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大学生调研报告
题目: 巴南区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调研区域 重庆市巴南区 姓 名 李蕾 系 别 社会工作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 侯建芬
青秋蓉
时 间 2011年1月—2月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院团委制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
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情况的调研报告
姓 名: 李 蕾 系 别:社会工作 专 业:社会工作 年 级:大 一
指导老师: 侯建芬 青秋蓉
为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我市着力打造“民生政府”的要求,自市委书记***和市长黄奇帆上任以来,为积极建设“五个重庆”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看着领导那么重视家乡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身为重庆人的一份子也应当为家园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因此,我对所在区域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份贴近市民心声的报告。
一﹑总体情况
作为巴南区的中心集镇鱼洞镇,在对“五个重庆”的建设和对打造“六个巴南”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渝委办发〔2010〕26号)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为推动全区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实施《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关于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在辖区内开展了唱读讲传活动、公租房的申请办理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且,着重根据巴南区投入150亿元实施的“10+5”民生政策,其中包括除了有应对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民生十条”外,新增的5项民生工程全部来自百姓建议而针对性地拟定开展了系列改善措施。思考我市市委书记***曾对各大媒体说的“越是花钱搞民生,政府就越富。”我们可看出:政府与百姓的利益是
一致的,应该是互利互惠,而不是相互猜忌的,是相互促进,而非两相阻碍的。倘若,没有一个公职人员和百姓有此思想觉悟。那么,在我看来各地的政府机关、街道办事处及下属的社区居委会就形同虚设!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于本次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的调研,我所了解的情况如下: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初之年,鱼洞街道上下联动,采取多种形式对近期全区召开的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贯彻,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代会和经济工作会宣讲材料(居)民进行详实细致地讲解。对口一个村和一个社区,并带领驻村(居)干部,采取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深入村(居)民中对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进行动员。并且,街道召开“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打造一支思想信念坚定、思想作风过硬、堪当发展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在突出“六个反对、六个倡导”的基础上,思维方式,增强国际化、现代化的视野和眼光;转变封闭狭隘的界限,增强区域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作精神;转变软、懒、散、拖的工作作风,增强执行力、战斗力;转变等靠要或忙于应酬的陋习,增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能力。原本这些会议和活动的开展对于一个社区来讲,是能很好的向社会的展现该社区领导班子的才能和极高的思想觉悟。服务对象的态度却会发生因人而异的状况。有公职人员都是自以为是的!
(一)并开展“四个一”学习教育活动。据悉,8名大学生“村官”组成宣讲团,并印制区党余份,深入背街小巷,田间地头,面对面对村街道党政领导干部更是开展对口宣讲,每名领导此次会议提出了为促进经济六个增强”,即转变陈旧思想观念、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增强坐不住的紧迫感各自为政的办事风气,增强团队意识和合
可是,某些公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让很多前去办理事务的居民会感觉所
鱼洞街道1000加快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提出“六个转变、转变安于现状、转变相互推诿、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是有基层干部为群众传达讲说区里的会议精
神。可在从事于第三产业的人员心理,这些街道党政干部和驻村(居)干部会带头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有多数成分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此去为此他们的生活。
(二)相信“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加快发展”这种类似的会议在公职单位都有召开,但有部分公职人员从未把会议提出的要求放在服务百姓的过程中去。造成了一种百姓和干部之间不协调的对立因素。
随着举国同庆的春节到来,鱼洞街道办事处举办了“庆春节”联欢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欢聚一堂,互致祝福,共迎新春。联欢会上,鱼洞街道办事处干部职工自编自演了舞蹈《撑腰》,诗朗诵《沁园春·雪》,三句半《云篆山上结穷亲》,表演唱《逛新城》等13个节目,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喝彩。特别是三句半《云篆山上结穷亲》,演员们将区长段成刚在云篆山上结穷亲的真实故事用民间传统曲艺表演展现出来,区领导们为群众“解民忧惠民生”的真诚情感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同时,街道下属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传扬红色经典文化,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开展了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三)看着区县领导如此关心群众的生活,且积极参与到市委所倡导的“三进三”“结穷亲”活动中去。可能因为干部帮扶的对象不是自己,还是会有少许的群众反感所在区域的干部牵动的集体活动。
三﹑解决对策
综合以上我所陈述的问题,我个人的解决对策是:
(一)希望当代社会的中流砥柱——中青年人员,尤其是70、80后不要盲目地给社区所有活动下一个“那些都是无聊之举”的定义。请相信,社区的未来并不是某一个人独断的!
(二)建议各个社区的领导机构的负责人在所有公职人员共度佳节的活动中,在总结社区发展的报告会议上邀请一些辖区百姓参与,培养居民们有一种“社区是我家”的意识,让居民们感觉想社会宣传所属社区的发展潜质是自己的义务,也以此向外来的投资人员证明一个社区和谐。别看这些举动是多么的简单,但它
对于这些投资人员在这个社区的投资意向和该社区能够给投资人员带来多大的经济利润有着同等地吸引力。
(三)在每年社区举办的“庆新春”的游园活动时,试着参与一下,体验“共同庆祝”的快乐。这会让你逐渐明白平时生活中的感觉是否良好、心情是否舒畅有一小部分来源于所属社区对外的形象问题即自己社区荣辱观!
四、总结
如果社区的公职人员和居住百姓能照此建设,以达到办公透明化的效果,携手共建一个邻里和谐的社区。那么,相信该社区的综合经济值肯定不可能停滞不前。而且,该辖区的再就业或就业难的问题也自然的迎刃而解!
第二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试卷
(学院)系: 健康管理系 班级:社区康复A1101姓名: 潘秋名学号:0103110127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试卷
考试科目:国外职业教育思想与我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试卷适用专业(班):合班(选修课)
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考核类别:考试()考查(√)
2011学1学期套别:A套(√)B套()
考试成绩:
一、根据德国职业能力理论,结合实际,谈谈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提升自我的关键能力。(25分)
提示:德国的职业能力理论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基本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关键能力中的方法能力主要指对整个任务进行划分;界定问题;分析系统和状态;评价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法,并评价;结论或方法传输;创造性技术的应用等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指具有团队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清晰地表达需要和兴趣;包容不同的观点;群体意识;能提供别人帮助;公正地批评;构建有活力的组织;建立信任等能力。个性能力主要指能承担责任;识别问题并促进问题解决;能承受压力;有责任感地处理事情;准时;守纪律等。可以看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在职业教育中是明确而具体的。
答:
(一)关键能力的内涵
德国将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德国学者把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它们是几种能力类型,而非几种具体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指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
在德国经济产业由“以技术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逐渐转化的过程中,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跨专业的能力,即一般所说的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关键能力中的方法能力主要指对整个任务进行划分;界定问题;分析系统和状态;评价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法,并评价;结论或方法传输;创造性技术的应用等能力。社会能力主要指具有团队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清晰地表达需要和兴趣;包容不同的观点;群体意识;能提供别人帮助;公正地批评;构建有活力的组织;建立信任等能力。个性能力主要指能承担责任;识别问题并促进问题解决;能承受压力;有责任感地处理事情;准时;守纪律等。
可以看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在职业教育中是明确而具体的。
(二)关键能力培养的法律保障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保障。联邦政府通过制订宏观法律和职业培训大纲来保障和监督企业是否依法实施其责任,具体管理则是依法授权给各行各业的工商行会负责。联邦层面颁布适用于全德范围的《职业教育法》,制订各专业的《职业培训条例》;工商行会被赋予对行业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权力,还负责制定职业培训合同、行业标准等;州政府制订《学校法》(《学校教育制度规范》)规范职业学校的办学,以及针对各专业制订《框架教学计划》。这些法律法规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实施。
“关键能力”培养正是被这样完备的体系自上而下地在职业教育领域,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培养的责任给予规定。如处于德国职业教育法规顶层的《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一条第三款)规定,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宗旨。而关键能力是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一规定确立了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针对特定职业方向的《职业培训条例》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这一层次的规定类似于中国的部委规章,具体条例较多。此处以德国《汽车机电技师职业培训条例》为例,在该条例第三章规定,汽车机电技师职业培训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就是职业行动能力,尤其是自主计划、执行和对工作过程的控制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关键能力的典型内容。不仅如此,该条例还在多处做出了明确、细化的规定,将关键能力的具体内容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和考核内容。比如第四章第二条规定,培训内容包括相关法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管理、沟通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比如第十章关于考试内容的第三条第三款之工作任务三的规定,将车辆安全性、排放是否达标作为考试内容,这体现了对社会能力的重视,即对关键能力培养的重视。
我们再从州政府这一层面看看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德国各公办学校属于州一级机构,均受州法规约束。各州制定的教育法规,类似于我国的地方法规。下面我们以《萨克森-安哈特州学校法》为例考察。该法是萨克森-安哈特州境内所有学校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州学校法》是约束学校办学行为的,不规定具体教育内容。但尽管如此,在《萨克森-安哈特州学校法》第九章第(1)条规定,职业教育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职业相关的专业内容,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通用素养。即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学生的个性能力、社会能力也是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从联邦层面到州政府层面,到行业协会的管理监督层面,再到企业和学校的实施层面,都有对关键能力培养由宏观到微观的规定和描述。
总之,从纵向看,联邦、州、行会、企业和学校都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并做了由粗到细的规定和描述;从横向看,各级职业教育的领导和实施单位,都对关键能力的培养是同等认同的,都将其放在培养目标的重要位置。
正是这种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保证了学校、企业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实施和质量。也保证了社会和受教育者对高素质人才标准的认同。
(三)关键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
关键能力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德国职业教育领域,不同教育类型和不同层面,均明确提出关键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和途径,具体体现在《职业培训条例》、《框架教学计划》等文件规定中。联邦、工商行会、州、企业和学校均须在能力培养上承担责任。如《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一部分第一条第二、三、四款都明确表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传授、扩展职业行动能力,即传授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德国教育研究所制定的《助产士及护理专科学校教学计划》引言部分第一条中就规定,职业学校在传授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两个培养目标:一是培养学生适应来自工作领域和德国社会,甚至是整个欧盟范围内的对工作要求变化的基本能力;二是培养和促进学生负责任地塑造个人生活、处理公共生活的能力和意愿。很明显,这两条目标是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关键能力。再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框架教学计划》第二部分教育任务中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完成的教育目标中第一条,培养学生将专业能力与社会通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的职业能力。第三条,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积极性。第四条,培养学生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采取负责任行动的能力与决心。职业学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行动能力为总目标,行动能力应包括专业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也要重视培养作为个体人格应具有的诸如独立性、主动性、责任心、自信心等人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能力。
(四)关键能力培养的实施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和学校是“关键能力”培养的主体,学生在双元制企业和职业学校接受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专业教育的同时,接受关键能力的培养。双元制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学生与企业签订合同后,企业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实训大纲)进行。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企业以徒弟身份接受实践教学,由具有实训教师资格的从业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关键能力的培养是融入工作过程当中的实践教学进行。
双元制职业学校接受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学生,并按照州文教部的法规要求和《理论教学大纲》,由具有理论资格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少于半周的理论教学。学校多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关键能力的培养整合在行动领域中,通过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实施。在双元制大学中,还开设了少量的相关课程,如采用《小组工作课》等培养学生团队、计划、策划和表达沟通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融“关键能力”培养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是有明文规定的。如萨克森-安哈特州的《汽车维修技师专业框架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的外文、环保、废物处理、交流,主持与表达、团队合作、注重客户需求、客户咨询、客户满意度、检测系统等关键能力对学校做出了明确要求。《汽车维修技师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之学习领域一着力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形势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的能力、基本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搭建良好的个性能力的基础,也是关键能力的重要内容;又如《汽车维修技师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之学习领域三是对汽车结构拆装改配,其中不仅包含了专业技术内容,更是将法律法
规、劳动安全、环保、企业内部沟通、与客户沟通等重要的构成关键能力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正确的工作习惯融入了专业教学过程。与此类似的地方还很多,总的来看就是在德国的职业培训计划中,是将关键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所有培训细节之中,确保在传授主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关键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框架教学计划》第五部分之学习领域三汽车结构与拆装调整中,学生要在工作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要能够制定、实施拆装计划,要能够与领导、同事沟通,还要顾及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等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将关键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德国双元制教育中的双元,既是学校与实训企业的双元,也是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的双元。
(五)关键能力培养的考核
关键能力的培养效果考察也体现在德国职业教育的考核体系之中。如联邦技术部制定的《汽车机械机电技师职业培训条例》将考试分为两部分。在第九章考试第一部分工作任务委托的考试中,第4条第(2)款将工作组织、环保、安全和健康保护列入考察内容;第5条将接单会谈纳入考察,虽然这些考察内容都涉及专业知识,但考察的重点更在于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职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双元制”企业对学徒进行企业学习部分的考试是培养和考试分离的,考核由工商行会(IHK)出题,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形式灵活,意在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从事职业行动的能力。如双元制企业Schiess股份公司对学生的考核,包含专业谈话、解决问题、小型独立项目等。灵活的考核形式,注重在过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发挥,并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部分。学校的考试主要有中期考试和毕业考试,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范围的统一理论考试。
二、根据英国“业本学习”理论,结合自己的实际,阐述您将如何开展业本学习。(25)
提示:英国“业本学习”研究小组的利维女士认为,狭义的“业本学习”是指“将学习与工作角色相联系”,它必须具备三个彼此相关的基本要素:在工作场所构建学习机会、提供适当的在职训练(学习)机会以及发现并提供相关的脱产学习机会。从这个定义来看,“业本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发生在某个“工作场所”,即在工作环境下开展的学习活动;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保证学习者能够得到外界的指导和训练,而并非单纯依靠学习者本人的独立活动;最后学习者还应离开工作岗位接受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凡是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学习经历都应该属于“业本学习”。
答:1.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三者间的互利互惠
布伦南和利特尔认为“协商性”是业本学习的最大特点。学习者、用人单位(雇主)和高等教育机构在筹划业本学习课程时,需要协商以下几方面:(1)确立学习者有望实现的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不仅要对学习者具有挑战性,而且与雇主的现实需求相关,同时也应具备学术上的可信性(credibility);(2)制定三方都可接受的评估方法和标准;(3)创设并维持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基于工作场所)。在高等教育中,学习者个人、雇主和学术机构是业本学习涉及的三个利益相关者,三方利益各不相同:学习者追求的是“个人发展、事业上的进步以及学业资格”;雇主追求的是“有效的员工发展机会、员工的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学术机构而言,业本学习可以看作是“维持和提高其教学功能质量、履行其社会责任、·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尤其是在持续性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领域)的一条途径”。在实践业本学习的过程中,三方力求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满足各自的利益需求。
2.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伙伴关系
为了支持学习并保障学习过程中所需基础设施顺利到位,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伙伴关系。业本学习需要双方就学习过程做出正式的安排和部署,而且整个学习过程必须在伙伴关系的监督下完成。建立伙伴关系有益于双方,对雇主而言,这种伙伴关系可以促进教育机构对企业需求的认识,也能
够为企业中的雇员和企业本身提供灵活的学习途径;对教育机构而言,这种伙伴关系为其开拓了与新的教育需求领域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实现了教育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业本学习伙伴关系通常包括由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就某些方面做出的一些正式安排,譬如双方通过签订协议或契约性的备忘录明确双方责任,协议内容涉及学习者人数、学习年限以及企业将为学习者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等相关事宜。为了保证学习计划得以贯彻,学习资源及时到位,学习计划必须经各方一致同意,学习计划的协商过程给三方提供了一个全面交流彼此需求的机会,也增强了相互间的理解和致力于整个学习过程的责任心。
3.重视对学习者个人实际能力的认定,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业本学习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individualistic orientation)。学习者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某个业本学习课程,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组织内部的优先发展战略确定业本学习的培养对象;学习者可以就由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达成的学习计划与双方代表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同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而且这些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计划通常是因人而异。在确定业本学习课程的起点和最终要达到的教育水平之前,首先要了解和确认学习者当前的实际能力和自身的学习愿望,根据学习者持有的学历证书或资格证明等作出简单判断。“当前的能力”是指学习者现在能够“做什么”,并非是“展示”那些他曾经获得的东西。为了确保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必须立足于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技能,这意味着一个大学毕业生有可能通过业本学习注册大学本科层次的课程而不是研究生课程;同样,一个专科生则有可能直接注册研究生课程。在制订学习的起点、注册的资格水平以及学习的终结目标时,需要考虑学习者个体间在以往教育经历、培训机会和个人志向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因此,在业本学习课程中需要对学习者以前的学习进行严格认定。
4.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源于具体的工作实践
业本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学习活动在工作场所里进行,学习内容涉及面向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以及学习者与用人单位的未来需求。业本学习课程没有固定的课程大纲,其内容源于工作场所和学习者双方的需求,而不受制于教育机构的学科课程或专业课程框架,简而言之,学习者所承担的"i12作”就是业本学习的课程。学习者吸收利用来自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两方面的建议和支持,教育机构提供的课程单元或者培训课程可以看作是总体学习计划的一部分,设计学习不只是为了拓展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对用人单位产生有益的影响。用人单位的发展能力与学习者个人的能力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认识使用人单位中的经理和指导员(supervisor)意识到,“学习不是一种‘自我放任的’(self—indulgent)活动,而是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并且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布德及其同事认为,将“工作”作为业本学习课程的必要性在于“教育机构中的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通常不会展现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事件(exigencies),业本学习(恰好)也正是利用了这些紧急事件中出现的学习机会,”工作场所也并非是以符合大学系部学科分界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他们坚信,如果开发一种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和塑造某个机构或组织,那么这种学习就必须以该组织可以利用的形式来推行。
结合以上学者对业本学习所作的相关论述,将“业本学习”概括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者(学生或就业人员)、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即企业雇主)是构建这种学习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业本学习的根本目标是将学习者培养成为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更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劳动者;它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在三者间建立一种契约性的、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企业雇主提供工作场所和现场专业实践指导,教育机构提供学习效果的评鉴以及学历资格授予等学术理论方面的支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业本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单纯以校园和课堂为基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更加重视利用在工作环境下产生的学习机会,主张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应该与现实的工作需求紧密相关,更强调学习者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三、根据澳大利亚梅耶委员会8条核心能力,结合自己的实际,阐述您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25)
提示:梅耶委员会(Mayer Committee)所研究出来的核心能力包括8条:(1)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交流思想和信息的能力;(3)计划与组织活动的能力;(4)与他人合作的能力;(5)运用数学方法与数学技术的能力;(6)解决问题的能力;(7)使用技术手段的能力;(8)文化理解的能力。
四、根据美国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结合自己的实际,阐述您应该如何提升自我的综合职业能力。(25)
提示:包括统筹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获得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操作能力、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第三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会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学生会
信息技术部2011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感觉什么都是新的,我们旅游管理系也是新成立的,系学生会也是才组建,所以机遇与挑战充斥其中。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服务我系师生,信息技术部也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部部主要概况。我部门现在共有5人,其中部长1 人,干事4 人,虽然人少,但是精干。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技术部作为我学系学生会的一个技术部门,本应该有一技之长,并以此来服务学生和完成学校学院所交给的任务,但现阶段的现实是我们部门的人员在技术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我们部门因为要配合宣传部在一些大型场合拍摄影像资料,但是手上却没有适合的照相机,所以我们需要学校配发一台单反相机,以便开展工作。
二、本学期工作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我部门提出本学年工作计划:召开一次部门会议,明确学年计划与任务,提出工作要求及部门的各项工作职责,使部门内部紧密的团结在一起,积极配合学生会其他各部门的工作,努力提高部门内每一个人的技术水平。为学生提供网络和相关的技术支持,配合学校网络中心的工作,进一步扩大旅游管理系学生会在全校的影响力度。积极处理学院与学生会交给的任务,完成学院与学生会的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工作,提高我系与学生会在网络中的知名度。积极配合其他各个部门的工作,使学生会的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定期组织部门内部学生的摄影技能培训,通过外拍和理论交流提高技术,使我部门学生学到其他的专业知识。
三、旅游管理系学生会信息技术部的工作认识与计划,有什么不足之处,望相关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旅游管理系学生会信息技术部
全体同仁2011-10-6
第四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调研报告格式规范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调研报告格式规范
一、应提交的调研报告文档资料
1.封面
2.调研报告正文
二、调研报告的整理、装订要求
1.统一采用A4纸打印、左面竖装;
2.材料装订顺序:
(1)调研报告封面;
(2)调研报告正文;
三、调研报告的书写格式规范
1.报告正文一般分调研的总体情况介绍,分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和制约、影响因素,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可行性,结论等四大部分。
2.报告字数不低于3000字。
3.报告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
4.作者处于报告题目正下方,须写明系部、专业、年级、姓名;有指导教师可注明。
四、调研报告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装订线1CM,左面竖装,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
3.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小4号宋体、用第×页和随后的括号内注明共×页的格式,例如“第1页(共10页)”,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1.5cm的位置。
4.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6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要求排版。
5.报告标题:小2号黑体,居中。
6.作者和指导教师:标题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4号仿宋体,作者在上,指导教师在下。
9.正文内标题:小2号黑体。
10.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标准统一,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
11.注释序号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②③),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
12.封面格式附后。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题目:大学生调研报告
调研区域
姓名
系别
专业
指导教师
时间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院团委制
附件4: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2012年寒假
大学生调研报告参考题目
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九次、十次全委会精神,以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主题,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方向开展调研: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三)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情况;
(四)基层教育发展现状;
(五)基层干部群众思想动态;
(六)户籍制度改革情况;
(七)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八)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相关情况。
第五篇: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根据《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学计划制(修)订原则意见》,经研究决定在全院各专业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现就实施“双证书”制度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1、我院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由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务处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为“考试中心”)负责,考试中心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全面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日常工作。
2、各院(系)根据开设专业特点,每专业至少申报一个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或行业证书,经学院核定后,将证书考核、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落实到《教学计划》中,按必修课组织教学。院(系)应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证书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组织好教学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报名工作。
3、每学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由考试中心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及行业证书考试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向全院发布该学期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计划。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由院考试中心办公室统筹安排。
4、职业技能鉴定和行业证书考试与相关课程的考试内容相衔接。按照学院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5、学院每两年组织一次全院范围的职业技能大赛,各有关院(系)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学院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选手,可由学院推荐参加国家相关职业技能大赛,并予以相应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