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I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1.1 农村文化体制不顺,文化工作难以有效推进......................2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2
1.1.1 农村文化管理权限模糊..................................2 1.1.2 文化站职能日益弱化....................................2 1.1.3 基层文化工作缺乏活力..................................2 1.2 农村文化队伍人才配置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3 1.3 农村文化设施不足,文化阵地作用难以发挥......................3 1.4 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优秀民间文化难以传承..................3
1.4.1 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潮流中逐渐变异.......................3 1.4.2 民间艺术传承困难重重..................................3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5
2.1 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5
2.1.1 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5 2.1.2 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5 2.2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5
2.2.1 设立县乡文化副职......................................5 2.2.2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5 2.2.3 多渠道筹集经费........................................6 2.3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6
2.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6 2.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7 2.4 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7
2.4.1 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7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2.4.2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8 2.4.3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8 2.5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8
2.5.1 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8 2.5.2 不断注入科技含量......................................9 2.5.3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9 2.6 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9
2.6.1重拳打击非法演出活动....................................9 2.6.2加强网络管理............................................9 2.6.3正面宣传,树立榜样......................................9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引
言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性问题,比如农村干群认识不到位、投入依然不足、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现代意识淡薄、不科学和不健康现象的根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村辍学现象有抬头之势、农村题材作品不够丰富等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文化体制不顺,文化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基层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革中,基层政府普遍实行“三权”下放,即把以前设在乡镇中由县级部门直接管理的一些站、所的管理权下放给镇乡人民政府,内容包括人权、事权和财权(即“三权”)。镇乡文化站列入“三权”下放的范围。自此之后,镇乡文化站就变成了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管理格局,人事由镇乡政府与主管部门商定后报经县人事部门批准,经费由镇乡财政负担。体制的转变,扩大了镇乡政府管理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病。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
有些村干部思想道德水平低,政治素养不高,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公仆意识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特别是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的私欲膨胀,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能占就占,能捞就捞,奉行我就是法,权即是法的信条,致使在关键时刻,背离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背离了党组织原则和国家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1.1 农村文化管理权限模糊
现在,镇乡文化站的建设,实际上由镇乡政府说了算,主管部门只起到业务布置和指导的作用,无法直接领导文化站建设,而镇乡政府又没有将文化站作为文化主阵地来建设,文化站的工作导向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部分文化站出现该管而不管、该做而不做的现象,有的甚至成为安排镇乡工作人员的虚设机构。1.1.2 文化站职能日益弱化
大多数镇乡政府忽视文化站职能的发挥,随意转换文化员的工作岗位,使文化站未能很好履行文化工作职能。文化站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被安排从事其他行政工作,有的被派遣做镇乡政府认为紧要的工作,有的甚至被长期派去驻村。1.1.3 基层文化工作缺乏活力
因文化站的人事权掌握在镇乡一级,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其进行调配,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乡(镇)际之间人员交流很少,工作缺乏活力。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1.2 农村文化队伍人才配置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
在编镇乡文化员大多数已被移作他用,个别小乡镇的文化员一般身兼数职,而且兼任的都是镇乡的其他重要工作,比如党政办、全程办的工作,根本无暇抽身组织文化工作,只能被动地应付业务主管单位交付的任务。镇乡文化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年龄偏大的老文化工作者,他们大多学历较低,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文化层次整体不高;另一类是镇乡机关改革中从其他单位外调进来的有较高学历的干部,多为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学识和能力,但被镇乡政府借作他用,疏于文化业务方面的钻研,文化业务素质也有限。另外,一些在文化队伍中有业务专长的人员,由于收入有限,经常外出兼职,存在“身在心不在”的现象,领头雁作用未能发挥。
1.3 农村文化设施不足,文化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文化站用房和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按照国家“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建设”的要求,很多地方是不能达到要求的,部分文化站甚至只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用房,根本无法开展活动。就是已达标的文化站中,有的大部分面积属于会堂,而会堂又主要服务于镇乡党委政府会议等,文化站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于布置图书室、阅览室、培训班等文化活动场所,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文化站活动设施、设备简陋。文化站本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文化宣传阵地,但是,因许多基层文化站设施、设备简陋,文化阵地的应有作用难以发挥。有的文化站甚至只有几把椅、几张桌,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图书、乐器以及一些体育运动器材也是以前留下的,很久未更换或添置,陈旧不堪,所谓的文化站已是有名无实。
1.4 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优秀民间文化难以传承
1.4.1 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潮流中逐渐变异
过去逢年过节,农民们会自发地组织舞龙灯、耍狮子等一些民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既给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又给人们送来了健康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而且融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政府又没有正面引导,有些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已发生严重“变味”,不再是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进行,而是成为个别人赚钱的把式。据《今日玉环》报载,春节时,有的舞龙队轮番到商家、企业门口,乱舞一番以讨要“彩头”,有的竟然嫌一些企业给的钱少了而无理堵赖在门口讨钱甚至出手伤人,以致好多商家“望龙生畏”。
1.4.2 民间艺术传承困难重重
因保护力度不够,一大批植根于乡村的民间艺术已陷入了生存困境。在不久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前开展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许多经典的民间文艺,由于有些传承人已离世,有些已到高龄,而年轻人又不愿意继承,传承出现断层,面临“人亡歌息”的困局。如楚门的“十兽”、“马灯”等民间艺术,已销声多年。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2.1.1 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县、乡(镇)、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文化工作才会有位置,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因此,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之际,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把重视和关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拓宽农村文化投入渠道和投入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等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1.2 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2.2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2.2.1 设立县乡文化副职
为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我国成型了选派科技副职的制度,但对富裕之后农民精神生活的提高却缺乏完善的领导机制。不可否认,按照分工,各级政府都有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但由于其分工不仅于此,限制了精力的投入。随着农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民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可借鉴科技副职的选派制度,从高等院校或者省级文化、宣传和文联等有关部门选派熟悉文化建设的同志兼任县文.化副县长、副乡(镇)长。一方面,文化副职由于特殊的身份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副职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新的文化资源,从而出现一批农民所怀念的赵树理、柳青,创作出类似《创业史》、《三里湾》、《艳阳天》、《王贵与香香》那样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现代农民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的作品。
2.2.2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
农村文化是在长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农民恪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农村基层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对农艺师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较为重视。实际上,农村文化师是富裕后农村最需要的人才,肩负着农村文化管理活动并承担农村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重任。但是,我国对农村文化师的人才培养力度相对滞后,比如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大省河南,目前全省正式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文化师仅有30多人,而且全部是企业文化师,这与农村文化人才需求产生强烈反差。因此,必须从3个方面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一,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第二,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师素质的教育。第三,组织部门在选拔“村官”之时严把人口,把农村文化师的资格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2.2.3 多渠道筹集经费
多渠道筹集经费,并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稳妥解决。第一,多渠道、多方面筹集。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都应围绕开发文化市场、兴办文化产业来进行,集体、个人通过联建、联办农村文化场所,开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活跃生活,共同受益。文化单位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达到“以文养文”,增强发展后劲的目的。为此,文化单位应该用好用足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千方百计开拓创收门路,扩大自身积累。对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对有积极性的非文化企业,制定政策吸引其向文化产业投资。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经过论证而大胆引进外资。第二,改善投资渠道。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但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挪用和挤占的情况。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对取得立项的文化建设项目,应由文化副职专管,由具备农村文化师资格的“村官”或者选派专人直接带资金进村监督建设的办法,既可减少中间环节,又可加快建设速度。
2.3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2.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
在注重“送”的同时,采取鼓励与帮扶措施建立一支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变“送”为“育”。在继续巩固提高乡镇文化站以及村办活动室这一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娱乐项目,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培训、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村成立诗书画社、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演出团体等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秧歌队、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曲艺队等业余文化队伍。同时,可扶持有条件的各类走村串乡的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壮大,与城市文化下乡形成“两轮驱动”,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比如河南省宝丰县就培育了近千个民间演出团体,5万多农民演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农村演出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演艺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和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当前农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台电视机、一份报纸这种被动的消遣休闲生活,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因此,应该开展涵盖文学艺术、工艺收藏、科技教育、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色家庭评比活动,以此倡导农民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比如浙江省景宁县76岁老农路福,在他目前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路福记事》、《土诗》、《太公造屋》、《素描时光一一个中国农民的劳动日记》和《甲乙收支录》5部书中,这位7O岁才开始写作的老人把自己的所历所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日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写出了真正意义上农民写的书。总之,要通过努力,让特色文化家庭成为农民的追求时尚。
2.4 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
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农民需要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需要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需要有认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法制观念、民主思想和公德意识,学会运用现代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满足。2.4.1 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
要为农民渴求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村建立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适应农村文化发展、适合农民阅读的“农家书屋”,加大图书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村村配置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设备,并不断更新电影资源;定期自印面向农民教育的资料并免费发放到户。2.4.2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
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建村史陈列室等方式,提炼人文精神,使文明创建由表及里,从现状整治向提升文化内涵转变。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2.4.3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剧团等的服务重心要不断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机制。比如江苏省为了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长期运行好,对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试行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3种体制。广东省开展了流动文化服务,把图书、演出等文化服务延伸到山区、农村。浙江、河南对文化下乡的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文化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一支不散的文化队伍,进行了有益探索。
2.5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就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前来开发,生产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其有效途径就是形成文化产业。2.5.1 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
应该认真谋划,选准本地龙头文化产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比如河南省以黄帝、伏羲和子贡三大祭祖盛典为资源,开发或完善了炎黄文化节、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浚县古庙会三大文化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笔会、歌会、摄影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风味餐饮展示等活动,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来自淮阳县(伏羲太吴陵)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占GDP的16%,特别是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一个月的太吴陵庙会期间,全县客流量达91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亿元。
2.5.2 不断注入科技含量
以品位确保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质量是其打开市场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因此应该及时清理那些陈旧、落后、粗俗和低劣的产品内容和形式。同时,在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上不断增加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含量,注入知识和智力的新鲜因素。
2.5.3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
懂得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和管理,是其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类似的人才极其缺乏,这也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或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以重视。
2.6 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2.6.1 重拳打击非法演出活动
一是对本辖区内庙会、物交会的时间、地点、天数、人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依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对营业性演出的审批,严禁接纳无证演出团体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二是要加强演出活动的现场监管,对有大棚演出团体参加的庙会、物交会等综合性活动,要会同公安、工商、安检等部门协同执法。对组织或从事脱衣舞等色情淫秽表演或有暴力、严重政治问题表演的,要坚决依法从严打击,确保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6.2加强网络管理
网上色情、淫秽、暴力、丑恶的内容已成为毒害青少年的一大公害。要增强防范意识,保障网络安全,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不断检查防范,并坚决取缔淫秽等黄色网站。
2.6.3 正面宣传,树立榜样
积极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农村文化市场,繁荣才能更好地净化,净化是为更好的繁荣。因此,必须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为方针,不能顾此而失彼。同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需避免过分依赖刑事手段进行管理,更要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和教育手段抵消其不良影响,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正常文化生活需要,才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能体现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的方针。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结
新农村文化在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惠及8亿农民兄弟。它的完善对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积极建设性作用。相信通过社会组织、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必将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得和谐新农村文化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刘彦随-地理研究,2008.[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锡文-发展,2005.[3]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徐勇-社会主义研究,2006.[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贺聪志,李玉勤-农业经济问题,2006.
第二篇: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传统教育文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缺失与构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地位,提起新农村建设,我们更多谈到的是经济问题,其实,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多方面的。文化建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建设的前提。农村不仅是一个自然村落,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他们生活与生命延续的地方,他们不仅在此创造物质,更要创造、寻找与获得意义和价值,因此,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文明教育,而当前的农村文明教育已逐渐成为城市的附庸,突出了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人文内涵的教育长期缺席,导致农村社会道德感降低、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赌博成风、村民之间的冲突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定位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很有必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文明中汲取养分来重新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
要重新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谈起。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培育目标、课程内容还是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远远脱离了农村的实际生活环境,而成为了复制欧美和日本教育的舶来品。正如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大声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中国传统的乡村教育脱离了乡村的实际生活,只教读书写字,造就了不事生产的书呆子;它提倡的离农教育导致大量优秀人才离开乡土,更加剧了乡村的落后。所以他 1
主张必须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另寻生路。这条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乡村实际生活为中心,培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乡村教师,造就大量乡村建设的人才来改造乡村、农民、为乡村的发展服务。这一点其实与我国目前对基层的教育政策是不谋而合的,大量农技人才的培育,职业农民的塑造、支农支教、大学生村官、号召大学生到村社任职以及以一些社会力量号召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都在试图将教育引向传统乡村社会的回归,但是农村教育的目标不能定位于为农村造就本土人才的方向上,而应该是“确定为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因为工农一体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要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一体化就必须从多处着手,而不仅仅是倡导走乡村教育的路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血液中输入更多的传统教育文明精华或许会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教育文明更是硕果累累。在原始社会时期,初民的教育是与生活密切相连,劳动既是学习,父母即是老师,猎场与牧地即是学校,记载事情采用结绳的方法。奴隶社会时期也就是尧舜禹时代,舜时,设庠为教,分下庠、上庠,七岁入下庠,庶老为师,十五岁入上庠,国老为师。夏朝,国家设立以“序”为形式的官方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面及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乐舞等为主,在天文、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师
则由巫师、乐师或者政府官员充当。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而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东周时期,诸侯开始在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此时的教育开始由官方向民间延伸和发展,脱离了官学形式的束缚,开始变的多样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初设博士之官,掌管全国教育,采纳李斯意见之后,实行严酷的专制统治,取消,并禁止办私学。两汉时期,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也逐步完善,中央设太常兼管教育,地方学府兴起,由行政长官兼管。太学或其他中央学校以及地方学校主要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兼插六艺,在辞、赋、画、书等方面也无所不包。私学方面虽然没有得到更多发展,但在教育模式上以和官学接近。幼年以认字教育为主,少年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青年以研究和应用为主,基本和官办学校教授内容相同。魏晋南北朝教育内容除官学外,已不在以儒家经典为主,不再学宗一师,且不主张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讲究清净无为。私学兴盛起来,教育模式也向家族式、私塾式两个方向发展,而家族式教育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模式,进而士族家庭人数繁多,逐渐形成了世族势力。世族家庭教育不在以儒学为主,更兼玄学及博弈书算方面,并将儒释道相互掺杂,教授知识面也逐渐变广。此时民间多学经学,而贵族家庭则更倾向诗、书、朝仪等方面,有些家族则世代只通一门,或历史,或礼仪,或琴棋书画。隋唐时期,国家教育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兼通六艺的发展方针。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立了国子监,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教育和选拔人才提供了新的方式。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教育制度,在国子监之外又设立弘文馆、崇文馆两所贵族式学校。地方设立州学、县学。两宋时期,由于国家重视文人,经济发达,使得国人受教育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受教育的目的,怎么教育人,各时期没有统一观点。王安石主张学以致用,为国家政治服务。范仲淹主张学以研究,为国家体制的改革服务。陈亮等人主张受教育是为了谋取功名,建功立业。这时期的学派代表都主张“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知识都可以拿来学习。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主张受教育要“明天理,灭人欲”,主张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人的品德,强调教育的连续性,提出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教学的基本用书。元朝教育仿照宋制,在中央设立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类学校。地方上各级行政区域除设立普通官学外,还设立了培养专门人才的医学,蒙古学,阴阳学。在农村还设立社学,社学是一种启蒙式的小学校。学习和考试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主,讲解以朱熹《四书集
注》为准,以注解《四书》为考试内容。明朝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宗学、武学、医学、阴阳学等学校,地方上,在内地省份设立府学、州学和县学,边疆省份设立卫学,统一名称为“儒学”,按照地方行政等级不同称为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诸土司儒学等。明朝科举考试提倡程朱理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而“四书”、“五经”又以《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作为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材。并作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统一教材。在考试模式上,也规定必须使用八股文写作,字数也受限制,内容不能自由发挥,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的多样性。明朝中叶,王守仁对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认为程朱理学讲求的品德修养和现实严重脱钩,应该将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即忠孝仁义信等对自身的实际的道德修养,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到“省查存养”,有事无事都要时刻对自身和外界进行是非错误的辨别。王守仁还主张对于萌芽教育,要顺应孩子的“乐嘻游而惮拘检”之情。到了明朝末期,随着社会矛盾激化,边界战争和内部人民暴动频起,以及在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主张人性不分善恶,是与生俱来。他们批评程朱理学主张的中庸之道,反对无关外界的“修身养性”,提出教育要“经世致用”,学习各方面知识,反对八股文钳制人的思想,讲求学习和实践结合,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趋利避害,强调“履事、习事、实历、习行、习作、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清代教育体系沿用明制,恢复科举考试,并修复国子监,改称国学,设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等官,并设府道州县学,乡村设置社学、义学,边疆设置卫学。在教材上以“四书”为主,考试内容也是在四书中寻章摘句。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如火如荼,传统教育因在科技方面的缺失而越来越受到留洋学生的轻视。张謇提出“教育救国”,希望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挽救中国的衰亡。但他不主张完全嫁接外国教育模式,提出严格教育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容闳提出中国教育应借鉴西方模式,取消科举考试,让学生学习各方面知识。国家经历洋务运动、庚子国变之后,传统教育受到各界的批评日间增多,以至于光绪三十二年,朝廷废止了传统的科举考试,改设新学,先按传统考试发放录用人才,在设立小中大学堂之后,又根据成绩优劣授予功名式文凭。
从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思想和现象来看,其基本精神和基本观念可以归结为:(1)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把教育看成是国家大事,并且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认为教育可以培育国家需要的人才,可以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具有教化百姓的重要作用。君王想要教化百姓,并
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视设学施教。(2)辩证观,即对立统一观。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德育和智育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同时,它还强调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对矛盾,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3)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心性的内在道德功能观。中国传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启发人的内心自觉,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强调的是对自身的肯定。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教育在心理倾向方面,尊老敬贤,尊师重道,有利于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有许多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例如:第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使人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心和价值观,始终是应弘扬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仍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第二,儒家认为如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必须当官,“学而优则仕”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形成了国民重视读书的传统。第三,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仁者,爱人”,以“和为贵”,我们可将其视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行为的雏形。第四,传统教育以讲授为主,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完整 的知识系统,通过反复训练,我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我国基础教育成绩裴然。第五,传统文化讲求“克己”、“慎独”,在其影响下,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养成学生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服从的习惯,这使我们的学生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第六,学生经历“十年寒窗”之苦,磨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毅力。第七,传统文化影响下“温故知新”、“言传身教”“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十分宝贵的教学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都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从奴隶社会传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学习,从有教无类到学而优则仕,从三纲五常到乡约族规,这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教育文明都构成了一个“以德主教”与“教人成人”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完美的人格:通过学习提高美好的品德意识;通过思考提高美好的品德心理;通过实践提高人们的美好品德行为,将道德的人文观,能力的知、情、意、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它在长期的生存中已经生成出相当强大的自满自足的具有抵御、同化、包容与自我修复功能的文化系统,相对于各个时期的国家制度,它们看似弱小,但实际上确相当顽强,从而使中国的农村生活始终呈现出二元并峙、交融与妥协的局
面。在整个中华民族遭遇列强入侵和天灾人祸时它往往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它的功利性不强,对一个人的能力、情操却能产生好的影响。它是一种人生修养,如养花一样,要不断地浇水、施肥,慢慢地浸润。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重建民族核心价值观,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命脉,提高全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关系重大。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要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并不是教会人们认识多少字、掌握多少技能,更主要的是造就人们追求高尚生活品质的能力和心态。这一点在传统文明教育中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汲取的养分,来推动我们去构建一个完善且具有内生动力的新农村文化。
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是顺应历史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要求的,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本来严重不足,特别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文化还没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明,就要将其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以传统精神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在农村让爱国主义成为核心教育内容,从“位卑 9
未敢忘国优”、“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爱国思想都要与现在农民利益导向结合起来,在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地区通过旅游文化产业倡导与该地人文历史相一致的文化产业,让农民在收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思想层次。在农村形成以集体主义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市场经济更要倡导这种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致,携手并进,共同致富。同时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广大农民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的文化精神,发奋图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次以传统道德引导社会风气。中国社会伦理上突出“和”“美”的观念。“和”是社会存在的最好境界。“以和为贵”“和和美美”“和谐发展”在新时期更有意义,“和美”更具丰富内涵,不仅人与人之间的“和”,社会稳定的“和”,还有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的公平公正之“和”,资源社会分配之“和”,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和谐发展之“和”。美更要享受历史文化之美、生活之美,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崭新之美。遵守社会公德和恪守职业道德。先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使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恪守职业道德就是本分做人,不投机取巧,靠智慧致富。信守家庭
美德。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社会就会稳定。所以必须对传统孝道、感恩、仁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的宣传教育,严以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三是以传统艺术精神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发扬传统艺术的精神是必不可少。
总之,新农村文化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它是一个文化价值重建的过程,是防止整个社会文化变异的最后底线,不能只局限在农村社会内部,而必须是整个社会的价值重建,要对当前的主流消费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对抗,不应该只停留、限定在农村社会当中,而必须在城市和乡村同时展开,如果我们不把城市和乡村关联起来,按照二元对立的文化模式去构建新农村文化,只会加剧城乡结构的对立,因此,唯有从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明中取其精华、舍弃糟粕,并加之现代社会的一些现代化元素加以改造,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一个根深叶茂的基础上成长为参天大树。
第三篇: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运作方式转变、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严重滞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文化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影响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一个主要因素。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只有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看清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全面顺利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主要问题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文化也是是民
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一个民族成长、进步、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文
化的进步会带动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1、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为培育有思想、有文化、懂创新的新型农民提
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只有顺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才智,才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文化
知识、增进致富技能、增强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与此同时,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比较缓慢。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农民看不上书报、电视,每年的文化生活局限在几场庙会间,农闲时间闲逛、喝酒、赌博打发时光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娱乐农民,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2、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转变农民的思想,消除陋习,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而当前在广大农村宗法观念、重男轻女、烧香拜佛,修庙塑神等现象较为普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宣传时代新风,移风易俗,陶冶世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3、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发掘、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化,先进的现代文化融合、同化,形成新的时期新的文化,只有加强文化建设,指引文化发展的方向,修正文化发展的角度,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才能使文化的发展向着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1、经济基础不够牢固。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经济基础支撑,对基础薄弱的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来说更是如此,而经费不足已是多年来困扰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经济欠发达,财力捉襟见肘,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有限;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自身造血功能缺乏。
2、思想基础不够牢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认为经济建设是实的,短期就可以取得效益,能够体现出政绩,而文化建设是虚的,一时不能见效,所以有的口头上强调要重视文化建设,而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只要吃饱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
3、群众基础不够牢固。人民群众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受益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个别地方受认识、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下乡活动相对较少,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不快,接受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给低俗文化、宗教、迷信留有渗透和腐蚀的空间。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环境不够优化
1、缺乏一定的政策保障。文化建设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而目前文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及政策性规定较少,文化事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政策性支持。
2、软环境建设投入不足。农村文化建设中软环境建设方面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村落向现代文明转化过程中,触及的深层文化心理要素处于悬搁状态,如家庭、祭祀、民间信仰等。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理解,现代的文化建设显得步履维艰。
3、缺乏符合村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公益性投入大量集中在城镇,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面对新一轮村民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品的针对性也是不够的。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相当有限,村民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一般是通过新闻媒体,文化产品的输入匮乏。
三、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发展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确保文化建设有足够的物质基础。
首先,要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2、推进农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重视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农业工作者,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在实践中,继续发挥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教化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在文
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4、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来,才能确保文化建设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农村新文化的建立中,我们应当把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制化、规范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交流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在农村教育中,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文化权益。
参考文献:
[1] 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光明日报[N]
[2] 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3] 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光明日报[N]
第四篇: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报告
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不仅为扩大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而且会有力推动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
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 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易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生活中表现出不思进取。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武装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比较低,对科学教育基础性地位缺乏认识,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创造的态度不积极。而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农业生產已经步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若是中国农民还是抱着旧观念不放的话,则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知识,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现化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民数量的减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城镇化并不仅限于硬件设施上进行城市化的改造,要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在于农民具备城镇化思维,具备城镇化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就是要提升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变革他们传统的思维模式,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
二、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一,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中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中国现存的文化样式是农业文明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因此,当代中国农民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标准等既体现出农业文化中过于保守实用而缺乏激情,始终以家庭、宗族为活动基本单元的特点;也体现了斤斤计较、锱铢必争的小农意识。
第二,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农村文化发展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脱节。中国在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中与世界经济接轨,这一过程产生了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文化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别,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发展脱节,城市人瞧不起农村人,农村人不明白城市人,造成两种文化理解与交流上的“鸿沟”,另一方面,城市文化作为强势文化,以一种外源性的文化形态,进入农民的生活,又使农民产生了与自身经济发展相异的文化,盲目地模仿城市生活却是“四不象”,既丢弃了 自身文化特点又找不到新的文化根基。
第三,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还不健全,农民教育水平低,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平等,使得农民群体中的知识分子少,而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又不愿意下乡,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2%,小学及以下的占9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同时,教育的高消费又使得广大农民望而却步,许多人家仅读完初中、高中。科学的缺乏更加深了思想的贫瘠、文化的落后。即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农村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它依旧贫困,科技依然滞后,鲜有改变,镰刀割麦、老牛犁地随处可见。许多农村孩子千辛万苦上了大学,也只是以此为跳板为官为仕,毕业后大都去城市工作,很少有回到农村的,更不用说城里人愿意下乡了。这些成为了农村文化持续发展的瓶颈,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只能是口号与侈谈。
第四,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在东西部农村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在优势经济后盾的推动下,使本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农民的文化水平、精神状态也得到相应提高,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个人收入的提高。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因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落后与无力,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
第五,农村缺乏必须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影响农村文化 的深入发展。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做支撑,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传统悠久,领导重视的地区文化设施比较健全,电视,电话,甚至电脑、网络得到普及发展。而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地区,文化设施就比较落后,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有限,从而影响了农村文化的深入发展。
第六,农村文化管理相对薄弱,文化管理体制有待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中缺乏文化管理的专门人才。对于文化建设,偏重于一时一地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设施、文化工具的简单建设和配发,缺乏农村文化工作的长远规划,仅仅使文化成为农村工作中“锦上添花”的摆设,没有发挥发文化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
硬件设施的健全是发展农村文化的物质保障,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工业反哺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加大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首先,要把文化基础性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前提下,把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趋动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双向互动长效机制,使双方共赢发展。
(二)推进农民群众文化软性素养的提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既要重视以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要按照各地区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化教育,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专业性教育中来,培养出一批能够联系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现化化的农业工作者。同时,通过外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農村文化阵地,如果先进的文化不去占领它,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它。在实践中,应当继续发挥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教化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只有用健康有益的先进文化去教化农民群众,培育他们的民主法制观念,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抵制封建残余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革除陈规陋习,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与效能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其中,这就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具有先进文化管理理念的人才协调管理 文化工作,提高农村文化的建设水平。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中国农村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在以现代化文化为背景下,通过先进文化的改造,实现农村文化的创新、飞跃,真正发挥农村文化管理者的主体意识,从适合本地区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来吸纳发达地区,发达领域的先进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实现不同地区文化的最优化融合。
(四)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文化建设有法可依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上来,才能确保文化建设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农村新文化的建立中,我们应当把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制化、规范化,为农村文化的发展、交流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在农村教育中,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的文化权益。
第五篇: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
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究
摘要:针对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 体育文化 策略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
1.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2.1 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 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 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 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 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 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3.3 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面大,包容量大,社会化程度高的农民健身体系。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参考文献:
[1]樊小兵,陈卫.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7(06):165-167.[2]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16-18.[4]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6-20.[5]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