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关于孔子,我们总习惯于把其冠名为中国的“至圣先师”,似乎他只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已,可事实上,一种先进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对于本国,对于其他一些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剑桥大学将孔子著作《论语》的部分章节作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而儒家仁者爱自己,更爱别人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验证„„
当然,身为中国春秋人士的孔子肯定是不会讲英语的,可是以上诸事例足以说明,高贵的思想无所谓国籍也无所谓语言,中国古代连普通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孔圣人,不止是我们的圣人,在满嘴英文字母的西方人面前也照样是需要顶礼膜拜或者说苦心参详的哲学家。
文化无国界,这也许正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吧。
事实上,在英语世界里,西方人对孔子及其学说的研究未必比我们少。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
对于一种思想的解读总是离不开同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变革,这也正是思想的作用的厉害之处——作为指导的纲领和行动的依据,它可以推动一场改革甚至革命。
西方人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孔子思想的这一点。
著名的汉学家威尔·杜伦在其著作《哲学概论》中不仅孔子学说的反宗教性,而且将孔子与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等而视之,说他们都“把道德和智慧看做一件事”,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格全面发展”。
这个言论很有意思,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无疑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在英语世界也无疑是智慧和思想的化身,同时更重要的,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向往自由、平等的文化憧憬,威尔·杜伦将孔子与此二位并列,足以说明孔子思想对于现代欧洲民主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再说说美国。
要是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国对'孔子学说的研究更是迅猛发展,研究中国儒家学说的机构超过千个,许多著名大学还开设中国儒学方面的课程。美国学者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涉及孔子思想的各方面,其中有些论述也是颇有见地的。例如克里尔在谈及孔子的哲学思想时认为。孔子感兴趣的是“人道”而非“天道”,孔子把“天”看作是一种“非人格的道德力量”,把“命”看作是“生命的命而非命运的命,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命”陈荣捷认为,“孔子确实可以说从总的方面铸造了中国文化”。他还说:“最重要的是,孔子
发展了‘仁’的新概念,使它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孔子不是像古代那样将“仁”视作一种特殊的美德,而是将它改造成为普遍的美德,很明显,孔子是一位创造者,也是一位传播者。”费正清对儒家的“以善为治”的政治理论大为赞扬,认为“儒家在多数帝国的统治者们主要依靠宗教权威的时候,却为当朝的政权提供一种合乎于理性的道德权威,以行使他们的权力,这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发明”。
不得不说,这些学者对于孔子学说的研究是很深入的,这也与美国的整体政治和思想环境有关,美国需要宣传“自由”崇尚“独立”,于是他们就在孔子的学说里发现了“人道”,发现了“仁”,发现了“以善为治”,发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于到底是孔子思想改造了美国政治还是美国政治改造了孔子学说,这个谁都说不清楚,只能说,孔子的思想,对于贯彻美国的很多政策,的确是提供了很多的理论依据。
事实上,孔子思想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具体政治走向。再比如英国。
美籍华裔学者张灏认为,“儒学具有实际的社会政治意义,而不完全是个纯粹的哲学思辨体系”。这点,在英国很明显。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中国几乎被视为“理想国”,他们非常赞同孔子级儒家学派的思想,很多人认为拥有足够道德的人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天赋,无需神的启迪就可以被人辨认出来。《孔夫子的伦理》的导论这么说:“„„那里的一切翔实可靠,因为这种正直的理智、这种内心的诚实是播种人类灵魂之中的。”当时他们甚至考虑引进中
国的根据道德选择官员的制度。
和美国人一样,他们同样可以在孔子的学说中发现他们想要的“民主”和“自由”。
事实上,孔子的伟大之处,也就在于他认同“人”这个个体,认同人是“生而平等”的,也就是说,在于他对“人”本身的尊重。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了1795年宪法。
我想,这可能也就是近年来,“孔子热”和“孔子学院”的风起云涌的原因所在吧。
我们的确需要孔子所提倡的生存方式,需要如孔子一样对“人”的尊重,不管讲英语还是讲中文,无论说国语还是说普通话,这个,是无愧于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需要。
第二篇: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文学院
13广告 吴安琪 20134024020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孔子建立起人类思想最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学、人性理论、认识论、中庸论,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应该已经超过了我们能想像的范围了。
1988年,当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作为孔子的后人,对此我既感到自豪却又感到羞愧,自豪是因为我是孔子的后人;羞愧的是我对孔子的各种思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倡导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系统的道德理论。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以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世间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这对后来的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吧。孔子在人际关系中主张“以德服人”,在社会生活中主张“为政以德”,在自己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孔子身上充分体现出“仁爱”的精神,他对一般民众给予真切的关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给予深切的关注。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会的几千位宗教领袖或代表,签署了《全球伦理宣言》,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文明间矛盾与冲突相当普遍的当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诚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强沟通、理解与对话,是调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良方,也是克服人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思路。①(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章 第四节 原始儒家)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礼”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待人接物的形式;个体修养涵养;用于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法,都告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恭让与恭敬。这对道德准则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由此和睦家族、②邻里,最终协和万邦。(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二章 第二节)即便世界各国文化各有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都应该大同小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才能有安稳的社会,才会给国家领袖带领国家的发展提供舒适的温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让人类在地球持续生存和发展。
孔子儒家的大一统说对于促进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价值,对现在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天子作为国家统一的核心。孔子认为,政治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政治家应当具备道德素养,应当成为公众的表率。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至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的话。(《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还有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在我这个思想比不上那些政治、思想大家的大学生看来,无论是公正还是克己奉公,在这两种精神的影响下,人总会有触动,在这个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世界,从光线暗的地方看过去已经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虫眼,比如贪污受贿,滥用权利,职场官场官官相护,无论在世界的那个地方都不排除有这些病态的社会因素存在,所以需要儒家孔子的思想做引导。在这两种精神(以及其他孔子的思想)的引导下,如果能贯彻实行,那么,世界应该比看上去的要更好一些吧。像这样未经开发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
在社会的治理上,孔子既重视法治,更重视德治,认为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强制性的政令及刑罚手段是一种外加的强制和威慑,可以使人因畏惧而不敢去触犯,但不可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而在道德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有不同的政治见解的人,不是用暴力去征服,而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比如在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各种重大的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他用的是暴力,而不是靠德治,在我看来,我觉得这种统治应该是不长久的,因为那毕竟只是一时的有效的统治,时间长了,人们心中积累下的怨恨总会爆发。但是通过德治就不一样了,以德服人,培养高道德官员和人民,人心集聚,国家才会持续不断的往前发展。
儒家非常重视科学实践,《大学》有句名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南宋朱熹将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到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去研究,通过实践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当代社会在倡导科学精神之时,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倾向,即贬低人文精神。在儒家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地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仁道的事,同时也能看到仁道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证明,真正的孔子儒家思想非但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而且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动力。中国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在十七世纪中叶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正是给我们这样的警钟,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广告从事者或者其他行业的人,都应遵循这个道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客观的传播,每一次的事件报道都应该先调查了解事情的原委才能告诉大众。
谈完了孔子的仁义礼让,现在来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时代,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但已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孔子顺应这一趋势,及时打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孔子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以往的经历,也会考察学生课后私下的言行举止,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优缺点制定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应该是现代的中国教师普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吧,但是这也和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面对众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学生一个班)这种情况,老师的教学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确确实实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是这一点在美国的教育上要比我们国家看上去要好。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擅长的地方,而老师就应该通过观察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施教和引导才能有助于学生才能的发挥,多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
《论语》第一句话便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教导我们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拿出来复习,那样才会有效果,才会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学习就是在“新”和“故”之间不断地转换,“故”是“新”的基础,而“新”是“故”的发展。学而时习可以更好的让所学的东西融汇贯通,转化成自己的技能并且能应用无穷。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对距离孔子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有很高的吸收价值。
孔子的智慧已经不单单是伟大两个字能概括的,无论是政治、宗教、教育方面,都给人从内心深处以启示。应该说,至今为止,人们也许只体会到了孔子思想中一部分的真谛。今年79岁、一生中有60多年在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世界著名孔子研究专家、原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孔繁银说,“时光茌苒,在未来的时间里,人们对此将体会更深。”
第三篇:英语孔子语录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By nature, men are nearly alike;by practice, they get to be wide apart.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Not to mend the fault one has made is to err inde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言必信,行必果。
Keep what you say and carry out what you do.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The superior man on grounds of culture meets with his friends, and by their friendship helps his virtue.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The commander of the forces of a large State may be carried off, but the will of even a common man cannot be taken from him.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A youth is to be regarded with respect.How do you know that his future will not be equal to our present?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While a man's father is alive, look at the bent of his will;when his father is dead, look at his conduct.If for three years he does not alter from the way of his father, he may be called filial.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The Kwan Tsu is expressive of enjoyment without being licentious, and of grief without being hurtfully excessive.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While his parents are alive, the son may not go abroad to a distance.If he does go abroad, he must have a fixed place to which he goes.国民生产总值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per capita GNP 产值 output value 鼓励 give incentive to 投入 input 宏观控制 exercise macro-control 优化经济结构 optimiz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输入活力 bring vigor into 改善经济环境 improve economic environment 整顿经济秩序 rectify economic order 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 effectively control inflation 非公有成分 non-public sectors 主要成分 dominant sector 实在的 tangible 全体会议 plenary session 解放生产力 liberate/unshackle/release the productive forces 引入歧途 lead one to a blind alley 举措 move 实事求是 seek truth from facts 引进、输入 importation 和平演变 peaceful evolution 试一下 have a go(at sth.)精华、精粹、实质 quintessence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family-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搞活企业 invigorate enterprises 商品经济 commodity economy 基石 cornerstone 零售 retail 发电量 electric energy production 有色金属 nonferrous metals 人均收入 per capita income 使负担 be saddled with 营业发达的公司 going concerns 被兼并或挤掉 annexed or forced out of business 善于接受的 receptive 增额、增值、增长 increment 发展过快 excessive growth 抽样调查 data from the sample survey 扣除物价上涨部分 price increase are deducted(excluded)实际增长率 actual growth rate 国际收支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流通制度 circulation system 总工资 total wages 分配形式 forms of distribution 风险资金 risk funds 管理不善 poor management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one central task and two basic points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社会主义道路(2)党的领导(3)人民民主专政(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the central task refers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wo basic points are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and persisting in reform and opening.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Reform is “the self-perfection and self-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我们辨别的标准是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The criterion for our judgment is whether the move facili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productive forces, whether it helps increase 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 of a socialist country, and whether it brings about better living standards.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The main goals of socialism are th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elimin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polariz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the final achievement of common prosperity.要人们警惕右和“左”的影响,特别是“左”的根深蒂固的影响。
to warn people of the influence of both the Right and the “Left” deviations, particularly of the deep-rooted “Left” influence.中国要警惕右,但更要防“左”。
China needs to be vigilant against the Right deviation, but primarily, it should guard against the “Left”deviation.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多少来划分的。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are not distinguished by the proportion of planned and market economy.随着改革的深化,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将会缩小,而市场调节的范围将会扩大。
As the reform further develops, the scope for mandatory state plans will be narrowed, while the scope for market forces will be enlarged.初步建立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
to establish at a preliminary level a new system of socialist 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各尽所能,按劳/需分配。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work/needs.经济结构改革 reform in economic structure 剩余劳动力 surplus labor 经营机制 operative mechanism 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to give play to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rket 经济和法律的杠杆 economic and legal leverages 经济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to combine economic planning with market regulation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制
a mechanism that combines planned economy and market regulation 取消国家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to cancel the state's monopoly on the purchase 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
the focus of reform is shifted to the cities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The basic task of the nation is to concentrate its efforts on socialist modernization.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to modernize the country's industry, agriculture, national 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ep by step to turn China into a strong and prosperous socialist country with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and democracy.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The basis of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 is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namely, ownership by the whole people and collective ownership by the working people.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The state economy is the sector of socialist economy under ownership by the whole people;it is the leading forc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The state ensures the consolidation and growth of the state economy.农业 farming 林业 forestry 畜牧业 animal husbandry 副业 sideline production 渔业 fishing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第二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产业 tertiary industry 生产资料 means of production 生活资料 means of livelihood/subsistence 生产关系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生产力 productive forces 公有制 public ownership 私有制 private ownership 全民所有制 ownership by the entire/whole people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socialist collective ownership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to practice strict economy and combat waste 外资企业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 合资企业 joint venture 合作企业 cooperative enterprise 独资企业 wholly foreign owned/funded enterprise
第四篇:关于孔子文学思想以及影响
关于孔子伦理思想及其价值探讨
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总结了以往的伦理思想,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 伦理思想 当代价值 初探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道德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古代,儒家伦理独立承担着培植中国人道德意识的使命。人们按照儒家伦理的要求规范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着自己的成德之路,并凭着对儒家伦理的学习和实践而谋取功名利禄,成就一番事业。随着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入,儒家道德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衰微。今天,儒家道德已逐渐淡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对于这一现象,许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人都抱以深深忧虑和惋惜。更有一些人将当代中国人道德精神的萎靡不振归结为一个世纪以来知识阶层对儒家道德思想的批判和否定,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再度诠释和弘扬来恢复儒家道德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一般研究者的思维角度和研究目的不同,本篇论文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考察与分析,试图从儒家自身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来找出导致儒家陷入今天困境的原因,从其本身来揭示出它的历史命运。这里首先指明的是,由于本篇论文的观点均出自对《论语》中孔子及其学生有关论述的分析和推演,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关于儒家道德思想的完整而全面的综述。论文中所涉及的问题甚至不能涵盖孔子的全部思想。作者只是将孔子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综合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揭示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激发人们更全面、更完整地理解孔子以及后来儒家思想家的思想。并在系统地反思清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塑中国人的道德世界。一,孔子伦理思想的来源
孔子的伦理思想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孔子生活在一个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牛耕、铁器等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加剧了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与征伐连年不断。同时,由于周王朝的衰落,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领主和地主的双重剥削下,生活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奴和残存的奴隶不断进行起义反抗。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寻找新的统治武器,以便于更好的维护自己的统治。人民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的创伤,也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伦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了。孔子生活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之中,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从“士”上升为“大夫”,因此他的伦理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封建领主阶级的烙印,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由于孔子年轻时地位比较低下,与劳动人民有大量的接触,因此,他肯定和顺应春秋时期“重人”、“重民”的历史潮流,在吸收、提炼原始社会遗留
1下来的氏族民主精神和良风美俗,总结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说,第一次建立了一系列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包括许多德目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
孔子伦理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来自远古氏族部落的血缘宗亲观念;二是继承了西周宗法礼制的伦理精神。中国古代社会从传说的黄帝开始到整个封建社会消亡,氏族部落这一古老的社会形态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被顽强地保留下来,因此,重视血缘宗亲关系,强调祖先崇拜,实行严密的宗法制度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在夏朝家天下的王权私有制度正式确立之后不断得以强化,经由殷商时代的发展和充实,到了西周时代又经周公旦的完善和美化,便成为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化传统。西周以来这种成熟定型的文化传统是奠定孔子伦理思想的精神基础。
王国维说:“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因为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度不仅标志着家天下的社会秩序,还代表了这个社会的伦理规范和伦理原则。在《诗经〃大雅〃文王》中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土,丕显亦世”。这些无疑都是对氏族祖先和家天下宗法制度的歌颂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敬宗所以尊祖”的伦理传统精神。宗指“大宗”,大宗由嫡长子一脉相承,它代表了氏族祖先的延续和其权威的传承。小宗对大宗的尊敬和服从,不仅是服从祖先遗制,也是对宗族权威的服从。在邦家台一的古代中国,宗族权威又往往是一国政权的标志。因此,服从宗法制度下的各种权威便具有了双重意义,那就是说宗法伦理原则同时也是国家的政治原则。西周宗法制度正好体现了这种双重结合的文化精神。孔子本人亦宣称他最崇拜西周礼制文化,对由氏族宗亲观念形成的西周伦理精神更是推祟备至,而且其本人还认为他不仅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全面继承者,也是它的发扬光大者。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涵
孔子的伦理思想主要是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包括众多在内的规范体系。他十分重视道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他创立了统一的以”仁”为纲的完整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影响了他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对于民族心理、民族风俗的形成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仁”在孔子以前虽然已经出现,但”仁”作为伦理理论体系,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在孔子那里,“仁”是理想人格,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最高目标。他认为,人们只要按“仁”的要求办事,天下就不会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状况,并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他几乎把一切好的品德都归结到“仁”中去,如说“爱人”为“仁”,“忠恕”为“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为“仁”等。孔子“仁”的思想的提出,是对西周末年以来神的地位动摇、人的地位提高和人际关系问题突出这一历史思潮的理论总结。
孔子提出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都是“仁”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同时又都可以归结于“仁”。从“仁”出发,孔子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在总结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礼”、“孝悌”、“忠”、“信”、“宽”、“敏”、“恭”、“勇”等道德规范。
(1)“义”:关于“义”,孔子的论述很多。“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孔子把义当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范畴,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义利关系。
(2)“礼”: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中,礼既是一种规章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道德范畴。其核心是“正名”,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遵守一定的“礼”,才能达到改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求得社会安定和谐的目的。
(3)“孝悌”:意思就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具体要求就是要继承父道,赡养父母、尊老爱幼。孔子认为这是治国的根本,治国的大略。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还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承仁。”要求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悌,把孝悌修养放在道德品行的第一位。
(4)“忠恕”:忠恕作为一项道德规范,它的基本要求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些内容都是“仁”的道德原则的进一步发挥和展现。忠恕的道德要求对于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5)‘信”: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信,主要是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对待工作等方面,要做到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并指出信的重要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6)“宽”:即宽厚、宽容的意思,在伦理道德意义上,就是指待人要宽宏大量。“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宽”,与他的“爱人”、“忠恕”等道德规范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7)“敏”:孔子多次讲到敏,如“敏于事而慎于言”、“镦而好学,不耻下问”。要求他的学生对待学习和工作要勤奋努力,不能懒散懈怠。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将是一事无成。
(8)“恭”: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中,“恭”主要指的是言行举止,端庄严肃,为人要温厚和善。“其行己也恭”、“居处恭”、“与人恭而有礼”等,都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适度、和善稳重,而不巧言令色。
(9)“勇”:就是勇敢,不怯。孔子要求人们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不怕任重道远,敢于见义勇为。在困难的时候,要像耐寒的松柏,在关键的时候,要敢于“杀生成仁”。“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勇而无礼则乱”。
除以上主要内容之外,孔子还提出了温(温和)、良(善良)、俭(节俭)、刚(刚强)、讷(慎言)、公(公平)等许多道德规范,大大丰富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三,孔子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孔子的伦理思想也不例外,一方面,它反映了人类社会伦理生活和中国社会伦理生活的一般要求,含有“伦理真理”的要素,是其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另方面,由于孔子受到历史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其伦理思想中的糟粕部分。
尽管孔子的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两重性,直到今天,孔子的伦理思想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孔子的伦理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传承,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要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我们只有站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之上,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文明进步的要求,对包括孔子伦理思想在内的中华民族传统伦理思想进行批判继承,使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使当代中国道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灵魂作用。
(2)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思想来源。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发展。不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其主体内容都是政府的行政。也就是说,依法治国的主体内容是依法行政,以德治国的主体内容是以德行政。而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忠恕”、“信”、“宽”等,都内含着许多“德治”的思想精华。这些都是我们实行以德治国方略可以汲取的思想源泉。
(3)孔子的伦理思想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历史资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民族之林。”并且进一步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孔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伦理思想不仅影响了他之后一代又一代的理论思想家们,而且广泛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各族人民,其精华部分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孔子的伦理思想无疑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宝贵的历史资源。
康德指出,伦理学是研究如何使人配享幸福而不是获得幸福的学问。而孔子的道德思想恰恰是将道德看成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和方法。由于将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局限于政治领域、由于没能正确处理好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孔子所倡导的道德永远受制于外力,永远不能摆脱物欲的牵绊和对权力的依附。这样一种软弱无力的道德只能扼杀人的自由天性、束缚人的精神、将人的创造力和无限发展的潜能局限在极其狭窄的范围之内。受着儒家思想和封
建专制权力的双重束缚,中国人的道德始终处于混乱与功利之中,始终未能窥见那洋溢着自由精神的、以至善本身为目的的纯粹道德境界。由此可知,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之所以走向衰亡并不能归结为西方价值观和物质文明的强力渗透,而是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和道德缺陷所致。即使没有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儒家道德也只能依靠威逼利诱才能维持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统治地位。拿破仑曾把沉浸在儒家思想中的中国比喻为一头睡狮。今天,睡狮已然醒来!当代中国人对孔子道德的否弃即意味着一个从未体认到自由价值的古老民族终于睁开了昏睡的双眼,开始重塑自己的精神!中国的觉醒与奋起必然始于与自由的相遇、相知和相亲。随着自由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一种新的、更合乎人性、更能对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积极指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必然会成为我们一切行为的基石,这样一种道德不仅更能保障我们的独立、自由与尊严,亦能促使我们以一种更为开放有力的姿态去回应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据此我愿相信,目前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所存在的道德真空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当新的充盈着自由精神的道德在中国人心中扎根之日,即是中华民族以沉稳自信的崭新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时!
第五篇:英语论文:孔子对今天的影响
Class:1
Name:Liuyang
Number:41204013 Confucius’ impact on the worl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presentative.It has influenced the world for about 2,000 years.Born in Qufu in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onfucius founded the Confucianism.With the deep thought and great character, he became a famous thinker and educator.His words and life stories were recorded by his disciples and their students in The Analects, which influenced many thinkers, writers and politicians in the over-2000-year-long history as an enduring of Chinese culture.So, why could Confucian thought in 21st century still retains the interest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 think that there are three thoughts making sense as follows.The first though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beings.Confucius was the first person who regarded “heaven” as nature and this was an innovative idea in his time.He required people to hold Heaven in awe.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us, the
ancient Chinese took to heart the purpose of Heaven by cherishing life.In the 21st century, the opinion “standing in awe of the ordinances of Heaven” still holds true, so we should indeed listen to the voice of nature as we develop our economy and build a harmonious world.The second thought is about Humanity, which includes two core concepts: Ren and Li.Ren is to love people especially parents.Today, the Confucian doctrine of “Do not do toward others anything you would not want to be done to you” still holds true for humankind.Li refers to rituals, traditions and norms in social life.He placed emphasis on Li with the aim of preserving social order, stability and harmony.In the 21st century, people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ove and the social manners or rules.So many of the Confucian can give us a guide how to love others and behave ourselves.The third thought is about the education.Confucius was the first figure in Chinese history to initiate private education, so someone who wasn’t nobility could have a chance to be educated.He proposed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uch as ritual, music, archery, driving, calligraphy and mathematics, to train comprehensive talents.He also believed the basic goal of education was to cultivate “persons of
virtue”.In the 21st century, we also need the comprehensive talents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our world.With the idea of equality, most of kids today can be educated equally.In conclusion, many theories of Confucius have mad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ople’s values and modern society.We should take advantages of Confucius’ thought and make a harmonious world to live.As for our Chinese, Inheriting Chinese culture classics should be done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