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学习性组织,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建设学习性组织,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现有四个厂区,6个子公司,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员工2200人。多年来以人为本,采取定向培养,内部培训和外送学习等方法,竭尽所能地做到“人适其位,位适其人”。坚持 “管理是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学习观,加强班组建设,构建学习型和谐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被省市人事部门授予XX市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实习基地、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山东方明药业集团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就是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推进科技进步、搞好企业全面建设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牢固树立“振兴企业,以人为本,企业发展,教育优先”的思想,始终把深入开展企业职工教育培训,作为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全员素质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进步,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广泛持 久地开展了各级各类员工培训。近几年来,共举办了各级各类培训班460个,总共培训50136人次,培训总课时11270课时。企业员工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为集团公司顺利完成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目标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面对入世、经济与市场全球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家“高新工程”的严峻挑战,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成为集团公司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集团公司领导清醒认识到,提高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最关键的是提高企业的开拓创新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开拓创新型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专门技能”人才。企业要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员工的素质和人才质量。引进人才对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制药这样的企业,仅靠引进几个人才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竞争能力,是不现实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培训。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开发企业人力资源,构筑企业终身教育体系,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集团公司领导层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企业教育培训工作,公司总经理徐少民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必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重点 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中心,抓好“三支队伍” 的建设,形成科学的选人用才、育才留才的机制。在集团公司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并制定了培训工作三年规划,全面实施人才先行战略,以整体规划为牵引,以素质建设为核心,进一步理顺员工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分级、分类、循序渐进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体系,切实发挥培训在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推进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搞好培训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培训组织和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需要,集团公司在企业教育培训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起三级培训网络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有效的培训工作组织体系。一是筹划建立局域网培训站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培训,克服培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每位员工都来接受培训,内容可包括企业文化、政策法规、WTO与世界经济,业务指南等范畴,原则上每季推荐一本好书,不定时的刊登经典文章、商情信息、政策法规。这是员工培训的底线,是每个中大人所必需了解的信息和应该掌握的技能。学习园地同时也为员工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员工通过学习园地能自由充分地对各种新的理念进行沟通,共同创建公司的远景。二是人力资源部将随时在学习园地中公布培训信息,主要是外部专门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专题培训,包括职称培训、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等,供员工查询和选择,员工也可自主联系培训单位,经批准后参加培训,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这里可以了解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和公司希望员工能参加什么样的培训,形成培训网络。三是对集团主管级以上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形式可采用推荐学习书籍、优秀企业考察取经、内部专题研讨、外部专业培训等,这是培训工作的重点。每次培训公司将根据企业的实际,由人力资源部提前布置,组织落实。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了集团公司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程序文件用以指导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形成了科学,规范、系统的教育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使教育培训工作实现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2、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经费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基本保证。几年来,集团公司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支出。为此还专门制定了《山东方明药业集团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对教育经费的提取标准,使用范围及财务管理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合理使用,促进了教育培训业务的开展,改善学习条件,提高了教 育培训质量。XX年至XX年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50万元、80万元和120万元。
3、加强员工培训基地建设,集团培训中心是集团公司的培训实施部门,也是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在集团公司的支持和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近年来,培训中心的培训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为企业员工学习和接受培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培训中心拥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大合堂教室,最多可容纳600人同时学习。培训中心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各部门按照计划开展每周、月、季度的各类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及考核鉴定。培训工作开展有声有色。3年来,集团先后被省市人事部门授予XX市高校毕业生见习示范基地、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实习基地、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
4、加强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公司培训中心组建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高技能的培训讲师队伍。理论讲师的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大本学历占90%。技能训练指导教师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建立了一支涵盖各个专业,各业务线的双师型队伍,这些讲师既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在职工教育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集团公司非常重视讲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讲师。并送讲师到高等院校进修,请社会上的专家来培训中心授课,组织讲师参加一些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训练。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讲师的理论水平。更新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生产技术和教学技术手段,提高了业务能力。
三、围绕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培训要搞好,关键在领导。集团公司总经理经常过问培训工作,并做出指示;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要亲自审查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并经常深入到基层,检查了解教育培训实施进度情况,对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在集团公司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教育培训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几年来,集团公司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目标,坚持“以服务生产经营为宗旨,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方向,坚持“重实际、重实践、重实效”的培训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员工培训,使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以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紧缺人才为重点,积极开展干部培训
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中、高层经营管理者是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关键性人才,因此,集团公司始终把不断提高集团公司和个子公司领导班子素质作为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有计划有步骤地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领导团队。集团为每位副总量身定做,报名参加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MBA培训班。同时还根据集团公司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采取了送出培养、内部办班、请专家来公司授课、集中培训与支持个人自学深造等方式方法,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及领导决策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对领导干部的培养中,努力做到专业性与全面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阶段性与战略性的统一。在抓好领导干部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注重抓好企业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为集团公司在改革的大潮中稳步前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思想保证。
为了适应强化管理的需要,XX年以来,集团公司对安全管理、生产调度、设备管理、节能减排等几条业务线的管理人员同时办班,进行业务培训。共有52人参加了培训,培训课时30课时。通过《生产调度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节能降耗》几个科目的系统学习,使他们掌握了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促进了集团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XX年至XX年集团公司共举办了各类 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40多期,培训1648人次,培训课时650课时。
2、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以技术工种、关键岗位及企业紧缺工种培训为重点,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和岗位技术水平
集团公司始终把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适应市场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将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优良,结构合理,后备充足”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集团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公司技术工人队伍的现状及企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队伍的要求,XX年至XX年重点抓了以下方面的培训:
随着集团公司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大批的数控联动设备充实到生产一线,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掌握数控技术理论知识和数控系统操作技能的一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制约自动化联动线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瓶颈。为此,集团下大力气抓好操作工人数控加工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除选拔部分技术工人送到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等院校培养深造外,还由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实施了对在职技术工人的技术培训。三年来,已送往合作院6批人员,共计680人。内部开办12期培训班,培训400人,培训课时260课时,一支熟练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技能人才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培养生产一线的管理、技术和高级技能型人才,集团公司和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化工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开办了化工仪表、生物制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高级技工班,现已招收了8届学员,在企业内各分厂生产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3、组织开展技能大赛,进一步拓宽优秀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
XX年,XX市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在山东方明药业集团举办。“集团公司领导对于这次技能大赛十分重视,及时下发文件启动公司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工作,在集团各下属单位掀起苦练硬功、提高技术、彰显方明的技术创新活动。要求做到“全体动员,广泛参与;自下而上,层层比赛;赛练结合,注重实效;以赛促学,整体提高。”,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掀起员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潮,搭建企业员工技能的展示平台。经过公司内的初赛、复赛和决赛,选拔前三名的选手参加全市化验比武大赛,一名同志获得第一名,被授予XX市五一劳动奖章;1名同志获得第三名,被授予XX市技术能手称号。
通过技能大赛和培训,推动了集团公司学、练、赛、选活动的深入开展,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经营的稳步发展。
4、组织开展了全员质量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量取胜。从XX年起,集团内开展了全员的《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两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XX名,培训课时800课时,培训考试一次合格率达到98%。
为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全面贯彻公司质量方针,落实质量计划,实现质量目标,两年来,我们组织针对《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的学习贯彻,举办了20期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1800人,培训课时600课时。
为配合集团公司现场管理验收工作,组织实施了XX年全员安全教育。以各下属公司为教学组织,采用业余时间和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参加培训人数达3500人次。通过培训使公司员工普遍强化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各单位的现场管理水平。
四、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构筑企业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XX年集团公司确立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奋斗目标。在集团的领导下,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在全公司全面展开。使公司上至董事会,下至每个员工对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了讲学习、比贡献、促科研、促管理的喜人局面。
通过组织职工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企业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以创建促经营,以创建促发展,使企业教育培训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将有力推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篇:建设创新型企业 推动跨越式发展
建设创新型企业 推动跨越式发展 王君一 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华光平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副部长
作为资源型企业,如何做到又好又快发展,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走创新型企业的路子,以创新激活力,以创新促发展。
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是2001年2月16日在原云南大姚铜矿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中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成立后,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把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资源战略、创新科技工作、创新人才战略、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企业文化。特别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以创新的精神,既注重生产经营指标(发展速度)的率先,又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发展质量)的领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楚雄矿冶成立6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楚雄矿冶工业总产值占大姚县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上缴税收占大姚县财政收入的40%以上,成为大姚县的主要经济支柱。
创新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楚雄矿冶成立之初,其发展思路是“加速开发现有资源,加速积累,全力争取改制上市,依托开发多种产业,实现矿山向城市全面转移”。然而,楚雄矿冶控制的资源储量按生产规模仅能维系到2006年,而被一直列为矿山持续接替产业的云南楚雄云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矿山投资设立的分公司),也一直处于高额亏损状态,由于其下属19个分(子)公司、25个法人单位产业关联度低、产品跨度大、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
面对这种局面,张义忠牵头,广泛调研,科学论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了“加大寻找资源力度,保证持续稳产;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寻求国家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精做强,争取上市”“三部曲”的发展思路。实施资源接替战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本区、周边及外围资源找矿勘探,迅速增加资源保有;实施结构调整,对云星公司进行全方位改革。经过不断的努力,2006年末,铜金属资源储备已达到80万吨,关闭破产于2005年12月顺利完成,改制上市于2007年3月以全部优良资产整体进入云铜股份为标志顺利实现。至此,“三部曲”战略顺利完成,企业发展进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走过辉煌“十五”,楚雄矿冶又高点定位,提出了“十一五”“5123”发展思路(即发展规划目标):到2010年,实现铜金属产量5万吨,工业总产值10亿元,控制铜金属储量200万吨,建立3个主要生产基地。
创新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长期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及企业的人、财、物管理,无不深深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与市场经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形成巨大的反差和严重的不适应。如何克服传统的思维、行为惯性,有效激发智慧活力,适应市场竞争,加快发展?楚雄矿冶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企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以抢抓国家资源枯竭矿山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改革为契机,认真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按《公司法》规定,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着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创新。
——调整和精简组织机构,精心打造“精干、高效”的企业班子。打破传统的矿山组织结构,对存续了20余年的矿山两大独立核算采掘作业单位(一坑、二坑)进行了合并,撤并了后勤辅助单位动力车间;同时,上下联动调整机关部室职能结构,有效地服务于生产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建设“三支队伍”(经营管理者队伍、技术人才队伍、职工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流团队。
创新资源战略
楚雄矿冶成立时,铜资源保有储量仅有4.8万吨,按当年生产规模,只能维持到2006年。面对资源劣势,楚雄矿冶创新资源战略:“立足老区找矿”。以老矿山周边、外围、深部为基础,开展找矿探矿,稳定老区产量,尽可能延长老矿山服务年限;“加速对外扩张”。以楚雄为中心,辐射省内外、国内外,不断扩大资源占有区域,不断增加资源占有量;“依托政策和科技”。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矿业政策、信息,在企业自筹资金找探矿的前提下,争取探矿找矿国家资金补助,获取找矿前景较好的项目和靶区,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找矿的效率和效益;“多渠道推进”。以股份制、公司制或参股、购买、兼并、重组等方式占有资源,奠定楚雄矿冶做大做强的资源基础。到2006年末,楚雄矿冶占有铜金属量已经达到80多万吨,并力争每年以30万吨的速度增长,实现“十一五”末占有200万吨铜金属资源储量的目标。
创新科技工作
楚雄矿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企战略,紧紧围绕找矿、采矿、选矿等主要生产环节,重点抓技术改造和技术自主创新工作,激活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回收资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要内容。针对矿山生产工艺中的薄弱环节,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和技术,改进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2006年,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分别为10.5%和3.8%,选矿回收率达91.5%,是国内同类矿山最好水平。
——注重矿山生产技术研究,搭建学术、理论研讨平台。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科技人才,广泛开展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矿山每年坚持开展论文发布会、项目研讨会等技术、学术活动,获得云南省和云铜集团的好评和奖励。
——注重自主培养,在科技实践中培养科技队伍。大胆设置试验田,依法成立楚雄矿冶设计公司,承担矿山采、选工艺设计。持续接替开拓系统工程以设计招标的方式,在本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中标后组织完成,仅老区凹地苴矿床南部开拓系统工程设计一项就为公司节省投资1700余万元,六苴矿床“刀把”Ⅲ期矿段开采工程设计节约费用1500多万元,创造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在技术自主创新中,还广泛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活动。近年来取得重要创新创效成果400多项,对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生产工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创新人才战略
楚雄矿冶在建设创新型企业中,把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以技术优势赢得快速发展,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和发展基础。
坚持按“德才兼备”原则,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级领导岗位担当管理重任。创造条件、加大投入,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精英中招聘人才,采取送出去培养、请进来集中办学等多种方式,大力鼓励干部员工自学、自考、自我提高,努力增加知识储备。至2006年末,在楚雄矿冶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0人,本
科学历56人,专科学历207人,中专学历145人。打破论资排辈和单纯以学历高低排座次的职称评定模式,把技术工作业绩与技术工作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获得高级职称的有69人,中级职称150人,初级职称255人;高级技师27人,技师68人,高级工297人。对农民工做到政治上一样关心、工作上一样管理、生活上一样对待的同时,将农民工中的优秀分子纳入人才体系管理,并将他们逐步充实到基层管理岗位。创新管理模式
以追求产品成本最低化为目标,深化完善“以市场价格倒推产品成本”的预算化管理,创造了吨铜制造成本国内同类矿山最低的新记录;以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为载体,创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6年来,楚雄矿冶安全生产实现了工亡事故为零、一次三人以上重大安全事故为零、重大机电设备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交通事故为零、重大跑沙透水事故为零,提高粉尘合格率,提高班组安全标准化作业达标率,降低千人负伤率,主要污染物百分之百达标排放;狠抓基础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实现了管理科学化。
创新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楚雄矿冶在云铜集团“经济力做强,文化力致胜”的核心理念与“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的企业精神总框架下,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创新管理体系,开展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
楚雄矿冶从“文明建矿、矿建文明”的自身发展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培育提升、继续增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企业做强做优要求的企业文化。围绕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传统、企业形象、企业风尚等企业文化主体构件,制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有力地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编印企业宣传画册和
招聘人才宣传手册,制作企业介绍专题片,建立宽带传输网站等,广泛传播企业的形象文化,展现企业素质和个性特征;以企业理念为灵魂,创作《楚雄矿冶之歌》,激发员工激情,培育企业新型精神文化;通过职工运动会、矿庆、歌咏比赛等大型活动和集会等形式,传播企业的品牌文化,让全体员工随时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震撼力与感染力。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让企业全体成员,包括领导、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都互动起来,激发员工的热情、活力、创造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楚雄矿冶在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上,把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螺旋式提升的做法,一步一个台阶地逐步建立完善起新的企业制度;将全员培训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让每个员工都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充分调动起广大员工投身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编印《楚雄矿冶员工文明手册》,将楚雄矿冶员工文明行为规范中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文明礼貌等主要内容编入其中,形成楚雄矿冶人必须遵循的行为标准,固化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真正发挥“灵魂变革”的催化作用。及时编辑出版《今日楚雄矿冶》、《楚雄矿冶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手册》、《科技之光——科技论文选编》、《安全文化手册》等企业文化丛书,不断积累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责任编辑 高丽明)[社会主义论坛 第9期 2007年9月]
第三篇: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先争优活动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围绕跨越式发展,在项目建设中创先争优
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将**定位为“两翼齐飞”的重要“一翼”,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坚持重点抓风电、难点抓移民,整体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两抓整推”工作思路,推动了**经济跨越发展,创造了“**速度”和“**奇迹”。“十一五”时期,全市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4.6%,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服务项目建设这一中心,不断增强活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的实际出发,就是要将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战斗堡
1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一是以项目为载体,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做到重大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群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突击队”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在项目建设中争先进、创佳绩、做贡献,力争将每个项目都打造成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群众信赖的示范工程;三是动员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引荐项目、争取资金、包挂包抓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上水平;四是健全落实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联企挂项制度,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重点项目和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扩大创先争优活动的覆盖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二.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在扶贫开发中创先争优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移民15.48万人,占到全市农村人口的35.8%,移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当地农民的四分之一,不到城镇居民的八分之一,有
8.48万移民群众靠“低保”维持生活,移民的贫困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最大问题。加快移民扶贫开发,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移民扶贫开发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紧紧围绕“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按照“规划先行、项目支撑、找准路子、强化措施”的要求,帮扶移民尽快脱贫致富。
近年来,累计争取扶贫资金4.67亿元,大力改善移民区基础设施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移民贫困人口由6.45万人减少到5.82万人。今后,要把创先争优活动和移民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计划,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实效。一是全面落实市委常委包挂移民乡镇、机关部门单位联系移民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移民群众的制度,为移民乡村和移民群众提供资金、项目、政策、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问题;二是继续推行选派优秀干部到移民乡担任科技副乡长、到移民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制度,动员优秀人才到移民乡、村贡献才智、建功立业;三是广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移民乡村和邻近乡村先富起来的党员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建立技术帮扶、产业帮扶、销路帮扶、物资帮扶等机制,形成互助友爱、共同致富的新格局。总之,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移民扶贫开发新机制,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逐步缩小移民与当地原有居民收入差距,着力提升全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水平。
三.围绕广大群众需求,在惠及民生中创先争优
服务人民群众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这一目标,着力解决群众
在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十一五”时期,累计购买公益性岗位6926个,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6.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5.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全市参加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类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114万人次,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85.3%。全市用于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5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解决了27.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为城乡低保户、“三老一少”、离任村(社区)干部、低保边缘户、五保户发放救助资金6.9亿元,城乡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今后,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进一步完善就业、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各项制度,基本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动员党员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增感情,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能力在一线提升,作用在一线发挥,成效在一线体现;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委、政府工作决策的出发点,使各项决策、各项政策都能体现出爱民、为民、便民、惠民的本质要求,并在实践中争创一流业绩。机关部门要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水平;农村要实行“民事村办、党员全程代理”制度,把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要组建以党员为主
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卫生环保等便民服务。总之,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党员的为民意识、服务意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真正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谋民利、造民福的民心工程。
第四篇:企业跨越式发展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装卸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实现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铁路提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科技进步、技术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是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装卸企业,在装卸机械化比重不断提高的今天,科技进步成为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最主要手段。只有抓住机遇,提高装备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一、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装卸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
1、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中国进入世贸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进一步加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铁路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装卸企业也将面临众多竞争对手的有力挑战。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才能在同等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益,达到良性循环。
2、行业进步的要求
在现今的社会中,铁路运输成为重要的运输组成部分,而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作为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转。为了提高装卸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各国的相关企业分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装卸行业,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比如在一些大的港口和货运站,实行了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每件货物、每辆车辆的状态和位置等信息都能得以及时传递,使管理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极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如何推进装卸企业的科技进步
1、推进主要装备现代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衡量装卸企业技术是否先进的标志之一是其装卸机械科技含量的高低。装卸机械作为从事装卸搬运工作的主要生产工具,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是推进装卸科技进步的首要任务。实现主要装备现代化,要坚持铁道部制定的“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原则,即采用世界范围内先进、定型的技术,达到综合成本低,符合国情和需要,性能稳定,能保证安全。作为使用单位,今后在购置和使用设备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执行上述原则,同时开展技术改造活动,提高装备的技术水平。如近几年来,我们装卸系统陆续引进了装载机、叉车、输送机,并有满洲里装卸的360吨龙门起重机设备,为俄罗斯进口大型货物立下了汗马功劳,使装卸企业科学技术含量大大得到了提高。
2、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装卸企业要按铁道部总体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行动态实时管理,及时更新人员、固定资产、生产、财务收支等情况,还可以及时接受上级文件、电报、命令等指示,随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汇报工作。从而利用科技创造的便利提高管理水平,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科技以人为本。现代化的装备需要掌握现代技术的员工使用。比如在集装箱专用门式起重机上采用的设备故障自动诊断技术,对用、管、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很多先进的技术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更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人和技师。所以不仅要加强职工的在职培训,更要鼓励职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等多种方式,加强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制度上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在精神、物质上鼓励员工勇于进取大胆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每名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装卸企业的发展。此外,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缺人员,带动员工队伍整体的提高。
4、解放思想认清形势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铁路企业形成了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铁老大”作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装卸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打破旧的思维方式,认清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树立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忧患意识,以对企业的明天负责任的态度,从自己身边做起,克服消极畏难的情绪,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作为一种自我行动,使装卸企业真正走上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第五篇: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紧抓机遇实干攻坚
推动庄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二届十六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目标,对庄浪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紧抓机遇,实干攻坚,不遗余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庄浪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重任。“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的目标,坚持把开发特色产业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壮大县域工业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战略支撑,把改善民生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任务,把弘扬庄浪精神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兴产业、促民营、强基础、重民生,推动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迈进,奋力开创庄浪科学发展新局面。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县工作总的要求是:打响梯田战略品牌,走好产业富民、工业强县两条路子,推进重点工作集中突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达到2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3%,达到2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6.1%,达到476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达到1.9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达到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3%,达到14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6%,达到3018元。
主要任务是: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促进全县各项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促进固定资产投资上台阶。紧贴国家产业政策,精心谋划论证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前期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积极衔接争取,力争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燃煤电厂和平天高速庄浪段建设、庄静高速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立项批复,确保当年新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总量达到15亿元以上。严格实行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认真实施好127个在建、续建项目,力争当年完成投资超过20亿元。切实强化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
(二)持之以恒抓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台阶。果品产业新植优质红富士苹果5.3万亩,加快推进适宜区全覆盖进程;强力落实果园科学管理措施,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2万亩;新建一批仓储配送和果产品加工包装企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和直接出口创汇。畜牧产业抓建1处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和18处百头以上玉米秸秆青贮养牛示范区,创建全省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和肉牛生
猪养殖大县。洋芋产业规划建设朱店生态马铃薯加工示范园区,扩大种薯基地面积,建设陇东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旱作农业推广种植全膜玉米、马铃薯20万亩,稳定粮食生产。劳务产业认真实施以技能型为主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力争年内输出劳务工9.8万人,创劳务收入9.2亿元以上。
(三)千方百计抓工业,促进县域工业发展上台阶。加快现有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扩大规模,提升产能,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严格实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责任制和第一责任人“代理负责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引进到位资金突破4.5亿元。新建5万吨有机-无机生物复合肥生产线、10万吨秸秆生物全价饲料生产线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壮大县域工业规模。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年内新增民营企业30户。进一步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年内力争至少有3个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入驻工业集中区。推广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四)发挥优势抓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上台阶。围绕打造庄浪梯田和云崖寺两大旅游品牌,高起点规划梯田旅游观光带,高标准建设赵墩沟和堡子沟流域梯田景区,积极争取实施梯田化建设标志地红色经典旅游项目,使梯田旅游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加强云崖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旅游观光区域。加大民俗文化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增强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扎实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努力把我县建成平凉、天水两市间的旅游联接点和商品集散地,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五)着眼长远抓基础,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上台阶。水利建设全面建成城区供水工程,续建庄浪河川和水洛河川人饮工程,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步伐;实施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恢复灌溉面积1万亩。道路交通建设配合实施好平天高速过境庄浪前期工作和韩社二级公路庄浪段建设,建成庄静二级公路和苏庄公路,贯通对外通道;新建和改造铺油通乡油路、通村油路硬化路100公里,提高农村公路的等级和通行能力;集中力量实施梯田产业路大会战,力争用2-3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便捷的梯田产业路网。生态环境建设完成“三荒”造林2万亩,绿化乡村道路180公里,综合治理小流域4条。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抓建“三清五改”示范村35个、新建移民安置区5处。
(六)建管并重抓城镇,促进城镇发展水平上台阶。高点定位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按照“提升主城区、新扩南城区、拓展北城区”的思路,加强主城区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南扩工程建设进度,集中改造北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推进县城建设提质扩容。突出抓好南湖、韩店等重点小城镇的设施配套和市场建设,增强承载能力。探索建立城镇管理长效机制,下大力气整治市容市貌,努力改善城镇面貌,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
(七)加大力度抓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上台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第四中学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教学管理,狠抓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大县向质量强县迈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计划生育“能力提升年”活动,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增城乡低保对象1万人,扩大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覆盖面。改造农村危旧房2800户,新建廉租住房144套,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从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上半年各乡镇均达到全省示范县永靖县的水平。
保证措施是:保稳定、抓党建、改作风
一是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严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加快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坚持领导接访日制度和下访包案制度,认真排查和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矛盾纠纷。着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重点部位,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对重点领域、行业、场所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实施党建综合示范工程,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扎实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加快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增强党委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三是以务实的作风推动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严明工作纪律,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督促各级干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完善各项重点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符合实际、科学合理、责任分明、奖罚严格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工作、促落实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作者系中共庄浪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