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

时间:2019-05-14 22:4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

第一篇: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

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

摘要: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有利于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统筹调控能力;有利于推进预算公开,更好地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从制度上建立防止腐败的长效机制。近年来,各地结合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切实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作为政府采购工作的龙头,预算管理粗放仍是制约政府采购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瓶颈问题。关键词:政府采购预算 预算编制 部门预算 国库集中支付

一、政府采购预算的含义

政府采购预算是指采购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政府采购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包括采购项目、采购资金来源、数量、型号、单价、采购项目截止时间等。政府采购预算又是财政支出总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为财政预算内资金和单位预算外资金。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对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而且对财政预算的顺利执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落实《政府采购法》的基本要求。

政府采购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资金,财政资金的支出使用必须要有预算,这就决定了政府采购也必须实行预算管理,与预算资金的执行有机地结合。因此,《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依照批准的预算进行政府采购不仅是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也是《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要求。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采购必须依法纳入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核定的金额执行。

2.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配置、规范管理、高效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财政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十分重 1 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不仅可以规范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绩效,而且可直接体现政府宏观政策导向,提高财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

3.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级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各项事业发展和国家政权建设的支出,政府采购活动实质上是财政资金运行的继续和延伸。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得如何,直接影响着部门预算是否科学和细化。因此,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可以为细化部门预算奠定基础,增强部门预算执行的计划性,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为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和资产管理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4.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是推进预算公开的实际行动。

当前,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推进预决算公开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政府采购作为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的一项制度,公开透明是其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包括采购预算和计划、采购公告、中标成交结果等全过程的公开。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公开是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促进整个预算的公开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落实预算公开的实际行动。

三、政采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能认识到政府采购预算的深远意义

目前,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制度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深刻,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有的单位认为没有必要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已经编制部门预算再编政府采购预算是多此一举、重复劳动;有的单位认为项目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就要按照政府采购程序执行,自己就会缺乏项目实施的“主动权”;有的单位认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越粗越有利于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做得过细,会使自己陷入“被动”。

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主要体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没有把上级转移支付、上年结余结转资金、应纳入预算管理的收费项目等全部编入部门预算,相应的政府采购项目资金也没有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编入部门预算的资金,多数是专项购置费用编入政府采购预算,公用经费等其他支出中属于政府采购的支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较少。部 分年中追加预算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没有及时追加政府采购预算,造成年初政府采购预算与年中实际政府采购规模悬殊很大。不少县市甚至没有编制政采预算,政采活动随意性很大。

3.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科学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存在宽打窄用、争盘子、抢资金的现象,不管是否能够安排,先报上项目再说,预算编制随意性很大。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尚未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部分项目只是“一揽子”工程,统而盖之,缺乏准确性。对采购项目不进行科学的论证,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不少单位片面地认为编不编政府采购预算无所谓。因此,编报政府采购预算时不经过慎重研究和讨论,或由会计凭想象胡乱编报几个项目,或编报的采购项目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造成政府采购预算与各单位的实际采购计划差距较大 , 实际工作中很难按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另一方面,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出现重视资金的分配,忽视资金的具体使用,在预算编制中出现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不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逃避政府采购监管的现象。4.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不够规范

部分单位政府采购预算计划性不强,政府采购预算支出进度缓慢,不少政府采购项目都集中在第四季度执行,存在突击采购、突击花钱的现象,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部分单位由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细化、准确,造成年中执行时的政府采购预算调整,影响了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力。部分单位不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采购管理规章制度、采购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得采购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规范性。还有一些单位采购机构不固定,职责划分不明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单位内部的政府采购预算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不合规,使得采购需求、预算、计划与执行等方面不能协调一致。

5.政采预算绩效管理比较滞后

目前,政府采购的管理偏重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对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果缺乏跟踪问效的机制,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以后,项目验收如何、合同履约如何、项目使用如何、效果发挥如何等,缺少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三、规范和完善政采预算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信息库,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政府采购预算不准确,很大程度上是预算单位市场调研不充分,不能准确把握政府采购项目市场行情,使预算变成了“估算”。财政部门审核预算时,因为没有准确的市 场行情信息,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准确性也不高。因此,应加强政府采购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政府采购商品价格信息系统,及时反映近期政府采购项目的价格行情,为预算单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财政部门审核政府采购预算提供价格信息参考。2.建立部门预算与政府采购预算联动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部门预算的编制、追加、调整都应考虑与政府采购预算的关联。年初编制部门预算时,如果是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要同时编入政府采购预算。采购单位年中追加预算、中央下达补助专款、国债资金、动用预备费安排的项目等,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要同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及时跟进,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完整性。

3.建立预算、采购、支付、资产管理有机结合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必须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使公共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因此,要建立“预算-采购-支付-资产管理-预算”各环节全贯通的循环监督、相互支持的体系。要做到没有预算不能采购,政府采购的项目不实行政府采购的国库不予支付,政府采购项目属于固定资产的要纳入资产管理,根据单位资产整合情况决定是否再配置新资产,经批准新购置的资产纳入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设立“政府采购资金专户”, 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就可以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工程承建单位;逐步建立“资产管理解决该不该买,预算管理解决能不能买,政府采购解决怎么买,国库集中支付解决买了怎么支付” 的工作机制。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既可以保障政府采购预算安排科学、使用规范、支付安全,又可以防止出现重复采购、豪华采购、超标准采购,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4.建立政采预算管理全程监督机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规范性

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纳入财政“大监督”框架体系,发挥财政监督机构的监督优势,对项目立项、预算安排、预算执行,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监督,把项目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资金是否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否按政府采购规定执行、执行效果如何,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5.建立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管理

要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逐步建立政府采购衡量指标体系,实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意见有运用的政府采购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财政管理、预算安排工作中,促进部门改善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参考文献

[1]政府采购指南编写组.政府采购指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 陈琼瑶.对完善海口市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机制的思考 [J].海南 金融,2008;12 [3] 张弘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新机制 [J].中国财政,2004;11 [4]华容.浅议政府采购的预算管理,中国农业会计.2011;5

第二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的财务管理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其定位与职能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其职能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与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财务管理改革却相对滞后,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对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相关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财务管理。

一、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部分事业单位完全推向市场,部分事业单位由国家赋予了一定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政府新公共财政体系框架的建立,政府经济职能的“市场化”倾向加强,作为完善政府职能的辅助部门———事业单位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它正从单纯的“公益性”向“综合性”逐渐改变,其市场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服务对象、服务方法以及取得资金的来源等,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而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然沿用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务管理滞后且明显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痕迹。财务管理相对单调与简单的常规做法与其实际发展的复杂性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

二、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渠道,财务管理难度加大。

完全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已经脱离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范畴。而尚未被推向市场的事业单位,仍保留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即,财政低层次的保障,允许事业单位开展一些收费或者经营服务,甚至有些事业单位成立下属企业进行经营,以弥补经费的不足。这样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财政拨入资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多渠道,使得资金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2·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行的是预算绩效考核,强调的是预算管理,从而使得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财政是一种大包大揽的财政,政府统揽一切,财政通过直接分配来实现政府目标。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来源与使用缺乏足够的自主决策权,它只是政府目标的执行工具,无需对资金使用产生的效益负责,财务管理相对简单,主要就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经营收入和有权进行相应的投资,无疑也会参与到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预算管理。但是,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围绕的仍然是预算资金的使用,一方面给事业单位开了创收的口子,另一方面又不能真正按照企业模式运作,迫使各事业单位更加注重的是预算执行,而非经济效益,很少考虑行政成本,成本核算粗放,也使其很少进行相关的财务决策,导致资金效益显然低下。

3·财政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力度不够。

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是改革的必然要求。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在税收和非税收入定位不明确,仍有一些单位出现自收自支的现象,事业单位的部分资金尤其是经营性收入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

4·资金来源多渠道,综合预算编制不完善。

由于预算编制是从基层由下而上进行编制,编制上的不科学性使得一些事业单位人为地将有些经营性资金不纳入预算管理,游离预算管理之外从而可能引发小金库。

5·事业单位人员经费、部分业务运行。

经费不足,造成资金使用上的不规范。

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国家只从政策上给予保障,财政预算经费如人员经费、部分业务项目经费等是严重不足的,从预算的角度上看,得先保证人员经费的支出,经费的不足,导致资金的滥用,有些单位因没有或者经营性收入不足,从维护稳定的角度出发,用项目经费、基本建设经费发放人员津补贴。6·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事业单位未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有效划分,事业单位的经营创收正是利用了这部分资源进行科技服务,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从国有资产的构成来看是不均衡的,资产的购置者、使用和维护者不一致,势必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单位资产的运作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也造成成本费用支出的不合理。

7·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岗位权责弱化。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实现工具弱化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主动财务管理意识,再加上财务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从而使得本应发挥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的财务机构基本上作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或报账机构存在。其主要表现有:①财务人员没有参加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②财务控制流于形式,如一些财务人员仅仅从会计的角度对发票、报销单等资金划拨手续进行审批,而没有按照相关合同或文件对支出金额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核对;③财务人员没有对会计信息进行相关的整理、提炼和加工,有些单位甚至全年都没有编制过基本的财务报表,其直接后果就是既不能为相关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又没有及时掌握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三、对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财务管理的建议。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市场主体的相互独立和产权清晰,在新公共财政与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改革浪潮中,为了适应与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了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势必要强化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市场化”地位,让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与融洽。因而,加强自身的“市场化”地位也成为了改善作为完善政府职能而存在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为了更好的加强事业单位的“市场化”地位,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继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刀切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很难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发展,我们应该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其“市场化”地位。

1·继续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确定不同的市场主体地位。

事业单位的存在具有历史特殊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浪潮中,有加强“市场化”的趋势。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需要关注其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所以,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从而确立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

具体来说,准政府类型和纯公益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重点在资金使用上而非其资金盈利性;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目标是追求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关注的重点除了资金使用以外还有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的保值、增值以及盈利;纯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就应当与市场中的企业定位一致,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盈利最大化,但其前提条件是其追逐盈利的过程中不能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产生负的外部效应。

2·引入权责发生制,增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财务决策权。

对于准政府类和纯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其主要定位还是在于其政府职能的实现,无需关注财政资金的盈利性,需要的相关信息比较少,所以可以仍然适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对于纯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而言,企业的市场地位需要更加全面和相关的会计信息来支持其财务决策的做出,因此应当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体制,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相对比较复杂,既要考虑财政资金的使用,又要兼顾社会资金的盈利性,单纯的用某一单一的会计核算体制都难以满足其财务要求。所以,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两种:①严格区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途径,对于公益性的资金使用,沿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体制,而对于经营性资金使用,引入权责发生制。

②对于难以具体区分资金使用的,在用收付实现制核算的基础上,再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一遍,从而满足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信息需求。

(二)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从只注重财政资金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转到对单位全部资金的来源、使用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

1·加强综合预算管理。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所以各单位的预算外收入、经营收入也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编制综合预算,全面反映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不得“坐收”、“坐支”。

2·深化和完善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运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软件对财政数据进行分析,加强财政与经济联系的分析,同时完善和利用各部门的财务软件系统对预算外、经营性资金全面剖析、把握资金的走向,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提高预、决算分析水平,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3·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登记、变动和纠纷的调处,尽可能地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区分开来,对单位资产的运作以及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加大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的外部监督事业单位虽然是作为政府职能的辅助部门存在,但是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事业单位与政府之间同样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事业单位目标利益函数和政府的职能目标函数是存在差异的,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这种目标差异矛盾就变的更为明显与尖锐。而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更助长了事业单位财务“机会主义”

行为,从而阻挠了政府职能目标的实现。

因此,适当的财务公开就像是引入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一方面,加强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约束事业单位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是改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状况的必要前提,但是光有这个前提是远远不够的,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也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一方面,强化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要让投资风险、筹资成本、资金的时间价值、经营收益等基本财务意思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加强对已有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及新进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准把关,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国贤。服务型政府的预算框架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11):1~11.[2]冯永梅,王泽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J].注册会计师与审计,2008(9):30~31.[3]匡艳。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公开制度[J]财会通讯,2007(7):20.[4]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J]广西会计,2011(7):10~11.[5]白宗青。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设想和建议[J]经济参考研究。2009(69):15~19.

第三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中养老保险问题探讨

摘要:在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中,许多新形势、新情况都成为事业单位必须面临和解决问题。其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笔者写作调查,我国各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都存在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有其较为突出的共性,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建议,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2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

2008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8〕10号),率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五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开始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设计。此次改革试点中,首次提到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提升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提高事业单位人才竞争力、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年金制度等内容。2011年,国务院颁发《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国办发〔2011〕37号),我国各省开始实施补偿养老保险制度,职业年金只能由事业单位职工参与,作为事业单位职工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而存在。2015年《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18 号)的颁布与实施后,职业年金制度的参与群体从事业单位职工扩展为机关单位职工,这也预示着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改革的开始。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中的问题

1.参保范围的界定问题

目前,《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已经明确,从人员数量层面看,编外人员使用量大,并且有些单位存在空编、超编情况。按照这个文件内容,“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该规定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2.缴费基数与待遇差距问题

改革前,很多科研类的公益事业单位,其员工工资项目中的科学研究费用占比较大,并通常以劳务费、专家费等形式体现,而根据《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规定,以上这些工资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在测算基础上,假若十年的过渡期不予考虑,那么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前后期差距会拉大。根据调查研究,中央财政每年拨给各部委事业单位的资金中,基本工资约占工资1/3,假若以此基数对养老保险费进行缴交,那么职工在退休之后的工资待遇会存在过低的情况。此外,改革之后的养老保险如果不进行实账户运行,那么空账计息方案怎么实行也是很大的难题,无法明确计账利率方式。

3.过渡期与待遇调整问题

改革之前,只有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增加工资时,退休人员才相应地提高退休费。前 11 年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十一连调”,年增加约10%的水平,而各地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仅普遍调整了两三次,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对“中人”特别规定了10 年过渡期,即在“新人”、“老人”各有一套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中人”在两套方法中间进行过渡,与企业的有所不同。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固定的算法,过渡性养老金的设置必须考虑充分。过渡性养老金中的退休时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视同缴费年限是定数,而过渡系数与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系数一致,因此视同缴费指数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时应科学合理。

4.改革中的特殊群体

很多事业单位反映,如果事业单位要执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确实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十年过渡期的“中人”,目前政府层面已经出台相应待遇不会降低标准的政策,而10 年过渡期后立即面临退休的人员,将会遭遇“断崖式”风险,从而需要广泛的关注,这部分人可能成为特殊群体。

5.职业年金相关问题

很多事业单位对职业年金还比较陌生,有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甚至不知道国家已出台关于职业年金的相关政策。对于职业年金,事业单位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另外也对其的作用和意义有较强的怀疑度。另外,如何更好的进行经办管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对象的社保经办单位也表示,由于当前地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尚缺乏专业能力的人员做好职业年金的经办管理工作,如何确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保障制度并轨,研究完善当前改革政策

1.应进一步合理界定参保范围。对于那些还聘用数量庞大的编外人员的事业单位,应引导其恰当运用编制,从养老保险层面进行科学统一划定,从编制内外两个层面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应将在职人员中没有编制的也并入补充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允许其参加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从而顺利享受到养老保险权利。

2.区别考虑“老人”“中人”“新人”。

从职业年金方面看,那些“老人”(目前已退休),职业年金实施之前工作并在之后退休的“中人”,实施之后工作的“新人”,因为他们缴费年限、基金运作方式、基金收益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这三类人在退休之后,个人所领取的相应职业年金也必然产生等级差异,这也必然会引起数额较低人群的不满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过渡系数等多项参数指标进行科学测算,从而更好建构“老人”“中人”和“新人”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公平合理、效率的有序管理。

3.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含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经费来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3号),基本工资标准的提升,这是处理职业年金范围个人缴纳项目的办法,然而法规还没有对单位负责的缴纳资金来源进行相应主体规定,调研对象(尤其高校、医院)十分关注这方面内容,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一些详细的规则来解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

(二)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职业年金过渡计划

1.单位补贴法。对于那些正处于过渡时期的人员来说,还剩下不到十年工作期,职业年金积累较少,事业单位对相应的职业年金进行一定程度的资金扶持和补贴。仍然是划定一定的时间段,作为将来的过渡时期(如过渡五年至 2029年9月30日)。在过渡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应该从退休之后的下一个月开始,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先按照年限规定等额分月进行支取,支取完毕后,接着单位对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而2029年9月30日之后进入退休状态的职工,则依照个人账户相关额度按照月份对相关年金进行支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管理比较简单,没有复杂的公式,职工比较好理解。这种缺点是事业单位要在未来承担较大的财务压力。

2.提高缴费基数法。即在 2024 年 9月30日之后退休的“中人”按照距离 2024 年 9月30日退休时间的远近来确定提高缴费基数的幅度,距离过渡期截止日期越远退休,提高缴费基数的幅度越小,反之亦然。这样能帮助距离过渡期近的“中人”快速积累职业年金账户资金,确保 2024 年 9月30日前后退休的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待遇基本保持一致,不出现职业年金待遇“断崖式”下跌。

3.延长缴费年限法。对那些退休时间还有十年的员工,由于这部分人群已经接近退休状态,那么在退休之后,可以继续缴纳职业年金,所需费用,事业单位应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资金积累规模,应该进行适当的提升,使得想要对职业年金相关费用进行领取的职工能够不再缴费。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相关配套资金量不高,而弱点也存在,这主要是职工自己需要缴纳的量很高,从退休工资角度看,事业单位职工并没有很高的工资,那么要在退休之后仍坚持缴纳相关费用,那么退休之后的经济情况压力会很大。

(三)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办管理服务能力

首先,应对事业单位领域的养老保险金进行监督管理。如在职业年金方面,能够进行相关管理工作的金融机构十分有限,对于那些并不合格的金融机构,相关政府机关应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其全部退出职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之外。作为职业年金的监管主体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使得投资运营更加开放,也更具有专业特色,使得职业年金能够实现多元化投资。同时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等机构,也应该对托管人与投管人进行管理,承担应有的监管的责任。

其次,从经办管理层面看,应完善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工作。政府领域应进行全面把握和安排,当然也能够进行专职机构的设置,优化相关社保经办管理,也可依托当前企业相关保险经办部门进行有效监管。此外还应进行有效统筹,将事业单位层面的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进行统一安排,适当管理。

参考文献:

[1]山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五同步”[N].中国经济导报,2015-8-12.[2]驰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J].理论探索,2011(05).

第四篇: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理性思考

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理性思考————审判组织改革之定位

[ 单华东 ]——(2004-5-2)/ 已阅11311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法院所承担的调整、规范、裁决人们在民商事、知识产权、刑事、行政等方面关系的职能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与其相适应,社会公众追求司法公开、公正、民主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党的十六大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审判组织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经过前一阶段改革,审判组织已不断趋向完善。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前的人民法院审判组织设置及做法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理论界和司法界存在不少争论,笔者认为审判组织改革的思路要进行准确定位,以期有利于改革的不断发展。

一、审判组织改革的目标定位

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是审判组织改革,从体制上保障审判组织能够依法独立办案,独立行使审判权,减少和克服来自法院内部和外部的过度干预,确保审判独立、司法公正,最终实现法官独立,走向法官负责制,当然这是法律的理想状态,也是改革的最终目标。然而任何改革必须结合实际,考虑时间性和地域性,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的审判组织改革应该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才能取得成效,实现最终目标,如果要想一步到位,则欲速不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改革有碍于实现目标的有关制度,以及一些传统的习惯做法。笔者以为,中国现行的审判组织形式不能完全抛弃,其有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司法基础,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完善,充分运用好,使其发挥最佳作用,为实现法官独立——法官负责制准备条件。

我国现行审判组织存在的必要有以下五点:

其一,现行审判组织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贯穿了一个民主、监督、制约的思想,以合议制、集体讨论的方式决定问题往往比单个人或数量较少的人讨论决定问题要可靠得多,尤其是在现行的整体司法体制下,加之法官整体素质偏低,独立执法能力较差,由具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与见解来讨论决定问题,弥补法官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执法能力的不足,其优点更为明显。

其二,有利于保持司法体制的完整性。现行的司法权是在人大监督下行使,各级法院的人、财、物均由同级的党委、政府管理和支配,法官行使审判权不仅受到同级人大的监督,而且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和制约,同时还受到同级检察机关的法定监督,这种体制下的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地位得不到保障,法官更难于完全独立,因此在对法院、法官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未有质的改变的现有司法体制下,只有保留现有的审判组织形式,与社会发展同步。

其三,现代司法理念还未深入人心,社会接受程度还不够,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威信严重不足。我们在理念上要维护司法权威,树立司法公信力是至高无上的,法院的各种裁判不容否认,正如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位大法官说过:“我的判决之所以是不可推翻的,不是因为我的判决是正确的,恰恰相反,我的判决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我的判决不可推翻”。但是实践中我们大部分的法官素质与职业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业务水平还不高,其判决在不同部门及单位的监督下,还不能保证具有不可争论,不能保证其判决的完全正确性,当然,诉讼制度上的不足对之也有较大影响,种种因素造成了司法缺乏权威性。

其四,法官的经济状况,与其责任、义务不相对等。法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法官应尽量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薪金是其唯一的收入来源,国家应保证法官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但长期以来,法官没有自已的工资序列,参照的是公务员序列,不具有具体可操作性,而且党委、政府的各种摊派导致有的基层法院的工资待遇不能保证,而法官作为纠纷的最后裁判者,审判行为作为一种复杂劳动,本身具有的责任特别重大,负担较重,而与其相对应的律师工作则比较轻松,收入水平比法官高得多,同是法律职业,对比显明,“法官下岗当律师”这一本未倒置现象在中国产生就不足为奇。虽然培养法官的廉洁作风不能只凭高收入来保证,但实行高薪制,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保持法官队伍稳定,同时保证法官的权利、义务相对等,毕竟中国的法官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能被神化。其五,审判组织改革必须在现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决不能违背法律规定或脱离法律另搞一套,甚至做出与法律规定相矛盾、相冲突的行为。作为司法机关,忠与和遵守法律是其基本特征和关键性的价值取向,不能有法不依,随心所欲,为一种实用价值来牺牲国家法律的尊严与价值。首先在法院干警心中要有法律至上的观念,即使有误的法律,在没有修改之前,也要遵守,法官必须服从于法律,这也是一种司法理念。

要实现法官负责制的目标,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目前还做不到,由于上述原因,如果放任法官个体独立,脱离了制约与监督,在各种内外压力下,法官的司法公正较难实现,冤假错案会不断出现,而案件的反复会加重法院的诉累和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还不如现在加强监督,减少错案发生,须知好的制度在不相适应的环境下也会变成恶的制度,还不如不断完善现行的具有一定优势和存在依据的组织形式和制度。

二、审判组织的权力定位

目前司法机关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再加上法院的行政管理制度,从而侵蚀了审判工作制度,行政管理职能与审判职能相融合,滋生了许多弊端,影响了审判独立。就法院与外部关系面言,现行法院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一府两院”的基本框架内自上而下建立了四级法院体制,地方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司法管辖与行政区划重合,地方各级法院除受上级法院指导外,还受地方同级党委的领导和同级人大的监督,同时又由于人、财、物独立性的欠缺,客观上还受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制约,法院自身没有人事权,干部由地方党政部门产生,又没有财权,利益与地方紧密相连,法院实质上相同于政府的一个部门,造成了法院只能对地方党政领导负责,而不是纯粹对法律负责。就法院内部而言,审判人员与庭、院长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关系,审判管理是按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运行的,法官的职级、职务的变化也是依照行政方式来确定的,形成了严格的法官位阶体制,造成“法官不带长,说话也不响”的行政“官本位”。笔者以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审判权力定位。

其一,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要立即实现法院单独序列,进行直管,人、财、物由最高人民法院管理,实难做到,只能要求在法院用人、经费上法定化、程序化。法院干警职级、职务的落实,缺少一个法定程序,弹性很大,往往要法院花精力去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笔者认为法院要实事求是的列出一个建议,提请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通过,以正式法律或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出台,法律或地方性法规中应包含:明确的法官晋升晋级、福利待遇的标准及程序,当法官达到条件时就依法定的程序提出晋升,没有特定的情况不得否决,缩小地方党委、政府的弹性幅度;按法院人数和每年的案件数明确各级法院应该的财政预算,各级法院每年按法律或地方性法规制定财政预算报人大批准后,就当然应从财政部门支取,财政部门行使的只是一些原则的核实程序,而非决定程序,不得随意克扣预算资金,保证经费流通的合法、公正,摆脱地方对司法权的控制。

其二,对于法院审判管理的行政化我们可以通过审判管理程序化,内部用人程序法定化,强化合议庭权力,明确合议庭与院、庭长的权力定位。一是全面落实合议庭负责制。合议庭一经成立非依法定事由或正当理由不得改变,合议庭对案件负责,除少数上审委会的案件外,合议庭应当“拍板”定夺,院、庭长个人对案件的裁判意见不能随意干预,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行使监督权。二是实行行政管理职能与司法职能分离。院、庭长在行政事务上与普通法官是行政领导关系,但对案件审理上,仅能是管理、监督、指导关系,可以对重大疑难案件,亲自参加庭审担任审判长,由直接审理取代听取汇报所起的把关作用;对确有错误的裁决,可依法定程序启动再审程序;通过旁听庭审、检查法律文书、诉讼卷宗等方式,了解审判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意见等等。三是建立法定的内部用人机制。规范司法行政权的决策机制,防止司法行政中的随意性,增强法院行政决策中的民主性,在法院内部实行以法官为中心的制度,可以在内部设立由法官选举产生的法官会议,行使某些重大司法行政权,如内部用人权等等,使法官的晋升不受行政领导的左右,杜绝法官为了满足自身晋升的需要,视司法公正、维护正义为次要目的,在审判时片面考虑行政领导的思想影响,迎合领导的权力欲。

三、审判组织的职能定位

审判组织的职能就是“审”与“判”的内在关联性所决定的,审理权与裁判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审判工作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不允许只审不判和只判不审的行为存在,但是实践中各种主体对审判主体审判权的侵蚀,审理权与裁权的分离,审判人员的责任心削弱或丧失,非理性意见对裁判结果的支配,影响了司法公正。审判主体独立裁判权的丧失、审判权的分散及多个裁判主体间的重复劳动,使案件不能及时审结,降低了审判效率,加大了诉讼成本。有必要对各个审判组织之间、审判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职能定位。

依照《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合议庭的主要职能是审判普通第一审案件、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独任审判的职能是审判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审判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1)总结审判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掌握审判工作态势,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意见,指导审判实践;探索各项审判工作规律,建章立制,使审判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通过归类讨论决定重大、疑难案件,使带有共性的同类案件的特点和审判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上升为审判理论,用以指导审判实践。(2)决定民事、行政案件是否再审,发挥其审判监督作用。(3)讨论决定重大的或疑难、复杂的刑事案件,直接参与案件审判活动。

审判长选任制后,院、庭长放权与合议庭,明确了院、庭长的职能是通过担任审判长,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可以提请复议,发挥管理、监督作用;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发挥其审判监督作用;对庭、院内的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职能。现在存在的主要是合议庭的案件审委会研究比较随意,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之间讨论决定案件缺少合理划分和平衡,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职能定位问题。

笔者以为,在现有的体制下,必须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审判指导与监督职能,明确和限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范围,还权与合议庭。首先,否定审判委员会只讨论刑事案件的观点,明确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不仅仅是刑事案件,而且包括民事、行政案件,传统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刑事法律制度,具有重大影响的也仅是刑事案件,民事、行政案件只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存在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性质,故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没有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建设上升为主要内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领域的新类型案件、疑难复杂案件不断增多,可以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原则精神,组织审判委员会讨论此类案件。其次,界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范围,可采取列举式界定:

1、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2、重大的涉外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上级法院指定下级法院审判的案件;

5、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6、可能被宣告无罪的案件;

7、法律规定不明或无明文规定的新类型案件;

8、合议庭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存在重大分歧的案件。要明确审委会讨论这些案件并不纯粹是决定案件的定罪量刑,而是为总结审判经验、研究执法问题和审判规律奠定基础。另外,要充分发挥审判案例指导作用,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必须予以公布或编订成册下发给辖区内的法院,作为此类案件定罪、量刑的参考,决定此类案件不再提提交、不允许提交各级审判委员会讨论,为以后的此类审判工作提出规范性的指导意见。院、庭长的职能、审委会的职能定位了,侵蚀合议庭审判职能的基础消失了,合议庭的职能自然会得以强化。

四、审判组织行使职能的程序定位

合议庭由法官或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成员都应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评议,都应发表自已独立的见解,在表决案件审理结果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各合议庭成员都有一票表决权。但是,在现行合议庭审理案件中,合议庭成员参与庭审意识不强、评议案件无独立见解,名义上是合议庭审理案件,实际上是由承办人一人审判,合议庭评议案件往往是承办人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其他成员只是原则上表态或者在合议庭笔录上签字,有的甚至是承办人先作出裁决,然后再向其他合议庭成员分别通气,形成了实质上的“合而不议”、“议而不审”的局面。其原因是:合议庭工作实绩的考核及追究责任只针对承办人一人进行,其他成员没有成绩也没有责任,导致其他成员对不是自已主审的案件莫不关心,既缺乏积极性,又没有应有的责任心。

笔者以为,合议庭行使职能的程序必须定位。一是改变承办人为唯一办案主体的错误理念。承办人只是合议庭内部负责处理具体诉讼事务的成员,其工作职责是合议庭内部的不同分工而矣,承办人以合议庭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对合议庭负责,没有经合议庭的讨论决定,不得私自行事,其行为后果也应由合议庭承担。二是完善合议程序。庭前要合议,案件分配到合议庭后,要进行合议,按各自专业特点确定由哪一个成员承办及对其他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共同制定庭审提纲和要点;庭上要合议,主持庭审的审判长要通过传递纸条、交头接耳或微机联网交流等方式,征求其他成员的意见;庭后要合议,合议庭成员各负其责地就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发表意见。三是完善裁判文书签名核稿程序。裁判文书由分工负责的成员拟好后,合议庭每位成员必须认真审核,确保裁判文书上表述认定的事实证据与庭审认定的事实证据一致,同时必须在裁判文书上签名,对裁判文书的内容负责。四是建立科学的工作实绩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合议庭成员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所付出的劳动予以确认,在平均分配的基础上,给审判长和承办人适当的加分补偿,对其多付出的劳动予以肯定。同时在合议庭内部合理分配责任,实行责任自负原则,在评议时发表正确的意见不承担责任,发表错误意见导致案件错判的多数成员应分别承担相应责任。五是要充分发挥审判长在合议庭审理案件中的指挥、调度作用。在审判长选任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固定了合议庭,由审判长主持合议庭工作,包括主持庭审、主持合议、在其他成员审核裁判文书后,最后审核、签发裁判文书,但并不是审判长负责制,所的的工作必须由合议庭决定,审判长并不能决定,其仅起组织作用,实质是合议庭负责制。

在司法界和法学理论界要求取消审判委员会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以为,由于现有的法律框架没有变,只有在不脱离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完善审判委员会行使职能的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司法公正。

一是审判委员会只对案件的定性、责任分担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讨论决定,因其没有参与庭审,没有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辩论,对案件的证据、事实的认定,没有听审的基础,不予讨论,由合议庭完成,在事实、证据认定的基础上对其他问题的讨论就仅是法律理论运用方面指导决定。

二是合议庭通过庭审对事实、证据难以作出认定的案件,本身就说明了其复杂性,此类案件值得总结和探索,从案件审理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可以在开庭时说明此案情重大、复杂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由审判委员会重新组成合议庭,严格按合议庭程序进行审判。

三是严格讨论案件的程序。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合议庭必须在讨论前3—7天内把详细的审理报告发给委员,给予委员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思考;审判委员会委员必须对审理报告进行认真审阅,并形成书面形式的发言,对案件的定性、责任分担及法律适用提出独立的见解及明确的意见,在讨论时可以进行修改;委员的发言顺序也要有限制,院长作为委员发言必须在最后,承办案件合议庭的庭领导和分管院领导作为委员的,不能先发言,必须在最后院长发言之前进行;审委会结束后,委员必须将其书面发言签名后交会议秘书备案,同时作为工作业绩考核和追究责任的依据。

四是确定由合议庭汇报案件制度。具体可由审判长代表合议庭汇报,全体合议庭成员参与补充汇报,其本身也是汇报主体,这样可以使审判委员会全面了解案情,又尊重了合议庭成员的劳动,同时防止汇报人汇报不全面。

五是逐步形成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专业化,吸收业务尖子进入审判委员会队伍,确保审判委员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否则程序定位越好,对委员的要求越高,案件讨论的质量就越差。

五、对审判组织的监督定位

目前,对审判组织监督的主体很多,有党委、人大、检察机关、人民群众等等,这里主要探讨法院内部监督的定位。审判长选任制后,强化了合议庭职能,完全放权于合议庭,案件质量有所下降,各个合议庭之间判决不平衡,影响了司法公正,有必要对合议庭采取合法的、适当的程序性监督,同时注意内部监督、指导的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监督的随意性。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监督,一是院、庭长享有判后监督权,认为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依照法定程序发动再审程序;二是院、庭长在合议庭评议时,可以列席,期间也可以提出个人意见,但该意见对合议庭不具有约束力,当合议庭意见一致,而院、庭长意见与合议庭意见不一致时,院长可以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而庭长没有此权力,但应该明确庭长提请审判委员会的建议权;三是院、庭长可以通过旁听开庭、检查裁判文书、诉讼卷宗等方式,了解合议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对存在的问题要有记载,同时对审限临近的案件进行督促;四是院、庭长下放裁判文书签发权,只是表明其对合议庭决定案件没有干预权,并不代表其不可以签发裁判文书,为了保证裁判文书的质量,院、庭长可以在审判长签发后,对裁判文书的撰写格式及文字表述进行最后把关,但不改变合议庭对案件的审理判决结果。

第五篇:预算管理制度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一、编制预算的目的

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编制预算的要求

医院应按照国家有关预算编制的规定,对以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收入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编制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收支预算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三、预算的编制

(一)预算编制程序

预算编制程序要符合高效、良性预算机制的内在要求。预算的编制要从医院全局出发,在充分认识医院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预测并对医院各级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分解。医院的预算编制流程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模式,即预算目标自上而下地下达,预算编制自下而上地进行,通过反复的沟通和协调,取得一致意见。

医院根据发展战略需要,下达预算编制规则。预算办将编制目标分解给各职能科室,组织各职能科室编制预算。预算办对各职能科室报送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协调、汇总后编制出医院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调整、平衡后,形成正式预算方案,下达职能各科室执行。

(二)编制预算的方法

根椐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年初在财政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将全院预算按领导的分工和所分管的职能部门作为预算单元,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以会计科目的口径,根据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用收支平衡的手段,将全年预算进行二次分解,并逐月按年进行预算执行的对比分析。

(三)编制预算的原则

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

医院各部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财务预算编制必须周密安排、统筹兼顾。同时,考虑到医院在每一阶段有其重点发展目标、重点发展项目,财务预算应在医院承受能力范围内,集中财力,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发展资金。

2.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原则

医院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方面资金需求比较旺盛,要求各部门必须发扬厉行节约、勤俭办院的优良传统,精打细算,勤俭办事,反对奢侈,制止浪费。

3.收支平衡、量入为出原则

编制预算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一切收支数字的预测和计算要力求科学、严密、准确、真实。

4.社会效益前提下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

医院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向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客观上要求医院增收节支、堵漏清欠,加强核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取得尽可能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预算编制的内容

1.收入预算根据单位上实际收入水平,结合当年的业务计划及医疗收费标准调整情况来确定收入总额。医院的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和其他收入。

2.支出预算的编制应本着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正常运行,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以计划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人员编制、开支定额和标准、物价因素等为基本依据。医院的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

3.各项收入按规定的程序和途径结报财务,财务依据会计制度归口核算,编制会计报表。

4.各项支出按规定的程序和途径完善审批手续方可报销,财务依据会计制度据实列支。

5.每年按财政部门审批下达的预算总额,按照院领导的分工,将预算分解至各职能部门,并按季结出预算执行金额及比例。同时,财务科按照预算分解金额给各职能部门设臵“部门预算执行薄”,供日常开支时作明细登记,实行双轨控制。

(五)预算编制的时间 1.预算编制申报时间

预算每年编制一次,预算期间与会计保持一致。

(1)“一上”:每年8月30日前,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发展战略,下达下一年预算编制任务,预算办对各责任中心下发编制下预算的通知提出具体编制要求。各预算责任部门和相关职能处室根据通知要求编制预算,于9月30日前报送预算办。

(2)“一下”:9月15日至30日,预算办对于各职能处室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建议。在审核、平衡过程中,预算办应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各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形成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2.预算审批下达时间

(1)“二上”:11月1日至10日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全院预算进行审查,提出预算修改意见或建议,预算办根据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控制数调整各职能部门预算,编制正式预算和细化预算。修改后的预算经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后,11月20日前报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2)“二下”:经审议形成的预算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各职能科室,在12月31日前10个工作日内将预算分解下达到各相关部门。

四、预算的调整

(一)预算调整条件

为保证预算的严肃性,预算一经下达,原则上不再做任何调整。预算执行过程中遇有重大政策性变化或不可抗力等客观因素影响,或者收入已实现预算指标,需要按发展需求调整支出预算的,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同意,可调整相关预算指标。

(二)预算调整程序

预算的调整分为预算项目调整和预算追加两部分。

预算项目调整是指各职能科室在总体预算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预算项目内容进行调整,预算责任部门应提出申请,经分管院领导、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批示后送预算办调整。

当职能科室提前达到预算收入指标,为保证工作的继续,职能科室可根据需要提请追加支出预算,追加的预算必须符合医院预算编制规则。因政策调整或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也可提请追加预算指标。

追加预算须预算责任部门提出申请,分管院领导批示后送预算办;预算办根据追加金额的大小,金额为5万元之内的,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财务科负责人认可,金额为5万元以上的,经预算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同意可后方可追加预算。

五、预算的执行

(一)预算执行及控制

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医院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因此,必须围绕实现医院预算落实全院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预算一经确定,各责任中心和部门在经营及相关的各项活动中,要严格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济活动。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且适时实施必要的制约手段,把医院管理的方法策略融会贯通于执行预算的全过程中,最终形成全员和全方位的预算管理局面。

各职能部门根据批复的预算,应按责任分解落实,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形成严密的责任预算(也就是执行预算),同时按季度、月度进行分解,并严格贯彻执行,切实围绕预算开展经营活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通过月度报表数据、预算执行分析、经济活动分析等数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将实际发生数和预算数进行比较分析,按预算方案跟踪实施预算控制管理,重点围绕全院主要考核指标,揭示成绩和问题,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预算执行要同职工的经济利益相结合。为了确保预算各主要指标的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把预算执行情况与各科室负责人、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使科室负责人、职工与医院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科室负责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预算执行的金额控制

在预算执行中,通过采购、付款过程中设定金额标准,来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

当职能科室有预算支出发生时,预算办应对报销的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审核该笔业务的真实、可靠和合法性,审核通过后登记各职能科室预算台账,核减预算额度,并及时告知各部门预算执行进度。

(三)预算执行的时间控制

预算执行控制时间范围总体上按一个会计控制,即从1月1日至12月31日,但在执行控制过程中,应将年预算指标分解到季、月,按季、按月进行预算执行控制。预算办每月对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进行汇总分析,并告知各职能部门。执行与预算差异较大的应及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六、预算的审批

(一)财政补助预算的编报和审批 1.医院提出财政补助建议(“一上”)

医院财务部门根据预算人员构成状况、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对各项影响医院收支的因素进行分析测算的基础上,提出财政补助建议,上报上级卫生、财政部门。

2.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一下”)

财政部门根据本级人代会批准的财政预算和财力可能,在对各行业、各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并充分征求卫生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医院下达财政补助指标预算控制数。

3.医院编报正式预算(“二上”)

医院接到上级卫生、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后修改财政补助预算,编报正式财政补助预算。

4.财政部门正式批复预算(“二下”)

财政部门经过进一步审核,在确认符合编制要求后,批复下达给医院,作为预算财政补助预算执行的依据。

(二)全院预算的编报和审批 1.财务科提出预算草案

在对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预算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工作任务以及有关标准,测算编制下一财务预算建议,发放各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后,提交院办公会讨论,并提出计划财务预算草案。

2.提交职代会讨论表决

每年年初,财务科须向院职代表汇报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下一预算草案,征询职工代表意见和建议,提交职代会讨论表决。

3.各职能部门在已得到职代会批复的全院预算范围内,编制部门预算。

七、预算的评价考核

(一)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程序

医院建立预算执行评价与考核制度,主要评价和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和预算监管工作。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价和考核根据年初预算(调整后)执行结果的差异进行。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兑现。每年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程序是: 1.参与预算编制的部门,预算执行单位或部门自评。2.预算办根据自评情况,深入分析,提出评价建议。3.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确定评价结果。

4.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通报评价结果,并按规定办法和评价结果进行考核。

(二)预算管理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1.预算指标是否准确。2.预算内容是否全面。3.预算执行的偏差度及原因。

4.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是否得到贯彻执行。5.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是否准确。

预算管理办公室按照稽核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进行稽核。审计、纪检部门对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预算考核

预算执行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医院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定期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等各环节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找出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落实奖惩制度。

医院要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列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未达到收入预算指标或支出超预算的,要对执行部门负责人按比例进行经济处罚,对于超过预算收入指标或支出低于预算厉行节约的科室,对部门责任人按比例予以奖励。另外,医院要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岗位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对于连续三年收入未达预算或支出超预算的科室负责人实行岗位问责制。将预算工作考核落到实处。

下载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进程中的中国预算管理制度(摘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使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算编制原则 (1)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为依据。 (2)必须以彭州市国......

    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大纲 一、 总则 1. 财务预算的定义 2. 财务预算的目的 二、 财务预算基本内容 1. 财务预算的原则 2. 财务预算的组织机构 三、 1. 2. 3. 4. 四、 1. 2. 3. 4. 5......

    预算管理制度(★)

    太原市中心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医院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确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逐层分解,下达于医院内部各个科室,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自始......

    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我市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防范文化中心预算管理活动风险,规范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

    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算组织与职能 第三章:全面预算的内容与编制办法 第四章:预算调整、差异分析及考核兑现 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构建集团内部的有......

    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 苏州优尔食品有限公司 目录 第1章总则 ....................................................................................................................

    预算管理制度[最终定稿]

    预 算 管 理 制 度 一、总则 1、为了更好地贯彻本集团公司下达的营销系统长期目标及短期经营目标,强化预算的资源配置、综合平衡、评价监督职能,健全预算管理体制,保障营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