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导的本质是()。
A、用权 B、影响力 C、协调人际关系 D、管理职能 2.在管理方格理论中,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和生产的关心程度能保持平衡,一边注意计划、指挥和控制工作得以完成,一边注意对下属的引导和鼓励以保持士兵和满足度但缺乏创造的领导方式是()。
A、乡村俱乐部 B、任务型 C、中庸型 D、团队型
3.根据领导者运用职权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方式分为专权、民主和放任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式领导方式的主要优点是()。A、纪律严格,管理规范,赏罚分明 B、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C、按规章管理,领导者不运用权力
D、员工关系融洽,工作积极负责,富有创造性
4.领导者不同的领导方式应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不同的工作环境也需要不同的领导方式。这种观点出自哪种理论()。A、领导行为理论 B、领导特质理论 C、领导权变理论 D、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5.下面哪个理论关注下属的成熟度()。A、费德勒权变理论 B、途径-目标理论 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D、领导权变理论 6.彼得.杜鲁克认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一些人是思想家,一些人是预言家,这些人都很重要,而且也很急,但是,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者。”这句话说明()。
A、领导者的实质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 B、领导者需要权力
C、追随者比领导者更重要
D、领导只有一个定义,其余的定义是错误的
7.在以下何种情况下,领导的影响力最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A、占有领导职位的人具有相当强的能力 B、员工遵守纪律
C、影响力来自领导职位,而不是具有相当强的能力 D、企业具有很好的经营策略
8.某部门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紧张。请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判断属于哪种领导类型()。A、贫乏型
B、任务型
C、乡村俱乐部型
D、团队型
9.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某公司的总经理不仅给下属提供工作所需要的资料、条件和咨询,并负责协调各部门关系,而且征求下属的意见共同决策。根据领导情境理论,该总经理的领导风格属于哪一种()。A、高任务——低关系
B、高任务——高关系 C、低任务——高关系
D、低任务——低关系 10.针对当前形形色色的管理现象,某人深有感触地说:“有的人有磨盘大的权力捡不起粒芝麻,而有的人仅有芝麻大的权力却能推动磨盘。”这句话反映的情 况表明()。
A、个人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职务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B、个人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比职务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小 C、非正式组织越来越盛行,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11.LPC模型是指()A、管理模式
B、激励的方法
C、高素质的人员 D、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
12.布莱克和穆顿认为,领导者应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条件,有意识地采取措施,把自己的领导方式改造成为()
A、贫乏型管理方式
B、中庸之道型管理方式 C、团队型管理方式
D、乡村俱乐部型管理方式
13.随着下属人员的成熟度由较低转为较高,管理者的领导风格及其它相关的管理措施应作以下哪一种调整?
A、管理者可以赋予下属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权力,管理者本人只起监督作用 B、管理者应通过双向沟通方式与下属进行充分交流,对下属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而不是直接指示
C、管理者应改进沟通以便更加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下属的工作
D、管理者应采取单项沟通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下属工作地检查、监督,使他们继续发展
14.假设你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如果你获得提升,在以下几种选择继任者的标准中,你会优先考虑哪一条?()A、是否具有较高的学历与较强的业务能力 B、能否得到部门成员及上级领导的普遍认同 C、能否保持你原先形成的管理风格 D、能否具备创新开拓能力
15.某知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护士长,在处理危重患者时,应表现为()A、专制——权威式领导风格 B、开明——权威式领导风格 C、民主协商式领导风格 D、参加式领导风格
16.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的风格应该适应其下属的成熟程度而逐渐调整。因此,对于建立多年且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的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来说,其领导风格逐渐调整的方向是:()
A、命令型向说服型 B、参与型向说服型 C、说服型向授权型 D参与型命令型
17.总经理办公室的主任受命组建企业的信息中心。为此他在企业内挑选了一些人员作为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小陈、小蔡和老林等。其中小陈是办公室主任的高中同学。在他看来,小陈虽然人比较朴实,但在能力实在有限,做工作虽然不至于犯什么错误,但动作太慢。尽管如此,他觉得小陈其他方面,如为人等还是不错的,又是老同学,便选中他到信息中心工作。据此可以判断这办公室主任属于:()
A、任务导向型领导
B、关系导向性型领导 C、民主型领导
D、专制型领导
18.某广告公司总经理在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说:上半年大家对公司管理提出了一些批评与建议,我们对大家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午餐 送餐、报销手续简化等问题,都将在近期解决。我们解决了关系大家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看到诸位更积极地工作态度和更大的工作成果。下面的哪一个理论最适合判断并解释总经理的话所可能产生的效果?()
A、双因素理论 B、公平理论 C、前馈控制理论 D、反馈控制理论 19.领导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不包括()
A、领导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创新性,需要领导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 B、领导艺术因人而异,所以领导艺术可以学习,但切忌模仿 C、领导艺术具有复杂性和权变性,因而无法学习
D 领导艺术注重实效,以是否实现组织目标为评价标准,并不是天马行空 20.美国著名领导学家伯恩斯认为领导者可以分为交易型领导者和变革型领导者,前者强调领导者的行为是一种交易行为,而变革型领导者常常通过提高下属对特定目标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而激励他们自主创新,以集体利益为主,迈向更高的境界。你认为,他是从()角度来理解领导的。A、权力
B、对人的理解和认识 C、领导者与组织和群体成员的联系
D、领导的风格、作风以及营造出来的组织、群体氛围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管理是更大的概念,领导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B、领导的内涵更为广泛,管理是其中的一部分 C、领导就是管理,二者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D、领导是更高层次的概念,管理是低层次的概念
E、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定义包括的三个要素是()A、所有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
B、领导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之上 C、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
D、领导者拥有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
E、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3.魅力型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哪些方面()
A、有能力陈述一种下属可以识别的、富有想象力的未来远景 B、有能力提炼出一种每个人都坚定不移赞同的公司价值观系统 C、信任下属并获取他们充分的信任回报
D、提升下属对新结果的意识,激励他们为了部门或组织而超越自身的利益 E、用战略思维进行决策
4.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作用是()
A、在组织活动中,需要有头脑清醒、胸怀全局,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情势,发挥指挥作用
B、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C、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生涯 D、领导者要监控自己的下属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E、以上各项均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信息时代,由于环境的进步和被领导者的成熟,不再需要领导者了 B、没有最好的领导者,只有符合领导情境与被领导者需要的领导者 C、领导理论是千变万化的,但仍然可以通过领导三要素来分析
D、领导者要注意工作和组织的需要,也要注意下属的情感和社会需要 E、领导者和管理者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6.根据领导行为的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的工作是()A、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B、合适的时候引导员工参与决策
C、坚决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赏罚分明
D、确定下属的能力和品质,进行充分的授权 E、减少或移去下属前进的各种障碍和危险
7.费德勒所确定的对领导的有效性起影响因素的三个维度是()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上下关系 D、领导者性格 E、管理跨度
8.下面对集权式领导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集权式领导者,就是把管理的制度权力相对牢固地进行控制的领导者 B、集权式领导,意味着对被领导者或下属而言,受控制的力度较大 C、在整个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及其效率主要取决于集权领导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运用
D、个人专长权和影响权是集权式领导者行使制度权力成功与否的重要基础 E、集权式领导者把权力的获取和利用看成是自我的人生价值 9.下面对民主式领导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主式领导者的特征是向被领导者授权,鼓励下属的参与
B、民主式的领导者通过对管理制度权力的分解,进一部通过激励下属的需要,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C、由于权力的分散性,民主式领导者使得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速度减缓,进而增大了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成本
D、民主式领导者通过激励下属的需要,组织发展所需的知识。尤其是意会性或隐性知识,能够使员工的能力结构得到长足提高 E、相对于民主式领导者,集权式领导者更能为组织培育21世纪越来越需要的智力资本
10.下面对战略领导者的说法正确的是()A、战略领导者的特征是用战略思维进行决策 B、战略领导者认为组织的资源由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有目的地整合资源的能力构成
C、战略领导者的焦点局限于传统的组织边界范围中的活动
D、战略领导者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他们意愿进行坦荡、鼓舞人心但却是务实的决策
E、战略领导者一般是指组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三、简单题
1.简述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2.简述何为领导?领导的作用有哪些? 3.简述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4.简述密执安大学关于领导行为论的研究成果。
第二篇:领导科学概论
《领导科学概论》考点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领导就是指领导者在在一定客观环境影响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的创造性实践过程。
2、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中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形成的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
3、领导角色
社会角色就是指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的总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领导者素质1745、领导作风
6、领导原则
7、领导观念
8、领导决策
9、考选制
10、聘任制
二.简答题
1、谈谈领导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豪斯路经—目标理论的内容。
3、领导体制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4、现代领导者应具备哪些领导观念?
5、资本主义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6、领导角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7、简要说明领导素质的特点。
8、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9、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区别和联系。
10、领导选拔人才应坚持哪些原则?
三.论述题。
1、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领导和监督体制?
2、试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
(一)从“渤海二号”事故看石油部的领导作风
1979年11月25日凌晨3点30分左右,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移井位的拖航作业途中翻沉。船上74名职工除两人获救外,其余72人全部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700万元人民币。这一建国30年以来石油系统最为重大的死亡事故,在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史上也是少见的。事后查明,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官僚主义违章瞎指挥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后,该局领导竟把“丧事当作喜事办”:隆重召开遇难同志追悼大会,提出追认英雄烈士,并命名“渤海二号”钻井队为“英雄钻井队”,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错误。石油部主要领导也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首都几家新闻单位顶住巨大压力介入事故调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历经八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将这一起重大责任事故的真相和石油部主要领导在这一事故上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公之于众。1980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同时发
表有关“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的消息。《工人日报》还发表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说明了什么》,尖锐地指出:这次事故决不是偶然的,而是领导上长期不重视安全生产、不尊重科学、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必然结果。
消息和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异常强烈的反响。人们纷纷要求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和法律责任,而更多的则是要求从这起严重事故中总结经验教训,彻底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各新闻传媒在随后的大量报道中谴责石油部领导的错误,强烈呼吁按照党纪国法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确实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证国家财产不被践踏。“渤二事件”报道引起国务院领导极大重视。在强大舆论影响下,国务院做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的责任人。
8月25日,新华社报道了国务院关于处理“渤海二号”事故的决定:解除石油部长宋振明的职务,并给予主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康世恩以记大过处分。报纸还迅速报道了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渤二”事故案直接责任者判处徒刑的消息。国务院的这一决定在各条战线引起巨大反响。纷至沓来的读者来信反映:部长解除职务、副总理记大过、国务院公开检讨,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说明党和政府决心严肃法纪,厉行民主,四化建设大有希望。
“渤二事件”的处理决定涉及从部长到副总理的不少高级领导人,突破了对领导干部的缺点错误不公开批评的做法。这就不仅重新发扬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统,对于流行多年的左倾思想来说,也是树立了崭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为清除当时的左倾遗毒,端正各级干部的领导作风发挥了积极作用。(参见李文明:《既应报喜 也要报忧》,http://bbs.mediachina.net/ 2005-6-5。)
案例思考与讨论:
1.试结合社会主义领导作风的内容要求分析“渤二事件”的原因及后果。
2.试结合“渤二事件”说明领导干部为什么要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的优良传统。
3.试结合“渤二事件”说明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对改进领导作风的意义及途径。
(二)唐太宗为何要重用魏征
唐朝建立后不久,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魏征原是李建成的主要谋士,曾献策除掉手握兵权的李世民。李世民获悉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消灭了李建成的势力,魏征作为李建成的余党被抓获。按当时的惯例,应当把他处死并诛连九族。
但太宗李世民并没有这样做。在审问魏征的时候,太宗问他:“你为何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并无惧色,答到:“人各为其主,可惜太子不听我劝,否则今日胜负尚未可知!” 李世民见他机警刚直,是个难得的人才,便不计前仇,不仅没有治他的罪,反而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而魏征也没有因为感谢不杀之恩而对太宗阿谀奉承,只是一心一意辅佐太宗治理朝政,并尽心尽力直言进谏,对太宗经常提出意见和批评,许多意见尖锐激烈,有时甚至把太宗弄得面红耳赤,在众大臣面前下不来台。太宗虽然有时很生气,但他完全明白魏征的批评是出于一片忠心,为了维护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因此太宗十分器重魏征,并在一次酒宴上公开表扬魏征:“贞观以来,尽心于主,安国利人,犯颜正谏,匡朕之违,唯见魏征一人。古之名臣,何以如此。”并随即解下佩刀赐于魏征。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 执意要攻打高丽。魏征对他说:“皇上,何必呢?高丽离我们那么远,而且很会守城,我方补给困难,要战胜他们很难。况且他们每年进贡礼品,又尊称您为天子。”由于魏征的劝阻,太宗一直没有打,直到魏征死后,再没人劝得住
他,便决定亲征高丽,结果不出魏征当年所言,大败而归。唐太宗回到长安之后非常难过,他想如果魏征还活着,一定不会有今天的败局。并为魏征新立了一座碑,亲自慰问魏征的家眷。没想到魏征的太太却讲了另外一句话:“皇上,您既然提到先夫,就恕我斗胆讲一件事——先夫每天上朝之前,离家的时候都要和我们拉一拉手。我原以为是难舍难分,他却说,拉一下吧,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见到你和儿女们。”唐太宗听后流下了眼。魏征每天上朝时都知道自己说话很尖锐,只要太宗一发火,自己难免一死。但魏征每天仍然提着脑袋去上朝,坚持直言进谏,这样的大臣真是万里挑一啊!(参见余世维编著:《管理者的情商EQ》,上海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案例思考与讨论:
1.唐太宗不但没有治魏征的罪,反而十分重用他,说明了什么?
2.结合案例的相关内容,谈谈领导者应该怎样对待下属的意见和批评?
第三篇:领导讲话稿写作—领导讲话稿写作概论
领导讲话稿写作(一)—领导讲话稿写作概论
第一节 领导讲话稿概述
一、什么是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特指领导在行使主管领导职能及相应的政务活动中的讲话,是领导理论修养、思维能力、政策水平、生活阅历、知识储备、言辞技巧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群众评价领导者的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领导者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和领导地位密切相关。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掌握好讲话艺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将所要传达的指示与工作的部署通过讲话充分地体现出来;其讲话内容也要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起到解决问题、指导工作的作用。
二、领导讲话稿的类型
1、会议主持讲话稿
会议主持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主持会议或活动时的讲话稿。写作会议主持讲话稿时,要因会制宜,根据主持会议的不同,写不同的讲话内容。讲话稿要求突出中心,紧扣会议议题,严谨、灵活,生动、幽默,表达准确,观点鲜明,言简意赅,语言要求自然实在、富有鼓动性。
2、工作会议讲话稿
工作会议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各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工作会议讲话主要是领导干部对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下一步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采取的措施等进行部署。因此,写作这类文稿时,要求态度鲜明,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结构层次分明,逻辑思维严密,语言要求简洁明快,铿锵有力。
3、纪念会议讲话稿
纪念会议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重大庆典等纪念性活动上的讲话稿。写作这类讲话稿时,要求既要有理论性又要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而又环环相扣,语言要写得既简洁明快、生动流畅又通俗易懂,篇幅要小,语气要坚定有力,讲究礼仪用语,使整篇文稿富有感情色彩。
4、会议发言讲话稿
会议发言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出席各类会议或交流活动时的发言稿。写作这类发言稿时,首先要求明确会议精神、了解各方意见,然后在写作中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合实际、针对性强,语言要写得简洁精练。
5、情况汇报讲话稿
情况汇报讲话稿是指向上级领导或群众汇报工作情况的讲话稿。写作这类讲话稿时,要善于抓住重点,搞好综合分析,语言要写得简明精练,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同时还要使整个文稿有新思想、新观点。
6、通报情况讲话稿
通报情况讲话稿是指向相关人员通报有关情况所发表的讲话稿。因这类文稿主要是介绍某项工作,或就某一问题、事件、工作表明态度,明确要求,提出希望,以求获得统一认识或扩大影响。因此,这类讲话稿要写得实事求是,措词准确,判断恰当,重点突出,语气和缓。
7、节日致词讲话稿
节日致词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逢元旦、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时在电视上、晚会上以及其他庆祝活动中的讲话稿。因为,这类讲话主要是通过向广大群众表示节日的问候,回 顾历史,展望未来,提出希望,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或今后为祖国和本地区的改革发展作贡献。因此,这类讲话稿的内容要写得实事求是,语言要写得热烈、真诚,文字要精练简洁,同时还要注意内容的通俗化与语言的口语化。
8、礼仪活动讲话稿
礼仪活动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特定的场合中,如在举行某项仪式上所发表的礼仪性讲话。写作这类讲话稿时,要求语言精练,简洁明了,言辞热烈,充满感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针对性和应用性强,鼓动性、号召性强。
9、文体活动讲话稿
文体活动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出席各种文体活动时的致词讲话稿。这类讲话稿的语言要写得简洁明快,真情感人,注意用词要简明、文雅、有力。
10、慰问活动讲话稿
慰问活动讲话稿是指领导干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或遇到某种特殊情况、重大事件时,对有关人员及群体表示安慰、关心、关怀、问候、鼓励的讲话稿。写作这类讲话稿时,要求有鼓舞性和亲切性,用词要富有激情,文字要写得简洁明了,通俗、恳切。
11、任职、述职、离职讲话稿
任职、述职、离职讲话稿是指在竞选领导职务、任职、述职、离职时的讲话稿。这类讲话稿的内容要实事求是,态度真诚老实,语言要写得简洁有力,个性鲜明突出,成绩、问题要写得详略得当,感谢、道歉要出于真心,希望、要求要写得诚挚热切。
12、学习辅导讲话稿
学习辅导讲话稿是指向党员干部群众解释、宣传政治理论知识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时所用的讲话稿。做学习辅导讲话时,首先要开门见山,引人人胜;其次要全面准确,讲深、讲透;最后要做到概括总结,耐人回味。学习辅导讲话稿要求观点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有理有据,感染力强。
13、谈话、交谈讲话稿
谈话、交谈讲话稿是指以对话的方式与干部群众面对面进行交流的讲话稿。谈话、交谈讲话稿的具体内容要视实际情况、谈话对象而定。做好谈话、交谈,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针对性,明确目的,把握重点;讲究谈话方式,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谈话表情自然轻松,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三、领导讲话稿与个人讲话稿的区别
1、讲话者代表的身份不同
①使用领导讲话稿的人只能是领导干部或受领导干部委托的人,是代表组织的领导行为,其讲话内容是代表党委、政府的意见或法定机关的意见。
②使用个人讲话稿的人是没有限制的,其讲话多数代表的是个人的行为,讲话内容多数是个人意见。
2、讲话稿的起草人不同
①领导的讲话稿主要是在领导的指导下、由办公室的文稿写作人员执笔起草,最后经领导修改完成的。
②个人讲话稿多数是由本人执笔完成。
3、讲话稿的起草时间长短不同
①领导讲话稿通常是代表组织的,内容重要且涉及面较广,需要开展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起草时间比较长。②个人讲话稿只是个人有感而发,因此,起草时间比较短。
4、讲话稿的作用不同
①领导讲话稿对听众或相关单位、个人具有明确要求,这些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甚至带有某种强制性。
②个人讲话稿只具备启发教育作用,重点在参考性。
5、讲话稿的内容不同
①领导讲话稿主要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部署工作和应对处理内外事务,讲话内容是集体意志的体现,需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同上级组织和集体组织保持高度一致。
②个人讲话稿主要是个人意见的反映或自我感情的抒发。
6、讲话稿的语言表达不同
①领导讲话稿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用语准确平实,语气庄重严肃。②个人讲话稿语言表达比较灵活,语言感情色彩较浓并有一定个性。
第二节 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指导
一、领导讲话稿的结构与格式
领导讲话稿的结构分外在结构和内部结构。
1、领导讲话稿的外在结构
领导讲话的外在结构由标题、讲话者姓名、讲话时间、称谓、开头、正文、结尾几部分构成。
(1)标题
标题是指讲话稿的题目。其写作格式如下:标题位置要左右居中,上下各空一行。短标题的字距可拉开一点。长标题一行不够,可转行,但要注意保持词与词组的完整性,字数搭配匀称合理。
(2)讲话者姓名
姓名是指讲话者的姓名。其写作格式如下: ①与标题连在一起,列于标题之前。
②如果讲话者在本地讲话,大家对其都熟悉时,不必在姓名之前冠以主要职务;如果讲话者在外地讲话,大家对其不很熟悉,最好在姓名之前冠以职务,以便与会者增进了解。
③姓名独占一行时,字距应拉大一些。姓名只有两个字的,字距可再拉大一点。(3)讲话时间
时间是指发表讲话的时间。其写作格式如下:
①讲话时间有的标在讲话者之前,有的标在讲话者之后,还有的把讲话者与讲话时间连在一起嵌入副标题中。这三种方式可灵活运用。
②时间单独标出,独占一行时要外加括号。
③所标出的时间不能简化,年、月、日中的数字要写全。一般标到某日为止,如果一天内有数次讲话,还要注明上午、下午或晚上等具体的讲话时间。
(4)称谓
称谓是指对与会者的称呼。如何称谓要视会议性质和与会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称谓一般要顶格写,独立成行,称谓较多时并列两行以上,有时称谓也可与讲话开头并连在一行。
(5)开头
开头是指讲话稿的开始话,是讲话思路的起点。它的任务在于提领整个讲话,因而需 要具备赢得听众好感和引入正文的条件。为了达到这个条件,在写讲话稿开头时,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内容要力求有新意,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②形式要力求新奇巧趣,要能牢牢地吸引听众; ③要避免用谦逊过度的谦词开头和自我吹嘘的开头; ④注意开头不要兜圈子,绕弯子;不能人题太缓,离题太远。
讲话的开头很重要,它起着引发、定调的作用。因此,要写得很得体,要体现出讲话者和听众之间的主要关系,要符合讲话场合的需要,要用简要的语言交待出全部讲话的要点,使听众对主要内容先有所了解,以便造成一种气氛,达到控制和掌握听众情绪,吸引其注意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写讲话稿开头的总的要求就是:做到开门见山、切入主题,语言要引人入胜、吸引听众,内容要坚持题意,简明扼要,寥寥数语。
(6)正文
正文即讲话稿的主体。一般来说,正文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其内容要视讲话人的身份、会议的背景、讲话的主题以及听众的差异而定。但内容必须充实、主题鲜明,分析透彻、观点正确,材料充实、详略得当,层次结构分明、条理清晰,言之有序。篇幅较长的讲话稿需要列出若干小标题,或用序号分出几个部分来写。
(7)结尾
结尾是讲话稿的结束语,是讲话思路的终结。他要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抓住听众的注意,保障全篇的意义完整,因而必须用最有力量的语言,将思想升华。好的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功能,可发人深省,耐人回味,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写作讲话稿结尾的要求为:
①要概括整个文稿主题,作出结论; ②语言要精悍有力,充满热情; ③要让听众余音未尽,回味无穷。
结尾的写作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一是总结式,即把讲话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概括,这种结尾方式既是讲话稿的终点又是启发人们思考的起点;二是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式,即向与会者或有关人员指明方向,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三是展望未来,鼓舞斗志式,即对未来的前景作展望,拨动听众的心弦;四是感谢式,即向与会者或有关人员表示感谢,这种结尾方式能使听众备感亲切,有助于缩短讲者和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融合讲者和听者的感情;五是哲理式,即通过总结作出哲理性结论给听众以启发;六是含蓄式,即通过提出问题给听众以回味。
2、领导讲话稿的内部结构
领导讲话稿的内部结构主要由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等要素构成。(1)层次
层次是指讲话稿内容的划分和安排次序,是作者认识和表达问题思维进程在文稿中的反映。领导讲话的层次安排主要按如下思路构成大的结构框架,然后再围绕大的结构,提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层次,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
第二层次,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第三层次,如何才能保证把这项工作搞好。(2)段落
段落是指讲话稿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整齐等原因造成的文字停顿。通常称为“自然段”。划分段落时要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完整性、均匀性、特殊性和段落的联系性。组织好讲话稿的段落,对于讲话者清晰表达思想,听话者准确理解文稿内容具有重要意义。(3)过渡
过渡是上下段落、前后层次的连接和转换。一般情况下,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要通过段落过渡、句子过渡、词语过渡、标题过度等方法,使讲话稿结构上下贯通,前后衔接,以便听众的思路能跟上讲话者的思路。
(4)照应
照应是指讲话中的内容前后呼应、相互关照、相互联系。因为讲话稿的内容是步步发展的,因此,为避免出现矛盾和遗漏,有的内容需要在不同的地方相互照应和呼应,以保证内容一致。常用的照应方法有三种:
①与标题照应,解答或论证标题提出的问题; ②与前文照应,解答或论证前面提出的问题; ③首尾照应,在结尾处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
二、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特点
一篇好的讲话稿,在组织结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等不同方面要求具有较鲜明的特点。
1、组织结构的特点
为了能使领导讲话做到线条清晰、脉络顺畅、推理科学、判断准确,结构层次严谨、逻辑性强,在组织结构方面还要掌握住以下特性。
(1)讲话稿布局的整体性
整体性就是按照事物之间的和发展的前因后果,统筹安排,理顺脉络;通过一个有形或无形的主线(经线)和一层层展开的段落层次(纬线),把讲话稿框架布局安排好,以便为写好讲话稿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谋篇布局的方法是:在选好角度及定好主题的基础上,围绕主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大层次,确定一个主线条及各个部分的支线条,以及各层次、直线的观点、论据等,进而拟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2)要素组合的紧密性
这是指要按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布局谋篇,把讲话稿的各种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自然严谨。讲话稿的要素主要是观点与材料,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并详细的占有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统一,是一篇好的讲话稿的基本特征,也是写好讲话稿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使观点与材料紧密组合、有机统一有多种方法,领导讲话稿主要运用的是逻辑关系法和递进法,即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3)内容结构的层次性
这是要求讲话稿要遵循作文的一般规律,做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脉相承,相互衔接,前后呼应,顺序恰当,符合人的思维逻辑。具体到讲话稿,一般都要按照“为什么开展这项工作、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如何才能保证把这项工作搞好”的思路来形成讲话稿的大的结构框架,然后再围绕大的结构,提出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结构和内容。
(4)段落层次的单一性
单一性要求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保持单一。一篇讲话稿最好是一个主题思想或中心意思,一个层次段落最好是一个问题或一个意思,段落问题围绕主题思想,观点与材料相结合,一层层展开,一个个讲透。在具体写作时,要达到这些要求,最好的办法是打好腹稿,拟好提纲,把主要观点融于提纲、题目之中,这样,才能提高讲话稿的写作效率。
2、思想内容的特点(1)思想性
①讲话稿的思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②讲政治,始终与中央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
③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④按照组织意图去讲,与集体意见保持一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凭自己的好恶随意表态;
⑤符合并传达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2)准确性
准确性是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领导的讲话稿内容准确、真实、可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服,进而更好的指导工作。准确,既包括政治上的,也包括事实上的;既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又符合客观实际;既是对上级精神的准确表述,又是实践活动中质与量、是与非的真实反映。其中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并把上级指示精神自然而然的体现在讲话稿之中,是领导讲话稿准确性的重要表现,也是需要把握的一个重点。
(3)实用性
讲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指导工作。领导讲话稿只有管用、实用,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只要认真领会精神联系实际情况就能使领导讲话稿真正具备实用性。
①要对上级指示精神进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和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思路和观点;熟悉本地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起草领导讲话稿时才能把握住大方向,提出的观点才能有高度,立得住。
②把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把“上情”与“下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和共同点。这样才能在写讲话稿时有较高的立意,有较强的针对性,写出的讲话稿才有较强的指导性。
(4)个性化
领导讲话稿的个性化特点是指领导讲话稿不仅要符合上级精神、本地实情,而且要符合领导的意图,体现领导干部的思维特点和语言表述习惯及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这是领导干部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领导干部要在讲话中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实现用自己的语言讲话,还需做到如下几点:
①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锲而不舍地坚持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文化素质重要的任务; ③发扬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精神,多用脑思考问题,多用手写讲话稿;
④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和掌握群众思想状况。
3、语言文字的特点
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是提高领导讲话稿写作水平的基础。领导讲话稿语言文字的表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准确性
准确性要求用词贴切和最恰当的字、词、句概括观点,表达讲话内容。特点是要区别近义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否则就会出现用词不当,产生纰漏和歧义。
(2)生动性
生动性就是指语言有文采,句式有变化,读来朗朗上口,听来通俗易懂。领导讲话稿在不失庄重、明确、科学和准确的前提下,恰当的使用一些生动的词语是必要的,这样会使讲话的意义更加深刻具体。
(3)庄重性
庄重性要求语言庄重典雅。领导讲话不同于一般的个人演说、发言,其讲话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权威性和代表性,带有明显的指示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因此,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问题多么严重,语言文字表达都要规范、严谨。只有庄重、严肃的语言,才能引起听众对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重视,讲话才能有成效。当然,恰当的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也是必要的。
(4)鲜明性
领导的讲话稿主要作用是传达、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其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非常强。因此,在具体写作时,就要把握好观点鲜明、态度明朗、意见明确这一鲜明性,对主张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写的直截了当。
(5)贴切性
贴切性就是语言的运用贴近对象、切合实际,要根据对象、场合、文体要求,得体地运用语言。领导身份不同、素质不同,讲话的要求、语言风格、讲话的用词也就不同,因此,讲话稿必须符合不同领导干部的身份和语言习惯。
(6)简练性
简练性就是用经济的语言材料、简单的结构方式、比较少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在写作讲话稿时,必须持“惜墨如金”的态度,下决心把讲话稿写的简练简练再建练,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能压缩的就压缩,能删去的就删去,要求做到简而不陋,繁而不芜。
(7)规范性
规范性是指合乎语言文字规范,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是领导讲话稿的起码要求。讲话稿中的名称、数字、时间表述以及讲话稿中的省略、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使用时一定要准确规范。当然,适当使用一些特殊的、创新性的、大家共知的群众语言也是允许的,这可以增强讲话稿的生动性。
(8)平时性
平时性就是言之有理,语言朴素,语意实在,质朴自然。写稿时要多用平和、朴实的陈述句,且口语化要强,句式不要太长。也就是说,在写作讲话稿时,要多采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多说自己的话,并注意吸收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大量新词语。
第四篇:第十章 领导概论
第十章 领导概论
§1 管理者与领导者
一、领导与管理
在字面上,“领导”有两种词性含义。一种是名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二是动词属性的“领导”,即“领导”是“领导者”所从事的活动。所以,领导既可以指一种类型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作用于被领导者的一种活动。可见,领导和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两者没有什么差别,人们通常将它们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首先,我们看一看它们的共性。从行为方式看,领导和管理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从权力的构成看,两者也都是组织层级的岗位设置的结果。
其次,我们看一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从本质上说,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命令的行为。而领导则是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
因此,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而领导者和管理者两者相分离的情况也会存在。从行为方式的作用对象来看,行使管理职权的人称为管理者。但管理者的本质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惩罚,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相比之下,作为行使领导职权的领导者,则既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某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如,梅奥20世纪30年代在霍桑试验的研究中指出的非正式群体的头领。所以,领导者也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但是,并不等于说所有的领导者必然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的能力,因此,不应该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一个人能影响别人这一事实,并不表明他具有组织运行及其岗位要求的管理能力,如计划、组织、控制以及创新等。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具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管理学意义上的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的制 度权力的人。
二、领导者与管理者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对下属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群体中产生出来的,他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在理想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是领导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必然具备完成其他管理职能的潜能,因此不应该所有的领导者都处于管理岗位上。
§2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特质理论概述:该理论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找出领导者实际具有的特性或个人品质,以期预测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或品质的人最适合充当领导者。
1949年以前,传统的领导特质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或品质是先天的,天赋是一个人能否充当领导者的根本因素。
◆ 心理学家吉普(J.R.Gibb)认为:天才的领导者应该具备7种个性特点:
外表英俊潇洒,有魅力;有言辞;智力过人;具有自信心,心理健康;善于控制和支配他人;性格外向;灵活敏感。
◆ 斯托格迪尔(R.Stogdill)则认为:领导者应具有16种先天特性:
有良心; 可靠; 勇敢;责任心强; 有胆略; 力求革新与进步;直率、自律; 有理想; 良好的人际关系;风度优雅; 胜任愉快; 身体健康;智力过人; 有组织能力; 有判断力。
现代领导特质理论一-反传统领导特质理论强调遗传、天赋的片面观点,认为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品质是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加以造就。因此,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美国的包莫乐(W.J.Baumol)教授曾对企业家应具备的条件作过研究,他提出一个企业家应具备下面10个方面的条件:
(1)合作精神:能赢得人们的合作,愿意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对人不是压服,而是感服和说服;
(2)决策才能:依据事实而非想象来进行决策,有高瞻远瞩的能力;
(3)组织能力:善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
(4)精于授权:能抓住大事,把小事分给部属去完成;
(5)善于应变:权宜通达、机动进取而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6)勇于负责:对上下级以及整个社会抱有高度责任心;
(7)勇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的接受能力;
(8)敢担风险:要敢于承担改变企业现状时遇到的风险,并有创造新局面的雄心和信
(9)尊重他人:重视和采纳别人的合理化意见;
(10)品德超人:在品德上为社会和企业员工所敬仰。
◆ 日本企业界要求领导者应具有10种品德和10项能力。
十种品德是:
(1)使命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完成任务的坚强信念;
(2)信赖感: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信任与支持;
(3)诚实:在上下级之间和同事关系中,要有真心实意,以诚相待;
(4)忍耐:具有高度的忍耐力,不能随意在下属面前发脾气;
(5)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事与下级热情体贴;
(6)责任感:对工作敢负责任;
(7)积极性:对任何工作都要主动,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完成;
(8)进取心:能在事业上积极上进,不满足现状;
(9)公平:对人对事都要秉公处理,不殉私情;
(10)勇气: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
十项能力是:
思维、决策能力; 规划能力; 判断能力;创造能力; 洞察能力; 劝说能力;对人的理解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下级的能力;调动积极性的能力。
◆ 科特教授在对成功企业的领导者研究后,总结出实施成功领导过程中对领导者个人素质有如下的要求:
(1)行业和企业知识。有广泛的行业知识(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广泛了解公司情况(主要领导人及其成功原因、公司文化、历史、制度)。
(2)在公司和行业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公司和行业中建立了一整套广泛而稳固的人际关系。
(3)信誉和工作记录。在公司主要活动中,有很高的声望和出色的工作记录。
(4)能力和技能。思维敏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良好的判断力,以及能从战略上、全局上考虑问题的能力;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感情投入,有说服力,注重对人及人性的了解。
(5)个人价值观。十分正直,能公正地评价所有的人和组织。
(6)进取精神。有充沛的精神;有很强的领导动机,它是建立在自信心基础上的对权力和成就的追求
◆ 瓦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研究了90位美国最杰出和最成功的领导者,发现他们有4种共同的能力:有令人折服的远见和目标意识;能够清晰地表述这一目标,使下属明确理解;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表现出一致性和全身心的投入;了解自己的实力并以此作为资本。
◆ 康格(Conger)和凯南格(Kanungo)研究发现,具有领导魅力的领导的特点:
他们有一个希望达到的理想和目标;为此目标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和奉献;反传统;非常固执和自信;他们是激进变更的代言人而不是传统现状的卫道士。
表11-1总结了具有领导魅力的领导者的关键特点。
领导魅力的领导与下属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为具有领导魅力的领导者工作的员工受到激励而愿意付出更多的工作努力,而且由于他们喜爱自己的领导,也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
§3 领导方式及其理论
一、勒温的三种领导行为方式
1、专制式(专权式或独裁式): 特点:
①个人独断专行,组织决策完全由领导者做出
②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下级只能服从 ③除工作命令外,从不把更多消息告诉下级,下级没有任何参加决策的机会 ④主要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等来维护领导者权威 ⑤领导者与下级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民主式:特点:
①领导者在决策前同下属磋商
②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组织每个成员的能力、兴趣和爱好 ③下属有相当大的自由度
④主要运用个人的权力和威信使人服从
⑤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属无心理距离。
3、放任式:特点:
是极少运用权力影响下属,给下属以高度独立性,以至放任自流。
4、优缺点:
放任式效率最低;
专制式能得到组织目标,但组织成员无责任感,士气低落;
民主式效率最高,且组织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
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
大约在密执安大学对领导方式展开研究的同一时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弗莱西曼(巳A.F1eishman)和他的同事们也在进行关于领导方式的比较研究。他们的研究样本,是国际收割机公司的一家卡车生产厂。他们的研究结果本来罗列了十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但最后,他们把这十种类型进一步分为两个维度,即领导方式的关怀维度(consideration)和定规维度(initiation of Structure)。
关怀维度代表领导者对员工之间以及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信任、尊重和友谊的关心,即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念程度。定规维度代表领导者构建任务、明察群体之间的关系和明晰沟通渠道的倾向,或者说,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该项研究说明,一个领导者的行为在每一种维度中可以出现很大的变化。领导者在每种维度中的位置,通过对两种维度的问卷调查测度。根据这样的分类,领导者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高关怀一高定规、高关怀一低定规、低关怀一高定规和低关怀一低定规。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这项研究发现,在两个维度方面皆高的领导者,一般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不过高一高型风格并不总是产生积极效果;而其他三种维度组合类型的领导者行为,普遍与较多的缺勤、事故、抱怨以及离职有关系。其他发现还有,领导者的直接上级给领导者的绩效评估等级,与高关怀性成负相关。
三、管理方格论
密执安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果发表以后,引起了对理想的领导方式广泛的讨论。一般的看法是,理想的领导行为既要是绩效型又要是关怀型的。对这种理想的领导方式加以综合的重要成果,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布莱克(B1ake)和穆顿(Mouton)提出的关于培养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论。这一理论充分概括了上述两项研究所提炼的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维度。在这种领导方式论中,首先把管理人员按他们的绩效导向行为(称为对生产的关心)和维护导向行为(称为对人员的关心)进行评估,给出等级分值。然后以此为基础,把分值标注在两个维度坐标界面上,并在这两个维度坐标轴上分别划出9个等级,从而生成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如图11—1所示,有代表性的领导方式为(1,9)型,又称为乡村俱乐部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1,1)型,又称为贫乏型管理,表示领导者付出最令的努力完成工作;(5,5)型,又称为中庸之道型管理,表示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9,1)型,又称为任务型管理,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士气;以及(9,9)型,又称为团队型管理,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他们认为,(9,9)方式的管理者工作是最佳的领导方式,并提出,原则上达不到(9,9)等级的管理人员,要接受如何成为一个(9,9)领导人的培训。
20世纪60年代,管理者方格培训受到美国工商界的普遍推崇。但在后来,这一理论逐步受到批评,因为它仅仅讨论一种直观、而且是最佳的领导方式。而且,管理方格论并未对如何培养管理者提供答案,只是为领导方式的概念化提供了框架。另外,也没有实质性证据支持在所有情况下,(9,9)领导方式都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中,管理者领导方式的优劣,并不是简单地通过中性或平衡的(9,9)分布能够陈述的,这说明,领导方式的行为理论并不是对某种领导方式的最佳选择,领导方式的研究应是多角度的。
四、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
1)专制——命令式:领导者专制,惩罚方法激励,沟通自上而下;
2)开明——命令式:领导者对下属有一定的信任何信心,赏罚并用的激励,一定程度的自下而上沟通,下属有一定决策权;
3)协商式:领导者对下属相当但不完全信任,奖赏方式激励,上下双向沟通,允许下属对具体问题决策;
4)群体参与式:领导者对下属充分信任,积极采纳下属意见,上下级及同级间沟通,鼓励下属决策。第四种方式采取从内在激励员工的办法。
§3 领导情境理论
一、菲德勒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领导工作强烈地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或者说,领导和领导者是某种既定环境的产物,即 S=f(L,F,E)在上式中,S代表领导方式,L代表领导者特征,F代表追随者的特征,E代表环境。即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
领导者的特征主要指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工作经历。追随者的特织特征、社会状况、文化影响、心理因素等等。工作是具有创造性还是简单重复,组织的规章制度是比较严密还是宽松,社会时尚是倾向于追随服从还是推崇个人能力等,都会对领导方式产生强烈的影响。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权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
菲德勒将权变理论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所谓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或者说领导的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的大小。权力越大,群体成员遵从指导的程度越高,领导的环境也就越好,反之,则越差。任务结构是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如果这些任务越明确,而且部下责任心越强,则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越差。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如果下级对上级越尊重,并且乐于追随,则上下级关系越好,领导环境也越好;反之,则越差。
菲德勒设计了一种问卷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询问领导者对最不与自己合作的同事(LPC)的评价。如果领导者对这种同事的评阶大多用敌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低LPC型);如果评价大多用善意的词语,则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高LPC型)。
菲德勒认为环境的好坏对领导的目标有重大影响。对低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对高LPC型领导来说,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将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如果环境较好时,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这时他将追求完成工作任务。
领导环境决定了领导的方式。在环境较好的I、II、III和环境较差的Ⅶ、Ⅷ情况下,采用低LPC领导方式,即工作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环境中等的IV、V和Ⅵ情况下,采用高LPC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即人际关系型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
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另外一种领导情景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提出的。他们补充了另外一种因素,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考虑的因素——成熟度(maturity),并以此发展为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赫塞和布兰查德把成熟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job maturity)和心理成熟度(psychological maturity)。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高成熟度的下属既有能力又有信心做好某件工作。
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1)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及在何时何地做。(2)推销型(selling)领导(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与支持行为。(3)参与型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多的指导或支持。
与菲德勒的权变理论相比,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更容易理解和直观。但它只针对了下属的特征,而没有包括领导行为的其他情景特征。因此,这种领导方式的情景理论算不上完善,但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坦南鲍姆和施密特连续统一体模型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他们设计了领导连续统一体模型,按照领导者运用职权的程度和下属享有自主权的程度把领导模型看作一个连续变化的分布带,以高度专权、严密控制为左端,以高度放手、间接控制为右端。当然,这两个极端也不是绝对的,二者都有一定的限度。即使专权的领导,也不能不让下属保持一点自由度。
图 领导连续统一模型
坦南鲍姆认为,管理人员选择领导方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①管理人员本身的因素,如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念的思想体系、对下属的信任、性格爱好和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安全感;②下属方面的因素,如下属的期望;③环境的因素,如组织的类型、问题的性质和时间的压力。在已知这些因素的情况下,就可以沿着一条从“以领导为中心”到“以下属为中心”的连续流,来仔细观察领导行为。
从“以领导为中心”开始向“以下属为中心”连续观察,我们能看到如下各种领导方式:①管理人员做出决策并予以宣布;②管理人员说服别人接受决策; ③管理人员提出设想,欢迎提问; ④管理人员提出可以屐的暂定决策;⑤管理人员提出问题;⑥管理人员规定范围,请求集体做出决策;⑦管理人员允许集体在规定范围内作决策。
四、路径一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是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发展的一种领导权变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路径一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样的观念,即有效领导者能够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方式来帮助下属,并为他们清除各种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相关工作容易进行。
根据路径一目标理论,领导者的行为被下属接受的程度,取决于下属是将这种行为视为获得当前满足的源泉,还是作为未来满足的手段。领导者行为的激励作用在于:(1)使下属的需要一满足取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2)提供有效绩效所必须的辅导、指导、支持和奖励。为考察这些陈述,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指导型领导者让下属知道他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以及他们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指导,这种领导类型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定规维度相似;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表现出对下属需要的关怀,它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关怀维度相似;参与型领导则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成就导向型的领导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期望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与菲德勒的领导方式学说不同的是,豪斯认为领导者是灵活的,同一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出任何一种领导风格。
路径一目标理论提出了两类情景变量作为领导行为一结果关系的中间变量,即环境因素(任务结构、正式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和下属的个人特点(控制点、经验和知觉能力)。控制点是指个体对环境变化影响自身行为的认识程度。根据这种认识程度的大小,控制点分为内向控制点和外向控制点两种。内向控制点是说明个体充分相信自我行为主导未来而不是环境控制未来的观念,外向控制点则是说明个体把自我行为的结果归于环境影响的观念。依此,下属分为内向控制点和外向控制点两种类型。环境因素和下属个人特点决定着领导行为类型的选择。这一理论指出,当环境因素与领导者行为相比重复或领导者行为与下属特点不一致时,效果皆不佳。
以下是路径一目标理论引申出的一些假设范例: 相对于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安排完好的任务来说,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导型领导产生更高的满意度。
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导致员工高绩效和高满意度。 指导型领导不太适于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
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层级化,领导者越应表现出支持型行为,降低指导型行为。
内向性控制点的下属,比较满意于指导型风格。 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努力水平,从而达到高绩效的预期。
第五篇:《领导科学概论》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领导科学概论》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履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学识和道德修养水平。这半年我阅读了《领导科学概论》,这本书以揭示领导本质、分析领导特征为逻辑起点,以认识领导规律、改进领导工作为内容主线,以解析领导职能、描述领导过程为篇章结构,以改善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水平为实践指向,以优化领导绩效、实现领导使命为最终归宿,通过对《领导科学》课程的学习,深刻体会了《领导科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对自身素质的一次提高。让我受益匪浅,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的观念与原则是领导者对领导活动根本看法以及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的集中体现。对于规范领导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领导观念与领导原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观念是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是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直接体现。领导观念是社会历史范畴,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演变的。作为现代领导观念,它具有更加鲜明的创造性、超前性、权变性等特征,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者的领导方向和领导水平。一方面,领导观念能够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另一
方面,领导观念决定着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二、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者所具备的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发展,也影响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领导者应具备的主要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等。政治素质包括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具有崇高的政治思想,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具有民主政治素养。法律素质包括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法治意识,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能力素质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激励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知识素质包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辅助知识。身心素质包括具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提高和培养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是重视学习,加强实践锻炼,经常进行总结和反省。
三、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作风是实现领导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也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言行,是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也是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外在显现或流露。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组织作风和生活
作风五个方面。在思想作风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实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学习作风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在工作方面,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群众、下属和领导者自己;在组织作风方面,要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在生活作风方面,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由于各种原因,领导干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作风,这些不良作风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与和谐社会建设成败的高度来认识领导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教育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考核监督,优化环境氛围等。
四、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选才用人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是现代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能否真正有效地、正确地选人用人,是领导活动的关键,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事。从领导职责和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上看,知人善任是领导者一项基本职责,用人正确与否是能否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关键。搞好选才用人,要求领导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用人能力和较好的用人品质。首先要树立现代领导的人才价值观:人才是当今时代社会竞争的焦点;人才是一个国家社会现代化的主体;人才是可以不断开发的可持续性的战略资源;人才是领导者成就事业的“第一资本”;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其次,领导者要
有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按要求选人用人,反对用人腐败。最后,要加强自我修养,正确对待人才。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求才之渴,识才之眼,引才之法,用才之能,容才之量,护才之魄,荐才之德,育才之方,励才之术。领导者选拔人才必须明确并把握好选才用人的标准。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领导者要准确理解 “德”与“才”的内容和要求;要正确把握选拔人才的政策导向,包括注重思想品德、注重工作业绩、注重基层锻炼、注重群众公认;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
五、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监督是领导活动的基本内容,是领导的重要职能。重视和研究领导监督,建立建全领导监督体制,强化领导监督,对勤政廉政建设,对实现领导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高效化,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领导监督具有预防功能、矫正功能、反馈功能、督促功能、反腐功能。当前我国领导监督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领导监督体制:健全领导监督法律机制,强化领导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沟通协调机制,改革和完善群众监督体制,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改革和创新党内监督机制。
六、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方法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领导目标的中介和桥梁,是提高领导效能的的重要条件。领导者对各种领导方法的认
识、把握和运用的能力、技巧对领导效能有着重要影响。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领导方法是领导绩效的推进器,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条件。领导者运用领导方法必须注意:不断丰富领导经验,系统掌握领导方法;准确判断领导情境,有针对性的根据领导工作的需要选择和运用最佳的领导方法;坚持灵活性,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领导方法做出修正、完善和调整;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七、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艺术是领导工作效应的最高层次,是领导者个人的内在素质在领导工作中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领导者对客观环境与主观条件得心应手、恰到好处的运用。领导者要充分掌握领导艺术的重要性,努力学会并掌握基本的领导艺术,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水平。领导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对领导的授权艺术、沟通艺术、协调人际关艺术、正副职合作艺术、语言艺术、驾驭会议的艺术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等有一定认识。为了有效提升领导效能,发挥领导艺术的独特魅力,领导者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创造性;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技术的科学性;加强素质修养,增
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
八、通过学习《领导科学概论》,深刻理解领导激励是充分发挥下属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成为决定领导活动的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是领导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领导者善用激励对于领导目标的实现、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领导激励是调动被领导者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领导激励是引导正确行为的重要手段;领导激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动力;领导激励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运用激励、重视激励的同时,还须善用各种激励方式和方法,正确地掌握一些领导激励的技巧,来达至激励的预期效果和目的。领导技巧主要包括:了解和满足下属的心理需要;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注重强化激励效应;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方法等。
以上这些阅读体会,使我加深了自身的理论素质修养,我将学以致用,进一步做好基层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