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阳帆读后感-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今天我将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散文集—《恰到好处的幸福》。发现它,是在新华书店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相比周围一些装帧豪华、内容高大的人物传记、政史理论等著作,属于小清新的一类,随便翻了几页,顿时觉得充满了温暖的力量,有治愈的效果。我很好奇,什么样的幸福是恰到好处?我的生活够得上幸福的标准吗?
怀着好奇,我开始了对于幸福的探索。本书的作者叫毕淑敏,被誉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她早年做过军医,书开篇就是以她在部队当卫生员时的一个小故事为引子,讲到她学医的第一天,通过和老卫生员了解消毒酒精浓度的时候,第一次知道酒精消毒的最佳值是75%的,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微妙,酒精浓度高一点或低一点结果都会适得其反。幸福也是一样,不能贪得无厌。作者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教你构建合理期望,学习把握幸福的尺度,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我从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构建合理的期望。有些人,喜欢把目光瞄向自己所看到的享受的最高等级。某天,因为某个机缘看到了好房子,就设想以后要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看到豪华车,就设想能开着这样的车呼朋引类风驰电掣,看到人家的高职务,就发誓以后要升得更高,凡此等等,作者皆归为不合理期望。如何构建合理期望,就是要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这是找到幸福的捷径。
第二,搭建自己的精神小屋。书中,作者汇集了成长历程中的45个小段子,将自己对生活、工作、亲情、人际关系、生命等感悟娓娓道来。其中有一篇名为“精神的三间小屋”,我印象尤为深刻。里面讲道: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的出力量。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温暖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除,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撒入。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这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要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在自己的小屋留下自己生存的证据。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再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第三,寻找适当的参照物。之前在网上看过一篇短文,内容讲的是作者有两个朋友,一个富有,一个贫穷,富有的朋友经营着一家大公司,每天很忙碌,有不停歇的应酬和事务。贫穷的朋友从事着城市里最低微的工作,每月工资少的可怜,一家人蜗居在一起。富有的朋友经常抱怨,什么事业不如意,行业不乐观,压力大,看看自己的那些同学和亲友,不拼命不行,而贫穷的朋友却经常炫耀,新时期的幸福就是农妇,山泉,有点田,你看我不是都有了嘛?!他很满足现在的生活状态,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所以,幸福和所谓的金钱名利无关,只取决于自己所选择的参照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幸福指数的大小取决于我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和心中的参照物。选择幸福参照物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选对参照物,则是一种睿智的处世哲学。
最后,发现生活中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有时幸福过了头,体会就不那么深刻。记得2012年国庆前,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曾进行过一次“你幸福吗?”的调查,群众的回答出乎记者的意料,尤其那个您幸福吗?我姓曾的回答,引来网友的调侃和激烈的讨论。英国某报社也曾向社会有奖征答“谁是最幸福的人”,结果也是五花八门。我认为这类调查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秀幸福感和背后的政治目的,而在于帮助大家学会挖掘生活中的幸福,只要认真寻找,幸福比比皆是,它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与财富、地位和声望成正比。
幸福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感受,它常常是朦胧的,轰轰烈烈的幸福并不常见,大多是悄悄的扑面而来,要常常提醒自己,记住美好的时刻,幸福就会长久的伴随我们。
毕淑敏有一句很精妙的总结: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的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肤浅的感受。最后,我想用一则著名的公益广告语结束我今天的读书分享:阅读,就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在书中,不仅有眼前,更有诗和远方。
第二篇: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感谢学校给我这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我在拿起这本书来的时候心里就想,要不是要做读书交流,很难这么忙碌的时间去静心读书的。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免还是有完成任务的心态,所以是数着页数读的。第一天读了10多页,觉得这本书语言细腻平实,还不错。第二天我是正真读进去了,像清新的泉水荡涤过心间,一口气把它看完。因为这本书似乎使我忙碌的心也放慢了脚步,整个人像细细品茶感悟人生一样悠然,心里感觉很幸福。这便是读书静心的好处吧。
我想用直击心灵的魔法书来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总体感觉,更对这本书的作者毕淑敏油生喜爱和敬佩之意。虽说也喜欢过一些作家,但对毕淑敏的喜欢更加上了敬佩之情。她把探究生命和幸福这么深奥的问题以细腻平实的语言展示给读者,以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感染着读者。相比挥笔泼墨的大气我更喜欢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柔和与心灵的轻抚碰触。毕淑敏本人在藏北雪原的工作经历使她体验过生命所能给予的最大苦难,同时也让她置身于博大高山和浩渺星空从而感受着生命的渺小。正是这种人生体验,她才能把生命和幸福看得如此透彻。从她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清澈的溪流缓缓流入人的心田,不愧被读者誉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
读完她的这本书中,我思绪万千。我想即使我们可能不会经历生命有时的脆弱与渺小,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生命的可贵,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中的幸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越是刻意去追逐幸福,幸福反而会如流沙一般逝于掌心。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当你积极乐观时,你便能更多的感受幸福。可当你悲观失望时,幸福便会悄悄地远离你。所以当你幸福时,你要珍惜,千万不要再追加欲望,否则会适得其反。当你感觉不幸福时,你要乐观,因为有时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恰到好处的幸福才是幸福的最高层境界。人生之路如此漫长,对待幸福需要且行且珍惜!
幸福,这两个字引出了我无数的联想。幸福要怎样才能被称之为幸福,幸福又是什么?毕淑敏则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回答了我们的这个问题。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处。我们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有时幸福却过了头。
这本《恰到好处的幸福》,则是毕淑敏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他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而我觉得幸福要恰到好处才是真的幸福。书中也有写过:酒精的浓度不能太高,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就适得其反。幸福也一样,切不要贪得无厌。
恰到好处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这里面,不就已经有幸福了吗!
我们要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不然如何去接受那幸福。
有人问过,幸福有几种颜色?毕淑敏说有无数种,数不清。也有人说仅仅只有七种。但我相比起来更喜前一种说法。不同的人在面对幸福的同时,觉得幸福的颜色也不一定会相同。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不可能感觉到幸福仅仅只有七种颜色。
有些人根本就误解了恰到好处这四个字的含义。因为某种机缘看到了好房子,就设想以后能在这屋结婚生子。看到了豪车,就设想能开豪车,知道寿星活到90岁,就发誓自已一定要活到100岁&&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目光太高,就违背了恰到好处这一原则。
我们并不需要有太高的目标,我们只需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它做成功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么?只不过需要我们适度。
幸福,在我眼中,只是平平淡淡地过好自己想要的却也并不过分的生活。只需要自己不要太贪得无厌。
走过恰到好处这一条不寻常的长廊,你就已经走到幸福的门前。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就可以得到你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
读了毕淑敏的这本《恰到好处的幸福》,使我对幸福的看法也有所改变,不像以前那样苛求。
幸福,要恰到好处,才能称得上是幸福。要懂得珍惜幸福,别让它从我们的身边偷偷地溜走。
第三篇: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
作家总是教育我们要拥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幸福就足矣了。文青们所喜爱的作家犹是,比如这位毕淑敏。其实艺术家的论点往往和宗教一样,出发点永远是好的,他们希望能够劝人向善、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更好地运转,也希望人类可以和自然和平共处。然而艺术家、文学家、左翼思想家所缺乏的最大的一个漏洞是他们无法给这个“恰到好处”划定一个足够的界限。
人的心灵当然要柔软,人的爱心自然要广博,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欲望自然要强烈,可是究竟应该强到什么程度他要不要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活?对于人类的发展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让步才能够获得更美好的世界?这些问题,艺术家们通通是不回答的。这时候让人讨厌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就冒出来了,他们给这些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符号,画上一个一个的标记线。可是标记线究竟又是画宽了还是画窄了又容易引起文青们的不满。这个活儿可真难干呀!
从思想品质来看,这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从文笔上来说,结构也比较简单。毕竟说理并不是这一类书的强项,他们要诉诸的往往也就是情感,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这样也好。很多带有理想色彩的东西,用理性去剖析就显得那么的无聊。从这一点来说,我也可以理解作者和喜爱这类书的读者。作为一本厕所读物或者像知音读者一样放在床头几上供人随手翻翻的小书,它做的很好。
再来看看作者本身。我一直主张看一个人是不是厉害,一方面要看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不是已经混成一个专家;另外一方面要看他这人生的路子是不是够野。从路子野这一条来说,毕淑敏完全是做到了的。她出生在那样一个火红的年代,在自己应该盛开的年代却进入了史上最不适合开花的地方。下山以后各种进修自学,身兼心理学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路子的确够野。她说的话也的确在很多意义上能够给年轻人提供指引作用。
如果是作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长者,我会很愿意听毕淑敏对我的人生给出一些建议。可是如果她要提什么意见的话,那可就不敢恭维了。从这本书来看,她的论证品质非常差,思维习惯也常有自相矛盾之处。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2
上学那会就很喜欢散文,
刚好接触第一本读物就是毕淑敏老师的散文集。当时很青涩,对于那些优美的文字只是觉得很舒心读起来。于是我早上晨读都要背诵,比背诵课文还要认真。一遇到好的片段,我会专门用手抄本给记录下来。每当拿着手抄本欣赏的时候,我都很开心,而且经常在自习课上手抄毕淑敏老师的文章。如今已经上班好多年,上学那时候的习惯已经没有了,但是看见她的散文集,依然爱不释手。
《恰到好处的幸福》当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被这个题目吸引。自从成人自己奋斗,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每日为生计奔波在家和公司之间,心很累,总觉得生活过的好辛苦。一直重复在奔波劳碌的路上来来回回,似乎已经忘了生活的美好,没有幸福的感动,日复一日匆忙工作,上班下班,奋斗工作。生活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过程。当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忽然发现久违的欣喜和内心的.平静,原来之前的那种感觉和喜欢深入骨髓,融入到我的生命里。
本书是一本充满温暖力量的灵魂读物,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外一床安宿,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物者无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
毕淑敏老师以烛光般温暖的文字引读者穿过漫漫长夜,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教你构建合理期望,学习面对幸福把握尺度,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收获丰硕愉悦的幸福人生。你,幸福吗?
幸福是一种人生体验,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在这个纷扰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还是需要守住自己一方净土。不为车房这些物质条件而不停的为难自己。日日活在比较和羡慕嫉妒中,生活就会黯然失色,过分的为难自己就会痛苦,恰到好处即可。
胸怀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很喜欢这本书,给自己定下第二个目标:毕淑敏老师的《拯救乳房》,希望自己成长,内心越来越平静。做一个淡淡的
有香气的女子。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3
幸福是什么?在《恰到好处的幸福》中有说明:它是人在某种状况下体内分泌一种东西而产生的一种舒适惬意的感受。人在吃饭的时候,那种东西就会分泌,因此吃完饭以后心情大多是舒适的,而人在生活中的情感,也会促使这正东西的分泌合成。
说是“人生苦短”,其实不然,上帝就是怕我们在这人生种种苦难中禁受不住,于是,给予我们幸福的希望,让我们在苦难中不失信念地去寻找幸福,这便是生命的力量。这种幸福是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然而如今,现代社会有幸福感的人渐渐变少了,我觉得这是社会自身引起的。
例如世界上有“天才”,也有“庸才”,然而,从某种角度上看,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假如比尔·盖茨生活在几千年前,那么他永远将成为一个“庸才”,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也没有他的成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计算机。去观察身边的人,也许在班里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是他体育出奇得棒,也许一个年年考段一的人,他就是一个音痴……是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某方面成为“天才”,而在某方面却是个“庸才”,然而有些被认定为“庸才”的人,只是他“天才”的方面还没有找到而已,也许那些人生在一千年以后,就是个举世闻名的人才了,所以,每一个人活着都应该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就算是双胞胎,他们也会有差别,做到扬长避短,就有机会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是现在的社会,主流上的“天才”才能成为人才,也许一个人,他不适合读书,而适合烧菜,但是,在现在的主流思想,考重点学校的人是读书的,读职业学校的是烧菜的;上重点学校是光荣的,读职业学校的是卑劣的,这种思想是绝对错误的,难道世界上只需要一个方面的人才吗?据调查,读职业高中的人普遍文明素质较低,因此大家读职业高中也很不情愿,但是,还有传闻说,其实那些重点学校的同学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大多是自私的,也许因为学习与竞争,他们只想着自己去汲取知识,对于别人——能阻断他们进步就最好了。这样的环境就养成人才的自私,然而,在职业学校里面那些所谓“文明素质低下”的“庸才”,其实也是被社会环境所逼成这样的,因为学习学不好,周围的人蔑视他,他就越孤独,越孤独,就越烦恼,讨厌周围的人,于是想要做坏事来报复他们,于是,黑暗就深深印在他们心中,同时,自卑也侵蚀着他们的灵魂,幸福对于他们来说,是为0的,因为他们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于是,他们加入了一群人——一群相似的,不被人认同的“坏人”,但是他们之间却是互相认同的,他们的长处,不在主流上,没人愿意与发掘,但是那些人之间却能发现对方的优点,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因吧。相比较而言,那些读职业学校的人,往往工作更好找,因为他们是生活上的人才,我们何必去蔑视他们呢?
也许,现代人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正是因为社会的缘故,人们的思想扭曲,情绪的低落导致的,人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同类了,否则,这就是自相残杀,因为只有大家都幸福,社会才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4
幸福是恰到好处的,它不多也不少,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却又不会使人在幸福的海洋里畅游。所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吧!
——题记
这正是我从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中学到的。正如她在书中写到:当一个人在田园香径中行走时,不论眼前的事物多么引人注目、光彩绚丽,他更向往的往往是小径深处有着多么完美的风景。但当他真的走到那里时,才发现刚才他所错过的风景是如此美丽。
幸福的降临,犹如水潭中的清波,一波连着一波,使人不胜欢喜。渐渐地,人们会忘记当初所得,现在所有,他们会盼望着下一次幸福的'到来。可幸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像水波,最后只剩平静的水面,毫无生气。而这时,人们早已将拥有的都抛弃了。其实,眼前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有一次,我和母亲去超市买西瓜。她一眼就看中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可她看来看去,又觉得不够好,又挑选了一个,又不满意。结果挑到最后,她还是认为第一个最好,可那时,已经有一个人将瓜抱走了。无奈,母亲只有再选一个了。但回家后发现那个瓜并不甜。她说:“要是当时就把那个西瓜买了该多好!”
这虽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却正巧反映了一个道理:眼前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只专注于远处看似绚丽的风景。所以,珍惜眼前拥有的吧!
幸福的降临总是持续的,但它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而是恰到好处。人们很容易被持续降临的幸福蒙住双眼,使得他们看不到现在所拥有的。幸福总是在快结束时,在远处安排更吸引人的事物,它驱使着人们向前,却又在最后撤销障眼法。当人们回过头来时,发现他丢失的比得到的更多。所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吧!
现在摆在你眼前的,或许不是那么让你满意,但它却是最好的,是最值得你去珍惜的。请在田园香径的某一处风景中,停下你追求完美的脚步,收起你挑剔的目光,去快乐的拥有它、珍惜它,因为幸福恰到好处,给了你一处美丽、一份满足,就不会再给予你更多的了。
它是要你携带着这一小份幸福,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所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吧!
正是因为我从书中学到了这个道理,现在无论对什么事物,有的不是挑剔,而是接纳。这时你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5
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毕淑敏
《恰到好处的幸福》这是毕淑敏老师独家定制幸福秘方。当我初次遇见这本书时,我就被这温暖而有温度的书名深深吸引。看着文中温暖的文字,满心的欢喜和感动爬上心头,让我沉醉其中,如同带领着心灵进行一次浪漫之旅。
“幸福是什么?”“幸福应该有多少种颜色?”轻轻的翻开《恰到好处的幸福》,飘过浓墨书香,带领你我一起走进这份恰到好处的幸福之中,品味幸福。
坚守中的幸福,如沐浴春风
当有人问我:你,幸福了吗?我回答是肯定,我很幸福,我的幸福来源于我对幼儿园教师这份职业的坚守,我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初心。回想十几年前的自己,一个刚出校园的黄毛丫头,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初心,每天清晨带给孩子们温暖的拥抱,留给家长安心的.笑容。寒来暑往,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幼教土地上,一直把工作看作是自己幸福的源泉,从细微小事入手,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动孩子,用无私的关爱呵护孩子,以最真挚的情去温暖孩子,陪孩子一起玩一起闹,一起成长。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当翻开自己的手机相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坚守幼教岗位,能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在这幸福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学前教育的新时代,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幸福感倍增。
感动中的幸福,如涓涓细流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聆听这世界的的美好,如涓涓细流的温暖融进你的内心,让你爱上生活。毕淑敏老师说:“要学会提醒幸福,那么每天清晨,在触手可及的阳光中,感受生活点滴的美好,在每一个黄昏到来前,收集温暖,心存感恩的过好每一天。”生活中的幸福没有轰轰烈烈的场景,幸福也不会敲锣打鼓的到来,很多时候就在身边悄悄然的发生着,如涓涓细流默默的感动着你我。
都说在孩子人生中所有的老师,幼儿园老师是大家最容易忘记的人,可是幼儿园老师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们纯真的个性,治愈系的笑容,随时随刻能带给老师惊喜与感动,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享受那份恰到好处的幸福。记得某一次教师节来临,十年前毕业的孩子,特地来到幼儿园看望我,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们挺想你的,幼儿园的生活好幸福呀。此时此刻,内心中的那份感动与幸福,当它到来的时刻,我尽情地享受这每一分钟。幸福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
平凡中的幸福,有别样感动
幸福,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它。正如书中所说:“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方得大幸福。”其实,幸福就是我们身边,静默于我们每一天平凡的生活细微处,只要我们顿足回首,人人可得。当遇到困难,身边的人举手之劳的一个帮助,让我们感到很幸福。想家了,吃到妈妈做的饭菜觉得很幸福。工作累了一天,美美地睡一觉非常幸福。我们的生活中,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幸福就在身边平淡的发生着别样的感动。
经常会有人问我,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这一群啥事都不会的小毛头,整天管的就是他们的吃喝拉撒,你觉得烦吗?的确幼儿教师工作平淡无奇,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也没有出彩优异的学习成绩,更没有985和211。每天吃喝拉撒的工作生活也有可能会是一地鸡毛,幸福感从何而来?当孩子们张开双臂向我飞奔而来,紧紧地抱着我,一声声的叫“老师”,这是最幸福的问候。当孩子们趴在我的耳旁分享者他的小秘密,当孩子遇到困难,毫不犹豫向我求助时,这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最真切的责任和别样的幸福。这群可爱的小人儿每天都会带给我唯一而独特的感动。这种幸福纯真而又温暖。
回首走过幼教之路,十年如歌,深深地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心中有爱,眼中有光,遥望着春日的朝霞映射玻璃杯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如生活中的幸福与惊喜,就在很多的不经意间,精彩无限,那份恰到好处幸福与美好需要我们静静的守候。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6
在每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五彩斑斓的梦想,并为之去奋斗、努力,而这个奋斗努力的过程就是成长。
有人说,“一年一年长大,这不也是成长吗?”对,这也是成长,但是年龄的成长,为梦想去努力是心理上的成长,前者与后者皆为成长,但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后者对我们也至关重要。
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我可以幸福。
幸福,这两个字引出了我无数的联想。幸福要怎样才能被称之为幸福,幸福又是什么?毕淑敏则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回答了我们的这个问题。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处。我们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有时幸福却过了头。
这本《恰到好处的幸福》,则是毕淑敏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他曾说过:“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而我觉得幸福要恰到好处才是真的幸福。书中也有写过:“酒精的浓度不能太高,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就适得其反。幸福也一样,切不要贪得无厌。”
恰到好处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这里面,不就已经有幸福了吗!
我们要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不然如何去接受那幸福。
有人问过,幸福有几种颜色?毕淑敏说有无数种,数不清。也有人说仅仅只有七种。但我相比起来更喜前一种说法。不同的人在面对幸福的同时,觉得幸福的颜色也不一定会相同。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不可能感觉到幸福仅仅只有七种颜色。
有些人根本就误解了“恰到好处”这四个字的含义。因为某种机缘看到了好房子,就设想以后能在这屋结婚生子。看到了豪车,就设想能开豪车,知道寿星活到90岁,就发誓自已一定要活到100岁......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目光太高,就违背了“恰到好处”这一原则。
我们并不需要有太高的目标,我们只需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它做成功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么?只不过需要我们适度。
幸福,在我眼中,只是平平淡淡地过好自己想要的却也并不过分的生活。只需要自己不要太贪得无厌。
走过恰到好处这一条不寻常的长廊,你就已经走到幸福的门前。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就可以得到你自己梦寐以求的幸福。
读了毕淑敏的这本《恰到好处的幸福》,使我对幸福的看法也有所改变,不像以前那样苛求。
幸福,要恰到好处,才能称得上是幸福。要懂得珍惜幸福,别让它从我们的身边偷偷地溜走.
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与淡然,是幸福门前的走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许多人的期望很高,但期望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期望太高了,达不到,就会心生怨恨和沮丧,长久以往,就会丧失信心。期望太低了,没有动力和目标,得过且过,也会让人萎靡不振。所以,期望和梦想都要合理,在愿望和实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有些人的梦想是长命百岁,我认为生死并不是胜败与否的决斗,只是无尽长河中的一环,泰然相向,生命之高下并不决定于绵长或短暂,更在于丰美和深邃。幸福是思想的花朵,和身体器官是否无懈可击并不相关。
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甚至以此为傲和自虐,这种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会毒化你的器官,会损伤你对于美好生活的仔细体察,还会让你歧视没有经受过苦难的人。
幸福还要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上。我以为,真诚是一门艺术,真诚是一种勇敢坦诚的生活态度,他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似乎因清澈透明而软弱无力,但实际上,他其实是强韧而富有弹性的,是我们干爽清正而简洁明快。
感动也是一种幸福,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顽强闪现着钻石般的瑰彩。
对于“每人都有一个梦,当梦碎的时候,就是认命的开始”这句话我不是特别认同,因为我不想认命,命运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我们会有偶然的“迷路”,也必然会有许多灰暗的时刻,但是人生不会因为我们的“迷路”或灰暗,而停止流转,世间的一切也不会由于我们情境的失落而驻足不前。
幸福只要你肯认真寻找,那就比比皆是。幸福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甚至也不是一千种颜色……幸福比所有这些相加还要多,幸福是无限的。
恰到好处的幸福就是我的梦想,我会坚持这条路走到最后。我不怕“迷路”,因为我的梦想就像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道路,然后一步一脚印走到终点。
用我们的梦想引领成长。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7
我打开我家的门,环顾四周。蓝天上白云高悬,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只有一点光亮照在干裂的农田上。田园静谧,没有忙碌的身影,只有宁静的空气,让人感到淡淡的幸福。
泥塘边吹来一阵晚风,似乎有些凉意。回到屋子,继续读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
究竟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幸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成功不在于努力,而在于恰到好处的热爱和奉献。是啊,不喜欢不投入怎么可能成功!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每天都困在上下班的路上。他们工作以养家糊口。他们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不全身心投入。有些人每天早上醒来都对自己说:“我很棒,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看成绩。
两人在同一家公司,前者可能拿的是每天的底薪,而后者后来却成为了公司的老板……这种成功在于不懈努力,注重效率。这也告诉我们,想要的东西不能等,它需要我们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成功真的需要喜欢和恰到好处的投入,只有成功之后,我们才会感到幸福。
诗人辛弃疾笔下的`幸福是“稻花香中述年好,听蛙声”,是对田园的眷恋;幸福虽然不同,但喜欢和淡漠也是人生的幸福。
我个人认为:有些东西,越厚越好,越多越好,一定要恰到好处。
有时候,幸福的生活也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恰到好处。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8
最近我看了毕淑敏阿姨写的《恰到好处的幸福》。这本书很好看,每读完一篇我都思绪万千,让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强烈感受着的东西,这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我以前想过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但是毕淑敏阿姨说:“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原来我看到这句话时,也不太懂,但是现在我懂了,幸福,其实就是家庭和睦,家人健康,过着快乐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就像是茉莉,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却温馨、纯洁,不会有任何利益存在。
有些人觉得长命百岁是种幸福,变成富翁是种幸福,其实他们都错了,这根本不是幸福,也不是恰到好处。也许有一天你得到了那种所谓的“幸福”,你就会发现这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毕淑敏阿姨的黄连与糖水的实验让我知道,即使你讨厌黄连苦涩的.味道,但是当你在性命攸关的时候,仍然会选择毫不犹豫地吞下它,毕竟它能救你一命啊!
幸福不是颜色,也不会有七种颜色之说,只要你去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只是原来你没有去留意罢了……
开学了,又可以见到亲爱的老师、同学,又可以蹦蹦跳跳,一切都刚刚好,恰到好处,真幸福。太阳依然升起,又是一个好的开始!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9
最近在读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处。我们在生活中,并不缺少幸福。而有时幸福却过了头。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恰到好处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幸福常常是朦胧的`、朴素的,而不是轰轰烈烈的;苦难也和幸福一样,分很多层次,好像一条漫长的台阶;世界上有三件事不能俭省:第一件是学习,第二件是旅游,第三件是锻炼身体,这三件事一定不能俭省。回头看看自己貌似哪个做得都非常不好。以后我会改变生活态度,改变生活方式,去享受生活带给我的恰到好处的幸福。(王丽娜)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0
毕淑敏老师的言语总是朴实平和,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的例子却能发现大道理,读起来轻松有趣,比很多刻意弄得生涩难懂的书好看多了,每次读起,都能感到心境变得平和了,并且书中许多比喻的用法都使我感觉十分生动有趣。
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幸福?正如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75%度的酒精刻意破坏细菌的膜,使药水渗透到细菌体内从而杀死细菌。浓度更高,会使细菌外膜飞快的凝固,就像砌起了一道墙,反倒阻止了药液的进一步浸透,杀不死细菌。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过了那个最佳值,结果适得其反。幸福也一样,切不要贪得无厌。
房子、配偶、食品、职务、车子、健康、寿命,也不必要求太高,处于合理期望就好,把目光瞄向自己目力所及的'享受最高等级处,只会让自己活得心生怨恨,为达不到自己所定的要求而心生沮丧,长久以往,只会失去生活的乐趣与欢笑。现在很多人羡慕有钱人,似乎上天下地,无所不能,他们生活极尽奢华,金钱真的是万能的吗?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理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矛头。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自由,比如自由……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感情的洪峰。曾经听过一句话:“上天是公平的,上天赋予了我们大多数人所没有的财富,自然就得不到他们所拥有的平凡”。可见有钱人也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之处。
幸福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对平常生活中每一次发自内心的触动都是幸福的,希望所有人都能走过象征恰到好处的长廊,拍打幸福的门环。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1
这次假期在旅游途中,认识了一位小男孩,爸爸妈妈都喊他暖暖,这样的名字不多见,我没有问名字的来由,自己寻思着父母的用意,是希望孩子懂事一点,做事暖人心一点吗?在我的教学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虽然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是需要成绩优异的人脱颖而出,但是在大家一起修学的路上,也不乏一些成绩普通,却深得老师同学喜欢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到底是在怎样的家庭中成长,见到过多少世面,最终在一个几十人的班级里与众不同呢?人生路漫漫,离开小学,他们又会遇到什么人,面对怎样的人生呢?
回到家后,我翻开了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到底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幸福呢?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简单来讲也许就是快乐地生活吧。在书中,我渐渐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在忙碌、亦或是悠闲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被提醒,提醒出门带伞、提醒防贼防盗,提醒各种可能发生的事儿,有的甚至根本不会发生。我们对不可知的灾难总是警觉,而我们却太忽视提醒幸福,幸福出现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曾好好珍惜。于是,我反思,我有没有忽略过幸福。是的,我有,我曾经忽略过幸福。在潘瑜老师分享的教学日记中,提到了有次暴雨,大早上,蔡妈就发消息给她,告诉她上班路上哪一段被淹了,提醒她要绕路而行。这样暖暖的消息我在班级群里也看到了,自己也补充了一条及时路况,而在收发讯息时,我都不曾提醒自己,这就是幸福,这样的幸福来得迅速而又朴素。直到听到潘老师的发言,我才意识到曾经那个暴雨的早上,我是多么的幸福,那一条简单的讯息包含着幸福的味道。我实在太需要提高对幸福的敏感度了。
我在学校有个小家,快乐的四(2)班,那三十二个孩子经常围绕在我身旁,“黑板需要擦吗?”“我来和你一起擦窗吧。”“现在需要我帮忙吗?”“没关系的。”等等等等,这样简单而朴实的话每天都会出现在教室里,有时我会感动,有时却又多此一举的担心这个小家伙到底想要干嘛。看着粗枝大叶的小尉,会主动承担责任,那多交的一元钱始终让我记忆深刻。活动积极分子小张为了班级荣誉竟然在报了4*100后还要报名200米,因为这个项目是我们班女生的弱项,这场运动会下来她有多累。小刘看到同学脚受伤,无法完成接力赛后,主动愿意替同学上场,我们不怕输,我们有强有力的凝聚力。挑食小王子每次和我换菜时,都会给我再留点,一开始,我还想着,嘿,小家伙,分明是想少吃点啊。可是最后我却惨败,一次偶然他说出了心里话,“给老师留点吃吃嘛”。当时我有多暗自惭愧,也只有自己知道了。这样一个个简单而又真实的小事不停上演,他们是由幸福乔装打扮而来,他们悄悄地降临,又悄悄地离开。
我会告诉我自己: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和朋友;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群可爱的学生;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群与我一起携手共进的家长朋友们;我很幸福,因为我有爱我的家人。原来,幸福离我很近。谢谢你们,我很幸福。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2
她丰富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回味且悠长的故事。年轻时在新疆伊犁当军医,后来当心理医生,慢慢地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接着到世界各地旅游。她被王蒙成为“文学的白衣天使”。她就是毕淑敏。
喜欢她,喜欢她的幸福之道。
忘不了那句话:深深的话我们浅浅的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她就是这样一个体验生活,感受内心,用文字将幸福与人生进行鞭辟入里的诠释的那个人。医生、心理咨询师、作家,这些头衔,我都不想用来称呼她。我应是幸福的引领者,帮你构建幸福心里地图的那个先导者。
她的这本《恰到好处的幸福》,我早已购买,但是想到肯定又是心灵鸡汤类的书,于是束之高阁。
当如今再次拿起时,已是灰尘遮面,但封面那淡淡的绿色,那静谧温馨的乡间别院图画,还是把我一瞬间吸引,有了想读的欲望。
于是,一口气读完。
也就是从此刻,她打破了我对这一类书的偏见。原来编写幸福书籍的人,自身也曾有彷徨无助、愁肠百结的时候。那种对生命有着深刻体验,感受到人类渺小与天地浩瀚的.人,才能带你拍打幸福的门环,揭开幸福的密码。
为什么我会如此信服于她?
我想这是她的文字,那种平静的文字,却能让你心灵波澜壮阔。那种质朴真诚的散文式语言,诉说着自己对生命刻骨铭心的感悟,对生活恒古不变的热爱。即使有些文字看似在倾诉悲观、难堪与伤感,但文字到了人的心里却是智慧人性的闪现。
书中很多话,是可以放在心里反复回想的。当你读到它时,才会茅塞顿开,大彻大悟。
最喜欢书底的那句话:让我们始终有勇气特立独行。不温不火,不疾不徐。将记忆自拔于困顿的泥沼,将希望播撒于每一寸光阴。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3
幸福也是一样,切不要贪得无厌。恰到好处的幸福是一种很高境界的幸福状态。
《恰到好处的幸福》作者毕淑敏,文章类型是散文。这是我第一次看毕淑敏的散文,也许是性格又或许是对这类文章的片面认识,一直都很怕读散文,不知以什么方式去读。一开始以读鸡汤的方式去读,读了几页几乎都被划线了!最后决定以看故事的形式。然后,把作者对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汇集在一起,组成一段话,既可以学新知识又可以很好的整理笔记。就这种形式阅读,我读着也很幸福,不会为害怕理解错误而担心,就按自己的理解和作者的解释一页一页读下去。
幸福的定义有很多,每个人的幸福都大不相同。作者把她认为的幸福以及她对一些现象一些观念的恰到好处的认识写成了这本书。印象深刻的是她对柔和的理解。“柔和”这个词,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先说“和”字,禾苗和口两部分组成,那含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气定神闲、和和气气了。虽然那不是唯一的解释,但她书中很多这样有趣新颖的解释让人觉得很独特。
另外就是如书名所说的《恰到好处的幸福了》到底怎么样才是恰到好处?人的欲望往往没有界限,有时明明刚达到一个目标,但还没来得及享受得到的喜悦又重新为下一个目标奋斗,如此来看,很多人渐渐失去了享受幸福的能力,但很多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要恰到好处。
其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作者所说的真诚个人而言,我是很喜欢真诚这个词,它光明干净。作者认为,真诚是一种勇敢坦诚的生活态度,它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真诚不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它似乎因清澈透明而软弱无力,但它其实是强韧而富有弹性的,使我们简洁明快、干爽清正。我也很赞同,所以记录下来。记得之前送了这本书给一个毕业的师姐,送的理由是我觉得你很真诚。真诚是个很美的词,在现在物欲纵横的时代很少人会有它。也许只有真诚的人才会轻易发现对方的真诚。愿你的真诚不被现实打败。
其次就是感动的能力了。对于一个经常被感动到泪流满面的人真的可以好好谈这个话题。感动是一种享受幸福的能力。感动的来源是我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加上触觉和压觉。如果封闭了我们的感官就戮杀了感动的根,当然也就看不到感动的芽和感动的果了。如今人渐渐丧失了感动的能力,感动闪现的时间越来越短,感动扩散的涟漪越来越淡。因为稀缺,感动变成了奢侈品。很多人无法享受感动,于是他们反过来讥讽感动,嘲笑感动,把感动和理性对立起来,将感动打入盲目和幼稚的泥沼之中。可想而知感受的重要性。貌似很多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很感性,其实每次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享受的幸福,别人的惊喜,我报之以微笑以拥抱。其实也可以礼貌地说声谢谢,然后像所谓成年人的样子假装不真情流露,但觉得没必要啊!很感动便很感动,感觉本就要大声说出来或表现出来别人才知道。愿你们有常常为你们制造感动的人,因为她们不是很闲就是真的很用心,每一个用心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被珍惜。
最后便是真我与假我的自我分裂形象了吧。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人物面前,努力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这就是自我形象的分裂。我们不喜欢真实的自我,我们把一个乔装打扮的“假我”拿给大家看。当这个“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就是别人眼中的“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给予那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倒像灰姑娘一样,躲在角落里捡煤渣。长久下去,我们就变成了一个分裂的人。
其实,大家更愿意与真实的人相处,一个说得用心,一个听得用心。所以,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没有必要取悦他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这样做了以后,你本以为机会一定要少很多,因为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只求这一生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付出代价也认了。不想,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思来想去才发现,思来想去,原来大家都更喜欢真实的东西。你真实了,自己安全了,也让他人觉得安全,机遇反倒萌生。愿你能遇到如你一般真实的人。
幸福是个很广泛的话题,但同时它又很简单。前几天刚回去看望了家中的老人,收获了满满的爱也带去满满的幸福。回家后看到已经煮好的饭菜,他们脸上洋溢幸福,而准备的人也很幸福,陪伴也是给予他们幸福的最好的礼物。幸福无时无刻都在,书中刚经历地震的孩子觉得他们很幸福,因为比起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他们活着所以幸福,比起不能学习的人,他们能学习所以幸福。其实你也很幸福,只是可能没人提醒你享受幸福。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愿你时刻注意幸福,也希望有人提醒你要幸福。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篇14
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
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
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
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
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读完这本书,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世界上任何事情或事物,都有它最适合的度。好比我们上课要让孩子保持在一个畅流的学习状态,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困难,要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
又好比《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再没看以前,我一直对“中庸之道”有所误解,以为就是不好也不坏,普普通通,后来看过其中关于“中庸之道”这部分的内容时,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人家说的“中庸之道”指的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这不也是有讲求处事时要中正,恰到好处的意思吗?
再好比毛爷爷所说的:严肃活泼团结紧张。将两个相反的词语与状态结合在一起,也取的是其中恰到好处的这个度。
总之呢,就是要“刚刚好”就对了? get!这本书,通过非常非常多的事例来充分说明“恰到好处”的好处,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同时他也会在书中给你一些缓解或解决痛苦、压力的办法,值得一看。
第四篇:演讲版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幸福,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护士姐妹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肾内科的见习护士何蓓蓓。
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书是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确实没什么机会慢慢品读一本好书,这本书是我从亚马逊购书销量排行版上看到的一本畅销书。作者毕淑敏,华语界最具影响力女作家之一,被王蒙称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她是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心理咨询师,内科主治医师。《恰到好处的幸福》是一本充满温暖力量的灵魂读物,它以烛光般温暖的文字引领读者穿过漫漫长夜,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教你构建合理期望,学习把握幸福的尺度。作为一名特殊的作家和医者,她传递的幸福很简单,也就是: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非是需要一张床来安寝。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这本书中传达的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而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就像75%的酒精可以破坏细菌的膜,药水渗入到内里去,整个细菌就被杀死了。浓度更高的酒精,飞快地把细菌外膜凝固了,就像砌起一道墙,反倒阻止了药液进一步渗透到细菌内部,杀不死细菌。所以说,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我个人很喜欢书中的“真诚”这个词,喜欢它的光明和干净。词是有自己的属性的,“真诚”有一种岩石般的纹理和坚定,不风化,不流失,不油腻,爽洁清晰,反射着钢蓝色的金属光泽。很多人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以为凡是真诚的人就无法幸福地生活,必然会被世俗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即使不粉碎也遍体鳞伤,甚至顺水推舟,演变成因为你事业成功和家庭完整,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你必然是虚伪的。我以为,真诚是一种勇敢坦诚的生活态度,它是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使我们简洁明快、干爽清正。
后来,终于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没有必要取悦他人,没有必要委屈自己。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女性朋友说,结婚以后,他的真面目就暴露出来了。也有的领导说,这个人是我招聘的,想不到走上岗位以后,却非常懒惰,毫无工作的主动性。可见,伪装的自我,可以骗人一时,却不能长久矫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本以为,真诚也会付出代价,不想,反而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后,才捡起地上的金鬓毛说:“原来我见过它。”那些叫嚷热爱苦难的人,我总怀疑他们未曾经历过刻骨铭心的苦难。
读完《恰到好处的幸福》,在更加深刻地理解何为恰到好处的幸福的基础之上,我开始审视自己所收获到的幸福。我知道,幸福是一种付出之后的满足;我懂得幸福是一种分享过后的喜悦;我明白,幸
福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感觉。作为一名医学护理工作人员,我的职业与我的幸福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虽然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无疑是艰巨而又辛苦的,但是从选择这一职业开始,我便拥有了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份职业是我的大学五年专业学习的归宿,更是我未来人生的支撑力量,因此,我因为这份职业而感到幸福。在工作的每一天里,我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工作中去,每一天都在学习和工作的交替往复中不断进步,因此常会因工作赢得踏实的幸福感;我工作的地方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与优秀的同事们在一起,工作中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幸福的感觉更是如酒一样,浓郁芬芳。
我认为,如毕淑敏老师所抒写的《恰到好处的幸福》中的那种幸福,才是我们最值得追寻与体味的,感谢有这么一本书教会我关于幸福的道理,帮助我看到幸福最美好的模样。人生之路,虽然漫长,需要且行且珍惜,但我想,只要有了对幸福的正确认知,懂得恰到好处的幸福,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必然会收获到美好的幸福!
第五篇: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读《恰到好处的幸福》有感
徐思雨 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指导老师:张晓红
最近我看了毕淑敏阿姨写的《恰到好处的幸福》。这本书很好看,每读完一篇我都思绪万千,让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强烈感受着的东西,这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我以前想过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但是毕淑敏阿姨说:“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原来我看到这句话时,也不太懂,但是现在我懂了,幸福,其实就是家庭和睦,家人健康,过着快乐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就像是茉莉,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却温馨、纯洁,不会有任何利益存在。
有些人觉得长命百岁是种幸福,变成富翁是种幸福,其实他们都错了,这根本不是幸福,也不是恰到好处。也许有一天你得到了那种所谓的“幸福”,你就会发现这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毕淑敏阿姨的黄连与糖水的实验让我知道,即使你讨厌黄连苦涩的味道,但是当你在性命攸关的时候,仍然会选择毫不犹豫地吞下它,毕竟它能救你一命啊!
幸福不是颜色,也不会有七种颜色之说,只要你去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只是原来你没有去留意罢了……
开学了,又可以见到亲爱的老师、同学,又可以蹦蹦跳跳,一切都刚刚好,恰到好处,真幸福。太阳依然升起,又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