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时间:2019-05-14 22: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贯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和•环境保护部关于印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部门任务分工的函‣(环办规财函„2017‟451号)要求,根据•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辽委办发„2016‟56号)规定,结合质监工作职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思想统一到国家和省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上来,发挥质监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序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车用燃油“质检利剑”专项检查3次;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累计达到5家;开展汽柴油、动力及冶炼用煤、钢筋、水泥等质量监督抽查300批次以上;开展燃煤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单位监督检查30家以上,已拆除锅炉使用登记证履行注销手续达到100%。

三、具体措施

(一)增强污染源头防控

在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查、批准过程中,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条件,对钢铁、水泥等工业产品未经有关部门公告备案认定、手续不全或已经被列入清理淘汰范围内的生产许可申请坚决不予受理。(责任部门:行政审批处)

(二)强调绿色品牌发展

把绿色化作为品牌提升的重要基点,发展智能绿色技术,推动环保产业提升;鼓励钢铁等优质产能企业申报辽宁省省长质量奖和辽宁品牌产品。(责任部门:质量发展处)

(三)坚持环保标准引领

完善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生态保护修复等环保相关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责任部门:标准化处)

(四)夯实环保计量基础

严格落实环保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定主体责任,加强检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规范强制检定行为,简化检定流程,压实检定时间,建立计量检定“绿色通道”,优化服务措施,保证强检工作质量,每年 100%完成周期检定任务。(责任部门:计量处)

(五)推动绿色认证进程

1.贯彻落实质检总局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等工作。加大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力度,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推进有机产品示范区建设,带动农产品质量提升,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地方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2.组织开展认证培训和宣传,扩大社会认知度。推行绿色环保,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和高耗能企业开展节能、节水等产品认证。组织认证机构开展节能、节水、环保等认证培训,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培育拓展节能、节水、环保等认证项目。(责任部门:技术保障处)

(六)加强产品质量监管

加强对油品等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开展车用油品、动力及冶炼用煤等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2018年-2020年,每年底前完成动力及冶炼用煤产品抽查不少于15批次, 车用汽柴油产品抽查不少于20批次,建筑用钢材不少于15批次,水泥不少于80批次。(责任部门:质量监督处)

(七)强化锅炉环保治理

1.严格落实“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20吨/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建10吨/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的要求,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淘汰燃煤锅小锅炉,及时注销已拆除锅炉使用登记证并防止已淘汰锅炉重新流入市场。

2.会同环保部门按环保标准和要求对锅炉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环节执行监督检查。每年监督检查10家,到2020年共计30家。(责任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八)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车用汽柴油为主的“质检利剑”执法打假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成品油生产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工作。加大对成品油生产企业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成品油等违法行为。(责任部门:执法督查处)

四、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日常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时刻把生态保护、循环发展、造福后代的理念贯穿于质监系统各条战线。

(二)明确责任,认真履职

各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涉及质监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契合实际,数据详实,责任到人,多项并进。

(三)突出重点,考核落实

各单位自上而下逐级将任务分解,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任务要重点细化目标和措施,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指标的统计与工作考核办法。

第二篇:高安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高安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时期,也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贯彻实施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对于全面推动我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1、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截至2014年底,CDO削减1859.1吨,二氧化硫削减911.73吨、氮氧化物削减611.15吨、氨氮削减178.99吨,全面完成上级分配的减排任务。

2、生态创建再添佳绩。经过多方努力,我市“十二五”创建了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八景镇和华林山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生态乡镇和7个省级生态村,石脑、田南、华林、建山和八景等乡镇80%的村分别被省环保厅、宜春环保局授予生态村,全面完成“十二五”制订的目标。

3、锦江水质继续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经宜春市环境监测站和我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我市锦江交接断面和监测断面各项指标年均值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达到了“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4、城区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区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年均值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区域环境噪声也达到了国家2类区标准。

5、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全市投入资金近3亿元,强制督促全市58家陶瓷企业共建成窑炉尾气除尘脱硫设施68套,淘汰59台链排炉和27台燃煤锅炉。投资新建了八景镇污水处理厂、石脑镇工业小区污水处理厂、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1万吨一期工程和高安市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2万吨二期工程。开展中心城区油烟噪声整治行动,充分发挥第一审批权的作用,否决不合理选址项目30余家,督促56家餐饮店进行治污改造,有16家环境敏感点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重点整治了涉及餐饮店21家的集中连片油烟整治项目3个。投入资金1.3亿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共拆除禁养区猪场1556户,拆除面积62.1万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已经覆盖到24个乡镇、场,3782个村组,18万户、64.3万人。

6、继续深入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对全市范围内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继续开展清理行动,着重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塑料粒子厂。截至2014年底共关闭非法企业49家,其中非法塑料粒子厂33家。

7、环保监管制度进一步创新。根据工作需要制定了多个环境保护工作方案,2012年制定了《高安市2012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3年制定了《高安市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一票否决”实施细则》;2014年制定了《高安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制定了《开展全市环境保护大检查等四个工作实施方案》等,通过与乡镇(街道)联防联动,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畅通环境污染投诉举报渠道,不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热情,打一场依靠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突破攻坚战。

8、应对环境突发事件能力得到锻炼。主动介入、及时妥善处理了新街镇建成大队违法倾倒危废事件、汽运城危险品运输自燃事件、能陶公司酚水外排事件、威尼斯公司废水外排事件、相城黄秋坝水库污染事件、320国道祥符段倾倒废液事件和黄沙挂榜村倾倒危废事件共7起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由于汇报及时、处置妥当,未造成1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市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尤其是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的五年,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总体环境状况呈良好态势,但环境质量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未来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不足。当前我市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系统,不完整。一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按照法规对偷排、直排行为最高处罚金额10万元,企业主在利益驱动下,甘愿违反环境保护法和接受经济处罚,也不愿守法治污。为此,有的企业存在故意闲置污防设施,直排、偷排、超标排放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软硬件条件差、监管难度大。有些企业建厂时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还有些企业环保设施年久失修,处理效能下降,没有起到治污的作用。而污染物自动在线监测体系也未建立,一线环境监管人员无法及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数据、证据,无法及时有效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三是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薄弱。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地区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真空地带,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晚,发展慢,大部分乡镇既未成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又未设立专门资金进行污染整治。大家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不足,有的干部甚至存在“重经济轻污染”“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畜禽养殖污染和乡镇工业企业污染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2、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不足。“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环境保护能力发展却相对滞后。一是监察能力建设不足。目前全市大小工业企业有600余家,大小养殖场近5000家,监管对象点多面广,而我市的环境监察技术装备和监控手段落后,环境执法人员以行政干部为主,懂环保知识业务的人员较少,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执法队伍中枢断层,不能满足当前环境监察工作的需要。二是监测能力建设不足。我市工业企业涉及陶瓷、化工、光电、食品、纺织、造纸、机械制造、包装等几十个行业,污染因子种类可能达到上千种。但环境监测设备缺乏,监测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及时准确捕获环境信息,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难以说清环境质量现状。三是监管手段建设不足。当前我市主要通过投诉举报和执法检查来发现环境污染问题,缺乏对源头和过程的监管,常常是问题发生了,才通过责令整改和行政处罚来“亡羊补牢”,使得环境执法人员经常疲于奔命,辛苦吃了不少,成效却很少。

二、“十三五”环保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重要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常态,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战略,以服务高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总抓手,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为重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积极探索符合高安实际的环境管理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坚持源头严防,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坚持过程严管,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境环节融入环境保护;坚持后果严惩,充分发挥新环保法“杀手锏”的功能,通过对环境违法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限制生产和停产整治、对生产设备查封扣押和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等办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长远谋划、总体设计,对全局性、普遍性的环境问题,要全面部署、全面推进。同时,抓住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解决。

——统筹兼顾、民生优先。坚持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将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源、清洁的土壤作为头等大事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依靠群众、创新机制。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新机制,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培育开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依靠信息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建成协调统一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

(三)规划目标

遵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把握好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到2020年,进一步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有效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扭转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改善各区域环境质量,探索实践绿色循环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四)规划指标

到“十三五”末,全市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如下要求:

1、环境质量指标

(1)锦河高安交界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以上。

(2)高安市工业园入锦河口河水水质保证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以上。

(3)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4)市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5)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2类标准。

2、总量控制指标

(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6%。

(7)氨氮排放总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6%。

(8)烟尘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

3、污染防治指标

(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85%。

(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80%以上。

(1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4、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标

继续抓好高安生态创建工作,在“十三五”末,创建2个以上“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以上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争取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为高安创建生态县级市的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5、环保管理能力指标

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宣教标准化建设水平。到2016年后,通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仪器设备标准化验收,达到国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三级站标准化验收。2020年市环境监察大队达到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建成符合规定的监测执法业务用房。

(五)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重点

——重点流域:高安段锦河流域、肖江流域,以水环境综合整治为主。

——重点区域:高安市城区,以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整治为主。

——重点行业:建材、化工、造纸、食品等行业,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全面达标排放制度,有条件的行业实行生产废水零排放制度,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审计。——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责任制,严格环境监管,保障饮用水安全,确保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三、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做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工作,推进高安环境总体规划。

1、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契机,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由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构成的基本思路,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推进高安环境总体规划编制。做好四个方面的生态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管治制度,实施分级分区网格化管控;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完善生态保护管理机制,推进生态系统统一监测和系统管理;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保护。

2、严格环评审批制度,全面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对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资源开发项目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进行重点监督,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防止水土流失。针对矿山、取土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地质灾害毁弃地和塌陷地,大型项目建设区的裸露工作面开展生态恢复。逐步建立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实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行等全过程的生态环境监管。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支撑。推进高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加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在境内的锦江、肖江流域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加快建立盲目决策损害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和损害赔偿制度,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排污许可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江西省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普及、推广猪沼果、稻田养鱼等生态种养模式和节水农业模式。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日常督察力度,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规范的污染治理设施。按照“三区”划定的原则,全面推进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的拆除工作。推广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大力创建生态乡镇、文明生态村。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施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资源节约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使节约资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企业,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工艺设备。加强对清洁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实施的监督,同时,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求评价单位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对原料使用、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污染物产生及处置等进行分析认证,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及污染物产业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同时要求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2、全面加强工业园区环境保护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科学规划工业园区,从源头控制污染,严格控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园。(1)“十三五”期间,我市所有的工业园区要按规定完成规划环评工作;(2)所有园区企业要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进行项目环评,已经建成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进行验收;(3)到2020年底,各工业园区要分组分批扩建完成现有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使其能够消纳园区排放的污水,严格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行制度,确保达标排放;(4)园区企业都要配套废水废气建设污染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5)园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完成在线设备安装。

(三)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保基础工作

1、开展环境综合整治。(1)开展锦河流域、肖江流域、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市区完成烟尘控制区、噪声控制区建设;(3)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4)加强城区生活娱乐噪声环境整治工作;(5)积极引导餐饮业使用清洁能源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加强餐饮业环境监督管理。

2、健全我市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体系工作,完善环境保护执法责任制等制度建设。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为严格执法提供机制保障。

3、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力度,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截污管网建设,到2020年,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安全处置危险废物 推进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督促企业按法律规定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处置合同,并做好备案和实行转移联单制度的工作。建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实现危险废物和的安全处置。

2、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重点产生行业应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促进固体废物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综合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引进建设若干个固体废物重复利用的绿色企业,重点提高粉煤灰、炉渣、煤矸石等特别是陶瓷行业废泥废砖的综合利用水平,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3、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和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

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推行和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2017年前,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企业,并投入生产。至2020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

(五)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1、加强环保队伍自身能力建设。要大力加强我市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装备水平。“十二五”期间:市环境监测站要达到国家三级站标准,同时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系统和大气监测系统;市环境监察大队要达到省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建成符合规定的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开通高安市“12369”环保投诉热线。

2、建设全市环境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结合我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快速上报系统,并配备必要的应急监测设备和防护设备,提高实验室快速测定分析能力,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识别、及时处置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并对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做到及时上报和一线紧急处置。

(六)“十三五”环保重点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投资近20亿元实施一批重点环境保护工程,除争取国家、江西省和宜春市支持外,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政府调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和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1、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日处理90吨生活垃圾的焚烧发电厂。

2、工业园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扩建。新世纪工业园区和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在现有日处理量1万吨基础上扩建至日处理2万吨工业污水的污水集中处理厂以及建设配套的管网。

3、各乡镇至少建一座分散式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共计一十三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的管网,合计处理生活污水规模达到日处理11万吨。

4、农村居住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5、建设完成中节能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清洁工业燃气建设项目,基地所有陶瓷厂淘汰煤气站。

6、市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

7、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和标准化项目。

8、所有陶瓷企业废气除尘、脱硝综合治理改造项目。

9、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项目。

10、环境监测、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工程。

11、环境监察自动化网点建设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力促全民环保意识提高

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紧密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开展环保宣传,力促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广泛开展环保知识进社区、环保知识进乡镇、环保知识进企业、全民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畅通环境信访、12369环保热线、网络邮箱等信访投诉渠道,鼓励实行有奖举报,支持环境公益诉讼。抓住新环保法实施的机遇,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环保知识培训,为新环保法的宣传锻炼人才。拨出专款印制新环保法以及相关环保法律的宣传资料,为环保法的宣传工作打下基础。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要求,明确执法责任和程序,提高执法效率,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继续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加大对环境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和环境处罚的执行力度,重点解决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和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项目,以及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和没有污染物总量指标的项目坚决不予环评审批。建立地方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情况与新建项目环评审批相结合机制,实施“等量(减量)淘汰(置换)”,强化项目“区域限批”。建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竣工环保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验收后的跟踪管理。

(三)创新环境监管模式,提升环境监管效率

推行规模以上企业“千分制考核”管理办法。由环境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工业企业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按考核标准打出考核分数,为全年的考核积累了监管数据。规范主要工业企业环境监管频次和监管要求,提高监管效能。推行项目化管理制度。把项目化的手段运用到环保管理工作中,采取项目化、责任人、时间表的办法,推行环保工作项目化开展,把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逐个解决,有效防止环保工作中存在的“时间到,任务完”现象。

(四)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快环保产业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支撑发展、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充分发挥环境科技对环保工作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开展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建设环境保护决策科技平台。大力开发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和风险防范的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市场培育,将相关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鼓励环境设施的社会化建设运营,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技术研发与咨询、环境工程服务、环境风险管理为重点,推行环境监测社会化试点,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推动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环境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加大环境监测与执法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环保队伍建设特别是重点业务领域环保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

(五)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扩宽筹措渠道

实现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合理划分环境保护事权、财权,理清政府在环保投入中的责任。建立环境保护投资稳定增长机制,强化政府环保投入的主体地位,以建立和疏通环境保护投资有效渠道为重点,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保障。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将主体功能区、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重要的因素。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创新环境金融产品。改革环保投资统计框架,优化调整环境保护投资途径,提高环保投资决策分析能力。及时公布环境治理工程、环保技术需求等,完善有关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环保。

(六)强化部门环保责任,确保规划完成落实

市政府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指导和协调。发展改革部门要安排环保项目建设计划,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促进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政府规章,从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协调。财政部门要将环境保护支出列入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示范项目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资金的投入,要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经费支出。经贸部门要加强对消耗高、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的监督管理。税务部门要落实环保税收优惠政策。科技部门要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市级科研计划。公安、工商、建设、国土、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等部门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篇: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发布(全文)(2016年10月31日)

中商情报网讯11月2日消息,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2日正式公布。“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环保上投入约4400亿元人民币,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7.5%。

以下是通知全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9日

上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推进本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深刻把握本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发展形势

(一)过去五年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十二五”期间,本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依托环保协调推进机制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污染减排等工作平台,按照率先引领和底线思维的要求,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系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青草沙、东风西沙水源地相继建成运行,两江并举水源地格局初步形成。污水厂网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完成白龙港二期等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10.9个百分点,达到92.8%。全市16家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实现全覆盖。“一主多点”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运行、在建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达到27000吨/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大力推进郊区林地和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全市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03%。

2.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主要河道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黄标车淘汰等治理工作,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4200余项,吴泾、南大、桃浦等工业区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金山、合庆、青东农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成效,区域环境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启动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88家,累计500多个行政村开展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近33万户。桃浦、南大等地区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试点顺利启动。

3.环境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2项地方性法规和10余项配套文件,制订《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项地方标准规范,落实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政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等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逐步加强。

4.城市环境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加的同时,主要污染物削减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削减25.1%、18.4%、33.1%和32.1%,超额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目标。地表水主要水体水质稳步改善。2015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2010年提高10.0%,水环境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9%、19%,劣Ⅴ类水体比例减少7.8%。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呈改善趋势。2015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41.4%、8.0%和12.7%,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14.5%。

3.指“十二五”期间的2个国控断面,扣除上游来水影响。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为环保部核定数据。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我市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打好污染治理持久战和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环境保护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层面上,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宜居已成为全球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被列入主要目标,新环保法和大气、水、土壤专项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党政同责、终身追究、环保督查等要求更加明确,污染治理标准更加严化,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在本市层面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战略位置,把环境保护作为本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三个导向”和“四个底线”,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减量化、重点区域综合整治等重大举措。此外,社会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上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本市环保工作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和短板。一是环境质量总体与国家标准和市民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主要水体氮、磷普遍超标,部分郊区中小河道污染严重,城乡环境差异明显,城市生态功能不足,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和市民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污染预防和治理能力仍显不足。2015年,本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能源消费总量达1.14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约4850万吨,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尽管通过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大规模投入,本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已上了很大台阶,但仍不足以完全消化人口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增量。三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难度增大,更加取决于转方式、调结构。“十三五”期间,本市通过末端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减排空间也更加有限。同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较重、养殖总量和种植强度较大、建设用地比例过高等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除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外,必须在调结构、转方式等源头防控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加快产业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四是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瓶颈约束亟待破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须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与环境治理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加凸现,重点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能力,完善基层环保责任体系、环保考核奖惩机制、生态损害追究赔偿制度、市场化的环境治理机制,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2 PM2.5来源和监测评价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主要来自于人为排放,包括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生成。一次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及粉尘、扬尘。二次转化是指由二氧化硫、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人为来源主要包括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道路与建筑扬尘、民用分散燃烧等。自然过程也会产生少量PM2.5,如沙尘暴、火山灰、森林火灾、花粉、海盐等。PM2.5也是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和导致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上海发布的PM2.5指标的监测数据采集,来自本市10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普陀监测站、卢湾师专附小、虹口凉城、杨浦四漂、静安监测站、徐汇上师大、浦东川沙、浦东张江、浦东监测站、青浦淀山湖。其中,青浦淀山湖为对照点,不参与全市整体空气质量水平的评价。

二、确立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围绕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红线,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良的生态环境产品。

(二)基本原则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色转型发展”为主线,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力度,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底线思维”。在转型发展中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导向,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以环保倒逼引导发展动力转换,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

——更加注重“接轨国际”和“率先引领”。在环境质量上,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宜居标准,逐步提高要求,水、大气等主要指标在达到国家阶段性要求的基础上,要力争取得更大改善;在环保标准上,按照国内最严、接轨国际的标准推进污染治理,体现率先引领;在环保措施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快推进实施。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依法严管”。坚持依法治理和改革创新并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保责任和法制体系,强化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市场化治污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深入推进环境保护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科学治理”和“创新驱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提升科学治污和精准施策水平,强化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形成产业新高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公众对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2.主要指标

——环境质量方面。到2020年,全市主要环境质量指标保持稳步改善趋势。PM2.5年均浓度达到42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重污染天气明显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以AQI表征)达到75.1%以上,力争达到80%左右。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水质优良率(按水量计)高于90%,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完成20个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或提升要求。

备注:1.以国家最终考核要求为准;2.指20个地表水水质国家考核断面完成水质达标或改善要求,其中,13个断面保持水质现状,3个断面水质需提升一个等级,4个断面水质需消除劣五类;3.根据国家要求,在继续实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个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十三五”时期增加挥发性有机物和总氮两个污染物。

——环境治理方面。到2020年,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

——生态空间方面,到2020年,全市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人,湿地保有量37.7万公顷,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集中建设区外现状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

——总量控制方面,全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相关要求,用水总量控制在129.35亿立方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化肥农药亩均施用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水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1.强化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完善水源地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格局,着力解决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开放性问题,2017年,建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及相关配套工程。积极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太浦河清水走廊建设。深化研究长江口水源地联通体系,完善多源联动的原水系统布局。全面实现郊区供水集约化。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水总量的90%以上达到优良水平。

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落实国家有关水源地规定和《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完成新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警示标志设立和围栏建设等保护工作,落实污染源关停、整治措施。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项目的清拆整治,2017年底前,实现全市在用集中式水源地一级水源保护区封闭式管理,率先完成二级水源保护区内“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并转化为生态用地。按照要求完成全市二级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的关闭调整或截污纳管。

严格控制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运输船舶等流动风险源和周边风险企业的监管。在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高污染风险货物或剧毒品的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严格监管各类装卸码头。全面落实太浦河危险品船舶禁运,并持续减少太浦河的船舶航运量。完善并严格实施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应急处置、保障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多部门联动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跨界水污染事故处置应急联防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全面提升饮用水供水水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保障饮用水安全。启动以长江原水为水源的中心城区水厂深度处理,2020年底前,完成建设杨树浦、月浦等水厂深度处理工程,提升饮用水质量。深入推进小口径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全市改造管网2050公里。市、区两级政府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

2.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按不同功能区域的水环境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石洞口、竹园、白龙港、虹桥、泰和及郊区南翔、松东、奉贤西部等30余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到2020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约60万立方米/日。

加快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加强老镇区、城郊结合部等人口集中地区,以及“城中村”“195”区域等薄弱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配合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重点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继续完善污水处理厂一、二级配套管网,加强截污纳管力度,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积极推进非建成区直排污染源纳管,基本实现城镇化地区、“195”区域开发地区污水全部纳管,其他直排污染源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到2020年底,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全面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和臭气治理。以中心城三大污水片区为重点,加快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同步开展污水厂臭气治理。新建石洞口、竹园以及白龙港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郊区新建松江、嘉定、奉贤、浦东、金山、青浦、崇明等区污泥处理工程;新增闵行、杨浦、浦东等区通沟污泥处理设施。到2020年,全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的格局,污水厂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0%。

3.加大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

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全面启动城市地表径流和市政排水设施污染控制。开展中心城初期雨水治理,深化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系统工程前期研究并加快建设试验段工程。实施市政泵站污水截流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重点完成中心城区21座雨水泵站的旱流截污改造;制定并完善市政泵站调度运行制度,控制泵站放江污染。新建或完善中心城排水系统,全面消除中心城建成区排水系统空白区,新建泵站同步设置旱流截污设施。开展全市建成区排水管道大排查,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雨污混接改造,到2020年,基本解决市政管道雨污管网混接问题。

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符合上海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和管控体系,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郊区新城、重点功能区域、重点转型区域、成片开发区域和郊野公园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注重水田保护修复;建成区结合城市更新、旧区改造、道路和排水系统改造等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保护和低影响开发雨水技术与设施体系,本市海绵城市建设面积达200平方公里以上。各区和有关管委会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临港地区、普陀桃浦地区、松江南部新城、徐汇滨江等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建设。

专栏4 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部署推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该指导意见指出,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法。该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4.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不断深化河道综合整治。以重污染河道和中小河道为重点,坚持治本为先,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关停拆除不符合规划要求和排放要求的违法企业和违章建筑,采取岸边整治、轮疏、生态治理等综合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加强断头河打通和水系沟通,增加水动力。加快推进56条段以上黑臭河道综合整治,开展200公里重污染河道治理。以国考断面和市考断面为重点,编制实施不达标水体达标方案,将水质达标治理与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改造等工作相结合,合力推进水质改善,按期完成断面水质达标任务,达标断面力争提升水质类别。对超标控制单元实行严于排放标准的差异化要求,必要时采取限批等措施。到2020年,全市力争全面消除黑臭河道,完成1000公里中小河道生态治理,继续推进镇村级河道疏浚,实现全市镇村级河道轮疏一遍。

持续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继续落实《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修编)》相关任务,推进青西三镇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计划,完成淀山湖、汪洋湖及周边水系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深化研究淀山湖、滴水湖等主要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加强主要水体水葫芦、浮萍等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2017年底前,完成生产使用情况调查。重点监控评估水源地、水产品集中养殖区等重点区域风险,实施相关控制措施。持续实施河湖水生态监测,推进河湖生态健康状况的跟踪评估。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坚持陆海统筹,以实施污染源防控为重点,实施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海和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持续削减本市陆源入海及海上污染负荷。研究实施长江口、杭州湾等重点河口海湾污染综合整治。强化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环境监管。

加强海上溢油、危化品泄漏等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划定并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确保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功能区面积不减少,自然岸线保有率不降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海岸、海域生态修复,实施浦东、奉贤、金山等海岸生态修复工程和金山三岛物种多样性保护及整治修复工程等项目,逐步修复本市近岸海域典型受损的生态系统。研究设立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二)大气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深化强化防控措施,继续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1.深化燃煤污染控制

强化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严格控制能源总量,实施全市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双总量控制,进一步压减钢铁和化工等行业用煤总量,合理控制发电用煤总量。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亿吨标准煤以内,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增加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2%。

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力度,到2020年,力争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13%左右。安全合理有序利用外来电,“十三五”期间,市外来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保持在40%左右。

继续深化燃煤污染防治。2017年底前,完成漕泾电厂1#机组等全市所有30万千瓦以上公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下燃煤机组上大压小,鼓励污染物超量削减。推进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宝钢自备电厂燃煤机组清洁化改造,所有燃煤机组实现地方标准排放要求。2017年底前,完成剩余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取消分散燃煤。

2.加强工业污染综合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推进石化、化工、涂料、涂装、印刷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污染治理全覆盖。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化工区、华谊集团、金山二工区、宝钢集团等重点企业实施VOCs综合治理;有机化工原料制造、合成材料、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等6个行业按照规程实施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和开停工维检修期间的VOCs控制措施;汽车涂装、船舶涂装、涂料和油墨生产、印刷等行业按要求推进废气达标排放治理。实施重点行业VOCs排污收费试点。

到2016年底,完成全市VOCs重点排放企业综合治理。

深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继续深化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控制相结合管理制度。推进燃气(油)锅炉低氮改造。到2020年,钢铁、石化化工、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涂料生产等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3.加强流动源污染治理

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扩能、增效、加强管理。继续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推进集装箱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替代,加快充电桩和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分时租赁发展。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50%以上,公共充电桩超过2.8万个。适度发展新型无轨电车,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优化慢行交通环境。

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坚持小客车总量控制,优化完善不同号牌车辆的差别化管理政策。适时提前实施新车国六排放标准,推进车用油品升级和监管。加强在用车检测和监管,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制和检测标准,推广简易工况法环保检测全覆盖。推进国三排放公交、货运车等老旧车辆加装或更换尾气后处理装置。持续推进高污染车辆的限行措施,鼓励提前淘汰高污染车辆。

实施普通柴油用品升级。加强长三角区域在用车公安、交通、环保信息共享,实现在用车异地协同监管。到2020年,在用机动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5年基础上削减20%左右。

强化港口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上海港船舶污染防治办法》,形成海事、环保、质量技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船用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间率先实施使用低硫燃油,推进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油措施。内河船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油品。开展船舶加装尾气处理装置试点研究。强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在完成吴淞国际邮轮码头、洋山冠东集装箱码头等岸基供电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完成内河码头岸基供电标准化改造。推进港口作业船舶统一使用低硫油,全面完成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龙门吊等装卸设备“油改电”“油改气”工作,加快黄浦江、苏州河公务、游览船新能源试点应用,扩大LNG动力船舶试点范围。

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分类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和淘汰更新工作,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质量管理。

专栏5 船舶排放控制区

船舶对大气的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为解决船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建立排放控制区(EmissionControlArea)的建议。

1997年的空气污染防止国际会议通过了MARPOL公约(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1997年议定书,规定了排放控制区。在排放控制区中,船舶排放受到较严格的控制,船舶被要求使用清洁燃料(如低硫油)或达到先进的排放控制水平。

目前,全球已经有波罗的海、北海、北美和美国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

为了推进绿色航运和节能减排,减少船舶在我国重点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控制我国沿海沿河地区特别是港口城市的船舶大气污染。

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有条件的港口可以实施高于现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后,必须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

4.深化扬尘污染防治

全面加强工地、道路、码头和工业企业等扬尘污染防治,强化监测监管,确保2020年全市扬尘污染水平下降20%以上。

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到2020年,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100%采用装配式建筑。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推进绿色工地和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大力推进建筑、市政、拆房等工地以及混凝土搅拌站等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建筑和市政工地防尘控尘措施的落实保障机制。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到2020年,全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达标率达到98%以上。继续加强拆房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全市拆房工地须按要求采取降尘措施。继续推进扬尘污染控制区的创建和复验工作。

强化码头堆场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码头堆场安装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系统。推进码头、堆场的料仓与传送装置密闭化改造和场地整治。开展建筑建材行业码头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全部落实降尘措施。制定并实施内港、外港散货(煤炭、灰渣、砂石料等)码头堆场的扬尘污染整治方案,到2017年,内港、外港散货堆场全部落实降尘措施。

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制订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消纳设施专项规划。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密闭防漏改造,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有效遏制渣土、砂石料、混凝土运输滴漏洒落现象。

加强道路清扫,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

加强工业扬尘污染控制。工业企业内部煤堆、料堆全面实施封闭储存、建设防风抑制墙、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完成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散装原燃料及废料堆场的整治和改造,强化规范运行。

5.推进社会生活源整治

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强化喷涂和干燥作业规范,禁止露天喷涂和露天干燥,严格执法监管。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管理,全面推广餐饮油烟气高效治理技术,推进饮食服务业在线监控设施的安装使用,强化治理设施运行监管。鼓励建筑、家具、汽车等行业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和产品。完成原油和成品油码头油气回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三)土壤环境保护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编制实施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加快建立资源整合、权责明确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1.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

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制定详查方案和技术规定,按照要求公布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化工石化、医药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印染、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皮革鞣制、金属铸锻加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使用、农药生产、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及处置等12类工业领域),以及加油站、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等市政行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区域和持久性有机物等特殊污染物质的潜在污染场地调查,摸清潜在污染场地基本情况。

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监测资源,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设置,建立完善本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制定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环保、规划国土资源、农业、绿化市容等部门相关数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污染地块的跟踪管理、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2.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预防与安全利用

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按照国家要求,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等3个类别,建立分类清单。研究不同类别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管理要求,实施分类管控。

优先实施耕地和水源保护区土壤保护。对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土壤实施重点保护,逐步淘汰区域内的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化工医药、皮革制品、铅蓄电池制造、电镀等项目,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区域周边新建可能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项目。

强化污染预防和风险管控。逐步建立肥料、农药、饲料使用等档案制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执行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有关标准。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根据土壤污染现状动态调整种植作物品种,实现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对严格管控类土壤的用途管理,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管控措施。研究交通干线两侧、骨干河道两侧、工业地块及环境基础设施周边耕地使用调整计划,防范耕地土壤环境风险。研究制定“198”区域地块土地复垦调查评估技术规程和农业安全利用技术要求,加强土地复垦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林地园地农用化学品投入控制和土壤环境管理,对绿地土壤质量加强监管和检测,控制林地、园地土壤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风险,防止外进客土和改良材料使用产生的二次污染。

3.推进场地污染防控和治理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善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制度。根据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建立健全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土壤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场地环境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标准体系。

防范新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新建项目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防止新建项目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严格控制向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排放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的建设项目。

加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和园区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加强日常环境监测监管,明确相关措施、责任和监管机制,并向社会公开。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重点行业企业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范拆除活动污染土壤。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

有序开展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土壤治理修复主体责任。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以工业遗留场地为重点,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加快推进南大、桃浦等地区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开展吴淞、高化、金山卫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

建立完善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场地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地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加强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技术支撑。开展土壤环境污染过程及危害研究,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治理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建立系统实用技术体系;培育一批相关企业,推动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社会矛盾突出的区域,滚动实施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依法整治,形成合力,坚决消除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等“五违”问题。力争到2017年,重点整治区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好转。

加强全市指导协调,建立属地为主的职责体系,健全区级推进机制,分级负责,形成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综合执法、长效管理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机制。对清拆后区块,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其土地属性、区域定位等实际情况,分类制定发展规划。

四、强化产业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一)工业污染防治与转型发展

按照强化源头控制、促进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强产业环保准入,着力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结构调整,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工业园区环境设施建设和清洁生产改造。

1.严格产业环境准入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按照本市发展定位和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实施严于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标准和名录,动态更新本市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和能效指南,进一步提高钢铁、石化化工等高耗能、高碳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

严格项目环评审批。继续发挥环评“控制阀”作用,104个工业区块外原则上不得新建工业项目(都市型产业项目除外),对符合产业导向及环保要求、发展潜力大且确有改造需求的技改项目,按照不得增加污染排放量和环境风险的要求进行审批。进一步明确104个工业区块产业定位,高标准引进新项目,提高产业集聚度。禁止新建钢铁、建材、焦化、有色等行业的高污染项目,禁止建设新增长江水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严格控制石化化工和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新增产能项目。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坚持“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倍量削减方案。加强常态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违反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建设项目。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转型

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加大劣势产业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完成水泥、有色金属冶炼、再生铅、再生铝等11个行业整体调整,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电镀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小”工业企业,关停调整小型危废焚烧装置和落后焚烧产能。到2020年,工业园区外四大工艺等7个行业生产点总量减半。落实钢铁调整计划,控制调整全市钢铁产能。持续推进现有工业企业向规划留工业区集中,加快推进104个工业区块外化工企业的调整,优先淘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的污染企业,完成工业区外危险化学品企业调整。到2020年,力争完成3000项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转型。加快推进桃浦、南大、吴淞等地区产业转型,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推动杭州湾北岸地区制造业升级,分类推动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等50个重点区域结构调整。结合“198”区域减量化和“195”区域转型,率先推进外环线以内、郊区新城、大型居住区周边、虹桥商务区及其拓展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崇明生态岛(本岛)等六个重点区域内“三高一低”企业关停调整。

3.加强工业企业事中事后监管

建立健全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制定《上海市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排污许可证制度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建立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2017年,完成对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逐步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加强许可证管理,建成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系统,全面推行持证单位“三监联动”管理。

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制定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对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限期治理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关闭。督促企业履行自行监测、自证守法的基本责任,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制度,开展自行监测或委托第三方监测,如实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向社会公开。排查并公布未达标工业污染源名单,设立企业环保违法曝光台。

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公开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环评及其他环保行政许可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完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技术改造。以“聚焦行业、突出重点”为主线,围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积极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到2020年,推进200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50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以及节能环保改造项目,清洁生产审核覆盖率达到70%,国家级循环经济改造园区清洁生产实现全覆盖。

4.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

完善工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限制含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进入市政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104个工业区块和“195”区域已开发地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建立完善雨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排损,防范风险。推进工业园区内部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完善工业园区配套绿地建设,加快推进金山、合庆、老港等重点环境整治区域防护隔离林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区实施集中供热。

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试点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控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完成104个工业区块规划环评,完善工业区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落实规划环评意见和措施要求。全部国家级和30%市级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5.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支持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围绕“创新融合、智慧节能、绿色环保”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基本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环保产业基本格局。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垃圾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监测系统等领域环保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汽车尾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油烟净化器等环保产品;持续提升环保服务,重点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强环境工程承包服务,做实环境信息服务,逐步推动环境监测服务规范化、市场化。积极培育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重点培育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咨询服务业。

加大环保产业支持力度。结合本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落实环保服务企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修订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出台合同环境服务项目扶持办法,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着力环保产业增强创新能力,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

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1.严控畜禽养殖业污染

大幅削减畜禽养殖总量。贯彻落实《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组织实施本市畜禽养殖业布局规划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削减养殖总量,优化养殖布局。到2020年,全市畜禽养殖总量在2014年的基础上削减180万头标准猪,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出栏)以内,规模化养殖场总数控制在300家以内,同比例削减养殖污染排放总量。

加快畜禽养殖户关停整治。按照“减量提质”的原则,对布局不合理、防疫不达标、环保不配套的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加大整治淘汰力度。到2016年,全面完成2720家不规范中小畜禽养殖场(户)关停调整。

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开展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以生态还田、沼气工程为重点,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处理、污水发酵处理等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试点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到2020年,所有规划保留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粪尿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2.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防控、过程拦截、末端处理”的原则,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节水节肥等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优化调整茬口布局,减少夏熟大小麦种植面积,推进大小麦、绿肥、深耕晒垡“三三制”茬口模式,从结构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鼓励使用商品有机肥,农作物配方肥料和缓释肥料,优化肥料结构,减少化肥使用比例。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安全农药替代,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全面实施“双绿”工程。推广以大型喷杆式喷雾机为代表的新型植保机械,发展水肥一体化装备,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继续开展化肥农药流失定位监测。

到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到2020年,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100万吨、推广缓释肥16.5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30万亩次和水肥一体化技术27万亩次;全市大小麦种植面积控制在60万亩以下,全面建立农田休耕提质机制;推广绿色防控技术110万亩次,化肥亩均施用量控制在24公斤,农药亩均使用量控制在1公斤以下。

3.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推广种养结合、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理技术。到2020年,建立15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完成50个蔬菜基地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设备配套。进一步推进秸秆禁烧与多元综合利用,完善市-区-镇-村四级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天地一体”秸秆禁烧巡查机制。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转运和处置体系。

4.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村庄规划布局,推进郊区村庄布点规划编制。逐步撤并受环境影响严重以及规模小、分布散的村庄点,加快拆除农村非集建区内的工业点。聚焦规划保留的农村居民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整治,巩固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综合整治成果,保障“村收集、镇收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系统有效运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改善农村人居水环境。到2020年,完成30余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规划保留地区村庄改造工作,累计创建评定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核心,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综合利用,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1.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在干垃圾全面无害化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的基础上,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覆盖区域,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制定和完善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的标准与规范,探索分类后可回收物、湿垃圾处理技术并研究配套政策。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覆盖到500万户以上,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

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推进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和郊区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完成“一主多点”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并全量运行,积极推进湿垃圾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维持在2.7万吨/日。

建立有序的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处置体系。建立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管理体系,落实源头申报制度,鼓励建筑工地建筑垃圾区域内排放自平衡,推进建筑工地垃圾“零排放”。完善转运网络,提升转运能力,强化建筑垃圾流量流向管理。推进消纳场所及资源化设施建设,研究跨区处置补偿机制,推进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布局规划方案落地,形成建筑垃圾产生消纳总体平衡的新格局。

2.完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

完善工业固废管理制度。规范工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贮存和处理处置活动。建立一般工业固废管理的“负面清单”,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与环卫、环保等末端处理处置设施的无缝对接。启动工业固体废物申报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整合工业固体废物基础数据信息,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动态管理。

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建设。按照处置利用的合理半径,统一规划建设若干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进现有企业的调整提升和聚集。依托本市工业基础设施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宝钢钢渣返生产加工等项目建设,大力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推进老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二期工程。

3.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置体系

加快完善多元化回收网络体系。根据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动态更新要求,结合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处置现状,继续依托有关企业和市场化机制,完善多元化回收渠道,建立社区回收网络、区域回收中心、交易市场等,加快形成多元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网络体系。

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深度处理项目建设。针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积极开展深度处理、再制造和再生加工,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循环。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企业,控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简单拆解的新建项目建设,鼓励废物拆解综合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深度加工利用的新改扩建项目。

4.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探索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两网协同”,逐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设施与市容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衔接。优化固废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布局,推进现有企业产业聚集和能级提升。加大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推进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改造提升。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拓展多元化回收渠道,推进实施再生资源回收示范工程。

五、实施生态空间管控,增加绿色生态空间

(一)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融合,加强环境分区管治,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导向作用。

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以保障城市生态空间底线为目标,按照“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职责不改变”的管控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控,配套实施生态补偿等相关制度,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比例,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2.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基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目标,逐步推进“水、林、田、滩”复合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初步建成“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以城市森林为显著特征的生态网络框架体系,提升综合生态服务功能与效益。重点实施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两道”建设,构建健康、多元、互通、易达的都市绿色休闲网络,加快实施城市立体绿网和郊区农田林网建设,以系统均衡布局为目标,按照服务半径要求,继续完善“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建设,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

3.实施分类环境管治

按照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开发边界划分,研究完善本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环境功能区划。立足各类主体功能定位,把握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征、承载力及突出问题,实施分区管理、分类指导。进一步削减都市功能优化区和都市发展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淘汰“三高一低”工业企业,加快推进“195”区域转型和“198”区域复垦,着力推进以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为特点的新型城市化。全面推进综合生态发展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崇明生态岛建设品质。以“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为原则,构建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分区考核评价制度。

(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加快基本生态网络规划落地,千方百计增加绿色休憩空间,系统推进绿地林地建设,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全面推动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大力推进绿地林地建设

全市新建绿地6000公顷(其中,公园绿地2500公顷以上),新增林地30万亩以上。推进实施沿江、沿海、沿路、沿河生态廊道建设,实施城市绿道体系,形成本市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推进实施立体绿化网络空间200万平方米,推动农田林网建设,农田林网化率达到6%以上,构建城乡立体绿网。推进各类公园绿地建设,重点实施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扫盲工程。推进郊野公园及郊区休闲林地建设和改造开放,构建城市公园体系和郊野公园体系。依托城市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建设大型生态斑块,并通过生态廊道建设,使斑块之间相互联通;结合“198”区域复垦工作,逐步推进小型生态斑块建设。

积极推进交通干道两侧生态建设,两侧50-100米内加强通道防护林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大型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及周边的防护林建设,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2.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加大对全球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沿江沿海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提升城市的全球责任感。研究提出滩涂生态系统分区动态保护要求,确保滩涂生态系统自然发育充分和演替过程完整,使湿地保有量维持在37.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35%。以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提升管理水平,有效保护生物栖息地,修复、恢复受损湿地。按照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强化长江口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野生动物禁猎区、湿地公园、重要海岛及其他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和管理,拓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空间。

3.深化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围绕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总目标,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创新机制体制,深化崇明生态岛建设。创新生态文明制度,试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理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生态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全面监控岛域生态环境质量,增强预警预报功能;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农产品基地农田土壤质量,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废处置和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纳管;重点推进农村地区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能力、监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

4.提升生态示范建设水平

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全面提升本市各级生态示范建设水平,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方向。积极推进闵行、崇明、青浦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区等创建工作。

根据村镇环境保护的难点和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村镇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质量。

六、强化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城市环境安全

(一)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

以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为核心,全面提升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健全完善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辐射环境风险。

继续完善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环保机构体制改革,合理配置监管力量和资源,调整优化市区两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提升全市辐射监管整体能力。继续开展辐射建设项目审批简政放权,优化项目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辐射风险防范工作要求,持续推进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核安全文化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引入核技术利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核技术利用重点风险行业准入机制,合理调整辐照中心、移动探伤作业等重点风险企业的产业布局。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源库,增强城市放射性废物库防风险能力,着力解决一批历史遗留辐射安全问题。强化公共基站等电磁辐射设施监督监管,完善电磁辐射宣教科普基地建设。

不断提升辐射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监测能力,实现环境质量监测全介质和全方位覆盖,达到全国环保系统领先水平。加强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新增浦东、松江、闵行等9个郊区监测点,完善预警在线监测体系,增加青浦、浦东等4个预警监测点。完善水源地在线监测系统,推广重点敏感源的在线监测。构建上海电磁环境信息管理平台。

强化辐射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辐射应急和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车辆配置,建立第二支辐射应急队伍,提高辐射应急处置能力。完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建立长三角地区应急协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提升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

(二)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以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和确保安全为重点,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收运和处置体系,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危废管理要求,落实新建项目的危废处置去向。危废年产生量大于5000吨的新改扩建项目应配套建设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危险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和临时贮存污染控制。推进科研院校等实验室日常产生的化学废液收集和规范处置。探索将危险废物管理要求纳入到排污许可证进行管理。强化市、区两级监管的联动机制。

完善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加强对危险废物专业运输企业的专项评估考核,并建立名单动态调整制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危废收集服务平台建设,开展青浦、嘉定、金山等工业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收集与贮存平台的试点示范工作,完善实验室废物源头分类收集及末端分流处置能力。

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以最严格的环境标准,大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研究本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布局,调整淘汰技术水平落后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完成上海化工区、奉贤、金山、上海石化等区域集中危废处置项目建设,研究嘉定、宝山等地区集中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方案。鼓励各区和工业园区结合自身危废处置需求,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加快推进医疗废物第四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启动医疗废物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全部安全无害化处置。启动嘉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期建设和合并改建方案研究。

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托宝钢现有的炼钢及处理设施,开展废油漆桶综合利用及危废处理示范建设。建立废催化剂集中综合利用能力。鼓励企业利用危险废物作为原材料安全利用。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含重金属污泥处理技术与能力。研究建立废酸降级使用和综合利用交换平台建设,拓展废酸综合利用途径。鼓励大型工业基地开展危险废物焚烧与资源化集成处理设施建设。

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行业监管。建立危废处置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运营标准,规范危废处置企业的服务行为,并加强监管。鼓励危险废物处理第三方服务。将危废焚烧设施的在线监测数据及设施运行纳入到日常环境监管范围。结合资质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开展危废处置企业经营情况的第三方环境审计工作。

(三)完善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

强化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实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加强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推动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落实企业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完善城市环境应急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区两级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整体应对能力和合作。继续完善重点工业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快提升环境应急管理决策水平,实现环境应急管理过程信息化。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机制,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实施环境应急分级响应,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现场指挥和指挥协调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公开机制。

(四)强化其他环境风险防控

1.噪声污染防治

修订完善上海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完善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绘制中心城区噪声污染分布地图,加强噪声达标区管理。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新建、改扩建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噪声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的铁路、轨道交通、主要道路沿线区域,加大噪声治理力度。

严格新项目审批和执法监管,强化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严格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执法监管,强化夜间施工环保管理,完善执法手段,倡导文明施工。继续推进安静居住小区和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和复验巩固工作。强化社会生活噪声管控,研究制定公共场所噪声控制规约,引导市民“广场舞”文明活动不扰民。继续实施绿色护考行动。

2.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控制

继续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统计调查和开展环境激素本底调查。做好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六溴环十二烷(HBCD)、汞、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限制和淘汰工作。强化钢铁行业烧结、炼钢、废弃物焚烧、再生金属等重点行业监管,推进POPs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开展氢氯氟碳化物(HCFC)生产、使用、销售配额或备案管理,做好新化学物质、有毒化学品等企业环境管理登记或备案,加快涉有毒有害物质落后工艺、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特征污染物排放监测与能力建设,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3.重金属污染防治

以铬、汞、镉、铅、砷等为重点,开展涉重企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状况调查,建立涉重企业全口径环境信息清单。优化涉重行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重金属总量控制制度,将重金属污染物指标纳入许可证管理范围。到2020年,重金属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水平明显提升,重金属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15年的水平。

七、深化环保体制改革,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一)强化环境保护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负总责,建立健全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制定明确责任清单,各相关工作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实施监督管理,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探索建立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分级责任机制,分解落实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各区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环保责任离任审计、环境保护督察和履职约谈等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加快推动环境保护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完善环境治理体制机制

按照“统一、权威、高效”的原则,推进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区-街镇三级环保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跨区域监测执法机制,上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

强化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原则,深化环评等环保审批分类改革,建立健全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总量控制和污染源全过程管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深化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和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土地、规划、金融多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确保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支持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机制,在高风险行业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大对重点区域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力度。

(三)加强环境法规标准建设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按照法定程序,完成《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立法研究,研究修订《上海市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研究制定本市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推动辐射、危险废物等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参照国际先进水平,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为重点制定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定出台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排放、建筑扬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排放、恶臭污染物排放、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电镀废水排放等一批地方标准,修订《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燃气锅炉排放标准,继续完善VOCs排放重点行业排放标准研究制定。探索废水中重金属、微量有机物等新型污染物标准规范研究。持续提高在用车污染排放标准,内河船舶、非移动机械油品标准实施柴油车同等标准。

研究制定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场地调查、修复治理、验收、监测等技术规范,开展VOCs控制运行管理、畜禽固体粪和污水还田、关停企业突发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技术规范研究。加强与标准衔接的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制定,完善特征因子在线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完善电磁辐射环境标准体系。

(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和环境监督网格化建设,构建市、区、乡镇的三级环境监督网络,切实提升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围绕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等目标,加大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河道黑臭等重点领域监督执法力度,专项执法与“双随机”执法检查并举,强化联合联动综合执法,继续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落实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诉讼等方式对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损害的单位追究环境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五)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逐步构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资源互补、共建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以PM2.5、臭氧为重点的监测网络,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备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以省界来水、水源地和区级断面为主的上海市地表水环境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完善自动监测站点布设,实现水质、水文数据实时共享;整合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完善辐射应急及在线监测网络,提升辐射预警监测和应急能力;完善污染源监测体系建设,提高污染源现场和周边环境监测能力;大幅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测覆盖范围,污染源在线监测体系全面覆盖国家、市、区三级重点监管企业,与环保部门联网并向社会公开;逐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卫星、航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实现对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区的跟踪监测;全面完成重点产业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监控网建设;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水平;填补现有标准的环境分析能力空白,优化水质分析能力,扩展化工特征因子环境监测能力,开发金属形态分析能力,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制订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方案,开发社会化服务监管考核信息平台。

(六)全面提升环境信息化水平

完善环保数据中心,构建“环保云”平台,建立污染源统一编码体系,加快推进智慧监测、智慧监管、智慧门户建设以及环保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环境管理与决策支撑能力。组织推进污染源一证式管理、长三角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水环境监测预警、环境应急、移动执法、辐射管理、固废管理等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构建全市环保管理“一张图”,实现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监管等信息的可视化。推进环保大数据建设和应用,通过环境质量、污染源、风险源、环保舆情等数据融合和外部关联分析,促进环境综合决策的科学化;通过监测、执法、信用评价、信访投诉等信息的综合分析,促进污染源监管的精准化;创新“互联网+环保政务”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网上办事平台,促进环境公共服务的便民化。

(七)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力度

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破解环境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为重点,加大环保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环境保护部复合型大气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城市土壤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快长三角大气污染预警预报中心二期建设,建设上海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上海市环境标准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和流域环境科技协作。

(八)积极推进社会共治共享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发布公众环境友好行动指南,鼓励公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形成低碳节约、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建设完善一批环境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类新媒体宣传作用和舆论监督,推动全社会共抓环境保护。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企业环境责任报告发布范围,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试点。探索建立环保志愿者制度,积极推动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搭建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九)加强环境合作协作交流

第四篇: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长顺县新寨乡福兴煤矿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科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账,渐还旧账”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福兴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植树造林管理办公室,规范煤炭生产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等方案;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实施完成并达到预期标准。

三、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分重点防治区主要包括:矿山主井口、风井口、炸药库、煤矿矸石场、办公区、生活区、磅房,涉及防治面积0.126平方公里。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

(一)重点防治区综合治理任务

1、通过地下煤层禁采,预防地表塌陷和地裂缝。

2、在煤矸石场坡脚修建挡渣坝,处理矸石的堆放。

3、在井口和工业广场上方设置滚石接拦网。

4、经常清理排水沟,防洪水灾害。

5、在工业场地生产生活区进行场地绿化

(二)一般防治区综合治理任务

1、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2、禁止垦荒、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

五、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坚持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矿山环境保护与煤矿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原则,根据矿山环境评估结果,针对矿山环境影响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一)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在煤炭开采行产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配备探水钻机,加强老窑探放水工作,以免发生透水事故。

2、编制保安煤柱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

行煤炭开采生产活动。

3、修建坡脚抗滑挡墙,防治矸石场滑坡灾害的发生。

4、在主矿井口、办公区、职工宿舍区及煤场、矸石场,修建排水沟,防冲挡墙。

5、编制水文地质勘查报告,为煤炭开采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6、加强矿区“雨季三防”排水沟清理工作。

(二)环境保护措施

1、煤矸石用于填工业广场及修建公路石料、其余煤矸石外卖就近砖厂。

2、在煤矸场下方修建挡墙,保持煤矸场稳定,避免矸石受雨水侵蚀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对废弃矸石场进行平整复土植被绿化。

3、加强对矿井水的管理,对矿井排放的废水,经污水处理池,采取沉淀池进行旋流沉淀处理,向外排放。对食堂、机修库污水采取隔油处理后进行排放。

4、对塌陷区及时回填平整植树绿化。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组织措施

(一)组织管理措施

将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列为煤矿管理工作的重点,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由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矿山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求,细化植树造林工作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创建工作中突出人的要素,通过对矿山企业的管理来建设好矿山,走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二)技术保障措施

1、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培训爆破技术人员、环境检测技术人员和地质灾害治理技术人员。通过引进专业对口,适应矿山工作环境的技术人员进行弥补,为矿山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人员保证。

2、矿山企业生产设备齐全,管理手段完善,矿山企业增置矿山测量设备、矿山环境监测设备等仪器设备,为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技术上的物质保证。

3、注意技术手段在决策过程中的运用,在矿山建设任务考评工作中采取量化的指标。

第五篇: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冀政办函[2012]8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一月十七日

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编制好《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规划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编制,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

一、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主要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为硬抓手,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严格落实责任,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安全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年下降。根据环境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54.6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3.38万吨,分别比2005年削减17.34%、17.53%,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分别削减15%的任务目标。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分别为0.045毫克/立方米、0.077毫克/立方米、0.029毫克/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下降43.8%、22.2%、14.7%。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337天,比2005年增加42天,实现超过292天的规划目标。

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10年,全省七大水系三类和好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47.2%,比2005年提升18个百分点,劣五类水质断面比例为33.6%,比2005年减少13个百分点。国控省控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3.07mg/l、5.39mg/l,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58%、37%。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十一五”规划指标要求。

生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建成9个自然保护区,新增保护区面积99804.5公顷,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25%,规范化建设的自然保护区比例达到“十一五”规划指标要求。扎实推进生态造林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17.3万亩,荒漠化土地减少270.3万亩。水利基础设施和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80平方公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护面积2760平方公里。耕地与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地质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建成地质遗迹保护区4个、地质公园14个,建立200多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2.72%。海洋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十一五”规划指标要求。

重点治污项目建设明显提速。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建成并运行污水处理厂175座,比2005年增加139座,约是规划任务的1.5倍。每个县(市)均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处理能力达到816万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578万立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全省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3352万千瓦,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9.8%,占全国脱硫机组总装机容量的6.7%;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51座,形成无害化处理能力2.52万吨/日,比2005年增加1.5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78.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1%,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55个和20.4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

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通过关停钢铁、炼焦、电镀、玻璃等落后产能项目,合计淘汰落后炼铁3696万吨、炼钢1888万吨、水泥6139万吨、玻璃5622万重量箱、焦化796万吨、造纸205万吨、酒精15万吨、印染3亿米、制革650万标张等一批生产能力。

专栏1: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略)

(二)主要做法。

5年来,始终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把污染减排、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推进生态省建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强力推动。

以“双三十”示范工程为龙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各级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减排目标,突出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并重的思路,全力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了调度、考核,制发了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及减排计划,建立了激励机制。“双三十”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带动作用,转变发展方式的示范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的引导作用,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作用和创新工作方法的示范作用。

围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要求深化大气综合整治。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全省实施了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功能调整,下力量治理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业油烟污染,有力促进了全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特别是北京奥运期间,坚持以超常的措施、严格的标准,全部按期完成列入奥运保障方案的重点大气治理项目,我省奥运空气保障工作得到国家充分肯定。

积极开展生态补偿破解水环境污染治理难题。在2008年子牙河水系实施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的基础上,2009年4月,在全省七大水系201个断面全面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10年底,共扣缴生态补偿金8970万元,强化了政府环保责任,理顺了流域整体管理和区域局部管理的关系,有效遏制了上游向下游排污,推动了水质改善。我省被环境保护部确定为全国省级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水污染防治规划计划,颁布实施了《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开展了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和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选树一批协调发展典型推动生态省建设。2005年我省被确定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编制实施了《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2030)》。截至2010年底,全省11个设区市和136个县(市)全部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县)规划。开展了环保系列创建活动,共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9个、环境优美乡(镇)15个、国家级生态村5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79个。新建和升级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分别增至11个和22个。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出台了《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全省农村环保“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不断深化。连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解决关系民生环境问题。按照“三严”执法要求,连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全省钢铁行业产能和排污状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组织开展了“北京护城河”环境执法检查等活动。“十一五”期间,全省检查企业45万家(次),取缔违法企业4000多家,停产治理3500家,限期治理1400家,对50000多件各类群众举报信访案件进行了查处,对1700多件典型案件实施了挂牌督办。出台了《环境保护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试行办法》,推动环保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走在了全国前列。

不断创新环境保护政策机制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地方立法,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和《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区域禁限批,出台《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强化信贷约束,出台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开展绿色信贷政策效果评价工作的重要文件;出台有利于减排的价格政策,分两次将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到1.26元/公斤和1.4元/公斤;实行环境信用等级管理,对726家重点企业实行环境信用分级管理制度和环境监督员制度。

大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印发实施了建设环境保护污染监控、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公众参与“四大体系”的意见,坚持把体系建设做成项目,用工程手段推进。强化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新建省级环境监测综合楼,分批支持了各设区市、县(市、区)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全省重点企业自动监控设施安装率为100%。加强辐射安全环境监管,10个设区市成立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建立了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强化了辐射安全监管,开展了辐射安全执法检查,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增强环境科技支撑,建成了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和3个重点实验室,白洋淀流域污染削减工程示范项目列入国家水治理专项课题。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拿出近10亿元专项用于污染治理、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等领域;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开通了“环保省长热线电话”和“12369”环保热线电话,成立了河北环保联合会等各类环保志愿者协会和团体。

(三)基本经验。

统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加强环境保护、落实环保重点任务的基础前提。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环保各项工作,制定实施环保规划计划必须坚持围绕发展抓环保,抓好环保促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

紧扣调结构转方式的主线,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强政策机制体制创新,是破解环保难题、促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促进,需要以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为重要支撑。只有建立完备的防范体系、治理体系、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需求。

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是实现全面推动、重点突破的重要方法。抓重点、树典型、带全局,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省委、省政府抓“双三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做法,有力激发了政府重视环保、领认责任、真抓减排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坚持抓投入与强管理并重,是落实规划重点工程、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污染减排,工程项目是基础,监督管理是保证。“十一五”期间,各地建成了大批工程项目,对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加大工程投入的同时,还须注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治污设施能够发挥其减排成效。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处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双重任务,构筑环首都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产业)聚集区、开发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省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十二五”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河北等主要任务的重要推手,将污染减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型指标;二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环境容量已成为区域布局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已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已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环境管理已成为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环境安全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三是我省已具备加快发展和跨越发展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为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经济技术基础、社会思想意识和体制机制保障。

(二)困难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处于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为:环境保护责任和任务更加艰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增加到4项,作为经济结构偏重的东部省份,意味着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减排技术和政策亟待成熟和完善;生态环境质量仍然非常脆弱,我省七大水系仍有336%的水质断面为劣五类,子牙河、北三河、漳卫南运河和黑龙港水系仍呈重度污染,设区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仍然较高,一些达标城市接近标准上限,部分区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恢复难度大;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核与电磁辐射、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等污染问题不断凸显,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增大;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造碧水蓝天、改善生活环境、防范环境健康风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等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的状况仍不能满足新时期日益繁重的环境保护事业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发挥环境保护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中的能动机制和杠杆作用,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为保障,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为实现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奋斗目标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环境优先,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实现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坚持全过程预防,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体现在经济发展各领域,落实到社会组织各方面;坚持高效治理,不断提高重点治污项目建设和运行水平。

3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坚持立足当前、长远谋划,在总体任务设计上突出重点流域区域、重点行业;坚持统筹推进、全面部署,注重选树协调发展典型,突出示范带动;坚持围绕重点、狠抓落实,着力攻克热点难点问题,实现率先突破。

4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将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等民生问题,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下大力加以解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坚持统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全面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福祉。

5落实任务,项目带动。坚持改善环境质量与明确重点任务相结合,加强污染防治与落实重点项目相结合,做到目标明细化,任务落实化,项目具体化。

(三)主要目标。

按照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发展趋势条件,“十二五”时期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重点行业产排污强度明显降低,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0.4%、13.8%、14.3%、15.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大于等于5.0%。

2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劣五类水质的比例小于30%,好于三类的比例大于30%。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年均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空气污染指数逐年降低。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达标率为100%。

3生态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对全省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海岸线、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明显加强,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到1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1%,森林蓄积量达到1.4亿立方米。

4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城区污染场地和土壤的污染防控与修复得到加强。

5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在初步实现县县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水平;继续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环境监管体系。

专栏2: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标(略)

四、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重中之重的任务,坚持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绿色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坚持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强化监督管理,维护环境安全;坚持推进生态河北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坚持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适应事业发展需求。

(一)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绿色发展。

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坚持从源头预防上促进减排,从全过程监管上保障减排,从末端治理上落实减排,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管理减排,依靠科技减排,加快推进各级政府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为依据,用环评制度严控“两高一资”项目,用环境标准促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先导功能和倒逼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玻璃、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新建项目审批与淘汰落后产能、污染减排相结合的机制,实施“等量淘汰(置换)”或“减量淘汰(置换)”。从源头优化工业发展和布局,推进开发区、工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和矿山、水电、火电、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规划环评,推动产业入园进区,实行污染集中处理。对没有环境容量的区域或未完成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和污染治理任务的区域(行业、企业),实施禁(限)批。推动提高资源节约水平,鼓励资源综合利用。逐步推行和实施单位增加值或产品污染物产生量评价制度,逐步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

深入贯彻减排法律法规,巩固和深化减排成果。贯彻实施《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根据全省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实际排污情况,划定和实施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实施生态补偿和环境责任保险,进一步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稳步实施区域禁(限)批,各设区市根据《河北省区域禁(限)批建设项目实施意见(试行)》,严格建设项目的审批和管理;严格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业企业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申请领取率达到100%,严格限定各类企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总量,禁止无证排污及超标、超量排污。各地应及早研究、科学制定和完善“十二五”减排规划和减排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进一步深化“三大减排”,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按照贡献大、任务重、示范强、不重复的原则,重新选择能耗高、排放量大的30个县(市、区)和30家企业,进一步深化拓展“双三十”示范工程,促进全省节能减排深入开展。严格重点行业准入,提高工业污染治理水平,优化行业结构。提高并严格执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达标对标活动,把清洁生产审核作为环保审批、环保验收、核算污染物减排的重要因素,积极推进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继续抓好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和提标升级改造工程,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和污泥处置率;继续强化电力行业脱硫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钢铁行业脱硫设施建设。

图1 河北省新一轮“双十三”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示意图(略)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促进区域流域协调发展。实施《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平台,优先保障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和本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战略重点中优先培育的产业,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减排绩效。鼓励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跨区域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解决我省部分优先发展地区主要污染物总控制指标问题。

2大力实施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协同减排。

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快设区市、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到2013年,设区市、县(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0%、85%。加快人口集中、污染集中和环境敏感地区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13年底,省级重点镇和目前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加大现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和规范管理力度,加强运行监管,到2015年,污水处理设施平均负荷率达到80%以上。推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增强重点流域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功能,提高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两种主要污染物处理效率,到2015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浓度均达到一级标准。加强对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的监督,保障污水厂进水水质达标。妥善处理污泥,增强再生水利用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率和再生水利用率,扩大再生水在工业用水,农、林、牧业用水,城市非饮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领域的应用,到2013年底,设区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和再生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

加大重点行业减排力度。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措施,推进皮革、医药、农副食品加工和化学原料等水污染重点排放行业的减排。把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分解落实到污染源,狠抓国控、省控重点水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稳定达标。

积极推动农业面源减排。大力推行清洁养殖,按照农业生产力科学确定养殖规模,优化调整养殖场布局。推广农牧结合和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小区专业化集中度,鼓励养殖小区专业户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置、统一综合利用。到2015年,全省80%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畜禽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并确保正常运行,保障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广测土施肥的方法,扩大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从源头减少农业生产化肥施用量和流失量;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在重点区域和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总量控制试点示范。

3全面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联合减排。强力实施二氧化硫减排。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突出结构调整与保障脱硫设施稳定运行,加强脱硫设施管理,取消烟气旁路。新建燃煤机组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已投运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关停20万千瓦以下燃煤发电机组;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严格执行钢铁行业产业政策,突出结构调整与脱硫设施建设,淘汰落后产能,烧结机全部配套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以上;35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全部实现烟气脱硫,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所有浮法玻璃生产线实施烟气脱硫或改用天然气燃料,脱硫效率达到60%;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煤改气”工程建设,提高集中供热率和供气率。

全面加强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基本形成以削减火电行业排放为核心的工业氮氧化物防治和以削减机动车排放为核心的城市氮氧化物防治体系。电力行业全面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新、扩、改建机组须配套烟气脱硝设施,现役火电机组全面实施脱硝设施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新建燃煤机组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180平方米以上烧结机建设脱销示范工程,脱硝效率达到70%;现有规模大于2000吨熟料/日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建设脱硝示范工程,新建项目配套脱硫工程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35吨以上的燃煤锅炉上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到30%;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治的协调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实现环检机构和检测线标准化建设,严格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和环保标志管理,严格执行老旧机动车强制淘汰制度,全部淘汰“黄标车”。“十二五”期间,全省范围内严格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根据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要求,在我省环京津区域逐步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

积极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全面加强工业烟尘、粉尘和城市扬尘的控制。在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高效除尘技术改造,确保稳定达标,颗粒物严重超标的城市要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烟尘、粉尘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专栏3:河北省“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 水污染物减排工程:

1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新建、续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管网完善工程等;

2重点行业水污染减排工程:造纸、皮革、食品、医药、纺织、化工、饮料等COD和氨氮排放重点行业;

3规模化畜禽养殖水污染物减排工程:300头以上养猪场、50头以上奶牛场、100头以上肉牛场、10000羽以上养鸡场和2000羽以上养鸭养鹅场减排工程等;

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化肥农药减少使用量、调整种植业结构、循环农业工程等。

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

1燃煤电厂脱硫、脱硝、除尘工程:脱硝工程、脱硫脱硝除尘综合工程;

2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烧结机脱硫脱硝工程、水泥行业脱硝工程、玻璃行业脱硫工程、35t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工程、机动车淘汰黄标车等。

(二)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保障饮用水安全和解决重点流域、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1坚持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力促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障饮水安全。落实《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制定实施超标和环境风险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方案,加强非点源综合整治。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到2015年,全省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比例达到37%以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提高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水平。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水源地水质全指标分析和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监测分析能力,到2015年,11个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全指标监测分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定期监测的比例要求在2010年的基础上逐年递增3%,建成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和环境管理信息库。在全国率先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监察制度,建立完善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体系,深化落实保护区内各项环保要求。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评估制度,制定实施各级水源地污染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矿产资源开发场地、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重点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环境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监测水平,保障南水北调用水安全。

集中力量解决子牙河等重点水系水环境问题,改善海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制订实施《河北省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进水污染物排放量、取水量“双总量”控制,结合城市环城水系建设,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工业点源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水污染物减排及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子牙河水系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在石家庄、邯郸、邢台和衡水市等重点区域内划定重点控制单元,集中力量开展水污染综合整治,削减污染物入河量,确保“十二五”末,子牙河水系重点控制断面水环境功能明显改善。严格实施跨界断面考核和生态补偿制度,确保全省跨界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各设区市明确一条污染重、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河流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改善海河流域重点河流断面的水环境质量。

坚持陆海兼顾、河海统筹,保障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改善。加强沿海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管制,重点对沿海地区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海岸线、近岸滩涂及沿海湿地等,采取全面恢复、治理、保护和建设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区域生态网络,重点抓好燕山生态屏障、沧州沿海近岸滩涂、秦皇岛沿海近岸滩涂、湿地、河流、湖库及唐秦沧和沿海两线、沧州南运河和沿海两线防护林建设。加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衔接和协调,制定落实省渤海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建立污染防控体系,综合治理渤海排污口,削减污染物入海量,优化水产养殖布局,改进养殖方式,提高海岸工程、海洋工程、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水平。加强海域污染监测、预警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有效防止重大海域污染事件发生。

图2 河北省海河流域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改善示意图(略)2实施多种污染物综合控制,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制定实施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落实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总体要求。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深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重点防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实行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对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等区域统筹重点行业发展,控制大气污染蔓延,提升宜居生活水平。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开展臭氧、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监测。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新要求,制定全省工作实施意见和创模计划,力争在2015年前,秦皇岛、承德两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继续完善提高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全面启动和规范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河北省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环保行动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城市环境质量上水平的目标。

积极开展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污染控制,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健康。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强化工业烟粉尘污染防治,在火电行业普遍推广袋式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20蒸吨以下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使用低灰优质煤或清洁能源,20蒸吨以上的燃煤工业锅炉安装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积极推进道路与建筑扬尘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在5个环保重点城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重点加强石化行业生产、输送和储存过程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监管,减少泄漏。推进燃料油和有机溶剂输配及储存过程的油气回收,实施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程。

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协同效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二氧化碳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排放量统计制度。加强生态建设,增加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低碳产品认证和低碳社区建设,开辟我省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创建宁静社区。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落实功能区要求,从布局上避免噪声扰民问题。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创建宁静社区和宁静城市。

3综合防治土壤污染,努力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加强调查、监测、评估和监督,强化土壤污染环境监管。在全省范围内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对粮食、蔬菜基地等重要敏感区和浓度高值区进行加密监测、跟踪监测,对土壤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开展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土壤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环境状况,提出不适合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加强全省土壤环境监测,建立省级土壤环境质量基本资料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更新。定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防止污染场地不当开发利用造成污染事件。按国家要求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建立土地使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样品备案制度,初步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区域,实施居民搬迁,防止污染扩散。

采取综合手段,探索开展土壤污染修复。针对城区污染场地优先修复清单,制定修复计划,形成城区污染场地修复机制。针对污水灌区农田、大中城市周边、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等典型区域,以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等污染场地修复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对于土壤污染严重不适宜种植养殖的土地,依法调整土地用途,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

专栏4:河北省“十二五”期间环境质量改善重点任务 水环境质量改善:

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级保护区整治与隔离防护工程、二级保护区点源治理工程、二级保护区非点源治理工程、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饮用水水源地应急能力建设工程、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建设工程;

2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子牙河水系石家庄、邯郸、邢台和衡水市重点控制单元的污染治理骨干工程,滦河承德段、永定河张家口段、饮马河秦皇岛段、滦河唐山段、龙河廊坊段、府河保定段、南运河沧州段等重点河流的水质改善工程;

3渤海碧海行动:沿海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管制、区域生态网络建设。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城市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集中供热工程、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工程、城市汽车尾气综合治理工程、落后产能淘汰工程、重污染企业搬迁工程、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土壤环境质量改善:

1土壤污染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2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三)加强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维护环境安全。

突出抓好核与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进行全面调查与综合评估,建立环境风险源分类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完善制度政策,建设环境风险防范、预警、应对、处置体系,着力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

1加强核与辐射监管,控制全省环境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范围内。

制定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电磁辐射污染治理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辐射安全监管的制度、程序,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加强辐射安全监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构,理顺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保证金制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核技术利用监管能力、事故预警和应急能力、放射性废物处置监管能力和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能力建设,以适应核利用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开展闲置放射源再利用的试点工作,完善放射性废物存贮库工程建设,提高放射性废物的收储能力。建设核与辐射监管信息平台,确保全省环境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

2实施污染综合防治,控制重金属污染排放。

全面落实《河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加大辛集、无极、蠡县等铬重点防控区和安新、徐水、清苑县等铅重点防控区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力度。结合重点防控区域和重点行业,制定和完善产业准入条件、环保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经济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和稳定达标排放,减少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着力加强重金属污染源排查与环境监管,建立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管理动态档案,全面控制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源;建立健全应对重金属污染事故的长效机制,规范企业日常环境管理,提高操作运行水平,遏制重金属污染事故发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示范工程,加强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障人群健康。

3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降低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优先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全面落实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有关制度,加强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企业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风险评估。以产生废矿物油和铅酸蓄电池的机动车维修企业为重点,坚决取缔污染严重的废弃铅酸蓄电池非法利用设施。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加强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物(pops)污染防治,淘汰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物排放强度较高的落后产能,重点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降低10%。完成杀虫剂类和多氯联苯类持久性有机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建成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积极推进省危险废物鉴别中心和登记交换中心建设。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到2015年,设区城市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推进农村等偏远地区无害化管理。推进铬渣等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确保新增铬渣当年全部无害化利用处置。

着力突破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薄弱环节,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完善和落实有关鼓励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有关优惠政策,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开发,拓宽废物综合利用产品市场。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存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以上。继续推进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进口废物的圈区管理,加大预防和打击废物非法进口的力度。制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规划,建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推动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范并有序发展电子废物处理行业,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定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利用处置规划,建设利用处置设施,提高污泥利用处置率,加强污泥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追踪监督管理。依法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工作。

加强生活垃圾处置监管,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继续加大设区市、县(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力度,到2013年,确保设区市、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隆起带所有县(市)、其他区域50%的县(市)建立“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垃圾处理体系。到2015年,省会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其他设区市达到90%,县城(市区)不低于80%。强化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到2015年底前,完成环境敏感区域及设区城市周边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所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经评估需要治理的,进行治理和环境修复,消除环境和安全隐患。对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和旧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推进渗滤液污染处置工程。开展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

4加强环境监管,建立化学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全面调查排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及存储情况,定期开展环境执法监察。制定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清单,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加强化学品生产、储运过程的风险监管,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开展化工有毒污染物的污染预防与控制工程示范,加强重点环境管理类化学品废弃物和污染场地的管理与处置,完善登记、标示、转移、控制和评价等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化学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专栏5: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固废及危废污染防治工程 1铅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保定市安新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及铜冶炼业污染治理,保定市徐水含铅蓄电池及有色金属熔炼业污染治理,保定市清苑铅酸蓄电池、铅合金污染治理;

2铬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石家庄市辛集皮革及其制品业污染治理,石家庄市无极皮革及其制品业污染治理,保定市蠡县皮革鞣制业污染治理;

3持久性有机物(pops)污染防治工程:二噁英类pops削减控制工程(包括:废弃物焚烧类pops削减控制工程、铁矿石烧结类pops削减控制工程、再生有色金属类pops削减控制工程)、pops废物无害化管理与处置工程、pops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4一般固废处理处置工程: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处置工程、生活垃圾工程;

5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化工、冶金、制药等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程。

(四)推进生态河北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以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前提,落实生态功能区划,制定环境功能区划,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以生态市、生态县建设为着力点,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监察,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升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平,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恢复区域生态功能;将安全饮水、污水及垃圾等环境治理设施纳入农村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1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冀中南经济区等区域生产力布局,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制定开发方向与规模,加强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生态承载力;对冀北高原山区和冀西山区等限制开发的功能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投入力度,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资源等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和基本农田等禁止开发的功能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格执行区域禁限批制度,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妥善安置生态移民。

图3 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沿海隆起带生态格局示意图(略)

制定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省主体功能区划和国家环境功能区划,以维护环境健康、保育自然生态安全、保障食物产地环境安全等为目标,划定省环境功能区划。聚居环境维护区,以维护人口和产业集聚地必要的环境健康为目标,对优化开发区域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防控。自然生态保育区,以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基本稳定为目标,对限制开发区域中的生态地区,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力度、加强生态恢复,对禁止开发区域中的自然保护地依法实施严格保护。食物安全保障区,以保障主要农(牧、渔)业地区食物生产环境安全为目标,重点对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农业地区及主要的渔业产地,加强环境监管,引导发展绿色农业,维护提高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资源开发引导区,以防范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为目标,重点针对具有一定资源开发潜力、目前尚未开发或开发形势不确定的区域,规范引导自然资源开发的环境行为。

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构建由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滦河的干流河谷,环首都绿色城镇和西北部生态屏障区组成的环首都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水、城、田”融合一体的自然和谐生态网。在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强滩涂和重要湿地保护,形成海蓝地绿的海洋生态带,强化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海岸线及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管制。以燕山、太行山生态屏障和坝上防风固沙林带、滨海湿地及沿海防护林带、环首都生态林带等“一屏三带”为重点,加快造林工程建设;对矿业资源开发占用和破坏土地、引发地质灾害及矿业“三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整治,推进迁安柳河峪-大杨庄铁矿区等23个绿色矿山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示范区(点)建设,到2015年,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达到40%以上;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太行山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积极争取北京应急水源地、潘大水库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0平方公里。

2深入实施生态监察工作,着力推进生态示范建设。加快生态市、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将生态市、县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纳入干部政绩考核,确保建设重点责任落实、投入到位、措施有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投入机制。逐步扩大生态补偿机制范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实现下游与上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受益人群与受损人群之间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继续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庄、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基层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沿海中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支持政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察。制定和完善矿山开发、秸秆禁烧、旅游开发等环境监管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继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矿山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察,落实企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责任机制,规范开发建设与日常运营活动,保护生态环境。

3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为载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与规范建设水平。规划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对受到严重威胁的典型生态系统、珍惜濒危物种、珍贵海洋生物资源及自然遗迹等,实施抢救性保护,到2015年,全省保护区面积力争达到80万公顷以上,提高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趋势。依照《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力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恢复示范区、减贫示范区建设,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和预警制度。组织编制《河北省物种资源保护纲要》,进一步开展太行山脉、燕山山脉、渤海沿岸等重点地区物种资源调查。控制物种及遗传资源的丧失流失,加强对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的监管。强化对转基因生物体和环保用微生物利用的监管,开展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定期发布省受威胁动植物“红色名录”,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4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环境水平。

优先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到2015年,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或周边建设化工、造纸、印染等企业。逐步加强农村分散式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管理,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

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居住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低成本、分散式处理方式。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系统建设,对城市和县城周边的村庄,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统筹布局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交通不便地区积极探索堆肥等综合利用和就地处理模式。

积极治理种植和养殖业生产污染。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指导畜禽养殖业布局,通过划定畜禽饲养区域实现人畜分离,推进生态养殖方式。推进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确保到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控制水库网箱养殖规模。

加大历史遗留工矿污染治理力度。将乡(镇)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引导企业适当集中,实行污染源集中控制。严格控制农村工矿污染,严格环境准入,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加强对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的整治,开展农村地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和关停之后的遗留污染治理。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问题。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不断深化“以奖促治”政策,重点解决“问题村”环境污染,全面推进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农村环境保护职责任务,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各设区市政府设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力度。到2015年,完成2000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专栏6:生态建设主要任务

1生态创建: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生态示范区建设; 2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各类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工程(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3矿山恢复工程:煤矿恢复工程、铁矿恢复工程、采石场恢复工程(包括石灰石、板岩、花岗岩等);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畜禽粪便利用处置工程、改厕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小型工矿企业治理工程。

(五)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实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夯基础促提高”为主线,配精省级、配强市级、配齐县级,以污染源监管与总量减排、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环境预警与应急为重点,统筹兼顾,优化集成,实现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由常规达标向全面达标、由注重硬件向全面提升、由齐头并进向重点扶优的转变,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

1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加强监测保障能力建设,形成适应全省环境保护发展的环境监测网络。制定进度要求,全面实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到“十二五”末,省、市、县环境监测站实现全面达标。拓展环境监测项目,重点加强近岸海域、土壤、重金属、固体废物、二噁英、有机污染物、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建设,形成跨区域空气联合监测能力,建设水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在石家庄市新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建成省和重点设区市固废(危废)监测实验室,全面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推动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初步形成适应全省环境管理需要的生态监测能力。加强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形成能同时应对2至3起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能力。强化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推动辐射监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网络,加强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建设。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系统、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和质量管理系统。开展环境监测科学研究,注重业务培训和技能提高,加强技术交流及国际合作,建成6至8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环境监测科研重点实验室。

2环境执法监察体系建设。加快环境监察能力建设。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要求,到2015年,实现环境监察执法从末端向全方位执法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化、信息化执法的转变,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执法的转变,省级达到一级标准,市级达到二级标准的比例不低于90%,县级达到三级标准的比例不低于85%。提高环境监察机构执法车辆配备水平,加强环境监测执法取证检验能力。增设生态监察专门队伍,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矿山及农村生态环境监察,建立完善的水源地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体系,深化落实保护区内各项环保要求,研究制定自然保护区监管和执法检查的长效机制,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水平,加大对矿山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的监督检查,加强全省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建立和完善尾矿库动态管理数据库平台。增设重金属监察专门队伍,推进涉重金属排放企业、区域、行业环境监察工作。将环境监察队伍向乡(镇)、街道延伸,加强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

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按照《全国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要求,全省环境应急机构标准化建设,省级达到一级标准,90%的设区市、县级市达到二级标准,80%的区达到三级标准,环境风险较高及突发环境事件较多的重点地区达到一级标准。加强环境应急机构建设,提高环境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增加人员编制,开展人员培训,提高环境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省级和市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配备职能定位准确的环境应急装备及队伍;推动环境应急系统信息、指挥、传输和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形成高效的环境应急指挥响应系统;健全环境应急信息库、专家库,强化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与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公安、安全监管、水利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构建应急救援处理网络,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物资库。

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建立完善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数据库,实现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燃煤电厂、钢铁企业、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及新增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以国、省污染源为重点,加强氨氮、氮氧化物等新增主要污染物及重金属污染物的自动监测能力,逐步实现污染治理设施的视频监控和自动采样。加快推进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自动监控系统联网。以污染源自动监控实施稳定、规范运行为目标,完善“第三方”运营制度,建立现场检查制度和运行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通过比对监测及数据有效性审核,确保自动监控数据的真实性。逐步建立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应用制度,实现在污染减排、现场执法、环境预警等方面的应用。

3核与辐射环境应急体系建设。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辐射环境监控水平。全力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放射源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警和应对能力。落实废物库库区水、电供应问题,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尽快通过国家验收。着手谋划放射性废物库功能,全面收贮闲置废弃放射源。

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保障辐射安全。加强重点辐射核与辐射设施的监督性监测,开展全省辐射安全执法检查。逐步规范辐射环境常规监测工作开展,结合放射性废物库配套实验室建设,不断拓展辐射监测项目。积极参加国家辐射监测技术中心组织的各类能力验证和技术比对,切实提高辐射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建设辐射污染应急预警体系。全面推进核与辐射环境应急装备及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及核辐射预防和警惕核事故污染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信息通畅的辐射污染应急信息系统和辐射环境信息系统,有效监控辐射污染物的排放,预警辐射事故和事件,为政府宏观决策及辐射环境安全提供支持和保障。

4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建设。

改善环保基础业务条件。重点解决监测、监察、督察、应急、信息、评估、信访、固废管理、辐射管理等业务用房短缺的问题,着力升级改造和修缮科研单位业务用房,完善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经费保障渠道和设备设施更新机制,确保监测、监察、督察、应急、信息、评估、固废管理、辐射管理等专项业务的正常运行。

提高环境信息化保障。按照《全国地方环保系统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完善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运维体系。完善危废管理、环评评估、审批及项目管理、环保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企业环保信用管理、核与辐射监测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监察,污染源在线、立案侦查、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征收等环境保护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环境业务综合平台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持平台,省级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5%,市级达到75%以上,县级达到60%以上。提高环境监察应急信息化水平,各级环境执法人员配备移动执法终端。加强环境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建设、构建全省环境数据中心和业务数据中心,省级环境信息共享度达到60%。推动环保电子政务建设,建设以门户网站为依托的公共服务平台,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80%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办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强化环境科技支撑。逐步提高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地位,加强省、市两级环保科研机构学术力量,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和新型环境问题研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建设环保科技示范工程,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为载体,开展海河南系子牙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在阐明区域流域与重大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发生与演化机理以及防控技术和环境管理等重点领域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以此带动我省环境科技基本能力的提升。实施我省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重点支持一批环保产业高新技术示范工程和装备技术,提升全省环保产业科技水平,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推进构建我省环保产业预警系统,加快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政策规划研究能力建设,实现政策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围绕全省环保事业发展的重点需求,重点支持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省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构建环境科技专业研究平台。建立完善地方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标准、技术规范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的推广工作。

扩展固废环境管理职能。按照省级固废管理建设标准成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各设区市设立专门的固废监管机构,加强县级固废监管能力建设。以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危废应急处置中心,进行危险废物代处置。

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监管督查能力。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审核,健全环评技术审核机构,完善技术审核规范,提高审核技术人员素质与水平。推进省、市、县三级环评审批方式改革,提高环评审批效能。大力加强环保“三同时”和竣工环保验收现场监管督查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强化“三同时”标准化“动态管理系统”,健全现场监管技术规范、标准和程序,达到国家标准化能力建设要求。

提升环保人才培养水平。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实施人才工程,加快环保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培育高端专业人才,规范各级各类监测、监察、督察、应急、固废和辐射管理等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再教育机制,保障培养经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大力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倡导全民参与,不断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和环境意识,为环境保护事业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社会环境。积极落实《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省级环境宣传教育机构具备完善的影视设备和独立制播能力,建设专业的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市、县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达到相应的标准化建设要求。

专栏7:环境监管与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1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环境敏感和重点区域自动监测站建设(包括加强水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超级站建设,原有水质自动站增设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测试单元建设),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包括现场突发事件环境应急监测装备配备等),环境监测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建设,环境监测科技支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生态监测自动站及机动车尾气监测能力建设;

2环境执法监察体系建设:环境监察和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环境监察、环境应急装备建设),环境监察信息化建设(包括配备现场通信指挥设备、现场数据传输设备、移动执法终端建设,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环境监察信息化管理软件、违法案件执法系统平台建设,环境监察应急信息化建设;

3核与辐射环境应急体系建设:辐射环境管理站辐射监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辐射源监控体系建设;

4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建设:

(1)环保基础业务条件。监测、监察、督察、应急、信息、评估、信访、固废管理、辐射管理及科研单位业务用房建设,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2)环境信息能力建设:环境信息基础能力建设;应用支撑和集成能力建设;环境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环境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环境信息安全保障和运维能力建设;

(3)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水环境科学实验室,国家制药废水中心、白洋淀野外实验基地及水专项示范工程建设;

(4)固废管理中心建设:固废管理中心基础工程建设(包括固体废物现场快速监测能力建设,现场防护设备建设);

(5)建设项目环评监管能力和督查能力。规范“三同时”动态管理系统,加强竣工环保验收现场监管能力建设;环评技术审核机构能力建设;竣工环保验收现场监管能力建设;强化“三同时”制度,标准化“动态管理系统”;完善技术审核规范;

(6)环境宣教能力建设:宣传教育专业机构建设,环境宣教专业队伍建设,宣教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环境宣教基地建设(包括环境科普教育馆,特色省级示范教育基地)。

五、重点工程项目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施水污染减排、大气污染减排、固体废物污染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与环境管理等五大类重点环境保护工程,投资需求约1250亿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确保工程投资到位。工程投入以企业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主,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提高投资效益。

六、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是实施规划的责任主体,要把规划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履行责任,确保规划全面实施。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将规划要求落实到各行业规划,重点行业要单独编制行业环境保护规划,确保相关任务的落实。继续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考核责任制,将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严格检查,认真兑现奖惩措施。

(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综合决策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作用,全面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特别是在土地开发利用、区域流域海域开发利用、重要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严格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作为有关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合理确定区域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布局,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强化各行业环境保护职责。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综合管理。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税、产业、价格和投资等政策,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科技部门要加强对脱硝、重金属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控制生态用地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治理恢复,防止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保障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建设用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统筹城乡开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公路、铁路、港口、航道建设与运输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工业行业要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水利行业要优化水资源利用和调配,统筹保障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农业要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减少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节水、农业物种资源和草地生态保护,加强外来物种管理。商贸流通行业要严格宾馆、饭店的污染控制,积极开展绿色贸易。卫生行业要积极推进环境与健康相关工作,加大重金属诊疗系统建设力度。林业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旅游行业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能源行业要合理调控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实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显著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近岸海域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加快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

(三)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和督查力度。加快《白洋淀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和《河北省陆上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步伐。适时制定衡水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城市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法规,为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法制保障。全面落实《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扩展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手段。探索建立操作性强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地方性生态补偿条例制定工作。

完善环境标准。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医药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继续深化环境保护准入制度,建立完善《河北省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环境标准,从排放源头上严格污染物排放量。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强制审核,有效促进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控制向全过程控制延伸。适时开展应急状态下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编制医药、焦化行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技术指南。

强化环保执法,探索执法方式改革。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挂牌督办重点违法案件,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落实限期治理制度。严格审批新建项目,实行建设项目审批“总量指标”与“容量许可”双重控制,认真执行建设项目分级审批的规定。严肃追究环境监管失职责任,建立环保后督察制度,完善环保违法案件移送制度,落实环境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度。

(四)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性财政预算,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加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保领域投资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投入增加比例不低于经济增长水平。深化“以奖促防”、“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资金支持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加环境保护保护专项资金规模。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加大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财政扶持力度。加大“211环境保护”预算科目经费支持力度,大幅度提高环保机构经费保障水平。强化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项目后续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性环保资金的投资绩效。

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融资形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积极寻求和推进环保国际合作,努力争取国际援助项目和贷款项目。

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逐步形成反映资源环境成本的价格机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完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等收费制度。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在重污染行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深化绿色信贷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河北省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抑制重污染项目,鼓励清洁生产项目。

(五)鼓励环境科技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特别是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饮用水安全等领域组织建立环保科研技术团队,加强环境保护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培育环保技术转化市场,促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环境保护重大战略、政策、标准、管理体系及专项科研课题研究,发挥环境科技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

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完善招投标机制,抑制不正当竞争。扶持和培育环保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完善相关的职(执)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完善多功能全方位的环保产业政策、市场、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体系。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进公众参与。

以“蓝天碧水燕赵行”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为平台,围绕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每年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报道活动。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拓展“绿色创建”内容,深化创建形式,创建示范单位。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十百千‟宣传教育工程试点活动”,积极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以省环境保护联合会为桥梁和纽带,积极引导并充分发挥各类环保组织在环境宣传教育公益事业中的作用。完善环保公众监督和参与机制。加强政府、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和环保执法工作监督,通过环保热线、网络、新闻媒体广开举报渠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检举权和控告权。完善公众举报案件的快速查处机制,继续坚持环境污染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活动。强化公众环保听证制度,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强化规划检查、评估和考核,确保任务目标落实。建立规划检查、评估和考核机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定期检查调度规划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建立通报制度。到2013年底前,组织对规划进行中期评估,对规划任务进展缓慢的地区预警并实行挂牌督办。到2015年底前,对规划完成情况实施终期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附件:河北省“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表(略)

下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目 录 一、基础和形势 (一)成绩和基础 (二)问题和压力 (三)战略机遇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四)分区保护重点 三......

    XX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xx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全面......

    玉林玉州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玉林市玉州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征求意见稿) 本规划根据《玉林市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玉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方案[大全五篇]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工作方案“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是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关键期,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

    邯郸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邯郸市生态环境规划案例分析 案例概况:邯郸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历史文化悠久,地域上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处海河流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必经之地,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然而,自然......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市场信息网 2017-05-16 09:51:47 来源: 中国环境报 评论:0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旨在......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全文(最终定稿)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全文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