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读后感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读后感
王洪岩
最近读了《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这本书,它是一本荣获美国《学习》杂志“教师必选”奖的书,光看书名,以为书中的内容就是介绍通过哪些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或是提供一些好的教学实录或教学方法作参考,翻开书本略看一遍,发现全书并没有围绕这一主题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更高效。反而是把教师每天应干的工作、怎么样去干都讲得很详细,似乎更适合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
全书分为十章,从新学期第一天到课堂思路环境;从备课作业到评价反思;从激发动力到家长关系等等,真是无所不包。
书没有前言,但有一段很简短的结语,摘录如下:“教书是一个有压力、高强度、不可预知的困难工作,它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但如果你端正态度,下定决心,讲究方法,那么教书就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回报的职业。要做到以上几点非常困难,却也让人激动,充满着挑战和乐趣。”还有一句:“你表现得越专业,别人就会越尊重你。”忽然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良苦: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成为专家型的教师,要从理念上、学科特点上、学生心理上、甚至大脑生理上、课堂技巧上、教育细节上全面的下功夫,可以说,功夫在日常,功夫在细节。与其说全书是用所有的章节回答了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不如说作者是用一个教师平凡的每一天、琐碎的每一日阐释了这个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必须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富有激情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心去对待学生,才能创造高效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它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实、安宁;它要求我们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夹缝中”曲折前行;它要求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情怀来面对、化解我们常常会有的“理想破灭”感;它要求我们真正为每一个孩子做到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该做的一切,让孩子快乐,让自己无悔。一个教师的专业生涯充满了各种有压力的事情,但我们如何来化解这种压力?如何避免把这种压力直接转嫁于学生身上?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深思的问题。
有些专家们眼中的高效课堂,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的空里,采取恰当的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还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坚守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同时充分利用本节课的资源,让学生明白丑与美,恶与善的客观真实”等等,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就像生活中的其它东西,教书是一个旅程,一些人可能走得快些,但是我们都在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努力成为走进我们教室的那些孩子生命中出色的教师。为着这个目标,我正努力着!
第二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读后感
《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读后感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张岩
假期中,阅读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本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究竟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呢?反思自己的教学,特别是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里,他们的残疾程度决定他们本在吸收知识上有障碍,如何能够更加高效的渗透学习的知识并不容易。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一、钻研教材是前提,吃透文本是法宝。
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是每一位教师有理由站在讲台前的前提。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课文的篇幅也长了,因此,我每个早自修都进入教室读课文,坚持读流利、读出感情。学生在我的带动下也喜欢读课文。真的,我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朗读课文上,一次一次地反复朗读,把每一篇课文都读得非常有感情,读出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印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真理。因此,每当上课时,我都会用动情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与学生对话,传达作者的情思,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的课上得虽然称不上行云流水、游刃有余,但也觉得得心应手了。
二、第一印象作用强,生字教学有技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最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比如,在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方面,老师们有的要求学生课后每个生字写一行,听写正确率能达到96%;有的则要求学生每个生字写三遍,听写正确率也能达到96%,甚至更高。显然,后者比前者效果好得多,学生起码会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自由安排,或体能上去了,或兴趣爱好发挥了。然而这一切都需要老师上课抓住技巧“精讲”,即抓住第一印象教生字。
三、落实好作业,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真正的高效课堂,需要师生一起共同努力。将我们的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有魅力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学堂和舞台。只有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尊严,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难忘的课堂,出彩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高效能员工读后感
《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读后感
努力把每一件小事情认真做好,以后才敢有人把大事情放心的交给你去做一本书就是一个火种,我认真阅读了《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这本书,感到受益非浅。这本书全面详细的介绍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高效能工作的黄金法则,对中国企业员工的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供了一套如何让低效率员工迅速成为高效能员工的方法。应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实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流的企业培育高效能员工;高效能员工造就一流的企业,这是思科公司董事长约翰·钱伯斯所说的话。《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一书详细全面阐述了企业员工高效能工作的黄金法则:认真第一;责任第一;要事第一;速度第一;创新第一;学习第一。该书为我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具体做法。
《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它正确、科学的引导员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阶梯。阅读此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现代企业员工必须具有认真仔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心,懂得做事的要诀,快速的工作速度,创新能力,很强的学习力,才能成长为高效能员工,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面对上级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安排,能否真正做到了快速、准确地完成。通过阅读《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使我更深刻认识到“认真工作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的可怕在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一认真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一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
通过阅读《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让我明白了,要学会控制,要永不言弃,要负责到底,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怕担责任而拒绝任何任务。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即使工作再辛苦再枯燥再困难,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作为电力行业的员工要勇敢的承担责任,把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做一名高效能员工,而绝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使我了解到在工作中要学习,更要善于学习。要保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只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感。要用高效能员工的工作观念武装自己,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培养自己,达到并超越现代职场的要求,而且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做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以变革为主基调的时代,作为企业的一员,应该懂得,只有改变和创新才能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质的飞跃。在工作中,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找准一个点,将最切合实际的、只是
平时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进,运用到工作中,就能给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好好的再认真阅读一遍《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它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让我对工作有了激情和动力,我要学习书中所提倡的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流的企业培育高效能员工;高效能员工造就一流的企业,这是思科公司董事长约翰·钱伯斯所说的话。知道约翰·钱伯斯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是读他的这本《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一书却是在最近的日子里。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全面的介绍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员工高效能工作的黄金法则,那就是:认真第一;责任第一;要事第一;速度第一;创新第一;学习第一。读完本书,心潮激动澎湃,因为它为我们每一位企业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具体做法,的确受益匪浅。它像一盏指路明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同样的一件事情,有些公司需要3-4个员工才能做好,而思科公司只需要一个员工就能做得更好。为什么?因为思科公司的员工的高效能的工作效率。纵观世界五百强企业之所以能比其他的企业做的更优秀更卓越,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大批高效能的员工。为什么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的员工会比普通公司的员工做的更好呢?其秘密就在于他们有一套让他们的员工高效能工作的黄金法则,那就是:认真第一;责任第一;要事第一;速度第一;创新第一;学习第一。
通过阅读本书,对照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下总结对比。看到书中介绍的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来,遇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努力的克服。让自己能保持不断的进步。现分项论述如下。
认真工作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的可怕在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一认真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一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一个人如果不能认真工作,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会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纵观我的工作,不能说是不认真。但有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差不多了,总是容易自我满足,其实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表现。作为一个井底之蛙是多么的可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改造过程中的接线施工工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可以了,自己很是感觉满意,可一对比别人,才发现自己的差距。仔细的分析一下才发现,只
要在施工过程中,哪怕自己再认真些,也会做的比现在要好的多。所以,毛主席的话的道理也在于此。只要一认真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另外,作为一名继电保护工作者,认真是我们必需的工作品质。二次工作的复杂程序也是可想而知。尽管实际情况是这样,但是还得要求我们不能出现任何一丁点的差错。因为那样的差错对于稳定的电网来说是不允许的,一旦出现恶性后果也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在对待工作上,无论如何的认真都不为过!
责任第一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只有这样,才能磨练自己。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呢,责任的使命感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应该主动的去承担责任,去主动关注工作的成功。只有有了责任意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拥有灵魂!
电力系统的工作有其行业的特殊性。普通行业的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充其量就是某个产品的不合格而已。而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电网的故障。轻则停条线路,重则影响电网。现在整个社会对于电网的稳定性的要求又这么高,国网公司对于安全问题又这么的重视,所以不允许我们在工作中出现任何的差错。这里面就有责任的问题了。
因为责任不是单纯的施加给一个人的一个方面,它伴随着很多个方面。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相应的责任,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只会使以后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人总是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总是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责任无论转了多少圈,最后还是会找到你的。
所以,我们的心态应该是:不要怕担责任而拒绝任何任务。社会的发展,公司的成长,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我们的个人工作职责也在不断的扩大。如果每个人都拿着公司的薪水,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还有什么后续发展的动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作为电力工人的我们应该勇敢的承担责任,敢于做出决定。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而绝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要事第一
任何一个人都会做事,但是很多人做事却总是不得要领,只会按部就班的做事,不会正确地做事。有些人把事情做完了才发现这不是公司需要做的事情,这是不会做事的表现。做事有诀窍,先把重要的事情做了,然后再去做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不分主次一通乱做,结果是什么事情都没做好,适得其反。
电力系统的行业工作特点最能体现要事第一的原则了。供电负荷按其重要程度分为的三类负荷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一定要贯彻这样的思想,重要的事先做,要事第一。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分类分批次的去做,这样,就算我们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我们也是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而不会被一些琐碎的不值得浪费太多时间的小事耽误了。要事第一的原则要以正确的安排要事为前提,我们必须得保证一直所做的最重
要的事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不仅要方法正确,更要目标明确。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速度第一
有些人工作速度真是慢得让人心急,他不是没有工作能力,他总是不着急。因为他觉得反正是公司的事,不是自己的事,慢慢来。整个工作中只要有一个人慢,整个工作都会慢下来,效率就没有了。
任何工作任务,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第一位的,完美程度是第二位的。因为我们得首先保证能完成工作任务。就算你把工作做的再完美,如果不能如期完工的话,又有什么用呢?电力系统的工作尤其如此。我们平时大部分的工作都会有一个停电期限的限制,这是整个电网宏观调度的结果,如果不能按时供电的话,企业的经济损失是第二位的,企业的信誉问题是第一位的。虽说目前电力行业是国有垄断经营行业,但我们自己要有市场意识。不能因为用户没有自己的第二选择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中,既然得到了工作任务,就要打起精神,迅速行动,取得绝对的速度,为出色的完成任务赢得胜利的时间。
正如美国思科公司的董事长约翰·钱伯斯所说,即使与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是一家习惯于以光速前进的公司,我们的每个错误也仍然几乎都是因为行动太慢才造成的。我们公司的发展是不是也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呢?我们的每位员工是不是也应该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呢?公司的发展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办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
创新第一
很多人都喜欢墨守成规地工作,不愿意去创新。说白了一句话,就是思维懒惰。说实话,有的时候,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总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思维活动起来,总是觉得无所谓了,墨守成规的把工作做完了就可以了。阅读了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以变革为主基调的时代,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应该懂得,只有改变和创新才能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质的飞跃。我不能要求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工作上的创新,但是我会要求自己每一个月必须在工作上有一个创新,不一定非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创新,自己平时工作的流程有没有可以创新的地方,省却中间的步骤,第一次的一点点的小小创新可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这种情况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实现工作的重大创新。多为公司想想,有了好的创新,公司肯定也会为我的待遇着想的。这个是双向的。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不要以为自己不是领导层,不是决策者,创新就与自己无缘,而只是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某某项具体的任务。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找准一个点,将最切合实际的、只是平时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进,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就能给工作带来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学习第一
在工作中学习很重要,工作中有很多技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掌握的,必须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提高,不学习就会落后。你永远只会一种技能,你的发展机会就会很窄。当你所掌握的技能过时了,你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工作中要学习,工作之外也要学习,多学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会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我目前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密集型的专业。对于专业的学习,永远无止境。就算是能单独的胜任工作,在工作中的学习强度都是很大的。更何况现在新设备新工艺,层出不穷,我们的学习也永无止境。只有保持在工作中的学习态度,才不至于被我们的工作落在后面。
在工作中要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学习有快慢之分,这就涉及到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问题了。首先要保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学习。只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精神有一种学习的愉悦感。最直接的学习方法就是向身边能遇到的人和事学习。要领导学习——领导之所以成为领导,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是我们学习的最直接目标;向同事学习——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秀点,我们要学会吸收;向经验学习——任何经验都是用代价换来的,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通过阅读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好好的再认真阅读一遍《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它让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让我对工作有了激情和动力,我要学习书中所提倡的高效能员工工作法则,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开展班组建设,打造高效能团队
搞好班组建设,打造高效能团队
企业的发展,靠的是先进的生产力,企业的生存,靠的是凝聚力。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最终要靠班组来完成,各项规章制度、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要靠班组来贯彻,原始记录、大量数据和信息,要靠班组来提供;企业的各项专业管理,要靠班组来落实。搞好班组建设,打造高效能的团队,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搞好班组建设就是要激活细胞,增强细胞的生命力,一切从基础工作做起。如何才能搞好班组建设呢?
一、完善制度,建立规范
科学严谨的制度是搞好班组建设的重要保证。制度的关键是落实,落实的表现是执行,执行的前提是知晓。要切实抓好这几个关键环节,实现以制度约束。以制度要求,以制度激励,真正把班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杜绝抓而不紧、抓而不力、抓而不实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完善制度,用制度来管人,用制度来用人,用制度来培育人,把制度真正落实到岗位。
二、掌握班员的思想动态,及时解除顾虑
每一个员工来到企业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希望自己的能力
变得更强,有的人希望增加自己的收入,有的人希望工作环境有无穷的乐趣,有的人希望在团队中找到友谊。每个员工都有他自己的个性, 需求和动机, 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条件下, 可能有不同的心态表现。要关心员工思想动态, 随时掌握员工工作状态和情绪变化, 了解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员工的情绪低沉期,及时给予引导或有可能的调整其工作岗位,多鼓励、少加压,使其有一定时间调整情绪。此外,要引导员工掌握我控制能力,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估计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调员工的行为代表企业的形象, 让其明白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并不能解决任何工作中的问题,反而会让其他员工丧失对你的认同或使企业的形象和利益受到损失, 良好的工作心态是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理智、客观的对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自我估计能力的强弱体现出是否有自知之明的理智。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做到忙而不乱, 保证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人本管理,激活班员的潜能 班组建设的最理想的境界,就是把每个班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各司其职,各自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的更好。这样就不愁班组建设不好。
首先关注一线员工的所需所想,满足员工被认可被尊重的价值
需要。根据员工的特性,鼓励其参与,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同时对其管理改善给与充分展示的平台和可转化、可实现的内部资源支持,使每一个员工在日常的细微工作中获得被认同感和尊重感。其次注重培养人,挖掘人的潜能和智慧。譬如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应该给与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并尽可能提供资源支持使之转化为工作激情和动力,在培养员工工作和管理能力的同时组织绩效同时得以提升。
人本管理,还应该以持续激励为主导,给与员工充分的改善空间,对其工作中哪怕微小的成绩也给与嘉奖和激励,使之获得持续的价值感和动力。
只要激活了人的潜能,甚至不用教会其多少技能和方法,他便会自动自发的进行改善。同时人的潜能激活需要教练式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的核心是引导、肯定、嘉许、激励,给予被管理者信心和动力。班组之星的评选机制便是激活人的潜能的有效工具之一。班组之星的评选是对优秀者的肯定、荣誉激励,同时也对后进者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是班组扬善抑恶的基本工具。具体操作如下:
一、根据班组的经营目标、业务特点等设置相应的标杆之星,如“业务之星”、“服务之星”、“质量之星”、“协作之星”等等,并未标杆之星的评选设计相应的评选标准。同时,根据每月评选出来的结果,建立“以强拉弱”交叉学习提升机制如每月业务知星对组内的其他组员进行培训,传授业务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质量之星对质检得分偏低的组员进行讲解培训,以此类推,推动整个小组各项业务全面提升,所有成员共同进步。
四、搭建多元开放、共享资源的学习的平台
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班组的知识库——案例库、经验库、工具库、教材库改善库、问题库、等等知识资源,这样每一次工作例会都可以转变为经验交流会、问题剖析会,学习研讨会,每一个问题解决现场都可以转变为培训现场。长期下来,积累的创新点、改善点都可以支持公司大的创新和升级,同时知识资源可以用于企业内部自主培训资源的建立,促进班组成员之间的主动学习和能力提升。
知识的资源有了,我们还要搭建一个方便查阅的平台,鉴于大量的资料都是电子资料形式存储,充分利用网络易于分享的优势搭建了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提供资料的共享。
五、学会换位思考,实施开放环境
要调动好班员的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班员们是怎么想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处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考虑,就能多一点方法处理解决各种问题。另外还可以实施一种完全开放的管理环境,每一个员工都参与管理,每一个员工都与整个组织互动,每一个员工都在组织管理中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
搞好班组建设,才能营造出一个团结向上、健康良好的班组氛围,使大家彼此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出一个高效能的团队。
第五篇:高效能的自己读后感
高效能的自己读后感
最近,公司发给我们《高效能的自己》一书,读了这本书对提高我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读了这本书,我认为以下几个习惯会让我的效率提高,“认真责任,要事高效,学习创新,其中,穿插了多个可读性较强的鲜活案例。我觉得这是这本书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认真、责任、学习“等等字眼,我们从小到大,从校园到工作岗位,可以说是反复讲、经常念。那么,现在重新来看它们,会不会有不同的感受呢?确实有。通读全书,我再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知易,行难“。大小道理谁都明白,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怎样付诸于行动。而把共同的认识变成切实的行动,这是一个人在成长中所必须经历的。也是我读了这本书体会最深的一点。不要光说不做。文中论述的这些习惯很有层次性,第一,”认真和责任“,这是必须的;第二”要事高效“,这是必要的。当把这四点都兼顾好了,”学习和创新“就成为必然的。把”学习“和”创新“巧妙地运用好,无疑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良好效果。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但是这些都不是影响他工作绩效好坏的唯一因素。为什么呢?因为,”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尽心尽责,认真负责,是对一家企业员工特别是”500强企业“职员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是”认真负责“。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的可怕在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一认真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一认真起来就可以变成现实。一个人如果不能认真工作,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会把事情办得一塌糊涂。纵观我的工作,不能说是不认真。但有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差不多了,总是容易自我满足,其实是一种固步自封的表现。作为一个井底之蛙是多么的可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工艺中涨粘速度的控制,总是觉得自己做的差不多了,可以了,自己很是感觉满意,可一对比别人,才发现自己的差距。仔细的分析一下才发现,只要在控制过程中,哪怕自己再认真些,补加不要太急量不要太多。也会做的比现在要好的多。所以,毛主席的话的道理也在于此。只要一认真起来,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另外,作为一名工艺操作员,认真是我们必需的工作品质。控制过程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尽管实际情况是这样,但是还得要求我们不能出现任何一丁点的差错。因为那样的差错对于料的质量来说是不允许的,一旦出现恶性后果也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在对待工作上,无论如何的认真都不为过!责任第一,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也能负;只有这样,才能磨练自己。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呢,责任的使命感又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应该主动的去承担责任,去主动关注工作的成功。只有有了责任意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拥有灵魂!生产浆料有其行业的特殊性。普通行业的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充其量就是某个产品的不合格而已。而pu生产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整釜料的报废。现在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所以不允许我们在工作中出现任何的差错。这里面就有责任的问题了。
因为责任不是单纯的施加给一个人的一个方面,它伴随着很多个方面。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属于自己的相应的责任,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只会使以后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人总是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总是要面对生活和工作的。责任无论转了多少圈,最后还是会找到你的。所以,我们的心态应该是:不要怕担责任而拒绝任何任务。社会的发展,公司的成长,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我们的个人工作职责也在不断的扩大。如果每个人都拿着公司的薪水,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还有什么后续发展的动力?到头来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作为一名工艺操作员的我们应该勇敢的承担责任,敢于做出决定。把我们的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做,而绝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第二是”要事高效“,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每天面对一大堆待办事宜时,如何从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中,梳理出头绪,提高办事效率,《高效能的自己》提供了一个简单且可操作的答案:要紧的事,先办。就是说,凡重要的、紧迫的事,务必先办。凡是有时间要求的、且是上级领导关注的工作,都属于紧要事。其他的事可以等一等。记得一位优秀的领导曾谈起他遇到的两个人。第一个是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是风风火火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两三分钟的时间,时间稍长一点,他就会一再地伸手看表,暗示你他的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七颠八倒,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毫无章法,也常为杂乱的东西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从来都是一团糟,他的办公桌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堆。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和安放。第二个人与上述那个人恰恰相反。你从来看不到他忙碌的样子,他做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温和。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工作,各样东**放得也有条不紊。他富有特色的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并带动了整个公司的员工,大家做起事来都是按部就班,极有秩序,整个公司秩序一派井然。可以看出工作有秩序,处理事务有条理,在办公室里不浪费时间,自己心神安定,办事效率也极高。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就会变得很充裕,领导者的事业也必能依照既定的计划去进行。
第三是”学习和创新“。当做到了”认真、责任、小心、高效“,那”学习和创新"很可能就会水到渠成,成为一种必然。我们首先就要学习好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对照《高效能的自己》,查找自己有待改进之处,学习里面好的习惯,这就是学习。然后我们也可以创新,创造更合适自己的方式方法。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要结合以上两点,不要盲目的学习和创造。合适自己的才是做好的。我们要以这个目的为原则,合理化的进行学习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