制度
一、管理机构
理事会负责本社资产财务管理的全面工作。监事会负责本社的财务资产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会计负责建立总账和明细分类账,作好财务收支、成本费用核算、会计报表编制和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出纳负责建立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合作社资金收支、账款划转和支取。
二、管理内容
合作社资产财务管理包括流动资产、农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管理。合作社资金管理包括成员出资、每个会计从盈余中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未分配盈余、国家扶持补助资金、他人捐赠款和其他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财产。
三、资产管理
本社的资产实行内部牵制制度管理和台账登记责任管理。在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环节上,实行“五分开”,即购置计划与审批、审批与采购、采购与验收保管、保管与使用审批、处置与审批相互分开,相互牵制、相互监督。建立资产台账登记责任制度,确定专门理事对资产的购置、验收和保管、使用进行登记,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凡造成资产损失或者浪费,又不能补救的,其直接和间接损失由责任人赔偿。财务部要根据本社实际,分门别类的确定易耗品使用期限和周期以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比例,以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资产折旧。财务部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账账、帐卡、账实清查,向理事会呈报实物资产清查报告,提出实物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本社商标、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四、财务账款管理
本社现金、各种存款、账目、支票和印签要按规定妥善管理。支票和印签不得由同一人保管,账目保管要安全完整,不得缺失。凡因保管现金、存款和账目造成损失的有当事人负责赔偿。本社银行账号、账号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不得将公款外借,禁止以合作社名义为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本社应收及暂付款项应当由当事人负责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在规定时间内未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五、财务审批管理
本社财务支出由理事长负责审批。财务管理坚持“增收节支、勤俭节约”的原则,各项支出必须用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等相关事项。在3000元以内费用开支,由理事长直接审批;在3000元以上费用开支,经理事会集体审核后,由理事长审批;在10000元以上的开支和投资(或者理事长向合作社出资额度以上的费用开支和理事长向合作社出资额度2倍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理事长例行审批手续。财务人员办理各项支出,原始凭证(支出计划审批、发票、验收、入库等凭证)必须齐全,凭证必须有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方可入账。经集体审核通过的,需有会议记录或形成的决议作为依据入账。监事会在每月财务扎帐前对财务支出项目进行审核,对未按规定支出的,提出质询,责令整改纠正,甚至责令由责任人赔偿。
六、财务公开办法
本社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监督”。每月将财务收支情况张榜公布于办公地点;每年向社员(代表)大会汇报上财务决算情况、盈余分配方案和本财务预算方案。财务人员必须热情接待社员提出的与其有关的财务查询。
七、购销价格管理
本社购销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确定的确定及变更要经理事会通过,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行透明化管理。购销价格确定后,要将购销价目表(如果有变化,原因要注明)张贴在办
公地点明显位置,便于社员了解。
八、社员账户管理
本社建立社员账户,由财务人员详细记载社员的出资额、应享有的公积金份额以及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社员与非社员要分开核算。国家财政扶持补助、其它捐赠的资金和财产,不得分配给成员,不得记入成员账户,仅作盈余分配依据之一,成员退社后不再享有。
社员盈余分配制度
一、分配对象。参加盈余分配的人员为持有本社(社员证)的社员。
二、分配核算。合作社在进行年终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财务人员要做好财务清查,准确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盈余,清理资产和债权、债务。财务核算结束后,向理事会提交盈余分配方案。
三、盈余分配顺序和方法。合作社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金。按照章程或成员大会决议规定的比例提取,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若累计有亏损,首先弥补亏损,抵亏后的公积金余额再用于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2、向社员分配盈余。合作社的盈余经过上述分配后的余额,按照交易量(额)向社员返还,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按照出资额、成员应享有公积金份额和国家财政扶持资金及接受捐赠确定为社员的份额向社员进行分配,分配比例不超过可分配盈余的40%。入社不满一年的社员,根据社员实际出资和入社时间,按时间段按比例进行分配。
四、审批程序。理事会接到合作社财务部提交的盈余分配方案后,组织召开有监事会成员、管理人员、社员代表参加的理事会扩大会,听取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经理事会审核后,提请社员(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记载登陆。按交易量(额)比例分配盈余金额及平均量化到社员的资金份额要记载到《社员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