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考点(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23:5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制度经济学考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第一篇:新制度经济学考点

幻灯片1

(三)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研究对象

 概念 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最早由威廉姆森提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科斯)。 研究对象  “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科斯);  “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在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诺思)

幻灯片2 

(四)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效用最大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并把效用最大化假说扩展至所有人的选择,从而抛弃了新古典理论陈旧的二分法——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幻灯片3 2)有限理性

新古典经济学不仅把人假设为单一的“经济人”或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器,而且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完全理性不符合人类行为的现实,因而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假设。幻灯片4  有限理性,这种假设源于: 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

 事物是发展的,因而其属性和状态是不稳定的和不可确知的,此二者决定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 人的头脑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人的行为能力也是有限的

搜集信息、处理及计算、行为本身的执行都是有成本的。由此,人们“有达到理性的意识,但又是有限的”(西蒙,1972)。幻灯片5  有限理性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事物是复杂的和多变的),而且也反映了人的经济特性:个人不会为了信息的完全而不顾成本去搜集;也不会不顾算计成本去处理所有信息;人的脑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它,必须重视节约和合理使用。幻灯片6 3)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

基本意思是,经济活动人会以狡黠的方式追求自身的利益,他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他会有目的地、有策略地利用信息(包括有时说谎、隐瞒、欺骗等)。幻灯片7

(六)新制度经济学的特征

 威廉姆森概括了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 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 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

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

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

幻灯片8 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

 阿罗、西蒙、科斯都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 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幻灯片9  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是收益最大化,即第一层次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是中等理性,即有限理性。

幻灯片10  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 原因:

 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

 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增大信息搜寻成本。

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幻灯片11  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

 一是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如买房、看电影、人才招聘等。

 二是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

 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员工偷懒等。

幻灯片12 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

 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它被视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的行为特征。

 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幻灯片13  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所注重的。他假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 斯密只看到人的利己心,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他没有看到人们利己中损人的方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

幻灯片14 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  外围:交易环境

 外围:对机会主义的约束

 内核:机会主义倾向

 核心:机会主义

 可信度

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 幻灯片15 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

 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

 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幻灯片16  斯密的不足

 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资源的配置。没看到损人的一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和市场的复杂性。

 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具有超凡解释力的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同时也基于这些假设而开展一系列的研究。

幻灯片17

二、制度及其作用

(一)制度的含义 1.何为制度?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他们的预期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在确信他们的预期能够兑现的情况下才能够购买、销售、雇佣劳动、投资和进行创新等交易。我们希望这些交易是可预见的,因为这减少了摩擦和不确定性。幻灯片18

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

 凡勃伦

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某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化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生存竞争和淘汰适应过程的结果。

幻灯片19

凡勃伦的主要观点

 A.关于有闲阶级

 他承认社会上存在这阶级利益的冲突,一个阶级努力于社会生产事业,另一个阶级则坐享优越的生活,并依赖资本的力量指挥生产。有闲阶级积累财富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即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财富被视为权力、威望、荣誉和成功的象征。消费是为了出名。由此又产生了凡勃伦效应和凡勃伦商品的概念。

幻灯片20  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准来购买的商品,价格高才会购买。

 凡勃伦商品是奢侈品,与吉芬商品对立。

 凡勃伦效应: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效应。于是会产生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 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经济现象。 郭美美炫富、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

幻灯片21  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

 凡勃伦在其著作中把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社会结构的演进是一种制度的自然选择过程。社会进步是适者生存的思想习惯和个人被迫适应变化的环境的结果。制度必须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化,这些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文化总是落后的。在旧的现有的制度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有闲阶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会阻止制度变革。

幻灯片22  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

 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从原始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演进而来的“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两个基本制度构成的,以人类改进工艺的本能和获取利益的本能为根源。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控制“机器利用”,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和工人等物质生产者;老板、经理、商业推销员等;后者依靠所有权控制工业,目的在于获得丰厚利润,两大阶级存在矛盾。

幻灯片23

 康芒斯

 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集体行动的范围包括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运营机构,如家庭、公司、工会、银行和政府或国家。一般而言,集体行动在无自制的习惯中比在有组织的团体中还要普遍一些,进一步讲,集体行动常常同所谓的“工作规则”密不可分,而工作规则告诉个人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而控制是通过所有权关系来施行的。认为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交易。

幻灯片24

康芒斯的主要观点

 代表作是《制度经济学》,从利益冲突而不是从利益和谐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出发点。利益冲突主要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集团之间的差异,集团内部是集体行动,集团外部是矛盾重重,集团和集团之间随着矛盾的发展,要求再一次集体行动的强制。然而,除了冲突之外,还存在着和谐、有秩序的稳定关系。各种社会现象都内在地包含着冲突、依赖、秩序等具有矛盾性质的各种因素。它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而是持续地、永久地作为必须重新对付的问题反复出现。

幻灯片25  诺思

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幻灯片26

 舒尔茨

 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行为。 舒尔茨认为,制度是为经济服务的,对制度进行了分类:第一,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等;第二,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等;第三,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等;第四,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告诉公路、飞机厂、学校和农业试验站等。

幻灯片27  林毅夫

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

 张宇燕

 是指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而习惯多指文化、风俗、禁忌、道德规范等。

幻灯片28

3.制度的定义

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可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

幻灯片29

(二)制度的分类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

 1.正式规则(正式制度、外在制度、硬约束)

 由某些人或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如宪法、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如合同、协议等)。正式规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一般可移植。幻灯片30

 一旦正式制度被统治者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即本应按公民利益行事的政治代理人往往会超越其权限,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规则和执行规则。由于这个原因,政治过程本身就必须服从一定的规则。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制度互补。例如,司法系统是否支持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惯例和礼貌。

 正式规则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非正式规则是否相容和互补。

幻灯片31  2.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内在制度、软约束) 是从人类经验中渐进演化出来的、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如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 非正式规则的改变是长期的过程,往往不可移植。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健全与否,除了看它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之外,还要看它的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是否契合,是否能够和谐共处。幻灯片32

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不出自任何人的设计,而是源于千百万人的互动。如语言的形成,但设计出的世界语有极大的限制而无法推广。 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说明合作优于不合作,但利益主体不同会导致制度是促进合作还是阻止合作的不同。如职业道德、互联网商业广告。

幻灯片33

 市场的运作也包含着非正式制度,如已经公告的价格不得更改,或一旦敲定一宗交易后就不得再作任何进一步的价格协商。如果有人试图在交易后重开谈判,那么对他的惩罚就是完全不与他作交易。 雇佣合同;  一稿多投等。

幻灯片34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1)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非正式制度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大大降低制度创造和变迁的成本。而非正式制度的可移植性差。(3)非正式制度只有与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4)非正式制度可以逐渐演化为正式制度。如“公共地的悲剧”、“反腐”。

(5)如正式制度完全取代非正式制度,会出现问题,人们的自发动力萎靡不振,行政协调部门不堪重负,导致行政失灵(administration failure),如中国计划体制。幻灯片35

总结:制度的作用

1.规范或者约束不确定性世界里的人类行为,增进人类相互间的信用度,使之变得较可预期;

2.维持竞争及合作秩序,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3.鼓励创新和知识增进,提高经济效率;

4.扩展竞争及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促进分工,增加配置稀缺资源的选择办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幻灯片36 

二、两个层次的交易费用:制度费用和制度既定条件下的交易费用 

(一)制度费用或总量的交易费用

 也叫制度资本,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

 诺思(1986)测算美国1970年交易费用占GDP的54.71%;张五常测算香港占80%(太高了吧?)

 在一个国家总量交易费用占GDP的比例越高,这个国家就越发达,总量交易费用的上升意味着为交换发展的部门越来越多,而且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从而使越来越多的潜在交易成为可能。同时,意味着每笔交易费用的下降。

幻灯片37  总量交易费用占GDP的比例增加,看似低效,即维持制度运行的费用上升,但使分工和交易更加深化,使社会总的交易量增加,商品或劳务总量的增加速度高于交易费用增加的速度,社会净财富增加。

 单位成本

 交易费用(TC)

 生产费用(PC)

 0  A

 专业化程度

幻灯片38 

(二)既定制度下的每笔交易的交易费用或交换成本  交换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 C=f(G,T,W,„„N)

 两种方式:测量交换成本;测量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

幻灯片39

二、产权的属性

(一)排他性

 排他性 即排除对财产竞争的权利,赋予产权主体的独立权、垄断权,在一般情况下,产权主体只能是一个。

 排他是有成本的,只有在排他的成本低于排他的收益时,才有排他的存在。 资源的稀缺性是排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排他不仅意味着产权收益的排他,也意味着风险、责任的排他,享有产权的排他性自然也要承担排他的成本、责任。幻灯片40 

(二)可分割性或可分离性

产权的可分割性是产权可转让性的前提条件。产权的可分割性,不仅使产权在量上是可以度量的(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如股票价格),而且可使人们在拥有和行使这些可分割的权利时实行专业化分工,获取由分工带来的增量收益。往往只有在产权能被分割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财产,如股份制。幻灯片41  产权的可分割性还表明产权是可分解的,它既可以是占有权、处分权、收益权之间的分解,也可以是每一种权利的更为具体的分解。这就使同一资源能够满足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需要,从而增加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

幻灯片42 

(三)可交易性(可转让性)

 买卖行为实质是商品的所有权与货币的所有权的交换。即交易行为本身就是产权的交易,这是广义的理解。

 狭义的理解是特指的,如企业的买卖(兼并),股票的买卖,房地产的买卖,生产要素的买卖等。

 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利都是可交易的,不可交易的产权不是真正的产权,这包括产权的买卖、产权的转让等。

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幻灯片43 

(四)永久性(或安全性) 产权得到保护和延续

 延伸:产权是信誉的基础

 信誉是人们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信誉是一双隐形眼. 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一定是一个不讲信誉的经济  缺乏信誉机制使交易成本提高

 信誉的丧失可能造成消费者对市场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市场的萎缩。

幻灯片44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

 制度变迁的含义,就是指从一种制度安排,经过人们的修正、完善、更改、替代、转换、废除、创立、创新等各种方法而变为另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也就是制度变革、制度变化、制度更新。幻灯片45 进一步理解:

1.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替代成本(机会成本);

2.制度变迁也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由于边际收益递减,生产的最优规模的约束条件是边际转换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实际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等于制度的边际收益);

3.制度变迁还可以理解为制度的交易过程。经济活动既包括人与物之间的替代和转换活动,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活动,实际的制度交易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交易成本(经济主体在动态的制度变迁中从事对制度这种物品的交易时所付出的成本,企业的边际管理成本等于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

 45

幻灯片46

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

 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时间路径等的总和。 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这种划分依赖于变迁是由一个(群)人的自发引起还是由政府法令强制推行。幻灯片47 (1)诱致性制度变迁  指的是制度的创新是由一群(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得机会时,所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其特点可概括为:①盈利性。即只有当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有关创新群体才会推进制度变迁;②自发性。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因而制度的转换、替代、扩散都需要时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幻灯片48 (2)强制性变迁

 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国家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保护产权以换取税收。国家之所以采取强制方式变革制度,一是因为它是垄断者,它通过权力垄断与其他资源的垄断,可以比竞争性组织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制度性服务;二是国家在制度供给的“生产”上,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 为什么需要国家(或政府)推进强制性变迁呢?这是因为:第一,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统治者需要维持一套规则来减少统治国家的交易费用。第二,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一般是由国家“生产”的。因为国家生产公共物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

幻灯片49 

三、路径依赖(历史在起作用)

 1.路径依赖的经济学含义

对于经济学而言,路径依赖是指“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历史是最重要的”,我们今天的各种选择实际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看,路径依赖就意味着“无效率”。一旦我们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我们将会被长久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更加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我们只好锁定在这种已经被历史上的“小概率事件”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事件”所引导的路径上。幻灯片50

(1)技术演进中的轨迹依赖。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幻灯片51 (2)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轨迹依赖. 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道路,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幻灯片52

 诺思的国家理论  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组服务——保护和公正做交换  将选民分为不同利益集团,并为不同利益集团设计产权

 由于存在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选民的机会成本。 国家悖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 “诺斯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构成有效产权安排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国家权利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安全的限制和侵害,就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

幻灯片53  契约是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他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法国民法典)

 合意是指双方当事人意见一致的状态。

 契约的签订必须依据双方的意志一致同意而成立,缔约双方必须同时受到契约的约束。 契约自由

(1)缔约自由,即是否与其他人订立契约,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法律保护当事人在不受任何人妨碍和干涉的情况下决定是否缔约,并且法律保护缔约内容和缔约方式。

(2)契约是正义的。包括机会均等、签约内容的公正合理性。

契约是指两人或多人之间为在相互间设定合法义务而达成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牛津法律大词典)幻灯片54  Contract(合同、契约、协约) 2.经济学意义上的契约

 契约是指几个人(至少两人)之间达成的某种协议,意在做什么。 契约是一种产权界定方式,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契约:交易的侍女)

幻灯片55

5.契约的内容

 张五常

 契约包括两大内容:收入条款和使用条款

 现实中的契约是否都有使用条款,要看交易的特点:

一般来说,一次买断的交易,只有收入条款,但不买断的契约(如租约或雇佣合约),除收入条款外还有使用条款。

幻灯片56  威廉姆森

 契约包括价格和安全措施。

 什么时候需要安全措施,则要考虑交易的技术特点。即看交易中是否有专用性资产的投入。

幻灯片57

一、新古典契约模型

1.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

西方经济学创作出“思想试验”的故事,说:有一位“瓦尔拉斯拍卖人”,喊出商品的价格;众多“买者”和“卖者”,各自向他报出买量或卖量;他看买的多、卖的少,就提高价格再喊,于是买量减少、卖量增加,人们再向他报出新的买量或卖量;要是卖的多、买的少,他就降价再喊,于是卖量减少、买量增加,人们又向他报出新的买量或卖量;经过几轮,在某个价位上,买量和卖量相等,达到了均衡。市场上每种商品都达到供需量均衡,就是“一般均衡”。

幻灯片58 出乎西方经济学家意料之外的是,这个理论模型却从另一面说明了一个结论:实现市场均衡,信息必须完全充分。因为,“瓦尔拉斯拍卖人”其实是上帝,他全知全能,不吃不喝,不要工资;人们从他那里得到价格信息,不支付费用、不耗费时间、也不担心信息欺诈。

在早期经济学家的意识中,信息的使用费用是零,市场经济自动配置资源、实现均衡,不需要成本。

幻灯片59  2.埃奇沃思的重订契约理论

 交易者签订契约后,仍可寻找更好的机会重签新的契约,反复进行,指导交易双方满意为止。

 契约曲线和无差异曲线;提出了契约的不确定性思想

幻灯片60  3.阿罗—德布鲁范式

 纯粹的阿罗—德布鲁或有商品:一种对交换的商品不能对其物质形态做出准确的描述,无法对商品的划分做出可以看见的、但可通过交换能够提高当事人的满足程度的配置的商品,就叫做或有商品。 是不确定性的商品

幻灯片61

 阿罗——德布鲁模型包含了不确定性的思想。

 阿罗——德布鲁模型包含了资源可获得性的不确定以及有关消费和生产可能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不确定性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影响着消费者的偏好、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

幻灯片62

1.逆向选择

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代理人利用这些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合同,使得    

幻灯片63 委托人处于信息劣势,从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决策,是为逆向选择。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旧车市场(质量越来越低,价格越来越高); 保险市场(投保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保价越来越高); 信贷市场(贷款人的信用越来越差,利率越来越高); 劳动力市场、保健品市场等等。

(二)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保险水平不能达到对称信息情况下的最优水平,高风险的消费者把低风险的消费者赶出保险市场。

幻灯片64

二、道德风险

幻灯片65 

二、社会相互作用的社会资本分析  1.社会资本的界定

 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皮埃尔·布尔迪厄,1980  社会资本是对社区生产能力有影响的人们之间所构成的一系列横向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公民约束网、社会准则。-帕特南,1993

 该定义中,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是促进协会成员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

幻灯片66  2.社会资本的性质

-帕萨·达斯古普特,2005  是一种达成的共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凝聚力、认知力和共同意志的纽带;  是关系网的集合,是一种社会组织,人们可以同时从属于很多社会组织,且这些组织可以具有不同的规则;

 是声誉的聚集和区分声誉的重要途经。个人投资于声誉,是由于这将有助于打破进入各种生产和交易的障碍;  社会资本包括管理者通过他们的管理风格、动机和支配权、工作实践、雇用决定、争端解决机制和营销体系等发展起来的组织资本。

幻灯片67  3.社会资本作用  共享信息

 协调行动、提高信任度、集体决策、减少机会主义  ········

幻灯片68  4.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社会资本促进市场发挥作用的能力

 斯蒂格利茨提出社会资本密集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倒U型关系。

(2)不仅仅是制度、法律框架和政府在生产组织中影响宏观经济绩效。社会资本对宏观经济效果的影响。(合作的作用)

幻灯片69  5.社会资本分析与制度分析的关系  制度构成着关键的社会资本

 社会资本与制度一样都会影响经济绩效

 非正式规程是制度和社会资本共同的具有的部分

多尔(1983)研究发现,日本的相对效率和技术推动力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责任关系联盟”,这不同于契约中格式化的条款,而是长期贸易关系中的责任、信任和互让精神。在契约内外建立这种联系是日本工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 69

幻灯片70 

(二)博弈、合作与制度  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     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即为合作博弈,否则为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的难点在于如何分享合作的剩余 合作博弈强调:集体理性(群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体理性、个人最优决策

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并非由政府协调和管理,而是设计一种机制,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幻灯片71

 联盟博弈,合作博弈的基本形式,重复博弈中取得集体理性

 相关均衡:人们根据博弈策略以外的特定相关信号机制进行决策选择实现的均衡。 如,交通信号灯的作用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它涵盖了经济学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济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2.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

3.有限理性: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4.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凯恩斯学派认为,不完全信息经济比完全信息经济更加具有现实性,市场均衡理论必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予以修正。

5.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6.寻租:个人为增加个人财富所作出的对社会净财富发生不利影响的努力。

7.科斯定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不管初始权利如何配置,自由交易都会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状态。在正交易费用的情况下,法律在决定资源如何利用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8.制度创新: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社会规范体系的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通称,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

9.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

10.路径依赖:它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

11.产权残缺:所有权的残缺可以被理解为是对那些用来确定“完整的”所有制的权利束中的一些私有权的删除。

12.诺思悖论:一方面,国家权力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衰落。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

二、简答题

1.产权的特征有哪些?

答:(1)产权的完备性与残缺性。

(2)产权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3)产权的明晰性与模糊性。

(4)产权的实物性与价值性。

(5)产权的可分割性、可分离性与可转让性。

(6)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人的行为有哪些假设?

答: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定有:

(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

(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此所获得的信息也就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

(3)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指人们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3.简述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

答:(1)人的本性决定交费用的存在。威廉姆斯认为,人的本性直接影响了市场的效率。市场上交易的双方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还要随时提防对方机会主义的倾向。

(2)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决定交易费用的存在。一个人做出决策时,无从了解其他人同时也在做的决策和计划。

(3)与个体间产权交易有关的各种行为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这些行为包括寻找有关价格的确切信息、谈判、订立和约、监督、索赔等。

4.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国家凭借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

(2)有利于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

(3)还取决于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的差异。

(4)离开了国家,产权制度无法建立,但无效或低效的产权又或多或少与国家有关。

5.简述制度的构成?

答:(1)制度构成一般概括地讲可分为两大类:即硬制度(正式制度)和软制度(非正式制度)。

(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将制度分为三个层次:即宪法层次,集体行动层次,操作层次和选择层次。

(3)柯武刚、史漫飞将制度分为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内在制度和被自上而下地强加和执行的外在制度两类。

(4)诺斯则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制度),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制度)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个部分就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6.科斯定理有何意义?

答:(1)理论意义: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影响,这就使制度安排这一在传统经济学中被当作既定前提的因素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实践意义:科斯定理的提出为解决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措施。科斯定理的提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可资借鉴之处。科斯定理指出,产权的清晰界定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往中的交易费用,达到最优经济效率。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它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改革者进一步认识产权明晰化的重要性,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法律上对产权的规定,而重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具体明确产权边界;二是启发人们在探讨更为合理

和更为有效的产权配置时,必须考虑交易费用。

(3)方法论意义:进行经济学研究一定不能脱离实际,要从经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事实的详细考察,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材料分析题

答:(1)产权界定: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产权理论,产权经济学强调财产权的买卖和分配应该是经济学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对象,而不是商品买卖。财产权的买卖和商品买卖相比,更有利于揭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资源配置。

① 假定个人在现有的阶级结构所确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使效用最大化;

② 通过考察各种可能的制度安排对收益—报酬的影响,从而可能详细地分析制度安排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③ 认识到交易费用大于零在所有权情形中具有的实际重要性。

(2)交易费用:

① 交易是分析的基本单元;

② 造成交易成本差异的关键是交易的频率、不确定性及资产专用性;

③ 各种一般治理模式都是由一系列属性所界定的;

④ 每种一般治理模式都适用不同的契约法;

⑤ 交易与治理结构都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⑥ 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治理成本的变化。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利益集团的存在会导致低效率产权的出现?

答:(1)加入不同集团以后,产权的选择不一定是最优的了,对某一集团有利的产权安排不一定有利于其他团体。

(2)产权的安排取决于利益集团对统治者的影响力。在利益集团中失利的往往是那些从属于大集团的个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得有关可靠信息的高额成本;二是搭便车问题;三是相对较小的人均受损额。越是小的利益集团越是容易达成一致意见,从而可以影响统治者。为什么少数人能愚弄多数人呢?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原因:产权结构的边际变化能导致人们的收益和成本的不公平分配,而在这些变化中,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称。

(3)利益集团对统治者的影响力决定制度安排:人人皆大欢喜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因此,一种制度能否得以实行,就要看一个社会的决定政策的权力掌握在什么人的手中。

(4)既得利益集团阻止有效的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

① 从舆论上打着国家利益的招牌,进行院外活动,影响政府制定对自己有利的产业政策或保护政策。

② 对新的进入者设置障碍,即斯蒂格勒所说的一种管制需求,强调管制,以行政的手段分配资源等。

③ 在这种有利益集团影响的行业或部门往往形成以行政垄断为支撑的产权结构,其他经济主体很难进行这些行业,产业缺乏竞争,从而导致低效。

2.试比较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答:(1)两者相互补充:

① 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的需求的时候,由国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可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

②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也并不是无差异的,即制度是有层次性、差异性及其特殊性的。有些制度供给及其变迁只能由国家来实施;而另外一些制度及其变迁,由于适用范围是特定的,它就只能由相关的团体(或群体)来完成。

(2)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有许多共同点,如两者都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两者都得遵循成本——收益比较的基本原则等。

(3)种制度变迁模式差别:

① 制度变迁的主体不同。

② 两类制度变迁的优势不同。

③ 两类制度变迁面临的问题不同。

3.什么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最后到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人们常常将正式制度称为正式规则和硬制度。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特征。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联系:(1)二者是相互生成的。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二者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任何正式制度安排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式制度的必要补充,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约束体系。

区别:二者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无本质的不同。(1)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不同。(2)实现机制不同。(3)实施成本不同。正式制度的制定和运行成本较高。(4)形成和演变的时间长短和稳定性不同。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而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却是一相当长期的过程。(5)可移植性不同。正式规则是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但非正式制度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6)认知表达和传导方式不同。非正式制度形成和运行所依据的是心照不宣的默认的知识,而正式制度可以通过语言或以符号形式进行表述、传递和存储。

总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互为条件、相互补充。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关注二者的作用,不可偏废。

第三篇:新制度经济学

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2007161050经济学谢雁娇

一个学期的新制度经济学课,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新制度经济学下的产权理论,它让我对当今的企业制度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我查了有关产权方面的知识,结合所学内容,简单谈谈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正逐步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和改造,改组和改造的目的是尽快让国有企业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特征。我想从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入手,就产权清晰问题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1、产权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产权理论起因于科斯对外部性问题的重新研究。科斯通过引入产权概论,论证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市场机制仍是有效的在零交易费用前提下,权利的初始界定并不影响资源优化配置的最终结果,这就是科斯第一定理。这一定理揭示出传统经济学论市场机制而不涉及产权制度所产生的逻辑悖论,从而推翻了庇古的外部性理论,说明经济学分析必须引入产权因素。

但“零交易费用”是不现实的,当交易费用大于零时,产权的界

定、产权的交易都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只有当产权界定和交易带来的收益大于所需成本时,产权的调整方能实现;若收益小于成本,即使产权调整能带来更优化的资源配置,但因无利可图,也不可能实现。

2、企业产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

正如科斯所指出的,由于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产生了企业这种可节约交易费用的组织,但企业的出现又使得原有的产权状况变得更为复杂,企业产权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企业制度中因产权复杂化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企业产权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剩余索取权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的效率,剩余索取权应归监督者(即企业管理者)所有,而在企业内部,管理者既可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又可为资本所有者或劳动者同时兼任。因此,按剩余索取权归属的主体不同,企业可划分为企业家企业、资本家企业、工人管理企业三种类型。而具体采取何种形式,则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市场环境,因为企业作为一种特定的交易组织形式,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考虑,会根据具体的资本、劳动及管理的市场交易费用的比较,避免所需交易费用过高要素的直接市场交易。若违背这一原则,企业效率必然低下。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所有者即股东的利益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经营者由于掌握实际的经营权,可能会谋取私利,这就产生了一个委托——代理问题。若没有有效的制度控制代理成本,则股份公司将无法有效运转。委托——代理理论正是研究如何设计一种机制,使之最大限度减少代理成本,同时又给予经营者以最大激励。首要的措施就是必须使经营者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把经营者的报酬与企业利

润联系起来,或直接让经营者拥有企业部分股票。由于剩余索取权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因此还必须采取一定的市场约束。一是经理市场,当代理成本过高时,股东可通过合法程序重聘经营者;二是股票市场,当股东利益受损,而单个股东又无法影响董事会决策时,他可抛售其股票,从而约束经营者。

二、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所应具有的本质规定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其中,产权明晰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后三个方面的前提、基础和必要条件,是有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环节。

首先,权责明确是以理顺产权关系为基础的。强有力的产权约束必然造成严格的与自觉的从而也是充分的责任。一系列的放权措施使企业经营者有了生产经营和其他方面的权利。但松弛的产权关系的缺陷因为这种放权而失去了行政约束的屏障。所以,权责明确的前提是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对于企业经营者形成强有力约束的产权制度。

其次,产权关系不顺,无法理顺政企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非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对企业实行的管理;二是建立在资产基础上的关系即政府作为企业资产的拥有者而对企业实行的管理。处理前一种关系较为容易,而后一种政企关系的处理则较为困难,原因在于政府的后一种管理具有刚性:既然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那么作为投资者的国家就必

然要对其实施管理。无论是国家必须保持的对一定的领域、一些企业的控制,还是政资分开,都是理顺产权关系的基本内容。

第三,科学管理要求必须理顺产权关系。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公司制下,董事会是所有者的代表,出于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需要,将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作为主要标准择优录用,并在实践中加以考评。通过这种强有力的产权约束机制,使管理岗位上永远立着优秀的管理者。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和良好的企业管理可以说是建立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一种派生效果。事实上,良好的产权关系本身寓含着遴选优秀管理者的机制。

由此可见,产权明晰是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础。以上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分析,充分说明: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

1、所谓产权清晰便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在狭义所有权层次上进行产权界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弄清所有权归谁;二是狭义所有权与其他产权拥有主体的产权界定,笼统地讲,也就是划分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如果以上几方面的产权都界定清楚了,就可以说国有企业的产权清晰基本完成了。产权清晰在明确投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之后,也许对国有企业产权明晰更重要更复杂的一个方面,就是明确企业与政府的权利边界,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清归根结底就是这个边界不清。

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就是要在三个层次上明确责权利的关系。第一

是国家与公民和法人企业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投资者之间及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第三个层次就是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2、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是否就明晰了产权

产权明晰中有一个误解,就是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后,产权就明晰了。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在提到的第三个层次上明晰投资者与人力资本投资者之间的产权无疑提供了动力,但这增加了产权明晰的复杂性。因为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各个投资者的产权也需要明晰,这在市场经济里是通过投资时的谈判与资产评估以及今后增资或减资的博弈完成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虚位或对其产权代表的激励和约束不力将影响其在博弈中的成绩或产生资产流失。

无疑通过资产评估可以明确企业的资产占用数量,强化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有利于明晰第二个层次上的产权关系。而通过引进私人资本或外资,不仅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困难,还因为私人资本的存在,有利于明晰所有三个层次的产权关系,但这同样要付出成本。

现有的保人不保体制的改革思路,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旧体制不会自行消失,产权明晰也就不可能很快完成。

3、产权明晰是动态的博弈过程

产权明晰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市场化过程,动态博弈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财产权也是一个逐步明晰、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产权观念从单一的所有权观念分解为具体的所有、使用、收益和让渡等权利概念。可见产权权利意识是在历史的长

河中逐步形成并具体化的动态过程。

从短时间看,产权清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状况在变,资产结构的不同及债权结构的不同,产权也有不同的权属内容。一般在企业正常经营里有满意的回报时,企业经营者有充分的自主权;而在回报不满意时,投资者的介入经营常常发生,职业经理的权力受到限制;当经营出现问题,影响职工利益或债权人利益时,他们也有参与管理甚至接管企业经营者的权力。总之,产权明晰是一个持久的动态过程,市场化的改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当今经济学的热门学科,其发展潜力巨大,实用性强,可以达成个人,企业,社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篇: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执行机制人的行为新制度经济学假设前提

三大命题环境

财产权利、机会成本、可降

内涵与外延科斯威廉姆森

契约人特定交易交易费用理论决定因素(威廉姆森)

应用纵向联合、技

术转让、跨国

公司

私有产权与共有产权公共物品与外

部性

产权理论(人与人)产权功能

产权的排他成本与内部管理

成本度量成本、不完全合同与公共领域

本质

科斯定理

边界新制度经济学科斯

企业理论企业的本质与边界

公司治理(保护所有者权益、委托代理)制度功能威廉布森本质边界源泉:相对价格的变化、偏

好的变化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时滞、路径依赖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

第五篇:新制度经济学

长春工业大学2012级金融学研究生

学科专题研讨课发言提纲

姓名:

演讲主题: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演讲时间:5分钟左右

发言大纲

◆ 问题: 试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思路: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内容的分析谈重视国家对于制度

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学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的其中之一,对于主流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和新古典经济学无法解释的实际问题,新制度经济学都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些实际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等学派的挑战下不断地进行修正。随后,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正统的经济理论来对制度的构成和变迁进行了深入的透彻分析。因此,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领衔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果。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且认为制度决定了经济的发展。

1、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交易费用普通化

最早先的交易费用是将交易的风险因素、交易垄断、政府的控制和交易信息的这些因素整合起来涵盖到交易费用的概念里,随后,交易费用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保护产权的费用、界定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建立交易合同的费用、进行交易的费用和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新制度经济将交易中的交易费用等考虑 到经济分析中来,将现实的人和企业纳入经济分析考虑的范围中。

2)国家控制产权

国家是一个对行使暴力形式有着比较大的利益的组织。国家控制着所有交易的所有权,并且可以通过暴力的形式来实现对任何资源的绝对控制和规定。国家的各个商定决定着社会的福利最优化和统治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一些产权有可能面临经济不能持续增长的危险。而且国家的干预很有可能使产权低效率。这就是所谓的诺斯悖论,即没有国家就不会有产权,但是有了国家的控制管制,产权的效率就会降低。

3)制度的设立

制度是一个交易进行和成功的前提,是经过不断的沉淀形成的。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降低在交易中花销费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是这样理解的,制度规定了人可以选择的范围,给人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具有经济价值的激励政策和限制活动。随着经济活动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这些经济活动的相关制度逐渐健全起来了。

4)制度变迁

为了达到更高的制度效率,制度就会相应的随着资源、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变,进行动态的寻找最合适的制度配置。制度的变迁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许多因素的制约,在进行制度改革时还是最先考虑的是新制度经济的增长效率和增长幅度。初始的经济制度对资源、技术进行了限定,使 制度的变迁产生了方向性和路径性的依赖,国家对制度的变迁具有暴力的控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制度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利益性质不同,这就产生了制度供给的短缺,加上值得认知和建立完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时间耗费的比较多,因此,制度的实际供给总是比获利的可能性要滞后一些.2、新制度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1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用

经济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与政府密不可分,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通常内在制度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的形成,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正式的存在执行。外在制度是在政治权利机构的要求下创立的规则,建立制度的目的就在于使经济活动按一定秩序有序的进行。秩序的存在,使人们按照约定的内容和条 款合理的预见未来的一种经济行为模式。没有经济制度,经济交易的执行和交易的合法公平性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劳动分工也就没法实现,每个人都会沉溺于机会主义而不能使经济正常的运行。对于新制度经济,建立了很好的制度和约束,这样就使交易的进行和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继而广泛公平的社会分工就会更容 易实现,经济就会持续繁荣的发展。经济制度以政府为后盾强加于社会实施,一般的经济制度都采用的是外在制度,这种外在的经济制度可以被公众广泛的接受和认识。经济制度的约束作用在政府的强化作用下付诸实施,政府的外在组织和外在控制作用就防止了经济活动中不合理行为的出现。政府对经济制度的控制作 用对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保证了经济活动的公正性和秩序性。

2.2根据需求进行制度的变迁

新经济制度的推进,使我们更加明白国家对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根据国家实际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需求情况进行。对于制度变迁的需求来讲,国家可以采用改变产品市场价格来推进制度的变迁。另外,国家可以强有力的将优秀的人才和有限的物资集中起来,引进新技术,并且进行创新,来推动制度的变迁。此外,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国内市场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整体上扩大市场规模,进行制度的变迁,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首先,就需要对国家的宪法和现存的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善,使经济制度更有效率。其次,要设立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环境,增加经济制度体系的知识水平,同时也对经济制度的供给能力予以提高。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制度的变迁,要求国家按照对制度的需求来进行对经济制度的变迁.2.3发挥政府对制度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新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政府对经济制度的作用,我国新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强制性变迁的性质。经济制度的变迁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实施是需要成本的,当制度的收益高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这个经济制度的才会被广泛接受和实施。由于政府的强制作用或者影响,国内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实施具有快速实施的特点,如果这一经济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就会在快速实施的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收益,经济收益的效率明显的高于国外的经济制度变迁的速度。但是在政府的决策者中仍然存在对比较过时的制度从中得利的人士,他们不会轻易的对新经济制度的实施投以赞同票,这就需要政府在进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要将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选择正确的合理的经济制度,选择合理的方式推广实施,建立规范的产权和经济政策,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积极的发挥政府对经济制度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4重视国家对于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家在新经济制度的发展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改革的历程中来看,经济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威望是很大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在制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和推广。我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多 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不同的所有制就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就会在各个企业之间产生一些避免不了的利益矛盾。在经济活动出现混乱、不能正常运行、经济制度出现不完善的情况下,就需要国家来对这些企业之问的矛盾和制度的缺欠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相应的经济制度就需要进 行相应的完善甚至变迁。政府在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充当着主导的作用,对乡镇企业的制度变迁通过意识形态和政策来影响企业制度的变迁和安排。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政府发挥着它应起的作用。国家对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在于引领着企业的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变迁的方向,组织着经 济制度的变迁.3、小结

新制度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制度变迁的热潮,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带来了又一个春天,中国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实施新制度经济体制,交易费用普通化、国家控制产权以及进行制度的变迁,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和国家对制度的推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新制度经济在中国推广的方式,是政府和国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下载新制度经济学考点(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制度经济学考点(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制度经济学参考书目

    1 阿兰*艾伯斯坦 哈耶克传——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坚定捍卫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50 2 阿兰*格鲁奇 比较经济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61 3 阿兰*斯密德 制度与行为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新制度经济学 2. 完全理性 3. 交易费用 4. 市场型交易费用 5. 产权 6. 私有产权 7. 共有产权 8. 完全契约 9. 不完全契约 10. 不完全契......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制度 《现代汉语辞典》把“制度”区分为两重涵义:第一,它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第二,制度是在一定历......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论制度的实施机制对制度效率的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经济学家估计......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卫东,华科大教授。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认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生......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名词解释: 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产权清晰:所谓产权清晰,指的是不同产权主体之间产权权属关系的清......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制度是指有约束力的规则体系,这些规则体系可以是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 2、交易:交易是经济主体间发生的产权的转让。 3......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 1.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命题是什么? 2. 制度主义的演变大体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3.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4.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制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