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时间:2019-05-14 23:4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第一篇: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会展旅游课题考试论文]

浅谈梧州节事旅游

以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节事旅游也逐渐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节事旅游能给地方带来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目前已日益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振兴当地经济的重要方式。从2000年开始,为了促进梧州市经济发展,梧州市以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开始了一年一度传统的龙母文化旅游节。本论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节事旅游研究的文献基础之上,从国内外节事旅游兴起和发展现状来分析梧州节事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节事旅游的时空分布、梧州发展节事旅游的条件、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梧州节事旅游今后的开发提出了若干参考性建议,并提出对今后国内节事旅游的展望。

关键词:节事;旅游;梧州;龙母

目 录

一、国外节事旅游分析„„„„„„„„„„„„„„„„„„„„„„„„3

二、我国节事旅游的兴起、发展现状及时空分布分析„„„„„„„„„„3

三、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节简介及龙母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 „„„„„„„„3

四、梧州市节事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4

2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龙舟比赛、“吃在梧州”旅游美食活动、鸳江夜游、焰火晚会、“龙母诞”开诞仪式、赏灯会、民俗歌舞表演,以及召开历史文化研讨会和经贸洽谈会等。每年三月三民歌节时,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就是抢花炮了。抢花炮的拼抢非常激烈,其形式有如西方的橄榄球,所以被誉为“东方的橄榄球”。

龙母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继续的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制度民俗”。表现为围绕纪念“龙母”而衍生的一些节庆活动。2.“物化民俗”。表现为围绕当地群众朝拜“龙母”而建造的庙宇。3.“精神民俗”。表现为围绕传播“龙母”惠泽众生、母仪天下的恩德。资料来源:梧州零距离网http://www.xiexiebang.com/

011-

第二篇:淡谈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淡谈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

一、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简介及活动结构

“龙母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岭南文化,在西江流域、珠江流域民间有很大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地位,久负盛名。龙母,是传说的战国时期百越族女首领,历史上一直被两广西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人民敬仰为豢养五龙、雨泽万方的神。每逢农历五月初八,即传说的龙母诞辰日,这一地区的民间都举行传统的“龙母诞”开诞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母信仰特别是在粤、港、澳地区较为广泛。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朝拜,特别每年龙母诞(农历五月初八)民间都会自发举行声势浩大的开诞仪式。以龙母文化打造城市旅游品牌,以旅游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起梧州每年农历五月初七至初十举办龙母文化旅游节,历期3天。

以龙母文化为主题,融合地方民族文化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结构内容包括:龙舟比赛、“吃在梧州”旅游美食活动、鸳江夜游、焰火晚会、“龙母诞”开诞仪式、赏灯会、民俗歌舞表演,以及召开历史文化研讨会和经贸洽谈会等。

二、各种活动所针对的目标客户及其提供给营销者的价值贡献

(一)、活动分类及针对的目标客户分析

根据龙母文化旅游节举办的相关活动,根据我的理解可以总结为三点:(1)“龙母诞”开诞仪式为节事的主要内容:龙母,是传说中战国时期百越族女首领。历史上一直被两广地区的西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人民敬仰为养育五龙、雨泽万方的神。它的诞生满足了梧州、粤、港、澳等这些地区尊奉“龙母”的香客的需求,吸引这些龙母信仰者的前来;(2)历史文化研究会、经贸洽谈会为主活动的继续延伸。节事的设计者不仅仅考虑的是单纯的文化旅游节,更多的是为梧州明天的发展的考虑。历史文化研究会主要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区的研究学者前来梧州进行研讨,在进行各地区历史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传承了梧州的历史文化。经贸洽谈会的元素参与其中,主要针对的是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投资商前来梧州投资,其中囊括:水力发电、房地产业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宝石加工等项目;(3)龙舟比赛、旅游美食活动、鸳江夜游、焰火晚会、赏灯会、民俗歌舞表演是围绕主活动而设计的辅助旅游活动结构,这些活动的逐渐添加,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为这些活动逐步转型成利于梧州经济发展的产业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给营销者提供的价值分析

价值买点:

1、传播与继承“龙母”文化,以及相关活动的策划与出现,更丰富了旅游项目的活动,使其更具可观性。丰富旅游活动,完善旅游结构,吸引更多旅游观光顾客前来,并带来相关经济效益;

2、树立梧州市的形象,提高梧州市的知名度、美誉度,促进城市绿化、城市整洁等城市环境的发展,完善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再就是促进市区文化素质的提高;

3、吸引投资商来梧州投资,完善经济结构,发展多种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交流、推介、招商平台;

第三篇:龙母文化

龙母文化

——西江民俗

摘要:民俗属于文化的一种,深深烙印在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中。龙母文化是西江民俗的核心文化,对西江流域以及港澳的人们影响深远。本文探讨龙母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对西江流域人们的影响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德庆悦城、龙母文化、起源、民俗、龙母祖庙

一、龙母起源

1.发源地的地理因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进程。岭南特殊的环境条件造就了这里特有的人文景观,龙母文化便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据有关记载及龙母庙古迹所在地可知,龙母文化发源地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悦城江水口。此地位于广东西部,西江北岸,上通梧州,下达肇庆、江门、广州等地,地处西江下游梧州与广州之间咽喉位置上,是水路航线中心、西江下游重要河港和物质集散中心。悦城正处于连接梧州与广州的中间位置,是中原与岭南交通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成为中原先进文化与岭南本土文化的交汇点。自古以来认为此地是一块风水宝地,龙母与堪舆大师曾为此争夺斗法,龙母最终获胜,并在此地落地生根,她的陵墓也在这里。

另外,悦城地三江合流,地势险要,极易造成水灾,利于龙母崇拜的产生。德庆县位于西江中游北岸,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地势自北而南倾斜,悦城河与马墟河分踞东西,由北而南,注入西江。悦城镇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高要县接壤,南临西江,与云浮隔江相望,境内多属丘陵地带,北高南低,悦城河流经境内至悦城好汇入西江。沿江河村落处于低水地区,每逢雨季,常受洪水淹浸。

【1】

此处“临江江水自西粤来,谓之西水,每岁夏秋间,淫雨连日,则江水暴涨,漂屋庐,城中亦可行舟,乃塞城门以抵之,城外江口又多咫风,夏日时作,发屋拔木……每四五月,西水发时,粤西大山深涧,冲下孔雀粪及毒蛇、毒虫、红虹叫等恶水,由封川、德庆绕郡而东,水如黄河之浊,饮之腹肿闷胀,所谓瘴毒也。”【2】瘴毒伴随暴雨而至,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为交通要塞、都会中心。一方面环境恶劣。崇尚孝德、庇佑风调雨顺的龙母极能满足当地的信仰需求。

2.龙母的故事

龙母的故事是广东民间传说中流传较广的一则人物传说,她是西江流域的水神,也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位宗祖神。在整个西江流域,不光是水上人家还是陆上居民,几大部分都信奉龙母,其广泛和深入程度远远超过妈祖、龙王、水神、河伯、海神等水神。

关于龙母故事的最早记录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容肇祖、叶春生、徐亚娟等学者认为唐代广州司马刘询的《岭表录异》最早记录龙母的传说,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对其有所补充发展;第二种是蒋明智、刘雪梅等学者认为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第三种是以晋代顾微《广州记》的悦城龙母传说,但是原文亦已佚。

对于龙母故事的发展,我引用徐亚娟的《珠江流域龙母传说的展演》[3]一文中的观点,故事的雏形阶段——南朝刘宋时范晔的《后汉书·窦武传》的《窦氏蛇》;晋代顾微的《广州记》,具备了龙母传说的核心情节:龙母养龙和断龙尾,这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龙母养龙和断龙尾情节的文本;干宝撰著的《搜神记》的《窦氏蛇》:女子生蛇,弃蛇野中;母亡,蛇归祭母,哭母;陶潜所作的《搜神后记》中的《蛟子》:女人生龙子,龙子回家望母,母死后龙子又前来祭母,哭母这三部分构成。这个记载已经包含后世龙母传说的两个重要情节:蛟子长成后离家以及母亡后蛟子前来拜祭,这些故事可以看做是龙母传说的原始形态。故事的成型阶 ——唐宋时期,以唐代刘恂《岭表录异》[4]所记载的《悦城龙母》为代表:

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绩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臵绩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无意望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鱼出,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渐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入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悦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日,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

而南朝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5]也有此记载:

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将归,臵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手掌,长尺许,穿卵而出“媪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再长二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中,萦回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曰’:此龙子,今复来也“(因得之,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赤圭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卒,止不能招媪“媪殒,葬于江陵,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土人谓之掘尾龙”南人谓船尾龙掘尾,即此也" 从内容来看,《岭表录异》相对于《南越志》所载龙母传说的文本也有所变异:一是将老妇人说成是丧偶的寡妇,说明传说所在的时代更进步了,因为一般的感生神话都发生在只知有其母而不知有其父的母系社会,情节也大多是老妇人或未婚女子感孕育子,并未提及有配偶的,而将龙母的身份转变为寡妇,说明当时社会已由群婚进化到对偶婚的文明时期;二是将龙母的职业由‘捕鱼以资日给’变为‘绩布为业’说明龙母传说所在的时代已由渔猎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

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的《南越志·端溪温媪》从以上背景来看,更贴接近故事的最初面貌,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德庆人,但是从小生活在那里,对于龙母的故事也有所耳闻。在德庆民间流传的故事版本是:龙母是从西江上游飘流下来的一个弃婴,后被渔父梁三收养而长大成人。故事后续就和《南越志》所述的相差无几。著名学者蒋明智认为[7]:《南越志》系南朝刘宋年间(420—479)沈怀远(411—470)所作,记载三代至晋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自宋代 《太平寰宇记》到清代 《渊鉴类函》,其中所引 《南越志》之 《端溪温媪》,具有内容的一致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可以形成 “证据链”,由此证明沈怀远 《南越志》记有 《端溪温媪》的可信性。”但是从记录时间上来说唐代的《岭表录异》可能是最早记录完整版本的龙母传说[4]。

我们可以从龙母传说中得到一些启示:第一,龙母是由西江上游漂流而来的女婴,暗示了这支氏族来源于西江上游并沿西江迁移的历史。西江上游是古骆越地,那么龙母的族源与骆越(即后来的理人,后又衍为壮族)有亲缘关系,由此可以理解在两广四市(广东德庆、广西南宁、岑溪和梧州)争相打造龙母文化这一旅游品牌。时至今日,广西藤县每年都会有一批人前来悦城祭拜龙母他们称之为“探阿嘛”(奶奶)[6]。

经唐宋的发展,明清以来的龙母型故事更加完备,形态上也有了变异。清代以来的龙母传说,角色中增加了父母和六姊妹,连父母的姓氏,龙母某年某月的生辰都知道了。情节中增加了龙母济物放生,豢养白鹿及五秀才守制等龙母的故事,到此可谓极具完备。另外与龙母相关的故事是:龙母与风水先生赖布衣斗法。叶春生还把俗语故事“人心不足蛇吞象”与龙母掘尾龙的故事联系起来。

无论龙母的故事怎么发展完善,关于龙母的圣迹都不变:温媪能织能渔,抚养五龙有德,助乡里整治水患洪涝,执仗护航保护人们生命财产,行善积德,消灾除祸。龙母神崇拜自秦代开始,虽属于民间信仰,但由于显灵不断,对地方安定起重要的庇护作用。另外母慈子孝的思想又符合儒家思想,因此朝廷加封地方神灵,将其纳入国家祭祀系统,从另一方面看,推动了神灵崇拜的发展兴盛。宋元开始,龙母信仰带着朝廷的封救,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明清达到顶峰。

[6]

二、龙母民俗

龙母文化深深烙印在西江两岸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思想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新中国成立前,西江流域各县大大小小的龙母庙数以千计,但是德庆县内就有300多座。龙母文化深刻影响西江人的习俗,如忌食鲤鱼,放生爱护青蛇,摸龙床、饮圣水等[6]。

万民朝圣。对龙母的朝拜始于何时已不可考,在龙母诞期,广西(梧州、柳州、桂林、南宁、龙州、百色等)、中山、佛山、顺德、开平、东莞、广州、港澳同胞等人们纷至沓来。诞期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十,香客络绎不绝,庙外码头停满船只,庙内人山人海,香火鼎盛,鞭炮不断,特别是初八那天——龙母诞辰更甚,诞期人流量达30万左右。西江的河上人家几乎都在船上都供奉龙母。船只经过龙母庙时都会烧鞭炮鸣笛致意[6]。

关于拜祭龙母的一般祭祀仪式有: [8]

1、洗龙泉圣水。在龙母庙山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五樽龙的石雕,自来水从龙口喷出,长流不息,谓之“龙泉圣水”。香客进庙前,一般备毛巾一张,在五龙喷水处净手、洗脸、以象征洗去世尘,祓除污秽,带来祥瑞之义。

2、引香火。因正殿禁止烧香,要烧香的香客只能在山门的露天广场铺开报纸或塑料纸作祭台。

3、呈供品。供品因人而异,可谓五花八门。一般是鸡、水果、饼干糖果、茶、酒等。来自港、澳的贺诞团参拜时才献祭金猪。

4、跪叩、祈祷。

5、烧金银纸。

6、燃炮竹。在焚化金银之后,到牌坊前、悦城河边烧炮竹,表示欢迎神明鉴纳。

而从龙母故事中引申出来的习俗则有:

忌食鲤鱼。传说龙母有一回吃鲤鱼不小心被鲠住。至今西江人忌食鲤鱼,放生鲤鱼。这种传统风俗的形成是人们畏惧不幸或危险而祈求保佑的心理,人们在放生时往往还有祈祷或者祝愿。

爱青蛇。历代统治者,龙母庙祝利用母慈子孝,杜撰出五龙朝母的故事,在诞期,三到五条已经拔了毒牙并喂饱了的青蛇置于龙母庙的香案上,制造朝拜龙母的形象。年深月久,当地就养成了一种敬仰和爱护青蛇的习惯,还有谚语:“见蛇乱打七分罪”。但是朝拜的人太多为了安全起见,我在龙母庙没看过这种习俗。

摸龙床。就是到悦城龙母祖庙梳妆楼上的龙母卧床上摸摸龙枕、龙被和龙帐。据说,摸一摸,便时来运转;坐一坐,就早生贵子。有的则说: “摸摸龙枕,高枕无忧。摸摸龙被,一年好到尾。”每年来摸龙床、坐龙床、铺龙席的香客多达六七万人。来到龙母祖庙拜龙母,很少不到龙母梳妆楼摸摸龙床,或捐一点“香油钱”,摸一个“龙母符”之类的。

饮圣水。龙母庙后面有一眼具有一定杀菌功能的硫磺矿泉,名之曰“圣水”。庙祝用自来水管将“圣水”接出,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跪垫,跪垫内设开水装置。只要香客跪在垫子上,圣水便哗哗流出;一站起身,便自动关闭,香客可带回家使用。

吃“金猪”其实就是吃烧猪,将整只乳猪(有的用一块猪肉)烧得黄灿灿的,用以祭祀龙母。奉祀完毕,在庙里斩食。据说,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百病难扰,而且可以纳财得“珠”。

费孝通先生谈到中国人对鬼神的献祭时说:“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它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9]这道出了中国民间信仰重实用、实惠的一大特点。的确,中国的民间信仰,没有崇高的伦理道德和完美的精神追求,而是表现为用香火和祭品,换取现世的实利。如求财、求官、求平安、求子、求寿、求婚姻顺利等,凡是现实中遭遇到的困难和不幸,都可以通过许愿的形式,向神乞求。拜龙母的主体是广大民众,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遭遇更多的生活风浪和人生坎坷,对变幻莫测的未来有更多的担忧,因而对龙母,寄托了更多的希望。人们祭拜龙母的目的尽管不一样,但心态差不多:希望龙母能保佑,实现生活中的愿望。但是如果不能达到愿望,人们也不会怪罪龙母,而是认识到自己的事主要依靠自己去做。另外,有许多人看到别人去拜,自己不拜,好像就有一点欠缺;拜了心里也就踏实了。人有所信,是好的,无论你是信佛还是信基督,信鬼还是信神。因为有所信,才有所畏,有所畏,才有所不为。要是一个人无所畏,无所惧,为所欲为,那么连法律都约束不了,那样太可怕了。而且合理的民俗或者道德约束力量远比强制性的法律更强大。

三、龙母祖庙

说到龙母,不得不说德庆悦城的龙母祖庙。德庆悦城的龙母祖庙建于秦汉期间,已有一千多年,位于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是所有龙母庙中最大最宏伟的,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它与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先说龙母庙的选址,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地理风水,龙母祖庙的选址也不例外。我从小就听说龙母庙的选址得天独厚,但我对中国风水学一窍不通,所以引用中山大学学者叶春生对龙母祖庙选址的研究来描述:龙母墓所在地四周山峦起伏,行之有止,起到很好的贮藏生气的作用;另一个优势是水。它的正前方系四水交汇处,河底水流激荡,河面却屈曲盘旋,波浪不惊,正是灵水洄澜之地。风水学讲求来脉悠远,生气连贯。在辨认龙脉形势时,还要注意主龙四周要有屏障护卫,左右之山前呼后拥龙母墓后靠五龙山,山梁蜿蜒,从山下往上看,恰像五条神龙,从龙母身边向蓝天腾飞而去;从山上往下看,却又像五条神龙正向龙母奔来,形成五龙朝祖之形。庙的左前方是黄旗山,右前方是青旗山,两山隔江相望,山势向前延伸,略成揽抱之势。民间传说中的五龙吐珠之说,正是根据这一地形特点加以想象而成。赖布衣为和龙母争夺这块宝地不知费了多少心机,终于还是败在龙母手下,可见这地盘的重要。现西江流域著名的龙母庙尚有她家乡广西岑溪县竹村(原属藤县)的龙母家庙,梧州的龙母太庙,肇庆的白沙龙母庙,其形胜都不如龙母祖庙。[10]著名古建筑学家龙庆忠教授以近九十之高龄,健步登上五龙山,见“五龙朝庙”的形势及山河美景,不禁赞叹说:“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啊!”龙老为龙母祖庙挥毫写下“古壇仅存”的题匾。

龙母祖庙现存中轴线上最前方有一座石牌坊,石牌坊后面有一组主体建筑:山门、香亭、大殿、粧楼,旁边还有东裕堂和碑亭等附属建筑,近年又重修了原有建筑,重建了龙母坟等。

石牌柱子庄严稳重,雄浑有力。石牌楼为仿木构式,柱枋构件动用榫卯拼接,额枋和上柱有浅浮雕,题材多为虫鸟花卉、人物走兽。抱鼓石也雕刻了龙凤花卉图案,其中龙的图案很别致:龙头很逼真,但龙身则以盘旋飘舞的卷草代替,生动活泼,使圆鼓石有转动之感。整个牌楼建筑共宽达35 m 多,主次分明,外轮廓线有着高低起伏,富有韵律。

龙母祖庙的山门很有艺术特色,硬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正脊上有双龙戏珠以及诸多人物共鸟走兽等的陶塑,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

山门之后就是香亭,香亭在装饰艺术上很有成就,它的平面为正方形,有内外柱子各四根。它的四根檐柱均为突雕和透雕的石龙柱,雕刻精美,石龙珠可以在龙嘴中滚动,香亭的柱子和顶梁都饰以木雕,栩栩如生。

龙母庙正殿,供奉着龙母雕像,重檐歇山,绿琉璃瓦。大殿空间高敞,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首先,大殿的内部空间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调。以黑色为主调的殿堂建筑在全国各地并不多见,但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流域则常可见到。大殿重建于光绪清三十一年(1905年),但却保存了许多宋代建筑的特点。

妆楼是在大殿之后,是一座二层楼高的楼阁,后座五间,深三间,硬山绿琉璃瓦顶。据说是龙母的龙床所在,摸龙床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二楼的槅扇门制作精美,以“寿”字为主题。二楼前轩梁架木雕和雀替雕刻精致,图案有石榴、仙桃等,是隐喻多子多福和长寿的吉祥图案。

碑亭位于山门的东北方,平面正八边形,重檐攒尖盔顶,黄琉璃瓦盖面,绿琉璃瓦镶边。上檐八条垂脊,每条上置二条琉璃金龙。下檐八条角脊,每脊置一条琉璃金龙。

龙母祖庙除建筑艺术上成就卓著外,防洪技术上也独树一帜。由于庙址地势较低,几乎年年都受到西江江水冲淹。由于它在防洪技术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故能防洪抗冲百年而不倒。其防洪抗冲的措施有:①大量采用花岗条石铺砌河岸、码头、山门前广场,建筑台基,庭院地面,以护建筑基址;②大量采用砖石作建筑材料,牌坊则全由石材制成;③采用高石柱础,大殿及香亭石础均高出地面一米,用石材砌筑高台基;④良好的排水系统。每次洪水退后,附近民居区留下厚厚一层泥沙,而龙母祖庙只要稍微清扫就十分干净,与其他地方形成鲜明的对照。龙母祖庙自清末重建以来已历近百年,几乎年年受洪水冲淹而依然屹立江边,不愧为防御洪水的杰构[11]。

四、结语

龙母文化贯穿整个西江流域,对当地人们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龙母的传说以及龙母 庙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龙母文化也带动了一系列的经济生产,如何合理利用开发龙母文化,这需要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德庆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庆县志》《概述》, 广东人民出版社

[2]吴震方:《岭南杂记》上卷, 丛书集成初编据龙威秘书本排印 [3]徐亚娟:《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 广西民族研究 2007年第4期 [4]唐刘询:《岭表录异》卷上

从书集成初编据聚珍版丛书本排印

[5]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不分卷),《太平寰宇记》卷一**《岭南道·康州》(四库

全书本)引

[6]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8 [7]蒋明智:《悦城龙母传说探源》

[8]谭培安 :《传统文化与德庆》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 [9]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 北京, 三联书店, 1985

[10]叶春生: 《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第26期 2004年11月

[11]吴庆洲 《龙母祖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B] 2006.08

第四篇:产业暨文化旅游节活动医疗保障方案

******菊花产业暨文化旅游节活动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市第五届菊花产业暨文化旅游节活动医疗保障工作,我局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医疗保障任务时间、地点、医生

(一)五脑山菊花展活动

1、菊花园开园仪式

时间:9月28日上午10:00-11:30 地点: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 责任单位:医院

带队领导:院长

医护人员

1322

李单单

159728440

2、五脑山菊花展

时间:9月28日至10月31日 责任单位:池办事处卫生院

带队领导:

副院长

医护人员:

主管护师

任务:医院救护车于28日上午9:00之前进场,负责五脑山菊花展开园仪式当天医疗保障工作。龙池办事处卫生院在展区设置医疗保障点负责菊花展活动期间医疗应急救治工作,自备常用药品器械,患者如需转运及时联系市120急救中心或局医政科。

(二)第五届菊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时间:9月28日上午9:30 地点:然菊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土岗镇)责任单位:中心卫生院

带队领导:

医护人员:09977594 任务:医疗小组于28日上午8:30之前进场,负责第五届菊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活动期间医疗应急救治工作,自备常用药品器械,患者如需转运及时联系市120急救中心或局医政科。

(三)福田河菊花展活动 时间:9月28日上午 地点:福白菊观光园(河镇)责任单位: 带队领导:江16 医护人员:

任务:医疗小组负责菊花展活动期间医疗应急救治工作,自备常用药品器械,患者如需转运及时联系市120急救中心或局医政科。

(四)“绿色通道”协调保障小组

责任单位:人民医院、市120急救中心 带队领导: 医护人员:

任务:协调保障小组成员需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市120急救中心开通绿色通道,负责转运患者的医疗应急救治工作。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要切实加强麻城市第五届菊花产业暨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医疗保障的领导,责任单位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承担医疗保障任务的医院要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的医疗保障小组,做好人员、设备、药品、床位等准备,要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落实专人负责,加强值班。

(二)提供医疗保障的医务人员应着工作服,戴工作胸牌。配备急救箱、氧气袋、听诊器、血压计等常用医用设备和急救药品、常用药品,切实做好医疗服务物资的保障。

(三)各医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医疗保障工作。不得参与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出现串岗、离岗、脱岗等行为,要确保通讯24小时畅通,及时进入待命状态,要互相配合、支持,确保圆满完成医疗保障工作。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6年9月19日

第五篇:巩义市文化旅游节范文

巩义市文化旅游节

节日与庆典简称为节庆,它是通过特定的主题活动将公众聚集起来,分享和庆祝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包括有音乐节、艺术节、社团节、运动会、游行活动、展示活动、竞技表演、艺术和手工展览、民族节庆、专题节庆等,持续时间从一天到数月不等,包括种类繁多的活动。节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称为节庆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旅游活动重要内容的各种旅游节庆活动纷纷应运而生,为聚集旅游人气、宣传特色旅游资源、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比如当人们提到慕尼黑,就会联想到盛大的啤酒节;提到嘎纳,就会联想到电影节的盛典;提到奥斯卡,就会联想起美国的洛杉矶;提到奔牛节,就会联想到西班牙„„可见,节庆文化已经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品牌紧密相连。节庆文化极大地影响和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国家、地区招商引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而,又被称为节庆产业、节庆经济。

一.活动背景

巩义市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诗圣杜甫的故乡,河洛文化的摇篮。这里有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陵寝北宋皇陵;有中国三大地主庄园之

一、豫商文化典型代表的康百万庄园;有天下第一的浮戏山雪花洞;有“少林共祖、白马同乡”之称的青龙山慈云寺和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寺;有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杨树沟景区;有新农村建设代表的竹林镇„„众多优美的自然景区和厚重文化的人文景观,是各地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理想选择。

为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要实现旅游营销新得突破,巩义市需从加强宣传策划做起。突出文化资源的特色,打造旅游精品,深度挖掘财富文化、名人文化、河洛文化、北宋文化,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巩义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打造巩义市“杜甫故里、河洛摇篮、北宋福地、豫商家园”品牌形象,宣传以浮戏山雪花洞、嵩阴、竹林、青龙山慈云寺等自然观光和民俗民情游览区为主体,打造巩义南县旅游线;以康百万庄园、杜甫故里、河洛汇流、巩义石窟巩义北部杜甫文化和河洛文化游览区为重点,打造巩义北部旅游线,同时加强与登封、洛阳、焦作、开封等旅游产业发展强市的联合,积极构建沿沿黄河旅游线亮点景区。

三.活动策划

(一)活动主题:多彩巩义

(二)活动地点:宋陵公园举行开幕式、闭幕式,主要景区(点)举办特色旅游活动。

(三)活动时间:5月29日—6月5日

(四)活动内容

1.开幕式:相关领导致辞,大型民俗歌舞表演

2.游康百万庄园,体会豫商文化。历史的荣耀和现实的尴尬,在这座饱经沧桑的庄园里,微妙地并存着

3千名游客朗诵杜甫诗歌,看杜甫故里,“名人与名居”展览,以图片的形式,进一步扩大杜甫故里知名度,增强游客认知度。

4.一饱北方溶洞景观,游浮戏山雪花洞,雪花洞拍手定情节。以大型单身

男女相亲和集体婚礼为切入点,延伸到各各主题,既三个重要环节:“昨天、今天、明天”主要是讲述了三段爱情—恋爱时的羞涩与浪漫、新婚阶段的甜蜜幸福、金婚老年人的挚爱与忠诚。让生命的感动通过浮戏山雪花洞旅游景区得以洒脱与全然的释放;从而把“爱锁鸳鸯桥,情定浮戏山“的概念阐述的淋漓尽致。

5.北宋皇陵。河南巩义是北宋辉煌的见证地,而广东新会是南宋灭亡地,两者关系密切,豫粤两地都散居着众多的皇族后裔,两地可以充分利用北宋皇陵文化和新会崖门海战文化,举办赵氏宗亲拜祖垦亲大会和寻根民间活动等。

6.在五号晚上举行大型文艺晚会,邀请名人表演,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五)组织形式

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各界力量参与。

(六)策划原则

1.整体策划,分级负责,协调合作,务求实效。

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3.活动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现实性。

(七)主办单位

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南省广播电视局、巩义市旅游局及相关人民政府单位

四:活动执行:

(一)活动宣传:

1.电台广告制作本次活动的宣传广告,在河南电台广播、交通广播黄金时段进行投放,广告主要围绕活动内容、活动赞助招商等情况

2.软性广告在当地主要软性媒体上发布活动的相关信息,详细介绍本次活动的规模、档次、活动主要内容和招商赞助信息。

(二)活动招商

1.招商对象国内外大型饮料、酒类、食品、餐饮、旅游企业 1/地方旅游景点及住宿、餐饮企业 2/地方大型品牌企业 3/旅游纪念品制造及销售商 4/各地区旅行社

2.招商项目1/ 活动总冠名赞助 2/活动赞助单位特约赞助 3/活动电台转播特约赞助 4/活动广告位赞助 5/ 活动所需用品宣传赞助

3.招商方式1/媒体招商:通过当地宣传媒体,政府官方网站、支持单位媒体,如电台、报纸等媒体发布招商信息2/邀 请 函:设计本次活动的邀请函,邀请有关对象参加项目赞助招商

五.活动预算

下载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梧州龙母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旅游节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有关单位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地区《2010中国·贵州国际百......

    游牧文化旅游节

    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 整体策划方案 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组委会 2013年12月 按:2013年,由国家文化产业规划研究院创意发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文......

    “和”文化旅游节解说词

    中国阳**和文化旅游节解说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山水人文城市**。我是解说员xxx,很高兴能为大家解说。我首先预祝大家此行旅途愉快!请允许我将今、明两天的......

    福寿文化旅游节

    2012中国·寿阳第三届福寿文化旅游节暨“寿星杯” 全国老年摄影(节)大赛隆重开幕8月19日,2012中国〃寿阳第三届福寿文化旅游节暨“寿星杯”全国老年摄影(节)大赛在县城朝阳广场隆......

    南丹文化旅游节

    5月26日晚,首届2011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及文艺晚会在“人类进化的活化石”、“中国白裤瑶之乡”中国南丹县隆重举行。 南丹因“历史上盛产朱砂,向朝廷进贡,又地处南方......

    在文化旅游节暨赏花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领导,贵宾,同志和朋友们: 今天,中国五大城镇和河流再次聚在一起,在这个盛大举行的中国第五镇第三文化旅游节和北城镇医疗巫婆庐山鲜花,历史将保留这一时刻,五个城镇会记住......

    在文化旅游节暨赏花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中国五大镇山再次相聚在一起,在此隆重举办中国五大镇山第三届文化旅游节暨北镇医巫闾山赏花会,历史将留住这一刻,五镇将铭记这一刻。......

    在文化旅游节暨赏花会上的致辞

    在文化旅游节暨赏花会上的致辞 第三届文化旅游节暨北镇医巫闾山赏花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五大镇山再次相聚在一起,在此隆重举办中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