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5 00:4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 年广州一模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将两者视为一体。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 A.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抑商

B.农业采取精耕细作的技术 C.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

D.地租与土地税都以实物方式缴交

25.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 A.齐地方文化传播

B.“独尊儒术”实行

C.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D.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 26.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 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 27.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

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白银大量外流

C.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市民阶层兴起

28.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收回关税自主权

C.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

D.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 29.

表 1 表 1 为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 定学生的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新社会等级制度的建立

D.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30.1932年8月,由共产国际指导的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召开远东反战会议。在筹备过程的新闻报道中,会议的名称最初有“上海反帝国主义战争大会”“世界反帝非战大会”等,后来又称为“反法西斯蒂非战大会”“远东反战反法西斯蒂代表大会”等。会议名称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反战运动阵线有扩大趋势

C.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

31.中共中央在《关于 1980、1981 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中提出,1981 年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增长 6%,轻工业总产值比 1980 年增长 8%。在《关于 1982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1982 年计划轻工业总产值比 1981 年增长 7%,整个工业总产值增长 4%。这些决议旨在 A.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放缓国家城市化进程

D.改变原有工业布局 32.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

B.贫富差别不大

C.城邦意识至上

D.人文思想盛行

33.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的出现

A.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

B.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

34.1933 年 3 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 1935 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A.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C.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35.在经互会成员国的对外贸易中,1963 年时,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 19%,与发展中国 家的贸易占 12%;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其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 27%—33%,与发展中 国家的贸易占 14%—17%。上述变化反映了

A.东西方关系逐步缓和

B.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D.经互会成员国的市场竞争力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乡约是中国民间社会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依靠习惯和道德力量发挥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四大项: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1930 年前后,部分知识分子主张用改良主义方法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发起乡村建设运动,其中梁漱溟的影响较大。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中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失调”:中国本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本位,阶级对立”;自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中国旧的社会构造被破坏,但并没有走上西方社会的道路。因此,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是将“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二者为具体事实的沟通调和”,而这一“沟通调和”点,就是建立乡村政权机关与教育机关合而为一的“乡农学校”。“乡农学校”以《吕氏乡约》为仿效目标,“以古人乡约之意来组织乡村”,使学长居于父老、师长的地位,把社会的政治法律问题放在道德教育的范围之内,同时吸收西方团体组织的方式,形成社会新组织。

——摘编自戴逸《中国近代史通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氏乡约》与《乡村建设理论》关于乡村治理认识的异同之处。(15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析《吕氏乡约》与《乡村建设理论》关于乡村治理认识的局限性。(10 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 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概括材料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

1950 年 5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其基本精神是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有的群众对《婚姻法》持怀疑和抗拒的态度,认为《婚姻法》就是“离婚法”或“妇女法”,婚姻自由是败坏风俗;有的干部担心《婚姻法》会导致社会混乱,贯彻《婚姻法》时放不开手脚;婚姻登记在某些地区流于形式。在党和政府开展了宣传与贯彻《婚姻法》运动后,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终于逐渐建立。包办买卖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自主婚姻日趋增多。蓄婢、纳妾、童养媳等落后的婚姻习俗几近绝迹。青年男女不再以对方的“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是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婚姻纠纷和婚姻案件逐渐减少,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逐渐增多。妇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生产,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摘编自马冀《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婚姻法运动述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50 年的《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困难和阻力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50 年的《婚姻法》推行的意义。(9 分)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

从 1945 年日本战败到上世纪 50 年代初,日本文坛以“战后派”作家为代表,诞生了一批反战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大多在二战末期应征入伍,部分经历了惨烈的战争,并目睹了日军的最后疯狂。他们以亲身之经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表现手法,冷酷地描写血腥的战场、细腻地刻画人们面临死亡的心理活动。作品中的受害者几乎全是日本人或日本士兵,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及其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几乎都没有涉及。同时,这些作品大多孤立地描写战争或战场上的某个片断;对战争的看法是基于“要活下去”的本能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战文学逐渐式微,到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文坛已经很难看到涉及二战的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的相关作品都是“原爆(原子弹爆炸)文学”,强调“日本是受害者”。右翼分子开始为战犯鸣冤叫屈,一些颂战文学作品出笼甚至大行其道。21 世纪初,美化战犯东条英机的电影获得当年最高票房;以二战时“神风敢死队”为题材的小说在图书界畅销。

——摘编自郭洁敏《从日本反战文学看“集体无意识”》等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日本反战文学作品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颂战文学作品出笼且大行其道的原因。(9 分)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 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于今。

——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9 分)2018 届广州市一模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Ⅰ卷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4 分。题号: 28

34

答案:

C

B

A

C

D

D

B

A

C

A

D

A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45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25 分)

(1)相同:都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都注重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都意识到乡村建 设的重要性;都强调互助;都强调自治;都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都从乡村实际出发提 出方案。(7 分)

不同:《吕》只强调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乡》主张将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吕》主张乡村自治,《乡》主张将乡村建设与政权相结合;《吕》只强调乡村秩序的稳定,《乡》主张乡村建设是救国的关键;《吕》更强调血缘宗族关系,《乡》突破血缘宗族关系,主张建立社会新组织。(8 分)

(2)《吕》局限性:缺乏强制性和约束力;局限于道德教化;未考虑更多利益需求;在

当时适用范围有限。《乡》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农民最 迫切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否定暴力革命。(10 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42.(12 分)

示例 1: 人类活动开创历史,但受历史条件制约

巴黎公社运动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宝贵 的经验。但它是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民族矛盾尖锐的背景下爆发的,当时资本主义还处于 上升阶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所以运动最终失败。可见,历史是主客观相 互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 性和艰巨性。示例 2: 历史是在多种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和发展的。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生是多种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7 世纪末英国确立了代议制 民主,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英国在长期的对外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 广阔的市场,成为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英国的圈地运动与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圈 地运动还使英国获得了工业革命必备的自由劳动力;发达的传统制呢业为棉纺业技术革新提 供了现成的技术人员等等,正是由于英国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才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任 何历史的创造都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环境与历史条件。

(15 分)(1)封建思想的束缚;落后的婚姻习俗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干部推行不力;群众法治意识淡薄。(6 分)

(2)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新型婚姻制度;清除了旧婚姻制度的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理性的社会新风尚;塑造了新型家庭关系;妇女地位提高;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巩固了政权。(9 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1)描写战争的残酷性;未能客观认识战争的性质;未能全面描写战争;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6 分)

(2)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未有彻底清算;日本社会缺乏对战争的真正反省;右翼分子的宣传;日本经济发展带来大国意识的膨胀等(9 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47.(15 分)

(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文化间的交流(6 分)

(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3 分)影响: 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 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6 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第二篇:2013届广州一模文综政治答案(纯WORD文档)

广州一模文综答案

24-28ACBDB 29-33DBBAB 34-35DC361、随着广东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这说明广东能源利用效率总体较高,但仍然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坚持创新驱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5)、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6)、引导居民践行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3、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美丽广东就是要从省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建设美丽广东”的规律,并作为行动的依据。371、答案一:支持甲地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2)、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保护好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二:支持乙地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特色旅游,既能促进乙地经济的发展,以能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提升乙地的竞争力

2)、文化交流是一个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乙地利用市场推动文化遗产的开发,有助于本地文化走出去交流发展2、1)、(政府宗旨)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政府要为人民谋利益,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2)(依法治国角度)A、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文化遗产要坚持依法保护和开发 B、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有法可依,并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执行的监督。C、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管理和服务职能。D、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对严重破坏文化遗产的犯罪行为的惩罚。E、公民要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并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三篇: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Ⅰ卷)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①②③④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

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

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46.(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潘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梁启超提出:“所贵乎报馆之著述者,能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也。”并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摘编自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近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7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C A D A B B D A D C B

40.(25分)

(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41.(12分)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45.(15分)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46.(15分)

(1)宗旨:洋务派注重对外宣传,维新派强调政治属性。

任务:洋务派强调披露洋人之事务,维新派倡导为维新变法服务。

目的:洋务派意在维护朝廷并警示洋人,维新派强调利用报纸传播新思想,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2)逐步冲破封建专制的言禁,拓展了国人视野;进行了救国图存和启蒙思想的宣传,有助于开启民智;为社会变革作了舆论准备。

47.(15分)

(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强化了美国的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48.(15分)

(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第四篇:文综一模答案及评分

唐山市2017-2018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1-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A卷:1.B 2.A 3.D 4.C 5.B 6.C 7.A 8.D 9.B 10.C 11.A B卷:1.A 2.B 3.D 4.C 5.B 6.C 7.A 8.D 9.B 10.C 11.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22分)

(1)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海拔高)曾被冰雪覆盖;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每点2分,共6分)

(2)褶皱(背斜)。当地早期为沉积环境,长时期堆积了较厚的不同颜色的砂岩;后受内力作用挤压形成褶皱并抬升为山地;后受外力作用剥蚀出露地表。(每点2分,共8分)

(3)当地时间大约14时30分(13:30~15:30)。通过游客的影子确定太阳方位为西北;拍照日期为5月1日;且影子较短,故判断时刻大约15时左右较为合理。(每点2分,共8分)37.(24分)

(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藻生长繁殖。(2分)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藻容易在湖西部堆积。(每点2分,共4分)

(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

(3)原因:修建湖闸后,甲湖在冬春季水位较高;“露滩”和“晒滩”时间缩短,水生植物种子难以萌发生长。

不利影响:可能影响部分食藻鱼类的繁殖和生长;进而对蓝藻的直接摄食减少,增加蓝藻水华爆发的可能性。(每点2分,共8分)

(4)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每点2分,共6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10分)

加深对遗产的认知水平;通过解说提高游客对遗产价值的认知;介绍遗产的现状及保护理念;引导游客选择正确的游览动机,提高遗产保护意识;规避自身可能破坏遗产的风险。(每点2分,共10分)44.(10分)

不利影响:围栏使栖息地碎片化;跨越(或钻过)围栏时存在生命危险;受围栏阻挡容易被天敌捕食。(每点2分,共6分)

解决措施:去除围栏,建立自然保护区;改良围栏设计以便有蹄类野生动物安全通过。(每点2分,共4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政治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A卷:12.B 13.C 14.A 15.D 16.A 17.C 18.C 19.B 20.B 21.C 22.D 23.B B卷:12.D 13.A 14.A 15.D 16.A 17.C 18.C 19.B 20.C 21.B 22.D 23.A 38.合理性:企业的经营发展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战略;(2分)发挥双方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抢占市场先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分);对两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实现汽车生产战略转移有利;(3分)能够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减少“双积分”政策的不利影响等(2分)。

建议: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加快充电设施的建设;加大车用电池研发力度,生产出续航能力强的电池;(4分,一条建议即可,其他合理建议均可)

39.①履行政治职能,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打击违法犯罪;②履行经济职能,对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指导开展多种旅游,开发特色、品牌旅游;③履行文化职能,提高经营者素质,发展乡村文化;④加强社会建设,完善公共设施;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旅游区环境和卫生。(每小点3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40.(1)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因此“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并铭记在心,..懂法守法;正确的意识具有导向作用,“子帅以正”有利于“孰敢不正” “公生明、廉生威”。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领导干部作为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少数要懂法、带头守法、公正执法。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要抓关键少数。(每小点4分。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作答可酌情给分。)

(2)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分)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分)④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3分)(评分说明:采意不采点)

(3)①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主动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事件;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道德、法治宣传活动;③学习“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在先进事迹;④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⑤各种遵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尊重规则等方面的行为。(1种行为给2分,涉及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A卷 24.B 25.B 26.A 27.D 28.B 29.A 30.B 31.C 32.D 33.A 34.C 35.A B卷 24.D 25.B 26.B 27.D 28.C 29.C 30.D 31.B 32.A 33.D 34.C 35.B

41.(1)异:德国主张以武力征服的方式从空间上对殖民地实行独占,实行直接统治,并推行垄断式的保护主义。美国则要求建立无边界的殖民体系,提倡保留殖民地原有的行政体系,实行间接统治,主张门户开放,实行公平的贸易竞争。成因: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国际地位不同。

同:都积极对外扩张,构建有利于本国的世界市场体系。成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15分)

(2)实践效果:德国发动一战,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害人害己;美国闷声发大财,一战后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启示:外交应该顺势而为,争取在和平中发展,谋求在合作中竞争,成人达己,互利共赢,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言之成理,即可给分)(10分)42.答案示例:

根据材料,学生编写的文本要符合三个条件:同一主题、事件名称及评论、体现事件之间的先后或因果关系。

评分说明:主题命名2分(如材料所示可命名为“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复苏与发展”);每一事件及评论2分,与主题不符的事件及评论不给分,共8分;体现了事件间的先后关系或因果关系2分。

示例1:儒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产生

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汉末三国以降,佛道盛行,儒学危机

宋代,朱熹理学集大成,儒家思想进入新阶段 明代,王阳明心学集大成,儒家信仰重建任务完成 45.(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9分)

(2)渐进式变革过程,使社会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新学制的确立与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替代物;奖励学堂出身,成为科举制废除的重要保证。(6分)46.(1)认识: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资产阶级坚持战争的目的在于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因此,人民不应该再支持政府继续参战。(9分)(2)割地赔款,条件苛刻,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但条约的签订使俄国终于退出大战,得到喘息的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时,体现了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的策略性。(6分)47.(1)背景: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苏联科技迎头赶上;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黑人运动高涨。(9分)

(2)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侵略扩张,使美国国力消耗巨大;这都为美国后来“滞胀”状态的出现埋下了隐患。(6分)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第五篇:高三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精品试题

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首选工人老大哥 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 D.嫁人要嫁万元户

2.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主要原因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新设置了一些新节日。这些节日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

A.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 B.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

C.烈士纪念日———1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特点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不断加强 ④选官与考试始终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1497年达·伽马航向印度洋、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些历史事件反映了()

高考精品试题

A.地中海时代被大西洋时代所取代 B.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 C.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 D.欧洲资产阶级开始主宰世界

6.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7.下图是20世纪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苏联,下图所反映的大国关系所处的年代是()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90年代

8.2008年8月9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宣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节目在美国电视观众中深受欢迎,收视率达到21. 5%,仅次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的27%,超过了其他任何在美国以外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世界上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国家和城市是()A.法国巴黎 B.英国伦敦 C.美国纽约 D.德国柏林

9.有人说,中华民国是“美国式的共和国”,但也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其“英国政体特点”主要表现为()

A.责任内阁制 B.三权分立 C.总统制 D.民主共和

10.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高考精品试题

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D.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11.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写道:“据他们(指英国民众)看,历史对他们来说已经结束。在外交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15年随着滑铁卢战役的结束而告终;在国内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32年随着《改革法案》的产生而完结;在帝国事务方面,历史已于1859年随着印度兵变的被镇压而终止。他们有一切理由为历史的这种结束所赐予他们的永久幸福而庆贺。”当时的英国民众产生这种“永久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A.外交:推行“独立主义”,开始确立欧洲霸权 B.国内:议会改革,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C.帝国:逮捕甘地,对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D.思想:启蒙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巨大

12.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A.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 B.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二、非选择题

高考精品试题

13.(15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14(22分).陈独秀眼中的中西文化

《东方》记者又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本以民主主义为基础。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故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乃为统整文明之所有事。”呜呼!是何言耶?夫西洋之民主主义(Democracy)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by the people)而非为民(for the people)”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旨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民本主义,乃日本人用以影射民主主义者也,其或径用西文Democracy而未敢公言民主者,回避其政府之干涉耳),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倘由《东方》记者之说,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不变;则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毋怪乎今日之中国,名为共和而实不至也。即

高考精品试题

以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盖国体既改共和,无君矣,何谓君道?无臣矣,何谓臣节?无君臣矣,何谓君为臣纲?如何融合,如何会通,敢请《东方》记者进而教之,毋再以笼统含混之言以自遁也。——陈独秀:《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2,原载《新青年》6卷2号)(1)简述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论争的社会背景。(2)概述材料中陈独秀与《东方杂志》记者的主要分歧。(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陈独秀中西文化观的认识。【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探究]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16.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

高考精品试题

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拥有的核弹头达5万枚,约占世界核弹头总数的97%,足以把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使世界上每个人头上顶着3吨炸弹过日子。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国与我国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如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后,中日双方宣布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1950年到1990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311倍,1989年至1996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倍。到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6.7万亿美元。

材料三 高技术武器造价非常昂贵,如一枚“爱国者”导弹价值100万美元,一枚空对空“麻雀”导弹价值169万美元。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各类导弹5 500多枚,仅导弹一项一天耗资就有1亿美元。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制约现代战争的因素。

(2)根据材料指出确定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以来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爱因斯坦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恩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所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高考精品试题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

高考精品试题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要出现于古代社会,故A项错误;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人阶级地位提升,故B项正确;斗私批修体现在文革时期,故C项错误;“万元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国家利益是了国家发展外交关系的根本出发点,造成题干中美关系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再于国家利益的冲突,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影响中美外交关系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B,D项错误。3.【答案】D

【解析】之所以确定12月4日这一天为“国家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为纪念1937年南京大屠杀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将此日定为烈士纪念日突出了“国庆勿忘祭先烈”,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1945年9月3日日本签订投降书,而不是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答案】A

【解析】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故①正确;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及至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故②正确;为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不断加强监察和控制,设立刺史、通判等机构,故③正确;选官与考试紧密结合开始于隋唐科举制,与题目时间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5.【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后商业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新航路的开辟,不能说明欧亚陆地强国霸权的结束,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是在14世纪,故C项错误;15世纪资本主义处于萌芽时期,欧洲资产阶级没有取得政权,还没有开始主宰世界,故D项错误。

高考精品试题

6.【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题目,涉及的时间范畴是1912——1915年,事件是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的减少。可用排除法解题,A选项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时;B选项是在19世纪末;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所以D项也排除。7.【答案】C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与题中中苏对抗不符,故A项错误;60年代中美关系是敌对的,与题中中美合作关系不符,故B项错误;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由敌对走向缓和,美苏仍然冷战,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90年代苏联解体,中苏、美苏结束了对立局面,故D项错误。8.【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电视为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的,故世界上首次播送电视节目的国家和城市应该是英国和伦敦。故此题应选B项 9.【答案】A

【解析】 中华民国建立后成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为限制袁世凯,又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体的特点,故选A项。10.【答案】D

【解析】由朱熹编著的课本名称、受教育的对象及提出的具体行为规范可看出D项正确。A项中的“治学”超出材料的主要意思;B、C两项出现于西汉武帝时期。11.【答案】B

【解析】英国在近代实施的外交政策是“大陆均衡”政策,故A项错误;1832年的《改革法案》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参加选举的权利,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甘地是20世纪初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题干中1859年印度兵变无关,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并未引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爆发,故D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表格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故A项错误;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在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银行资产总额从无到有,在高考精品试题

金融机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钱庄、典当等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故B项正确;1920—1936年间,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从来,并没有放松对华侵略,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官僚资本的信息,无法得出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故D项错误。13.【答案】气象: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政策:重农抑商。

【解析】第一小问“新气象”注意设问的时间要求“明朝中后期”和角度要求“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农业方面”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玉米、番薯等……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作答;“手工业方面”根据所学可知由于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方面”根据所学可得出“会馆的出现”等结论。第二小问“政府的老政策”结合所学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4.【答案】(1)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胡适等倡导民主与科学,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批判,引发部分知识分子的不满。

(2)对民主的认识不同:记者认为民贵君轻可以作为民主主义的基础,而陈独秀则认为这只是民本主义,跟民主精神想去甚远;对纲常名教的认识不同:记者认为纲常名教可以与民主政体相融合,而陈独秀则认为两者无会通余地;对政体与政治原理的关系认识不同:记者认为政体虽改而政治原理可以不变,陈独秀则认为政体改变政治原理亦应随之变化。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

答案l:能将陈独秀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解读是基于自身文化救国的理想,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文化的结果。

答案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答案3:就文本本身内容提出观点: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有绝对化之嫌。答案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陈独秀主张全盘西化等。评分项二: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提供的信息,并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高考精品试题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答案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

【解析】(1)根据材料出处《新青年》及材料所述陈独秀与记者之间的论争内容可知是关于封建的纲常名教君道臣节等与民主共和的政体是否能相融合的问题,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前期这个时间,所以结合新文化运动前期批判封建文化即引发的结果去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中的“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与 “现代之民主主义”可知是对民主的认识不同;由“以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为基础之固有文明,与现时之国体,融合而会通之”与“今日名共和而实不至之国体而论,亦与君道臣节名教纲常,绝无融合会通之余地”可知是对中国的纲常名教的认识不同;由“伊古以来之政治原理”与“是所谓蒙马以虎皮耳,换汤不换药耳”可知是对政体与政治原理的关系认识不同。

(3)这一题考查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知识迁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解答这一题需要考生现根据材料提炼出想要论证的观点,然后围绕自己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相应的背景、思想主张等史实作为论据,还要在答案中将史实和观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逻辑联系,并用历史性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15.【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高考精品试题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解析】 第(1)问中的弊端从“他们的奴隶地位”可以看出平民地位低下,从“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看出他们缺乏政治参与权;社会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雅典社会贵族和平民、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的关系分析。第(2)问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政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措施包括财产等级制和民主政治改革等。第(3)问根本原因根据材料“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分析;据“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以公正为本”等信息归纳梭伦的观念。

16.【答案】(1)因素:核战争毁灭性后果;国家之间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

(2)依据: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变化: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理由:制约战争发生的因素增多,各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第三世界的崛起等。(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

【解析】 第(1)问要对三则材料逐一分析,材料一是从核武器对人类的毁灭性角度阐述的;材料二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联系的密切;材料三体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消耗。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格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主题、制约战争的各种力量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等方面分析即可。17.【答案】(1)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2)爱因斯坦在科学上作出了杰出贡献;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是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

【解析】第(1)题,考查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者主要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第(2)题,可从材料中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以及犹太人的身份等分析原因。

下载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 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年4月高三江门一模文综历史试题(无答案)

    江门市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24、《新唐书·车服志》记载: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

    乌鲁木齐三模文综答案及评分标准

    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历史试题及答案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重庆卷)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重庆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

    2018高考全国三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高考全国三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2016广州一模文综试题(word版,标准答案)解析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综合 2016,3.17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南粮北运”......

    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试题

    2014年北京文综历史部分正式版 12.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 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