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
http://www.xiexiebang.com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串讲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含义
[多选]政治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2)稳定性;(3)强制性;(4)合法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
[单选]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
[单选]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多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第二节坚持和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坚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单选]完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途径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多选]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是:(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简答]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
(1)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2)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3)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4)实施公务员制度。
(5)转变政府职能,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
(6)调整和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7)提出依法治国方略,加快人大立法速度,完善人大立法制度。(8)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9)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
(10)按照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
[多选]我国要想加强制度建设,就要着重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建立
[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单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多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法律执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负责人、订立对外条约等权力。同时它又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某些职能。
二、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的发展
[多选、简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1)1956—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多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至此党中央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三个层次的领导体制。第二节当代中国的国体
一、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单选]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多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经济利益,通过制定法律和制度,以确定其政治统治权的。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统治的工具。
[单选]人民民主专政是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具体形式。
二、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简答]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2)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中居于领导地位。
(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有机联结起来。
(4)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群众基础,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形式
一、国家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也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形式(单一制、复合制)和国家治理形式(集权制、民主制)。
[单选]在国家本质与国有形式的关系即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上,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家形式在根本上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社会的经济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的。
[多选]君主立宪制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多选]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形式。
[多选]决定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制还是制合制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民族问题和宗教因素等。[简答]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它分为哪几种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区域组织,即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关系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两种形式。
(2)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具有统一宪法和国籍,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
(3)联邦制,指由共和国、州、省、邦等联邦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二、中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单选]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度的实质和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三、中国国家结构形式
[论述]中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4)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独立完整的保证。
(5)我国的单一制形式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状况,有自己的特点。第二节当代中国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单选]政府职能变化是国家机构变革的根本依据,而政府职能是由社会需求产生的。
二、国家机构的分类
[多选]自国家产生以后,任何国家其国家职权主要分为三部分:议事立法权、行政管理指挥权、司法权,并依此设立三大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多选]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两种基本组织形式。[单选]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一般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从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三、中国国家机构概况
[多选]我国国家机构系统,按其性质和职能可以分为五部分: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单选]中国国家军事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它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
四、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多选]中国国家机构设置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议行合一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举和选举制度
[单选]自由选择是选举的关键,选举与自由、民主相联系,是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
[多选]选举程序包括建立选举机构、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计票方法、确定当选等。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第二部选举法颁布后,根据选举实践,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第二部选举法,分别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正。
[单选]第四次修正规定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第二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遍原则 [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即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是否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年龄条件的限制,必须年满18周岁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条件的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选举的平等原则
[单选]选举的平等原则首先表现在“一人一票制”上。[单选]《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级人大代表、市级人大代表、县级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四、秘密投票的原则
[多选]我国选举法规定了投票的四种类别:“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
第三节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单选]中国县级和县级以下(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单选]《选举法》第7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选区划分
[单选]县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为120名,每5 0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三、选民登记
[简答]选民登记的主要工作是:
(1)每次选举前对上次选民登记后新满18周岁的、被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后恢复政治权利的选民,予以登记。(2)对选民经登记后迁出原选区的,列入新迁入的选区的选民名单。(3)对死亡的和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从选民名单上除名。
(4)精神病患者不能行使选举权利的,经选举委员会确认,不列入选民名单。[多选]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利:
(1)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2)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行使选举权利的;(3)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5)正在受拘留处罚的。
[单选]选民登记后,选举委员会应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选民名单。
四、代表候选人的提出与确定
[多选]直接选举人民代表时,代表候选人按选区提名产生:(1)按选区推荐候选人。(2)确定代表候选人。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5日以前公布。(3)介绍代表候选人。[多选]《选举法》规定可以提名代表候选人的:(1)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2)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五、投票选举和当选
[单选]获得过半数选票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选举法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
[单选]另行选举时,代表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1/3。第四节间接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主持选举的机构 [单选]《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及分配
[单选]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必须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单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解放军单独组织选举产生,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单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省、自治区每15万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直辖市每2.5万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但是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 000名。
三、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确定和正式选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两天。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代表,也可以在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是在选举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单选]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选举法》规定的比例,可以进行预选。第五节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监督、罢免
一、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职权及保障
[单选]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组成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如对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多选]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1)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2)县级以上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可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3)对代表参加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在其执行代表职务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享受所在单位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简答]人大代表的义务有:
(1)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2)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3)密切联系群众和原选举单位,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罢免及人大代表的辞职和补选
http://www.xiexiebang.com
1.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2.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书面提出申辩意见),县级人大常委会将罢免要求和申辩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3.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罢免案有两种方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委会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罢免案应当写明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主席团会议和大会全体会议上或在主任会议和常委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席团或主任会议将申辩意见印发会议。
4.对县、乡级代表提出的罢免要求由县级人大常委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对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提出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或主任会议提请全体会议表决。
5.罢免人大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罢免县级和乡级人大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罢免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代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代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或者须经该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依法被罢免的代表,如果在人大担任职务的,其职务也被相应撤销。
第五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单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由选民或代表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及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体系即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构,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相适合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3.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设置国家机关,可以有效地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得到迅速执行,人民的意志得到有效实现。[单选]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多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位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
(2)中央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单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由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多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
[多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单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重要方式是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多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1)会议准备工作;(2)预备会议;(3)全体会议;(4)代表团会议和代表小组会议。[多选]主席团会议决定下列事项:(1)副秘书长人选;(2)会议日程;(3)表决议案的办法;(4)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日期;(5)其他需要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事项。[多选]立法程序:(1)提出议案;(2)审议议案;(3)表决与通过;(4)公布。[多选]选举或决定任命的程序:(1)候选人提名;(2)候选人介绍;(3)选举或者决定任命。
[单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单选]国务院总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5年,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多选]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拥有广泛的权力,一共有21项职权,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5)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权可分为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委员长会议
2.常务委员会会议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合议制机关,实行集体讨论、集体决定的集体领导制度。规定由委员长主持常委会的工作,召集常委会会议。[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常委会全体组成人数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常委会委员除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
http://www.xiexiebang.com
请假的以外,应当出席会议。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的程序(立法程序)1.提出议案包括法律案。
[单选]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议案的有:委员长会议;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2.审议议案。
3.法律草案的审议。4.对议案的表决。5.公布。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他国家机关实行工作监督的程序 1.听取和审议专题工作报告的程序。2.提出质询案的程序。
[单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单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
六、全国人大常委会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2.办公厅。
3.工作委员会。
[多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工作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多选]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委员会有法制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第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一、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多选、简答]《宪法》第70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和全国人大认为需要设立的其他专门委员会。
[多选]十届全国人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共设立了9个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简答]
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议案;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3.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命令、指示和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提出报告;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的时候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报告;
5.对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第一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即地方立法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有: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
(2)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使审议、决定、任免、监督等15项职权,可以归纳为下列5个方面:
(1)在本行政区域,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2)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情。(3)组织国家机关。(4)监督权。
(5)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经过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
http://www.xiexiebang.com
[多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1)预备会议。(2)全体会议。[多选、简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1)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2)提出和审议、表决议案;
(3)选举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决定和选举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导人;(4)向本级人大及常委会提出工作方面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5)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6)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和询问。
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和审议议案程序
[多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和 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决定任免的程序 1.候选人提名。
[多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30人以上书面联名,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20人以上书面联名,县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书面联名,可以提出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候选人。2.候选人名额的确定。3.正式选举和决定任命。
第二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组成、任期
[单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同本级人大每届任期相同,即每届任期五年。它行使职权至下届本级人大选出新的常委会为止。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地方立法权。
[单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单选]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的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本市情况的需要,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2.其他职权:(1)保证权。
(2)领导、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召集本级人大会议。(3)重大事项决定权。(4)监督权。
(5)人事任免权。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工作程序 1.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人大常委会会议。
[多选]主任会议的主要职责:负责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负责召集人大常委会会议。
[多选、简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内容主要有: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决定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有关人员的任免;审议和通过议案;受理质询案等。2.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多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3.听取国家机关的专题工作汇报;听取人大各有关机构报告。
4.对其他国家机关和下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建议有关机关予以纠正。5.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
[多选]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机构 1.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2.综合办事机构。3.工作机构。
4.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第三节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 人大专门委员会
一、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产生和组成 [单选]县级人大一般不设立专门委员会,而只设立工作委员会。
[单选]人大主席团或者1/10以上代表书面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议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由主席团提请全体会议决定。
二、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提出议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2.审议本级人大主席团或本级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提出报告。3.审查政府工作报告。4.审议质询案。
5.审议政府决定、命令、规章和下一级人大的决议案。6.提出立法意见,起草法规和决议草案。
7.检查监督与本委员会有关法律、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必要时可提出报告。8.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听取意见和建议。
9.对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交付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组织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综合上报。10.办理属于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内与本委员会有关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事项。第四节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乡级人大的任期
[单选]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由3年修改为5年。
二、乡级人大的职权 1.保证权。2.决定权。
3.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工作实施计划。4.选举权、任免权。
5.听取和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6.维护公共利益权。
三、乡级人大的工作机构
[多选]乡级人大的工作机构有: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多选]《地方组织法》规定,乡级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是:
(1)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2)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第五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不同)。3.与政党关系不同。
4.人大代表和议员的区别:
(1)在选举方式上,西方国家议员大多通过竞选产生,而我国人大代表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差额选举产生。(2)人大代表和议员的阶级基础不同。5.组织形式、组织机构不同。
[论述]
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自觉地维护国家的这一根本制度。
2.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和执法监督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可以制定全国性法律或地方性法规。3.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监督。
4.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制度建设。5.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第一节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的演变
[简答]世界各国国家元首行使的职权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从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看,基本职权有下列八项:(1)公布法律权。(2)发布命令权。(3)召集议会权。(4)外交权。(5)统帅武装力量权。(6)任免权。(7)赦免权。(8)荣典权。第二节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职权
一、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 1.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
[多选]我国对国家主席候选人资格的规定:一为政治条件,即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二为国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三为年龄条件,要年满45周岁。
2.国家主席的提名、选举、任期
[单选]1954年和1982年《宪法》都规定中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单选]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的职位。
3.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
[多选、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独立的国家机构,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中的地位是: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职权。
二、国家主席的职权
http://www.xiexiebang.com
[多选]对内方面职权:(1)公布法律。(2)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3)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4)发布特赦令。(5)宣布进入紧急状态。(6)宣布战争状态。(7)发布动员令。[多选]对外方面职权:
(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
(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单选]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或废除,再由国家主席予以批准或废除。第八章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
第一节国务院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
一、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单选]在国际交往中,国务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出现,代表整个国家。
二、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多选]按照1982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单选]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相同。”第二节国务院的职权
一、国务院的职权
[多选、简答]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的职权有18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立法权;(2)提案权;(3)领导权;(4)监督权;(5)人事权;(6)决定紧急状态权;(7)其他权力。[多选]国务院的领导权表现在:(1)经济领域。(2)社会领域。(3)国防领域。(4)行政区划领域。(5)外事领域。
二、国务院职能转变
[多选]国务院的职能具体表现为:(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加强市场监管。(3)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4)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多选]政府正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转变职能:(1)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职能。(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三节国务院机构设置
一、建国以来国务院机构设置的沿革
1.计划经济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多选]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需要原则、统一原则、精简原则和效能原则。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国务院机构的设置
[单选]1993年的机构改革,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力求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现阶段国务院机构设置 1.国务院组成机构。
2.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3.国务院直属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
5.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6.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
第四节国务院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
一、行政首长负责制
[多选、简答]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包括:(1)全面领导权。(2)最后决定权。(3)人事提名权。(4)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二、国务院会议制度 1.国务院全体会议
[多选]国务院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项;(2)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3)通报国内外形势。2.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由总理召集和主持 [多选]国务院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1)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2)讨论法律草案、审议行政法规草案;(3)通报和讨论国务院其他事项。
三、国务院工作规则
1.国务院工作的指导思想; 2.推进依法行政;
3.推进政务公开制度; 4.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5.加强行政监督。
第九章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 第一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组成和任期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
[单选]我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中央政府统率全国各级地方政府,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实行垂直领导。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和任期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
(1)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2)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
[单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都是5年。第二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一、地方政府职权的规定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6)关于乡、民族乡、镇的建置的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2.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3.县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制令权。(3)管理权。(4)领导与监督权。(5)保障权。4.乡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执行权。(2)保障权。(3)其他职权。
二、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论述]省级政府作为最高一级地方政府,当前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强法规制定与规划引导,强化宏观经济管理职能。(2)实行有进有退,弱化微观经济管理职能。
(3)完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4)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5)理顺省级政府与市县级政府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
[简答]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县乡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务。
(2)落实中央提出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目标,促进县城范围内的公共事业的发展。
(3)把握辖区的社会经济走向,特别是区域的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并通过制订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提供政策指导,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和领导体制
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单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政府机构设置
[多选]依据人口、面积、工农业总产值及预算内财政收入等指标,将县一级政府分为四大类: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县;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多的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居中的县;经济贫困、人口较少的县。3.乡级政府机构设置
[多选]自1993年以来,我国确定了有关地方政府的分类办法,依据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土地面积等指标,可将乡镇分为三类:经济发达、规模大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大小居中的乡镇;经济不发达、规模小的乡镇。4.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多选]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
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 1.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多选、简答]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就是明确各级行政首长在本级人民政府的全部工作中负有“三权一责”,即:(1)全面领导权。(2)最后决定权。(3)人事提名权。(4)行政首长负全面责任。
2.会议制度[简答]政府会议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为:(1)政府会议的召集人和主持人通常是本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
(2)政府会议的参加人都是本级政府的成员,他们熟悉自己经管部门的情况,掌握一定的实权,他们发表的意见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3)政府工作的重大问题经由政府会议讨论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单选]政府行政会议又叫“行政首长办公会议”,是指县级以上地方行政首长为处理日常工作,召集本级政府有关成员出席,并邀请有其他人士列席的会议。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规则
[多选]地方政府的行政原则包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加强行政监督以及推行政务公开等。[多选]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是:(1)依法公开。(2)真实公正。(3)注重实效。(4)有利监督。[多选、简答]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要求是:
(1)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和企业、事业单位办事。(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管理。
(3)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4)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第四节当代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概念及实质
[单选]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的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关系,其核心是中央政府代表的国家利益和地方政府代表的地方利益两者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三种模式
[多选]我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实践中有三种模式: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域关系模式;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关系模式;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模式。
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 1.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2.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3.应当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和责任原则。
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现状 1.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关系
[单选]我国是单一制国家,政府体系是一元的,中央政府处于核心地位。中央和地方之间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关系。2.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关系(1)实行党管干部原则。
(2)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我国的干部人事管理的组织体制,主要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管理部门构成,实行分部分级管理的原则。
(3)实行统一的公务员制度。3.中央和地方的法律关系(1)立法主体多元化。(2)法治的统一化。4.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1)财政关系的重要性。
(2)1992年以后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3)加强税收管理,防止税源流失。5.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关系
第十章当代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单选]民族问题不等于阶级问题,因为民族与阶级、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的历史范畴。民族和民族矛盾作为历史范畴,其存在比阶级和阶级矛盾更加稳定、长久。
[单选]当代中国依然存在民族问题,但它基本上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内部矛盾。
二、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采取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简答]
三、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在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来不是一种殖民关系。
3.在国际上还存在着民族分裂主义和其他敌对势力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与抵御它们可能的分裂、渗透、颠覆,维护祖国的统一、独立与安全,更需要居住在广大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团结、统一于一个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单一制社会主义国家。4.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5.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基本特点
[单选]1950年5月,成立了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县级自治区——甘肃省天祝自治区(1955年7月改名为天祝藏族自治县)。
[简答]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是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特点:
(1)实行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在单一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不具有独立或半独立的联邦行政区域性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根本大法和依据,各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循。
(3)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权,都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
(4)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体现了民族自治和地方自治的结合,是一定的政治形式同一定的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地方政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适应了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能充分满足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要求。第二节中华民族自治区域的自治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单选]盟设在自治区与自治县之间,是作为上级国家机关的派出机构而存在的,其行政地位与地区行政公署一致。[多选]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http://www.xiexiebang.com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性质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也是中央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确保民族地区在稳定中发展,与其他地区平衡、协调的重要保证与工具,中央政府及上级政府的决策通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转变为与少数民族相适应的执行方案,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简答]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任务
(1)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2)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4)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6)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三、自治机关的组成及自治权 1.人民代表大会
[单选]民族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重要表现和任务。2.人民政府
[单选]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管理体制与一般地方人民政府基本一致,但是由于自治权,使其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突出地体现在财政管理体制上。3.自治权
(1)立法权。
(2)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3)人事权。
(4)治安管理权。(5)经济管理权。
(6)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7)自然资源开发及地方基本建设权。(8)对外贸易权。(9)财政权。
(10)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管理权。(11)流动人口及计划生育管理权。(12)环境保护权。
四、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单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单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处理案件。[论述]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第十一章当代中国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一节特别行政区制度概述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国两制”构想和方针的具体体现 [简答]“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包括:(1)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2)坚持“两种制度”。(3)高度自治。
[多选]特别行政区是地方的政权,除在外交、国防等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
二、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1.特别行政区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
(1)特别行政区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2)特别行政区是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基本保留原有法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的特别行政区。
(3)特别行政区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高度自治权,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般地方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简答]2.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使下列权力(1)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2)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3)任命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4)对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备案。(5)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6)有权解释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单选]制定和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职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
[多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主要是指立法权、司法权、行政管理权。第二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
一、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
[多选]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1)规定“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2)规定“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二、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和产生方式 1.任职资格
[简答]行政长官的任职资格要满足四方面的条件:(1)国籍条件:必须是中国公民。
(2)居住年限条件:通常在香港、澳门居住连续满20年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3)年龄限制:必须年满40周岁。
(4)有无外国居留权的限制:在香港无外国居留权是参选行政长官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外国无居留权的人才能担任行政长官,而在澳门无外国居留权不是行政长官参选的条件,只是行政长官任职的条件,也就是行政长官在任职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2.产生方式
[多选]行政长官产生须经两个法律程序:(1)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2)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三、行政长官的任期、辞职和代理
[单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为5年,可以连续任一次。[多选]行政长官必须辞职的情形:
(1)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
(2)因两次拒绝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仍以全体议员2/3多数通过所争议的原案,而行政长官仍拒绝签署;(3)因立法会拒绝通过财政预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解散立法会,重选的立法会继续拒绝通过所争议的原案。
四、行政长官的职权 [简答]《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分别规定行政长官行使13项和18项的职权,归纳起来主要有:(1)领导权。(2)执行权。
(3)行使部分立法权。(4)批准决定权。(5)人事任免权。
(6)行使部分司法权。(7)有权解散立法会。
五、行政长官决策的咨询机构 [单选]《香港基本法》规定:除人事任免、纪律制裁和紧急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外,行政长官作出的重要决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制定附属法规、解散立法机关,都要征询行政会议的意见。
[多选]行政会议(行政会)的成员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第三节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与公务员制度
一、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与主要官员的任职资格 1.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机关的设置(1)“三司”(即政务司、财政司、律政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第一级政府机构。(2)“局”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第二级政府机构。(3)香港特别行政区除了设置“司”、“局”之外,还设置“署”、“处”等政府机构。2.特别行政区政府机关的职权
[简答]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享有以下六项主要职权:(1)制定并执行政策;(2)管理各项行政事务;
(3)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4)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
(5)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
(6)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3.主要行政官员的任职资格 [多选]《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官员由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单选]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的任职资格与香港的基本相同,但《澳门基本法》没有规定主要官员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
二、廉政公署和审计署是独立工作的政府部门
[多选]廉政公署的主要职责是调查一切违反各项条例规定的贪污舞弊案件,并立案检举或进行处分,其反贪污的主要对象是政府部门、还有公共机构和私人公司。
[单选]审计署的职责是审核政府账目,确保政府的财政和会计账项正确适当。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公务人员的任职资格
[多选]担任特别行政区公务人员者,原则上必须为特别行政区的永久性居民。但《基本法》也规定某些公务员职位也可由非永久性居民和其他人担任,主要是:(1)被香港特别行政区留用的原香港政府的公务人员;原在澳门任职的公务人员,包括警务人员和司法辅助人员。(2)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聘请担任顾问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英(葡)籍或其他外籍人士。2.公务人员的晋升
[多选]香港公务人员的晋升有四个条件:(1)行为良好;(2)能力足够;(3)经验丰富;(4)学历相称。3.公务人员的薪金与福利 [多选]在香港,“津贴”是公务员薪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津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工作或职务有关的津贴,如额外职务津贴、超时工作津贴、署任津贴等。另一类津贴与职务和工作无关,包括预支津贴、家庭器具津贴和子女教育津贴等。第四节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
一、立法会的职权
[多选、简答]按照《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行使下列主要权力:(1)制定法律方面的职权。(2)财政、税收方面的职权。
(3)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的职权。(4)监督权。
(5)对《基本法》的修改提案权。(6)立法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二、立法会主席及议员的权利和义务
[多选]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行使的职权主要包括:(1)主持会议;(2)决定议程和开会日期;(3)在休会期间召开特别会议;(4)应行政长官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可以直接召开紧急会议);(5)立法会议事规则规定的其他职权。[多选]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依法行使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权。为了保证立法会议员依法行使权力,《基本法》规定立法会议员在任职期间享有下列权利,主要有:(1)质询权。(2)立法提案权。(3)豁免权。
[多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经立法会决定,即丧失其立法会议员的资格:(1)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无力履行职务;(2)担任法律规定不得兼任的职务;
(3)未得到立法会主席同意,连续5次或间断15次缺席会议而无合理解释者;(4)违反立法会议员誓言;
(5)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内或区外被判犯有刑事罪行,判处监禁30日以上。第五节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多选、简答]根据《基本法》,特别行政区司法制度的主要原则是:(1)独立审判原则。
(2)遵循先例原则(香港)。(3)陪审制度原则(香港)。
(4)保留普通法的诉讼原则(香港)。
二、法院体系
[多选]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体系为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
三、法官制度
[单选]担任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澳门终审法院法官,必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单选]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首席法官任用、澳门终审法院法官的任用,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的同意,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四、律师制度
澳门的律师分为大律师和律师两类。大律师,即执业律师,是有资格独立开业,在法庭上为当事人代理或辩护,独立处理日常律师业务的法律专业人士。律师则被称为律师助理或法律代办,是协助执业律师处理律师业务的法律专业人员。在澳门,律师公会是律师的专业组织。第十二章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司法工作制度则包括审判制度、检察制度、侦查制度、执行制度、律师制度等。第一节当代中国审判制度
一、审判制度的含义和性质
[单选]审判制度具体说是法院审理和裁决案件的制度,是国家对因社会冲突而引起的纠纷案件的审理和裁决,是国家权力在冲突解决领域最集中的体现。
[单选]审判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亦即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有什么性质的审判制度。
二、审判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多选]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1)独立审判原则。(2)依法审判和未经审判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3)平等审判原则。(4)民主审判原则。
[多选]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1)两审终审制。(2)公开审判制度。(3)合议制度。(4)回避制度。(5)陪审员制度。(6)审判监督制度。
三、人民法院的职权和组织体系
http://www.xiexiebang.com
1.人民法院的职权
[多选]我国人民法院拥有如下职权:(1)审判权。(2)司法解释权。(3)指导权。(4)司法行政权。(5)司法建议权。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多选]我国的法院有普通法院与专门法院之分,普通法院包括由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组成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多选]专门法院根据特定的组织系统或按照审判案件的特殊性质而设置,目前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和森林法院。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没有设置专门的行政法院。3.人民法院的内部组织体系
[多选]各专门审判庭审理案件由法定的审判组织具体承担。我国法定的审判组织形式有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三种。
四、法官制度
1.法官制度与法官职责
法官的职责包括: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2.法官任职条件 [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9条规定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23周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5)身体健康;
(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多选]《法官法》第10条明确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提任法官: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公职的。3.法官职务的任免
[单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4.法官的培训与考核
法官的考核由所在人民法院组织实施,考核内容包括:审判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审判业务和法学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和审判作风等。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作为对法官进行奖惩、培训、免职、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和等级的依据。第二节当代中国检察制度
一、检察制度的含义和性质 1.检察制度的含义
[多选]我国的检察制度,具体而言,是指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依法定的职权,对法律的统一实施进行专门监督的一种司法制度,它包括公诉制度、审判监督制度、侦查监督制度、执行监督制度和对公职人员实行法律监督的制度。[单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二、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和活动原则 1.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多选]在我国检察机关内部实行检察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多选]2.检察机关的活动原则:(1)法制原则。(2)检察独立原则。(3)双重领导原则。
三、检察机关的职权和组织体系 1.检察机关的职权
[多选]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判监督权。(2)侦查监督权。(3)执行监督权。(4)立案侦查权。(5)公诉权。(6)民事、行政诉讼参与权。2.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
[多选]人民检察院的机构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发挥检察职能的组织,一种是发挥行政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多选]检察委员会是人民检察院的重要检察组织,由检察长、副检察长、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等构成。
[单选]检察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讨论和决定重大案件和重大问题。但是,检察长如果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检察委员会中多数人的意见,可以就有关问题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这是检察委员会与审判委员会在运作上的根本区别。
四、检察官制度 1.检察官的含义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多选]检察官的级别分为12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2至12级检察官分为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多选]检察官的等级的确定,以检察官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2.检察官的职责
[多选]检察官有以下职责: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http://www.xiexiebang.com
3.检察官的任职条件 4.检察官职务的任免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民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任免。第三节当代中国侦查制度
一、侦查的任务 1.搜集证据。
2.查明案件事实。3.查缉案犯。
4.追缴赃物、赃款,收归国库或归还给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5.防止和减少犯罪。
二、侦查的程序(或侦查行为)1.讯问犯罪嫌疑人。2.询问证人、被害人。3.勘验、检查。4.搜查。
5.扣押物证、书证。6.鉴定。7.通缉。
三、侦查的强制措施
[多选]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强制措施有以下四种:(1)拘传。(2)取保候审。(3)监视居住。(4)拘留。第四节当代中国律师制度
一、中国律师制度的沿革
[单选]修改后的《律师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为我国律师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律师资格及执业范围 1.律师的从业资格
律师的从业资格,首先必须满足国籍条件和政治条件。其次,必须满足专业要求。2.律师执业资格
《律师法》第8条规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1)具有律师资格;(2)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3)品行良好。”
[多选]有下列情况的人员,即使具有律师资格,也不予颁发执业证:(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2)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除外;(3)被开除公职或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3.律师执业证的注册和管理
根据司法部颁发的《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律师执业证每年经司法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注册一次。注册时间为每年3月1日至5月31日。
[多选]注册的具体程序是:由律师本人总结一年来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及平时表现,由律师事务所审核、签署是否同意注册的意见。4.执业律师的种类 [多选]《律师法》第13条以及司法部有关文件精神,规定以下人员不得担任律师:(1)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现职人员;(2)各级党委、纪检委、政法委的现职人员;(3)各级人大主任、副主任及专职工作人员;(4)公证机关公证员;(5)监狱、劳教部门的现职人员;(6)工矿企业的保卫干部;(7)现役军人;(8)所在单位不允许从事兼职律师活动的人员。
三、律师的管理体制 [单选]《律师法》第37条规定,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多选]根据《律师法》第40条的规定,律师协会的任务有:(1)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2)总结、交流律师工作经验;(3)组织律师进行业务培训;(4)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检查和监督;(5)组织律师开展对外交流;(6)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7)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四、律师事务所 1.律师事务所的设立 [多选]《律师法》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2)有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资产;(3)有符合本法规定的律师。(4)发起人必须有3年以上的执业经验,并在申请之日前3年的执业活动中未受到过停止执业以上的行政处罚。2.律师事务所的年检
[多选]律师事务所应向住所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交以下年检材料:律师事务所年度执业情况报告、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副本)、经审计机构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事务所及律师的纳税凭证等。3.律师事务所的责任 4.律师事务所的种类
[多选]在我国,律师事务所有四种形式:国资律师事务所、合作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事所以及个人律师事务所。
五、律师的法律活动及其权利义务
[简答]根据《律师法》和三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律师在执业中有以下权利:
http://www.xiexiebang.com
(1)阅卷权。
(2)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的权利。(3)调查取证权。
(4)拒绝辩护或代理权。
(5)有得到法院适当的开庭通知的权利。(6)在法庭审理阶段的权利。(7)代行上诉的权利。(8)代理申诉或控告权。
(9)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障的权利。(10)获取本案诉讼文书副本的权利。
(11)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或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简答]根据《律师法》的有关规定,律师有以下义务:
(1)应当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2)不得私自接受委托,私自向委托人收取费用,收受当事人的财物。(3)必须依法纳税。
(4)不得以诋毁其他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争揽业务。
(5)必须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师协会,并履行律师协会章程规定的义务。
(6)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两年内,不得提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7)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8)必须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9)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10)不得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谋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者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财物。(11)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
(12)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不得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请客送礼或者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
(13)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实情或威胁、利用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实情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14)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扰诉讼、裁决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五节当代中国公证制度
一、公证与公证协会
[多选]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遵守法律,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单选]全国设立中国公证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公证协会。中国公证协会和地方会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
二、公证业务范围
[多选、简答]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合同;继承;委托、声明、赠与、遗嘱、财产分割;招标投标、拍卖;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纪录;公司章程;保全证据;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三、公证员执业资格
[多选、简答]担任公证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在公证机构实习二年以上或者具有三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四、公证程序
[多选]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
五、公证效力
[单选]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第六节当代中国法律援助制度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单选]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首次将“法律援助”明确写入法律,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法律援助机构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机构已基本形成了四级组织的架构:
1.在国家一级,建立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统一对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单选]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2.在省级地方,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律援助中心,对所辖区域内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
3.在地、市(含副省级)地方,建立地(市)法律援助中心,行使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和组织实施的双重职能。4.在具备条件的县、区级地方,建立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本地的法律援助工作。
三、法律援助条件和专业实施主体及资金来源
[多选]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申请人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http://www.xiexiebang.com
[多选]中国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
[多选]中国法律援助有三个基本的资金来源:政府出资、社会捐赠及行业奉献(主要指义务办案)。第十三章当代中国军事制度 第一节军事领导体制
一、中央军事委员会
[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多选]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单选]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
[单选]中央军委每届任期五年,与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
二、中央军委总部机关 1.总参谋部。2.总政治部。3.总后勤部。4.总装备部。
三、中央军委军兵种领导机关 1.军种领导机关
陆军、海军、空军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管理陆、海、空军的业务部门,又是陆海空部队院校等单位的领导机关。2.兵种领导机关(1)炮兵司令部。
(2)装甲兵领导机关。(3)工程兵领导机关。(4)防化学兵部机关。(5)通信兵部机关。
(6)第二炮兵领导机关。
(7)铁道兵领导机关和基建工程兵。
四、军区领导机关 1.大军区领导机关。2.省军区领导机关。3.军分区领导机关。4.人民武装部。
五、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简答]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除了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武警内卫部队和担负边防保卫任务的武警边防部队外,还有执行着不同任务,被称为“金、木、水、火、土”的5支特殊部队,它们分别是黄金部队、森林警察部队、水电部队、消防部队、交通部队。
六、国防部
[单选]国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军事工作部门,隶属于国务院。第二节军队干部制度
一、军衔制度
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设三等十级:(1)将官:上将、中将、少将;(2)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3)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单选]平时现役军官军衔晋级的期限:少尉晋升中尉3年,中尉晋升上尉、上尉晋升少校、少校晋升中校、中校晋升上校,各为4年。[多选]士兵亦有军衔,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志愿兵役制士兵和义务兵役制士兵。
二、军官服役
[多选]只有以下4种人才能任现役军官:(1)军事院校毕业的学员;(2)在中央军委批准开办的培训机构受训后,经考核适合任军官职务的士兵;(3)高等院校、中等学校毕业的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学生;(4)军队的文职干部和个别接受的非军事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多选]预备役军官包括下列人员:(1)退出现役转入预备役的军官;(2)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退出现役的士兵;(3)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4)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专职人员、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5)确定服军官预备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节兵役制度
一、兵役制度的含义
[多选]兵役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公民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
二、中国兵役制的沿革
[多选]现行《兵役法》规定: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三、新兵役制的基本内容
修改后的《兵役法》进一步完善了兵役制度,内容丰富:(1)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2)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3)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4)军事训练。
四、现役的平时征集和战时动员 1.平时征集
[多选]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
http://www.xiexiebang.com
[多选]应征公民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不征集。[单选]从1999年开始,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一律改为2年。2.战时兵员动员
[多选]为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而采取的特殊措施有:(1)现役军人停止退役,休假和探亲的军人立即归队。(2)预备役人员准备应召服役,得通知准时报到。
(3)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负责人组织本单位被召的预备役人员适时报到。(4)交通运输部门优先运送军人或预备役人员。第四节军队政治工作制度
一、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和原则
[多选、简答]军队政治工作内容丰富,主要包括:
(1)组织部队学习马克思主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抵御消极的不良思潮。(2)管理军队中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3)进行军事训练和战时政治工作。
(4)管理干部工作,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5)加强法制和防特保密教育等。
[多选]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坚持实事求是,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军队政治工作制度 1.党委工作制度 [多选]《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党(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它是该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单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党委和军政双首长领导的制度,即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根本领导制度。2.政治委员制度
基本内容有:在团以上单位设政治委员,营级设政治教导员,连级设政治指导员。3.政治机关制度
[单选]团或团以上的单位设政治机关,政治机关是中国共产党在部队中管理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机关。4.军内民主制度
[多选]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5.党支部建在连队的制度
[单选]连队是我军战斗序列编制的基本单位,是部队政治工作和军事管理的基础。第十四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多选]现代各国政党制度多种多样,但按其实质来分,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两种最基本的类型。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定了她在我国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多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组织体系和机构
一、组织制度
[单选]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简答]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选举、党内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体现:
(1)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
(3)有关全国性的重大决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能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
(4)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二、组织体系及机构
[多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1.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中央书记处;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2.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
[多选]3.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三、党组
[多选]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单选]党组必须服从批准它成立的党的委员会的领导。
四、党的纪律和纪律检查机关 1.党的纪律
http://www.xiexiebang.com
[多选]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单选]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
[单选]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2.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1)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2)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权。
[单选]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检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并且有权批准和改变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于案件所作的决定。如果所要改变的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已经得到它的同级党的委员会的批准,这种改变必须经过它的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第三节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单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
二、发展党内民主
[单选]发展党内民主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基础,是实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保证。
三、改革党的干部人事制度
[多选]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1)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2)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3)完善党委对干部选拔作用的民主决策机制。第四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一、多党合作制的形成与发展
[多选]多党合作必须坚持的四项重要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二、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和优势
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
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以人民政协为主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
三、多党合作制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论述]多党合作制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它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2)它有利于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
(3)它有利于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实行多党合作,可以有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5)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第五节中国的民主党派
一、各民主党派的建立和早期活动
[简答]中国的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二、各民主党派的性质、组织机构、参政方式 1.民主党派的性质 民主党派是:
(1)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3)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各民主党派的组织机构
[多选]各民主党派的组织机构一般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部分组成。3.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1)参政议政。(2)政治协商。(3)民主监督。
第十五章当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一、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1949年9月-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的人民政协,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第二阶段,1954年9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发生前,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第三阶段,1966年5月-1978年2月,文化大革命发生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人民政协陷于瘫痪时期。
第四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政协步入历史的新时期至今。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职能和任务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
[多选]人民政协的性质,被确定为“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
三、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
[简答]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
(1)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
(2)要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开展工作,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3)要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团结工作,不断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4)要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5)要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第三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 原则和组织机构
一、人民政协的组织原则
二、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
1.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和行使的主要职权
[单选]每届政协全国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经上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单选]政协全国委员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2.政协地方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以及行使的职权
[单选]根据《人民政协章程》规定,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单选]政协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第十六章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制度 第一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工作机制、工作机构
[单选]在中国,职工在企事业单位中享有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实现。[多选]根据《职代会条例》和《企业法》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下列五项职权:(1)审议建议权。(2)审查同意权。(3)审议决定权。(4)评议监督权。(5)民主选举权。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不同类型企业实行多种职代会管理的形式
(1)在国有独资公司和公有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企业、由公有资产控股企业进行托管、兼并、收购的企业,或由政府划转给大集团、大企业改制成为全资、控股的子公司的企业以及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继续坚持职代会制度。(2)在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职工股东大会制度。
(3)在公有资产参股比例较小或不参股的公司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可以实行职代会制度,也可以建立员工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等制度,组织职工实行民主管理。2.正确处理职代会与“新三会”的关系
(1)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会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但又各有侧重、各尽其职的关系。
(2)职工代表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对董事会作出的决策实施监督。(3)职工代表大会与监事会之间既互相配合又监督的关系。第二节村民委员会
一、村民委员会的发展、性质
[单选]我国的村民委员会是在人民公社解体后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
[单选]根据《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组织,是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目前已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村民委员会的组成、选举及职权、工作制度
[单选]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应当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连选连任。[多选]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单选]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三、村民会议的组成及职权
[单选]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单选]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有1/10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单选]召开村民会议,应当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过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四、村民委员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基层政府、驻农村单位、企业的关系
http://www.xiexiebang.com
1.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对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村民进行教育、帮助和监督。
2.驻在农村的机关、团体、部队、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不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不属于村办的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可以不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但是,他们都应当遵守有关村规民约。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和处理同这些单位有关的问题,应当与他们协商解决。第三节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一、社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组织 [单选]《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单选]居民委员会的建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多选]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还可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单选]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是: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简答]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2.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1)就业服务。
(2)社会保障服务。(3)救助服务。
(4)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5)文化、教育、体育服务。(6)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7)安全服务。
三、加强领导,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论述]加强城市社区建设:(1)要加强组织领导。(2)加强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建设。(3)加强社区服务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4)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单选】
1、不同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西方与非西方对垒原因:第一、权力、军事、经济的斗争;第二、文化上的差异在社会各项制度中,经济制度起决定性、根本性作用2、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制度特点(P17-P19);198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发展(P23-P24);文化大革命期间,“革命委员会”代替国家政权机构
3、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工农联盟为基础)、人大制度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人们民主专政主张的文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报告》
4、建国初期,行使国家元首职权: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建国初期,我国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5、我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体系中首要地位:国家权力机关
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组织形式:政体(人大)
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转变始于:1954年
亚里士多德指出任何国家都有三类机构作为构成基础:行政机构、审判机构和议事机构
国家机构设置原则: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议行合一、民主集中制
6、国家行政的性质:立法性活动国家行政的客体: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无论是“三权分立”还是“议行合一”,国家行政强调:执行性
行政法规称为:条例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职权始于:1979年
公务员制度建立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时间:2006年;公务员考核重点:绩
职位分类是指:以“事”为中心的分类
7、我国国家结构形式:复杂单一制(实行法治统一化)
由共和国、州、省、邦等成员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属于:复合制(主要形式:联邦制)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区别:是否实现中央和地方分权制 单一制: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朝鲜等
复合制: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苏丹、印度等
君主制国家元首产生:世袭元首有单一元首和集体元首之分 元首兼任政府首脑:总统制国家(美国、选举团选举产生)议会制国家元首:不行使国家行政权
人民直接选举产生、通过议会任命政府首脑:法国“虚伪元首”:德国
最早出现选举制的国家:雅典
8、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超过:10年(2届)
国家主席、全国(地级)人代、自治区(县)人大常委会、政协各级委员会任期:5年
城市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任期:3年 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县级政府的任期变化:2年、3年、5年
9、第一部选举法时间:1953年 选举制度原则(P52-P55);当代中国的选举制度渊源于:革命根据地的选举制度1979年选举法: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到县、自治县
1982年第一次修正第二部选举法:“人民公社”改为“乡、民族乡”
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代名额 农村:城市=4倍
直接选举区域:不设区的市、直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
直接选举联名推选代表候选人:10人直接选举中,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布时间是选举前:5天以前选举委员会公布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20天以前经登记确认的选民(按选区登记)资格:长期有效差额选举:1/5至1/2其他选民接受委托代选民为投票不超过:3人
10、全国人代和地方人代选举经费:国库开支第一届全国人代:1954年
国家主席职权(P122-P124)(年满45周岁);主席、副主席缺位时,全国人大补选暂代主席职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临时会议法定人数:1/5以上全国人代
全国人代总数不超过:3000(出席人数最低2/3)乡级人代基数:40;县级:120;设区的县、自治州:240;省、自治区、直辖市:350;少数民族代表12%;妇女代表不低于22%
人代联名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30名以上宪法修改案:1/5以上人代联名提出,2/3以上通过
人代提出本级人大议案(联名推荐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成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10人以上(县级);20人以上(设区的市和自治州);30人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
决定提出的议案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临时性机构);主席团提名(P74),决定事项(P75);各级地方行政首长副职产生:本级人大;向人大做工作报告的机关(P76)
全国人大职权:任免权(P74);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11、罢免:全国人代联名罢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县级以上人代罢免):1/10以上
设区的市、自治州联名罢免本级检察院检察长候选人:20人以上
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名罢免本级法院院长候选人:30人以上
县级人代:50人以上(罢免要求印发原选区选民)乡级人代:30人以上
罢免村委会成员: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并半数通过
12、人代保障措施(P65-P66);省人大期间,省长不能担任职务时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从副省长中决定代省长
乡级人代涉及机构:乡级人大主席团、人大主席、副主席、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注:不包含人大常委会)县、乡两级人大选举的机构:县级和乡级选举委员会
县级人大不设:专门委员会乡级人大不设:人大常委会
13、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立法权、决定权(P79);三审交付表决;任免权(P80);监督权(P88)
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全国人大事项通知代表的时间为会议举行前的:1个月以前
常委会联名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10人以上 ;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权:全国人大主席团 委员长会议(提出的议案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直接审议):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
决定地方人民政府除行政首长和副职以外的其他组成人员:本级人大常委会
主持县级以上地方人大预备会议:本级人大常委会
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审查人代选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通过:2006年
14、国务院职权(P131-P134)批准民族自治区域界限变动;
国务院的前身是:政务院;规定设置国务委员:1982年宪法
领导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
常务会议(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全体会议成员(P150); 政府常务会议或全体会议:讨论重大事项、批准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规章;
国务院直属机构(P144);组成机构(P143);办事机构(冠以“国务院”字样)(P144);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P145);直属特设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领导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秘书长政府行政会议又称:行政首长办公会议
最能体现地方政府运作的会议:政府会议、政府行政会议、政府扩大会议
国务院结构体系中,独立执行公务原则:审计署
应设立审计机关的地方政府:县级以上政府政府的核心要素:职能政府职能转变动向:扩权强县 城市政府体系的骨干和主体:地级市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乡、民族乡、镇的建制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授予: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国家权力最高机关:中央人民政府
各级行政首长在本级人民政府工作中的“三权一责”:全面领导权、人事提名权、最后决定权、全面负责任 1954年:撤销地方大行政区省级政府被赋予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职权始于:1979年 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主导性:中央和普通行政区域的关系模式 ;经济关系的核心:财政
中央和地方关系趋势:监管和执法机构的垂直管理
新人民政府领导人产生后,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其他组成成员时限:2个月
2007年4月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
财政改革根本方向:建立富有弹性的财政收入体系分税制推行年份:1994年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增值税(央75%、地25%)、资源税、证券交易税(五五分享)
15、“一国两制”(1982年邓小平提出)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坚持一个中国
中央政府在特区的权力(P216-P217);特区的法律地位(P215-216)港(澳)出席全国人代条件: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
特区行政长官缺位时,新长官产生期间:6个月(港);120日(澳)
特区行政长官的决策咨询机构:行政会议(港);行政会(澳)
特区行政长官就任时申报财产对象: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
特区行政长官任职资格:满40周岁、居住满20年;(注:港 特区官员为15年)
港行政长官短期不能履行职务时,代理其职务的依次:政务司长—财政司长—律政司长
第三任港 特区行政长官产生:一个选举委员会选出后由中央政府任命
特区行政机关主要官员由行政长官提名,报请任命机关:中央人民政府
特区立法会(立法机关)议员权力:质询、立法提案、豁免 特区立法会对行政长官的弹劾案:1/4联合(港);1/3联合(澳)
特区立法主席任职资格在特区居住满:20年(港);15年(澳)
非中国籍的港永久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港永久居民当选港立法会议员比例不超过全体议员:20%
港 自行招聘全体职员的部门:廉政公署(直接对特区行政首长负责)
决定特区进入紧急状态:全国人大常委会
16、少数民族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2%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内部矛盾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而产生的口号:名族自决权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社会主义国家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批准权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
自治州、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设立、增加等的批准权属于:上一级人民政府
上级国家机关答复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上报要求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决议等的期间是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 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决定权和区域划分权属于:省、直辖市人民政府
必须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
经国务院批准自治地方可组织:公安部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于:1984年
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自治区有:5个省级自治区数量:5个
第一个县级自治区:1950年 甘肃省天祝自治区
第一个专区级自治区:1950年 西康藏族自治区
最早(晚)成立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1947年(西藏1965年)
17、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修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起决定性意义:依法行政)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的的权利:司法解释权法律援助制度始于:1994年
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的集体审判案件的制度:合议制度
审判组织形式:独任庭(适合第一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的刑事案件)、合议庭(临时组成)、审判委员会陪审员文化程度:大学专科以上
律师分类:专职、兼职、特邀;资格(P262)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1年
公安拘留疑犯后需通知其家属和单位的时限:24小时
18、检察机关内部领导体制:民主集中制(讨论和决定重大案件和问题时)、检察长负责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关系:领导与被领导
由检察机关交法院,由法院对犯人定罪的工作:公诉
检察官的任职条件(P257-P258);地方各级检察院院长的任免:由本级人大选举,报上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任免权:本级检察长
19、公证员最低年限:25周岁法官、陪审员最低年限:23周岁 20、现行兵役制度主体:义务兵役制(始于1955年7月,之前为志愿兵役制)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2年战时特殊情况可征入伍年龄:36~46周岁
义务兵转志愿兵的批准:团级以上(设立军队政治机关)志愿兵服兵役的期限:不超过30年,不超过55岁 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最高军事统率机构)里负责部队作战指挥、管理和训练工作:总参谋部负责干部工作的政委要求:5年以上党龄 ;连级设:政治指导员营级设:政治教导员团级设:政治委员 军衔制度始于:1955年;最高军衔:上将;军官军衔:少尉到中尉 3年;士兵的最高军衔:六级士官
行政职务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政治委员制度
“三湾改编”确立我国军政治工作的制度:党支部建在联队制度
七大军区:沈阳、北京、济南、兰州、成都、广州、南京警备区:上海、重庆、天津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时间:1993年
21、党在人民民主专政地位:领导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
党作出决定不设中央主席设总书记是在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人代和他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全代会召开周期:5年
党全代会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及候补的数额不超过各自总数的:1/
5党全代会闭会期间,最高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召集:中央政治局
党地方各级(中央)委员会书记、副书记产生:地方各级(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
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党的全代会决定)必须有:5年以上党龄
党内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不超过2年)、开除党籍(决定权属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省、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机构数量:55个左右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
县党委、政府的工作机构限额按县的分类确定:一类县:30个左右;
二、三类县:25个左右;四类先:20个左右
决定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党代会:中共十四大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于:2003年
22、多党合作前提:坚持中共领导;实质:团结合作;政治形势和组织形势:人民政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劳动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1949年上海成立,“发扬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的民主党派:中国民主促进会
创立于美国:中国致公党23、1949年第一届政协(主席:毛泽东)代行国家权力机关职权;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政治协商会议性质:统一战线组织 ;每年至少举行1次;政协委员会全国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关系:指导 建国初期人民政协属于:具有党派性的阶级联盟
24、职代会属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
负责职代会闭会期间日常工作的机构:工会
职代会对企业行政人员的民主监督是:群众监督
25、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条件是提出的村民占本村村民:1/10以上
村委会设立、撤销分为调整批准权属于:县级人民政府
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产生:村民直接选举
制定村民委员会具体选举办法的机构:省级人大常委会
第一次明确提出在基层自治组织中建立四项民主制度的是:1994年《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指导纲要(试行)》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通过于:1989年
城市社区的范围:城市居委会的辖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居民委员会的建立、撤销等决定权属于:不设区的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
第三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国家产生以后,社会主要靠 法律制度 维持秩序
2、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的时间是2006年1月,它有利于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6、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则是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
7、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弊端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二、问答题
1、如何理解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涵义及其显著特点是什么?)
第一.政治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包括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的各种规范的总和。第二。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有如下四个:(1)历史性。它随各国历史的发展而变化。(2)合法性。它由各国和权力主体制定的宪法决定。(3)强制性。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人们必须遵守。(4)稳定性。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被经济制度决定,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
2、如何理解经济制度在各项制度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基础;第二。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关系到政治制度、国家意识,文化教育制度。第三。社会的各项制度是和经济制度相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3、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第二。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下建立起来的。第三。传统对政治制度起重要作用;人们总是按习惯的某种方式来做事情,推动政治制度的决策过程的制定和议事程序。第四。特别是思想文化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非常紧密、直接;文化价值观和人们的信仰,对政治制度的保持与延续起极大作用。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3)当代中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如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居民民主自治制度、村民民主自治制度。(4)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它包括中央行政制度、地方一般行政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等当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5、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1)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2)加强了社会主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3)根据高效、精简的原则,进行了行政机构改革。(4)实现了党政职能分开,调整了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5)加快人大的立法速度,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经济关系,更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7)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建立了干部的离休制度,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保持了党和国家的活力。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关系?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经济制度决定政治制度,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它相适应;二者在性质上是相一致的,不一致就产生矛盾和冲突。思想文化制度同政治制度的关系:思想文化制度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的知道下建立起来的;思想文化意识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对政治制度的稳定起保障作用。
具体做法:⑴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⑵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与其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以起巩固和发展政治制度的作用;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要巩固和发展这些制度,就必须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制度,确立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7、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支配着国家的整个政治生活的制度是 国家制度
2、国体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3、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的作用表现为: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据此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它同时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第四篇:自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1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政治制度?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制度指的是一个社会为确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约束规则,狭义的制度指的就是正式约束及其结构化的形式,特别是社会组织机构及其所遵循的规则。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3.法院的工作方式是什么?(1)合议制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合议制的形式是合议庭。合议庭是由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2)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3)审判委员会各级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4)案件审批制度;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实际上还实行案件审批制度。案件审判制度是指所有的案件在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审理之后、判决之前,主审人员必须将案件审理的具体意见上报主管的行政业务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特色?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第五,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能够实现自身的改革和完善。4.何谓“依法治国”?如何“依法治国”?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实行法治。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突出表现在依法行政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必须以司法公正为目标,推进司法体制改革。5.什么是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具体内容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群众路线的原则。精简和效率的原则。责任制原则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哪些方面?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 组织和动员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是什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制宪和修宪权;监督宪法实施权;立法权;其他方面的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其他工作的监督权;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8.简述宪法中规定的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按照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9.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第二,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其他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第三,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第四,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第五,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10.简述国务院的职权。国务院的职权属于执行性质的权力。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1)国务院的直接权力:行政立法和制令权; 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 行政管理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 外交权。(2)国务院的间接权力: 立法提案权; 否决权; 戒严权;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的形式授予的其它权力.11.什么是民族自治地方?它有哪些基本形式? 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建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形式有:(1)以一个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2)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3)以一个较大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其中包括级别不同的若干较小规模的其它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4)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建立多个自治地方。(5)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则通过在这些地区设立民族乡的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12.简述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其核心内容。“一国两制” 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一国两制”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两制”制度的实施,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其次,邓小平说 “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
如庭长或副庭长、院长或副院长审查决定的一项制度。14.中国的选举制度如何保障选举人权利?(1)选举人权利的保障,保障选举人的选举权利,主要是保障公民通过投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任何人不得在任何时候采取任何方式追查选举人的选举行为。法律既要保障选举人自由投票的权利,也要保障公民自愿放弃选举权的权利。(2)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取秘密投票的方式,遵循差额选举的原则。15.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16.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觉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再次,中国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17.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第五,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18.试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19.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即只有中央及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这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干部录用(3)干部任用制度,20.什么是公务员回避制度?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回避是指通过对公务员担任职务、执行公务、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公务员公正廉洁地执行公务的制度。第一,回避范围。凡有以下四种亲属关系中的任何一种,应当进行任职回避:一是夫妻关系;二是直系血亲关系,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主要包括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身的兄弟姐妹及其子女,四是近姻亲关系,第二,回避的类型:一是任职回避,即有上述亲属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不得在同一单位担任双方有直接上下级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中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二是地区回避,即公务员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三是公务回避,公务回避主要包括三种情况: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涉及与本人有上述四种亲属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的;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第三,回避管理,即回避提起和决定程序。公务员回避的提起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公务员主动向管理机关提出回避申请二是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公务员回避三是不是利害关系人的其他人尽管不能直接提起回避申请,但可向机关提供公务员需要回避的情况,由机关来决定是否需要回避。
第五篇:自考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二章
更多自考请访问:http://www.xiexiebang.com/zikao/
自考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第二章
第二章感觉生理心理学
1.神经生理学将感觉系统分为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
2.视觉的产生:①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光感受机制是将在激发视网膜上光生物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换的光感受功能,产生视感觉信息。3.神经反射:调节反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射活动,既包括不随意性自主神经反射,又包括眼外肌肉的随意性运动反应。意义:视轴、晶体曲率和瞳孔同时变化的反射活动就是调节反射,是保证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的重要生理机制。
4.眼睛的随意性运动的方式及在视觉中的意义
(1)①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②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③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④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⑤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
(2)意义: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最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从而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5.非随意性眼动(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及观察复杂物体时眼球快速微颤的生理心理学意)
(1)感受器的适应现象:①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各种特异感觉系统均有自己的适宜刺激,对其感受阈值最低,即对其感受最灵敏。②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这种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2)生理心理学意义:①在观察一个复杂的客体时,眼睛会很快进行扫视,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②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③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6.两类光感受细胞①视杆细胞——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②视锥细胞——产生颜色视觉的基础
7.视网膜上有哪几种细胞?排列方式及电传导方式。①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内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自考请访问:http://www.xiexiebang.com/zikao/
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②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因此,中央凹视敏度最高。③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1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构成视觉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称之为视感受单位。④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视感受单位较小,视敏度大;而周边部分视网膜的感受单位较大,视敏度差。⑤水平细胞、无足细胞和光感受细胞、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发生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户神经编码。
8.视觉的传导通路:①眼折光成像功能的神经基础:视神经、外测膝状体、视皮层、上丘及顶盖前区。外测膝状体——视觉中枢;顶盖前区——瞳孔反射中枢。②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V1区——简单视感觉;V2区——图形、客体的轮廓、运动感知;V4区——颜色觉。9.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呈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区是拮抗的。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抗拮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10.感受野,视皮层感受野的类型及特点:
(1)①感受野:某一感受系统神经细胞对某一范围的刺激最为敏感,因此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分,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②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电活动显著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③神经元对自己的感受野中的适宜刺激感受阈值最低,感受最灵敏。
(2)视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①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分均呈直线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②复杂型感受野: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闭反应区,可以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以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③超复杂型感受野:它的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总之,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有关;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边角或运动感知觉有关。
11.听觉生理心理学:①人所能听到的频谱大约是20-16000赫兹的各种振动波,对400-1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②频率——音高、振幅——音强、频谱——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更多自考请访问:http://www.xiexiebang.com/zikao/
音色。③听觉通路:耳蜗核-外侧丘系-下丘;耳蜗核-上橄榄核、斜方体-下丘;下丘―内侧膝状体-颞叶的初级听皮层(41区)和次级听皮层(21区,22区,42区)。④音高的神经编码理论:听觉共振假说、位置理论、频率理论、行波学说。其中行波学说有美籍匈牙利学者贝壳西提出,获得了若贝尔奖金。⑤内耳音高编码的两种方式:细胞分工编码、频率编码。⑥音强的神经编码:级量反应式编码、调频式编码、细胞分工编码。⑦声源空间定位编码:锁相-时差编码、强度差编码
12.①味觉通路——孤束核、前岛叶(高级味觉中枢)。②嗅觉通路——前梨状区、杏仁核、海马回沟皮层。
13.①躯体感觉皮层区——顶叶中央后回一级区(3-1-2区)和二级区(5区、7区)(顶叶——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②浅感觉——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③深感觉——丘系交叉、稧束核、稧束、薄束核、薄束、后跟。④痛觉的重要中枢——旁束核、板内核。⑤三叉丘系是专投射头部的感觉区。
14.躯体感觉模式的种类和神经编码规律?
(1)躯体的感觉模式的种类:①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感觉等,这些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②深感觉: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深感觉模式可分为:位置觉、动觉和受力作用觉三类。③内脏感觉:一般情况下内脏感觉并不投射到意识中来,分布在脏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会引起痛觉。
(2)躯体感觉神经编码的基本规律:①躯体感觉神经编码是对各种刺激模式进行细胞分工编码,这些细胞又以不同空间对应关系分布;②刺激强度是以神经元单位发放频率的改变进行编码;③躯体内外的各种刺激,按其刺激性质引起相应感受细胞的兴奋。
猎学网-为学员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