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专题十增强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十、增强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1.近几年中考情况:未考过!
2.时政材料: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设置,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委员会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
(3)【钓鱼岛、黄岩岛形势】进入2012年以来,东海南海都不太平,从钓鱼岛到黄岩岛,闹剧频频上演,总是有一些国家一些人耐不住寂寞,一而再地试探中国的底线。近日中国渔政船、海监船联袂出击东南海,是在强势宣告我们维护岛礁主权的决心和意志!
(4)【新疆暴恐频发】2014年中国的反恐形势会更严峻,新疆暴力恐怖事件发展势头仍会呈现向上势头,5年内不会出现拐点。因为现在新疆恐怖事件绝非个体偶发的随意性的事件,而是10年、20年滋生出来的。反恐,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5)【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2014年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1时,暴力案件已造成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公安干警当场击毙5名暴徒,其余暴徒仍在围捕中。案件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政法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全力侦破案件,依法从严惩处暴恐分子。
3.考点链接
38.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58.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60.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4.试题示例 例1)单项选择题:
(1)材料 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2)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伟大民族精神。()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例2)综合探究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兵书《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材料三: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材料一对现代中国有什么告诫意义?(忧患意识)
(2)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什么?
(3)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4)我们青少年可以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做些什么?例3)简答题
(1)暴恐事件频发,有什么危害?(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严厉打击暴恐事件?)提示:
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社会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损害国家领土完整,威胁国家统一和安全
(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2)公民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
“增强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专题练习
1.(21012年福建福州)2012年4月底,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拟对钓鱼岛附属岛礁命名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表明我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D.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2102年湖北恩施)黄岩岛、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菲律宾一直声称黄岩岛是他们的领土,曾多次骚扰我国渔船。日本东京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声称要购买钓鱼岛。对此种种荒唐之事,我国政府和人民极为愤慨,许多青少年学生纷纷在互联网上发帖,强烈谴责菲律宾、日本的无耻行径。你认为这些青少年学生发帖的行动是()
A.表达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利益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热情 B.借互联网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C.向国家表达自己的民主自由意愿 D.运用网络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3.(2012年江西)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A.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坚定决心
B.今后的外交政策就是解决主权争端问题
C.把增强国防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南海问题
4.(2012年广西玉林)2012年7月1日,香港将迎来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在15年中,香港遭遇了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了繁荣和稳定。这充分证明()A.在香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完全正确的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C.“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5.(2012年广西桂林)诗人余光中2011年在福建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时,续写了《乡愁》第五段:“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他续写的这段诗表达的是()A.现实中海峡两岸缺乏交流的遗憾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即将实现的欣喜 C.对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的美好期盼
D.全体两岸同胞都有搭建起友谊桥梁的愿望
6.(21012年福建福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解决台湾问题我们应遵循的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C.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2012年浙江台州)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历经了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继续保持繁荣和稳定,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这充分证明了_________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2012年广东广州)2012年3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梁振英为香港第四任行政长官人选。4月10日,温家宝总理颁布国务院令,任命梁振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这是贯彻_________方针的具体体现。()A.一个中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B.一国两制、依法选举、依法施政 C.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D.一国两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9.(2012年福建泉州)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的目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的方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D.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10.(2012年湖北武汉)“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们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11.(2012年江苏南通)2011年5月29日,国务院第二次援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会议精神,江苏对口援疆指挥部调整了工作思路,以民生为重点,确保受援地一年一变化、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变样。这表明()
A.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D.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12.(2012年福建南安)泉州市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18年来,先后有24名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投入超过两亿元的援藏资金。在援藏力量的助推下,林芝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这一事例反映出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13.(2012年福建泉州)2011年 7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西藏60年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也凝结着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心血和汗水。这表明我国已建立了_______
的民族关系。()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自治、自主和共同繁荣
D.平等、团结、互助、繁荣
14.(2012年广东梅州)2011年9月10至18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此次运动会的口号是:“和谐中华,多彩贵州”。这一盛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
A.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B.团结、互助、和谐、友爱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团结、和谐、互助、发展 15.(2012年湖北张家港)“你吹响你的芦笙,我弹起我的冬不拉,你拉起你的马头琴,我吹响我的唢呐„„奏一曲团结友爱的歌吧。”歌词表明我国已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是()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平等、互助、合作
16.(2012年湖南常德)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的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A.我国民族关系团结、和谐
B.各民族发展水平相当
C.少数民族只能有少量代表
D.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17.(2012年浙江宁波)下列能正确反映右图所示信息的是()A.西藏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B.西藏地区实现了全面小康 C.改革开放后西藏经济快速增长
D.平等、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8.(2012年黑龙江鸡西)2012年4月10日以来,菲律宾先后派多艘舰船前往黄岩岛海域,中国政府多次要求菲律宾船只离开黄岩岛海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B.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
D.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天职
19.(2012年四川资阳)近年来,中国海洋主权被侵犯的事件频现。2012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同时中国海监进一步强化了在渤海、东海、黄海、南海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行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有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B.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C.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D.国家的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安全无关
20.(2012年广西玉林)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两年来,19个支援省市实施了1627个援疆项目,新疆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国家实施对口援疆工作()A.是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B.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部署 C.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是新疆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21.(2012年黑龙江鸡西)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在谈到启动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时说,“人来人往永远要胜过文来文往。你通过媒体,通过书本,包括通过网络,不可能对台湾、对台湾民众有深刻的了解”。启动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可以()A.使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B.使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C.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
D.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22.(2012年福建厦门)由于历史原因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经两岸三地文化人的努力,于2011年6月在台北合璧展出。这表明()A.实现两岸统一已无羁绊
B.加强交流,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两岸血脉相连、文化薪火相传
23.(2012年福建晋江)从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到98.7%的农牧民拥有自己的住宅;从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根本不能上学,到“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A.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
B.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C.离不开西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D.完全依靠内地的支持
24.(2012年广东)武汉大学76岁退休教师杨昌林,34年来,一直坚持接待和帮助在武汉读书的藏族学生近万人次,被藏族学生称为贴心的“汉族阿爸”。杨昌林老师的做法有利于()A.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B.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C.促进我国各民族团结和教育的发展
D.贯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 25.(2012年广西南宁)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扎根边疆38 年,为各民族同胞巡诊26 万次,化解民族纠纷60 多起,长年资助10 多名少数民族失学儿童。庄仕华的行为()A.自觉履行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B.维护了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D.保证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26.(2012年黑龙江龙东)2011年7月18日,《伟大历程、辉煌成就》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成就展在拉萨开幕。西藏取得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A.其他发达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援助
B.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共同富裕道路 C.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D.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7.(2012年湖北荆门)中学生小张准备于2012年暑假和家人到西藏旅游,小张他们在旅游期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应该做到()A.尊重同行游客的生活习惯
B.尊重藏族的宗教信仰
C.尊重藏族的风俗习惯
D.尊重藏族的语言文字
28.(2012年湖南益阳)2011年7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频道圆满完成“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特别直播。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已建设完成480个寺庙书屋,每个寺庙书屋平均配备出版物354种、1052册(盘),内容涉及佛教典籍、西藏历史、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这体现()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西藏地区60年来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D.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科教文卫事业的民族政策
29.(2012年湖南益阳)2012年3月31日,世界最大跨峡谷悬索桥----湘西矮寨特大悬索桥通车!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大桥的建成有利于()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C.彻底消除民族间差别,解决民族矛盾 D.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30.(2012年江苏南京)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西藏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无私援助下,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比1951年增长111.8倍,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这一人间奇迹()
A.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B.表明西藏已经迈入我国发达地区的行列 C.体现我国能正确处理各民族间的关系
D.说明我国应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2012年江苏连云港)连云港市第一个新疆班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开课,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族的41名同学,将在连云港高级中学度过4年的求学生活。学校为他们安排了干净明亮的宿舍,照顾到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还专门聘请了民族厨师。对此,你的感悟是()A.我国各民族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为新疆班专门聘请民族厨师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 D.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团结
32.(2012年山东滨州)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团结不断巩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发生巨变的原因有()
A.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各民族地位实现平等,民族差别已经消除
33.(2012年山东东营)新疆维吾尔族男子阿力木江,6年来照顾两位汉族“妈妈”,还坚持帮助身边的老党员、贫困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面对大家的称赞,他很不好意思地说:“各族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应当互相帮助”。这体现了()
A.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
D.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4.(2012年陕西)首尾分离三百载、隔海相望六十年的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于2011年6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一展出()A.有利于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
B.说明文化交流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C.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D.表达了中华儿女实现两岸统一的共同心愿
35.(2012年四川德阳)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西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在这里的广大人民,从贫穷走向小康,从毫无人身自由到享有一切平等权利,从没有任何保障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我国坚持()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C.各民族平等尊重、团结互助和共同进步
D.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6.(2012年四川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体现我们党和政府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措施有()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C.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D.坚持民主选举原则
37.(2012年四川内江)中新社成都2012年3月28日电,四川“三大民生工程”,即牧民定居计划:大草原上飘来彩云;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白衣天使在藏家;“9+3”免费教育计划:改变孩子的未来,筑就藏区民众幸福路。这“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A.加速了藏区的建设、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B.促进了各民族平等,维护了民族团结
C.确保了各民族同步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已消除民族差距与隔阂
38.(2012年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大兴安岭)2012年4月10日以来,菲律宾先后派多艘舰船前往黄岩岛海域,中国政府多次要求菲律宾船只离开黄岩岛海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B.黄岩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D.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天职
39.(2012年四川内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根本利益。这启示我们()A.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通过“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台独”
B.只要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就能完全消除两岸隔阂
C.要不断解决国家统一道路上的各种问题,共同为国家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D.实现国家统一,是包括大陆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40.(2012年黑龙江绥化)关于台湾问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两岸互访合作,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统一的前景 B.只要台湾不宣布独立,我们就永远不会谈统一问题 C.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绝不动摇 D.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是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
41.(2012年浙江绍兴)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且成效显著。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西藏、新疆甫疆三地州等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仍将作为主战场。这说明()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我国坚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2.(2012年重庆)“五·一”放假期间,王丹随家人走访了武陵山区的多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地区,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款待。他们参观了微型企业生产的民间工艺品,品味了特色餐饮店提供的民族风味小吃,观看了民间艺术团准备的摆手舞等民俗文化表演。这次旅行让王丹()
A.体验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有差别的,但都得到了尊重 B.了解到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主体经济 C.感受到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安居乐业,促进了家乡的繁荣发展 D.看到各民族共同维护民族团结,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43.(2012年福建晋江)2012年4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见出席会议的台湾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吴敦义一行。李克强副总理特别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来,两岸交流合作还有哪些重大事件?请你列举两例。(4分)
(2)作为海峡西岸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6分)
(1)如:2011年5月8日,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四川成都闭幕;2011年6月11日至17日,第三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各地成功举办等。(4分)
(2)①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②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③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④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⑤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等等。(6分)
44.(2012年广东广州)2011年,广东省明确提出将每年的9月定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请简要说明广东省重视民族团结的理由。
(1)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团结原则已经载入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宣传民族团结原则有利于我省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与分裂民族的言行做斗争。
45.(2012年湖南常德)位于西藏南部的山南地区隆子县是常德市的对口支援县。全县面积10566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该县森林茂密,风景优美,有巨大的溶洞和众多珍贵的野生动物。有16个寺庙,12座佛殿,历史悠久,是西藏灿烂古文化的组成部分。有耕地4.4万亩,草场面积800万亩。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沙金、锰、铁、铜、锡、锑、水晶等。
自1995年开始,常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援助力度,开创了援藏工作的新局面。17年来,常德市累计选派6批37名援藏干部、6批20名援藏医生和5批15名援藏教师赴隆子县工作,进一步增进了民族团结;累计投入资金6300多万元,支持 隆子县上马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隆子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该县的民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援藏进一步增强了造血功能,使优势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拉动隆子县财政收入成几何倍数增长。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常德市对隆子县的对口支援体现了我国哪些民族政策?请分别简述其与材料相关的内容。(8分)
(2)假如隆子县的某中学和你校结为友好学校,经常互派学生往来交流,而你是参与交流的一员,那么,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4分)
(1)①民族团结政策:维护和促进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写出“政策”名称以及2点内容即可得4分,如果只答出“政策”名称,而没有答出相关“内容”,给1分)
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写出“政策”名称以及2点内容即可得4分,如果只答出“政策”名称,而没有答出相关“内容”,给1分)
(2)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做斗争;尽可能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帮助对方;等等。
46.(2012年湖南衡阳)材料一:三湘连三山,芙蓉映雪莲,湖南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心心相连。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我省从1998年开始对口援助新疆吐鲁番地区。13年来,无偿援助吐鲁番地区资金9000多万元,支持设备和技术项目资金4200多万元。
材料二:湖南常德祧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位于常德市区与桃源县城之间,交通便利,被称为“维吾尔族第二故乡”。60多年来,该乡的饮食、婚嫁、丧葬等一直保留着伊斯兰教的习俗,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多年以来,他们与汉族同胞和睦相处,共同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着美好生活。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3分)(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当地政府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出谋划策。(至少三点)(3分)
(1)答案一:湖南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心心相连,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原则;我省对口援助新疆吐鲁番地区,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3分)答案二: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分)(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得满分)(2)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枫树维吾尔族回族经济大发展;加强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为民族地区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等。(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47.(2012年湖南株洲)“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城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这首《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心声。(1)“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民族关系画面?(2分)(2)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6分)
(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分)
(2)修建青藏铁路,兴边富民行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在内地重点中学设“西藏班”、“新疆班”,在喀什设经济特区等。(6分)
48.(2012年浙江湖州)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将来自海南潭门镇的渔船非法堵在黄岩岛,强迫渔民在承认黄岩岛是菲律宾领土的英文文件上签字,渔民陈则波拒签并大喊:“这个地方是China的!是China的!”
5月16日,包括黄岩岛在内的南海部分海域进入休渔期,收网归来的陈则波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南沙、西沙、黄岩岛打鱼,以前去那里打鱼必须带上罗盘,找顺风天扬帆出发,一去几个月„„那是我们的祖宗海!任何人都休想抢走我们半寸土地!”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施休渔期的目的是什么?体现我国实施什么战略?(4分)(2)一个普通渔民的据理力争,给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怎么样的启示?(4分)
(1)避免过度捕捞,使南海渔场有修养生息的时机(或保护海洋渔业资源)。(2分)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2)①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或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②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或我们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或传承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或传承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③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做有正义感的人,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49.(2012年黑龙江绥化)2011年6月1 5日至7月8日,西藏和平解放6 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展厅内,5 0 0余幅图片、图表以及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和实物、生动新颖的多媒体演示,向观众生动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进程和伟大历史意义,充分展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和发展前景。(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2)请你说出西藏和平解放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3分)(3)作为中学生,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3分)(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2)①我党对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重视及科学、正确的领导。②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竭诚帮助。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⑤我国各民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⑦西藏各族人民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3)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③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④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⑤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等。
50.(2012年黑龙江龙东)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全面回顾了辛亥革命100年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国家完全统一的殷切希望。
(4)请你说一说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祝大会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5)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党和国家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6)你知道近年来两岸友好交往的事例吗?请写出两个。(2分)(7)中学生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3分)
第二篇:增强忧患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思想纵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智慧,居安思危是历史昭示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应对挑战中壮大,始终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同志展望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着眼百年大党的使命担当、基于改革发展的风险考验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这一重要论述是给每一位党员的清醒剂,具有鲜明针对性与重要现实意义。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完成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自觉增强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仅要关注现实问题、即期目标,而且要实现远大理想。完成历史使命任重道远,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与进步,不能固步自封、骄傲自满,而要时时思考当下工作中的不足,找到与奋斗目标的差距,不断改进提高。正是因为心存忧患,能够清醒地认知、应对各方面的问题与挑战,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途光明、任务艰巨,尤其需要我们深怀忧患意识,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新征程中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的准确定位。初级阶段意味着与更高发展阶段有差距,最大发展中国家意味着与实现现代化的发达状态有差距。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而要以深切的忧患意识,一步一个脚印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诸多风险与挑战。“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正是基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精神状态上绝不能懈怠、马虎、大意,而要时刻警醒,保持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以高度的忧患意识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实现伟大梦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要以深切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努力续写百年大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时代新篇。
第三篇: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
班级:1202(net)
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201202050233 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政治。对世界的和平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关心,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国内外大大事的关注,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增强国家责任感,使命感。
一、国家忧患意识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其现状: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其中包括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2.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3.南亚与中国安全。4.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5.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6.俄罗斯与中国安全。7.中美间的多方博弈还有就是现在中日的钓鱼岛之争
三、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乏及其表现方面:
在今天,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趋向和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对国防教育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2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缺乏国家安全观念,不把国家荣誉放在心上。3.对我国国家形势及政治漠不关心,不爱看新闻。
在政治方向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存在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形成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生活消费观念错位,铺张浪费,负债消费,在人生理想上,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减弱,不刻苦学习,精神萎靡等。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现实状况,只有让今天的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的国家忧患意识,才会促使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关注国防。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希望。恩格斯说。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及对思政课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思政课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忧患意识的迫切性及其对实现2l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如何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
1)、开展各类的国防教育讲座
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它将国防作为其首要功能,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具体讲,现代大学生应具有对潜在危机的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它有助于全民危机意识的提高和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有着紧密关系,它有助于大学生危机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有必要探讨国防教育中培养危机意识的策略。首先,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如服务国防的原则、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发挥好国防教育研究人员的作用,一方面要让他们及时研究大学生关注现实的国防热点,另一方面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讲座内容,发挥直接的感化和引导作用。一场好的国防讲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防形势和热点,让学生热血沸腾,由衷的产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可以引导学生自觉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学生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
2)、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目前大学思政课主要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主干课,《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爱国热情外,还可以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反面渗透忧患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他们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的错误认识,还可以刺激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思政课的认识,达到了思政课的目的,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3)以史为鉴。增强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只有了解国中国的昨天,才能理解中国的今天,把握中国的明天。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清政府的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没有了解到欧洲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在1840年后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历程,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历程中,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国家民族危机,忧患意识成为救亡图存的思潮,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或维新或革命以至于流血牺牲。正是近现代先驱者们炽烈的忧国忧民之心使他们前赴后继不断探寻中国的出路,最终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才取得了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终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深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教训,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
4)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要坚持的原则
1,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当前大学生处于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特定人生阶段,价值观还不成熟,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实际,产生偏激行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国情、国内外形势为基础,让学生对建设中取得成绩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看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
2,必须坚持自省与自信相结合。忧患意识除了有对历史和现实局限性的否定意向外,本身还蕴涵着超越局限、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在忧患意识教育中,自省与自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自省就会趋向盲目乐观,没有自信,就会陷入悲观消沉,背离忧患意识教育的初衷,也背离了思政课的育人原则,更提高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3,必须坚持忧患意识与行动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忧患意识并非绝望、厌世的悲观情绪,那种对国家与社会说三道
四、牢骚不断、叹息不止,只说不练式的“清谈”,绝不是正确的忧患意识。
结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通过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忧患意识的科学培养,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而且也使得大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个人与国家存在意义,达到了国家危机意识和德育目标的统一,提高了国家安全忧患意识。
第四篇: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军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学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地安全保证。”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是统一的。只有胜利时想到挫折,顺利时预见困难,机遇中察觉危机,才能使自己时时警醒,始终如履薄冰,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军必须坚定地经受住各种斗争任务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始终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战略机遇百年难遇,稍纵即逝,而要维护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维护好国家安全、捍卫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要坚定地履行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打击各种分裂势力,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安全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时代的发展已使我国传统的安全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平面安全观已经被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扩展的“立体安全观”、“全球安全观”所取代,少数大国正在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电磁空间已成为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天战场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军建设的现状与未来高科技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差距,扩展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视野,不仅维护好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而且要关注和维护好我国的海洋、太空、电磁、生态、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国家安全。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观和外交战略。军队建设要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难兴邦,忧患强军,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军队建设不能安于现状,不能骄傲自满,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迎接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在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中前进 [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军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学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地安全保证。”
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是统一的。只有胜利时想到挫折,顺利时预见困难,机遇中察觉危机,才能使自己时时警醒,始终如履薄冰,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军必须坚定地经受住各种斗争任务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始终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战略机遇百年难遇,稍纵即逝,而要维护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维护好国家安全、捍卫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要坚定地履行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打击各种分裂势力,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安全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时代的发展已使我国传统的安全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平面安全观已经被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扩展的“立体安全观”、“全球安全观”所取代,少数大国正在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电磁空间已成为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天战场之后的“
界”的倡议,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观和外交战略。军队建设要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难兴邦,忧患强军,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军队建设不能安于现状,不能骄傲自满,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迎接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在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中前进
篇二: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是人们一直倡导的。谁若想长久生存下去,谁就必须考虑生存下去的办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存忧患”。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和独具风采的人文精神。它标志着一种根源于高度历史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承担人间忧患的博大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所在。
最鲜明集中地阐述忧患意识的是《周易》中的《易传·系辞下》,上面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唐代名相房玄龄认为:想到危险才能求得安全,考虑后退才能更好前进,畏惧祸乱才能保持太平,警惕灭亡才能获得生存。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讲过类似的话:经常思考发生危难的原因就能保持平安,经常思考发生祸乱的原因就能保持太平,经常思考导致灭亡的原因就能够长存。
前人的这种忧患意识,具有深沉悠远的历史感和强烈厚重的现实感。有了它就会谦虚谨慎,敬畏戒惧,就会以天下之忧而忧。离开这种忧患意识,国不能长存、人不能长立。清康熙执政后为巩固他的政权,惧危忧亡,图于未然,“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先后剪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和回疆、准噶尔贵族叛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克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驱逐了入侵的沙俄军队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对内实行了扶民富民政策,先后蠲免赋税达五百多次。从而使康熙由守成之君变成一个创业之君,成就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与此相反,隋朝统一天下后,曾声威远播异域,之所以举天下而弃之成为他人所有,就是因它自恃国家富强,不思虑以后的灾祸,任其心性,驱使天下人纵一己之欲,耗尽天下财供一己享用。隋炀帝能不败亡吗?
忧患意识决不是无病呻吟,苦恼厌烦,而是一种生存智慧的象征。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便没有自主性和主动性,便没有奋发有为的“事业感”存在;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忧患意识,便没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便没有积极能动的“自立性”产生。如此,对身处顺境的人来说,它提醒人们要小心翼翼,谨慎从事,千万不可得意忘形,肆意妄为;对身处逆境的人来说,它激励人们要辛勤工作,奋发图强,大可不必灰心沮丧,消沉绝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追求安乐就会精神松懈、心情懒散,锐气怠尽。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把艰苦创业与坚韧守成同时并举,保留锐气以适应事业发展,心怀戒惧以保持高度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的小心和省察。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处变不惊。
人生的旅途风雨多变,稍不留意便会遗憾终生,唯有居安思危,方可从容处之。
3月14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也非常复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需要付出[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极大努力。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毋庸置疑。去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
民众的忧患往往是个人一时的温饱苦乐,而执政党的忧患则是十几亿人福祉的叠加。所以,只有关注民生,倾听民声的执政党,才能得民心,也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温总理的“增强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升维护人民利益的能力。从焦裕禄到任长霞,从孔繁森到郑培民等等,这些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无一不是为国忧患,为民忧患,从深化改革开放到“消除腐败的土壤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从逐步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从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无一不体现的执政党的忧患意识和改革的决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领导干部忧国忧民,人民才会得实惠、享安乐,社会发展也就会科学、和谐。
第五篇: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军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学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地安全保证。”
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是统一的。只有胜利时想到挫折,顺利时预见困难,机遇中察觉危机,才能使自己时时警醒,始终如履薄冰,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军必须坚定地经受住各种斗争任务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始终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战略机遇百年难遇,稍纵即逝,而要维护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维护好国家安全、捍卫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要坚定地履行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打击各种分裂势力,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安全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时代的发展已使我国传统的安全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平面安全观已经被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扩展的“立体安全观”、“全球安全观”所取代,少数大国正在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电磁空间已成为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天战场之后的“第五维战场”。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军建设的现状与未来高科技现代化战争要求的差距,扩展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视野,不仅维护好我国的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而且要关注和维护好我国的海洋、太空、电磁、生态、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国家安全。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倡议,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观和外交战略。军队建设要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难兴邦,忧患强军,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军队建设不能安于现状,不能骄傲自满,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迎接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在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中前进[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全军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自学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地安全保证。”
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是统一的。只有胜利时想到挫折,顺利时预见困难,机遇中察觉危机,才能使自己时时警醒,始终如履薄冰,充分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我们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拒腐蚀、永不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我军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我军必须坚定地经受住各种斗争任务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始终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战略机遇百年难遇,稍纵即逝,而要维护好、用好战略机遇期,就必须维护好国家安全、捍卫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要坚定地履行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坚决抵御外来侵略,打击各种分裂势力,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长期安全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时代的发展已使我国传统的安全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平面安全观已经被不断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扩展的“立体安全观”、“全球安全观”所取代,少数大国正在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电磁空间已成为继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天战场之后的“
界”的倡议,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更加体现时代要求的国家安全观和外交战略。军队建设要提高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多难兴邦,忧患强军,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军队建设不能安于现状,不能骄傲自满,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迎接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挑战,在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中前进
篇二:忧患意识心得体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于未然是人们一直倡导的。谁若想长久生存下去,谁就必须考虑生存下去的办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存忧患”。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和独具风采的人文精神。它标志着一种根源于高度历史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敢于承担人间忧患的博大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所在。
最鲜明集中地阐述忧患意识的是《周易》中的《易传·系辞下》,上面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唐代名相房玄龄认为:想到危险才能求得安全,考虑后退才能更好前进,畏惧祸乱才能保持太平,警惕灭亡才能获得生存。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讲过类似的话:经常思考发生危难的原因就能保持平安,经常思考发生祸乱的原因就能保持太平,经常思考导致灭亡的原因就能够长存。
前人的这种忧患意识,具有深沉悠远的历史感和强烈厚重的现实感。有了它就会谦虚谨慎,敬畏戒惧,就会以天下之忧而忧。离开这种忧患意识,国不能长存、人不能长立。清康熙执政后为巩固他的政权,惧危忧亡,图于未然,“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先后剪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和回疆、准噶尔贵族叛乱,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克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驱逐了入侵的沙俄军队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对内实行了扶民富民政策,先后蠲免赋税达五百多次。从而使康熙由守成之君变成一个创业之君,成就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与此相反,隋朝统一天下后,曾声威远播异域,之所以举天下而弃之成为他人所有,就是因它自恃国家富强,不思虑以后的灾祸,任其心性,驱使天下人纵一己之欲,耗尽天下财供一己享用。隋炀帝能不败亡吗?
忧患意识决不是无病呻吟,苦恼厌烦,而是一种生存智慧的象征。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便没有自主性和主动性,便没有奋发有为的“事业感”存在;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忧患意识,便没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便没有积极能动的“自立性”产生。如此,对身处顺境的人来说,它提醒人们要小心翼翼,谨慎从事,千万不可得意忘形,肆意妄为;对身处逆境的人来说,它激励人们要辛勤工作,奋发图强,大可不必灰心沮丧,消沉绝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追求安乐就会精神松懈、心情懒散,锐气怠尽。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把艰苦创业与坚韧守成同时并举,保留锐气以适应事业发展,心怀戒惧以保持高度警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的小心和省察。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处变不惊。
人生的旅途风雨多变,稍不留意便会遗憾终生,唯有居安思危,方可从容处之。
3月14日,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也非常复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需要付出[增强忧患意识心得体会(共2篇)]极大努力。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毋庸置疑。去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
民众的忧患往往是个人一时的温饱苦乐,而执政党的忧患则是十几亿人福祉的叠加。所以,只有关注民生,倾听民声的执政党,才能得民心,也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温总理的“增强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升维护人民利益的能力。从焦裕禄到任长霞,从孔繁森到郑培民等等,这些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无一不是为国忧患,为民忧患,从深化改革开放到“消除腐败的土壤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从逐步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解决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的不公,从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无一不体现的执政党的忧患意识和改革的决心。“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领导干部忧国忧民,人民才会得实惠、享安乐,社会发展也就会科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