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

时间:2019-05-14 23:0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

第一篇: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

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别问题的看法 提到性别两个字,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男”“女”这两个字。然后脑海里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高中老师们老是提到的“男生数理化普遍比女生好,女生英语和文字处理能力普遍比男生较好”。因为,在高中,我是文科生,对于这个“真理”是有一定体会的。我在数学上会比好一批同班的、同年级的男生较差。并不是因为我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自己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数学,而那些数学成绩很好男生平时在数学下的功夫,花的时间远远不及自己,可是自己的成绩就是比不过他们。类似的学科还有地理,尤其是相关宇宙和星球运动方面(老师会说男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会好过女生)。但是在文科性质浓厚的学科,像历史、政治等,我自己会很明显地觉得能更轻松地应对,好多男生则会表示比较吃力,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学习数学之类的。男生在英语这门课上会普遍较女生差。

当然这些差别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还是会有很多特例出现的。我自己就是不太会学英语的女生,很多情况下我的英语成绩也会比好一批男生低(在我自己认真对待英语学习的前提下)。而数学成绩不好的男生还是大有人在的,也有很多学习理科的女生可以做到成绩超过所有竞争的男生。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否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存在,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不能把这些差异绝对化,尤其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向学生传达带有绝对化的男女性别能力区分,从而可能会打击学生的某些方面的积极性。

当然这些都只是基于我自己的生活体验。不过放眼社会,女人被普遍认为应该肩负家庭的角色责任 — 生儿育女、赡养老人,照顾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等。结过婚的女人就被整个社会期待着在家里好好地做个贤妻良母。而男人则更多的被期待在外面打拼事业,赚钱养家。而男人女人也是普遍地用这样的角色标准在规范自己社会行为和承担责任的,甚至还对于违背这种类似角色规定的同胞采取怀疑、排挤、指责等态度。其实我觉得这些对男女性别的社会刻板印象主要是因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过程中对男生女生的角色划分太过于绝对化的原因。

从小家长就会循循善诱,女孩子应该勤快,应该学习做家务,如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叠衣被等等,不应该在外疯玩,应该规规矩矩做个乖乖女。女孩表现出温柔、顺从,依附等个性特征的便会更容易得到家长的赞扬。而对于男孩却从来不要求他们做家务,即使是相关自己的(比如洗自己的衣服),不约束他们在外面的行为,甚至鼓励他们犯错误,教育他们要勇敢、大胆、独立,如果男生表现出胆小就会被家长否定甚至是别人的嘲笑。(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写的情况是结合自身体验,可能更加接近农村。)学校教育中,性别区分教育的现象也是很普遍的。在很多教学材料中多把女生描写成依赖性强,职业也多是教师、护士等,而把男生多描写成勇敢创新的,多成为政治家、科学家、领导人等 ;教师在潜意识里对女孩学习语言的期望高,对男孩学习数理课程的期望高.这种种现象都表明了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存在着性别绝对差异的固有观念。

当然我并不是完全否认这些性别差异教育,因为适当教育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性别和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可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将男女性别差异“真理”化,绝对化。因为那样势必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在某些程度还会阻碍某一批人的优势发挥。比如说,男生也有文字处理能力极强的人,那他相对于其他男生就有了别样的优势,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就会比较容易成功。但是如果社会不接受他这个优势,迫使他必须成为数学家(也许他的数理处理能力较差),那他也许就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他与生俱来的优势,这是极其可惜的。相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某些女性身上。女性政治家在社会上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排挤和质疑,职业女性也会受到家庭成员的不理解、不支持,等等。这些现象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从小接受了很多绝对化的性别教育,我们就形成了性别差异刻板的固有的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根本抓起,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即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又避免向他们传输绝对化的性别区分,帮助他们充分挖掘、发挥自身优势。当然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而缓慢的,但是应该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而且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客观地讲,我们在促进性别平等、正确对待性别差异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比较有说服力的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断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程度不断提高。还有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男保姆,并且被人们接受。

在这里还想提一提关于性别歧视的现象。上了高中后老师在激励我们好好学习时,总会提及就业时男女受到不同对待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没真正接触过社会的学生,我对于职业中的性别歧视体会很少。我在这儿想谈谈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子在这方面的真实体会。

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我、哥哥和叔叔家的弟弟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记事开始,爷爷奶奶就对我很严格,总是要求我为哥哥弟弟洗衣服,总是要求我很早起床做饭等等,他们也从来不会主动给我零花钱,有时候正常的学习花费也会很不高兴(家里收入很有限)。而对待哥哥弟弟却很宽厚、很慈祥、很大方。我那时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尤其是对哥哥,他比我大,不是应该被要求更严格吗(当时就是这想法)?所以一直很抵触很反感,也很无奈。后来,渐渐地就明白,这就是所谓“封建思想残余”— 重男轻女。与此同时,还不断地了解到有很多的地方这种思想更加严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母亲在知道自己怀的是女孩子时,就堕胎,残杀了自己的骨肉。这让我很厌恶很愤慨:女孩有什么不好?女孩不是比较会心疼父母吗......

不得不说这些年里我们国家在消除性别歧视等方面做出来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社会中类似“重男轻女”这种性别歧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比如我奶奶在对待叔叔家的妹妹和弟弟(年龄差不多)就是两种很明显不同的态度。对于像我奶奶这一代人,我们要去改变他们的观念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应该加大力量教育社会大众,尤其是偏远乡村的育龄妇女及其家庭,尽量避免这种选择性堕胎现象发生。

性别问题是社会乃至国际问题,具有地域性、历史性。我们在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正确对待性别差异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必须清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很多事要做,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第二篇:我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我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2012年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购岛闹剧为开端。野田佳彦政府欲将钓鱼岛国有化等一系列事件将近几年有转好趋势的中日关系迅速降至冰点。

根据文献资料,我知道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历史应该追溯到隋朝,那时的政府发现东部的琉球岛国,于是派兵征伐,并最终招抚。其中的钓鱼岛最终规划为台湾省管辖。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可是钓鱼岛却一直控制在美国手中。1968年美国将琉球的主权归还给日本,同时将钓鱼岛的管辖权移交过去。从此造成了长达几十年的中日钓鱼岛矛盾。

从70年代起,无论大陆,台湾都有着各种保钓人士。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的冲突也一直不断。但整体两国都坚持着搁置争议的政策,没有引起大事件。

可是2012年,以东京都知事石原为首的右翼势力以一场购岛闹剧为开始,野田政府的国有化政策将钓鱼岛问题,提到了风口浪尖。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示威游行。在日本右翼势力也在煽动国民情绪。两国关系急转日下。

冲突是日本方面引起的,我觉得其根本原因是日本二战后的军国主义思想没能根除,右翼势力长期存在的结果。在日本,许多人长期对战争不能正确反思。不能正确看待历史和地区问题。而其直接原因,就是日本国内政治不稳定。自2005年日本6年7相。国内政局长期不稳定,政策缺乏稳定性。经济上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长期萎靡不振。国内个方面矛盾严重。加之近些年日本民主党的崛起,对长期在日本占统治地位的自民党造成冲击。可以说此次的购岛闹剧就是,日本领导者转移国民实现,提高自身支持的手段。这是其至国民利益于不顾,满足自己私立的可恶行径。

当然还有美国政策上故意造成中日之间矛盾,等外部原因。

我觉得因为钓鱼岛事件造成的中日关系恶化,给中日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国内发生一系列不文明的打砸事件等,日本方面,对本来前景不容乐观的经济雪上加霜。日本对中国的市场,原料,农产品等对中国有很深的依赖。长此以往,必将对日本民众的生活也将带来极大的不便。

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首先我坚持“钓鱼岛是中国的”的立场。但同时希望两国政府和人民都能冷静下来,相信一定能找到和平,合理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作为一名日语专业学生也希望两国能够友好,和平的相处下去。。

第三篇:我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埋在中日之间的一颗炸弹,我只能这样说是钓鱼岛问题。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却在日本的控制之下,这是何等的讽刺。前段时候,2010年9月7号上午,日本渔船在中国的钓鱼岛相关海域撞击并捉扣中国的渔民和渔船。经过中国政府的严正交涉,日方于13号放回了中国的渔民及渔船,但仍非法捉扣渔船船长。直到9月19号,才被放回国。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中日钓鱼岛事件发生绝不是偶然,这是日本抢夺钓鱼岛主权的又一次公开对华挑衅。钓鱼岛的问题跟日俄的北方四岛问题和日韩的竹岛(或称之为独岛)问题很相象,这些国与国之间的领土问题主要来自于历史原因,军事原因,政治原因,民族间的情绪。但是钓鱼岛的的争执的核心是主权问题,日本妄想强行行使日本国内法,使非法侵占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的卑劣行径变成既成事实。

邓小平曾说过:"主权问题是不能不能够谈判的”。钓鱼岛是中国的,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将来都是。在我看来,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占有是一种合法占有。钓鱼岛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从中国明代的军事驻防以及清代的一些史料可以看出。此外,中国也具有占有行为。中国古代的渔民将钓鱼岛作为栖息之地,清代曾经将钓鱼岛作为采药的基地等,这些史料均说明中国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钓鱼岛。因此,中国对于钓鱼岛的占有是合法的、有效的,在近代由于日本的非法行为使中国失去了事实上对钓鱼岛的占有和控制,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已经放弃了该岛,也不表明日本取得了钓鱼岛。但是日本对钓鱼岛的占有则是非法的,日本如今在事实上占有了钓鱼岛,并且不准我国保钓人士和渔民靠近。但是日本的这一行为是非法的。理由是,日本认为自己占领的是一个无人的荒岛,但是事实上该岛一直为中国所占有,并且为渔民所利用,因此日本关于占有荒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此外,日本所谓的“先占”也是秘密进行的,并没有通知中国。因此,日本对该岛的占有是一种非法的占有、恶意的占有、有瑕疵的占有,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取得钓鱼岛的所有权。从种种事实证明,钓鱼岛在主权上归属于中国是毋庸置疑的,我对此也是坚信不疑,当然不是出于民族情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在法理上钓鱼岛属于中国,但是事实上该岛却被日本所占有。一方面该岛远离大陆,也远离台湾,大陆与台湾欲占领该岛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一方面,钓鱼岛问题牵扯到中日的邦交,两国的恩怨情仇非三言两语能讲清,在目前的现实下两国也确有维持良好邦交的需要,以维护两国的整体利益。因此,钓鱼岛问题的解决确实是一件难事。我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战争手段不可行

一些国内青年往往出于民族情感,认为我军应该出兵占领钓鱼岛,如有可能,可与台军共同作战,将日本势力驱除出岛。我认为这是不可行的。理由如下:

第一、战争是终极性手段,切不可轻提战事。中日两国之间的百年交战造成的损害有目共睹,如果再次因为领土问题而交战,则损害的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交战对于中日双方来说并不是一个良好的选项,除非双方关系交恶,实在迫不得已。

第二、中国的军事实力尚未足以与日本抵抗。

(二)法律解决可能性不大

从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形来看,我认为将钓鱼岛权属案提交国际法院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的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中日双方的证据都是要么钓鱼岛归中国,要么归日本,显然这对于任何一国的政治家来说风险都太大,而且中日两国的人民也不会接受任何“分而治之”的方案。此外,事实上双方均已经排除了这种解决方案,日本政府曾于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九日在联合国发布一份新闻稿,表示日本政府不认为有将来将本案提交地区性法庭处理之理由,因为事实上领土争端并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于一九九六年十月间警告美国不得插手本争端案。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此为涉及中、日两国之问题,第三者不得插手。”

(三)“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可行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在南海诸岛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但是这一方式并不是对问题的解决,而是对问题的拖延。中国的这一解决方案实际上并不为其他国家所接受,相反,造成了其他国家对我国权益的进一步侵犯。目前钓鱼岛为日本所实际控制,根据国际法,相关区域内的油气资源的开发权属于该岛的主权国,因此日本肯定会在钓鱼岛权属问题上据理力争,丝毫不让。对于搁置争议来说,日本并不认为这是一项争议,该岛权属于日本无疑;对于共同开发而言,日本有足够的能力开发油气资源,相反,中国却在开采资源的技术方面还没有日本成熟。因此,搁置争议只会拖延问题的解决,也会使日本事实上占有该区域、开发改区域的想法成为现实。

(四)先解决东海大陆架问题

我认为,首先解决东海大陆架争端,而后解决钓鱼岛争端,似乎更加有利,中国对东海大陆架之主张的依据在于“自然延伸”原则,而无需凭借钓鱼岛列屿的考量因素;而如果首先解决钓鱼岛争端,一旦该列屿为日本获得,则容易变为日本主张东海大陆架的依据,损及中国在东海大陆架争端中的优势地位。因此,中国必须考虑到钓鱼岛问题在东海划界中的地位。平等协商也是国际法解决争端的手段之一,而且彼此容易形成良好的关系与合作的氛围。

目前我们只要明确表明态度,显示维护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让小日本看到并且通过一系列政治外交手段让它们明白。对方知情识趣当然最好,如果小日本不识时务、一意孤行单方面强蛮把侵占钓鱼岛的行动付诸实施的话,我们那时就有充足的开战理由师出有名了。战争一旦由日本挑起但打到何种程度何时结束就由不得小日本的了,到时中国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必能以高昂的民心士气、强大的综合国家战力一雪前耻。

第四篇:对莫言热现象的看法

对莫言热现象的看法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很多中国人欢呼雀跃,因为这标志着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的认可。一时之间掀起了一场“莫言热”,媒体大肆地宣传、报导,各书店的莫言小说几乎抢购一空,家乡政府扩建纪念馆,文学史家认为中国文学史该重写,莫言足可与鲁迅比肩„„

这些戏剧化的反应让我有些迷惑。坦言说,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莫言的书,在听到他获奖后,搜了一下他的资料,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代表作有《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另外也看了一下别的学者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中国新时期以来一位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他以先锋的姿态进行写作,他的富有民族特色、同时又充满人类共同性的东方文化的书写,他塑造的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他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弘扬、超越和归根,无论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那么,这样一个优秀的作家,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前还鲜有人知,他在各书店 的书还是滞销呢,难道说他没得诺贝尔奖他的书就不好了吗,答案我们心里都明白,虽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理当祝贺,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的获奖,为中国文学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更多的目光在此聚焦。这对促进中国文学和繁荣中国文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我们是不是把诺贝尔奖给神化了呢,当人家外国人给予肯定和奖赏,国内人士才纷纷出来评价、赞扬,发感慨,来祝贺„这是民族自卑感的表现吗?我认为不管中国人获不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都要对自己的文学自信,毕竟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学底蕴深厚。中西方文化的隔阂,翻译水平的限制等等都能影响一部作品的内涵,鲁迅、沈从文还有很多很多作家都与诺奖擦肩而过,但他们的文学成就同样不能磨灭。其实就获奖而言,莫言也许是被选择的,难以排除诺委会“讨好中国”的内在愿望,也不排除诺奖评委只在乎依靠作者扩大自身影响力,而忘乎其余。虽然现实很残酷,写作的处境不同,公平的竞争不在,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那些被遗忘在国家社会边缘的作家,很多人就是为了一个梦想写作,而且作品质量某些并不次于莫言,但是他们无疑被抹杀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完善的奖项设置,我们传承着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精髓,又何必一定要去迎合别人的品味呢? 莫言的热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反思并且要有所作为。中国文化界缺乏自信,又缺乏良好的媒体及舆论环境对中国作家进行支持,而能潜心对中国文学进行研究和阅读的人就更少了。正像一位网络作者说的那样:“他的获奖,不能改变文学类书籍江河日下的发行量;不能改变小说类文字多数千字不满百元的稿费现状;不能改变越来越多的作者‘我手不能写我心’的创作状态;不能改变许多作家视现实为畏途而将眼光放到遥远的古代创作方向;不能改变出版商们将文学定义为哄小孩子零花钱的小儿科游戏;不能改变绝望的作家们丢开小说和散文转行成为各类口水影视剧编剧的职业走向;不能改变读者们因为选不到自己心中想阅读的文字而不再买文学类作品的现实;不能改变至今仍然是某些官员将文学与文化当成为别的东西唱戏的搭台工具;它甚至不能改变当看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条新闻之后,网上如潮的发问:“谁是莫言?”。

另外,对于获奖,莫言反而是最冷静的那个人。有人采访时问他,你幸福吗?他说,我不知道。我突然为他感到一丝心疼。作家最幸福的事应该是遇到读懂并且欣赏自己作品的知己吧,可是面对突然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读者,他恐怕更多的是悲哀吧!这让我想到我以前看的一个故事,一个顶级的厨师,他却从来不把他精心烹饪的食物给自己的小孩吃,而是给一些简单的食物。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美食只给能欣赏它们的人吃。我想,那也是创作者最大的幸福吧!莫言曾在媒体发布会上讲过:”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尽快忘掉这件事情。由此会不会引起文学的热潮,我很期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读书,希望更多的作家能够创作出无愧于读者的作品。“听罢莫言的这番话,在由莫言热引起的”图书热、股市热、家乡热“的背后,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当今这个时代,与其说”莫言热“是跟风浮夸时代下”头脑热“的产物,不如让这次的诺贝尔奖成为我们每个人回归阅读的新起点,品味经典,让书中的淳朴滋养我们的大脑。一个月亦或是两个月,正如莫言所说,”莫言热“会慢慢退去,这时,我们就要冷静的想一想,我们从这股热潮中收获到了什么。当一股热流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关注,去喜欢,去感受,但是不应该大肆借机热炒和盲目跟风。欣赏名家作品是积极向上的举动,但是当这股热潮过去后,还会有多少人会举起书架上的昔日名作,去感受那”魔幻现实主义“所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不过,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好的一面,那就是莫言热”引发民众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注,在现代这个时代这是一种让人欣喜的现象,当然这是对于“莫言热”现象值得肯定的部分。同时对于“莫言热”,我们应该持有的最佳心态就是回归文学,回到莫言文学作品的本身,细细品味莫言通过作品中的山东高密东北乡,他传达出的立足于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文学如何更多地发展,得到更多的世界认同。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严重,中国文学其实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如何重振中国纯文学的繁荣应该是我们都要关注的问题。

希望莫言的热现象能快点冷下来,让我们真正关注中国的文学;希望莫言在铺天盖地的名利面前,依旧能秉持一颗淡定、从容、率直的心,创作出更多不朽的传世佳作;希望中国文学能改进,变革,开放,从现在的尴尬中解脱出来,在承袭传统中走向新生。

第五篇:对莫言热现象的看法

对莫言热现象的看法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很多中国人欢呼雀跃,因为这标志着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定的认可。一时之间掀起了一场“莫言热”,媒体大肆地宣传、报导,各书店的莫言小说几乎抢购一空,家乡政府扩建纪念馆,文学史家认为中国文学史该重写,莫言足可与鲁迅比肩„„

这些戏剧化的反应让我有些迷惑。坦言说,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读过莫言的书,在听到他获奖后,搜了一下他的资料,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着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代表作有《红高粱》、《蛙》、《丰乳肥臀》等。另外也看了一下别的学者对他的评价,说他是中国新时期以来一位极具个性特征的作家,他以先锋的姿态进行写作,他的富有民族特色、同时又充满人类共同性的东方文化的书写,他塑造的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他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弘扬、超越和归根,无论对中国和世界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那么,这样一个优秀的作家,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前还鲜有人知,他在各书店 的书还是滞销呢,难道说他没得诺贝尔奖他的书就不好了吗,答案我们心里都明白,虽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理当祝贺,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的获奖,为中国文学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更多的目光在此聚焦。这对促进中国文学和繁荣中国文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学的发展。但是,我们是不是把诺贝尔奖给神化了呢,当人家外国人给予肯定和奖赏,国内人士才纷纷出来评价、赞扬,发感慨,来祝贺„这是民族自卑感的表现吗?我认为不管中国人获不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都要对自己的文学自信,毕竟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学底蕴深厚。中西方文化的隔阂,翻译水平的限制等等都能影响一部作品的内涵,鲁迅、沈从文还有很多很多作家都与诺奖擦肩而过,但他们的文学成就同样不能磨灭。其实就获奖而言,莫言也许是被选择的,难以排除诺委会“讨好中国”的内在愿望,也不排除诺奖评委只在乎依靠作者扩大自身影响力,而忘乎其余。虽然现实很残酷,写作的处境不同,公平的竞争不在,但是我们并不能忽视那些被遗忘在国家社会边缘的作家,很多人就是为了一个梦想写作,而且作品质量某些并不次于莫言,但是他们无疑被抹杀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完善的奖项设置,我们传承着几千年来的文化思想精髓,又何必一定要去迎合别人的品味呢?

莫言的热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反思并且要有所作为。中国文化界缺乏自信,又缺乏良好的媒体及舆论环境对中国作家进行支持,而能潜心对中国文学进行研究和阅读的人就更少了。正像一位网络作者说的那样:“他的获奖,不能改变文学类书籍江河日下的发行量;不能改变小说类文字多数千字不满百元的稿费现状;不能改变越来越多的作者‘我手不能写我心’的创作状态;不能改变许多作家视现实为畏途而将眼光放到遥远的古代创作方向;不能改变出版商们将文学定义为哄小孩子零花钱的小儿科游戏;不能改变绝望的作家们丢开小说和散文转行成为各类口水影视剧编剧的职业走向;不能改变读者们因为选不到自己心中想阅读的文字而不再买文学类作品的现实;不能改变至今仍然是某些官员将文学与文化当成为别的东西唱戏的搭台工具;它甚至不能改变当看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条新闻之后,网上如潮的发问:“谁是莫言?”。

另外,对于获奖,莫言反而是最冷静的那个人。有人采访时问他,你幸福吗?他说,我不知道。我突然为他感到一丝心疼。作家最幸福的事应该是遇到读懂并且欣赏自己作品的知己吧,可是面对突然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读者,他恐怕更多的是悲哀吧!这让我想到我以前看的一个故事,一个顶级的厨师,他却从来不把他精心烹饪的食物给自己的小孩吃,而是给一些简单的食物。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的美食只给能欣赏它们的人吃。我想,那也是创作者最大的幸福吧!

莫言曾在媒体发布会上讲过:”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尽快忘掉这件事情。由此会不会引起文学的热潮,我很期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读书,希望更多的作家能够创作出无愧于读者的作品。“听罢莫言的这番话,在由莫言热引起的”图书热、股市热、家乡热“的背后,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当今这个时代,与其说”莫言热“是跟风浮夸时代下”头脑热“的产物,不如让这次的诺贝尔奖成为我们每个人回归阅读的新起点,品味经典,让书中的淳朴滋养我们的大脑。一个月亦或是两个月,正如莫言所说,”莫言热“会慢慢退去,这时,我们就要冷静的想一想,我们从这股热潮中收获到了什么。当一股热流袭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关注,去喜欢,去感受,但是不应该大肆借机热炒和盲目跟风。欣赏名家作品是积极向上的举动,但是当这股热潮过去后,还会有多少人会举起书架上的昔日名作,去感受那”魔幻现实主义“所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不过,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好的一面,那就是莫言热”引发民众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注,在现代这个时代这是一种让人欣喜的现象,当然这是对于“莫言热”现象值得肯定的部分。同时对于“莫言热”,我们应该持有的最佳心态就是回归文学,回到莫言文学作品的本身,细细品味莫言通过作品中的山东高密东北乡,他传达出的立足于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文学如何更多地发展,得到更

多的世界认同。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严重,中国文学其实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如何重振中国纯文学的繁荣应该是我们都要关注的问题。

希望莫言的热现象能快点冷下来,让我们真正关注中国的文学;希望莫言在铺天盖地的名利面前,依旧能秉持一颗淡定、从容、率直的心,创作出更多不朽的传世佳作;希望中国文学能改进,变革,开放,从现在的尴尬中解脱出来,在承袭传统中走向新生。

下载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性别差异现象及我对社会性格问题的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发展的一大隐患,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涉及政治、历史、资源、军事国防等多方面。钓鱼岛位于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190公里,距日本冲绳岛西......

    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我对钓鱼岛问题的看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目前日益紧张的钓鱼岛问题的看法是复杂的。首先,钓鱼岛在明朝就已经属于中国版图,后因战争原因被日本强占。因此一直是中国领土自不......

    对宪政问题的一些看法

    对宪政问题的一些看法 2013年06月09日 15:46:50 来源: 红旗文稿 西方资本主义的宪政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究竟是好的、有益的东西?还是不好的、甚至有害的东西?它是否适合中国......

    对问题教师的看法

    1 、职业适应问题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这一问题,心里曾经有很多想法,很想说出来,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

    对“人性”问题基本看法

    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性”问题基本看法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何影响? 如果要剖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我以为应该先从他们各自的哲学开始研......

    我对钓鱼岛问题的一点看法.docx1(5篇)

    我对钓鱼岛问题的一点看法 百度搜索钓鱼岛的历史,我们很清楚的发现钓鱼岛从明朝时就已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的《顺风相送1福建往琉球......

    我对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看法

    有一个朋友问我对当前中国社会的看法,我说整体上是悲观的。他让我给他列举出一些实例,我花了一上午给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只当是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没有反党反国家的意思!其实我还是......

    关于广大学生对助人为乐及社会出现的冷漠的现象的态度和看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广大学生对助人为乐及社会出现的冷漠的现象 的态度和看法的调查报告誊写人:廖静仪 外国语学院 国商108班 1018100209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6日至2011年11月20日 调查地点: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