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使命激励我前行
教师的使命激励我前行
我是沈阳市第六十九中学教师刘金生。我身患癌症多年,先后做了三次脑部手术。
我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我成了地地道道的三不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因为我坚持二十多年的家访从未间断,我新婚三天后就开始上班,孩子出生,我熬了一夜就带红肿的双眼,回到我呕心沥血的三尺讲台。我得了癌症,化疗后得知一个班主任退休,就主动承担接过乱班,啃下硬骨头,同事和学生这样评价我:用生命演绎教师生涯,用心血培育学生成长。我有着对教育事业至死不渝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常说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吗?
从1993年到现在,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2001年之前,我所在的学校是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子弟中学,从94年开始,由于企业资金紧张,工资不开,很多老师都纷纷改行,我却甘守贫困,坚守岗位,我家境贫困,一家人租房住,女儿出生时由于房子没有暖气,刚生完孩子的妻子不得不央求医生让我们在医院多住几天。这些现实的问题一个个摆在我面前,我(这个坚强的汉子)在忙碌之余,也曾彷徨,也曾反思,也曾自问,难道真的让我放弃对教育事业的追求,难道真的让我舍弃我的学生吗?不,我不能,我不能舍弃我的学生。于是我选择了坚守,我把自己选择的教师职业作为我人生使命,真真实实坚持我无悔的选择,这一坚守已经过去了21年,我先后教过地理、数学、语文、劳技,无论教哪一科,我都非常
出色,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每天早上我都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我也是最后一个默默地离开,每天下午我经常讲三节课,一直讲到嗓子发哑说不出话来,我经常对自己的妻子说;“人生就得发光,活着就得奋斗,为师就得育人。”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人师者就要教好书,育好人,这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998年中考会上,我说我班有八个人能考上省重点30中学,我带的班是普通班,我又是第一次带毕业班级,教务主任为了鼓励我,就对我说:“你们班要是考上五个,不用八个,就已经创造了奇迹,结果在当年的中考中,我的班真的考上八个人,几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所带的班级成绩始终名列年组前茅,语文单科成绩尤为突出,可是这成绩的背后是我付出的全部心血和爱,1997年他所带的班上的小明同学,父亲被判入狱,母亲提出离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明无法承受,他一度想到辍学,得知情况后,我十几次到他家走访,给生病的小明买药和水果,又一次次地与他长谈,我对学生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小明的妈妈,她说,刘老师你啥也别说,你只是孩子的老师,却对孩子这么负责,我不离婚了,我一定好好教育孩子抚养孩子成长。小明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解开了心结,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了,当年的中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现在已毕业于辽宁大学。
小东是我2000年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是一个特别难以管教的孩子,曾记旷课逃学打架,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认为是有原因的,于
是到他的家中进行走访,原来小东的父母已离异多年,他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热年纪很大,身体又不好,对他缺乏足够管教,因此他染上很多的恶习,得知这样的情况后,我心里非常难受,我决定要给这个孩子更多的爱,就让他知道人间还有更多的人在爱着他,于是我经常找小东谈话,可惜,小东好个三天五天又不上学了,最后我干脆把他接到自己的家中,一住就是几个月,早上领着他一起上学,晚上在家辅导功课,在与我的朝夕相处中,小东终于体会了他久违的家庭温暖,他偷着说,我再也不羡慕他们有爸爸妈陪着,我有老师您也一样,小东在毕业时顺利的考上一所高中,他走上了一条新的充满阳光的人生旅途。
21年我所带的班级没有一人辍学,为了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3月一向身体健康的我突然感到脑后部长了个肉瘤,而且越长越大,到了5月份时,已有玻璃球大小,我一直忙到放暑假,才在妻子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救治,医生诊断为脂肪瘤,需要手术切除,但是考虑到天气比较热,就建议他到天凉点在做,我说:“等天凉了,就开学了,我带的班就初三了,求求你医生,就给我做手术吧,我不怕,在我的坚持下,医生给我进行了手术。切除了乒乓球大小的一块肉,伤口缝合六针。开学以后,我像以前一样充满热情的投入到初三的教育教学中去。时隔一年,2009年3月,我感到脑后切除肉瘤的地方又开始起包,而且越来越大,导致我每天晚上都彻夜难眠,但是,此时正是中考备考的关键时期,我强忍着病痛,给学生上课,带领学生复习,这个毕
业班在我的带领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我看到学生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时,我再一次将病痛抛向九霄云外。9月30日,学校正在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此时我脑后的突起已有鸡蛋大小,我决定在十一来临之前到医院检查检查,上午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结束之后,我就来到医院做了第二次手术,且除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瘤,术后医生说一定要做病理检验,并建议我不要上班了,回家休息,手术结束之后,我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嘱,我头上缠满了白色的绷带,衣襟上还带着点点血迹,拖着疲弱的身体、忍着刀口的剧烈疼痛回到学校,刀口的钻心疼痛让我无法忍受,我坐立不安,我只好用双手抱着后脑勺在学生后面来回走动,一直坚持到运动会结束。十一长假这几天,我睡觉时脸必须朝下,不敢翻身,否则刀口会被撕裂,钻心的疼痛。就是这样,开学以后,我还是像没事一样正常上班工作,直到有一天,我看到那份病理报告单上清清楚楚的写着:“脑后肿瘤癌变”,我这个钢铁般的汉子,我懵了,我一向以自己的身体好而骄傲,我不相信自己得了这么重的病,我拿着报告单去找医生反复求证,我拿着病理切片到医大一院、省肿瘤医院询问专家应该怎样治疗,我也怕死,我一度非常的恐惧,家人和同事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上班了,可是我就是放心不下他的那些学生,我还有很多教育理念没有实现,我觉得学生们需要他,自己是一名老师,自己的使命是教好学生,这是自己刚参加工作立下的誓言,医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战士的使命是保家卫国,我只要有一气尚存,就决不放弃自己的使命,教师的使命尽然,一想到这些我就把害怕、彷徨置之于脑后,变得充满斗志,在治疗期间,我仍然坚
持上班,坚持授课,保持足够的乐观,经常是上午到医院进行治疗,然后返回学校给学生上课,下午在一股气连上两节语文课,再辅导听一节数学课,后来在书记和校长轮番劝说下,我才来到医大一院接受正规的治疗,我不得不离开我的那些可爱的学生,现在我都要到医大一院检查几次,医生说这种肉瘤病非常的顽固,怕着急上火,爱复发,可是一旦工作起来的我就把医生的嘱咐放在一边,又一次放化疗之后,学校的老大难到老莫的八年二班急需班主任,当时我就想接管过来,但遭到妻子和女儿的坚决反对,可是一想到这四十多个孩子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他们已经进入到人生最重要的紧急时刻,我还是接管了下来,我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勇挑重担,我与病魔抢时间,我想为教育事业多做点贡献,当时我的身体并不好,由于化疗致使他的头发全部脱落,它变成了光头,我害怕上课时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就戴了一顶帽子,天气热,头上的汗水浸湿了帽子,又糊在了头上,头热得发胀特别难受,到了晚上帽子上就全是汗渍有馊味,必须洗,然后在烘干第二天接着带,就是这样,一个夏天我带坏了好几顶帽子。就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我依然每天笑呵呵出现在教室里,依然每天给学生上课,依然周末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学生谈心,后来八年二班来了个大逆转,学生们以优异的期末考试成绩回报了老师的辛勤工作。
21年来,我的工作得到学校的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认可,多次受到表奖,优秀教师、模范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华育优秀十佳班主任,2010年辽宁省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2012年沈阳市身边好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我的事迹被刊登在报纸上,被区、省电视台多次报道,可我始终强调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通的老师做了些普普通通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年四月,化疗后四年的病情又复发了,我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认认真真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每天至少上四节课,还辅导学生各科学习,面对我这麽一个拼命三郎,师生们放心不下,领导再一次劝他休息,可是我却说我为学生做点事是应该的,你们不知道这些可爱的孩子,他给了我多少勇气和信心,就是为了他们我也要好好活着,我是一名教师,教育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教学是我的生命,学生就是我生命的动力,只要我活着一天,就在这讲台上站一天。
这就是我,生命志坚。教师的使命激励着我前行,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认认真真教书育人的老师。谢谢大家。
第二篇:校训激励我前行
校训激励我前行
【摘要】校训是广大师生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与基本行为准则,校训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关键词】校训;激励作用;实行
【引言】作为大学文化的灵魂和精髓的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也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文化标签,体现了本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主张。
一、校训的作用
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的集中体现。它短小精炼,贯通古今,融会现代,每一则校训都寓意深刻而隽永。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支柱,必将开启每个人的智慧、让每个人都懂得主动追求真理、转播知识弘扬文化,担负起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神圣使命。校训为我们眺望其精神家园打开了一扇窗。在每一所校园里,校训就犹如给予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力量的指路明灯,激励着每一位在校的教师和学子。
1、评价作用
校训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向所有师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它一般设置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使得每一名师生都可以经常看到它,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逐渐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价值尺度,并自觉地以此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依靠这一内在价值尺度来及时调整自己。
2、导引作用
校训是对历史悠远的文化沉淀的提炼,反映了一所大学长时间的办学传统,现在的办学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校训对人无疑有一种巨大的感染作用,尤其是长时间后,它会逐渐内化为学校师生的一种心理因子,赋予他们一种本校的文化精神,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充分实现自我。
3、激励作用
校训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与鼓动力,如东北大学的“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本身就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人们。因此,校训无论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评价标准,还是内化为一种自在的引导,最终都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激励行为上来。
二、校训的涵义
作为本校的学校的校训——我行,我能,简洁明了的四个字的描述却使得其风格独特、寓意深刻。“我行 我能”,没有引经具典,也没有照搬雷同,而是结合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理念,将“我”这一校训的实践主体放在第一位,以主体人的“勇气”与“能力”为核心展示出其树立信心、追求成功的精神,鼓励学生要增强自信,勇于创新,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师生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指导,也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过只有自己亲身体悟到了“我行 我能”的精髓,才能勇气去担当,有能力获得成功。我行:意味着我有勇气敢于担当;我能:意味着我有能力取得成功。我行,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能在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树立自信、敢于担当。有信心去挑战未知的领域,充分利用身边一切锻炼自己的机会,敢于承担自己身上应有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我能,就是要用心做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任何时代、任何时期,成功都只属于那些说我能的人,而永远不会属于习惯说不可能的人。如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所属的部队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一样,坚信我能!
“我行 我能”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主张,也是学术、实践上的主张。徐伟浩教授在欢送09级毕业生招待酒会上曾经说过:“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我行我能。我行我能,是这所大学给你们的全部教育,我行我能是一种品格,我行我能是一种思想,我行我能是一种意志。谁能用一生的追求去实行我行我能的校训精神,谁就是我们这所大学的骄傲,谁就是母校的楷模,谁就是当之无愧的绿岛学子。”所以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不仅要“我知我懂”,还得“我知我会”,既要知道是什么,又要知道怎么做,做到“知行合一”。牢记校训,是牢牢树立一种做人的信念。因为只有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信,勇于创新,苦练本领,奋发成才,目标和理想才会闪出耀眼的光芒。我行,因为我能!
三、实行“我行 我能”的校训精神 建立自信,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只有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目标和理想才会闪出耀眼的光芒。
1、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我行
我们很多时候之所以不能成功,缺乏的是相信自己、大胆尝试的自信与勇气,而不是机遇和才能。很多时候,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多走一步路,多拐一个弯就可以了。所以首先要摆正位置,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以此引发对个人责任的思考,查找担当责任的能力与自我现实之间的差距。即要正确的认识、悦纳自己,要应该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似青松雪压不倒。因为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身上定有着别人不具备的优点,所以要相信自己,再塑自我,将大学生活看成是人生新的起跑线,重新出发,时刻告诉自己“我行,我可以!”。因为一个人能走多远,取自于他能想多远;而一个人的成功,则取决于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通过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在大学里要努力改变自己,利用各种机会锤炼自我,充满信心地搏击人生,取得成功。我们要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积极、乐观、自信的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与其抱怨他人,对事情过于挑剔,倒不如积极的应对身边的人和事,用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心境,用成功者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设定生活与学习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和奋斗,当我们朝着奋斗的目标迈进时,都会增加我们的愉悦与自信,使人生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永远自信。
2、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我能
对于大学生而言,勇于创新,苦练本领才能拥有成功。在“我能”时代,拼搏是一种信念,它如同航标灯射出的光芒,在浩淼的人生海洋中,指引着我们走向辉煌。高举信念之旗的人,对一切艰难困苦都会无所畏惧。美国的前总统里根说:“创业者苦抱着无比的信念,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成功总是属于那些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的人们。看到那高高的山了吗?要翻过去很难,但我们要对自己说:“我能!”看那书上的思考题,虽然很难,但是我们要对自己说:“我能!”看见那长长的跑道了吗?面对对手强大的压力,我们得对自己说:“我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对自己高呼;“我能!”。我们要充满信心去挑战未知的领域,充分利用一切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要苦练本领,主动学、动手学,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同时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面对追求成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阻碍,只要不动摇、不屈服,不放弃,敢于坚持,百折不挠,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拼搏的精神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而要磨练成功,不仅要战胜客观上的困难,而且要不断战胜主观上的障碍。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问题的关键是你是否相信自己,是否愿意打造自己、开发自己,使生铁毛坯成为发条,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
3、我行我能
我行我能,不是一句只说不做的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事虽小,不为不成;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做好目前应该做的事情。培根曾说过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都在我自己。”现实中,确实有不少的不可能驻扎在我们心头,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理想和意志,许多本来能被我们把握的机遇也便在这不可能中悄然逝去。其实,这些不可能大多是人们的一种想象,只要能拿出勇气主动出击,那些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能够成才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我行,我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其意义却非常重大,它鞭策的不只是自我而是所有人。既然别人能够做到,为何我们做不到,究其原因,只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而“我行我能”却可以强大我们的内心,鞭策我们奋发成才。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说可以放弃,但只有一种人能够成功,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在任何一个可以放弃的时刻都不放弃的人。用我行我能的校训鞭策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前进,让我们拥有一段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参考文献:
《试论校训的写作技巧》——《应用写作》杂志2006年第2期 《校训激励我前行》——导师课讲义
第三篇:《校训激励我前行》 齐飞
校训激励我前行
——导师论文
班级:14级会计4班
姓名:胡晨祺 学号:141922420 指导导师:陈思
摘要:我校的校训我能 我行,意味着有勇气敢于担当;我能,意味着有能力取得成功。我校将“我行我能”作为校训,旨在鼓励学生要增强自信,勇于创新;苦练本领,奋发成才。当代太多的人对事物有着退缩,遇到些许困难就会退缩。而我行,我能。恰恰符合现在的形式,让同学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时时想起校训,有一种大无畏的魄力,不会在困难下轻言放弃。
关键词:校训 我行,我能 引导
正文:校训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沈阳城市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其“我行,我能”的校训不仅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具有积极影响,对学生做人、学业、品质、人生价值等方面都提出了期待和要求,广大在校学生有必要铭记在心,并努力成才。
某次在《中华励志网》上看到对校训一系列解释。“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School precepts;motto for school discipline),随后中文“校训”名称引进。那什么是校训?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同时“校训即是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校训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既凝练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又承载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和价值取向。
而我校的校训我能 我行,意味着有勇气敢于担当;我能,意味着有能力取得成功。我校将“我行我能”作为校训,旨在鼓励学生要增强自信,勇于创新;苦练本领,奋发成才。当代太多的人对事物有着退缩,遇到些许困难就会退缩。而我行,我能。恰恰符合现在的形式,让同学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时时想起校训,有一种大无畏的魄力,不会在困难下轻言放弃。
一、校训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校训作为一种校园精神支柱,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任何一所学校要达到其校训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形成一种优良的教风,营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宽容大度、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刻苦学习、勤于钻研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教与学的风气和浓烈的校园文化氛围里得到陶冶,以形成一种稳定的、代代相传的良好校园文化风气。
1、对办学思想具有导向作用。
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概括,学校理应在实现校训所示的办学理念在其行为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就如何实现校训所示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运作,整个管理层都应该在每一项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始终如一地进行贯彻。
校训的内在特征,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等的形成,自然会具有规范该校师生的行为、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作用,它是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它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校训是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大学的独立思想、精神追求和历史使命感,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活活动,为学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加强学校服务社会功能。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起一个主导和方向作用,而且校训这种作用的体现是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从而表现出导向性的特点。
2、对制度文化具有引领作用。
学校为切实实现办学目标和达到培养标准,在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必然地会制定一系列的学校规章和管理制度,而这些学校规章和管理制度在其制订的过程中是不能脱离校训要求的,是应该为实现校训理念服务的,因而校训对学校的制度文化也就有了其独特的规范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师守则》、《学生守则》等都是校训在制度文化化方面的体现。学校对制度文化的建设,应该牢牢把握住校训这一核心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立完善的制度,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目标。
3、对管理行为具有规范作用。
校训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的,同时对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有一个规范和引导作用的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无论是校长还是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校训所示的办学理念,都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首先进入校训要求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以校训为核心文化的校园管理文化氛围,才能整体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一所学校其校训一旦形成,无论是学校的管理层还是普通的教职工都应该时刻以校训所示的理念作为自己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以形成校训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种浓烈的管理文化和育人氛围。
4、对校风、学风、教风具有引导作用。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形成良好院风、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大学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校训作为高校建设优良校风而制定的准则,对教风和学风起着引导作用。同时,有明确的目标,才会对本校师生的教与学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校训充分表达了办学者在学习方面的严格要求,他们希望求学者努力养成什么样的学风,掌握什么样的治学方法。
二、校训对在校学生的激励作用
这是从校训的内容上看校训的作用。任何一所学校的校训,其落脚点和激活点都应该是学生,因为校训就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校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其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对学生人生态度具有指导作用。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其独特的作用。言简意赅的校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蕴涵着高尚的道德追求,深刻的哲学思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辟的治学之道,它闪烁着真理和智慧之光,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有着持久的教化和影响。首先, “明德”告诉我们做人应该以德为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校训把做人放在了最最重要的地位,指引着学生做合道有德之人。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成材的关键。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具备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专门的技能才能立身社会、改造社会、奉献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人。
2、对学生成长途径具有激励作用。校训的教育功能还表现在对学生敬德修业途径的引领作用。校训文字极其简短,但内容宏括,既明确了学生成长的目标,同时还明确了学生成长的途径,只要各学校采取适当的措施给学生或以指点、或以明示,让校训理念深入学生心灵,内化校训理念,学生将从校训中受益非浅。“博学”是对学生的一种治学要求。学习是刻苦钻研的过程。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变化无常,令人目不暇接。个人的学习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吐故纳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博学”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理论。
3、对学生的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培养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期待承担社会责任。校训具体地昭示了受教育者应该具备的人格,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该拥有的人生追求。校训是学校传统的表露,是一种方向性的育人手段和管理措施。好的校训,是良好校风的“催化剂”。
“自强”首先要求自立,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念,与一味依附别人的奴化心理彻底决裂,与依赖别人恩赐的侥幸心理划开界限,把争取个人利益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自己的利益自己争取,不求别人代办,不求别人恩赐。“自强”要求的自主,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强”必然也会要求自勉,自己勉励自己,自己鼓舞自己,自己激励自己。也就是自己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自己作为自己的动力源,自己开动自己,自我发动。无论是自主还是自信,必然要落脚到行动上,落脚到积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上,落脚到充满希望、精神激昂的人生开拓中。有为的人生哲学,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开拓行动,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才是“自强不息”的真正含义。不悲观,不颓废,不自弃,调动自己整个生命中蕴含的活动能量,去进行人生的创造。
“有为”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成才期盼。学校希望学生以后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样才不辜负家庭,社会,国家对大学生的期望,同时“有为”也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4、对师生的行为具有自律作用。
大学先进文化是大学躯体的脊梁,是大学生命必不可少的根基,大学先进文化往往反映在校训当中。校训是学校在办学理念指导下提炼出的用以指导师生思想与行为的准则,并连同校风等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向社会展示的“文化名片”,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广大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文化标签和共同的文化模式,对师生有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和冲击力。校训对师生来说既是面镜子,更是面旗帜,大家努力实践之,以此律己,以此示人。
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明德博学,自强有为”对我们在做人、学业、品质、人生价值等方面有很大的期待和要求。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应该铭记校训,努力成才。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刻,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能够成才是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我们应该铭记校训,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开始。注重道德培养,虚心向学,自强不息,努力成才,将来为社会的发展和祖国的繁荣做贡献。
一所学校的校训不仅仅从本质上讲是该校甚至是学校所处的那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沉淀和凝聚,更是该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提炼和总结;从功能上讲,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四篇:大别山精神激励我奋勇前行
大别山精神激励我奋勇前行
--------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李志军
学习有悟题诗一首:
新县行
-------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有感
金秋八月赴豫南,大别山中育忠坚。
烈士陵园洒热泪,勇对先辈宣誓言。
首府馆中感星灿,将军故里叹孝贤。
同心共攀志仁道,身体先烈转战艰。
列宁小学温红史,心潮澎湃祭红田。
白丁负起兴亡任,血雨腥风视等闲。
二十八载战旗在,红歌一曲唱新篇。
花甲伉俪续壮志,重走长征不畏难。
一路传承先烈事,举座闻听皆波澜。
四日学习如洗礼,归来深思夜难眠。
血肉铸成新长城,中国梦需好党员。
八项规定树新风,廉政风暴肃奸贪
“三严三实”炼党性,“两学一做”出典范。
全员争先齐努力,誓叫轻研换新颜。
人微职轻责任大,复兴中华一肩担。
2016年9月9日至12日,我作为第二批学员参加了院党委在信阳市新县大别山干部学院举办的基层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与以往的形式大有不同,安排合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等,课课精彩、场场感动,一次次灵魂受到震撼,一次次心灵得到洗涤和升华。4天的培训,时间随短但感触颇深,使我常常处在热血沸腾,备受感动和鼓舞的心理状态。可谓终身受益。
一、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别山精神憾人心魄
大别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中国红军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是大别山根据的革命中心,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先后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和徐海东、许世友等400多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领。怀着对革命老区的无限崇敬之情来到大别山,真正踏入这片红色海洋,才深深的了解了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无情。在艰难的革命岁月里,无数的大别山儿女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年新县总人口只有10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就有5.5万人。新县人家家儿女当红军,户户勇士成烈士,青山处处埋忠骨。近距离感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的时候,我不禁一次次热泪盈眶,这是一份对千千万万英雄儿女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感动,是一份对我们的党领导人民群众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震撼,是一份对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自信和坚定。我不禁在想,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他们这些很多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走上革命道路毫无顾忌地放弃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把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当我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红田”惨案旧址等地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正是他们秉持这样的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雄雄的革命烈火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大局,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时光飞逝,血雨腥风的年代随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代代传承和发展的大别山精神穿越历史时空,愈来焕发出光灿夺目的时代价值。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是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不达胜利不罢休的坚韧和奋斗;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智慧力量;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励着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二、深深感受信念的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听着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四度辉煌的革命历程时我肃然起敬;看到鄂豫皖苏区将帅馆内那一颗颗璀璨的将星、如山的雕像时我心潮澎湃;在苏区首府烈士纪念馆内在十三万烈士纪念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我的心情沉重而坚定,听到晏春山等烈士宁死不屈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泪下„„,这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念的力量。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人,只要有一种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精神就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困难,走向胜利,达成目标。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在全球形成“中国力量”,需要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铭记习总书记“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三、目标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先烈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身处当前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形势和工作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大家难免会有过一些困惑,为身处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转型时代而紧张,为自我价值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而焦虑。通过这次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学习,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它让我们深入思考: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当我们穿着红军服,顺着革命先烈转战过的小道攀登金兰山的时候,大家目标明确,一路高歌、不离不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会师”于山顶。在那一刻,我内心涌动的是坚定的信心与无限的力量,只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个华夏儿女坚持不懈、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只要我们研究院全体党员干部勇担责任,充发发扬先锋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找借口,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们研究院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基地、实力雄厚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目标。
第五篇:抗震救灾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行
抗震救灾精神永远激励我前行
莫代尤
2008年火红的五月,一场罕见的地震突然袭击四川汶川,刹那间让中国陷入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距“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11个多月,但当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再一次浮现在我的面前,却依然清晰得仿佛就在昨天、就在身边„„。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
这场灾难毁灭了无数人的家园,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挺起了中国人民的脊梁。面对这场地震大灾难,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抗震救灾的壮丽诗篇。
在这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
那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的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
那气壮山河的场面——80名将军带领10万子弟兵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凭着血肉之躯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抢救一个又一个的微弱而又顽强的生命。
那可歌可泣的场面——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倒塌之际,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死神,为他人撑起了生命的空间,救回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抗震救灾显示了中华儿女空前的团结力量,这是多么可亲可敬的民族凝聚力呀!凝聚产生美,团结就是力量!许多人都抱怨过国人的散漫,但是,在这次灾难面前,从中央到地方,举国上下,各方力量汇聚成为统一的力量——救人、抢险、捐款、献血、义演等;除此之外,不相识的路人帮助抬担架、送伤者,菜农
把自已家的农用车送到灾民手上,的哥的姐免费拉伤员到医院急救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了这种团结一心的奋进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战胜不了!
抗震救灾中彰显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精神。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内外中华儿女紧急行动起来,数不清的志愿者加入到救灾的队伍中来,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队伍。从中央领导到地方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款捐物。
在抗震救灾中,处处闪耀着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党中央、国务院、中央政府各部委、军队、武警,在第一时间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预案,数十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数不清的抢险救灾队伍赶往抗震救灾第一线,灾区干部和群众、其他地区干部和群众、企业和民间组织员工自觉行动起来,用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自救、互救、互助;解放军官兵、搜救队员不惜一切代价争分夺秒地去抢救一个又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广大医务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救援现场和手术台前;只要有一线生机,都在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救援队伍立即从四面八方奔赴灾区,各族人民迅速将紧缺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在这场大灾难面前,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心与心相连,肩与肩相并,凝聚起了压不倒、摧不垮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展示了血脉相连的民族深情。
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灾难临头,十万火急,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不分种族,不分老幼,不分集体与个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声出声,有血出血,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爱心和力量。
抗震救灾体现了“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精神,2008年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灾难,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从不屈服,在灾害面前表现出顽强拼搏、坚不可摧的伟大民族精神。全国军民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战斗在第一线,不怕疲劳、不怕牺牲。抗震救灾,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饱经沧桑,历来自强不息、愈挫弥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扶危济困、团结互助、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在抗震救灾的伟大战斗中,正是凭借这一宝贵传统,灾区人民才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
验。离开团结互助,我们不可能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离开团结互助,我们也不可能实现重建美好新家园的目标。苍天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见精神。全国人民只要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灾难留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灾难来临,生灵涂炭之时,我们的灵魂在深刻的感动中觉醒。睁开泪眼,我们清醒的认定:中国共产党是战胜灾难的坚强中流砥柱,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战胜灾难使我们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和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抗震救灾精神值得我们深知,我要“感谢”这一次特大自然灾害,正是这次自然灾害让人们放下了心与心之间的隔阂,让每个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让人们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更加的珍惜现在的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快乐。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旦认定目标、明确任务后,每个人争分夺秒,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收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我们就一定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00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