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金太阳12月大联考考场作文
2018金太阳12月大联考考场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9月21日晚,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故事——聚焦儿童”摄影作品展在波兰华沙85号院画廊拉开帷幕。“说到中国,你们会想到什么?”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在开幕式上提出这个问题后,在场的波兰观众都笑了,“龙”“烹调”“功夫”“长城”“陶瓷”“丝绸”——观众们大声说出一个又一个心中的中国热词,回答越来越踊跃。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中国的认知,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论断和思考。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
1、丝绸连天下,长城内外是一家(50分)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延续至今的文明大国。中华文明之所以长存天地,是因为它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谦虚姿态。在这片广阔的华夏大地上,经过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不变的是家国天下的认同。
习主席上台不就便提出要建设“一带一路”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古代时分陆上与海上,连接着亚洲东方与西方、南方;北方乃至非洲大地。丝绸之路的开设本为经商,后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方式,再到后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丝绸之路便也就断了。而如今,中国已不再是过去那个高傲的、自以为是的满清帝国,而是一个谦卑的,友好的大国,这是一个求发展,求世界发展的大国。
中国过去卑称为东亚病夫,卑称为沉睡的狮子,但,那是过去,这头狮子已经苏醒,并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国的崛起之路很困难,但它从不忘记世界,从不忘记人类,它的从不自私,因此他它健康起来的。习主席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正是着行系天下,天下一家的体现吗?以重建丝绸之路的方式,在推动中国的发展的同时,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发展,这是中国对历史的批判继承,更是对世界人民负责。天下原是零零散散的各点,丝绸却是可连为一体,连成强大的天下。
古时国家为防御外敌入侵常以筑围墙,筑围城的方式,长城亦是如此。但笔者认为,长城并不是防御外敌入侵,而是阻止自己走向世界的脚步。世界本就是一个联合的整体,任何的孤傲自大,终将走向灭亡,自私亦是如此。因此那些筑墙封闭自己的国家已不再存在。长城,现已成为中国的象征,但不是一个封闭孤高的姿态。
中国热爱和平,心系天下,追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你看到那些蓝色帽子了吗?那是俯瞰世界大地看到的中国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样子;你看到那鲜红的旗子了吗?那是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烈的心。中国于世界而言,是一部分,世界于中国而言,是全部。丝绸之路是中国将自己系于天下的一种方式,亦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象征,长城是中国打开着的,欢迎各友好国家的大门,是不忘过去,追求更加美好的起点。
丝绸与长城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笔者想,这是最恰当不过的体现,因为中国正用丝绸系着天下,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长城内外是一家。
2、一个古老的中国(48分)
说到中国,人们会想到很多。而她,在我心中,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的古老,蕴含在她那迷人的传统文化,包裹在她许许多多的标志性的事物。
作为“住”在华夏大地上数千年的“人物”,长城沾染了华夏古老的气息,最是能向人们“道”尽华夏的古老历史。长城最先坐落于华夏大地,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秦始皇为此“大笔一挥”,便有无数壮丁背着石块砌城墙,最终成就了他雄图霸业上浓厚的一笔。后来的长城,还成为战争时,人们与北方的经济交易站,这也许象征着另外一种意义的和平。当然,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是明朝时重修的。然而,长城既有辉煌的一面,也有悲凉的一面,先有孟姜女哭倒长城,道的是丧夫的悲哀,后有外族马踏长城,入侵中原,道的是被侵略的耻辱与懦弱。而这个既有辉煌又有悲凉的长城,道尽了我们华夏的古老历史中的荣与辱,兴与衰。
如果说长城只是沾上古老的气息,那么华夏人民,炎黄子孙则是将古老的气息融入烹调,将古老泡于
惠来一中 汤里,煮于菜里,炸于锅里,形成了闻名、闻香于世界的“烹调文化”。中国的烹调技艺自古传世,已形成不同的派别,人们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都融于烹调技艺之中。就如人们为了表达对陷害忠臣岳飞的秦桧的憎恨,就“发明”了“油炸桧”,而后又演变成为“油炸粿”,成了人们最普遍的早餐,而这只是中国“烹调大家庭”中的一个小成员。中国烹调有八大菜系,湘菜、粤菜、川菜„„已经被人们熟知。而八大菜系中,又有不同的特点,就拿潮汕菜来说,就有著名的“隆江猪脚”,香味扑鼻,咬上去肥而不腻,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味觉需要。当然,烹调技艺不只是满足味觉的需要,有时也能促进人们的健康,一如由“烹调”衍生出来的“药膳”。所以说,烹调里的东西有道不尽也说不清“蕴含”。正如古老的中国,蕴含着无数的哲理。
当然,如今的中国不单单满足于古老这个名词,她虽古老却又充满活力,她在继承古老的同时,却又寻求着不断发展的道路,她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摆脱百年的屈辱,她向世界开放,汲取外界的技术与经验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今,她已蓬勃发展,她的经济飞速上升,她的人民正为了小康而奋斗,她正在不断创新、不断的进步。这就是我所认识的中国,一个古老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3、不变的长城,舞动的巨龙(48分)
不变的长城,代表着中国千年的历史,沧桑过后依旧未褪色,犹如古老中国的一个缩影。而洗尽铅华后,中国愈加强大,犹如舞动的巨龙。
这,便是中国,拥有深厚文化积淀,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
古老的长城,在秦王扫遍六合后便登上历史的舞台。上面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的荣辱兴衰,有如被外族入侵的苦难,有过派使团在外出使的风光,朝代更换,光环从未褪去,苦难也从未消散。
长城上,有过兴建时对人民造成严重负担的辛酸。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无奈,不正是那段历史时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见证吗?纵使墙再厚,楼再高,古老的长城也常常抵挡不了战争的脚步。匈奴、契丹、鲜卑,这些在草原高山游牧的民族依旧能穿越它,肆无忌惮地向南掠夺汉族人民的财富。直至忽必烈灭宋建立元朝,努尔哈赤灭明建立清朝,长城都无法抵挡住铁蹄的步伐。古老的长城,也是封闭的长城,让华夏大地上的人少了危机感,也间接引起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而长城上也有过繁华的过往,历史上在长城周边的贸易集市便是很好的见证,从这延伸出的“丝绸之路”也让外国见到了东方的古老与神奇。就如马可波罗来中国后记载的那样,而这也勾起了西方世界对东方的中国的迷恋,间接引起新航路的开辟。古老的长城,也是强大的长城,让华夏大地上多了异域风情,有了自豪的资本。
除了长城外,最能象征我中华的词也许就只有龙了。尽管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虚构想象出来的,但它却用它强大而神奇的魅力留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脑海中。
从鸦片战争伊始,中国龙身上便受尽创伤。民族的耻辱,让一度沉睡的巨龙一跃而起,不再受外国的牵制,不再是他国的附庸。强大的中国龙在短暂沉寂过后,就舞动于世界,强大如斯,伟大也如斯。十多亿的中华儿女便如这舞动的巨龙身上的每一小处组成部分,都为之感到兴奋与骄傲。
逝去的记忆已成了永恒的过往,亘古的月光洒下无尽的忧愁与美好,横跨在巨龙上的长城从未褪色,携带有长城记忆的东方巨龙必将以更开放向上的姿态永立于世界之巅!
4、名片背后的耀光(48分)
说到中国,我会想到什么?我认为“烹调”“陶瓷”“丝绸”,是我们华夏独具特色的三张名片。从 从前,“陶瓷”是中国的代名词,他代表了我国杰出的工艺品销往全球,东方的“丝绸”也被誉为佳品。从前的丝绸之路让中国开阔分眼界,让各国重新认识中国,骆驼的每一个脚印承载着中国对世界的友好、好奇与希冀。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赋予了更加深厚的寓意,金砖国家多边合作与贸易体现了中国身为一个“大国”的自信姿态。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十分迅速,到今天,国人孕育出许多让人骄傲的成就,“做出去,引进来”成为一个常态,“中国制造”变得不那么糟糕,“中国特色”在海外深得喜爱。随着国家变得强大的同时亦不忘给予邻国一双温暖的双手。古之丝绸到今之“丝绸”连接了友好和平,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自信姿态。
烹调、陶瓷、丝绸中国,流淌着华夏子孙的热血,注入了中国独具特色的精神和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三张耀眼的名片,三张国人无比自豪的名片。
5、悠悠华夏情,巍巍中国魂(48分)
华夏上空龙飞舞,九州大地长城蜿蜒。龙与长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的象征,是一种绵绵的华夏文明情怀的象征,更是刚正的中国魂的象征。
龙如长城,盘旋于华夏大地之上,守护着神州大地。中国是一条巨龙,有着悠悠华夏情怀和巍巍中国魂。龙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高贵动物。我国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有鲤鱼跃龙门,叶公好龙等。这些传说都说明着人们对龙的景仰之情,一如我们对现在这条“中国巨龙”的景仰,更有着五千年来人们的华夏情怀,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身上流着“龙”的血液,因而我们血气方刚,满腔热情,有着千年不朽的巍巍中国魂。正是因为有了中国这条巨龙,华夏文明情怀才得以千年不朽。
长城如龙,蜿蜒于神州大地,经历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长城是由秦始皇主张建起来的,工程巨大,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孟姜女哭倒长城便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可见长城的文明之久远。长城最开始是作为贸易的地点,许多少数民族的人都会约定在某一天到长城进行交易,换取生活所需的东西。后来长城又变成了防御外敌入侵的屏障。现如今,长城成为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之一,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长城,一如文明的代名词,它见证了文明中国的兴衰。长城经历了千年风吹雨打,却不曾倒下,这犹如我们的中国魂,经历千年不朽。长城,传达出一种悠悠华夏情,表现出一种中国魂。
龙与长城,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中国魂的象征。中国,因为龙与长城的存在,成就了其文明大国。中国也因为龙与长城而铸造了一种千年不朽的中国魂。就让我们看着中国这条巨龙在世界舞台飞舞吧,舞出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舞出千年不朽的中国魂,而长城继续在神州大地上蜿蜒,让我们见证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与千年不朽的中国魂对世界的影响吧!
6、武术与烹调——中国魂(48分)
中国在发展,这是全世界人民都清楚认识到的;而对于影响力来说,他们都清楚明白,中国也是深远的。而在中国文化中,“烹调”、“功夫”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以及认知和渠道了。
在中华发展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功夫可谓是瑰宝,它的意义绝不在于单纯的锻炼身体,更深层次地,它可以很好地提升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它更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标识中国。“咏春”、“少林”、“武当”这些正派义士就是这些武术的载体,它让人明白了更多关于中国武术的含意。
止戈为武,古代武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而中国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成为了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而修炼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到魄的沉淀与升华,这也是华夏五千年能屹立不倒的原因。
简而言之,华夏中国的武术表现于外形,我们对待外敌绝不手软;而我们对于自身的修养与沉淀,就得运用与“武术”相当的无价之宝“烹调”了,大到国际会议的每一餐,小到每家每户的喝茶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精神修养了。
“烹调”顾名思义,一个是烹,一个是调。烹就是加热,调就是调料。调味,使菜肴滋味可口,使茶香四溢。
对于中国来说,烹调更谓是轻车熟路的调养方式,静心修养,让心静下来,这也是中国对外的形象,孔子的话让多少外国人都幡然醒悟。而如今,中国几大菜系也相继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能品尝到太多中国走出去的、精心烹调的美味菜肴了。这也是国力的体现,这些烹调的佳肴美味是国人对于未来、对于全球化的一种支持、一种鼓励,它不同于武术的外刚,它是内敛的、不释放的精神。它只会潜移默化地熏陶你,让你精神更加饱满。
惠来一中 世界在发展,中国更是以它雄劲的海拔身高屹立于世界之巅,而支撑起它雄伟的海拔的是它那壮实的身躯,也是它那溶于魂魄、内心深处的精神,武术与烹调,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像个大家庭一样。内外兼修的中国是最美的。
7、中华文明,绵延不断(48分)
在由中国举办的摄影作品展在波兰的开幕式上,中国摄影家协会秘书长高琴提出一个问题:“说到中国,你们会想到什么?”台下的波兰观众纷纷大声说出了自己的中国热词——“龙”“功夫”“长城”“陶瓷”“丝绸”„„这让我不禁感叹:中华文明,绵延不断。
中华的文明,是如陶瓷一般生性本就为了包容,却又不失精巧而耐热。孰不知,中国的英文“china”原意就为“陶瓷”,可见陶瓷在中国甚至国外的影响力有多大。陶瓷是中国工业初期的典型代表,制作方法被各国人民所学习。后来随丝绸之路流传各地。陶瓷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是我国“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也是帮助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枢纽,从达芬奇等国外著名画家的作品中也能捕促到它的身影。因此,陶瓷是中国文明得以绵延万里的重要标志。
中华的文明,是如丝绸一般轻质而淡雅,舒适而怡人。丝绸的奇妙制作和质地的舒适是众所周知,也是国外所称赞的一门中国特有的技术。早前就有考古工作者将一件成人的丝绸衣服装进一个火柴盒里,可见丝绸技术是多么高超。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柔”,也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巧。丝绸于中国,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一大进步与飞跃。中国文化便是沿着丝绸之路而绵延万里。
中华的文明,是如长城一般,饱经沧桑岁月而岿然不倒,是由血泪铸起的,却又能够像巨龙一般蜿蜒万里。长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国人民用意志铸造而成,又有多少思念愁情刻在上面。常言道:“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于我们,是我们“中国梦”的高点,长城于中华文明,却是一个接一个毫无重复的起点。中华文明顺着长城,蜿蜒入那北岸的疆土,又顺着长城,流入那波涛汹涌的大海,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绵延万里的力量支撑。
中华文明,绵延万里,无论是陶瓷、丝绸、长城,还是其它代表,都是我们中华文明不可舍弃的一部分,都是我们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标志,我相信,中华文明能够顺着这些标志而绵延万里。
8、长城边上载繁华(48分)
说起中国,人们想起的往往是那绵长的历史,兴衰荣辱交相映衬。长城边上更是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兴亡岁月更迭,庄重而又圣洁。
长城是由秦始皇下令修筑,目的便是为了抵抗匈奴。其城墙高大而又坚固,千百年来屹立于群山之上,蜿蜒如龙,见证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兴衰。它也充当着贸易中转站的作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更是途径于此,载着中国特有的茶叶、陶瓷,远销国外。
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发展的道路,更是一条文化交融的道路。它将中国特有的瓷器带到了远方,让远方的友人知道了“China”,知道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中国是世界
第二篇:金太阳艺术幼儿园月优秀班级评比
金太阳艺术幼儿园月优秀班级评比
日期-----------班级老师----------分数-----------
一、班级管理能力(50分)--------1.周工作计划每周一上午上交(2分)--------
2.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上课纪律次序好,与幼儿有很好的沟通,互动。(10分)-------3.每天布置课堂与家庭作业,检查作业认真,及时。(5分)---------4.学生抽查学习会达到80%以上(10分)--------------
5.开展了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每学期至少2个舞蹈,5个歌曲等)(8分)----------6.老师个人仪表美观。(2分)---------7.工作态度好,能与他人很好的协作,把幼儿园当做自己的家,把老师当做自己的家人。共同努力。(3分)----------8.关爱学生,时发现发烧或其他病症,立即反应给办公室。(2分)------9.及时发现幼儿是否尿裤子,及时更换。放学后整理好幼儿的书包,衣服与鞋 子(2分)------10.用餐、点心做到安静、卫生、文明。(2分)---------11.幼儿睡姿良好,入睡率在90%以上。(2分)--------12 .幼儿会对物品进行整理,取拿东西轻拿轻放,节约用水等。(2分)-----
二、家长工作(30分)
1、每月家园联系一次并写下记录(10分)---------
2、家长参与活动率每次在90%以上。(10分)---------
3、家长评议好,满意率在90%以上。(10分)----------
三、物品保管抽查(10分)
1、班内无人为造成的物品损坏,地板等磨损度小。(4分)-----------
2、班内物品摆放有序,使用规范。(3分)----------3,水电管理无忘关电关水(3分)-------
四、卫生保健(10分)
1、班级及包干区整洁,无灰尘。各类卫生工具摆放有序。(3分)--------
2、班内及包干区墙面、桌椅等无乱涂乱画现象。(3分)--------
3、厕所无异味。(孩子上厕所要求大小便入沟入槽)(2分)-------
4、幼儿出勤率每月在90%以上。(2分)-------注:先进班级考评分数以每月评一次,学期末总评一次。(每月分数加在一起总分第一)
如班级内出现安全事故,将取消先进班级评比资格。
第三篇:2015年联考申论大作文
习惯的是是非非
习惯顾名思义,是人们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今天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习惯的产生必然与文化分不开,它适应着文化的要求。如中国古代为适应儒家文化产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习惯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当然,习惯也有好坏之分,在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要革新旧习惯,倡导新风尚。
可以看到,当今社会,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传统人情社会,以人情为纽带建立各种社会关系,这就形成了中国人办事喜欢“托关系,找熟人”的习惯;而现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共享,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托关系就能解决,如网上购物、预约专家号、学区分配。这不仅让百姓生活更加便利,也使社会更加公平。传统人际之间好排场、铺张浪费的习惯也在慢慢改变;现如今人们更倾向饭后“打包”、“光盘”行动。
习惯的这些变化表明,旧有的一些习惯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甚至起到阻碍作用,革新旧习惯,建立新的习惯才能顺应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比如,小到传统的找关系帮忙搬家,现今搬家公司专门提供搬家服务,甚至比找亲戚搬家请人吃饭更省钱,不仅价格合理,而且服务周到;大到公款消费今年显著减少,人们改变从前铺张浪费的习惯,更深层意义上,这标志着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新习惯的养成面临诸多困难。比如垃圾分类面临着群众缺乏分类知识和意识,政府投入少、、不可持续、废品价格低等问题。清明节扫墓禁燃烟花爆竹屡禁不止,常常造成森林火灾等问题。如何革新旧习惯,养成新风尚,需要政府和每个人的努力。
养成新习惯,需要政府制定顶层设计。新事物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受到旧事物的阻碍。旧习惯诸如找关系、送礼也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革新旧习惯首先从互联网发展成熟的领域开始,还有许多领域并没能改变找关系旧习。究其原因是办事的需要,其背后折射出制度、服务的缺位。要想革新旧习俗,政府就要革新旧制度,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制定顶层设计,比如电脑随机分配入学,完善垃圾分类从源头到回收利用各个环节财政投入。
养成新习惯,需要每个人的遵守。新习惯的落实,还是要靠每个人的遵守。这不仅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认识到新习惯的好处,也需要每个人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如清明节扫墓用鲜花代替鞭炮,不仅有利于环境,也更节俭。这样的风俗习惯需要慢慢改变,需要每个人自觉遵守,行成良好的风气。
习惯渗透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连接着生老病死,传达着民族文化。文化需要创新、与时俱进,习惯也需要革新、与时俱进。革新旧习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1068 子枫
第四篇:联考大作文之三点式作文
综合联考作文不是难在怎么写,而是难再如何在30分钟内写出一篇很标准的文章,为此介绍给大家一种经典写法,绝对速成。后面附有范文,一定注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你看完之后一定会对三点式爱不释手!本人11年2篇作文满分65我得了50分,这里先拿出大作文看家宝贝。
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的写法。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6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此项分数可以得到。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论点。
3、第二段为论点段。论点必须独占一段!这是本模板效果的核心!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切记。多年的学生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与报纸上的新闻论调一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4、第三至第五段(有必要的话,可以多写一段)为分论点论述。这三段每段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平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每段的分论点写完后,就进入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阶段。论证方法按照学校的教学所教,无非有事实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我们可以写一些事例作为事实论证,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引用论证。但是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论证,每段论证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的论证将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事实证明,自己的论述越多的文章,分数往往也越高。但是以现在中学生众所周知的贫乏的课外知识和思考能力,自己的论述从哪里来?这里有个不诚实但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多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这一点显然不难办到——然后去掉说话人,把名人的论述当成自己的论述,不但有话说而且效果很好。同时,一旦我们在某个论点上没有名言可以引用,我们也可以自己说上一句,然后冠上名人的头衔就成了名言,不过一定要说的有哲理性,不要被别人看出破绽,事实论据也可如法炮制。但是此种方法不可多用,用于救急尚可,频繁使用定会漏洞百出。用时一定要使用生僻的名言与事例,切不可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万不可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否则不但贻笑大方,分数也会大打折扣。高水平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生动形象,效果往往很好。注意,这三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
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5、第六段是所谓辩证段。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6、第七段要联系生活现实。可以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比如还是谈自信,这一段就可以写自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学习与交往中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联系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正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此段也不宜过多,几十字足够。
7、最后一段可以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或者号召。比如: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千万不要多写,一句足矣。
经典范文,强烈建议同学们反复诵读!
题目: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这一点很重要,要是不允许写议论文那就不能套用,由于不看要求而失败的教训也是不少的,望切忌盲目下笔。)
学会欣赏
(这篇范文使用了题目与论点一致的命题方法,也可以按另一种方法命题为《谈谈欣赏》)为什么家长一再的训斥也该不掉孩子的坏习惯?为什么老师不断的指责也纠正不了学生的错误?为什么同学之间总是出口伤人,苦痛半天?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日渐昌明的时代却苦闷得如同跋涉于繁华的沙漠?(这一段用三个疑问句提出了一些很常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一句设问引出下一段论点。)
请学会欣赏!(论点独占一段,与题目呼应。)
挑剔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此篇文章采用递进式分论点。分论点一从反面写不肯欣赏的危害。)我们绝大多数凡人都想通过指出别人的错误来使别人同意我们自己的观点,但是事实上,即使我们动用的武力,也难以使别人同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那些总是落后的人也不例外。他们承认自己错了就必须面对自尊心受挫的巨大心理压力,在这一压力之下,即使他们心里服气,嘴上也难以承认。然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一点——尽管他们自己也从不承认自己有错——他们不断的试图证明别人错了,然而得到的除了反抗和失败,什么都没有。这也许就是绝大多数家长老师与子女学生之间矛盾的根源。(注意,这段论述没有一个事例,没有一句引用,但是非常在理,相对于堆砌论据来说,实在是高水平论述。但是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是不是这些观点你都似曾相识?事实上这都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观点,书店里有很多他的书,但是我记住了,并变成了自己的话,不但效果好,而且不费力。)
懂得欣赏能迅速化解矛盾。(这是第二个分论点,相对于挑剔,这个论点已经递进一步,转到正面论述,并且开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要你找到了别人的优点,并且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那么他的心理武装就一下子解除了。他也许会出乎意料很友善的和你谈问题,甚至承认他自己也会有做错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矛盾会迎刃而解,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会越来越近。如果每个家长和老师都懂得欣赏,也许很多问题都会烟消云散。(哈哈,还是卡耐基的观点,我不过是做了整合和修改而已。)
学会欣赏能不断走向成功。(第三个分论点相对于第二个又有了更为深入的递进,在解决矛盾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个人一天不吃饭就会饥饿难耐,可是对于比食物还重要的欣赏,我们怎么能几十年都不给别人一点呢?(此处是比喻类比论证。)高尔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总是说一个人像猪,他就会真的打起呼噜来。”(此处是引用论证。)相反,你欣赏一个人,他就会像你希望的那样变得成功。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让
大家不断向一个一直被认为很笨的女孩献殷勤,不断的称赞她的优点,不断的以欣赏的口吻赞美她。不久,奇迹竟然发生了,她一下子变得聪明了,而且出落得可爱动人。(此处使用了事实论证。)亲爱的家长与老师们,不要再以恨铁不成钢为自己的挑剔辩护了,每一个真正懂得爱与教育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成功,就不要吝惜您廉价却又弥足珍贵的欣赏吧!(这一段使用了事实与引用,但是恰到好处,毫无堆砌之感。至此主体论述段落结束,三段字数基本一致。)
当然,欣赏绝不是盲目的,它与恭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发自真心,毫无做作夸张之感,唯有真诚赞美之意。后者却出自牙缝,虚伪而又过分。(这一段为辩证论述,区分了欣赏与恭维,严密全面。)
在我们的社会日益文明开化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能够真诚欣赏别人的心,以一种不再挑剔与抱怨的喜悦态度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互相尊重,亲子之间才会互相理解,夫妻之间才会互相爱恋,朋友之间才会互相支持。(联系实际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学会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学会欣赏我们幸福的生活吧!(最后发出号召,结尾有力。)
第五篇:中文系志愿者进驻美术联考考场
责任高于一切中文系志愿者进驻美术联考考场应我院党委领导要求,中文系志愿者团队承接了担任艺考模特的任务。此次活动主要服务于美术联考的两场考试。活动地点分布于各个考场,每个考场分派两名志愿者担任模特。
12月11日清晨,中文系志愿者共180名同学自带凳子在厚德大厦一楼集合。中文系党委书记周运良同志早早来到场地等候,组织志愿者们签到,并作了简短的发言,鼓励志愿者们牢记使命,认真完成任务。随后,志愿者们遵从组织老师的安排接受了紧张的培训,同时领取模特证和道具眼镜一副。紧接着,带队老师将志愿者整齐的队伍有序带入各个考场。
第一场素描考试持续时间3小时,模特需要保持坐姿供考生作画,每小时休息5分钟。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老师对模特们进行速写考试动作的培训。速写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志愿者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悉,本次活动共需志愿者150名,中文系志愿者团队的同学们踊跃参与,实际到场人数180余名。本次志愿者活动以推动中文系志愿者服务为目的,通过志愿者的能力为基础,开发志愿者服务,更好的树立中文系志愿者无私奉献,责任高于一切的精神。(中文系记者团 赖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