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学习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修改稿,6500字
2018-1-12)
陈金升
今天说三个话题:
一、过四关;
二、怎样看待农场岁月;
三、对青年的寄语和希望。
近日,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采访录),深有感触。尤其是其中的“过四关”,说的很实在。是那时的知青们普遍的感受。我们也经历了“过四关”。就从过“四关”说起。
一、过四关
青先农场是1966年3月建立的省属国营农场。职工主体是来自山海关、泊头、河间的城镇知识青年,共432人。我是1966年5月来到农场的,1984年调离,在农场工作了18年。1966年进场时,我16周岁,报名时体检显示:体重88斤,身高162厘米,腰围一尺九,身材瘦小枯干。
思想关。主要是环境的巨大反差使青年们一时难以适应。青年们都来自县城(区),虽然不及大城市的繁华,但是毕竟大不一样,荒凉空旷的盐碱荒滩,近乎于原始的地形地貌(照片),偏僻的地理位置,闭塞的交通(县城到小山有土公路,再往东是田间小路)。使大家难以接受。尤其是山海关的知青,反应更加强烈。山海关与海兴,一个在河北省的渤海湾北端,出关是辽宁省,一个在南端,过漳卫新河是山东省;山海关风景秀丽,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海兴东部几乎是全省最荒凉的海滩。听说他们下了车,一看环境,就拦住拉他们来的汽车,让把他们再拉回去。后来待的年数多了,环境也就无所谓了。
蚊子关。习总书记过的是跳蚤关,农场这儿跳蚤很少。但蚊子厉害,还有臭虫。
蚊子:傍晚是蚊子活动的高潮时段,走在路上碰脸,我曾经测量过秋后的蚊子“嘴”,长达8毫米,能叮透三层布:裤子屁股上有补丁,再加内裤,是三层,蹲在地上,是绷紧的,蚊子能“叮”透,屁股起大包。1966年夏天雨水大,几乎天天光脚下地干活。蚊子叮了,刺痒难耐,脚挠破了,下水中“水毒”溃烂。那年我的左右脚各有两个烂了的洞,直到10月才好。二连全连120多人,没有一个人的皮肤是囫囵的。最严重的是山海关女知青王福珍,浑身起泡溃烂,以至于无法上药包扎,只得抹紫药水,像是一个“花人”。为了逃避蚊子的攻击,天黑时分如果在外边待着,要穿上长衣服和高筒水靴。睡觉自然离不了蚊帐,蚊帐的四边要压在褥子下,否则蚊子能爬进去。
蚊子的猖獗,举两个例子。
1、我在大车队当饲养员。晚上给牲口添完草后,照例应当把煤油灯关灭。这天忘了灭灯,半夜里让蚊子吵醒了,睁眼一看,蚊子把桅灯四周“烀”满了。
2、1968年中秋节晚上,泊头知青闫振云喝酒“大”了,睡在蚊帐里,胳膊靠在了蚊帐边上,蚊子叮满了,却浑然不觉,第二天,整条胳膊外侧全部肿起来,“胖”了半厘米,好几天才下去。
对于如何对付蚊子,大家渐渐地有了一套办法,年数多了,不以为然。大约1982年以后,蚊子奇迹般的消失了。
臭虫。1971、1972年,臭虫肆虐。床板缝里,房顶上的板子缝里都是臭虫。这东西只要在身边爬,就会“吁”得皮肤奇痒,难以入睡。大家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用开水烫床板,晒床板,撒六六粉,但收效很小。后来,有人出了“高招”,用“1605”剧毒农药熏蒸。早饭后下地干活,中午不回来,留几个人在宿舍里喷“1605”,紧闭门窗,熏蒸一天,连续弄了两次,才把臭虫基本消灭。熏完了看,地面上死臭虫“匀”了。
饮食关。最艰难的时段是1967到1970年的四年。先是吃红高粱面窝头,涩舌头;后来吃大麦面、山芋面、红高粱面“三合一”的窝头,更是难以下咽。直到1970年秋后,农场自己种的玉米收获,吃上了“棒子面”。以后各年,生活条件逐渐改善,比如食用油,原来买人每月供应三两,后来是半斤。1979年大面积种向日葵以后,改为每人每月一斤葵花籽油。比习主席他们好的是:第一没有饿肚子,第二,不管好赖,有菜吃,尽管菜的种类少,甚至有一段时间只有咸萝卜,但毕竟有菜。棒子“谷米”、西瓜皮都当菜吃过。
记忆犹新的是羊肉包子。羊肉包子有什么新鲜的?但是1971年秋冬之际的羊肉包子却忘不了。那一年,一连刚从蔡庄搬到“三角地”新址。10月下旬,各连队集中到一起“大会战”,挖条田沟。二连女的住新盖的家属房,男的住新盖的马棚。副场长杨玉春是总指挥。杨是当年春天调来任职的。第一次见这帮学生这么能干,大受感动,又有一番感慨。就嘱咐伙房一定要把伙食搞好,所以隔三差五地蒸包子吃。而且要“一个肉丸的”。这年冬天的会战,吃得真不错。
劳动关。强度之大,超过周边的农村。经过一两年的锻炼,青年们高强度的劳动基本适应,比当地老乡不在以下。以至于一些老农感叹:这帮学生太能干了!
一、农活。很累的活计是开苗、耪地、割麦子。农场的地头分别是500、800、1000米,最长的是刘家草场(水库湿地)1500米。在刘家草场开苗,每人一垅(行),半天到不了头。有一件趣事:开苗开了肩膀子,耪地耪了后脊梁。都出在老场部东边的“窑地”以北。怎么回事?这儿是红土地,耕层坚硬,扒锄子扒不动,大锄耪不动。就得使大劲,扒锄子举得高高的,大锄抡得高高的。开苗时,一伙人斜摆雁翅,依次前行,后边的人在前边人的侧后方,前边人的肩膀子暴露在后边人的正前方。有一次,李慧莲跟前边人挨得近了,高举的扒锄正好砍在前边人的胳膊上,幸好是“捎”了一下,胳膊“划”了一道红印,没流血。耪地耪在后背上,也是这种情况。大锄举得太高,腰弯得很低,看不清前边的人,砍在了后背上,也是这把锄刃不快,后背上出了一道白印儿,但是也很疼。
割麦子。割麦子的累,不必多说,大家或者亲身经历,或者听说过。但农场割麦子比农村累,因为面积大,麦收时间长。其累自不待言。
农场建场伊始就是半机械化。耕、耙、播都是机械;打场、轧场也是半机械作业。大家一定以为,有了机器,人会轻松。不是的,人要跟上机器的节奏。举例,1972年,农场有了割晒机,割晒机是傍跨式,在东方红拖拉机右侧挎着,有效工作幅宽3.6米,拖拉机进地,需要人工割出通道(打道)。为保证机器作业不中断,打道的人需要“快手”。有两年,我和高金英、王秀萍三人打道,这个活累死人了。到了地头,腰像折了一样,把腰放在地埝上,仰面朝天,休息一会儿,爬起来接着干。不然机器在后面跟着,耽误事。割晒机割麦子,人工运输。跟着割晒机装车的也不轻松。割晒机两班倒,一个班6个多小时,中午12点交接。上了班不停地干,一气多半天。白居易的《观刈麦》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是真实的写照。
二,农田建设“大会战”。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农场原始的地形地貌,使盐碱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大规模的农田建设始于1968年秋季。开挖“支渠、斗渠、农渠”三级渠道,同时完成田间公路和用渠(即用于灌溉的水渠,但因为农场的灌溉用水始终没能完全解决,用渠基本没发挥作用)。在近10年的施工中,知青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难以想象的磨炼,用当时的话说是晒黑了皮肤,磨硬了肩膀,练红了思想。主要时段是1970年秋到1973年春 “三角地”大会战。完成了三队、五队、一队、二队的大三角区域的骨干工程(图片)。全部完成是1977年。共计完成斗渠13条和配套的用渠、田间公路、各队之间的道路以及难以计数的农渠(小沟),一个新型农场框架基本形成。1983年土壤普查时,我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土方总量大约60万方,如果从农场铺一条高半米,宽四米的土公路,可以经过天津到达北京。农田建设对改造盐碱地起了重要作用,部分土地夏玉米亩产可达四百斤(照片)。高粱亩产可达500斤。
农田基本建设施工的劳动强度之大远远超过周边农村生产大队,可与当时全省的“根治海河”工程相“媲美”。双手磨出血泡是常事。一段时间后,手上的老茧比硬币厚,抬筐也会使肩膀上磨起疙硬瘩。
每年10月下旬,几个连队的人集中到一起施工,到次年3月回本队驻地开始一年的农活。秋季开始时先是挖小沟,一般宽3米左右,深一米左右。地面封冻以后,挖大沟,一般宽12米左右,深2米左右。冬天施工,几乎每个人都裂手。
挖小沟:小沟是农田建设五级渠道(干、支、斗、农、毛)中的“农”。挖小沟一般于土地封冻前进行。单人作业,分段定额。男子一天土方量10——12方,女子8——10方,视土质软硬,施工难易而定。那时的人们不会偷奸耍滑。1971年冬,进行过一次擂台赛,组织了专门的“打擂队伍”,集中在一起干活,自报工作量,结果创造了男60余方,女40余方的惊人纪录。(女子纪录创造者为泊头知青刘学文,男子纪录创造者泊头知青肖国忠)。当天,不参加打擂的也是自报工段,大多创造了挖土方的记录,本人在那一天也挖了40方土。
挖大沟:大沟是五级渠道中的“斗”。春季施工的工效远远大于冬季,长天老日,一天干活不少于8、9个小时。三人一组,两副抬筐,轮番使用,一人装筐,二人抬筐,装筐的装满,抬筐的抬走,装筐的再装一筐再抬走。如此,三个人谁也无一刻空闲,一组一天约完成四十方的任务。冬季施工工效低下。土地封冻后,冻层可达30—40厘米(个别年份,背阴面的冻土厚度可达半米),需用洋镐打冻土层,虎口被震裂是很常见的。冻层很厚且面积较大时,先打开一个洞,然后往下挖,冻土层打透后淘出一个洞,伸入木撬杠(细檩条之类),利用杠杆撬冻层,有时会把撬杠压断。数九寒天,仅穿一件秋衣,干活一身汗,休息一身冰,冻手、冻脚是家常便饭。手冻了,手背皴裂发黑,洗不出来,像鸡爪子。脚冻了,搞不好会溃烂成疮。
洋镐
大筐抬土,怎样抬?抬筐的两人面对面,从沟底“横”着往上走,迈腿时,靠着筐的腿一起走(一人的左腿和另一人的右腿同时迈),并稍有晃动,形成惯性。“悠”着往上走。倒土时,二人同时弯腰,拉动后手的筐绳,扣在地下。
当时用的大筐是红荆条编的。高约30厘米,筐底直径约40厘米,筐口直径约60厘米。栓筐的绳子直径近2厘米,抬筐的扁担更像是杠子,宽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没有扁担特有的弹性。一只筐装挖起来的泥条(一锨一个,宽十几厘米,厚约7、8厘米,长约50厘米,)三条就满平口,女工一般只能抬三条,男工能抬四条,五条、六条就竖尖了,男工抬着也费劲。有时较起劲来,有抬两筐的,甚至压折了扁担。现在这种筐已经见不到了。
抬筐
挖沟用的铁锨,锨头是直板,有弧度,宽约15厘米,长约25厘米,齐头。在地上戳出来的印迹犹如半个小括号“)”,称为筒子锨。铁锨上方的是木头横拐,锨把长度依使用人的身高而定。下图的铁锨与当年使用的铁锨相似,只是锨把上端的横拐不同。
铁锨
挖沟时,表土挖走,达到一定深度时,土块不再发散,一锨下去,土条长达半米左右。使用方法是一手握锨把,一手顶横拐,双臂用力戳入土中,弯腰用肚子往下顶,一下就是几十厘米。时间长了,很多人的肚皮磨出了茧子。下图是根治海河的一幅图片,图中铁锨挖出的泥(土)条,与农场挖大沟的场景毫无二致。
挖大沟,抬大筐,肩上戴垫肩,下图的青年佩戴的垫肩与农场职工用的一样,不过后来人们嫌麻烦,大多不戴。
当年的劳动场景不可再现,劳动工具也已无处寻觅。上面的几张照片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以作参照。
值得一说的是1970年冬至1971年春大会战的住处:当年开挖三角地一、二斗的沟渠时,没有住处,三连驻地处,当时还未建房。住的是水泥管(堵上一头);二连职工住窝铺,把宣惠河堤切去半边,南边用秫秸夹成墙,另三面为土堤,搭上顶子住人;四连职工住在宣惠河通宋王庄的水泥桥洞下,把引桥桥墩间掏空住人。潮湿、阴冷加之冰天雪地,许多人关节痛及至发展为关节炎。
二连的窝铺曾发生过一次窝铺塌顶事件,这与窝铺的建造方式有关,窝铺内宽约6米,南面的中部埋一根立柱,上搭一房梁,梁的北头即放在河堤上(挖一个土槽,放入房梁),两侧再放檀条,上面铺秫秸抹泥。1970年11月初,绵绵细雨下了一天,入夜后仍末停。二连七班的窝铺(住的全部为山海关女知青)大梁北端的河堤渗水浸透变软,约在夜间11点钟,轰的一声大梁塌了下来。随即,就有人冲出窝铺大喊救人,忙碌了近一个小时,才安顿下来。幸亏南端立柱未倒,窝铺内成了大三角形,没伤着人。更万幸的是住在大梁下面的李惠莲外出小便,未砸在里面。此事可算是有惊无险。这个窝铺中住的还记得的人有付伯谦、冯桂兰。
二、怎样看待农场岁月
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1968年12月,全国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有数据公布,全国下乡知青1700多万人。到农村、农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劳动、落户。青先农场是在知青下乡的号召下动员并成立的。
相比于习总书记那样去往农村“插队落户”的,相比于去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建设兵团的大城市知青,我们是幸运的。与插队的相比,我们有工资,有钱花;有伙房,有人给做饭。与建设兵团的相比,我们这儿的环境、交通条件要好于“两江一蒙”。
为建设青先农场,知青们包括后来入场的复员军人、职工及其家属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劳动,在盐碱荒滩上建成了河北省沿海原始生态条件最差的农场。农场给了我们什么?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回顾农场岁月,我无怨无悔,我们的青春年华没有虚度。
在农场,知青们接受了老干部、老工人以及当地农民淳朴感情的熏陶和教育,学会了怎样做人;在农场,知青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农场,知青们领受了大自然造就的种种考验,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奉献的是青春,得到的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回城以后,知青们分别到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但是,他们都能兢兢业业地工作,吃得苦,耐得劳,其根源就在于农场的锻炼。
农场没有知青们任何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亲属,但是大家仍然把到农场来称为探亲,因为大家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农场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三、寄语和希望
一、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史最长,也是最成功的一个政党。他把一个积贫积弱,饱受西方列强欺辱和战争蹂躏的旧中国建成了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历史证明,中国的事情只有共产党才能办得好。青年们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总书记青年时代的精神,实实在在是青年们学习的楷模,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书中的事例,想想我们应当怎么做。说我们的农场,青先农场经过两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已经是今非昔比,面貌大变。当年,农场的建立该周边农村带来了新鲜空气,第一次种玉米、种棉花、种西瓜、种苹果等等。还有用大型农业机械耕作(机务队每年冬季给周边的村冬耕)。同时,城镇知青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现在,随着新区的建成,农场又走在了周边农村的前面,相信农场将来还会走在前面。大家一定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坚定信心,踏着前人的脚步,继续建设我们的农场。
二、要好好学习。学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学自己岗位上需要的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这儿我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学习的重要性。我是在农场通过自学成为技术干部的。我原来的学历是小学六年,那时叫“高小”。在农场,我从1973年担任技术员,“面壁十年”,学完了农业中专的课程,大学的部分课程。1983年获得技术员职称,之后,先后晋升为助理农艺师,农艺师(破格)。如果不改行从政的话,1995年,可以成为副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回顾以往,是学习成就了现在的我。所以,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才是人生的立足之本。
三、不要怕吃苦。人活一生,经历哪些事情,难以预料。任何人的生命之旅都不会一帆风顺。都要经历一些艰难困苦。所以,工作、生活中决不能怕吃苦。现在,农场的条件比从前好多了,但是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也会有新的困难,有了困难就得克服,克服困难的过程,人难免吃一些苦头。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吃苦是一种财富,甚至可以受用终生。
离开农场30多年,变化之大,是我们预料不到的。如今,农场的经营主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职工的住房达到了中等城市的水平,交通不再闭塞,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发展蓝图,希望青年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农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照片:
老房子、新房子;知青在老商店合影;夏玉米京早七号;原始地貌;三角地图片。
第二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郭河党支部吉平霞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书中通过采访实录,共采访了29人,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这些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做到了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
一、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青年一代励志成才的生动教材
总书记寄语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扣人生第一粒扣子时的外部环境是很不一样的。有人可以在亲人的帮助下扣,有人可以在阳光下、灯光下扣,而总书记当初是在黑暗中摸索,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环境下,艰难而又准确地扣好这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惟其艰难,更显伟大,更能够给当代青年以丰富的教益与启迪。
青年一代向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总书记指出,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总书记青年时期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即便是在个人处境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始终没有对党产生过怀疑和动摇。这就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矢志不渝、什么叫理想坚定,为广大青年树立了坚守初心不动摇的学习楷模。
二、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干部健康成长的看齐标杆
在七年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担任过驻队社教干部、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在最基层、第一线为老百姓做一件件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口碑,成为‚大家都拥护‛的村支书。总书记用躬身实践告诉新时期的干部‚为什么当干部、怎么当好干部‛,为大家树起了看齐的标杆。党员干部向总书记看齐,就是要一心为民。书中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梁家河的村民们讲,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从政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路,对待这种不确定性,总书记的选择是:‚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因为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总书记用‚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为群众做实事‛来看淡不确定性,与某些干部用拉帮结派、投机钻营来抵消不确定性,是两种选择、两种境界,泾渭分明、高下立见,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现在,总书记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们更深刻地读懂了它的根基与源头。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臵,坚定不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总书记是从人民当中生长出来的。在梁家河的七年时间里,总书记窑洞里的知青越来越少,但是来这里拉话、讨论事情、听说书的老乡越来越多。这是一幅没有刻意导演、但却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定格了总书记密切联系群众、深深扎根群众的生动景象。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榜样的力量。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启示,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始终与人民相结合、和群众在一起,多一些摔打磨练、多几分淡定从容,不在坐享其成中虚度年华,要在不懈奋斗中创造未来,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人生梦想。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郭河党支部董锁兴
最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突然感到总书记和我们离得越来越近、贴得越来越紧,发自内心地爱戴这样的人民领袖。‛看完这本书书,我强烈地感受到,书中讲述的总书记的每一个青春奋斗故事都很实在,都是普通人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但是这么多故事背后的闪光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就诞生了‚伟大‛。正是因为这种普通群众都能理解和认知的‚伟大‛,人民群众才发自内心地感到总书记既可敬、又可亲,既高大、又贴近,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期间,同乡亲们一起劳动、生活,和乡亲们成了一家人。作为知识青年,习近平有文化,有思想,敢担当,能做事。任梁家河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设沼气池,解决了当地缺柴烧的问题;还办了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以及磨坊等,切实解决了村民们一系列的劳动和生活需求问题。梁家河村民说,‚无论近平当年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是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 总书记是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的。青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时,村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难舍难分。40年后,总书记再次来到梁家河,对乡亲们讲:‚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简简单单的话语背后,饱含着与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情怀。
理解这份‚伟大‛,还需要我们臵身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去体悟。当我们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回望过去时,历史已经定格,呈现出一种确定性;但是,在真实的历史正在行进时,充满了未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现在回头看,总书记在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很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总书记当初在梁家河,不知道自己要待多久,很多时候看不到未来、也设计不了自己的未来。在那种情况下,总书记仍然坚守初心、坚持学习、坚持奋斗、坚持工作,支撑这份宝贵的坚守与坚持的,就是信仰的力量、为民的情怀、务实的作风、担当的精神。现在,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正需要有这样一股力量、这样一份情怀、这样一种作风、这样一身担当的领袖来掌舵领航。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郭河党支部赵国太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他住在简陋的窑洞、吃着粗加工口粮、承担高强度劳动、忍受前路迷茫的困苦,却秉承个人定力,扎根在黄土地上,用一颗赤子之心,身体力行,干出了常人所不及的成绩。‛
1969年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他后来深情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在陕北农村,习近平与农民朝夕共处,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树立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理想。人民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为民、惠民、富民是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可以说,在农村的七年时间,他了解了人民实际的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他讲为人民脱困,讲得非常具体,可见他对这件事情了解得多么细致深刻。
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他从一个迷茫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成为一个饱尝人生酸甜苦辣的青年,胸怀为民谋福利的抱负,这就决定了他所走的人生道路的不同。
总书记的知青经历是全体人民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励志教材,为我们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能够让我们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党性思想。要学习他不怕吃苦、为民谋事、敢说敢做敢担当的良好品质和工作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本职,主动作为,一定会立足本职,踏实作为,为更好地在决胜全面小康、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的进程中建功立业、展现风采。并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郭河党支部董潮潮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总书记的深刻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爱读书。
青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而且一直坚持,广泛涉猎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当时那么差的学习条件下、不怕考试得零分的社会氛围中,青年习近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注重从实践中求真知,指出‚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他不仅自己喜欢读书学习,也非常注重让村里人学习文化知识。在平时劳动和生活中,近平和村民们朝夕相处,聊天的时候他不仅给大家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也普及一些文化知识,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学习文化。他开办了扫盲班,自己抄写了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简单的汉字,比如:一、二、三、四、五、六……先从认识这些基础的汉字数字开始,再逐渐教一些比较常用的文字,比如:大、小、多、少;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男、女、老、少,等等。他先让村民们了解这些经常用得到的文字,把这些学扎实了,再慢慢地教他们更多的文字。一般是利用劳动回来吃完晚饭的时间,再就是利用下雨不出工的时间,把大家召集过来开扫盲班,教大家识字。
除了识字以外,近平也经常跟大家谈天说地,通过这种轻松愉快的形式,梁家河村的人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大山以外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增长了见识。所以,在当时,与周围的其他村相比,梁家河的村民文化素质要高一些,识字的人也要多很多。
习近平曾经把郑板桥的一首诗改动过几个字,表示他对上山下乡的体会,诗中说: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梁家河村,他与老百姓情同一家,心中永远眷恋的是脚下那片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
我们应该结合青年习近平读书学习的事例,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不断用文化充实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不能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放弃现在大好的学习机会、学习氛围,要做的真正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中打牢自身成长的根基。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总书记从苦读与深思中走来,在田间地头,在煤油灯下,只争朝夕的劲头,兼济天下的气魄,高瞻远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折射出强大的政治定力和远见卓识,像一颗颗珍珠镶嵌在祖国每一寸土地,熠熠生辉!而这些都与他不断的学习分不开。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发言材料
郭河党支部郭学社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几天学习下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深受教育和感染,特别是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过程,更是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大家已经就其他方面发表了很多看法,下面我就吃苦这一点上谈谈我的学习体会,跟大家交流。
一是要敢于吃苦。总书记曾讲,‚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于是,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几年中,经过了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书中也谈到,总书记去插队的地方,是全国1600多万插队知青中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对此,他没有抵触,没有怨言,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这段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生活历练,磨练了他的意志品格和奋斗精神,对总书记后来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也告诉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必须要培育不畏艰难困苦的气概和精神,在经受艰难困苦中锤炼成长。
二是乐于吃苦。总书记曾回忆说:‚到陕北插队,我只是开始时感受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了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总书记与农民建立了血肉联系,插队几年后,‚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我们老陕‛等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能一直拼命干,付出全部的热情和精力,他在深深体味最苦、最难的生活中,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升华,把根扎在了人民中间,树立了为人民办好事的人生理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有了乐于吃苦的劲头,再苦的环境条件也能克服,再难的问题也能直面解决。我们要以总书记为榜样,继续发扬乐于吃苦的精神,永葆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初心,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形成拼搏奉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善于吃苦。总书记曾指出:‚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大有学问的地方。‛书中也谈到,习近平同志注重并善于做群众工作,到赵家河村搞社教,使队上的面貌立竿见影发生了变化;习近平同志爱动脑子,看到报纸上介绍四川推广利用沼气,主动到四川取经学习,既当指战员,又当技术员,遇到难题分析症结,带头下到沼气池底找裂缝修补,最终亮起了陕北高原第一盏沼气灯;习近平同志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和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带领群众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既满足了群众需求、方便了群众,又让社员发挥了各自长处、解放了劳力,给村里的发展带来了好处、注入了动力;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表明,面对艰难困苦和繁重任务,必须深入群众、学习知识、肯于钻研、掌握规律、注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战胜困难、创造业绩的关键和保障。我们是基层的党组织,更加的贴近群众,就更要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
四是不忘吃苦。总书记强调:‚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书中也谈到,七年知青经历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和实践的开端。从总书记后来治国理政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他自己对知青岁月的回忆来看,七年知青岁月的吃苦和几十年始终如一的‚不忘吃苦‛情怀,奠定了他治国理政思想的立足点,形成了他为民、惠民、富民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出发点。正是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不忘吃苦‛,使得总书记把‚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作为执政目标,使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热爱的情感得到升华。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告诉我们,只要经受了艰难困苦的考验、锤炼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处变不惊、应对自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同际遇和机缘,都要面对不同的困难和挑战。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能在应当吃苦时选择安逸,必须学好吃苦这个人生必修课。
第三篇:学习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想读本,是励志成才的鲜活读本。生动诠释了作为一个青年人,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朴实的信念崇高的信仰。它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必须向习近平同志看齐,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服务于民、扎根基层。
一、强化理论学习。从书中我们看到知青习近平是一个以书为宝的有志青年,上山放羊揣着书,田间干活揣着书,他热爱学习,重视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进步,才能让我们开拓视野,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在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时期,我们更应该发扬习总书记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继续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系列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扎实的理论指导当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16岁,是全国1600万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且当时的陕北条件艰苦,他能够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拦河、打坝,积极发挥才智,大胆作为,解决了当地群众很多实际困难,同时任劳任怨,什么苦难都能接受,在平凡而又艰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这一切足以说明,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困难考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们正面临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阶段,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落实,新形势新要求新起点要求我们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能力,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坚定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拥护、行动上时刻紧跟。不折不扣严格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意识,紧盯问题补短板,强化整改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高效有序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
三、坚定理想信念。要学习总书记,做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学有目标、干有方向,时刻保持青年应有的激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总书记经历青年时期曲折经历和艰苦磨难的考验,正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指引,当前时期,年轻的我们更要进一步讲政治、守规矩,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切实增强加快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始终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大力倡导高度负责、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进去精神,把精准扶贫作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责,把担子担起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精准施策上出招、在精准推进上做功,在精准落地上见效,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牢记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更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总书记在陕北插队期间,为群众办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实事,不管多苦多累,群众需要什么,他就无怨无悔干什么,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他的赤子之情,能够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情怀和担当,作为年轻基层干部,我们更应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立足实际,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持续学习、深入学习,进一步领会核心要义,刻之于心、践之于行,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把自己置身于群众当中,爱岗敬业、苦干实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砖添瓦。
第四篇:学习七年知青岁月体会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体会
在学校党总支的带领下我校党员展开了关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学习活动,老师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我新能源系还专门为党员同志们购买了笔记本,方便党员同志们撰写读书笔记,我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认真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有关内容,感触颇深。
总书记2014年说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可清晰看到,这一执政理念的形成,奠基于在梁家河村的最初执政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疑也发轫于梁家河。可以说,总书记从梁家河读懂了中国梦,也读懂了民心,梁家河“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起点。”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当代青年勤学修德、励志成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了光辉典范,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标定了时代坐标,为广大干部忠诚党的事业、团结凝聚青年、“当好青年友、不当青年官”提供了指路明灯。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在小山村的奋斗经历,为我们提供了青年群众工作的实践宝典。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领袖论的生动教材。书中内容向我们展示了总书记在决定人的才干、气质、风范的“黄金时期”的成长过程,以直观生动的事实,让我们深刻领会到总书记的领袖地位是建立在多么坚实、多么深厚的根基之上,让我们深刻领会到马克思主义权威观、领袖论的科学性、重要性,让我们深刻领会到社会主义运动、党的事业发展对总书记这一领袖的需要和依靠是内在的、必然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民怀抱,哺育成长。学习这本书,就是要通过了解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深化对总书记这一新时期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人党性论的重要教材。本书以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锤炼意志品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学习这本书,就是要从这一个个故事中,向总书记学习怎么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进而寻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强大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提到了习书记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之一部分内容深深的触动了我。
“张春富:插队期间,农村经常搞社会主义路线教育活动,我们晚上经常在一起学习,通常一两天就要学习一次。我们知青都在一起开会、学习。有时候,我们还要去文安驿开会。去文安驿开会的时候,都得早起,走很远的路才能走到。并且那个时候开会可不像现在有会场、有座位,大家都在公社大院里面,都是站着听,通常都要站一两个小时。
社教运动的时候,我们就都聚集在一间窑洞里面,点着马灯,学习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有的时候念念老三篇,有的时候念念报纸,讲讲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内形势。那时候,我们学这些东西一点都不烦,还是很有积极性的。
赵华安:在窑洞里的时候,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他写字的姿势挺有意思,把纸斜着放,手也顺着纸的角度,斜着写字。后来我也试过一次那样写字,感觉是比较顺手。近平写字很规矩,一笔一画地写,每一个字都整整齐齐,清清楚楚。
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他也从别的知青那里借书、找书看。”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习主席在当时那个年代,条件十分艰苦,虽然生活不容易,但是读书学习一直没有丢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是因为不断的学习,才有了后来考大学上大学的机会。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现在生活在富裕年代,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只要想学习,是一定会有机会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有的学生们,并不懂得珍惜,有好多同学家庭条件很好,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可是在学习上就不那么上心了,可以说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那个年代相比,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没有可以挑剔的了,反倒是精神世界比较空虚,部分同学会沉迷游戏,沉迷电视电影或者网络小说,对学习没有兴趣。习主席的事迹触动了我,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主席当年的生活现状,学习状态,希望能够激起学生一点学习热情。同时我也用主席的事迹激励自己,是自己的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不忘学习的重要性,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更加觉得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不要放松,不要贪图享乐忘记进步。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无论身处何处,都不忘学习与思考,不断充实自我,总书记的精神值得我们青年人去学习,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读书是生命成长的需要,“读书丰富的是文化,滋养的是生命”。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
七年的知青生活锻造了总书记刚毅坚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梁家河。他与几个知青一起住窑洞、点煤油灯、睡土炕;窑洞里跳蚤很多,他被咬得浑身都是包;一开始,不会干农活,就跟着老乡学,老乡咋干,他就咋干。从种地到拉煤,从打坝到挑粪,插队那些年,几乎什么活都干过。梁家河的插队生活,不仅让青年习近平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还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的生活技能。多年后他回忆道,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几年中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他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七年的知青岁月铸就了总书记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生动再现了一位涉世不深、质朴厚道的青年成长为一名信念坚定、果敢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历史过程。作为老一代革命家的后代,总书记从小受到的革命家庭教育熏陶,传承着红色基因。梁家河的7年磨练,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变,实现了精神上的升华。7年中,他矢志不移,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得以入团、入党,并担任梁家河村大队支部书记。他在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七年的知青岁月,培育了总书记心系群众、爱民为民的家国情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展开一幅幅青年习近平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历史画卷。总书记曾经回忆道:“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当村支书时,他带领群众在梁家河打出了第一口深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店、磨房,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打建了至今仍是梁家河村最好的淤地坝。多年后总书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从历史和生活的层面,生动、真切地分享了总书记一段极其重要的人生经历。我们由衷认识到: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有深刻的实践基础、群众基础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的7年知青岁月,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年树立了可亲可近可敬可信的光辉榜样,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心中应该珍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确实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才的生动范本,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党性修养、提升政治能力的鲜活教材。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具备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岁月》一书向我们生动展现了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同志的读书生活。在亲历者眼中,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打铁还需自身硬,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石,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通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为科学研究积蓄力量;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大量研读国内外高水平论文,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注重求真务实的实践积累。在亲历者看来,“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习总书记在2016年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曾强调:一个知识分子,不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学历、职称、地位有多高,唯有秉持求真务实精神,才能探究更多未知,才能获得更多真理,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走出象牙塔、走到群众中去,有助于我们透过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对策,有助于我们真正体验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切实引领学生以青年习近平作为榜样,深入基层一线、投身社会实践,在服务人民中受教育、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抱有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在总书记最近发表的“7·26”重要讲话里,他再次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
“陕北七年是习近平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人生阶段,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注重实践锻炼,增强专业技能,提升综合能力,以勇立潮头、引领创新的品格,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情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正能量。
第五篇: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岁月砥砺
理想肇基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一部青葱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干事创业的奋斗史,还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书中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充满着大智大情大理,给人以深刻启发和宝贵教益。社区党员在阅读之后表示: ‚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锤炼出的‘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情怀和品格,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长征路、接续奋斗、夺取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倍加珍视、发扬光大。‛还有一位党员这样认为:‚总书记的成长故事,润物无声、富有滋养,让人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受到召唤,让读者觉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历史不能重复,伟人不可复制,但伟大的精神却能穿越时空,给人以面对艰险的信心、勇气和力量,给人以永恒的启发和滋养。这正是读者欢迎这部书和从中获得情感共鸣的奥秘所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并没有记录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而讲故事的人,既有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陕北朴实的农民,还有当年与总书记有过接触的各界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现。故事因为细节丰富所以真实,全书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感人。读到过‚五关‛的故事,读到‚苦读经典‛的故事,读到‚解衣推食‛的故事,读到‚奖品换农具‛的故事,读到与乡亲打成一片的故事,读到做群众工作的故事,凡此等等、点点滴滴,实在令人动容、令人莞尔。一位读者这样说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画面感很强,语言生动朴实。书中每一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经历故事都栩栩如生,可读性强,感染力强。很多故事让人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七年的知青生活,发生在总书记一生中最宝贵的年纪,这七年也构成了他走向未来的人生底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习近平担当党和国家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在梁家河的土地上,总书记经历过磨难,也得到了锻炼;备尝了艰辛,也赢得了真诚,他把他的汗水和理想献给了那块土地,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坚强。刚到梁家河插队就要先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应当说,这四关过得很艰难,既要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更要在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上得到转变和升华。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习近平没有消沉,他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在磨难中,铸就了执着的信念、坚贞的品质、顽强的性格、坚韧的志气。这也让他获得了人生的真谛:艰难玉成。读书。与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戴明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的书装满了两个箱子,他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他读书时会注重分析对比,一方面,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另一方面,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他常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佐证,不断拓展书中的知识。其实,读书就像吃东西,久而久之,读过的那些书就融进了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信手拈来。今天,我们再来看看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所以具有哲学的眼光,之所以能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之所以能引经所典,都与他一直以来注重学习、注重读书有关。正如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讲到‚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为民。‚我到梁家河毕竟好几年了,老乡对我不错,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得帮助老百姓做点事儿‛这是1974年习近平放弃了招考工农兵学员的机会,对知青雷平生说的一段话。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刚到梁家河没几天就去吊唁一位老党员过世的母亲;对智力有点缺陷的灵娃的包容、关心;把‚娘的心‛针线包送给村民张卫庞;帮助果农提高苹果产量和质量;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倾其所有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给了讨饭的老汉;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的真诚相待……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他在知青时代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梁家河的村民石春阳说:‚我们选近平当村支书,最主要的是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一旦担起了责任,就有自己的想法,敢干事、敢干大事,这就是习近平做事情时的一个很大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立志办大事,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敢说、敢做、敢担当。当今,总书记的治国理政,具有敢于担当和战略定力的品格,都与他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所养成的担当精神息息相关。信念。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在我一生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一种就是我那陕北老乡‛。在他七年的知青岁月里,虽然年青,但是单纯;虽然粗犷,但是真诚;虽然平常,但是踏实;虽然艰苦,但是忠贞;虽然田荒,但是心齐;虽然地僻,但是人亲;虽然枯燥,但是欢乐!他面对荒山和黄土,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压倒,他经常说自己是‚老陕‛,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农民之中,定准人生的基调,为山沟里农民的幸福生活而全力拼搏。他把汗水洒在这块热土上,把理想交给了他的知青时代,这是他人生的起点,在这里他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我拿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我是带着一种崇敬、一种敬仰去品读的,字里行间中体会着‚那时的岁月‛。无奋斗、不青春。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特殊,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使命,做为新时代的年青共产党员,我们当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人生指针,校正坐标、找准位置,做心灵上的智者、意志上的强者,坦然迎向属于自己的充实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