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天培训犹读三年书
三天培训犹读三年书
从2014年9月19日到2014年9月21日,我参加了遂宁市船山区组织的新教师培训。通过这三天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船山教育局长和教科所的众位老师的讲座也为我以后的工作初步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分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面对我们这些刚刚上岗的新老师,各位领导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全。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从开班典礼开始到教师的远忧与近虑、高校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数学示范课、从班主任工作常规、教育政策法规、教师素养到教育科研入门、从高校课堂的理论和实际到如何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在各方面对我们加以培训。让我们树立起师德观念,规范教学过程,从而迈好第一步。
首先是奉局长给我们拉开了开班典礼的帷幕。他用他那恳实的话语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做一个新的老师。是啊,要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老师首先就得正确认识教师的这个职业。要充分的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一个老师的职业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判断着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自觉遵守纪律。吃苦耐劳,不断的学习,不断额充实自我。养成良好的师德修养。这样的老师才所谓是合格的老师。教师应无私的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维护自己的学生,并关爱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尊敬的何所长满腔热忱的为我们讲了教师生涯规划。他以他特身的经历来教导我们,感化我们。一句“让好人成为好人是对好人最高的奖赏。让恶人成为恶人是对恶人最高的惩罚。”虽然引用这句话的故事很短,但蕴含的哲理就相当的深刻。是啊,在教学中不是也会经常遇到这种事吗?在课堂上有些孩子上课积极,勇于举手。有些孩子比较安静。当老师想请孩子回答问题时,显然不可能一节课全班同学都请到。这必然有高兴有失落。有的孩子可能会想:“老师一定是不喜欢我,所以上课都没请我回答问题。”真是这样的吗?老师不是不喜欢你,老师是知道你已经会了,老师希望你把这机会让给不会的孩子。不正是右手已经很完美了,应该美化左手了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成人之美的善人、学者、君子,不是吗?
通过听何所长的职业生涯讲座,感触何尝不是很多。他从一个三十八岁老师的抑郁症讲起。好一句“身份可以不变,但身价随着时间必然要发生改变。”是呀,一个人从生下来,身份就已经确立了。但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有积极的思考现在和未来的困惑,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必能有所作为的。“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教师职业虽然稳定,但甘愿只做以为碌碌无为的教师注定人生充满无聊。
从《三年的故事》中我知道了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什么样的生活。选择平凡注定无聊。从《脑袋决定你的口袋》我知道了真正的财富是一个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要很好的生存下去无疑需要建立个人品牌,才能将自己的名字变成“钱”。
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我坚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在《鹰和小鸡》中,一直和小鸡生活为伴的鹰最后 展翅翱翔,不正印证了“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吗?”我相信只要我谨记《三只鸟》的故事,努力向前奋斗,就一定能成功的,德性老师,我终会做到的。“如果自己是棵小草,怎么也长不成大树。不如历尽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这种在心灵上化妆是远远胜于在脸上化妆。
通过在高升街小学听模范课,这是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上课积极性非常的高,而且从他们回答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中,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有非常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思维相当的活跃。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义。信息化的社会来临对教育提出又一次的挑战,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特别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让我明确了本次培训的目标、内容、力求自己由专业经验型教师向研究性教师转变。
通过听黄老师的精彩讲座,我知道了,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要从重结论转变为更重过程,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去关注我们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多去赞赏他们、而少去批评责罚他们、要用真爱去关心他们,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变化。是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使他们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新老师的我们更应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
黄老师还说过“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成功的。”诚然,担任班主任必然掺杂着苦与乐。有孩子们的调皮、不懂事、叛逆等等。但面对孩子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澄澈的双眼,不由得心生怜爱。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去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祖国的花儿们,一直绚烂着。在这里,衷心的感谢河沙领导给了我作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机会。定会努力,不负众望。
在这里,我感谢学校领导和许多老师对我的工作给予的许多帮助,当然我也会几倍努力。“比敌人更强大,比对手更强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将是我为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而奋斗一生的追求。
以上是我对于这三天来对于新老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将时刻准备着,勤奋学习、不断探究、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每一天。“一步二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相信生活在我们向阳花班级的孩子们,一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篇:读《树犹如此》有感
读《树犹如此》有感
罗维力
各位长辈、各位群友上午好,我是罗维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白先勇的散文集《树犹如此》。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名将白崇禧的第五子,虽出身名门,却对底层生活有着深层次的关怀,他的作品很少带有政治倾向,贴近读者的日常生活,耐读性很强。
这是我读白先勇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小说集《台北人》,《台北人》用新旧交替时代台北都市各个社会阶层的悲欢离合展现浓浓乡愁,感染力很强,耐人寻味。《树犹如此》是一本散文自选集,主要收录白先勇回忆个人经历、亲友交往的文章,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从作者幼时抗战时期的桂林、重庆,到内战时期的上海、南京、香港,再到战后的台湾,以及大学毕业后旅美留学,回国之后返乡寻根,写亲人、写师友、写青春,全书渗透出对文学的热爱,对故土的忧思,对世事无常的感怀,白先勇逐渐由一个热血青年走向开阔、沉郁和豁达。白先勇的文字一流,情感细腻,对于世事沧桑的参透,对于故友旧人的深切缅怀,对于青春逝去的不舍却又坦然,读起来像是听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娓娓道来,真挚动人,在阅读的时候,我就像坐在白先勇身边,看着他所看见的,经历着他所经历的,感受着他所感受的。
除去上面这些感性的部分,我对白先勇书中写到的一些人物和细节也很感兴趣,所以在介绍书的主要内容之前,先和大家分享几则书中的八卦。
1、白崇禧是完美主义者,冷静理智,要求严格,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他十分重视子女教育,饭桌上还得检查功课,既是严父,也是慈父,充分尊重子女们的选择。
2、白先勇母亲马佩璋生长于官宦之家,热情开朗,富有同情心,乐观进取、勇敢无畏,白先勇原话是“母亲一生不耐虚礼,从不做作,完全是个真情真性的人。也正是母亲乐观进取、勇敢无畏的个性,才经得起日后跟随父亲经历惊天动地、一波又一波的历史考验。我们一家几十口,母亲是家中擎天一柱。”
3、白先勇从小便是“学霸”,因为梦想到三峡修大坝,所以高中毕业后就申请保送至台南成功大学水利系,读了一年发现兴趣不合,便重考了台大外文系。1960年白先勇在台大外文系读大三,和几个志趣相投,热爱文学的同学朋友一起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文学》,倾注了大量心血,只凭满腔热血,最终却因为经济原因曲折重重,历经停刊,复刊,再停刊,又重刊,前后历时二十四年。这本杂志在六十年代对于台湾文坛有着非凡的开拓意义,引入西方文学的介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鼓励创作,小说、散文、现代诗百花齐放,发掘培养出台湾年轻一代有才华有理想的作家,很多后来的文学大家处女作都发表于《现代文学》。有个患有自闭症的16岁少女写了一篇读起来有点古怪的小说《惑》,白先勇看后觉得少女有怪才,拿去发表在《现代文学》上,女孩从此决定弃画从文,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她叫陈平,就是日后的三毛。
4、白先勇更是认为《现代文学》对于中国文坛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乃至具有兴灭继绝的时代意义。白先勇的作品很少带有政治倾向,他不仅对台湾蒋经国、李登辉统治时期避而不谈,对于大陆毛泽东执政时期也是谨慎对待,但在1977年回忆创办《现代文学》的来龙去脉以及肯定这本杂志功绩的一篇文章里,他鲜有地对文革做了略微的叙述,原文是“这就是中国台湾六〇年代的现实,纵的既继承了中国五千年沉厚的文化遗产,横的又受到欧美风雨猛烈的冲击,我们现在所处的,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空前剧变的狂飙时代……在这个选集中,我们找不出一篇对人生犬儒式的嘲讽,也找不出一篇尖酸刻薄的谩骂。这批作家,到底还是受过儒家传统的洗礼,文章以温柔敦厚为贵。六〇年代,反观大陆,则是一连串文人的悲剧:老舍自沉于湖,傅雷跳楼,巴金被迫跪碎玻璃;丁玲充军黑龙江,迄今不得返归;沈从文消磨在故宫博物院,噤若寒蝉。大陆文学,一片空白。因此,台湾这一线文学香火,便更具有兴灭继绝的时代意义了。”
5、白先勇为其父撰写了传记《仰不愧天---白崇禧将军传》,目前尚不能在大陆面世,但《树犹如此》中有些章节涉及白崇禧的生平纪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白先勇拜访余纪忠时听其谈论1946年四平之战中,白崇禧的立场和无奈。根据白先勇文中叙述,1946年春夏之际,国共为争夺东北展开第一次“四平街会战”,这次会战是决定东北战争的关键,更对内战的胜负有关键性影响,共产党由林彪率领十万大军,结集在中长铁路上的重镇四平街,国民党由杜聿明指挥,人数相当,精锐尽出,双方拉锯不下战况惨烈,1946年5月蒋介石派白崇禧紧急飞往东北督战,白崇禧一到国民党军队士气大振,三天内攻下四平,林彪部队撤退到哈尔滨。此时白崇禧力主国民党军队不顾一切乘胜追击,但是蒋介石迫于美国调停及国内外种种压力,未能采纳白崇禧的建议,于6月6日下令停战。其中十分关键的一刻,国民党攻破四平准备攻往长春,南京方面命令不得越过辽河,白崇禧就在锦州开往太原的火车上召开紧急会议,直问杜聿明有没有把握把长春打下来,杜说有,于是白说:“那么好,你说你有把握,那你就下令进军,南京方面我来负责。”彼时,孙立人部已追过松花江北岸,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原文 “此次停战,遂予林彪部队喘息机会,整军反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针对这次会战,白崇禧专门发表了长文《养虎贻患---父亲的憾恨》,详细记录了第一次“四平街会战”的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可以说四平之战是白崇禧一生最大的遗憾。
八卦完了,进入正题,全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至念、青春、师友、关爱,以及附录的三篇其他学者对白先勇的访谈。
一、至念。这部分主要是白先勇对挚友和家姐的深切缅怀,以及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娓娓道来,情深意长,感人至深。尤其是他纪念挚友王国祥的长篇散文《树犹如此》,挚友因病亡故,白先勇沉痛不已,直至王国祥死后第六年末才开始写这篇纪念文,一万三千字,字字情深。白先勇与王国祥青年时代相遇相知,后又共同漂泊海外,相互扶持,早期未犯病时,王国祥千里迢迢从美国东海岸来到白先勇位于南加州滨海的住所,花暑假三分之二的时间帮白先勇在房屋的前后院整理出一个花园,种上了茶花与意大利柏树,后来这个花园便是两个人感情的见证。王国祥病发后,白先勇为其治病奔波,不辞辛劳,甚至为当年没有让王国祥试试气功疗法而耿耿于怀。文中写到:“当时如果有人告诉我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我也会攀爬上去乞求仙丹的。在那时,抢救王国祥的生命,对于我重于一切。” 两人共同抵御病魔,但王国祥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霎那间,天人两分,死生契阔,在人间,我向王国祥告了永别。”“我与王国祥相知数十载,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道上的风风雨雨,由于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时光是最强的破坏者,两人相遇相知三十八年,没有输给时间,却败给了命运。王国祥生前建议栽种在花园里的意大利柏树,在他病前也不寻常地骤然枯焦而亡,树枯不久,王国祥便犯病。人去了,枯树还在原地,却因为枝叶已枯,在一片葱郁中有了一道裂痕。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与王国祥从前种的那些老茶,二十多年后,已经高攀屋檐,每株盛开起来,都有上百朵。春日负暄,我坐在园中靠椅上,品茗阅报,有百花相伴,暂且贪享人间瞬息繁华。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总看见园中西隅,剩下的那两棵意大利柏树中间,露出一块愣愣的空白来,缺口当中,映着湛湛清空,悠悠白云,那是一道女蜗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全文终于此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全文生动地记录了两人的相识,再遇,共事,发病,求医,别离,真挚感人,催人泪下。文章最后让我想起中学时期学过的《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非常打动人心,我本身也十分感性,看的时候几欲落泪。
二、青春。这部分主要是白先勇回顾大学时代创办《现代文学》,浓墨重彩地记录了无悔青春,每当提及这本杂志,白先勇的文字都充满激情,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仿佛就在眼前。白先勇将《现代文学》称之为“同人杂志”,所谓“同人杂志”,指的是刊物的运作资金是有集股汇成,某些作者和工作人员也是股东。每到年终,股东可以分红,还赠送股份给一些对刊物有较大贡献的作者和职工。也就是说,这种刊物不是依附于某个组织和党派,保持着独立的立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青年》,就是典型的同人刊物。而这样的刊物,在如今的中国已不复存在。在《现代文学》早期的创办者中,有很多后来的文学大家,除去白先勇自己,还有余光中、李欧梵等等等等。大批青年作家,都是通过在《现代文学》上投稿才开启了自己的文学之路,上文的八卦部分也做了介绍。根据白先勇的介绍,创办《现代文学》一个很重要的时代契机就是当时的台大校长博斯年,把以前北京大学的自由风气带到了台大,博斯年本人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加上还有一批循循善诱的良师,如台静农、胡适、夏济安等等等等,这些外因都深深影响着白先勇那一代的学生,白先勇说他们那一代是延续了五四精神的,而这些外因,现在的大学是不可能具备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分里作者写到很多台湾的其他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感兴趣的群友可以边读边做笔记,会得到一张很好的书单。关于这部分,最后要说的是我非常佩服作者下苦功夫做学问,白先勇说无论是读中文系还是读外文系的人,都应该诚恳地阅读经典,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形成完整的世界文学的经典观和趣味观,在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文字水准和判断能力,非常有道理。白先勇和李欧梵读英文原著,《约翰克里斯多夫》这种鸿篇小说都是对着字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查过去的,我又想起朵姐之前向我推荐亨利保尔森的英文原著,更是由衷地佩服。
三、师友。顾名思义,这部分主要是作者对师友的回忆和追念,《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忧国之心---余纪忠四平街之憾》等等,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后面很多篇涉及文学、绘画、佛禅、摄影等领域,由于不甚了解,读起来稍显沉闷,我觉得可看性不强。
四、关爱。白先勇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这部分主要写他对同性恋人、艾滋病患者的关爱,对于这些陷入绝望的人,作者予以慰藉、宽容,让我对这些群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文章最后的附录部分,收录了三篇对白先勇的访谈,白先勇粗略地谈到了个人、家庭、历史和传统,谈到了自己的性取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白先勇说他幼时因为得了肺病被送到上海独自养病,看到窗外树木开始落叶就觉得难过,可能这孤单养病的经历对他日后性格的成形有些影响,他性格很敏感,旁人不注意的事,他能感觉出来,因此他不能忍受别人的痛苦,别人不快乐,他也不好受,而且这方面给他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日后法国《解放报》采访他问到他为何写作时,他用英文脱口而出:“我之所以创作,是希望把人类心灵中的痛楚变成文字。”
白先勇的这本《树犹如此》,字字斟酌,饱含深情,耐人寻味,读完之后,便深深体会了他的那句“我之所以创作,是希望把人类心灵中的痛楚变成文字”,这是白先勇开始文学创作时的愿望,这个愿望,早已实现。白先勇是蒋氏政权飘移孤岛之后的“官二代”,但他没有从政经商,却走上了把人类心灵中的痛楚变成文字的笔墨生涯,成为孤岛上卓有成就的“文一代”,无论这是他的个人选择,还是命运安排,我都对他从内心深处滋长蓬勃的敬意!
第三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九洲基小学六(3)班何伟华
读书是塑造人的基础,不但能使人的心灵变得美好,而且能使人健康成长。古今中外,因苦读而功成名就的人,对书籍都有特殊的感情。我国西汉的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书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国唐代诗圣杜甫,把读书与写作的关系,总结成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书,好书反复读,读到心领神会,有的句、段,还能熟读、背诵,灵活运用,以至把书读破了。此时下笔,如有鬼使神差般自如。读书不仅有助开拓视野、积累知识,还有助于广泛作文知识,体会作文要领,逐步提高收集积储才料,选材组材,遣词造词等能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中我和李白一同“举杯邀明月”;和法布尔、富兰克林一起研究科学;我体会到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我神往那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真是无比快了啊!书,把我带到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展开了理想的翅膀。我真的很希望自己是那机灵活泼的小红帽,有个疼爱自己的奶奶;我真希望自己是那只人人排斥的丑小鸭,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最后变成一只人人羡慕的白天鹅;我真希望„„这些童话点缀了我金色的童年。
当我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感慨万分。是命运的捉弄,使她在一场高烧中,再也看不见美丽的世界,听不到悦耳的声音了。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造就了她的一生,她那渴求知识的精神
早已超越了残疾与健康的界限,感动了无数人。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在书中写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去关爱过我的人们,第二天我要去看绚丽多彩的世界,第三天,我要好好看看我居住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她期盼的三天,是我们普通的三天,不经意的三天,但那三天对海伦是多么珍贵呀!珍惜吧,健全的人们,不要等到某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看不见听不到有不能说话时才感到有光明有声音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日子是多么好!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好种子,落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就会发芽,开花,结出好果子。一个没有被一本好书影响过的头脑,是思考起问题来简单的头脑,不读书,怎么能学好知识,又怎么去认知我们的世界呢。
读书给人恬淡、宁静、心安理得的快乐,是名利、金钱不可取代的,书就像人类的精神营养剂,缺了它,生活必缺陷。让我们别留下遗憾,拿起书吧!相信你一定也能从书中懂得人生的真谛!
第四篇:读《假如三天光明》
拥有真正明亮度的双眼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秦绪栓明 男8岁柘汪镇中心小学三(2)班
读了海伦凯勒的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眼泪已渐渐迷糊了我的双眼,她的真挚,她的热情,她的善良,使其笔墨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表面上有多快乐,内心就会有过多少眼泪。”虽然海伦乐观的语言溢于纸面,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他那深切的苦楚和感叹。
但是,海伦没有哭诉痛苦和黑暗,她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生命之灯的光和热,更多的是激励。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朋友在树林中走了一个小时却一无所获,而且不能容忍。他告诉我们,若是她,她会抚摸每一片均匀的叶子,每一块光滑或粗造的树皮,寻找没一个季节变换的标志,欣赏每一片奇特的卷曲的花瓣,让每一涓细流流过指间。大自然在她眼中是如此的充满生机和活力,令他保留了那份自然、原始的情感,去除了对生理缺陷的厌恶和恐惧。
海伦不止一次说过:“让我看一看之一切吧,仅仅摸一摸便给了我如此巨大的快乐,若看到的话,那该多令我高兴啊!”而我们呢?我是一个健全完整的人,对于一睁眼就可以尽收眼底的世界,我是怎样对待的呢?
我对我们有没得周围环境竟熟视无睹,有时甚至不爱护环境,乱写乱画,乱扔纸屑,不能很好地观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去体味生活的变化,感悟人生的真谛,享受人生的快乐。
假如我有朝一日成了盲人,也许我会更深刻的了解海伦所感受到的一切,如果现在的我忽然失去光明,我一定会为我没有珍惜光明而悔恨,所以我一定会真诚地接受明天就会失明的警告,那里地享受今天所能拥有的一切,真正的使用我的眼睛,扑捉和拥抱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热情地观察生活,冷清地思考生活,用心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学习融入到生活,将生活融入到视野,将自己融入到生活社会,珍惜和利用眼前的一切。
我对生命的热爱和了解不回逊于海伦的,因为从现在起,我将会拥有一双真正明亮和洞察生活的双眼!
辅导教师:许传峰
第五篇:作文 观书有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作文 观书有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海伦.凯勒,她出生在一个小城镇,在她出生的第十九个月因一次猩红热被迫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在黑暗和寂寞的世界内她选择了自暴自弃。指导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出现,才将她从黑暗中解脱出来。使她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生理缺陷造成的精神痛苦。
三天的时间对正常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在我们的眼里那只不过是短暂的几天,或许我们只会像平时一样做着日复一日的事情,读后感《作文 观书有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而对于海伦来说,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可以去仔细看她的老师、亲人、朋友;可以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仰望壮丽的曙光;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日常的世界中度过一天。她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而与此同时,我们却时常忽略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美。
海伦说:“苦难对于天才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这种磨难练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在老师的帮助下有着甚至是超过了常人的健康心理。她不去抱怨命运给她带来的不公,不接受他人的怜悯,而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去造就一个新的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挑战。
卡赞扎基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单凭一个强壮的躯体。”
上海普陀区曹杨二中附校初一:黄偲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