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位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的八平方公里之内,是中新合作区内的第一所公办学校。1998年9月的建校之初,我们就提出《构建开放教育的模式研究》这一主导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并以此作为学校全体人的教育思想,围绕开放的教育资源、开放的管理体制、开放的课程、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的深入探讨与大胆尝试,取得了喜人的办学效益。新城花园小学在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内,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现代新型学校,以办学理念新、发展快,教师服务好、水平高,教学负担轻、质量优,学生头脑活、品行正、身心好等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家长的口碑。
和苏州市众多学校一样,我校也于2002年9月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虽然“‘开放教育”的思想在我们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受学校教育承继性、教师思维习惯性的影响,新课程所阐述的先进理念在课堂上还没有能全部的真正落实,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脱节、观念和行为分离的现象,很多教师陷入了迷惘。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走入了“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受惠于“开放教育”课题研究熏陶的我校教师,如何在领会了“开放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此课题将于2004年12月结题),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把握新课程的核心内涵,结合“开放教育”的探索成果,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开展富有创造创新价值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于是,我们认真学习和重温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领会,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和“创造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现代价值最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构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当今仍然存在的“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造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最先在我国提倡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时空观;“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是教育的完成”,是创造教育的过程观;针对旧教育“死读书”、扼杀儿童创造力的弊病,陶行知划时代地提出解放儿童(“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光辉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指引着“创造教育”路向,特别是在今天,对我们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尤其具有珍贵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鉴于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陶行知教育民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的框架下,针对学校实际,结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价值的理解,我们提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这一课题。
二、理论假设
在生活教育理论中,陶行知先生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出发,时时处处突出生活实践对认识的基础地位,强调生活、做、行动对教育、学习和知识的决定作用。他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新教育和老教育不同之点,是老教育坐而听,不能起而行,新教育却是行动的”。(《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26、139页,湖南出版社1985年版)他极力反对那种唯书本、唯课堂的狭隘、呆板的教育方式,主张教育应该在源头上寻找学问,即要让师生走出校门,跳出书本,打开头脑,放开手脚,在教育内容上,关注生活的一切方面,与鲜活的现实社会有机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将实践引入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亲身参与和经历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种生活的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教育,一种行动的也是充满灵动的教育。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德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他是一个人格心灵的‘ 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邹进:《现代德国教育文化学》第73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教育是在为未来社会培养未来公民,而在未来社会里,“创造”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现代学校教育面向未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应是职责和义务。
陶行知先生对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有许多真知灼见,提出:实施创造教育的前提,是相信儿童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培养儿童创造力;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之生活力与创造力;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与真善美的活人;创造教育的内容,是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创造性的活动;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是解放并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他总结出创造型人才的成长需要两个先觉条件:一是要及时发现,从小培养;二是对人才幼苗要了解、宽容,倍加爱护。他还特别指出:创造精神(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的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应该成为创造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些论述既有思想和观念的引导,又有方法与内容的指导,集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为一体,为我们研究并实践创造教育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理论,重点把握其理论宝库中“生活教育”和“创造教育”这两个重要理论的思想精髓,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努力创设适合全体学生发展的理想的课程教材(学习资源)、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校生活充满人文关怀,课堂学习充满生活情趣,家庭社区渗透终身学习,进而培养会学习、会生活、会交往、会创造的合格小学生毕业。
(二)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开发生态化、优质化的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
以开放的胸怀、独到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开发并利用生态化、优质化的学习资源,与现有课程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使教育教学的内容得到丰富,师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具体内容如下:
文化资源:一是学校文化,开放的办学理念,“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等;二是本土文化,吴文化中包含的苏州园林、历史传说、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水文化等;三是外来文化,显性的如民族节日、民俗风情,隐性的如守法意识、诚信意识等。
网络资源:一是各种健康、益智、怡情的公共网站,二是校园网站、班级论坛、教师主页等,其中“教师主页与学生学习互动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将是重点。
社区资源:苏州市的众多博物馆,园区的外资企业、生态自然景观以及我校的多个教育实践基地。
图书资源:除教科书以外的、适宜小学生阅读的、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 中外名著、少儿读物。
人力资源:首先是本校学生,教师和学生互为师生;其次是邀请专家、作家、企业家等来学校,让学生与大师、大家对话;第三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第四是本校教师,通过开掘和塑造,使他们成为最重要、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子课题二:建构开放式、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教材编排体系为主线,以课本知识为基点,根据学生的学力进行合理地增删和科学地重组,做到课前有孕伏,课中有拓展,课后有延伸,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洋溢创造精神,焕发生命活力。各学科研究重点如下:
品德与社会学科:努力把这门学科的学习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同学们爱上这门课。
语文学科:依托教材中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课文进行开放和拓展,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人物的精神境界,感受自然的优美和谐,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努力营造活力课堂、磁力课堂、魅力课堂。
数学学科:以《希望数学日记》为重要的素材来源,补充丰富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英语学科:依托教材,合理拓展,营造生动有趣的、与学生生活场景吻合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交往能力。
艺术学科: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用声音、形体、节奏等形式和剪、贴、折、画等技能创造性地表现生活,表现文化,抒发情感,陶冶审美情操。
科学学科:利用与物理、化学知识相关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子课题三:开展探究性、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精心设计融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新颖性为一体的教育活动,让课堂、学校与社区、社会“对接”,尽可能的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去体验,去经历失败,去享受成功,使他们聪明睿智,独立能干,富有创造力。
学科辅助活动:采用参观、采访、调查等形式,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死的、静态的知识变成活的、动态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巩固。
主题探索活动:由老师或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探索的主题,然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创造性地进行操作、调查、设计、制作、实验等,通过自主探究、交流探讨,最后能部分或全部的解决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才艺拓展活动:通过“艺术节”、“科技节”、“读书日”、“双语节”及各类才艺比赛,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充分并在活动提升他们的才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整合性原则 即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进行整合,使它们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2、基础性原则 即以陶行知思想为指导,努力把学生基础的学习、生活习惯教育作为重点进行研究与探讨。
3、开放性原则 即时时、事事、处处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态度去处理教育教学的事情和问题。
4、互通性原则 即使研究的三个重点内容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从而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通过书本及网络等渠道搜集、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当今课程改革相关文献资料,把握教育改革的趋势,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并通过理性思辨,找到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最佳结合点,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行动研究 以课题组为中心,同时调动其他老师参与研究的兴趣,让教师既成为“研究着的实践者”,又成为“实践着的研究者”,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齐头并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3、案例研究 在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新课堂新教学的构建、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开展操作的研究,并将实践过程用案例的形式表达出来,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丰富有益的案例。
五、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核心小组
本课题组由校长挂帅,教师人人参与。具体管理上由科研处直接负责,由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及骨干教师组成课题核心组成员,责任层层落实,分工明确。
2、认真学习和研究陶研文献
从《陶行知文集》及各级各类编写的学陶、师陶及研陶材料及“中国陶行知研究网”等有关陶行知研究的网站上收集资料,并认真学习与研讨这些资料,努力把握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同时,我们还将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大家有其中的思想理念,去大胆探索。
3、大力鼓励先进,注重典型引路
注意发现学习探讨与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的典型的教研组、年级组、先进班级及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请他们介绍自己经验与体会,用“典型”引路,不断激发全校学陶师陶、勇于课改实践的积极性。
4、注意资料收集,做好阶段小结
在研究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原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各种典型案例。同时,经常不定期地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进行阶段研究交流,努力对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进行较为深入的小结,为以后的研究及时进行调整提供依据。
六、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是3年。
2004.1-2004.12为第一阶段 进行文献及思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搜集积累陶行知教育思想及新课程教育思想的相关资料,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研讨,特别是要找准陶行知“生活教育”及“创造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结合点,确定研究的重点。
2005.01-2005.12为第二阶段 进行重点攻关研究。围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课堂教学构建、开展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落实具体分工,分头并进,开展“行动研究”,同时邀请专家进行具体指导,并通过交流展示,积累典型案例,进行阶段小结。
2006.1-2006.12为第三阶段 进行验证研究与总结。把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的实践策略进行一定的归纳,并进行一轮验证性行动研究,形成操作性更强的实施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料梳理、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最终写出结题报告。
七、课题组组成
本课题作为学校主课题,教师全员参与研究,分属不同的子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吴云霞
课题核心组成员:
子课题一(课程资源组):
范里 苏志芳 陈蕾(英)张瑾 贺杰 陆彩萍
子课题二(课堂教学组):
莫忻娟 马彩芳 汤雪琳 王欣征 陈小莹 杭瑛
子课题三(综合实践组):
尤佳 缪建平宋珺 刘成华 蒋勇 徐伟
2005年12月29日
第二篇: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改中的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办中国人民需要的教育,并且在实践中总结和创立了独有的教育思想,为教育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活教育”学说,但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了教育上方方面面的问题。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教学做合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等论说,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逐步开展的今天,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从教育观念看
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中各个方面都有独到深刻的阐述。在教学观上,他认为“教学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探知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才能让学生“乐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然后学生先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寻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新课程标准则这样阐释“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相长和共同发展。
陶公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到以上几点外,对教师他还有以下的要求:第一、要有信仰心,必须“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而且不是一时的,是永久有益于世的”;第二、要有责任心,不但对自己和课堂中的小孩应当负责任,而且对国家的教育业也应该具有责任心;第三、要有共和精神,“要和学生共甘苦,要和同学表同情”;第四、要有开辟精神,“使中国无地无学生”;第五、要有试验的精神,不能只是照搬,自己试验,方得出真理,方能不落人后。
新课程标准则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特别要求教师要注重利用社区资源。陶先生上个世纪创办晓庄学校时,就已经在实践中做到了这点,陶公在乡村办学,不但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也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的一体化。从一次凿井之后开会那件事可以看出来。
对照阅读可以发现,两者对教学对教师的看法有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必须学而不厌,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诲人不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教学生学,而不只是教书或教学生,必须有一个联动使动互动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能学到方法,还能激发起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这恰恰是时代的发展提出来的要求。
二、从教育内容看
陶先生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
这样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中肯和必要的,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一句话,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向上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的、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也才能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使国家走向更加繁荣富强民主的康庄大道。
那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育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陶先生在《新教育》中这样阐释当时的“新课程”:“从社会这面来讲,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谁教,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方才能够适合。„„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取舍才行。”也就是说,陶先生认为,课程的设置和教授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情况,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不能一刀切。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和要求的。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教材是一次再创造再组织,必须体现当地实际,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及特殊需要。
陶先生不管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主张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内容也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活的真的动的用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育才二十三常能》里,详尽地列举了他觉得应该掌握的技能,都是在生活中非常实用的方面。
但是陶先生并不仅仅主张教育的实用性,他也非常注重创造教育。他认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还主张“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即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所以要进行创造教育,先要进行行动教育,而且行动教育必须从小的时候就开始。
三、从教育方法看
陶先生不仅认为教育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社会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同时他要求的教育方法也不是单一机械的,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做”的内容特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来决定。
陶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识的获得有亲知、闻知、说知,而闻知、说知安根在亲知里,所以必须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育,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必须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当然,做并不是抹杀一切行动,是“劳力上劳心”,必须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因此既是强调实践,又必须是动头脑的实践,手脑并用,才可能得到长进。
新课程改革也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方式的变革,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单列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绿色证书”教育两部分内容。新课程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更是开发与创生,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教学生会学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宝库,学好学透陶公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新课改的开展推行要顺利得多。
第三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学校现在对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很重视,通过学习,我作为班主任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在 班级管理上面更是有了新的认识。
一、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好朋友。
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保障。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创 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能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 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 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对班 级集体的管理实行“契约式”管卡压。教师与学生无法亲近,更不用说交流。学生对老师也 是“敬而远之”。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凡事都循规蹈矩,不敢奇思妙想,不敢越雷池一步,根本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创新教育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建立了亲密 和融洽的关系,才会给学生带来敢于创新的勇气、乐于创新的热情和“我能创新”的自信。
1、热爱关心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 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 的师生关系的前提。班主任要主动亲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之中,在相处中用点头、微笑、拉 拉手等亲切神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喜爱的目光,消除那种“老鼠见了猫”的恐惧心理以及 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积极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愿望、性格、兴趣等,帮助他们形成创新 思想、创新思维,在这种相对宽的支持性成长的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得到 很好的发展,他们就会主动去探索、创新。
2、要相信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信任人,才能唤起人的自尊。对人的信任是 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创新的意识、精神及能力。班主 任只有相信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才有可能去发现学生 们的不同才能和兴趣,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并为之创造出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当学生对 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肯定,相信他的合理性,并对敢于发表不同看 法的精神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我们教师做起,我们教师要积极接受现代教育理念,要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只有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两 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学的最佳境界。
二、打开樊笼,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
“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 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能把儿童的功 课表排满。”教育家陶行知的这段话给我们以很深的启迪。因此,我们要打开樊笼,把时间 和空间还给孩子。班主任应在班集体中处理好“一抱、二牵、三导”的关系,从最初的“事 无巨细”样样亲自动手操作,到逐渐放手,以至于最终达到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我给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舞台之一就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民 主选举常任班委。选举要经过“自我推荐”“竞选演说”“同学投票”等程序,这是给学生、、提供的第一个实践舞台。在“竞选”活动中,不少同学表现了不凡的才能,提出了许多很有 创见的施政措施。第二步是由常任班委成员轮流主持一段时间班级工作,为大家做个好榜样。第三步是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常任班委实行值周班长制,帮助 值日班长工作。值日班长根据班级的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还要填写班级日志,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下一天工作的 建议,并和第二天的值日班长做好交接工作。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 了遵纪守规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我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制定的目标有偏差或错误时,及时给予指正;当 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出点子,启发他们慎密思考,激发他们创新新招,使方案设计得更完 美,实施更顺利,效果更明显。
三、辨证地看待学生道德行为上的差异,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 “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 创新思维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 ,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每个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发挥作用的潜能、显露的早晚等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天赋潜能和成长环境总有一定的差异,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必然表现出个性特点来。在学校里,“老实听话”的学生常常受到老 师的欢迎,而淘气顽皮的甚至“无法无天”“犟头倔脑”的学生,则让一些老师无可奈何。、许多研究表明,这些“调皮大王”常常是创造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十分好奇,思维 十分活跃,常常因“奇特”的想法作出“越轨”的行为。由于他们的创造性不易被发现,在 学校统一的要求下,只能机械地适应教学。“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因各门功课不及格,被老师骂为“不折不扣的糊涂虫”,爱因斯坦这位作出划时代贡献的物理学家在学校里,一 直受老师冷落,也没有发现他的奇才。因此,教师应辨证地看待学生行为上的差异,透过现 象看本质,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精心培养。在班级中注意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 空间,坚持因材施教,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提供环境。
让我们记住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 “你 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教育名言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8、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9、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0、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2、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1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6、教育是立国之本。
17、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8、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9、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20、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21、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22、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3、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沿石。点滴的创造固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24、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5、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27、教学合一。
第四篇: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徐昌龙
暑假闲暇时又一次翻阅了《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再次拜读先生的《创造的教育》,发现这篇文章中的许多思想理念竟与新课改的不谋而合。
首先,这篇文章提到了创造,他说创造是由行动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的过程。为说明这创造,先生还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鲁滨逊的“物质的创造”和林黛玉的“精神的创造”的例子。都是由于行动发生了困难,由行动的困难引发解决这困难的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竭力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很重要的理念也是要学生学会创造、创新,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实验解释已发现的结论,进而发现创造新的东西。所以科学课上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氧气的制法》,动手让学生知道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外,分解水也可以产生氧气,这样既验证了课本上的结论,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知识。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为“创造而教”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密切。
其次,陶行知在《陶行知现代教育文选》中的一篇《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到:“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那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先生提出“六大创造”,即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劳动;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交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他们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不把儿童的时间安排得拥挤,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有机会学习人生„„归纳起来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为“学”服务。因为只有还学生学习的权利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也正是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所在。我们老师无论对学生采取表扬或激励、运用多种教学技术、竭力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抢答或竞赛、让学生主动去调查实践,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一个积极主动不断完善、发展自我的主体,进而开启学生的创造之门。
陶行知先生还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创造的教育,也就是行动的教育,教育有行动才能搞好。陶行知先生早已深邃的眼光认识到当时旧中国的教育教员们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们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种应试教育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但现在如果还是一味的死抱着课本向学生猛灌,只能培养出一群眼高手低的“书呆子”。所以教育必须有行动,怎么行动?改革!改革才能破旧立新,才能进步发展。只有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符合历史的潮流,符号教育发展的规律,而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循着这个思路走过来的。再次,陶行知说教育需要行动,行动的教育需要从小的时候就干起,也就是要解放小孩,让他们做有意思的活动,开展他们的天才。新课改也正是提倡学生从行动中求得知识,自己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探求的过程,而不是死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重视合作探究的过程,采用分组讨论竞赛等形式来完成。而这些形式正是行动教育的体现,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才能回复他们自然本能的创造天分。陶行知先生说:“知识是从行动中求来的,不行动而求到的知识是靠不住的,只有勇敢的行动才有真知识的获得。”这正是新课改的精神所在,要让我们的学生多几个科学家,有发明创造,必须以头脑指挥行动,以行动的经验来充实他们的头脑。
并且,陶行知先生指出行动的教育应是这样的:教师教大徒弟,大徒弟再去教小徒弟,先生在上了几节课以后,鉴别了几个较有天分的、聪明的大徒弟。以后教师就专门去教大徒弟,所以他们的精神容易去推动他们,学问也容易灌输到他们的头脑中去。大徒弟再把他所学到的,分别去教那些小徒弟。学生们很活动地去找寻知识、解释困难、贡献他所求得的知识,先生不过站在旁边的地位略加指点而已。而这不正是新课改中分组学习、一帮一互助学、好学生带动差学生学习方式的延伸吗?
另外,陶先生提出创造的教育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开,新课程中有要求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自愿为社会做些服务等活动,也就无形中要求学生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把理论融于实践。陶先生最后还提到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教育从生活中来,他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儿子,他是喜欢赌博的,他的母亲训斥他。但他的母亲却悄悄地到邻居家赌博去了,他在窗外看见他的母亲赌博,于是也到别处赌博去了,这样的教育,这样的赌博生活,就造就了他赌博的人生。新课程也体现着生活教育,无论现在所用的教材,还是课堂组织的活动都非常地生活化,你教育学生不染发,自己倒首先卷了个鸡窝;教育学生不骂人,自己倒出口成脏,又何以教好学生呢?所以生活教育很重要,处处留心皆学问,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很多是课本无法代替的,有生活才有创造。可以说新课程改革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某种意义上的延伸。
第五篇:44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他作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倾其一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陶行知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总结,并且在现代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更是为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应该增加孩子们对生活的理解,开拓孩子的思维,让语文教育真正的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本文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际生活提出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终身教育;实践
正文:
谈及语文,大家并不陌生,而语文的学习,实际就是读和写的学习过程,读,就是阅读、理解;写,也就是写字和作文。究其深层来源即是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语文的所在。例如我们每天的对话交流,阅读文章等。现代语文教育与以往呆板、生硬、无趣的语文教育已经截然不同了。陶行知在教育思想中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现在教育的指向标。
所谓生活教育,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教导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不断提升自己。生活教育分为3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了许多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除此之外,“创造教育”也是陶行知的重要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中亟待渗透的教育理念。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语文教学经验,以及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认识,谈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将语文融入现实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视不变,及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由此可见,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育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传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并不能让学生们理解其真正的现实意义,导致教学呆板、无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将课堂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才是语文教育的成功。
1、回归本真,还原语文教育的真谛
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对生活的感知,也都是语文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语文应该与社会结合,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大千世界中让学生感悟语文的真谛,若是仅仅将语文教育停留在课本、教堂之中是难以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陶行知曾说过,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教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还包括整个自然界。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培养。例如在课文《钓鱼的启示》中,描写一个十一岁的小男孩,在陪父亲钓鱼中得到的启示。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孩子们谈谈自己跟着父母钓鱼的事情,并说说钓鱼之后自身的收获,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然后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各自钓鱼的经历,最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谈谈通过自身钓鱼,以及这篇文章的学习,所得到的心得体会。这样一种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来学习课文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融入社会,发现生活避免教育与社会脱节
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中包含语文,语文中体现生活,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语文的教育更不能离开生活,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生活中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去亲近自然,用手、用眼、用鼻子等亲身去感触食物,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社会体现生活等活动。都是生活教育思想的最好呈现。例如在一篇“我是小小推销员”习作中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把,真正的帮助孩子融入社会,学会生活的真谛。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效的防止了教育与社会的脱节,与父母的脱节。
3、转换角色,达成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是他的教学方法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和学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做,陶行知反对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而“教学做”则不仅仅是以教为中心,学习并且去做也是关键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中试着和学生对调位置,让学生体会教的过程,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
二、做好引导,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
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又一大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鼓励学生手脑联动,首脑双全,培育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动力并且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离开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当今社会提倡人才教育,不仅仅需要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有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手脑结合才是创造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要时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创新思维,可以从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一个手工作品去挖掘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多给学生提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三、结论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之中。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创造性教育理论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深刻的借鉴及影响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语文融入到生活、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真正的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方明.陶行知全集【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 陈志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8):51 【3】 薛法跟.小学语文教学.山西:山西太远出版社,2005 【4】 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