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出庭规范(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22:3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诉人出庭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诉人出庭规范》。

第一篇:公诉人出庭规范

第一章 通则

第一条 公诉人出席法庭的职责,是代表国家指控、揭露和证实犯罪,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同时结合案情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

第二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当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其他有关规定,正确履行公诉职责。

第三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当客观、全面、公正地向法庭提供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罪轻的证据。

第四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除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外,应当使用普通话。发言时应做到用语规范,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第二章 庭前准备

第五条 公诉人在出庭前应进一步熟悉案情,研究与本案有关的法律政策问题以及审判中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认真做好出庭预案,熟悉讯问、询问、举证、质证和答辩提纲。

第六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备齐出庭所需的案件卷宗、出庭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示证所需的设备。

第七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服装管理规定(试行)》中的规范要求着装,佩戴胸徽和制式领带。做到仪表整洁,举止得体,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挽袖子、卷裤腿、穿拖鞋;(二)不得染彩发、化浓妆、涂彩色指甲;(三)不得戴耳环、佩项链及其他饰物,男同志不得留长发、剃光头、蓄胡须;(四)不得佩带除检察胸徽以外的徽章;(五)不得有其他与公诉人形象不符的服饰、发型和举止。

第三章 出席法庭

(一)一般规定

第八条 公诉人出席法庭应携带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统一制发的出庭文件夹。法庭书记员宣布“请公诉人入庭”后,公诉人应手持出庭文件夹精神饱满步入法庭,并向旁听席露出文件夹上的检察徽章。多名公诉人出庭的,应按顺序进入法庭,第一公诉人坐在靠近审判席的一侧。如案件材料较多,可将有关材料先行放到公诉席上。

第九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当尊重审判人员,尊重审判长依法进行的诉讼指挥,遵守法庭纪律,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离开法庭。确实需要离开法庭的,应当经审判长同意或提请法庭休庭。

第十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对合议庭组成人员应当分别称“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或统称“合议庭”。向法庭提出要求时应当称“审判长”;当某阶段活动完毕或发表公诉意见时应当称“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多名被告人聘请辩护人的,应当称“被告人XXX的辩护人”,一名被告人聘请两名辩护人的,应当称“被告人XXX的第一辩护人”、“被告人XXX的第二辩护人”。

在讯问中,对被告人应当称“被告人XXX”,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称“你”。

公诉人作上述称呼时,应当正视上述人员。

公诉人可以自称为“公诉人”或者“本公诉人”。

第十一条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发现法庭审理案件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或严重侵犯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在庭后及时向本院检察长报告,并根据需要提出意见。但是如不当庭指出可能严重影响公正审判或者可能造成难以弥补损失的,公诉人可以当庭指出并于庭后及时向本院检察长报告。

(二)法庭调查 第十二条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应保持姿势端正。宣读起诉书应从“XXX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开始至“检察员XXX”结束。宣读完毕后,应面向审判长告知:“审判长,起诉书宣读完毕。”

第十三条 讯问被告人,应首先告知其应当如实回答讯问。询问被害人应当告知其应当如实陈述和有意作虚假陈述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讯问共同犯罪案件的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应当分别进行。必要时可以建议法庭传唤有关被告人、证人同时到庭对质。

第十四条 公诉人应当根据讯问或询问提纲以及被告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的当庭供述或陈述,按照有利于指控犯罪的原则及时调整讯问或询问内容。

第十五条 公诉人当庭讯问被告人应遵守下列要求:

(一)应在起诉书指控的范围内,围绕对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进行讯问;(二)应具有针对性,目的明确,有利于公正审判;(三)同一事实,一般不应重复讯问,但确需强调的除外;(四)不得使用有损人格或带有人身攻击性的语言进行讯问;(五)不得采取威胁、诱导等不正当方式进行讯问。

第十六条 被告人在庭审中的供述与其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供述不一致,足以影响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公诉人应结合被告人庭审前的供述,对不一致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讯问,也可以在示证阶段宣读或出示被告人在庭审前的供述或提出其他证据予以证明。

第十七条 在法庭调查阶段,遇有下列情况,公诉人应根据情况自己或提请审判长制止,或者建议休庭:

(一)被告人的供述与案件无关或答非所问的;(二)被告人使用污言秽语,或者攻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他公民的;(三)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采取威胁、诱导等不正当方式进行提问的;(四)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提问与案件无关的;(五)被告人的供述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发言可能泄露与案件无关的国家机密的;(六)辩护人越权为同案其他被告人辩护的,但该辩护有利于从轻、减轻或免除自己当事人刑罚的除外。

公诉人提请审判长制止的方式可以是:“反对。审判长,刚才„„(例:辩护人向被告人提问是诱导性的。)”或:“审判长„„(例:被告人当庭使用污言秽语,有损法庭庄严的形象,应予制止。)”

第十八条 讯问暂时告一段落时,公诉人应向审判长说明: “审判长,对被告人XXX的讯问暂时到此。”

第十九条 法庭调查过程中,如果需要继续对被告人讯问的,应当向审判长申请:“审判长,公诉人需要补充讯问被告人XXX。”得到准许后再讯问。前述申请不得打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正在进行的提问。

第二十条 公诉人举证、质证、答辩时应参考举证及质证提纲,并根据庭审情况及时调整。

第二十一条 公诉人应当根据庭审情况合理安排举证顺序,遵循一事一证、证明同一事项的证据同组出示的原则,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般应先出示定罪证据,后出示量刑证据,先出示主要证据,后出示次要证据。特殊情况下,公诉人可以按照有利于指控犯罪的原则排列举证顺序。

第二十二条 公诉人要求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要求搜查、勘验、检查等活动的见证人或负责侦查的人员出庭说明有关情况的,应说明将要证明的内容,提请合议庭传唤或通知。

第二十三条 公诉人当庭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搜查、勘验、检查等活动的见证人或负责侦查的人员,适用本规范第十五条关于讯问被告人的规定。第二十四条 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当庭作虚假陈述,足以影响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公诉人可以宣读其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所作的陈述或证言笔录,并结合具体案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或在举证、质证时出示其他证据予以证明。

第二十五条 公诉人举证,应遵循下列要求:

(一)出示、宣读、播放每一份(组)证据前,公诉人应先就该证据的来源、特征及所要证明的内容向法庭作概括说明,书证、物证宣读或出示完毕后,应提请法庭交由法警让当事人、证人辨认。

(二)未到庭被害人、证人的证言笔录、陈述笔录公诉人可以直接宣读。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由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自己宣读,未到庭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公诉人可以直接宣读。

(三)每出示、宣读或播放一份(组)证据后,应说明“XXX证据出示、宣读或播放完毕。”也可以根据案情在证据全部出示完毕后再向法庭说明。

(四)出示、宣读、播放每一份(组)证据时,可以全部出示,也可以摘要出示,但不得作扭曲原意的删减、概括。

(五)出示的证据一般应当为证据的原件或原物,原物不易搬运、不易保存或已返还被害人时可以出示反映原物外形或内容的照片、录像。获取书证原件有困难时可以出示书证副本或复制件。

(六)使用多媒体示证的,公诉人应向法庭简要说明该示证方式。

第二十六条 公诉人可以根据庭审需要,出示开庭前送交人民法院的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但应说明理由及证明事项。

第二十七条 所有证据出示完毕后,公诉人应向审判长说明:“审判长,本案的有关证据现已全部出示完毕,以上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证明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情节,请合议庭依法采信。”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告人、辩护人向合议庭提交的证据,公诉人应认真审查。认为该证据不具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或关联性的,应当及时向法庭提出。

前述证据如果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当庭难以准确判断,符合延期审理条件的,公诉人应当提请法庭延期审理。

(三)法庭辩论

第二十九条 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应参考出庭预案,结合庭审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一)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概述法庭质证情况、各证据的证明作用,并运用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二)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论证应适用的法律条款并提出定罪及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意见。

(三)根据法庭情况,在揭露被告人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

第三十条 公诉人发表公诉意见,可以根据情况提出量刑建议。

第三十一条 公诉意见发表完毕,公诉人应告知审判长:“审判长,公诉意见发表完毕。”

第三十二条 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后,公诉人应根据庭前准备的答辩提纲,结合庭审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答辩。答辩应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论证严谨。

第三十三条 对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公诉人必须答辩。答辩前应先向审判长表明坚持公诉意见的态度,同时表明将针对被告人或辩护人的辩护观点,作出答辩。第三十四条 公诉意见已经阐明,但被告人(或其辩护人)仍重复公诉人已经答辩过的意见时,公诉人应向法庭说明:“审判长,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所提意见,公诉人已在上一轮的论辩中作出答辩,鉴于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没有提出新的意见,公诉人不作重复答辩”。

第三十五条 对于控辩双方认识基本一致,或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意见不影响对被告人定罪量刑或者与案件无关时,公诉人可以不辩论或者只做简单说明。

第三十六条 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与公诉意见不一致的,公诉人应参照前述规范进行答辩。

第三十七条 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认为需要恢复法庭调查的,应当向法庭提出申请。

第三十八条 法庭辩论阶段,公诉人还有新的答辩意见,而审判长未征求公诉人意见即结束法庭辩论时,公诉人应向审判长19 提出:“审判长,公诉人的答辩意见还没有发表完毕,请恢复法庭辩论或者允许公诉人补充进行答辩。”

(四)延期审理及宣判

第三十九条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5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8条规定的情况,公诉人应当要求法庭延期审理:“审判长,鉴于„„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5条的规定,特提请法庭延期审理”。

第四十条 宣告判决时,公诉人和书记员应当按照法庭要求起立。

第四十一条 宣告判决后,公诉人一般不发表意见,如果审判长征求公诉人意见,公诉人可以回答:“审判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本院将依法对本案的判决进行审查,如有意见,将由本院在法定期限内正式提出。”

第四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一审普通程序公开审理的案件。对于人民法院按照简易程序、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程序、二审程序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参照适用本规范。第四十三条 本规范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

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指导意见

公诉制度

加入时间:2008-5-6 8:34:3

3tzlf

点击:28([2007]高检诉发31号

高检院公诉厅2007年4月2日发布)

目录

第一章

则 第二章

证 第一节

举证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举证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举证方法的具体确定 第四节

各类证据的举证要求 第三章

证 第一节

质证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对辩护方质证的答辩 第三节

对辩护方证据的质证 第四节

控辩双方对质 第四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诉人出庭举证、质证活动,提高出庭支持公诉水平,增强指控犯罪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出庭支持公诉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第二条

举证是指在出庭支持公诉过程中,公诉人向法庭出示、宣读、播放有关

证据材料并予以说明,以证明公诉主张成立的诉讼活动。

第三条

质证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由控辩双方对所出示证据材料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相互进行质疑和辩驳,以确认是否作为定案依据的诉讼活动。

(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二)程序合法,规范有序;

(三)目的明确,讲究方式;

(四)突出重点,针对性强;

(五)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六)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保护个人隐私。

第二章

举 证 第一节

举证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

公诉案件开庭前,公诉人应当围绕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情节,制定详细、具体的举证方案,做好举证准备。

第六条

公诉人举证,一般应遵循下列要求:

(一)出示、宣读、播放每一份(组)证据前,公诉人应先就证据的种类、名称、收集主体和时间以及所要证明的内容向法庭作概括说明;

(二)出示、宣读、播放每一份(组)证据时,一般应出示证据的全部内容。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也可以摘要出示,但不得随意删减、断章取义;

(三)举证应结合被告人认罪态度,根据庭审情况,及时调整举证时机和举证内容,突出重点,繁简得当;

(四)举证完毕后,应对出示的证据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证明目的;

(五)使用多媒体示证的,应与公诉人举证同步进行;

(六)在公开审理的案件中,出示、宣读、播放的证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建议法院转为不公开审理。

第七条

公诉人举证,应当围绕下列事实进行: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三)指控的犯罪事实,包括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等;

(四)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案件中各被告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五)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状态(故意或者过失以及行为的动机、目的);

(六)法定从重或者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七)犯罪对象、作案工具的主要特征,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来源、数量以及去向;

(八)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其他事实。

第八条

下列事实公诉人不需要提出证据证明:

(一)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

(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经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

(三)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

(四)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

(五)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

(六)自然规律或者定律。

第九条

公诉人可以根据庭审需要,出示提起公诉时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目录以外的证据,但应征求审判长的意见,并说明理由及证明事项。确有必要通知开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单的证人、鉴定人出庭陈述或者辩护人提出给予必要的质证时间的,可以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第十条

辩护方当庭要求公诉人宣读出示案卷中对被告人有利却未被公诉方采信的证据时,公诉人可以建议法庭决定由辩护方宣读出示或者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人民法院,并说明没有采信的理由。

第十一条

对于公诉人摘要出示的证据,辩护人要求公诉人详细出示证据的,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做出处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人应当详细出示证据:

(一)审判人员要求详细出示的;

(二)辩护方提出详细出示的要求确有需要,经向法庭申请被采纳的;

(三)摘要出示证据可能影响举证效果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说明理由,经法庭同意后,可以不再详细出示证据:

(一)辩护方提出需要详细出示的证据,公诉人已在庭前向人民法院移送的;

(二)公诉人已就相关证据详细出示过,辩护方重复要求的;

(三)公诉人摘要出示的证据足以证明案件事实并足以反驳辩护方异议的;

(四)辩护方所要求详细出示的内容与起诉书认定事实无关的。

第十二条

控辩双方对案件的程序事实发生争议的,公诉人应当出示、宣读有关诉讼文书、侦查或者审查起诉活动笔录予以证明。必要时,可以建议法庭通知负责侦查的人员以及搜查、勘验、检查等活动的见证人出庭陈述有关情况。

第十三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出示、宣读、播放的证据材料应当当庭移交人民法院,确实无法当庭移交的,应当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对于在法庭上出示、宣读、播放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的,如果该证人提供过不同的证言,公诉人应当将该证人的全部证言材料在休庭后三日内移交。

第二节

举证的一般方法

第十四条

举证一般应遵循一事一证的原则,并以一罪名一举证为补充,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第十五条

举证顺序应以有利于证明公诉主张为目的,公诉人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种类、特点和庭审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举证顺序。一般应先出示定罪证据,后出示量刑证据;先出示主要证据,后出示次要证据。

第十六条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状况,结合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举证可以采用分组举证或者逐一举证的方式。

第十七条

案情复杂,参与犯罪人数多,证据种类齐全、数量较多的案件,一般采用分组举证的方式。

第十八条

在对证据进行分组时,要遵循证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一般应将证明方向一致或证明内容相近的证据归为一组,也可以根据情况,按照证据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组,并注意各组证据在证明内容上的层次和递进关系,以便于法庭和旁听人员理解。

第十九条

分组举证可以采取正叙法,即按照犯罪事实的发生发展时间顺序出示证据。其出示顺序是:

(一)出示犯罪预谋阶段的证据;

(二)出示犯罪实施阶段的证据;

(三)出示犯罪实施终了阶段的证据

(四)出示有关量刑情节的证据。

分组举证也可以采取倒叙法即先出示犯罪结果的证据作案过程的证据。其出示顺序是:

(一)出示犯罪实施终了阶段的证据;

(二)出示犯罪预谋阶段的证据;

(三)出示犯罪实施阶段的证据;

(四)出示有关量刑情节的证据。

分组举证还可以按照犯罪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以及采取其他适宜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条

分组举证,同一证据可以根据证明需要重复出示。对于重复出示的同一证据,一般仅予以说明即可。

第二十一条

案情简单的案件,一般采用逐一举证,即按照犯罪的构成要件和犯罪事实的发生发展过程逐一出示证据。

逐一举证应注意各份证据在证明内容上的连续性。

第二十二条

依靠间接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案件,出示的后一份(组)证据与前一份(组)证据要紧密关联,环环相扣。

第三节

举证方法的具体确定

第二十三条

对于一名被告人有一起犯罪事实或案情比较简单的案件,可以按照下列顺序逐一举证:

(一)宣读被告人供述;

(二)宣读被害人陈述;

(三)要求证人到庭作证或宣读未出庭的证人证言;

(四)出示物证、书证;

(五)宣读勘验笔录、检查笔录、鉴定结论;

(六)播放视听资料。

逐一举证时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对上述顺序作出调整。

第二十四条

对于一名被告人有数起犯罪事实的案件,可以以每一起犯罪事实为单元,将证明犯罪事实成立的证据分组举证或逐一举证。其中,涉及每起犯罪中量刑情节的证据,应当在对该起犯罪事实举证中出示;涉及全案综合量刑情节的证据,应当在全案的最后出示。

第二十五条

对于数名被告人有一起犯罪事实的案件,根据各被告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情节,一般先出示证明主犯犯罪事实的证据,再出示证明从犯犯罪事实的证据。

第二十六条

对于数名被告人有数起犯罪事实的案件,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法和举证顺序,或者按照作案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以主犯参与的犯罪事实为主线,或者以参与人数的多少为标准,参照本节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举证方法综合举证。

在办理本类案件时,应注意区分犯罪集团的犯罪行为、一般共同犯罪行为和个别成员的犯罪行为,并分别进行举证。

第二十七条

对于单位犯罪案件,应先出示证明单位构成犯罪的证据,再出示对其负责的单位土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证据。对于指控被告单位犯罪与指控单位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犯罪的同一份证据可重复出示,但重复出示时仅予以说明即可。

第四节

各类证据的举证要求

第二十八条

出示的物证、书证一般应当为证据的原件或原原物不易搬运、不易保存或已返还被害人时可以出示反映原物外形或内容的照片、录像。获取书证原件有困难时,可以出示书证副本或复制件,并向法庭说明情况。

出示物证、书证时,应对物证、书证所要证明的内容、获取情调作概括的说明,并提请法庭让当事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辨认。物证、书证经过技术鉴定的,应当宣读鉴定书。

第二十九条

询问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一)发问应单独进行,不得同时向二个证人发问;

(二)发问应当采取一问一答形式,不得同时发问多个内容不同的问题;

(三)发问应当简洁、清楚;

(四)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的事实相关;

(五)不得以诱导、威胁或其他非法方式发问;

(六)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

(七)询问未成年的证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

前款规定适用于对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鉴定人的讯问或者询问。

第三十条

证人出庭的,应首先由其连贯陈述所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然后再对其询问。证人不能连贯陈述的,公诉人也可以直接询问。

证人作出回答后,公诉人认为对案件事实和情节的认定有决定性或重大影响时可以暂停发问,并建议法庭记录在案。

证人出庭作证的证言与庭前提供的证言相互矛盾的,公诉人应当问明理由,并对该证人进行询问,澄清事实。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应当宣读证人在翻证前提供的笔录内容,并结合相关证据予以驳斥。

对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应当当庭宣读。宣读前,应当说明证人和本案的关系.对证人证言笔录存在疑问、确实需要证人出庭陈述或者有新的证人的,公诉人应当要求延期审理,由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到庭提供证言和接受质证。

前四款规定适用于被害人出庭、宣读被害人陈述笔录。

第三十一条

宣读被告人供述应根据庭审中被告人供述的变化情况进行。被告人有多份供述且内容基本一致的,应选择最为完整的一份出示。被告人当庭供述与庭前供述内容一致的,也可以不再宣读庭前供述,但应向法庭说明;被告人当庭供述与庭前供述内容不一致的,公诉人应当问明理由,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应当就不一致部分宣读庭前供述,并结合相关证据予以驳斥。

第三十二条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由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本人宣读,公诉人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发问,发问时适用对被害人、证人询问的相关要求。

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未到庭的,公诉人应当当庭宣读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检查笔录。宣读前,应对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的身份、资质、与当事人及本案的关系作出说明,必要时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第三十三条

播放视听资料,应首先对视听资料的来源、制作过程、制作环境、制作人员以及所要证明的内容进行概括说明。播放一般应连续进行,也可根据案情分段进行,但应保持资料原貌,不得对视听资料剪辑。

播放视听资料,应向法庭提供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复制件,但应向法庭说明原因。

声音资料的出示,可以宣读庭前制作的附有声音资料语言内容的文字记录。

第三十四条

出示通过计算机处理和保存的证据,应当对该证据的持有人、规格类别、文件格式、提取复制人员、时间、地点和见证人等予以说明,并提供提取复制人员关于该证据数据的文字说明。

第三章

第一节

质证的基本要求

第三十五条

公诉人应在开庭前充分预测辩护方可能出示的证 据以及可能对公诉方指控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提出的质疑,制定质证方案,做好质证准备,并结合庭审情况及时调整质证方案内

容。具体应注意以下方面:(一)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二)证据的收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三)证据形成的原因;

(四)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

(五)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六)证人或提供证据的其他人与案件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七)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八)证据内容前后是否一致,有无矛盾。

第三十六条

公诉人质证应相据辩护方所出示证据的内容以及对公诉方证据提出的质疑,紧紧围绕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质证应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逻辑清楚,如有必要可以扼要概述已经法庭质证过的其他证据,用以反驳辩护方的质疑。

第三十七条

质证阶段的辩论,一般应围绕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进行。对于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证据的综合证明作用问题,一般在辩论阶段予以答辩。

第三十八条

在每一份(组)证据或者全部证据质证完毕后,公诉人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提请法庭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确认。

第二节

对辩护方质证的答辩

第三十九条

辩护方对公诉方当庭出示、宣读、播放的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提出的质证意见,公诉人应当进行答辩。

对辩护方提出的与证据证明力无关、与公诉主张无关的质证意见,公诉人可以说明理由不予答辩,并提请法庭不予采纳。

公诉人答辩一般应在辩护方提出质证意见后立即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法庭辩论阶段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发表意见,但应向法庭说明。

第四十条

辩护方质疑公诉方出庭证人、被害人的陈述时,公诉人应根据陈述情况,针对陈述中有争议的内容重点答辩。

第四十一条

辩护人询问证人或被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人应当及时提请审判长制止,必要时应当要求法庭对该项陈述或证言不予采纳:

(一)以诱导或威胁方式发问的;

(二)前提虚假,违背证据客观性原则的;

(三)意图使被害人,证人以推测或判断意见作为陈述或证言的;

(四)发问不明确,足以使被害人、证人产生误解的;

(五)发问内容与本案事实无关的;

(六)对被害人,证人带有侮辱性发问的;

(七)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

第四十二条

辩护方质疑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时,公诉人可以从此类证据客观、稳定、不易失真以及取证主体、程序、手段合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予以答辩。

第四十三条

辩护人断章取义,片面理解证据内容发表意见的,公诉人应立足证据认定的全面性、同一性原则,综合全案证据予以驳斥。

第四十四条

对于辩护方提出的质证意见,确实需要进行补充侦查的,公诉人可以建议延期审理。

辩护方建议末到庭证人、被害人到庭进行质证的,公诉人可以结合全案证据情况进行答辩,或者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法庭休庭。

辩护方因对证据内容了解有误而质证的,公诉人可以对证据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对辩护方符合事实和法律的质证,公诉人应当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或者不再就此答辩。

第四十五条

在质证过程中,如果辩护人的言词对公诉人带有指责性或者进行人身攻击的,公诉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驳斥:

(一)指出辩护人的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辩护意见,对公诉人进行指责违背律师的职业职责;

(二)提请法庭对辩护人这种违背职业道德的言行予以制止;

(三)当庭指出辩护人对公诉人指责的意图。

第三节

对辩护方证据的质证

第四十六条

公诉人应当认真审查辩护方向法庭提交的证据。对于开庭五日前末提交给法庭的,应当当庭指出,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求查阅该证据或者建议休庭;属于下列情况的,应当提请法庭不予采信:

(一)辩护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调取的证据;

(二)不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要求的证据;

(三)辩护人在侦查阶段调取的证据;

(四)辩护人出示的证据违背本案客观事实的(五)辩护人提供的证据明显有悖常理的;

(六)其他需要提请法庭不予采信的情况。

前述证据如果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当庭又难以准确判断,符合延期审理条件的,公诉人应当及时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第四十七条

对辩护方提请出庭的证人,可以针对其证言中的疑问从以下方面进行质证:

(一)证人与案件事实的关系;

(二)证人与被告人、被害人的关系:

(三)证言与其他证据的关系;

(四)证言的内容及其来源;

(五)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条件和精神状态

(六)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和表达力;

(七)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影响;

(八)证人的年龄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证言前后是否矛盾。

辩护方证人未出庭的,对其证言应围绕取证主体是否为辩护律师、取证是否征得证人同意、是否告知证人权利、是否单独询问证人等方面质证。质证中应将证言与已经出示的证据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并否定虚假的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前后矛盾或者与案件事实无关的,应当建议法庭不予采信。

第四十八条

对辩护方出示的鉴定结论和提请出庭的鉴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质证:

(一)鉴定人的资格;

(二)鉴定人有无应当回避的情形的;

(三)鉴定程序是否合法;

(四)鉴定人与案件的关系;

(五)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影响;

(六)鉴定的依据和材料是否全面客观,有无影响鉴定结论正确性的情形;

(七)鉴定的设备和方法;

(八)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的关系;

(九)鉴定结论是否有科学依据。

第四十九条

对辩护方出示的物证、书证,应首先查明其来源是否合法,并在被害人及有关诉讼参与人辨认后发表质证意见。

对书证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质证:

(一)书写人是否受到利诱、欺诈或其他违背真实意愿因素的影响,内容是否反映其真实意思;

(二)内容是否明确,前后是否矛盾;

(三)是否与案件事实有联系,是否能证实案件真实情况。

第五十条

对辩护方出示的视听资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证:

(一)收集过程是否合法,来源及制作目的是否清楚;

(二)所要证明的问题是否与案件事实有关;

(三)制作是否受到暴力、胁迫或利诱、是公开制作还是秘密制作,是直接制作还是转录以及转录是否完整等:

(四)内容是否被剪辑、篡改、伪造。

第五十一条

对辩护方出示的通过计算机处理和保存的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证:

(一)计算机系统硬件是否完好,存储介质是否完整;

(二)计算机软件是否可靠;

(三)计算机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受到过病毒侵袭;

(四)是否具有被人为改动的可能;

(五)收集过程是否合法,来源及制作目的是否清楚;

(六)所要证明的问题是否与案件事实有关;

(七)电子数据制作过程中是否受到暴力胁迫和引诱因素的影响;

(八)是公开制作还是秘密制作,是直接制作还是从原件进行复制;

(九)内容是否完整,有无剪辑、篡改、伪造等问题。

第五十二条

对于因专业技术性问题不能对有关证据发表质证意见的,可以建议休庭,并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意见。必要时,可以建议延期审理,进行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第四节

控辩双方对质

第五十三条

控辩双方针对同一事实出示的证据出现矛盾公诉人可以提请法庭通知相关人员到庭对质。

第五十四条

被告人、证人对同一事实的陈述存在矛盾需要对质的,公诉人可以建议法庭传唤有关被告人、证人同时到庭对质。

各被告人之间对同一事实的陈述存在矛盾需要对质的,公诉人可以在被告人全部陈述完毕后建议法庭当庭进行对质。

第五十五条

辩护方质疑物证、书证、勘验、检查笔录、鉴定结论时,公诉人应对上述证据材料的有效性和证明作用发表意见。确有必要的,公诉人可以提请法庭通知侦查人员、勘验、检查人员、勘验、检查活动的见证人、鉴定人出庭说明有关情况,辩护方仍有异议的,公诉人应结合具体情况展开辩论。

第五十六条

对辩护方出示的鉴定结论和提请出庭的鉴定人,公诉人在必要时可以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出庭,与辩护方提供的鉴定人对质。

第五十七条

在对质过程中,公诉人应突出证据之间的矛盾点进行发问,并适时运用其他证据揭露虚假的证据材判。

第四章

第五十八条

举证,质证的情况应当由书记员记明笔录附卷。

第五十九条

本意见主要适用于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的第一审案件。对于出席二申、再审以及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法庭的举证、质证,可以参考本意见的有关规定进行。

对于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出庭举证、质证,可依照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并参照本意见相关内容进行。

第六十条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第六十一条

本意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律师出庭,必备规范用语总结

律师出庭,必备规范用语总结

一、程序问题

1.(申请法庭不公开审理)审判长,鉴于本案涉及被告人***的个人隐私/**公司的商业秘密,辩护人申请法庭对本案不公开审理。

2.(申请回避)审判长,因本案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翻译具有(具体说明回避理由)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辩护人申请其回避。

3.(不申请回避)审判长,辩护人依法不申请回避。

二、法庭询问环节

1.(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诱导性发问时)反对。审判长,公诉人预设答案要求被告人作答,属于诱导性讯问,请法庭予以制止。

2.(公诉人以威胁、恐吓方式对被告人进行发问时)反对。审判长,公诉人的发问具有明显威胁、恐吓被告人的意思,请法庭予以制止。3.(公诉人讯问语言中带有侮辱、诋毁被告人的意思表示时)反对。审判长,公诉人的发问具有明显侮辱、诋毁被告人的意思,请法庭予以制止。4.(公诉人武断确定被告人有罪时)反对。审判长,刑诉法规定任何人未经法庭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公诉人武断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发问方式不当,请法庭予以制止。

5.(公诉人讯问的问题与案件无关或者超出被告人回答的范围时)反对。审判长,公诉人的发问与本案事实无关,请法庭予以制止。

人证言/**书证/物证存在矛盾(或违反了一般生活常识),且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辩护人认为,该份证据不具有真实性,质证意见发表完毕。4.(对证据关联性存在异议的)审判长,公诉人出示的该份证据,与本案事实无关,辩护人认为,该份证据不具有关联性,质证意见发表完毕。5.(如公诉人当庭出示新证据,请法庭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审判长,公诉人出示的**证据,庭前并未移送法院,辩护人请求审判长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

6.(如公诉人当庭出示新证据,无法当庭质证的)审判长,公诉人出示的**证据,庭前并未移送法院,辩护人申请给予必要的质证准备时间,本次庭审暂不发表质证意见,请审判长允许。

7.(如公诉人当庭出示新证据,需要申请休庭进行核实的)审判长,公诉人出示的**证据,庭前并未移送法院,辩护人申请休庭对该份证据进行核实并进行必要的质证准备,请审判长允许。

8.(辩护人举证)审判长,辩护人向法庭出示**书证/物证(并简要说明证据来源),该份书证记载的内容是**(简要陈述证据内容),能够证实**事实,该份证据出示完毕。

9.(证人出庭)审判长,辩护人提请法庭传唤证人***出庭作证。10.(告知出庭证人的法律义务)证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故意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还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你是否清楚。

1.(发表辩护词)审判长、审判员,**律师事务所接受***的委托,指派我担任本案被告人***的一审辩护人。庭前辩护人查阅了全部卷宗材料并会见被告人,了解了本案的基本情况,今天又经过法庭调查、质证,对本案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现发表以下辩护意见,诚望合议庭采信。(注:本人极不喜欢冗长而无用的开篇,通常直奔主题:审判长、审判员,受被告人***的委托,**事务所指派我担任其一审辩护人。辩护人认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犯有**罪不成立/被告人***的行为应当构成**罪而非**罪,现发表如下辩护意见)

2.(无罪辩护结束语)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罪,请合议庭予以充分考虑。

3.(定性辩护结束语)综上所述,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的行为应当构成**罪不构成**罪,请合议庭予以充分考虑。

4.(法庭答辩)辩护人认真听取了公诉人的意见和答辩意见,现针对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答辩如下(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发表针对性答辩意见)。

五、其他程序

1.(二审程序)辩护人在二审程序中的语言和一审程序基本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称呼的改变。上诉的一审被告人称上诉人,未上诉的一审被告人称原审被告人,而出庭的检察人员此时不再称呼为公诉人,而是称呼检察员或出庭检察员。这是很多律师经常搞错的一点,至于为什么检察人员的称呼会发生改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规定,最高检公诉厅的一位领导

第四篇:论公诉案件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的法律意义及效率探究

论公诉案件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的法律

意义及效率探究

刘鹏城

内容摘要: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我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庭存在争论,由于96年刑诉法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而且司法实践中几乎很少有公诉人在简易审的案件中出席法庭,导致简易程序审判的诉讼结构由控、辩、审三方构架演变为法官和被告人两方对峙的态势,庭审呈现出较强的“纠问式”色彩,不利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行使,也不利于保障被告人在庭审中的合法权益。为解决上述问题,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同时这一规定也引起人们对于简易程序公正与效率问题的追问。本文对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的法律意义及由此产生的公正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简易程序 公正 效率 公诉人出庭

一、引言

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5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由于司法实践中几乎很少有公诉人在简易审的案件中出席法庭,导致简易程序审判的诉讼结构由控、辩、审三方构架演变为法官和被告人两方对峙的态势,庭审呈现出较强的“纠问式”色彩,不利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行使,也不利于保障被告人在庭审中的合法权益,由此理论界产生了公诉案件简易程序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庭的争论。

施春雷:《刑事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应尽量出庭》,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为统筹处理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新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二款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一规定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5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的规定截然不同,明确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必须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同时也是对我国理论界长期所争论的简易程序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席法庭的一个终结性的结论。那么,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到底具有什么法律意义以及是否违背设臵简易程序所追求的效率原则呢?本文试作探讨。

二、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的法律意义

(一)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是程序正当性的重要体现

公平正义,是司法活动的基本价值追求,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司法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公正决定效率,效率服从于公正并促进公正,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作为法律工作的生命线。简易程序程序的设立,不仅具有诉讼经济的要求,还承载着人权保障的价值,同时也要坚持公正第一的原则。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臵应当尽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一方面在于通过合理的设臵,保障个案的实体公正,另一方面则在于程序公正本身— 李剑军.李小文:试论公诉简易程序案件的审判监督[J].《法制与社会》,2010(16)。

—“公正不仅应当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出庭支持简易程序案件的公诉,是刑事诉讼中程序正当性的重要一环,是以程序公正来确保证实体公正。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公诉人如果不出席法庭,那么审判员在庭审中,不仅要承担宣读起诉书和出示证据的职责,而且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反驳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的任务,容易导致法官产生为起诉书和证据辩护的心态,不能完全居中裁判,其导致的局面必然是由主审的独任法官来出示、宣读证据。此时的法官,既是形式上的控诉者,又是实际的仲裁者,控辩审三方的相互交涉变成了裁判者与被裁判者的对峙,在这种审判环境中,三角平衡结构被打破,违背了法官中立、控辩平衡的一般原理,容易导致法官身份错位,最终可能严重侵犯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例如当被告人对犯罪指控无异议,却提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辩解时,法官的身份就十分尴尬,或者由于辩护意见没有得到公诉人的反驳,法官本身又不能超越职权进行辩驳,只能采纳辩护意见;或者因为公诉人没有出庭,根据卷宗无法了解被告人具体是否存在从轻、减轻情节,为了最大可能的避免错误裁判,会要求被告人、辩护人举证证明,无形中将原本应当由公诉人承担的证明责任交给了被告人,增加了被告人的辩护难度。

控审分离和法官中立是现代法治最基本的程序正当性要求。简易程序实质是普通程序的部分环节和步骤的简化,但其简化应以维系控辩审三方履行各自职责的刑事庭审基本构架为前提,“在任何一种简易程序形态中,法官都被禁止与任何一方进行任何形式的单方面接触,法官的所有司法裁判活动都要由控辩双方同时到场参与,这是维持简易程序最氏公正性的必要保证。”纵观世界其他国家的简易程序体系,基本上只要开庭审理,检察官无一例外地都需要出庭指控。如英国的简易程序体系,一种是根据书面诉状直接裁判,一种是治安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审判,主要特点只是没有陪审团参加审判;美国的辩诉交易体系,不再经过正式审理而直接进入判刑程序;意大利的简易程序体系,法官可以直接根据案卷、辩诉协议、处罚令直接判决,或者必须快速审理;日本的简易程序体系,明确要求必须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

21这些国家的简易程序体系,虽然进行了诸多简化,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都建立在对控、辩、审充分分离的基础上,被告人的自主权、异议权、辩护权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按照公正与效率的理论,公正永远是第一位的,提高效率不能以牺牲公正为代价,不管是实体公正还是程序公正,都应当尽最大限度的努力去实现,而公诉人出席法庭,无疑就是对公正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简易程序公诉人应当出庭是追求程序正当性的重要体现。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王国枢,项振华:《中外刑事诉讼简易程序及比较》,中国法学,199903,143~155页。

(二)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

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检察机关对案件审理活动的法律监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庭支持公诉,二是对错误裁判提起抗诉,三是对法院的违法行为发出检察建议或纠正违法通知。具体到对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的法律监督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人民法院是否正确适用简易程序实行监督。根据我国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诉案件简易程序的适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的情况提出适用简易程序的建议,然后由相应的人民法院决定;另一种是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认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而商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同意的,即检察机关对简易程序的使用有提起权及监督权。

二是对人民法院审理简易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主要包括:法庭的组成人员是否合法;审判人员是否应当回避;有无侵犯或剥夺被告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其他诉讼程序的合法性。如果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三是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行使抗诉权。一般而言,由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容易成为检察机关的抗诉盲点。因此,对于判决中量刑畸轻畸重、刑种适用不当的、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认定不当的、定性有错误,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情形应当予以抗诉。

可以看出,上述审判监督的主要方面是第二项,即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新刑事诉讼法第203条(原第16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如果简易程序中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庭,则根本无从发现审判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更不可能提出纠正意见,从而导致检察机关无法充分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只有公诉人通过出庭活动,亲身体会、了解庭审活动,才能为抗诉、发出检察建议和纠违通知等监督行为奠定基础。可以说,公诉人出庭,通过直接面对整个法庭审理过程,是行使审判监督职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简易程序作为刑诉法设立的庭审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虽然分别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和审判程序进行了具体规定,且在2003年3月14日又会同公安部颁布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 卞建林:正义网《专家解读新刑诉法:简易程序追求效率不牺牲公正》2012年03月29日。

若干意见》,但是,相关规定一方面允许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另一方面对简易程序审理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如何开展法律监督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司法解释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检察机关不派员出庭的许可以及司法实践中公诉人基本不出庭的做法,使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缺乏亲历性,从而导致检察机关对于庭审程序、审判结果的合法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法律监督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法律监督权的正确行使必然受到影响。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公诉人应当出庭,从而从立法上确保和督促检察机关充分行使审判监督权。

(三)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是维护被告人合法权利的需要

保障人权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另一重要价值诉求,也是设立简易程序的根本立足点。被告人的知悉权、辩护权以及获得律师帮助权等权利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被告人基本诉讼权利,也是刑事简易程序适用中所必须要保障的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司法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但简易程序是一种会使被告人的权利受到限制并可能导致被告人受到有罪判决的程序。根据现行有关法律 奚玮,叶良芳:《刑事简易程序与被告人诉讼权利保障》,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5期。

规定,法院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被告人自愿认罪,并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的,法院可以直接作出有罪判决,法庭不必再对证据进行示证、质证。公诉人出庭是被告人获得辩护权的前提条件。如果公诉人不出庭作证,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没有对象开展质证和辩论活动。被告人面对的是纠问式的审判,它根本不可能针对控诉者本人进行反驳,其辩护权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辩论原则是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辩论原则是指在法庭审理中控诉方和被告方应当以公开的、口头的、对立性的方式进行充分的辩驳,未经充分的辩驳,不得进行裁判。没有辩论的审判是侵犯了被告人基本权利的审判。因此,基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诉讼权利的需要,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简易程序公诉人也应当出庭。

(四)规定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弥补了刑诉法立法上的缺陷

96年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175条又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由此造成对简易程序公诉人不出庭案件审判监督立法上的缺陷和不协调,导致简易程序庭审活动的法律监督出现“缺位”,而仅仅依靠对判决书的审查来决定抗诉与否的事后监督是不全面的,8

新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二款的规定显然弥补了上述缺陷和不协调,是立法进步的表现。

三、规定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所带来的效率问题 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犯罪率的上升及司法资源的有限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部分刑事案件已成为世界性的实践。一般认为,刑事简易程序具有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保障案件及时审理的优点。简易程序本身是通过快速处理达到最终公正。“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如果案件当事人在漫长的诉讼中所付出的物质、精神代价远远大于他所能从诉讼中得到的利益,那么即使最终法律还他以公正,这种迟来的正义对他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通过简易程序迅速审判,无论对于被告人还是被害人,都是公正的一种体现。在当今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办理更多的刑事案件,势必要降低每个案件的诉讼成本,而利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正是降低诉讼成本的可靠途径。简易程序节省了诉讼的时间,简化了诉讼的环节,诉讼成本必然降低。诉讼成本的降低使得司法机关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办理更多的案件。

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简易程序,人们谈及最多的是它的效率,似乎效率就是简易程序的代名词。实际上,在法律体系中,正义不仅是一种现实可操作的法律原则,也是衡量法律优劣的尺度标准,追求正义是法的首要和最高的理想,正如罗尔斯所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

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简易程序也不例外。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并行设臵,使得司法机关和被告人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不同的处理程序,使司法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合理配臵,也使刑事诉讼制度实现社会正义的总量趋于最大化。出于实现社会整体正义最大化的角度来设定简易程序,这是我们在实践和运行简易程序中不可忘却的初衷。所以,简易程序无论在什么环节简化以及如何简化,必须能够基本保障程序的正当性,即固守最低限度的正义标准。而根据国际公认的国际人权保障标准,几乎都将被告人的程序性的权利保障、控辩平等、法官中立等,视为公正审判的最低正义标准。何况公诉人不出席法庭并不能加快案件审理进度,因为无论公诉人是否出庭,新刑诉法已经明确规定一般案件必须在二十天内审理完毕,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这一规定完全能够保证案件的快速审理。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也有利于避免因公诉人不出庭所可能造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比如由于公诉人不出庭,被告人只能面对法官,没法有效地展开辩论活动,可能导致其翻供而转为普通程序,或者对判决不服而上诉。这都会造成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也许有人会认为在目前检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会造成检察成本的增加,而检察成本的增加本身就是不效率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实际上已经做了回答,那就是公正审判的最

低正义标准要求我们简易程序无论在什么环节简化以及如何简化,都必须要保障程序的正当性,而程序的正当性要求简易程序公诉人应当出庭,何况如前所述,公诉人不出庭也并不必然就是效率的。因此,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并不违背设臵简易程序所追求的效率原则。

第五篇:精品公诉人实施方案1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创建学习型公诉科

打造精品公诉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绵阳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创学习型党组织建学习型机关做学习型干警的实施意见》和全市公诉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公诉人才队伍,根据我院的情况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实施“打造精品公诉人”重要性的认识。

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公诉人才队伍素质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是实现检察队伍构成和知识结构根本转变的需要,是确保公诉人能正确履行检察职能、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需要。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在着力提高检察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广大检察干警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强化检察队伍的素质建设方面还存有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新进人员对公诉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我们必须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从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打造精品公诉人”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培养公诉人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二、认真搞好对照检查,贯彻落实计划方案。

紧密结合我院及个人的工作实际,按照“打造精品公诉人” 1的目标要求,认真开展“四查四找”活动,即查理论学习,找出理论水平上的差距;查业务培训,找出哪些业务及岗位技能需要重点培训提高;查队伍管理,找出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查司法文明,找出在为民服务、为民执法方面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通过“四查四找”,使广大检察干警看到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打造一批优秀的公诉人才队伍。

三、狠抓工作落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对新进人员在法律文书写作、贯彻震后刑事案件中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量刑建议、简易程序等方面做好培训工作。对今年的重点培训项目,要科学计划,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专项培训与多层次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如期完成培训任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办案人、优秀侦查员、优秀公诉人和优秀写作能手等高层次人才。

四、切实加强对实施“打造精品公诉人”方案的组织领导。

一是健全组织。为加强对“打造精品公诉人”方案的落实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检察长为组长,公诉科科长为副组长,负责对“打造精品公诉人”方案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要定期分析形势,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正确处理工、学矛盾,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二是狠抓质量。要积极探索岗位培训的特点和方法,改革教育培训方式,提倡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实战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干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负责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要及时检查督促,定期讲评,加强理论和

工作研究,指导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素质工程”的效果和质量。三是严格考核奖惩。严格规范各类考试,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督查、评比制度。对成绩突出的干警,要大力宣传表彰,对未按要按有关规定学习的干警做出相应处罚。

二○一二年九月十日

下载公诉人出庭规范(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诉人出庭规范(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公诉人答辩技巧

    浅谈公诉人答辩技巧 我国现行的刑事案件庭审方式,增强了控辩双方的法庭上的对抗性,双方都要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就起诉书所指控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

    浅谈公诉人答辩技巧.

    浅谈公诉人答辩技巧 我国现行的刑事案件庭审方式,增强了控辩双方的法庭上的对抗性,双方都要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就起诉书所指控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

    优秀公诉人事迹材料

    优秀公诉人事迹材料 优秀公诉人>事迹材料 边军同志,女,1975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辽宁大学法律本科学历、学士学位,2007年3月通过辽宁省检察机关招录公务员考试进入西丰县检......

    简论公诉案件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的法律意义及效率探究(5篇范文)

    简论公诉案件简易程序中公诉人出庭的法律意义及效率探究 [论文摘要]理论界长期以来对我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公诉人是否可以不出庭存在争论,由于1996年刑事诉讼法规......

    出庭申请书

    出庭作证申请书 申请人: XXX 法定代表人: XX 住所地: XX 申请事项 申请 XXX 出庭作证 事实和理由 XXX作为出具《房地产司法鉴定估价报告》的鉴定人之一,在法院书面通知出庭的情......

    出庭预案

    银川市人民检察院 出庭预案 出庭时间:2016年11月24日 被告人:邱福胜 案由:故意杀人 公诉人:聂玲玲 田家桢 书记员:杨秋 一、讯问提纲 1.你在公安机关的供述是否属实?在检查机关供......

    出庭授权委托书格式

    在民事纠纷中,如果有需要开庭审理的纠纷,需要当事双方出庭的,当事双方都要出庭,如果有当事人没有时间出庭想请亲朋好友帮忙出庭或者想请委托律师代理出庭的,那么在开庭之前就要给......

    出庭授权委托书

    导语:在民事纠纷中,如果有需要开庭审理的纠纷,需要当事双方出庭的,当事双方都要出庭,如果有当事人没有时间出庭想请亲朋好友帮忙出庭或者想请委托律师代理出庭的,那么在开庭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