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互联网服务不能牺牲公众的信息安全感
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互联网服务不能牺牲公
众的信息安全感
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焦虑,正成为当前个人安全感缺失的重要源头。
近来,多家互联网企业平台被指侵犯用户隐私,但是均遭到上述企业否认。一时间,用户隐私安全问题受关注,企业采用用户的信息界限在哪儿?在企业、用户各执一词的情况下,用户的隐私安全又该如何保证?(中新网1月9日)很遗憾,报道并未对上述两个疑问,给出足够清晰和让人放心的回答。这不是报道的错,而在根本上指向一种必须被正视的事实:在当前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飞奔的年代,互联网企业合理使用用户信息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并没有形成一道有效的“防火墙”;即便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时做到足够谨慎,也不能免除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与焦虑。
在是否窃取用户隐私这件事上,基本上企业和用户各执一词。这种“拉锯”状况至少能说明两点问题:一,用户隐私是否被侵犯了,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判断依据,所以互联网企业与用户难以达成共识;二,当前互联网企业在用户信息使用上的表现,确实未能带给公众足够的安全感,所以才会引发普遍性的信息安全焦虑。
对于为何企业回应与用户感知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报道援引专家的说法称,这是因为侵犯用户隐私案件往往取证难。从目前媒体报道来看,很多都是用户自己感觉到的,还缺乏实证证明。法律上的取证难,构成了当前公众维护个人信息权益的主要阻碍。现实中,且不说互联网企业在信息采用授权上的不规范情况比比皆是,个人在网上被“精准营销”早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实。这能够证明互联网企业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确实未给公众形成准确的行为预期,对于可能的失范,公众无法不担心。
另外,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回应,也呈现出一种自相矛盾。如最近某社交软件平台回应可以看用户聊天记录一事时称,其“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然而,此前该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虽然我们能力上完全可以,但我们从来没有做过”,换言之,他们确实是可以看到用户的聊天记录,只是没有看。不能看与没有看,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我们拿什么保证互联网企业“不会看”? 对于互联网应用产品的权限限制,并不能说完全缺乏规定。如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就指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不得调用与所提供服务无关的终端功能。但哪些服务是相关的,哪些服务又是无关的,却是个疑问,互联网公司对此具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另外,2003年,我国就开始起草《个人信息安全法》,2005年提交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如今12年过去了,这部法律立法进程却并未加速推进。综合这些背景,当前的个人信息保护,从行业规范到法律,还是显得“粗线条”了,乃至留下了不小的空白地带,为互联网企业对个人信息的不规范采集与使用,开了方便之门。
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焦虑,正成为当前个人安全感缺失的重要源头。我们的个人信息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被泄露了?让渡部分个人信息以获得更好的互联网服务,两者间的合理边界到底在哪儿?我们与互联网企业所签订的信息授权协议,到底意味着什么?互联网平台可能拿我们的信息去干什么?在公众心中,这些都处于一种非常模糊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状态。
或许,个人信息保护的这种“宽松环境”,部分促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红利”。然而,一个健康而受尊重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必然要守住对个人信息实施有效保护这一关。给予公众足够的信息安全感,才能真正实现“技术进步让生活更美好”。当然,这不仅是企业的责任。
作者:任然
第二篇: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亲子关系,父爱不能“失陪”
2018国家公务员时政热点:亲子关系,父爱不能“失
陪”
近日,一段女儿哭诉父亲只爱工作不爱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女孩的父亲陈先生表示,之所以拍了这段视频是想留着以后给女儿看。而引发女儿对其哭诉的原因是,从事媒体行业的他常常因工作的关系不得不加班,导致平时陪伴女儿的时间太少让女儿感到了委屈。(2018年2月9日光明网)视频中7岁大的小女孩哭着向爸爸发出灵魂拷问,“工作才是你亲生女”“你根本就不爱我”“你凭啥下班了还在那边(工作)”“哼,你休息时间都不陪我,就工作”等“金句”戳痛不少网友的心,“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小女孩的满腔委屈”。
亲子陪伴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但是现实中,多数父母都不同程度地处于“失陪”状态。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集中在两点:从客观上来讲,当今社会工作生活压力很大,现实倒逼很多父母拼命工作,特别是军人、警察、医生、媒体等职业,因为其岗位的公共属性,确实在陪伴孩子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主观方面说,由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将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爷爷奶奶等第三方,并没有意识到父母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视频中小女孩的父亲陈先生就表示,“之前一直都觉得女儿很懂事,和她讲工作忙无法陪她她会理解,所以也不知道,其实她也有这么多小情绪”。应该说,小女孩的哭诉是偶然中的必然,说到底是对父爱长期“失陪”的一次“歇斯底里”。事实上,生活中孩子们闹情绪,就是要求父母“亲亲抱抱举高高”的一种情感信号。只是陈先生作为父亲在欣喜于女儿“懂事”的同时,却忽视了女儿长期以来的无奈和委屈。
在《奇葩说》里,范湉湉曾讲述过自己的经历。在和父亲交流到“想要怎样的父女关系”时,她说想要朋友那样的关系。于是范爸爸就像朋友一样,给女儿足够自由。但是有一年大年三十,但她回到家里,发现父母没有“管”她,两个人去旅游了。那时候,“觉得自己被忽略”的她立马打电话给父亲,爸爸问“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她哭了,“我不好,我非常不好,我一点都不好。我需要爸爸妈妈。”范爸爸最后说,“我错了,我现在决定做回你的爸爸。”其实,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这句话永远都不过时,无论父母多老,孩子多大。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正是因为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岗位上有无数个“陈先生”负重前行,我们的生活才会岁月静好,我们的国家才会复兴圆梦。然而,在对陈先生表示理解和点赞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审视反思,孩子成长路上,父爱“失陪”该不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龄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沟通与陪伴,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则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完善。2014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
会和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的“守护童年好爸爸教室全国公益行”项目针对“家庭中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0%的孩子希望父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44%的父亲认为自己工作太忙导致亲子活动减少,23%的父亲苦于孩子总缠着自己,26%的父亲则感觉亲子活动太单调。毫不夸张地说,对中国孩子而言,“希望父亲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自己”这件事,真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既令人唏嘘,更令人深思。
需要厘清的是,陪不陪孩子,从来就不是时间问题,而是价值排序的问题。在一次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吉尔博特聊天时,杨澜问他“手头事情太多,常分不清主次怎么办?”教授回答,“十年以后,你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所以,你知道答案啦。”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有个观点,“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亲不该“失陪”应早日成为共识和实际行动,唯有这样,才会让“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的遗憾越来越少。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福鹏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走向服务经济时代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走向服务经济时代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从43%提升至47%,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和故事。
电影《阿凡达》2010年初上映时,一个月的票房收入是21亿美元,也就是14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宝钢集团2009年全年的利润总额。而当年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收入,超过日本汽车工业加上机械工业的总和。
妈妈给孩子过生日需要一块蛋糕,第一个妈妈到自家农场取些小麦磨成面粉,再取些鸡蛋等,一样一样亲手来做,这是农业经济时代;第二个妈妈到商店买混合好的蛋糕粉,回家用烤箱烘烤蛋糕,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个妈妈更简单,直接向蛋糕店订购做好的蛋糕,不但不再烘烤蛋糕,也不再自己办生日宴会,而是外包给某家专门公司,请他们为小孩办一次难忘的生日宴会,这是服务经济时代。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服务经济其实早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了。经济形态演变有如小孩过生日的模式变化,软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越来越值钱。
一、全球步入服务经济时代
服务经济是从产业角度对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征的把握,指的是基于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形态。它在历史逻辑上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在事实范围上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
一般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来衡量经济体是否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如果一种经济形态中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或者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则可初步认为它处于服务经济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这是继工业革命后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可以称为“服务革命”。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一次崭新的产业革命,服务革命则是一次深刻、全面的经济革命。它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总体趋势。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比重已经超过3/5,服务业占发达国家经济比重已经超过70%,占发展中国家经济比重60%左右。更重要的是,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
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约58.26万亿美元,世界各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总体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抑或高收入国家或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将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后发工业化国家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变过程中,服务业发展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从就业来看,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它不仅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而且由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本质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也不断提高,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基本在60%~75%,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45%~60%,低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则在30%~45%。这也反映出,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越多。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内在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制定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人;服务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服务业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在看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各方面来看都明显滞后,在服务业发展深度(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业发展高度(信息化、知识化)和服务业发展广度(国际化、全球化)等三个核心维度上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规模较小
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偏低。当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70%,低收入国家为50%,中等收入国家为55%,高收入国家为74%。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较低,到2011年仅达到4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服务业仍以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普遍较为落后。缺乏专业化的中高端服务供应商,多数还是制造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式的自我服务。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制约了我国参与服务全球化和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
二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比较弱。从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一直保持较高状况,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基本上为缓慢上升的趋势。这种态势持续到2007年,达到最高值6.6个百分点,2008年拉动作用开始下降,2009年下降到3.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下降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密切关
系。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服务业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下降不利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结构欠佳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很不发达。在服务业中,为生活服务的一般传统服务业,像餐饮、家政、洗浴、美容美发等,基本能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像研发、金融、会计、审计、咨询、保险、物流、中介服务等,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将会很困难。以物流业为例,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我国接近20%,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是公共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经济结构合理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是一种关于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即由原来政府独自垄断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转变为政府作为主要提供者来提供制度安排和运行规则,其他社会主体主要通过竞争来参与公共服务。
目前,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更偏重公共服务市场化前期的规划管理,而对其建成过程、建成后实际运作则缺乏有效监管和后续管理制度和措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服务企业尤其是公用事业企业,比如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城市公用事业等服务领域,被完全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运营,忽视这些公用事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市场利益的需求,忽视这些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加大了企业负担,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影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制还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政企分开、企事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还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三)竞争力弱
一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从中外500强企业对比研究来看,无论是美国企业500强,还是世界企业500强,他们的服务企业数量比大体都在55%左右,营业收入占60%上下。而我国的500强企业中的服务企业数量比不到30%,营业收入占不到40%,存在明显不足。在专业服务业领域,世界排名前50的广告公司,美国有28家;前50个律师事务所,美国占42个;前50个咨询公司,全部是美国的;前25个市场研究公司,美国占14个;前25个会计事务所,美国占15个。我国服务业企业前100名中除金融类企业外,其余都是电网、交通运输类企业等依托实物资产提供服务的企业,而没有像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以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以人力资本为主要依托的服务业企业。
二是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快,但与发达经济体比较,还相对滞后。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但服务贸易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则显得滞后。服务进口1922亿美元,在美国、德国之后,位居第三;服务出口1702亿美元,在美国、德国、英国之后,位居第四。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与各国服务业开放程度普遍不高、国际市场开放的不对称性等都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服务”的全球竞争力不强。
第四篇: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从事信息发布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以注册用户公众账号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注册使用服务的网络平台。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注册使用或运营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注册使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发布政务信息或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提升政务信息发布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
第五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设立总编辑等信息内容安全负责人岗位,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六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使用者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使用者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根据信用等级提供相应服务。
第七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使用者的账号信息、服务资质、服务范围等信息进行审核,分类加注标识,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用户公众账号的注册主体、发布内容、账号订阅数、文章阅读量等建立数据库,对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并向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多个账号,或以集团、公司、联盟等形式运营多个账号的使用者,应要求其提供注册主体、业务范围、账号清单等基本信息,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资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开设的用户公众账号采编发布新闻信息。
第九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在使用者终止使用服务后,应当为其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
第十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履行信息发布和运营安全管理责任,遵守新闻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维护网络传播秩序。
第十一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通过公众账号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本平台公众账号的监测管理,发现有发布、传播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传播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公众账号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功能,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对使用者开设的用户公众账号的留言、跟帖、评论等进行监督管理,并向使用者提供管理权限,为其对互动环节实施管理提供支持。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对用户公众账号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环节进行实时管理。对管理不力、出现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据用户协议限制或取消其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功能。
第十三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服务协议和平台公约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公众账号及注册主体纳入黑名单,视情采取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指导推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使用者制定行业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多方参与的权威专业调解机制,协调解决行业纠纷。
第十五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接受社会公众、行业组织监督。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便捷举报入口,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恶意举报甄别、举报受理反馈等机制,及时公正处理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发布内容和日志信息,并按规定留存不少于六个月。
第十七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
第五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读懂公众对“家庭医生”的距离感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读懂公众对“家庭医生”的距离感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读懂公众对“家庭医生”的距离感。
近日,“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遭到网民吐槽,称和自身感触相去甚远。12月19日,记者从卫计委相关部门获得三点回应:一是家庭医生签约数字没有问题,是统计上来的;二是服务还要陆续跟上,请给时间;三是卫计委的相关司局近期将对这一新闻热点进行回应。(12月20日《科技日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站位不同,有时所见所闻所感亦大有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有关家庭医生的新闻,官方数据与公众感受大相径庭,与其说是对“家庭医生”概念的理解不一样,倒不如说是医疗惠民政策落地过程中,落点和效果与民生需求和公众预期尚有不小距离。
按照卫计委的解释,家庭医生并不是私人医生,目前还不可能为所有家庭提供一对
一、点对点的“私人订制”服务,其签约数和覆盖率统计依赖于层层上报汇总,其签约服务也只能做到优先覆盖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在此基础上,力争扩大到全部家庭所有人群。
笔者不怀疑“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来自于权威的数据统计,但有多少“签约”眼下仅满足于“纸上”而没有真正落地?有多少“服务”目前只是“承诺”还没有兑现?有多少工作“形式”刚刚构架而“内容”依然没有及时填充?别埋怨群众误解误读家庭医生这一新生事物,不少人之所以有“被覆盖”之感,恰恰说明了相关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期待各级卫计委都能正视“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的报道遭网民吐槽的问题,认真反思对照,打捞底层声音,精准破译民意,把推进家庭医生改革的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众都能真正感受到家庭医生服务的温暖和力量,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