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法随笔
书法随笔
刘静花
书法无疑是中国最突出的传统艺术,它集实用性、艺术性、广泛性、深刻性、独特性于一身。学习书法,不仅陶冶情操,提高各方面素养,而且为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学习书法讲求“静”,学习的过程要求环境安静,内心平静。虽然某些著名的书法作品,例如《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但我相信这与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忘我的情境是分不开的。他只有在学习的时候静心地研读字帖,勤加练习,才能成为流芳千古的著名书法家。临习钟绍京《灵飞经》两年,再加上临习颜体,王羲之,使我获益匪浅,但总觉得作品难脱俗气,难于突破自我。后来有时间就经常看看书画频道名家讲解;加上姚安县书法协会的书法交流,我明白了“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的道理,于是我改临钟繇《荐季直表》。
初看《荐季直表》,觉得不够端庄典雅。因学书功力尚浅,未细细品读。直至看见名家赞赏,才仔细品味、研读、临摹,恍然顿悟,觉得自己以前的审美层次不够高。于是一有时间便临习《荐季直表》,近似痴迷状态,仔细分析原帖的气韵、整体布局、行距、字的大小。只要有新的作品,我就把作品放在《荐季直表》旁边,反复对比,寻找差距,刚开始我把作品写在格子里,对比后觉得有失舒朗、清爽之感;接着写在空白纸上,又觉得作品字体大小一样,没有变化,于是尝试让作品中有笔画粗细,字体大小的变化,进行对比;后又发现整幅作品缺乏气韵,觉得在创作中应注重气的衔接,寻找大道圆融之感,融入绘画中画树叶的洋洋洒洒的感觉。这样在临帖、创作中进行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从中寻找自己的临贴、创作与原帖的差距。
一幅作品写完,仿佛从书法世界回到现实世界,那种感觉令人神往。时常被书法字体的变幻无穷而陶醉,那一个个汉字,在我眼中是有肌肤、有血肉、有骨骼的;字体时而圆润、时而粗犷、时而纤长;或含蓄内敛、或俏皮可爱、或肃穆端庄,每创作出一幅作品,如饮甘泉,回味无穷。
然而书法没有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找对方法,不断升华、突破自我,才能有所进步。书法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希望可以通过对书法的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人生旅程。
第二篇:书法教学随笔
教
学
随
笔
冯 会 元
2012.10.26 由于兴趣所之,我对书法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初中书法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积极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并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听取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把经验点滴投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下面就写字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教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其良好的写字习惯。“练字先练姿”。无论是书法家撰写的书法专著,还是教育部门编写的小学写字教材,都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小学生写好字的首要条件。为此,在教学过程,我常常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要写好汉字,就必须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简言之,即读书、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臀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
按照这样的姿势写字,学生正襟危坐、静心书写,就可以帮助学生排除一切不利于写好字的不良因素,达到万念归一,专心致志的境界;学生写字时才能感到轻松、自然、灵便,才能持久得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写字,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意志和品格。而头歪、肩倾、身斜、背弓、臂合、足蜷、臀偏等不良书写姿势,均不能使身体保持平稳状态,反而会感到胸闷、气短、易于烦躁、疲劳,从而会影响写字的情绪、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去纠正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规范练习,各年级学生的书写姿势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了。
2、加强技能训练,培养书法审美情趣。
写字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把字写正确,更要把字写美观。这种审美观不能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在临写中领悟,在平时书写中练成技能。由此,教师的书写指导是关键。“导”的方法一般有指导学生自己观察,指点学生自己摆放,教师当堂书写指导三种。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摆放,体会字的结构怎样搭配最好看,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审美能力。而教师的当堂书写,边写边提高学生注意起笔、收笔、间架、结构、布局等,或当堂评点学生的书写情况,具有矫正、导向、激励等功能。只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指导,才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找出差距,把字写得更出色。
再者学习书法,教给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这是扩展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不断启发和长期训练、熏陶,使学生逐渐获得美感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析、对比、研究、发现和撷取书法的美,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这也同样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当学生审美能力越强的时候,相应地他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对美的感受、领悟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敏锐、越强烈。
3、在教学中加强挫折教育,磨练学生意志。学习书法,要想取得进步、成功,绝非易事。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时地告诉学生:真正的大书法家,绝不是只靠天才或奇遇,而是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失败,才有千古流芳的成就。在当今的时代,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耐心,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时时教育学生从书法学习训练中学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在书法练习中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正如书写时落下的第一笔就决定了全篇字的字体、风格,写得不好也不要灰心气馁,给自己信心,在书法学习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勤奋是造就人才的基石。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几率!
总之,培养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所以说,写字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和软笔字,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今后,我会继续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的写字教学和美术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优生更优,使差生也能逐渐得到进步,尝试到成功的乐趣,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乐园!
第三篇:书法教学随笔
书法教学随笔
朱昌奇(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校)
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结晶,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这一传统艺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书法回归教育,让书法教育绽放生命的活力,让书法研究课成为学生展示真才实学的舞台,这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家为之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书法 教育 回归 思变
书法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结晶,是东方艺术精神的浓缩与象征。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向学生传授这一传统艺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了观察力和模仿力,还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艺术和审美修养。在对他们进行书法教育,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中,使他们继承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书法艺术奠定基础。下面结合我近几年来书法教学的实践,浅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让书法回归教育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目标理念其实很明确,就是通过普及书法教育“一周一书法课”有助于让学生写好汉字并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在书写中感悟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希望在普及的过程中,走出一些对书法有兴趣、有悟性的优秀学生,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爱上书法,享受书法,传承书法。
当前,各种类别的中小学生的书法比赛特别多,而教师、家长关注的却只是比赛结果,忽视了书法教育对人生成长的培养作用,这使得当下出现书法教育片面化、功利化的现状。而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这么多年来也没听说出了多少大书法家,可是书法课却是他们中小学的必修课,每年都举办大型的书写活动,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在广场上一笔一画的书写汉字,场面壮观,专注凝神的气氛令人肃然起敬。整个过程中,他们根本就不把名利看在眼里,而是从上级部门到基层都把书写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是实现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并融入到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从这一点上看就和我们的书法课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让书法回归教育。
二、让研讨课成为学生展示真才实学的舞台
按照教育部规定,书法课已经搬上了中小学的课表,有的学校也开始注重书法课,研讨书法课。近年来,市、区举办了多次书法研讨课。课堂上,执教者热情洋溢,活力四射,语言妙趣横生,给听课者许多的启发和享受。他们的教案设计精巧,教学理念值得学习,教学经验值得借鉴。但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又不免产生一些忧虑,他们的课能够简单模仿吗?何为好课,真是值得思考。真正的好课是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一课一得,小有收获,而不是仅仅具有观赏性。因为对于教学而言,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需要沉静的心智活动。我听过许多研讨课,其中一节市级书法研讨课,给我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堂课的气氛让人激动;学生的书写熟练而流畅;师生交流互动很协调。特别是一个普通的四年级班,人人可以写出像模像样的作品,让听课者钦佩。一节40分钟的课,从点画练习开始一下就到作品创作,真有腾云驾雾之感。正因为学生个个书写太流畅,太顺利,反而失去了本真,没有了常态。课的真实性叫人质疑。私下找了几个学生一问,便发现他们并没有课堂上表现那么潇洒,而是早早就开始练那几个字而已„„虽然其作品展示阶段华丽而精彩,却成了组织者和授课人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汪广仁说:“有灵魂的教学是理智的,还必须是真实的。”一堂市级研讨课的目的,其核心是引领、导向,是启发同行们探索该学科的教学规律,从而达成共识。组织者一定要使观摩课的教师看到的课是在上课,而不是在看“演课”。要让研讨课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真才实学的舞台。
三、让书法教育绽放生命活力
从2012年全国统一规定书法课走进中小学课堂,把写好字的重要性又提到了议事日程。短短的几年过去了,回顾我们的书法教学工作,虽说有了许多改革,好的教学经验也不断涌现,但总也脱不了墨法、笔法、字法、章法的传统套路。时代发展了,科技在提高,书法教 学的理念不思变,我们的教学能跟上社会的发展,能有新的生命吗?以前字是人生的“敲门砖”的观念用于当今已失去了说服力,如今电脑已代替人进行一些实用性的书写。因此,我们的书法教学不能墨守陈规、不求思变,书法教学理念要转型,内容要有所偏重。让书写的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这虽然是一种大胆的设想,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我愿去探索、践行,去寻求一条适合新形势,能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启功《给你讲书法》 中华书局
曹建《大学书法鉴赏》 西南大学出版社 肖川《教育智慧与真情》 西南大学出版社(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5年5期)
第四篇:毛笔书法教育随笔-吴圣强
书 法 教学随笔
吴圣强
在书法的教学生涯中,小学、初高、大学的学生都接触过,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积极研究教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并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听取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把经验点滴投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下面就写字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培养兴趣是关键。
培养兴趣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上加难。好比人之初,学走路,学会走了就不用教跑了。结合古今一些学书的趣事镶嵌在讲课的环节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的,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老师,才能让学生跟着学,这是培养对老师的兴趣;接下来就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我喜欢采用游戏的形式,比如说各组竞赛或个人竞赛等等,对提高兴趣非常有帮助。
2.培养习惯。
“练字先练姿”。无论是书法家撰写的书法专著,还是教育部门编写的小学写字教材,都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小学生写好字的首要条件。为此,在教学过程,我常常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要写好汉字,就必须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简言之,即读书、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臀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
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
按照这样的姿势写字,学生正襟危坐、静心书写,就可以帮助学生排除一切不利于写好字的不良因素,达到万念归一,专心致志的境界;学生写字时才能感到轻松、自然、灵便,才能持久得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写字,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意志和品格。而头歪、肩倾、身斜、背弓、臂合、足蜷、臀偏等不良书写姿势,均不能使身体保持平稳状态,反而会感到胸闷、气短、易于烦躁、疲劳,从而会影响写字的情绪、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去纠正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规范练习,各年级学生的书写姿势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了。
3.培养书法审美情趣。
写字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把字写正确,更要把字写美观。这种审美观不能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在临写中领悟,在平时书写中练成技能。由此,教师的书写指导是关键。“导”的方法一般有指导学生自己观察,指点学生自己摆放,教师当堂书写指导三种。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摆放,体会字的结构怎样搭配最好看,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审美能力。而教师的当堂书写,边写边提高学生注意起笔、收笔、间架、结构、布局等,或当堂评点学生的书写情况,具有矫正、导向、激励等功能。只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指导,才
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找出差距,把字写得更出色。
学习书法,教给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这是扩展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不断启发和长期训练、熏陶,使学生逐渐获得美感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析、对比、研究、发现和撷取书法的美,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这也同样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当学生审美能力越强的时候,相应地他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对美的感受、领悟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敏锐、越强烈。
4.磨练意志。
学习书法,要想取得进步、成功,绝非易事。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时地告诉学生:真正的大书法家,绝不是只靠天才或奇遇,而是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失败,才有千古流芳的成就。在当今的时代,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耐心,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时时教育学生从书法学习训练中学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在书法练习中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正如书写时落下的第一笔就决定了全篇字的字体、风格,写得不好也不要灰心气馁,给自己信心,在书法学习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勤奋是造就人才的基石。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几率!
总之,培养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
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所以说,写字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和软笔字,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今后,我会继续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的写字教学和美术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也不断提升,做到了然于口,了然于手,了然于心,师生共同品尝成功的乐趣,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乐园。
第五篇:书法
王有法书法三章
莫 逆
王有法尽管生活环境和职业性质多变,而他对书法的痴迷和执着始终没有动摇过,对书法的探索和思考也不曾懈怠。书法与他相伴相守,成为贯穿人生的一条主线。
从幼小时对书法的初始印象,到现在选择的创作状态,他始终认为书法是一件生活味十分浓的东西。小时候每逢过年或村里有丧婚大事,只要有书写机会时,总是做到有求必应。过年了,他的父亲总会带着他去看谁的春联写得最好。那情景使他觉得书法很奇妙,也感到书法在人们生活和情感中的份量。自此他便怀着对书法的好奇和崇敬开始了涂鸦式的书法学习。那时候由于家庭物质条件有限,这倒也养成了他“不择纸笔”的书写习惯。课余时利用放牛割草间歇,他用小木棒或者手指头,在广袤的沙地上无拘无束地“书写”;在家里,常以桌当纸,以水代墨,尽情挥洒。在大人们带着褒奖眼神的注视下沉着书写,他体验到了书法的神圣,也从书法中找到了自信。“文革”期间“破四旧”一个偶然机会,从“四旧”的书堆里捡出两本颜真卿、褚遂良的字帖,他如获至宝,从此坚持不懈地临习。在抄写大字报和办大批判专栏过程中尽量用他们的体式抄写,果然书写水平大大提高,这是他从自由书写向法度书写的过度。后来应征入伍,在部队不久也就成了军营中活跃的写字画画的能手,小到幻灯片,大到横幅标语,毛主席语录牌以及部队的各种展览等等都能应对自如。
八十年代初,他考入无锡艺专书法函授班,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是他书法道路上一个转折,对他以后的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书法的内涵也有了相当的理解,虽然两年学期时间不长,但他对自己已有的书法知识和书法技能进行了一遍全面的梳理,并有针对性地弥补了自己的弱项,因此获益匪浅。
王有法为人谦虚随和,坚持以书会友,勤奋好学。尤其是对师长和书法同道,更能见贤思齐,正是这样的品格和胸襟,使得他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境界。王有法平时积极参与国展、省展等重大书展活动,也热心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之需的实用书写。因为他醉心的是书法的本身,而并不计较它的功能。他就是这样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和研习书法技巧,又将积累和研习的成果体现到新的书写实践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状态比以书法为业更符合传统书法的真谛。
风 神
王有法的书法比较温和,相对时潮而言显得很儒雅,与他行伍出身的经历和爽朗的个性也形成了反差。尽管温和,但并不柔弱。看他的作品,线条饱满滋润,提按灵活轻松,婀娜之中藏凝练。他的行草有明清神韵,但细细体味,仍是以二王法度为根底,以颜真卿、褚遂良为骨干,并运以己法。隶书能融简牍与碑刻于一体,古雅清丽。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能经常调遣起高昂的创作状态,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营造一种流动清通的气脉,使创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据他自己称:“风神超迈”四个字,是在他同事习字的余纸上信笔挥就得,当时并没有刻意创作的意识,下笔之际也没有过于复杂的考虑,事后想正式创作一幅更大一点的,但总不能如意。观此作确实没有刻意求工的痕迹,布局跌宕有致而不堕狂怪异之态,落笔爽利却没有草率浮滑之迹。很自然的利用文字点画原有的形态实现勾连照应,浑然一体。从中他悟到了王羲之写《兰亭序》“他日更书数十本,终莫能及”并不一定是传说,平日更加珍视对那种自如的创作状态的捕捉与发挥。
王有法对创作技法,特别是对笔法的锤炼下过相当的苦功。在他看来,追求书法艺术,应该经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对古代书法名迹点画形态的悉心摹拟,以期达到形似。这是对书法艺术特征的领悟过程,是书法入门的津梁,也是他日自成体格的基础;第二个步骤,要练就一套熟练驾驶笔墨的技巧,并能按自己的理解,从众多的取法对象中抽绎出神韵来,这是笔性的训练,也是书法能力的培养;第三个步骤,运用自身的笔墨功夫抒发自己的书法理想,达到挥洒自如的书写境界。他是这样思索的,也是这样实践的。比较概括的讲,前面这两个步骤他花的功夫多一些,时间也长了点,而目前正在第三个层面上做艰苦扎实的探索、尝试。所以,从他现在的书法面貌来看,个性似乎还不十分强烈,但比一般人走的稳实。相信他的这些积累不会枉费,并终究将转化为日后创作更有力冲刺的后劲。这是一名书家创作心理成熟的标志,也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象征。在当前的环境中,有这样一份宁静而坚毅的书法心态,实属难能可贵。
收 获
多年来,王有法的书法创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仅我关注的书法信息,得知他从1978年开始,连续三年参加了全军、军区组织的书画大展,均获优秀作品奖。之后他就一直坚持参加地方上组织的书画展活动,参加过中原书法大赛;豫鄂书展;豫鲁书展;先后两次国际现代书法大赛获三等奖;“三龙杯”全国书画大赛获精品奖;浙江省“中天杯”书法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中原杯”书法名家邀请展;全国“报喜鸟”杯书法大赛入展;第二届、第三届、第五届全浙书展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赛入选;中国人民政协50周年书画展入展《艺海腾欢》作品集;西泠印社第三届、第五届书法篆刻作品入展。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刊《管理视窗》出自他的手迹,曾先后四次参加中日、中韩书展活动。翻翻《二十一世纪国际书法精作展览》、《当代书法家精英大典》、《世界书法家经典》、《中日书法作品汇观》、《国际现代书法集》等等,都体现了他的个性所在。
王有法书法作品深受国内外书法爱好者喜爱并收藏无数,曾有作品被黄鹤楼、钱君匋艺术院以及不少楼堂馆所、著名寺庙中收藏。所有这些作为一名业余书家来讲固然十分可贵和珍惜,将会更加激励着他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具有其特殊的价值。
对生活,朴实的他从没有过多的物质奢求,而对于书法的执着,使他不断的得到满足,并能不断萌生新的追求,实际上,书法并没有多少程度的改变他的生活,倒是书法中,始终灌注了他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的气息。年过大半的他欣慰的感到,自己虽然在这条道路中付出了很多,但也正是在书法中得到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