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

时间:2019-05-14 23: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

第一篇: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

发改委酝酿新型城镇化 户改几乎遭所有市长反对

2012-08-20 14:57:28 来源: 东方网

发改委酝酿新型城镇化 户改几乎遭所有市长反对

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正进入决策层视野。今年四五月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城镇化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带队,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目前调研报告已完成初稿,在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讨论后,将适时报给国务院。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就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诸多规划,“新型城镇化”是其中的关键词。

从调研组的设置规格上亦不难看出,决策层对此次调研颇为重视。包括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等众多中央部委参加。综合来看,调研课题涉及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本、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支撑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土地资源及能源供应量、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

值得关注的背景是,今年以来,在外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扩大消费再次被提上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指出,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将对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影响到相关公司的业绩和战略调整。目前已有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围绕国家城镇化未来的规划开展对应的发展研究。

“未来的改革导向,重点还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主的城市发展规划。如果通过改革使这些人的消费潜能完全释放,则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将增加至少1-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

“人的城镇化”滞后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这其中,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之中,蕴含的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微博)看来,中国当前的城市化模式是“在农民工黄金年龄段利用这些劳动力,而一旦他们年老或健康状况恶化时,再将其推回农村”。

2010年,中国举家迁徙的农民工总量已达3071万人。这些农民工大多是跨区域落户,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造成了两极的就业和生存状态,这种分化状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

由于缺乏对在城市居留的长久预期,农民工消费、储蓄乃至人力资本模式也必然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显著差异,不利于其长久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提高乃至消费模式提升。

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提高城镇化质量,其中涉及2.11亿农民工和7000万城镇间流动人口,总计约2.8亿人。如果逐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把流动型消费转化为定居型消费,可带动住房消费,进而带动工业制成品消费和其他基础设施消费,可释放的消费潜力巨大。

专家调研发现,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不仅“人”面临着不平等权利问题,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城市也存在发展权不平等问题。一个重要表现,是高等级的城市利用行政手段来集中资源,然后建立一个高档次的城市发展形态和标准。这种形态和标准的城市不是为农民进城服务,而是解决现有的城市居民的需求。

在李铁看来,城镇化实质就是让一部分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通过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他们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要给予所有进城的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这是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根本和真正的出发点。” 户改遭遇市长反对 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皆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是却迟迟落实不下去。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强烈的反对。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敏感,在于其目前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

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预算收入由上级支付,按其户籍人口核定。因此,地方政府如果要扩大城镇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只会主要考虑本地户籍农业人口。

在李铁看来,地方政府不愿意改革,还有深刻的经济原因。最显著的就是目前都面临财政压力。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是重塑地方财源。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目前有三个:一是土地出让,二是地方债务,三是金融贷款。其中土地出让金是最重要的财源,在某些城市通常占财政超50%以上。为保证这一主体财源,地方政府热衷于将城市越扩越大,以便有更多土地可以用来招商引资和出让获利。

然而,这种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城市越来越大的同时,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也相应增大。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认为,所谓土地财政,实质上是一种依靠透支社会的未来收益,谋取眼前发展的发展方式。形象地说,就是“寅吃卯粮”。

目前,随着中央调控房价,以及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预期被压制。因此,一些地方城市不得不加大对工业投资的力度。在李铁看来,此举短期看对于提振经济有益,但长期负面作用却也明显,因为同时还得吸引大量人口来就业,就会增加更多的公共收入负担。“这将是未来所有城市都将出现的一个问题。”

土改切入点

中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是强力低成本推进的结果,目前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典型的粗放型模式。这种低成本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公共服务质量低、基础设施建设低等方面。

黄小虎认为,城市土地外延扩张、利用粗放,与现行征地制度有直接关系。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实现暴利,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却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现行征地制度加剧了政府的短期行为,导致城市用地的粗放利用,并加剧了社会矛盾。

正因如此,专家的普遍共识是如果将“以人为本”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改变现行征地制度迫在眉睫。

这已经引起了决策层的重视。《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上述极有可能在十八大后推进的城镇化改革建议案中,除了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外,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也被放在了显著的位置。

土地制度改革一个可期的方向,首先是完善征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同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等等。

此外,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利用自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出租、入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的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合理确定国家、地方政府、集体和个人的收益分配比例,等等,也是近年来备受业界关注的改革热点。

李铁指出,征地制度改革就是要提高农村土地的价格,而且要让土地的收益更多进入农民自己的口袋。

户改11年推行不下符合经济理性却失了人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这些已进城和将进城的农民并未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造成了两极的就业和生存状态,这种分化状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而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8月20日东方网)。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参加2012APEC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时表示,到现在为止,2.2亿农民工仍被排斥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围之外,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当然,无论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还是从很多理论工作者研究的角度来看,最大问题还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但是对于取消户籍制度,李铁却认为没那么简单,因为如果取消户籍制度,需要从财政里面拿出一块来给外来人口,也就意味着对户籍人口的服务质量就会有所下降,所以不能说取消就取消。在这儿,发改委李铁显然是以既得利益团体的反对为依据,指出农民工城市化的压力所在。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利益代言人恰恰是政府部门,甚至有可能就包括李铁。

此番新闻又爆出,国务院11年前就有意推动户籍改革,因遭地方政府反对,才成为一纸空文。诚然,我们相信,户籍改革之所以敏感,在于其目前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然而,市长们如果反对农民入城享受公共服务,其政治立场就堪疑了。从政治上看,市长不能仅是城市居民的市长,不能仅是市民群体的利益代表;从法的角度来看,更不用说户籍制度与根本大法宪法的抵触。几十年来,户籍制度以其界分城乡、制造人群阶层的作用而实实在在的架空了宪法,并因其时间之长、涉及人群之广而成为世界法制史上最为壮观的国家违宪行为。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主要集中在土地出让、地方债务、金融贷款三个方面。地方债务、金融贷款因为属于击鼓传花式债务,债多不愁,所以能看到有地方政府将本地的国有资产抵押殆尽的奇观,更有将本地风景名胜未来门票收入也予以抵押贷款的;而对于土地财政更是无比的热忱,通过各种手段将农民的土地或者房产强行购买,然后以高价转手给房地产开发商,这种收入在很多城市通常占财政超50%以上。为保证这一主体财源,地方政府热衷于将城市越扩越大,以便有更多土地可以用来招商引资和出让获利。

这就造成一个悖论,城市是越来越大,可是为地方政府所承认的城市群体却无法扩大,失地农民及进城务工者往往无缘于城市的公共服务,成为边缘人。不过,不能不承认,这种作法却是符合经济理性的。既甩开了庞大的养老、教育、医保的沉重负担,又可以充分对农村进行抽血,将最珍贵的人力资源一代代抽入城市的管道,建设一个美丽新世界,等其血液衰竭时,因城市的拒绝接纳,务工者会被迫回到农村去过其惨淡暮年。然而,经济理性有时并不是最优选择,往往违背人性,造成这种城乡两重天,彼此相怨怼的局面,并加剧了社会对立。这对于城市管理者,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

因此,就国务院而言,11年推行不了户籍改革,是非常尴尬之事。这需要反省其中的制度障碍,修复中央权威,同时也要为地方政府注入人性的血液,并补上政治一课,因为任何一级政府都应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不能是任何局部利益集团的代言者,更不能借口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而以懒于社会改革,只忙于获利的兢兢业业,罔顾社会公平,却将改革的压力与现实矛盾击鼓传花。

贱言献车:“户改遭所有市长反对”,咋办?

2012年08月20日17:40 来源:荆楚网 手机看新闻

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皆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是却迟迟落实不下去。今年四五月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国家财经周刊》8月20日)

2011年,官方统计数字中国城镇化率达51.27%,但其中城镇户籍人口只占35%。这也就意味着,漂亮的城镇化率下还有16%的人处于“半市民化状态”。由于这部分没有城市户籍的人无法享受应该享受的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实际上他们是“被市民化”了。这种“被市民化”的城镇化,不利于城市的融合,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终究不利于城镇化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户改,让中国城镇化率的统计数字真正名副其实,不仅是释放内需潜力、提升消费模式、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通过户籍的改变,实现权利平等,并通过就业和收入结构的改变,使进城农民能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分享城镇中的现代生活,真正给予所有进城的农民自由的迁徙权和选择权,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尽管“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但市长们的意见并不完全等于民意。通过制定《户籍法》,将决定权交给人大,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期,制定《户籍法》的呼声就已经较高,期望通过《户籍法》打破中国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2004年初,公安部法制局表示正抓紧调研起草《户籍法》,以真正“保障我国所有公民的平等自由权”。201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兵役法》、《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均涉及到了敏感的户籍制度。目前,我国制定出台《户籍法》的物质、精神、社会基础,都已经具备,完全可以以立法的形式突破户改的阻力。

但是,利国利民的户改,为什么“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其原因我们不能不重视。调研中,在现行财税体制下,财政压力几乎是市长们反对户改的一致理由。因为户改,就意味着城镇福利制度覆盖的范围要扩大,城市整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压力将相应增大,但随着中央调控房价,以及住房限购政策的实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的预期被压制,加上债务问题日益引起重视,地方债务和金融贷款也不可能无限度扩大,财源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实际上,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的问题,就多次被提及。2010年8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表示,我国计划实施一系列税改,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增值税的比例也将应进行调整。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占比下降1.6个百分点,首次低于50%,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新表示,中央财政将真正按照事权和财权匹配的原则,着力理顺政府间收支关系,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

目前,“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既有新一轮税改深化不够、财力难以支撑的现实原因,也面临着原来城市户籍人口因担心福利被摊薄而反对的压力,更有市长们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不自信的因素,因此,要破题几乎遭所有市长反对的户改,在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的同时,以制定出台《户籍法》倒逼户籍改革的推进,也是很有必要的。

周克成:各地市长为何反对户籍改革?

2012年08月20日18:07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周克成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发改委专家邱爱军指出,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敏感,在于其目前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

这位专家可谓说到了点子上。户籍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行,就是因为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而只要这些福利政策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中国的户籍改革就不可能推行开来。

我们看到,在户籍制度下,存在很多社会不公的现象。但造成社会不公的,是社会权利安排本身,是为了维持这种权利安排,才会有户籍制度的出现。户籍制度的存在,也是为了维持这种权利安排,而不是因为先有了户籍制度,或者为了维持户籍制度,人们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权利安排。

比如说是政府为了阻止农民进城,才会搞出户籍政策,是政府为了维持城市居民的特权,才会继续推行户籍制度。而不是因为有了户籍制度,人们才阻止农民进城,也不是因为有了户籍制度,城里人才有更高于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哪个是因,哪个是果,我们得弄清楚才行。

据经济学家周其仁考证,我们今天的“身份证”前身其实就是俄国沙皇时期的“普罗皮斯卡”。当时的俄国统治者为了限制城市居民流动而搞出这么一套制度,一个城市居民你要先得到这么一张卡,才能在国内“合法流动、入住、居留”。当时的农奴呢?根本就没有权利得到这么一张卡,也根本就没有权利在国内合法流动、自由迁徙。

后来这套制度被斯大林继承了下来,目的也是为了农民人口流动。接着又被将苏联树为“老大哥”的中国学了过来,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户籍制度,其目的一样简单,就是为了限制人口流动,阻止农民进城。

幸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一点开始有所改变。1984年出台的一号文件有这么一条:“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可以这么看,在这条政策出台落实之前,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权利是被压制着的,在城里“务农、经商、办服务业”成了城里人的特权。而只要对农民的各种权利压制只要越广泛和严厉,城市户籍的相对价值就越大,农村居民要获得城市户籍也就越难。当年对许多人来讲,“农转非”是一件人生大事,也是一件难似登天的事情。

如今一个农村人要获得城市户口,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难了。就是因为农村人的权利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城里人的特权也已经没那么多了。同样的道理,现在户籍改革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城里人的福利还是太多了。

比如说北京户口对人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的严重倾斜。现在几乎全国都在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北京的义务教育和一个偏远地区的农村的义务教育,其水平完全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如果你没有北京户口,你得掏好几万、十数万甚至几十万的赞助费,才能把孩子送进北京的学校。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要想真正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城市居民的福利倾斜,削减大城市的户籍价值。比如说,如果当我们要搞免费义务教育的时候,是否就应该采取诸如“教育券”这样的办法,让教育经费可以更加平均地分发到全国孩子手中去,而不是把更多资金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之中。

教育只是诸多社会福利中的一项,许许多多其他社会福利,也一样会增强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的户籍价值,从而阻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所以如果我们希望户籍改革有所进展的话,也许不能光盯着户籍制度本身,而得把眼光投向整个社会的福利制度和政策。

如果一边要给城里人保持高福利政策,一边要让所有人可以自由落户城市,那政府财政肯定难以承受。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各地市长反对户籍改革的情况。试问,如果说北京人在教育方面的福利没有任何削减,却又允许所有人自由落户北京,那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原文刊发于搜狐财经《微观财经》栏目第48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方日报:市长们为何反对户籍改革

2012年08月21日11:13 南方日报

原标题:推进户籍改革需要更多有效措施

南方日报评论员

今年上半年,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完成了对浙江、广东、江西和贵州等8个有代表性省份的调研。调研课题涉及农民工融入城市化的成本、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其中,在调研户籍制度时,调研组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

在国家层面,从不缺乏类似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话语。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都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那么,为什么这一改革几乎遭到所有市长的反对呢?原因在于,户籍制度并不仅仅是一种身份间隔,还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多种福利挂钩,地方政府如果要放开户籍,势必也要扩大城镇福利覆盖的范围,但地方政府目前多数都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尤其在房市调控严峻、土地财政收入缩水的情况下,地方上更是压力巨大,因此,遭遇市长们的反对也是难免的。

但市长的反对仅仅是表象,如果我们追问就会看到,户籍制度关乎地方财政,财政收入又关乎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又与现行征地制度有关,现行征地制度又与整个城镇化制度有关,而与户籍制度有关的教育、社保、医疗等更细的领域,更是与各种社会制度千丝万缕。这是从制度演化的角度看。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在改革发展中作为强势方的城市“理性”选择必然的结果:城市需要建设,需要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它需要市场化的劳动力的流动。像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一样,如果这一目标可以在成本很低的条件下得以实现,它就将毫不犹豫地压低成本,将劳动力的流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因此,将农民工身份模糊化,既能得到足够的廉价劳动力,又不需要为此支付势将减损城市利益群体的福利。由于进城打工者是自愿的,而且还能得到除农业收入之外的额外收益,因此,有人甚至将这样的经济过程称作“帕累托改进”。

这就是市长们反对的深层原因,这也是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推进艰难的原因。我们不能苛责地方政府的首长,因为这是他们“在其位”不得不做的选择。我们需要的是更宏观的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户籍制度改革不是要让市长们为难,而是要通过各种配套改革,包括征地制度改革、医疗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让市长们有条件、有意愿去推进改革。实际上,即使纯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户籍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所谓的“帕累托改进”时代早就过去了,城市用户籍藩篱将农民工们阻挡在城市外,但同时也失去了他们的消费,内需失去了很大的一块。同时,城市管理者们发现,他们在享受农民工为他们服务的红利时,也承受着社会治安问题频发的风险。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倒逼机制,城市不能永远享受农民工群体的服务和劳动力红利却不愿意为他们付出,因为他们将为此付出代价。从长远来说,终有一天,所有的市长们都愿意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才是城市发展的长远之道。

在过去几年,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有进步,包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数十个城市都已经出台户籍改革的措施。在这些城市,居住证正在逐步取代暂住证,持证者将可享受与当地居民相同的社保、医疗服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在一些城市中,农民工也正陆续被城市所接纳,他们迎来了迟到的尊严。同时,国家正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这些都为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奠定了基础。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更多这样的措施。

城镇化要 避免竭泽而渔

发改委主导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方案近日已完成初稿,在经发改委审核讨论后,将报送国务院。据悉,该报告最为突出的亮点是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导向,并指出户改遭遇所有市长反对,源自人口城市化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旨在矫枉近年来城镇化的结构性风险,即人口城市化率过低而土地城镇化率高。如截至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人口城市化率为51.27%,而城镇户籍人口占比仅为35%,而占总人口16.27%的2.19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

土地城市化率高于人口城市化率,反映不同要素在城镇化过程中带有不同的成本收益曲线。如在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土地城市化能直接给当地政府带来级差地租。而由于户籍附加了社保、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公共服务,现在各地财政收入增速回落、负债高企,人口城镇化至少在中短期内会增加地方财政支付负担,从而使各地政府尽力回避不附带土地的农转非。如社科院最近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未来20年内中国将有4~5亿农民需市民化,至少需支付40~50万亿元成本。

显然,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在理念上矫正了部分研究机构把成本与收益割裂的偏执。毕竟,人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其城市化带来的不单是公共服务成本,也将以财富创造的身份植根城市化,如相关研究报告认为市民化的农民所释放的消费,每年会增加至少1~2个百分点的GDP。不过,一国城镇化率与其经济发展脉搏是相互映衬的,不论是人口还是土地的城镇化,若超越该国经济的可承载能力和社会分工水平,无疑是竭泽而渔的负担而非享受,是透支未来收益的寅吃卯粮,而非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

以土地城市化为例,尽管给各地政府带来了巨额土地级差地租,但却制造了史无前例的资产价格泡沫,并透支了未来的经济增长。如地价和房价最终以价格泡沫形式出现,根源于以全要素生产率(TFP)主导的经济增速无法支撑急速的城市扩展。因为级差地租的来源并非是土地用途变更,而是土地改变用途后单位要素资源产出的增加。一旦TFP主导的经济增长无法消化大规模土地城市化,那么地方政府所获取的级差地租就是对未来竭泽而渔的透支,这种透支在政府主导土地市场的现实中,直接以资产价格泡沫呈现,而不会导致级差地租平抑,从而最终将耗损一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至于人口城市化是否会增加内需容量,关键取决于当地经济的内生增长潜力。由于当前劳动力价格存在扭曲性低估,收入分配过度向资本和政府倾斜,且长期以来央行维系接近于官方CPI数字的低利率政策,居民有限的可支配收入已使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低至35%左右。显然,当前人口城市化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是财政支出上升。因此,过度的人口城市化率同样会耗损地方经济内生潜力,而非仅是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毕竟,地方财政压力在技术上可以应对。如最近国务院发布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中央向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会随人口流动而流动。这种补需方的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在技术上确实可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又如当前可通过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办法,允许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开发,从而助推人口城市化。不过,不论是人还是土地的城市化率,最终取决于这些城市化的要素资源能多大程度促成TFP的提高。否则,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本质上还是土地的城镇化。

到底是什么让市长们反对户改?

户籍改革应该“市长负责制”

2012年08月21日06:40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张海英

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据悉,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文件《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皆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但是迟迟落实不下去。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强烈的反对(8月20日《财经国家周刊》)。

在这些年的诸多重大改革中,户籍改革恐怕是最艰难的一项改革。尽管有关方面逐步调整、放宽了婴儿落户随父随母、夫妻投靠、老人投靠子女以及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人员落户等城市户口迁移政策,但客观地说,户籍制度依然是城镇化进程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实现公平的“拦路虎”,是多项民生改革的最大路障。

不久前,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事实上,这是“伪城镇化”。发改委官员今年6月份就表示,目前有2.2亿农民工仍被排斥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范围之外。显然,从“伪城镇化”到“完全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推进户籍改革。

以就业为例,据《中国青年报》8月20日报道,多个地方事业单位招考设置户籍限制。其实,何止事业单位招考设置户籍限制,很多国企同样如此。显然,户籍限制影响到人才合理流动和就业公平。再以住房为例,不仅限购政策有户籍之别,而且在保障房方面,户籍带来的不公更明显:城市户籍人口可以享受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而非户籍人口即便有机会享受公租房,也是排在户籍人口之后。

目前,推进户改大概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不同级别的城市实行不同的户口迁移政策。去年出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用意就在于此;二是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公平福利。不久前发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就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贫富”。在笔者看来,除此之外,还需要再从另外两个角度入手。

一个角度是以宪法等法律为基础,重新对户籍制度进行顶层设计。目前我国户籍管理主要依据是1958年制定的户口登记条例,这早就不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制定新的以公平为核心的户籍制度。另一个角度是从“市长”这一角色入手,因为户改制度十几年落实不下去,就与市长反对有关。我们不妨从“市长反对”这个角度寻找户改思路。

笔者以为,“市长反对”对户改有多重启示:其一,市长越反对户籍制度越要改。当一项改革遭遇地方官员反对时,恰恰说明这项改革有必要坚持下去,因为改革就是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而反对户改的市长显然主要是在维护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只有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才能建立新的公平的福利分配格局。所以,市长反对折射出户改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其二,从市长反对户改反思公共投入和财税制度。市长反对户改的理由无非是城市资源有限,难以承载进城人口。事实上,大多城市公共资源如教育、医疗、交通等都是可以再生的,关键在于财政投入是否向民生领域倾斜,财力能否承受户籍改革。市长反对户改的深层原因之一其实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因此,应通过预算改革让财政投入向民生倾斜,以财税改革平衡地方财权与事权。

其三,户改应成为“市长负责制”,与官帽挂钩。很多改革难以推进的另一个原因是,与官员切身利益没有挂钩。如果户改实行“市长负责制”,并纳入政绩考核,恐怕反对户改的市长就少了,支持户改的市长就多了。还有,如果外来人口也有选举权、官员任免建议权等,毫无疑问,市长等官员不仅不会成为户改的阻力,还会成为户改的推动力。

余丰慧:市长为何集体反对户改

2012年08月21日01: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余丰慧

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

从根本上来看,城乡二元化的户籍是一个严重不公的制度,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羁绊,正在成为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从当前来看,推进城镇化,破除户籍羁绊,对稳增张至关重要。在当前我国投资扩张不可持续,出口受到外需低迷不能为继,消费启动又不是一日之功情况下,当前急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拉动力。而城镇化蕴藏的巨大潜力,兼顾投资和消费两个拉动力,即城镇化给投资找到了出口,城镇化又能带动巨大的消费能量。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新拉动力和新增长点。有专家测算,如果通过改革使新融入城市的人口消费潜能完全释放,则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将增加至少1-2个百分点。

目前推进城镇化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注重于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注重于城市硬件建设,而不注重于新融入城市人口自身问题的解决;低价从农民手中收回土地,简单地让农民进城,但各种待遇还停留在农村„„这种粗放式、低层次的城镇化不但不能促进经济发展,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以及地方政府的累赘。这其中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官方统计数字是51.27%,但这其中,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数的比例却只有35%。前后相差的16个百分点之中,蕴含的是2亿多人口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如果能够把这部分人口的潜能发挥出来,是提振消费的一股力量,否则,它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应该率先从中小城镇开始放开户籍,推进户籍改革。

改革户籍制度,推进城镇化,之所以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关键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巨额成本。据有关研究部门测算,解决一个农民工户籍问题需要的成本大概在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这样的话,全国需要几十万亿元。这么大的成本都由地方政府负担或者说由小城市负担,依照现行的财政体制是不太可能完成的。同时,就业、社保等社会发展指标考核,也可能拖地方政府的后腿。这是地方政府或者二、三线城市市长们反对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市长们要提高认识、算大账。农民工进城要成本,但一个农民工在城里工作三十年的话,几十年的产值非常巨大,同时又能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的城镇化成本不能让这些地方政府独自负担。在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土地出让金减少情况下,应该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中小城市财政共同负担。再者,改革土地出让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出让中的收益比重,进而提高农民城市化以后的经济承受能力。抑或将土地出让金中的一定比例用于解决农民工进城、失地农民城市化的社保资金成本问题。

南都:公民福祉走向平权户改自然水到

渠成

农历二〇一二年七月初五04:19 南方都市报

[社论]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由国家发改委官员带队的“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经对多个省份调研发现,“户籍改革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从2001年户改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文件出台,皆提出地级市以下市区全部放开户籍制度,却迟迟落实不下去,其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

拆解这一“几乎遭遇所有市长反对”的户改局面,不难看到户籍制度改革之于当下中国社会演进的现实意义———既为各方利益所纠缠,亦是诸种困顿的肇始。地方主政者对户籍改革的消极应对,换句话说即户改难点而今落到地方头上,尚缺切实的解套之策。事实上,户籍改革之难,亦从来不在一纸户口簿的存废,而在于负载其上的各种社会福利,教育、社保、医疗等公民福祉与户籍的绑定,让户改变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毋庸讳言,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所造就的福利阶层化,城市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在册人口)为最主要的获益方。而今表现于“市长反对”的户改困境,身后亦是以城市为主导的利益逻辑作为支撑。但需要重申和强调的是,既有的存在从来无法替代合理化的论证,在城乡平权的戮力而为中,城市或许更应多一些“亏欠”的心思,包括目前依然被“合理控制”的大城市户籍管制,亦须有通盘的变革准备。

回溯户籍管理的初始功能,不外乎基于对居民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等基本信息的标准化统计,城乡分野、制度藩篱等制度功能,皆在于后续社会管理对户籍体制的路径依赖。诸多政策目标倚仗其实现,包括对人群自由流动的限制,以及各种资源分配、福利待遇的区别对待。时代变迁、观念更迭,户籍对社会发展的束缚日渐显露,而涉及这个功能的丝毫变动,却俨然足以引发一系列国家政策的连锁反应,户改遭遇“强烈反对”,原因或许多样,其实质无他。

2011年出台“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划,放开地级市户籍,直辖市等大型城市则继续维持“合理控制”的原则。但由此展开的相关配套举措,却很难给予地方政府以推动放开户籍的动力,个中压力倒变得异常突出。居民社会福利与户籍制度未实现剥离,现有财税制度之下,地方政府在扩大城镇福利覆盖层面,不得不继续围绕旧有户籍制度进行各种延展。包括各地试行中的入户尝试,其对户籍与福利的绑定现状并未有实质性触碰,反而以某种劝诱的方式予以强化。

户籍改革,或者说绑定于户籍之上的诸多社会福利改革,其核心难点可能在于财政支撑的权责不匹配。国家层面的户籍与福利的剥离进展不畅,推给地方的户改重担遭遇消极应对便将难以避免。当下主要依赖土地出让维系运转的地方财源,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困境,使得主政者一方面希望不断低价吃进农村土地,以迎合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土地财政)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又不愿负担城乡福利平权所需要的公共开支。各地频发公文警示,不得强迫农民“上楼”,显现的便是户改单兵突进所可能直接导致的福利配套滞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曾表示,户籍改革真正下工夫,是要改革城乡两种不同的福利体制,使两种福利逐渐趋同,此一改革诉求尤其需要国家层面的通盘应对。

户籍不是一张纸,有太多的利益附着在上面。高歌猛进式促成户籍存废的可行性,或有修正空间。在渐进的改革思路中,需要逐一剥离负载于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福利的全国通兑,建立和履行以人为核心的国家责任。

改革开放的数十年时间,其对人与人性的解放,即从对人口的属地束缚逐渐放松开始。一纸户籍无法阻隔人们的自由流动,旧有管理模式也就注定无法永远奏效。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不可能仅是户籍文本的名称变化,而必然要求公民福祉走向平权,让自由流动的人们自由安居,任何人为制度不应再成为障碍。有理由相信,公民权利逐一复苏和伸张的历程,应当也会是户籍桎梏走向消亡的过程,而国家决策则有义务回应这样的信赖。

第二篇: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生在作文审题时,需要破解题意,保障作文符合题意,方能获得高分。“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在文章中设计„亮点‟,或者把„开头‟、„结尾‟写好,不然就设计一个精彩的段落,选一个切题的事例、名言等。”另外,考生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这种作文选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题目材料,要求考生贴紧材料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说理性。辽宁高考作文:

2008年某省高考题目中给出一份关于青少年闯红灯、公交车不让座等行为的意见调查,请考生选择一个角度作文。

2009年某省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

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出版《风险社会》以来,他所断言的那个社会似乎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的身边。他认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贝克这样比较过去和今天:“阶级社会的推动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饿!风险社会的集体性格则可以用另一句话来概括:我怕!”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曾让我们陷于惊恐,塑化剂**、染色馒头**、地沟油问题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波一波冲击着我们的神经,“我怕”的情绪随时都会喷涌而出。我们如何面对这样一个“我怕”的时代呢?

一、文体概念

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可归纳为几点: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

三、写作要领

第一步,准备好材料(所给材料)第二步,拟好一个标题

时评文的标题,或高度地概括评论的话题,或一针见血地点明议论的中心、提出作者的见解。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提问法,提出人们关心的问题,为读者设置悬念。《安排就业能不能“优先下一代”?》

2、数字法,用数字突显出问题的严重性或复杂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二十六个百姓摊一个“仆人”》

3、判断法,用一个表判断的短语点明中心论点,如《恶搞是对批评的滥用》

4、反问法,用反诘的语气将批驳的事实或要评论的问题提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格言能 “震撼”贪官?》

5、引用法,直接引用要批驳的观点,并给予否定,这样态度鲜明。如《不可盲目“先就业后择业”》

第三步,拟出写作提纲

时评文是议论文的一种,直接对时事进行议论,有很强的论辩色彩,因此要求逻辑严密。写作前拟好提纲,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保证。

文章的大体结构一般是:“引—点—议—结”。

引,即某一新闻事件或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点,就是点明中心论点,必须要旗帜鲜明。

议,要求联系社会现实,要有务实的文风。

结尾要有力,最好给人们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需要反驳别人的观点的话,可以先摆出要批驳的对象,然后指出他的漏洞,引例证将其驳倒,再树立自己的观点,进行正面的议论,使自己的观点深入人心。【材料展示】

“铁腕”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 昆明官员听讲座打瞌睡丢官

在2月22日晚7时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同时,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局长王亚华向大会作书面检查,并通过呈贡电视台向全县播出。这在呈贡县都是第一次。

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

“第一排,在睡觉的,你是哪个单位的?站起来!”日前,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会上,一名听讲时打瞌睡的干部被仇和书记毫不留情地当众点名。

当天,正当主席台上的主讲者侯干云讲到如何发展开发区时,坐在一旁的仇和突然礼貌地对侯干云说“打断一下”,然后将目光转向第一排靠最右边的方向。“上课时怎么要睡觉,你是哪个单位的?”仇和严肃地问。那名干部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支吾了半天不见回答。“你是哪个单位的?”仇和再次追问。该干部只得回答道是呈贡县投资促进局的,但否认自己在睡觉,这个回答顿时引起会场一阵哗然。随后,仇和让他坐下,示意继续讲课。

仇和点名后,会场上所有人再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据《都市时报》)【示例文章1】

“打瞌睡丢官”属“量刑过重”

在2月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交代事实)(分析:第一部分要写好由头。写时评要就事论事,所以要先把所评之“事”交代出来,这“事”是引发评论的缘由。引用时要注意简明扼要。)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会上打瞌睡,就是不被领导点名批评,也应该受到应有的纪律处分,然而,仅仅因为在会场上打了一次瞌睡,就被迫辞职,显属“量刑过重”。(表明观点)

从新闻中看,蒋文辉并非被“免职”,而是“主动辞职”,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等于是给干部一个台阶下。如今,在会场上打瞌睡、溜号、打电话等行为,屡屡见诸报端,有的也只能批评,哪有因为打了瞌睡就主动辞职的?果真有这样的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觉,那还真是一个好干部了。

即使是主动辞职,从正常的人事任免程序来看,也应该是发文了事,而不应在纪委全体扩大会上“宣读”。“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示众”。蒋文辉之所以会成为因为在会场上打瞌睡而“辞职”的第一人,一则可能是因为撞到了社会舆论的“枪口”上,在大众对会场官员在会场上的不良“表现”深恶痛绝之时,你打瞌睡了,犯了众怒了;二则是因为撞到了领导的“枪口”上——领导一批评,后果真的很严重。

(分析:文章中间的这两段主要是分析材料。写时评不但要写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写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而且,在评论时要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作出分析思考,作到就事论事。)

会风透出的是作风,不管是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还是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来看,整治会风很有必要,然而,对违反纪律的干部从严从重处罚不能过头。

无论是从公务员管理条例,还是干部管理条例,还是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上,我们都找不到在会场打瞌睡必须主动辞职,更找不到免职的规定。在依法执法的今天,不管这个典型具有何种警示意义,我们还是要依法、依规办事,不能因为谁“撞到了枪口上”,就一棍子打死。

(这两段是对事件的深入剖析,并找出根本依据。)

一句话,该给的处罚一定要给,但绝对不能把“小偷”判成“死刑”!(结论)

【示例文章2】

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冤枉吗?

在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

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近日在网上引发热议。从网友的留言来看,似乎同 情的不少,甚至还有网友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哗众取宠,是上级官员在滥用权力。对此,我不敢苟同。(分析:道出由头,表明观点)

细读报道全文,这位副局长丢官,其实并没有“被勒令辞职”的情节。且看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的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吴庆昆表示,蒋文辉已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提出辞职”。干部提出辞职,组织予以批准、同意,难道不符合组织程序吗?懒、散、推、拖的机关作风,难道不应该予以制止和整治?

有网友认为,蒋副局长可能是因“抗灾累得撑不住”,这条理由我看也难以服人。且不说蒋副局长有没有参加抗灾,就是真的因“抗灾累得撑不住”,我想请个假也是情理之中的;再说了,一个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不认真听讲反而打瞌睡,似乎也说不过去吧?由此看来,开会打瞌睡丢官并不冤枉。(分析:谈依据与理由)

当前有一种怪现象,即我们一方面在大声疾呼要雷厉风行地推进“吏治改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同情那些懒散、拖沓的领导干部,甚至为他们打抱不平,这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怪圈”。(分析:联系实际说理)

在我看来,开会打盹丢官绝非小题大做、哗众取宠,恰恰是一次对官场潜规则的彻底颠覆!在我的印象中,对官员作风不正、工作失误的追究、问责,常常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不要说是开会、听讲座这样的“芝麻小事”,就是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在很多地方处理、问责的棍子,也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这样的官场潜规则影响下,久而久之,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也就养成了一种拖沓涣散的工作作风了。

我也假设一下,蒋副局长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面前都敢打瞌睡,在普通百姓面前,他又会是何种表现呢?(分析:在所评之“事”的基础上发挥,深入剖析)

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引起震动,改变以往懒、散、推、拖的机关作风,以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区的建设发展中。我想理应如此,人们必须明白,对领导干部严厉管束,绝非小题大做。为政之道,贵在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开会打盹丢官的副局根本不值得同情,恰恰相反,如此雷厉风行颠覆官场潜规则的实事和细事,在如今实在是太“珍贵”了!(分析:重申观点,总结全文)

【写作模式归纳】

一、引用材料(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

二、分析材料(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

三、联系实际说理(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

四、结论

【优秀时评寻读】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具有参考价值,如,央视的《焦点访谈》,广东电视台的《社会纵横》、《今日关注》,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等。另外《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京报》台湾的《中国时报》《联合报》,香港的《明报》《信报》等报纸也有许多精彩的时评文章。

第三篇: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时评文写作指导与练习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伪文化”现象泛滥,“新八股文”呈现燎原之势。在2010届的高考作文评改中,这种“虚、假、伪”的文风将一定会受到打压。然而,怎样把作文写“真”、写“实”呢?笔者认为,写好时评文,不失为使同学们摆脱“虚、假、伪”的文风,回归到写真事,抒真情的“务实”的文风上来的有效途经之一。

一、文体常识介绍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写好时评,首先要掌握时评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一)文体概念

顾名思义,时评即时事评论,是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

时评通常以时事为评论对象,针对着一件具体的事来评说。所谓“时事”,可以把它理解为有新闻价值的事、公众关注的事,并且是有实效性的事。归根结底,时评是新闻的一种,它和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图片报道等一样,是“新闻”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

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

(三)时评的主要表现手法

1、夹叙夹议

时评是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时评主要的表现手法。

夹叙夹议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先叙后议;还有先议后叙;或是边叙边议;等等。当然,时评是论述文体,所以,叙与论的比例,始终是论为主,论比叙多。从论是叙的关系来看,叙是论之需要,也就是说,时评的论,是基于具体事件的评说,离开这一事件,论说就无法展开。

2、亦理亦情 时评是论述文体,它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时评“亦理亦情”的手法,首先体现在所评所析更合“情理”。

二、写作要领

写好时评文,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准备好材料

要写好一篇时评文,必须要有充足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写的时候,才能纵横捭阖,意气风发,一气呵成。要取得第一手材料,可以调查走访,去新闻发生地调查事实的真相;也可以调查群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可以上网搜索获得资料;还可以查阅报刊杂志。获得大批材料后,才能根据自己观点的需要,去粗取精,选用材料,才能做到评论时“真”、“准”、“实”。

第二步,拟好一个标题

时评文的标题,要实在。或高度地概括评论的话题,或一针见血地点明议论的中心、提出作者的见解。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提问法,把人们关心的问题提出来,为读者设置悬念。如《安排就业能不能“优先下一代”?》(《杂文报》第1797期,汪金友);

数字法,用数字突显出问题的严重性或复杂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如《二十六个百姓摊一个“仆人”》(2005年3月15日《新闻快报》,张琳等);

判断法,用一个表判断的短语点明中心论点,如《恶搞是对批评的滥用》(《人民日报》2006年12月6日,汪涌豪); 反问法,用反诘的语气将批驳的事实或要评论的问题提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格言能 “震撼”贪官?》(《杂文报》第1797期,柏敏);

引用法,直接引用要批驳的观点,并给予否定,这样态度鲜明。如《不可盲目“先就业后择业”》(《中国教育报》6363期,柴葳)。

第三步,拟出写作提纲

时评文是议论文的一种,直接对时事进行议论,有很强的论辩色彩,因此要求逻辑严密。写作前拟好提纲,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保证。

文章的构思,一般大体结构是:“引—点—议—结”。引,即某一新闻事件或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点,就是点明中心论点,必须要旗帜鲜明。

议,要求联系社会现实,要有务实的文风。议论时,可以掺入作者的情感色彩,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最后结尾要有力,最好给人们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需要反驳别人的观点的话,可以先摆出要批驳的对象,然后指出他的漏洞,引例证将其驳倒,再树立自己的观点,进行正面的议论,使自己的观点深入人心。

三、写作思路

结合例子,归纳时评的写作思路。

1、示例文章分析 [材料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时事评论文章。“铁腕”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 昆明官员听讲座打瞌睡丢官 来源:南方日报

在2月22日晚7时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同时,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局长王亚华向大会作书面检查,并通过呈贡电视台向全县播出。这在呈贡县都是第一次。

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

“第一排,在睡觉的,你是哪个单位的?站起来!”日前,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会上,一名听讲时打瞌睡的干部被仇和书记毫不留情地当众点名。当天,正当主席台上的主讲者侯干云讲到如何发展开发区时,坐在一旁的仇和突然礼貌地对侯干云说“打断一下”,然后将目光转向第一排靠最右边的方向。“上课时怎么要睡觉,你是哪个单位的?”仇和严肃地问。那名干部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支吾了半天不见回答。“你是哪个单位的?”仇和再次追问。该干部只得回答道是呈贡县投资促进局的,但否认自己在睡觉,这个回答顿时引起会场一阵哗然。随后,仇和让他坐下,示意继续讲课。

仇和点名后,会场上所有人再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据《都市时报》)

[示例文章1] “打瞌睡丢官”属“量刑过重”

在2月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交代事实)

(分析:第一部分要写好由头。写时评要就事论事,所以要先把所评之“事”交代出来,这“事”是引发评论的缘由。引用时要注意简明扼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会上打瞌睡,就是不被领导点名批评,也应该受到应有的纪律处分,然而,仅仅因为在会场上打了一次瞌睡,就被迫辞职,显属“量刑过重”。(表明观点)从新闻中看,蒋文辉并非被“免职”,而是“主动辞职”,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等于是给干部一个台阶下。如今,在会场上打瞌睡、溜号、打电话等行为,屡屡见诸报端,有的也只能批评,哪有因为打了瞌睡就主动辞职的?果真有这样的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觉,那还真是一个好干部了。即使是主动辞职,从正常的人事任免程序来看,也应该是发文了事,而不应在纪委全体扩大会上“宣读”。“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示众”。蒋文辉之所以会成为因为在会场上打瞌睡而“辞职”的第一人,一则可能是因为撞到了社会舆论的“枪口”上,在大众对会场官员在会场上的不良“表现”深恶痛绝之时,你打瞌睡了,犯了众怒了;二则是因为撞到了领导的“枪口”上——领导一批评,后果真的很严重。

会风透出的是作风,不管是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还是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来看,整治会风很有必要,然而,对违反纪律的干部从严从重处罚不能过头。无论是从公务员管理条例,还是干部管理条例,还是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上,我们都找不到在会场打瞌睡必须主动辞职,更找不到免职的规定。在依法执法的今天,不管这个典型具有何种警示意义,我们还是要依法、依规办事,不能因为谁“撞到了枪口上”,就一棍子打死。

(分析:文章中间的这两段主要是分析材料。写时评不但要写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写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而且,在评论时要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作出分析思考,作到就事论事。)

一句话,该给的处罚一定要给,但绝对不能把“小偷”判成“死刑”!(结论)(分析:得出结论。)

[示例文章2] 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冤枉吗?

在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2月23日《都市时报》)

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近日在网上引发热议。从网友的留言来看,似乎同情的不少,甚至还有网友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哗众取宠,是上级官员在滥用权力。对此,我不敢苟同。(分析:道出由头,表明观点)细读报道全文,这位副局长丢官,其实并没有“被勒令辞职”的情节。且看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的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吴庆昆表示,蒋文辉已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并提出辞职”。干部提出辞职,组织予以批准、同意,难道不符合组织程序吗?懒、散、推、拖的机关作风,难道不应该予以制止和整治? 有网友认为,蒋副局长可能是因“抗灾累得撑不住”,这条理由我看也难以服人。且不说蒋副局长有没有参加抗灾,就是真的因“抗灾累得撑不住”,我想请个假也是情理之中的;再说了,一个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不认真听讲反而打瞌睡,似乎也说不过去吧?由此看来,开会打瞌睡丢官并不冤枉。(分析:谈依据与理由)

当前有一种怪现象,即我们一方面在大声疾呼要雷厉风行地推进“吏治改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同情那些懒散、拖沓的领导干部,甚至为他们打抱不平,这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怪圈”。

(分析:联系实际说理)

在我看来,开会打盹丢官绝非小题大做、哗众取宠,恰恰是一次对官场潜规则的彻底颠覆!在我的印象中,对官员作风不正、工作失误的追究、问责,常常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不要说是开会、听讲座这样的“芝麻小事”,就是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在很多地方处理、问责的棍子,也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在这样的官场潜规则影响下,久而久之,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也就养成了一种拖沓涣散的工作作风了。我也假设一下,蒋副局长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面前都敢打瞌睡,在普通百姓面前,他又会是何种表现呢?(分析:在所评之“事”的基础上发挥,深入剖析)

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引起震动,改变以往懒、散、推、拖的机关作风,以振奋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区的建设发展中。我想理应如此,人们必须明白,对领导干部严厉管束,绝非小题大做。为政之道,贵在实,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开会打盹丢官的副局根本不值得同情,恰恰相反,如此雷厉风行颠覆官场潜规则的实事和细事,在如今实在是太“珍贵”了!(分析:重申观点,总结全文)

2、写作模式归纳

根据例文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的写作模式:

(一)引用材料(选准切入点,简明扼要)1-2自然段,150-200字

(二)分析材料(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2-3自然段,400字

(三)联系实际说道理(搜集典型论据,适当发挥)200字

(四)结论(100字)

3、优秀时评寻读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闻评论性的节目,具有参考价值,比如,电视媒体上有央视的《焦点访谈》,广东电视台的《社会纵横》、《今日关注》,南方电视台的《今日一线》,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小莉看世界》、《文涛拍案》等等。

另外,《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京报》台湾的《中国时报》《联合报》,香港的《明报》《信报》等报纸也有许多精彩的时评文章。

四、写作实践

1、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写一则时评。[材料] 韶关南雄市10月5日发生学生溺水意外事故,四名不熟水性的男生为营救一名不慎掉进水库的女生遇难,四遇难者遗体于6日上午被发现并捞起。

2009年10月5日下午5时45分,南雄市乌迳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九名学生结伴到乌迳镇孔江水库边游玩,其中女学生李某(16岁,高一学生)不慎掉落水中,同伴中四名男学生见状下水相救,落水女生被救起,但四名男生失踪。据了解,其中三人为高一学生,另一人是广州某技校学生。(见《新快报》2009年10月8日文章《不熟水性勇救女生 四男生下水皆遇难》

记者陈海生)(参:《舍己救人与见死不救:孰是孰非》

2、根据下面这则材料写一则时评。[材料]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因考生迟到而被取消考试资格。一些考生甚至只因迟到一分钟而被拒之门外。许多市民对此议论纷纷,究竟“迟到一分钟,该不该通融”? [范文] 规矩就是没得商量

考场拒绝迟到学生进场考试确实令惋惜和遗憾。然而,类似这类关系到自身“一生命运”的大事,仍不把它当回事的违规现象,在我们的公民中可谓比比皆是。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射击场,是中国夺得金牌最多的地方,但也是中国人最不遵守规矩、给人种下最坏印象的地方,本来为了保证运动员能够集中精力,创造好成绩,组委会规定,场内不准使用手机,当王义夫比赛时,中国记者的手机响了立刻便招来了周围人们的嘘声和全场不满的目光。有外国人轻轻地说:“这是中国手机!”但中国的那些记者仍无动于衷,在陶璐娜决赛时,他们的手机又响了。

2000年暑假,由四川组织的一个赴美英语夏令营一行近300名14-16岁的青少年,到美国波特兰,开始为期三周的美国家庭生活,在受到美国家庭很好接待以后,回国途中在拉斯维加斯停留住酒店时,因有些人不守规矩,在酒店大吵大闹,致使一百多人被人家赶出酒店。在阿拉伯国家,赌博是绝对禁止的,违者是要被杀头的。可是前几天有报道称,60几个在卡塔尔的中国劳务人员却因聚赌而被卡塔尔警察拘捕。中国人在国外不遵守规矩是有名的,被人歧视,看不起也是必然的。

中国超长期的农耕社会,遗留下的坏习气固然是个原因,我想社会整体法制观念的淡漠却有着更深层的原因,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我国制订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数不胜数,但仔细观察一个,公民遵纪守法又做得怎么样?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仍然是我们国家的通病,单说广州的交通管理,我们一直都在喊广州要成为国际地位经大都市,可是广州交通的混乱在全国却也是很有名的,人行道上开摩托车者有之;单车逆向行走者有之;行人翻越隔离栏者有之,更有甚者,几年前广州市政府便公布法令,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违者罚款200元,可现在汽车照鸣不误,也不见有哪个被罚款的!

由于法律缺乏应有的权威和尊严,人们长期把它当作可以随便讨价还价的商品,无怪乎报载5月15日到18日短短四天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开出的交通违章罚款1049宗,至今仍有436宗没有主动交缴,竟占受罚的40%这多。对于这种不守规矩的不良惯性,除了执法部门采取某些强制手段之外,像高考这类给违规者影响一生的教训也是很有必要的。我敢肯定那位迟到一分钟的考生经过了这次惨重教训之后,他这一生也许就再也不会重复这个错误了。(《羊城晚报》)

3、根据自己收集的新闻材料或针对时下某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时评。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0韶关市一模语文试题)

某日,蔡先生存钱时因零钞太多遭到了银行职员的抱怨。次日,蔡先生以多次存入1分钱的方式来“教训”银行。第三天,蔡先生又到银行办理业务,银行职员为了让其知难而退,故意多收了49.5元手续费。此后银行表示道歉,愿退回多收费用,但蔡先生拒绝接受,并到法院起诉银行,要求返还多收费用并赔偿1分钱损失。

对此,有人认为银行服务质量太差,就需要蔡先生这样爱较真的维权斗士;也有人说银行知错能改,应该宽容它;还有人认为银行一错再错,而蔡先生也用极端的方法跟银行“斗气”,浪费了银行和法院的公共资源,给别人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第四篇:课堂改革月总结与反思

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咬定课改不放松

黄河口中学课改月总结与反思

课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而决定课堂效率高低的最关键因素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大数量的学生从内心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低效的,不少老师拼死拼活地教但一直不出成绩根本原因就在这,这是当前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最关键因素。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首先解决这一问题。

从八年级语、数、外的课堂教学来看,老师们都在积极探索、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授课方式由过去老师单一的讲解为主,改为多样的教学方式,其中张萌萌和丁守义老师大胆尝试让学生上讲台讲课,学生讲解问题思路很清晰,语言表达很简洁,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其他学生在下边听的很认真,效果不错,我们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请老师们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把课堂自主权还给学生,但课堂改革切忌搞形式,搞花架子,关键是要搞出实效。

我们提倡课堂形式多样化,但前提是你采取的任何形式必须实用,如果一味的追求花里胡哨、华而不实,坚持下去的结果是成绩的快速下滑。有的人担心改革会影响成绩的提高,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如果改革不动脑子,不想办法及时解决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难题,改革会越改越乱,最终会因成绩的下滑而半途而废。如何保证改革稳步前进、步步为营?

首先老师们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课改是决定我校发展成败的大事,我们黄河口中学发展的切入点就是课堂改革,今后在3年时间内我们会牢牢抓住课改不放松,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人人讲课改,直至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和谐高效、我们的教学质量出类拔萃为止。课改对我们多数老师来说都是一项创新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去改变多年来自己已经习惯的教法,改革初期肯定不适应,甚至在短时间内还有可能比较混乱,面对这种困境有的选择穿旧鞋子走老路子,有的改一段时间后又退回老路子,有的选择知难而进,善于动脑子,遇到困难多想办法,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只要长期坚持下去肯定能走出一片新天地。当年邓小平改革时和我们当前遇到的困难一样,有的人反对,有的人观望,有的人顺应形势听从党和国家的 呼唤,大胆融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后来这些率先改革者在中国率先富裕起来。大到国家,小到我们学校,都一样的道理,早改早收益,晚改晚收益,不改又不出成绩死路一条。

其次,成立课改工作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使课改工作有序开展,真正搞出实效。

课堂教学改革初期必须坚持的五条钢性原则:

1、课堂教学四环节一条也不能少。

2、打造“高效率、快节奏、大容量”的实用型课堂。每节课应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如何保障能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备课时应充分预设好,每一个小环节都要充分准备,如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学生展示,怎么展示更有效更节省时间等等,这样才能确保如期完成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任务。老师们尤其要注意到低效率、慢节奏、小容量的课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因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反反复复的记忆和训练。

3、备好课,编写好预习提纲。我们改革作业批改办法,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让老师腾出更多时间精心备课,尤其集体备课切忌流于形式。从本周起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背人。预习提纲必须与上课同步,力求做到上课必用预习提纲,无纲不上课。

4、每节课学生参与率不得低于50%

5、一般情况下老师讲解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当前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预习环节落实不到位,有效作用没有发挥。

预习什么,什么时间预习,怎么预习,预习应达到什么目标,对这些问题,有些老师认识不到位,更多的是强调困难,而不是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1、预习什么?简单的说:课本+预习提纲。预习提纲是老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唯一的物质载体,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的讲课思路提前计划并设计好预习提纲。但以目前情况看,由于备课不充分,预习提纲的质量很一般,具体表现在:A不是按讲课思路灵活设计问题。B不扣课本内容,预习提纲应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课本知识。C设计问题价值不大。设计问题的原则是考什么设计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设计,怎么能让学生最快最易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就怎么设计。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好,学生就会事倍功半,学习效率会影响一半。所以希望老师今后必须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上狠下功夫,把教材研究透,以多样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力求做到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不管怎么考都没有大问题。

2、什么时间预习?预习时间要么提前拿出一节课预习,要么边预习边上课。至于具体情况,各学科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灵活把握。

3、如何预习?老师应当告诉学生预习的基本思路是:学生自主学习——组内合作讨论疑难问题——组间讨论疑难问题——老师答疑。

4、预习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不明确甚至有的老师也还没搞懂,预习就是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课本及预习提纲上的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该背过的要早背过,该会做的要做会。为保证预习效果,必须有检查措施,该背过的要提问或默写,该会做的题做完后要让学生快速批阅,做错的题生教生或师教生解决。如果没有检查措施,预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有的语言学科教师提出,有的问题需要借助一定的意境或情境才能解决,不适合运用预习这一环节,但不能怀疑这一学科都不适合运用预习。我们要活学活用,别犯教条主义错误,英语听力是没法预习的,不能预习就别去预习,哪些能预习就去预习哪些,原则上考什么预习什么、怎么考怎么预习,非常抽象需要借助于一定非文字的情境才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预习。

5、预习任务各小组分配不明确。先自主预习后合作预习,先全面预习后重点预习。所谓重点预习就是让每个小组承担一项或几项任务,把这个或这几个任务研究透,以便于后面的课堂展示。为提高课堂效率,每个小组都应有固定的展示任务,也可设计几个抢答的问题。

二、展示环节的效率低

1、各组展示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预习环节各组任务不明确,有的就是那几个人来回地讲,学生参与面不广,积极性不高,应提前给各组安排好任务,各组要提前安排好哪个问题谁讲,到时候上台就讲,这样效率就高了。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应给更多的学生分配展示任务,并在课前帮助这些学生备好课,以便保证他们上课展示的风采和质量。上课展示1分钟,课前准备10分钟,老师备课不仅要背教材,备教法,关键还要帮助学生备好教法。

2、学生在黑板上做题不能过多。什么情况下让学生在黑板上做题最好?学生同时都在做某一问题时,可安排一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做,个别难题也可让学生在黑板上边做边讲,学生都已做过且难度不大的问题没必要让学生在黑板上边做边讲,最简捷的方式就是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下做题的步骤,借助于幻灯片讲解即可,这样可结余大量时间。

3、展示内容要抓住重难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课堂展示以前,老师必须摸清学生的预习情况,哪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已掌握,哪些问题学生出错比较多,大多数学生已会的问题没必要讲的就别讲(展示),学生出错比较多的问题要重点讲(展示)。

4、补偿练习欠缺。学生大面积出错的地方,老师要设计补偿练习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预习环节不到位,预习内容不批阅,学生哪些问题出错比较多老师不知道,因此导致补偿练习欠缺,也不排除有些老师从思想根本没有设计补偿练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检测环节缺失。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尽管很多教育专家都在批评这种做法,但做教育离开检测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检测,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一节课下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不知道,老师也不了解,时间久了教育质量会大幅度滑坡,所以每节课必考这是不可动摇的原则,默写、提问、小考等形式都可,但必须量化出来,好的要好好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差的及时辅导,别让他们掉队,否则会越拉越远。

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希望老师们静下心来,多思考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向前发展一步,一味抱怨、争论、畏惧、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不改就没有出路,改一改也许海阔天空,希望老师大胆去闯一闯。

最后请老师们记住:没有预习和检测的课堂是残缺的课堂,必须想办法把这两个环节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第五篇:城市化建设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城镇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建立完善,我县由于受传统集体经济运作方式的影响,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显得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按照市场经济新要求,探索我县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方法,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我县城镇投融资机制改革的实践

(一)制度创新筹资。用足用活有关政策规章,合法合理筹集建设资金,是当前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政府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包括“四自”政策在内的一些政策规章。我县在交通建设中注重用好“四自”政策,改变了政府财政包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传统做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98年上半年,县委、县府按照“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两线运行”的原则,组建了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对县财政原投入交通“四自”工程的2亿多元资产进行了置换,用于新的大交通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到104国道东、西路段二只“四自”工程,还争取到在绍大线绍兴县段单独设立“四自”公路收费站,然后又成功地将绍大线绍兴县段的经营权以8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并由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承担全额出资改建104国道东泾路段。经过二年时间运作,共盘活交通财政资金5亿多元,有力地推进了交通设施建设,也缓解了财政对交通投入的压力。

(二)面向社会融资。根据“政府规划、多元投资、规范管理”的建设要求,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我县全面开放城镇建设市场,激活社会各界的投资动机,为社会创造了投资介入的良好环境。99年初,为巩固轻纺城联托运整治成果,原打算由有关职能部门投资兴建联托运有形市场,后实行市场开放,吸引了柯桥粮油公司、交通实业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参股8500万元,投资兴建北联托运市场,使这项拆迁建筑物达3万多平方米的交通工程政府不但不花钱,而且还获得存量土地出让收益3000多万元。针对柯岩风景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时组建了柯岩风景区投资有限公司,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通过股份化运作,实现风景区开发建设从政府主导投入为主转向以企业投资为主,加快了风景区开发建设步伐。

(三)运用资源生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些由政府控制的资源可以合理生财增财。以地生财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在城镇建设中,路、桥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产出直接体现在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上。近年来,我县通过做活做好土地文章,严格规划控制,建立先规划后供地机制,努力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城镇国有土地资产的增值。例如,98年柯桥开发委在土地继续冻结的形势下,千方百计依法批得土地2600多亩,为开发建设和以地生财打下了坚实基础,99年以来已成功组织了三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投标,获取上亿元建设资金。另外,为搞好柯桥镇中综合改造工程,也通过公开拍卖原镇中土地使用权,获得建设资金3840万元。

(四)规范管理聚资。在城镇建设大力开拓财源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建设程序,严格要求工程设计和招投标等管理,使开源与节流并重。建立县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柯桥开发区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坚持以“公开、公平、公正”和合理低价的原则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公开招投标,并对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也进行招投标采购。二年来,全县建筑市场通过抓招投标管理共节约建设资金近1亿元,其中柯桥开发委节约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轻纺城公铁立交桥通过强化设计管理,多方科学论证,择优选择方案,节省建设资金4000万元;开发区污水治理系统也通过优化设计节省投资上千万元。同时,认真推行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99年全县县乡公路建设中,县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明确各镇政府为建设业主,由各镇自主筹资建设,这样既调动了各镇搞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强化管理,节省建设投资。

二、投融资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聚财观念和理财方式不适应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和传统财政理论的影响,财政工作长期局限在预算内资金调节和分配范围里。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但财政调控资金仍十分有限,而且财政预算管理同时还要确保各方面的增长。我县虽然总体经济实力在省内县市中处于前列,但财政基本上还是“吃饭财政”,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各方面对财政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亟需转变聚财观念,改变理财方式,拓宽理财渠道,着眼于全社会资金的运筹和调节。

(二)地方政府筹资融资能力弱

近年来,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虽然按照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求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行政手段的推动,并且大部分都是明显盈利的项目,没有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进行运作,缺乏充分利用社会性资金规范的操作手段,影响了城镇建设市场化的有效推进。而另一方面,目前银行存贷款差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存款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从去年来我县福利彩票火爆的场面也反映出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闲散资金未被集聚利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政府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镇建设。

(三)相关政策制度不配套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住房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主观或客观上阻碍了城镇化的推进。比如土地管理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城镇建设用地的控制,但城镇化建设势必要增加用地,用地的限制一方面影响了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制约了利用土地资源集聚城镇建设资金。又比如,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尽管社会要求建设者热情很高,但如果

采用群众集资的方式又与“减负”政策相矛盾。再比如,地方发行建设债券与现行融资政策和管理权限相冲突。所有这些制约着城镇建设资金的运筹,影响着城镇化进程。

三、深化我县投融资改革的对策思路

(一)超前规划,吸引资金

搞城镇化建设,规划是第一步,而现代城镇的建设规划必须是科学的、超前的。特别是针对我县城镇建设资金目前比较短缺的现状,通过科学的、超前的城镇建设规划,以吸引全社会资金,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显得更为重要。绍兴历来是文化之邦,又毗邻省城杭州,中心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因此,对城镇的现代化建设进行科学、超前规划是完全具备客观条件的。为此,我们要邀请或委托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进行设计,以现代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进行超前地规划。根据目前的市县地域调整,我们要以柯桥县域中心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带动整个城镇现代化建设,要通过这次机遇“筑巢引凤”,吸引企业、社会个人来投资建设,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设”的建设资金自我平衡、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新模式,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产业集聚,汇集资金

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相互联动,相互促进。

首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据有关资料称,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与城市化水平是一致的,而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高,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依附于一定规模的城市而生存、发展的。从我们绍兴县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这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抓住这次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以柯桥县域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引导和鼓动企业、个人投资第三产业。在继续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保险业的同时,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等四大行业。其次要加快工业的发展。工业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镇化的过程同样是工业布局形成、企业规模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没有工业的规模优势,没有城镇的聚集功能,就没有城镇化的实现。再次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政发挥职能,引导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另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要把中心城镇建设与建立特色工业园区相配套,努力用产业经济特色塑造城镇特色,使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三)面向市场,筹集资金

城镇化建设是相对无限度、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仅靠财政资金安排是难以全方位开展的,需要多渠道筹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摆脱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的习惯心理,彻底改变市政公用设施是福利型事业的陈旧观念,确立起“经营城镇”“让使用者付费”的新理念。必须提倡举社会之力办社会之事业,聚各方之力推进城镇化,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

一是利用财政信贷调控。财政要增加县级转移支付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赋予城镇一级政府较完善的财政权限,增强乡镇财政投入积极性。鼓励金融部门加强对城镇建设的中短期信贷支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财政还可以加强对社会闲散资金的调控,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私营业主介入社会公共产品领域,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发行债券和实行股分制形式,开设股权交易来吸收社会、个人资金,调控部分社会财力。对有收益的项目要成立投资性公司,政府安排部分项目启动资金,更多的资金由公司来动作,以减轻财政压力。

二是放开放活城镇公用设施和经营市常坚持“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将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推向社会、推向市常如可以依法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有偿、有期使用,通过有计划地投入部分城镇土地,采用出让、拍卖土地使用权等方式,提高土地资源效益,形成“以城建城、以地养城、滚动开发”的城镇建设良性循环。还可以实行城镇土地的有偿开发和基础设施的有偿使用,对城镇建设中的经营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和混合性项目灵活采取招标拍卖、经营权转让、冠名权有偿使用、股份合作直接投入、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和配套联建等多种形式,大胆探索投融资体制,逐步把城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放开搞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常

三是利用市场机制多方吸引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进外资,启动民资,社会捐资,使投资主体以国家为主向社会和个人为主转变,鼓励金融机构向城镇建设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长线项目,全方位地吸引社会资金。

(四)政府引导,挖掘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政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可以大有作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进行制度创新,积极引导建设资金;转变观念,更新理财方式,科学管理用活资金;运用财政“四两拨千斤”的原理用足用好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

1、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银行投资城镇建设。长期以来,我们为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实行了技改贴息政策。同样,我们也可以实行基本建设借款贴息政策以鼓励企业进行城镇建设投资。而且,我们不仅可以实行基本建设贴息政策,还可以为项目业主提供担保,引导银行资金用于城镇化建设。例如,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项目由于投资大,业主承接后启动资金一时难以筹措;有些建设项目则不仅投资大、收益回收期长,且收益率低。如果政府在这些情况下能提供基本建设借款贴息和替一些建设项目业主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财政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控社会综合财

下载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户籍改革与城市化:2012年8月时评组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