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经济师初级建筑知识点: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www.xiexiebang.com
2018年经济师初级建筑知识点: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2018年经济师考试预计在11月份,考生要决定备考,就要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师考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备考生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施工企业成本费用与营业收入
(一)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
1.成本费用的概念与区别
(1)费用——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为取得当期营业收入而耗费掉的价值。
(2)成本——广义:为生产经营目的而取得特定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制造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总和;狭义: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3)费用与成本共同点——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出。
(4)费用与成本的区别——成本按对象归集,而费用与会计期间相联系。
2.费用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费用的三大要素)
①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
②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
③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2)按经济用途分类
①计入成本的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成本。
②不计入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三类费用的区分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工资
www.xiexiebang.com
③其他直接支出
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成本①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②固定资产折旧费
③修理费
④办公费、水电费
⑤机物料消耗
⑥劳动保护费
⑦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期间费用(主要三费用)——不计人成本①营业或销售费用
②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的)
③财务费用
【例23·多选题】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
B.材料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E.财务费用
【答案】CDE
【解析】三大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
【例24·多选题】以下各项费用中,应计入企业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的有(A.管理费用
B.短期贷款利息
C.长期贷款利息
D.直接工资)。
www.xiexiebang.com
E.制造费用
【答案】 DE
【解析】计入成本的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BC属于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和A管理费用都属于期间费用,不计入成本。
第二篇: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基础
1、民法基本原则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
2、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是用于测量数值型数据;
3、央行新的三大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4、复式预算中经常预算的收入项目有:各项税收、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收入是复式预算中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
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互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
6、企业应担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这提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8条:可靠性、相关性(有用性)、清晰性(可理解)、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8、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消费;
9、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10、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 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 2.我国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回政策;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下限为5人;
5.服务营销战略中,企业的员工与顾客之间的营销活动称为:交互营销;交互营销是指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满意的过程;
6.矩阵制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小组发展而来的; 7.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货币材料;
8.促销的实质是营销管理者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 9.政府预算草案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10.政府预算调整草案和政府决算草案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中央预算的批准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价值观、工作理念、宗旨、风气等都属于组织文化的观念层; 12.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不可以用劳务支出,普通合伙人则可以用劳务支出;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为限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无论是有限合伙还是普通合伙,都不具备法人资格;
13.仲裁法原则包括:仲裁独立原则、仲裁一裁终局原则、仲裁保密原则;
14.仲裁独立原则: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是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仲裁不公开进行,但是除涉及国际秘密的以外,当事人协议公开进行的,则可以公开进行; 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可以就部分事实清楚的内容,先行裁决; 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但是不是必须的;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回避使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无需回避的对象:证人; 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税率;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是 :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用是一种债券债务关系;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信用是单向的价值运动;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直高结构的特点是 :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多;
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称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财政支出规模;
可用于衡量一国官方储备压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综合差额;综合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
与“满意”和“没有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责任、工作的挑战、工作成就等,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与“不满意”和“没有不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如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属于保健因素;
立法解释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优先受偿的是:留置权人; “复杂人”假设:认为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是一切都好;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
现代营销学的整体产品所包含的层次中,满足顾客真正购买动机的是:核心利益; 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由政府宏观调控;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规则制度的趋同或认同过程; 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将会下降;
第一个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上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范的税种是:车船税; 人民币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
我国的行政复议采取以书面审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复议方式; 将金融工具销售给特定的机构,这种发行方式称为:私募发行; 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 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是:国家金库制度; 以下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属于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工资福利支出;
政府支出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一般公务服务支出、外交支出、教育支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的变动趋势: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规模缩小;妇女受教育程序提高;流动人口增加;人口生育率保持低水平; 管理的智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正确决策、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高效率;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43.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一国法律也可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44.我国法律适用范围:降落在外国机场的中国飞机、中国驻外使馆、在公海航行中的中国客轮;
45.政府预算,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预算、多年预算;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差额预算; 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46.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47.调节、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制度;
民事诉讼的案件受理和裁判执行具有强制性;
民事诉讼活动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民事诉讼体现了公权性的特征,而调节和仲裁则没体现; 调节、仲裁、民事诉讼三种制度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 48.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具备的功能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前的信息沟通和传递、较为真实地反映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49.“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消费上的非排他性; 50.在组织工作中,必须明确组织中的各职位的:责任、权利、利益;
51.制定组织目标时,应符合的要求:目标必须适应需要、是多样的、是可实现的、有明确的时间期限、是具体的;
52.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部分、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53.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
54.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有:黄金非货币化、货币供给信用化、货币的多样化; 55.法律规则,按规则内容不同分:授权性规则、义务规则;
按规则内容的确定程度分: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按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则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分: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 56.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依据;
57.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三部分;
社会主义基金分为:消费基金、积累基金;
社会后备基金属于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包括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
58.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59.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60.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可采取的政策:中央银行买入外汇、使本国货币升值、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6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62.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货币流通、调控机制;
63.按照税率和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64.滥用代理权的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无权代理的情形:代理权终止以后的代理、越权代理;
65.妨碍组织变革的组织阻力:组织结构惯性、组织行为惯性、组织层次局限;
妨碍组织变革的个人阻力:组织成员习惯、组织成员思想; 66.我国整售消费税的消费品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共14类消费品;
粮食、食用植物油是不收消费税; 6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结构、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和价格;
价格总水平、财政收入制度都属于;
68.企业内部营销的对象包括: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前端服务人员、后勤和支持员工; 69.在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中,生产与投入的比例称为:效率; 70.特殊侵权责任主要包括三类情形:
(一)因特定主题致人损害,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
(二)因特定活动致人损害,如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
(三)因特定物件或物质因素致人损害,如产品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建筑物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
71.税收的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表面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 7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
73.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低税率13%,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74.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75.规费收入:是指国际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公证费;
76.在国际金融业务中,中间费率是 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的算数平均数;
77.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债权人提出申请后,法院应当在五日内通知其是否受理。确认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 申请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该裁定不得上诉; 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必须以法定方式送达债务人;
78.关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未富先老; 79.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应急性原则;
80.甲公司同意乙公司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所欠贷款,这种信用属于:直接信用;
直接信用包含:预付或购销商品形式的商业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或银行以商品或货币的形式向个人提供信用; 81.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课税对象;
82.《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的情况: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83.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生产物质资料;
84.根据领导方式的管理方格理论,位于管理方格图中:
(1-1)贫乏型管理 领导方式;(1-9)乡村俱乐部 领导方式;(9-9)团队型管理 领导方式;
85.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86.公共财政四个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依法化财政; 87.名义收益率:是指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88.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益;
89.一个财政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应称为:财政支出规模;
90.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习惯型购买、有限型购买、复杂型购买、品牌忠诚型购买的依据是:消费者介入程度;
91.货币形态演变过程: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 92.规范化法律文件系统化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法律汇编、法律编篡、法律清理;
93.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判断组织集权和分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组织中各部分构成的组合关系;
94.在组织的计划工作中,长期计划的计划时限通常为:五年以上; 9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定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96.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是通过消费者本人的日常活动、兴趣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表现出来的;
97.一般来说,本位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而辅币则可能是有限法偿;
足值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
98.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发生了天灾、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9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各种生产要素应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参与分配;
100.社会基金包括:积累基金、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包括: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 消费基金包括: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
社会消费基金包括: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 101.组织职能的任务是:使计划方案落实于实际工作;
102.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公司作为中心组成,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组织开展关键业务;
103.在金融市场上,最大的买方和卖方通常都是:金融机构;
104.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105.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06.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与国有企业(包括拥有国有股份的企业)分配关系的体现形式包括:依法征税、分享红利、取得股息;
107.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关系; 108.下列机构中,属于企业营销中介的有:代理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租赁公司;
109.控制工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建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110.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制造;
111.一律不会公开审理的有:涉及政府秘密、个人隐私、军事秘密的案件;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
112.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有: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113.在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工作步骤完成之后,通常会形成的文件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组织系统;
114.公共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
明确市场与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加强税收调节;
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115.货币资金的供求与金融工具的供求在方向上是相反的;政府债券往往被当作最佳的金融市场工具;
116.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117.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中,影响服务结果和质量评价的人员因素包括:
提供服务的企业员工; 接受服务的顾客自身; 同时接受服务的其他顾客;
118.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包括:生产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119.行政诉讼特有原则:选择复议原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120.政府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商品和服务支出、公共投资支出;
转移性支出:捐赠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121.亚文化是按照社会地位划分的;每个文化群体内部通常包括若干亚文化群体; 122.现代信用货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期票、银行券、支票、辅币; 123.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124.在管理过程中,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观障碍包括:语言差异大、感受差异大; 125.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126.管理基本特征:管理是一个由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过程、关联的目的是要有效地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管理要协调和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
127.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128.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有: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
129.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计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计划是管理者指挥下属的依据; 计划是掌握主动,降低风险的手段; 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 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准则; 130.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1、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对ST股交易实行5%的日涨跌幅限制;
2、一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行以外的营业机构开立的结算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只能转账,不能支取现金;
3、“巴塞尔协议III”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1%~3.5%的附加资本要求,来降低“大而不能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4、与黄金完全脱钩,仅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的货币形态是:信用货币;
5、实际汇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汇率;
套算汇率:是指在基础汇率基础上套算出来本币与非关键货币之间的汇率;
6、在纽约外汇市场上,1英镑=1.8210/1.8230美元,此标价方法属于直接标价法;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是本币,直接标价法:是若干数量的本币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币;
7、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制定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应按年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金融债券发行申请,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方可发行;
8、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9、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
1、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股息收益率,一般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但优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获得股息
2、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无投票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有投票权。
3、如果公司股东大会需要讨论与优先股有关的索偿权,即优先股的索偿权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债权人。
1.金融衍生品市场上主要的交易形式有:场内交易、场外交易(OTC);
2.金融衍生品: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信用衍生品CDS;
a)金融互换:货币互换、利率互换、交叉互换、股票互换; 3.1996年,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建立;
4.股票按照发行范围:A、B、H、F;
按投资主体: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 5.根据利率风险结构理论,导致债权工具到期期限相同但利率却不同的因素:违约风险、流动性、所得税;
6.利率结构的理论解释: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 7.凯恩斯货币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货币需求取决于流动性偏好,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一部分财富的愿望和动机;
a)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交易动机与 预防动机(与收入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与利率反比);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率; 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因素;
到期收益率:就是使债券的购买价,等于购买债券后现金流的现值的贴现率; 利率与债券价格:反比;
债券流通价由三因素决定:票面金额、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单选]面额为100的债券,不支付利息贴现出售,期限1年,收益率为4%,交易价格为()。C.96
答案:C 解析:P=100/(1+4%)债券发行后的交易,发行价格、票面利率对交易价格没有影响;
影响交易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该债券的交易时间、剩余到期时间、市场利率、投资者期望达到的到期收益率等因素;
股票理论价格=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除法)
股票价格=预计每股税后盈利*市场所在地平均市盈率;(乘法)投资者根据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来评价投资组合;
系统风险: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政治政策的变动、税制改革、政治因素。永远存在,不可能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属于不可分散风险;
非系统风险:公司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在内的特有风险。属于可分散风险。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提供了测度系统风险的指标β;β=0,并不一定代表证券无风险,而是证券价格波动与市场价格波动无关;若证券无风险,β一定为0; 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与利率管制相比较,利率市场化以后,在利率决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市场资金供求; 代表性的利率: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新加坡同业拆借利率SIBOR、香港同业拆借利率HIBOR;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金融机构的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创建信用工具、金融服务;其中,信用中介是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金融机构按照融资方式分为:直接金融机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间接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信用货币发行的主体是银行,发行的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线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信用货币:
商业信用货币;商业票据如期票和汇票; 银行信用货币;银行券; 国家信用货币;纸币; 通货和银行存款;
现金投放渠道: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主要)、采购支出、财政信贷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
现金归行渠道:商品销售收入(主要)、服务事业收入、财政税收收入、信用收入; 银行信贷的投放和回笼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流通手段货币需求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费雪方程式:MV=PT;M为流通中货币平均数、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加权平均数、T为交易量;(P=MV/T,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量T、在短期内基本不变,可视为常数;所以,物价P的水平随 25.26.27.28.29.30.31.32.33.着货币量的变化而变化;)
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剑桥方程式:M。=Kpy,M。名义货币总需求;K为货币量与名义所得的比例;p为总收入,实际是生产总量;y为价格水平;(观点:重视微观主体行为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认为决定人们持有的货币多少的因素有:个人财富水平、利息率的变化、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行为取决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前两个称为消费性货币需求);货币总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与收入成正比、利率成反比;L1代表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L2代表投机性货币需求;
费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基本承袭了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的结论------非常重视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关系,接受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分析的起点;把货币看作受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y代表恒久性收入; M0=通货;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个人储蓄+企业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狭义货币:M0、M1,流动性最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最活跃购买力特征,成为央行首要调控的对象;
广义货币:M2、M3,是除现金、活期存款以外,将银行机构的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一批易于变现的短期信用工具在内的货币形式;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银行信贷收支、国家财政收支;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再贴现)、增加黄金外汇储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都会使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 国收银减、国支银增;(国际财政收入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减少)
财政收支盈余,货币需求不足,经济萧条,需要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通货膨胀的原因:国家财政赤字、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顺差、银行自身信用膨胀;
通货紧缩的原因: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经济周期的变化、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结构失调、国际市场冲击;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 信用的实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财产使用权的暂时让渡; 私有制、剩余产品的出现、贫富分化是信用产生的客观基础; 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
第三篇: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
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微利经营。而且多负债盛行,绝大多数的建筑诶也资金普遍紧张,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加大企业流动资金的紧张程度;二是应收帐款数额大,垫付款拖欠等加剧了资金的不足;三是企业生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加重了企业资金的紧张程度;四是企业融资手续的繁杂,门槛高,难度大;五是各种不合理收费也在不断提高。来源:作者:李丽红;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当前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经济利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资金短缺资金是建筑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造成施工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既有企业内部自身的因素,也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首先,从企业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政府出台政策明显偏向于大企业,面对中小企业一直未形成系统扶持。目前,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贷款供应缺口大,而中小企业的抵押物又较少,造成贷款担保难。
建筑业是微利企业,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平均利润率不足2.2%,各类“保证金”的缴纳几乎耗尽了企业的全部流动资金,在漫天飞舞的红头文件下,建筑企业成了真正弱势群体。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为摆在施工企业面前最紧急的任务。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结构中,原材料的成本占到60%~70%,假设企业年营收200亿,营销中的材料成本占60%,则为120亿。假如降低1%,企业盈利就会增加1.2亿。即使降低0.5%,也会增加盈利6000万,所以控制了材料成本,就抓住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牛鼻子。集中采购是指材料采购代理方对内将采购方的采购计划集中,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采购计划,由代理方与供应商进行采购洽谈。并统一完成各个采购方采购计划的一种规模采购管理模式。施工企业一般都是多个项目同时运作,大的施工企业集团还有不同的子公司,具有集中采购的可能。
实行集中采购的好处有:一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有利于保证材料质量;与信誉好的生产厂家,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减少中间环节,防止中间环节以次充好情况。对集中采购的供应商进行资格调查,全面了解评定供应商业绩也使采购的质量得到事前控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内部腐败,分散多头采购,要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与供应商洽谈,集中采购可以以较少的人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采购工作。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集中采购可以规范采购行为,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采购方式,建立有效的反腐屏障,减少不良现象发生。
集中采购从认识到实践的误区
一:工程项目高度分散,有的甚至相距上千公里,集中采购的运费可能比材料本身价格还要高。显然,这种认识是将集中采购简单地理解为集中配送。其实,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集中采购是供应商的统一评价与 招标,材料价格的统一谈判与签约。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考虑临近施工现场,可能是公司统一配置,也可能是供应商直接配给。统一配送只限于距采购部门近的工地,否则在招标时就应要求供应商送货或项目部能够就近取货。
二;集中采购意味着公司向项目部供应材料,公司的供应价格可能比市场价格高。这将是无法保证项目部责任成本目标的实现。
公司大批量的采购肯定会比项目部相对小批量的采购价格低,采购部门加上自己的管理费用后可能会使材料价格高于市场价。为避免这种现象出现,公司完全可通过相应管理措施
保障项目部权益。例如,一是要求采购部门“先算后采购”,即集中采购价格加上管理费用后仍然低于市场价格时才能签订采购合同。二是,授予项目部“材料询价权”,当了解到统一材料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候有权利拒绝接受。否则高出材料成本由采购部门承担,以迫使采购部门以不高于市场价格向项目部供应材料。
三,采购部门素质低难以保证采购和供应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由于公司人力资源紧张,能干的都去了项目一线,后方只有身体,斤呢个相对较差的人员。结果,对材料的价格和质量把关无法实施。对项目部的材料需求也无法判断。所以,企业在实施集中采购必须重视采购团队的建设。否则,集中采购将成为亏损的陷进。
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
完全型集中采购。统一账户集中支付,一个采购团队同时管理多个项目,由一批具有专场的专业人才组成,形成规模效应。
委托型集中采购。委托专职的物资公司代表公司实施采购管理,公司与其签订协议,实行有偿服务,公司不需要建立采购团队,只需要有分管负责人员联系沟通即可,这种专职的物资公司可由公司出资组建,成为全资式控股子公司,也可委托独立物资公司。
管理型集中采购。由公司进行供应商的统一招标并确定材料价格后,由项目部据此自主管理,包括进货计划的提供,价款结算支付等。均自行同供应商沟通,办理。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统一要不要实行材料的集中采购管理,是施工企业内部较长时间争论的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此持有不同的认识。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赞成和支持材料的集中采购管理,认为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因此,热心推行这个办法;二是不那么赞成和支持这种模式。其主要观点和理由是,现在工程项目多,又比较分散,难以组织和协调,万一材料供应不上,怕影响工程进度和企业信誉;现在是市场经济,材料物资到处都有,何必集中采购,属多此一举;有人还担心集中采购了材料,万一项目部拖欠料款怎么办?等等。如此种种托词,阻碍了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的推行。
2、采购不集中由于认识不统一导致行动不一致。部份施工企业对材料集中采购的专题会议开了,文件也发了,但基层单位热情不高,行动迟缓,大部份仍持观望态度,只有少部份大项目对主材实行了集中采购,其他工程项目的采购工作仍分散进行,物资集中供应的覆盖面仍然较低。有人估计,集中采购量最多占全部用料数量的巧%上下,显然这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数字。
3、效益流失大由于没有发挥规模采购在价格竟争上的优势,使采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增大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个别项目由于内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有些材料采购价格不但高于集中采购价,而且还高于市场零售价,使企业的效益白白流失,有的材料还发生了质量问题。据长期从事物资供应的行家介绍,现在的市场零售价很不规范,不但不同地区高低不一,而且同一地区的也不尽一致,一般要高于批发价5%一10%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其间存在着较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不充分发挥我们的规模采购优势,利用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之间的价差,实在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就拿一个集团公司来说,年营业额一般在200亿元上下,如果我们暂按200亿元来测算,营业额中的材料成本占5既,则为100亿元。假如降低1%的采购成本,企业盈利就会增加1亿元,再保守一点,降低0.5%的采购成本,也会增加盈利5000万元。这笔可观的效益,通过集中采购是极有可能实现的。
4、引发弊端多分散采购,不仅加大了采购成本,也会发生一些不良现象。极少数人钻企业管理不力之空隙,做违法违规之事。为了非法收受销售方的财物,他们与少数不法厂商串通一气,不惜损公肥私,或抬高材料价格,或以次充好,或缺斤少两,损害了企业利益,败坏了企业声誉。一些施工企业己经发生了类似案例,值得引以为戒。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要把材料集中采购这件好事、难事办好,施工企业必须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目前应该做好五件事:
1、进一步宣传材料实行集中采购的意义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各个层次领导、尤其是各个项目经理的思想认识问题是顺利推行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办法的关键。建议通过讲座、召开座谈会、发指导性文件、编印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宣传集中采购的意义。集中采购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通过规模采购,可以提高与供应商洽谈的筹码,获得较优惠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进而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二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原来是分散、多头采购,要用较多的人力与物力去与众多供应商洽谈,才能完成采购任务。一旦实行集中采购,就可以通过招投标等方式以较少的人和较短的时间完成采购的商务工作。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速度与效率。三是有利于保证材料质量。集中采购后可以与信誉好的生产厂家、大供应商建立直接的商务关系,采用直购、直销办法,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出现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情况,确保材料质量。四是有利于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物资购销行业是经济犯罪的多发区、频发区。集中采购可以规范采购行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方式,建立有效的反腐屏障,促进施工企业的廉政建设。综上所述,材料集中采购的好处显而易见。至于有人提出现在是市场经济,何必实行集中采购的问题,提出者恰恰是不了解在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大公司、大企业都是实行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因为这是实现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谁也不会放弃。有人担心项目部拖欠货款、供应不及时影响工程进度等问题,完全可以在实践中予以解决。
2、健全集中采购的运行机制要办好集中采购这件事,必须建立与健全相应的机构,解决有人策划、组织、管理与协调问题。一是要建立集中采购的管理网络。目前,集团公司一般设有物资公司(或物资配送中心),子公司也有类似机构,工程项目部则配有具体的物资采管人员。这三个层次现在尚未形成有效的集中采购管理网络,处于各自为政的分散状态。因此,要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与整合,建立中心、分中心(也可以用其他名称),目的是形成上下贯通、联系方便、运作自如的集中采购管理网络。二是要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各司其责。集团公司物资公司(或配送中心)拟集中采购耗用量多、金额大的钢材、木材、水泥等主要材料,其余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事先商定采购目录,分别由子公司物资公司(或分中心)与项目部自行采购,以便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3、制仃一套集中采购的管理制度制订必要的管理制度,使其有章可行,是保证材料集中采购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着力抓好相关制度的建设。比如,要制定内部协作规则,明确配送中心、分中心的工作范围及其职责;应制定计划、采购、运输、验收、支付等工作程序以及与供应商的工作联系制度;建立符合实际情况且操作性强的采购目录管理制度,计划编报与审批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财务核算与材料款支付办法,特殊情况协调处理预案等;为了防止集中采购中出现漏洞,提高采购效益与服务质量,还应制定包括由纪检、审计等部门参与的监督管理制度。
集中采购还应夯实集中采购基础—供应商管理
实行集中采购,供应商的集中度会更高,单一供应商的采购量也会更大。某一个供应商选择失当,将不再只影响单一项目,对集中采购而言,供应商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建立供应商信息的基础数据。建立重要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找到相应的供应商;建立统一类货物的价格目录并定期更新,以便采购者能进行比较和选择。只有建立了供应商信息和市场价格信息,才能在项目采购中做到“知己知彼”,使采购方处于有利地位,不仅取得高质量的货物和服务,也能获得价格上的优势。
采用招标方式确定供应商。公开招标可以帮助采购方以最低价格取得符合要求的材料物资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采购方式。供应商的数量根据“漏斗原理”分阶段删选,最终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对于采购量较大的物资,可以有几家供应商供应,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单一的货源增加项目货源供应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讨价还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但供应商太多每个供应商份额太少,在价格折扣,货款支付等方面得不到好的优惠条件。
关注供应商的绩效管理。进行供应商的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供货行为的优劣。对供应商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并利用绩效管理结果增大或者减少供应商份额以及对供应商进行激励或者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总采购成本。
供货商管理制度;
供应商管理办法
第四篇:铁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新形势,加强铁路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成本费用管理,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遵照《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新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国家颁布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有关规定的精神,结合铁路施工生产经营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内部不同所有制、不同组织形式的各级施工企业及所属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和附属企业。
铁路其他行业企业所属的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可以比照或参照本办法。
第三条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成本费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正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盈利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第四条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确定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费用计划;严格遵守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实行严密的成本费用控制;按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费用核算办法及时正确核算成本和费用;分析、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第五条 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遵守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接受国家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逐步实行注册会计师的公证评价。
第六条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耗费划分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工程(产品)成本核算实行制造成本法,企业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七条 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效益观念。坚持收入按规定,支出按计划,核算按制度。依靠全体职工监督消耗,控制支出,把成本费用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经营全过程。第八条 大中型企业要建立以第一管理者为首和财务部门为主,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成本费用管理业务系统,并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成本费用工作。小型企业和施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人员管理成本费用。第二章 成本开支范围
第九条 工程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指企业各施工单位(工程段、队、项目经理部等,下同)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第十条 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和补贴,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列入直接成本。
第十一条 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费用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和租赁费用,列入直接成本。
第十二条 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以及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列入直接成本。
第十三条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生产工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列入直接成本。
企业各种临时设施应根据使用年限和服务对象合理确定分摊办法,按季分期摊销。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下列费用列入间接成本:
一、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和补贴、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
二、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用。
三、物料消耗和低值易耗品摊销。
四、办公费、书报费、水电费、取暖费、差旅交通费、财产保险费、检验试验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民工管理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窝工损失及其他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
第十五条 按国家规定列入工程概、预算的其他有关费用和经国家授权的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其他费用列入成本。
第十六条 从事工业性生产、机械作业、运输作业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和补贴、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分别列入工业性生产、机械作业、运输作业的直接成本。
第十七条 工业性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构成产品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的费用,列入工业性生产直接成本。
第十八条 机械作业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燃料、动力、润滑材料、擦拭材料、替换工具及部件的费用、机械搬动、检验费和养路费,列入机械作业直接成本。
第十九条 运输作业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燃料、润滑材料、其他材料、机械配件、轮胎的费用,以及车船养路(河)费、港口费、过闸费、过渡费、装卸费和交通管理部门按规定收取的各项费用,列入运输作业直接成本。
第二十条 工业性生产、机械作业、运输作业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参照施工单位的列支范围(本办法第十四条),列入间接成本。
第二十一条 企业自办多种经营的成本开支范围可根据所从事的经营项目比照相应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按照国家颁布的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的弹性区间,由企业选择折旧年限,确定固定资产基本折旧率和计提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后,按月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技术进步较快或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经财政部批准,可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等快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列入成本。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待摊或者预提的办法。采取预提办法的,实际发生的修理支出应先冲减预提费用,实际支出数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列入成本,小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冲减成本。第二十三条 返工损失、废弃工程、废品损失,分别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属于施工单位责任所造成的返工损失和可以修复的废品修理费用,包括在返修过程中耗费的材料、零配件价值和支付的工资等,以扣除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列入成本。
二、属于施工单位责任所造成的废弃工程和不可修复废品,以实际成本扣除残值和过失人赔偿的净损失,列入成本。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正确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的界限,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下列各项费用支出,不得列入施工、生产、机械作业、运输作业和材料购销成本:
一、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
二、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企业赞助、捐赠支出。
三、上缴的财政特种基金。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
五、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上述支出,应按有关规定渠道开支。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清理出售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窝工损失,固定资产和存货非常损失,临时设施报废清理净损失,自办技工学校经费、职工子弟学校经费、疗养院经费、公益性(如敬老院、残疾人、修道路、搞绿化等)和救济性(如救灾、扶贫等)捐赠、企业赞助、赔偿金、违约金列入营业外支出。物资供应部门、专项工程施工、福利部门发生的有关费用分别在材料采购成本、专项工程支出、职工福利费中列支。
第三章 期间费用开支范围
第二十五条 期间费用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费用的发生基本上不受业务量增减所影响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它们不再摊入工程、产品等成本中,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十六条 公司总部(工程局处以上,铁路局段以上单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和补贴,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管理人员发生的差旅交通费、误餐补助费、总部发生的办公费、会议费、书报费、水电费、取暖费,财务保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房屋、设备、家俱、器具等修理费,各种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上述费用以外的其他公司经费,包括汽车的养路费、牌照费、过桥费、年审费、由行政负担的交通安全裁决有关费用,党团组织活动费补贴等列入管理费用。
差旅费标准由企业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二十七条 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工会的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列入管理费用。
第二十八条 参加离退休统筹按规定比例提取的离退休统筹基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长期病假人员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以及其他劳动保险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待业保险基金,列入管理费用。
第二十九条 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如董事会)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董事会费;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而支付的费用及聘请经济技术顾问、法律顾问而支付的费用;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审计费;企业起诉或应诉而发生的诉讼费,列入管理费用。
第三十条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交纳的排污费用;对厂区进行绿化而发生的零星绿化费用,列入管理费用。
第三十一条 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费用,如临时用土地、场所支付的租赁费等,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国家不征用的土地所需要的土地损失补偿费,列入管理费用。
第三十二条 按照非专利技术转让合同的约定,使用非专利技术而支付给非专利技术所有人的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及半成品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试验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研究设备的折旧,与新产品试制、技术研究有关的其他经费、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的科研试制费用及试制失败发生的损失等技术开发费,列入管理费用。
第三十三条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生产经营期间分摊的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列入管理费用。
第三十四条 为业务经营的需要而支付的招待费用在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的限额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掌握。第三十五条 建立坏帐准备金的企业按年末应收帐扣除同一单位预收帐款后的余额计提的坏帐准备金列入管理费用,发生坏帐损失先冲销上一年计提的坏帐准备金,超过上一年计提的坏帐准备金部分列入当年管理费用;不建立坏帐准备金的企业发生的坏帐损失直接列入当期的管理费用。企业如果收回已核销的坏帐,冲减当期管理费用。坏帐的确认,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
一、因债务人死亡,既无遗产可供来清偿,或其遗产不足清偿,又无义务承担人,确实无法收回的。
二、因债务人破产,依照民事诉讼法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的,报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
三、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仍然不能收回的,报经主管财政机关审核批准后。第三十六条 施工、生产单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所造成的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损失在扣除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的净损失,列入管理费用,发生的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第三十七条 除上述费用之外的其他管理费用(包括上级机构管理费,外单位管理费,学会、协会经费,定额测定费,预算编制费,投议标费用,地区防疫和环卫费,招待所费用,信访费用,固定资产搬运费,节日庆典费用,民兵活动和人防费用,公安消防部门和专业费用,补助农场费用,计划生育费用,托儿所补助费,广告费,展览费用,契约和合同的公证费或鉴证费等),列入管理费用。
上级机构管理费,企业应根据核定的人员编制和规定的开支标准,按年编制计划。第三十八条 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包括工程段、队、修造厂、机械站等)如果直接发生除公司经费以外的上述有关费用,如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等,仍应列作管理费用,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三十九条 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列入财务费用。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手续费及其投入使用后的利息支出,股票发行手续费,不包括在财务费用之内。
第四十条 企业在销售产品或者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维修费、展览费、差旅费、广告费、代销手续费、销售服务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服务人员工资、奖金、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以及其他经费,列入销售费用。
销售信用发生数额较少的单位,可以合并在管理费用核算。
第四章 成本和费用核算
第四十一条 成本费用核算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相适应的内部核算体系,各级各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第四十二条 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工程预算定额、施工预算和各种消耗定额、成本和费用计划、责任预算等,核算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正确计算工程和产品、作业、材料的实际成本及期间费用,及时提供可靠的成本、费用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支出。
第四十三条 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应根据与概、预算相适应的原则和具体情况,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以每一独立编制概、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二、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共同承担一项单位工程施工任务的,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各自按其各自的概、预算核算其自行施工的部分。
三、对于同一建设项目,一个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结构类型、开竣工时间相接近的若干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四、对于个别规模大、工期长的工程,可以结合经营责任制的需要,按一定的工程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
五、实行项目法施工的,应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对象。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应便于落实成本责任制和归口汇总,由企业统一确定编号。工业性生产应根据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的特点,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按照“重点产品单独算,一般产品综合算”的原则,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机械作业和运输作业的成本核算对象,原则上按单机单车进行核算。商业、服务行业按网点或柜组作为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对象既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所有成本核算凭证和原始记录,必须按照确定的核算对象的项目、编号、名称填写清楚。
第四十四条 工程成本项目,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等5项。
间接费用应在计算期末按各工程成本的直接费或人工费为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工业性生产成本项目,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等5项。机械作业、运输作业成本项目,分为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等5项。
商业、服务业成本项目可参照有关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五条 企业进行工程成本核算时,其实际成本项目的核算范围和计算口径必须与概、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或责任预算一致。路外工程成本项目核算范围与路内工程不一致时,可按路内工程调整一致。
第四十六条 实际成本必须分别成本核算对象,根据计算期内实际完工工程(或产品、作业)的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按照权责发生制、成本和收入配比的原则进行核算,正确归集和反映实际成本,不得以预算成本、计划成本、估计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第四十七条 核算工程成本,以季为计算期,有条件的基层施工单位应以月为计算期。工业性生产、机械作业、运输作业、材料购销和商业服务的成本,应以月为计算期。
第四十八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冲回已列成本,如确需留待下期继续使用的,要办理假退料手续。
第四十九条 施工单位在工地预制构件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在未安装和办理计价手续前,应作为结构件和在产品核算,不得计入当期工程成本。
第五十条 实际成本中耗用材料的价格,必须按实际价格计算。材料核算采用计划价格的,实际成本中耗用材料应负担的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异,必须按期按规定方法进行分配,不得任意少摊多摊。
工业性生产单位的产成品,采用计划价格核算的,其成本差异必须按期进行分配。第五十一条 成本计算期内已完工程(或产品、作业)的实际耗费,因故尚未提出帐单计入成本的,应在月终由有关部门据实提出清单,以应付帐款进入成本,次期初用红字金额冲回,按实际结算价款计列成本。
第五十二条 计算期末的未完施工(或在产品)应当实地盘点,并按规定的方法核算成本。第五十三条 待摊费用应按照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确定分摊数额,按期摊销,分摊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以跨年计算),摊销期限超过1年的,作为递延资产,在以后内分期摊销。
待摊费用项目、递延资产项目,按财务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企业对应由当期成本负担而尚未支付的费用可以预提,预提费用一般应在年底结清,年终决算不留余额。如确需跨年使用的,必须在财务报告中说明。预提费用项目,按财务或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五条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领用时,将其价值一次计入成本或管理费用。第五十六条 周转材料应按规定的摊销方法确定摊销额,分期或分次摊入当期实际成本,摊销方法如下:
一、分期摊销法:按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计算摊销额。
二、分次摊销法:按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计算摊销额。
三、定额摊销法:按实际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和预算(计划)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额计算摊销额。对于单位价值较低、耐用期限较短、易腐易糟、不宜反复周转使用的周转材料,也可以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方法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在工程竣工和终了时,对在用的周转材料要进行盘点清理,根据实际耗损调整成本。
第五十七条 企业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应按各成本核算对象使用机械的工作时间或完成工程量进行分配,计入实际成本。
第五十八条 各项期间费用要进行单独核算,期末进行结转,直接体现当期损益,结转后各期间费用应无余额。
第五十九条 成本费用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限:
一、本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
二、已完工程(或产成品)成本与未完工程(或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三、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界限。
四、成本项目之间的界限。
五、成本和期间费用之间界限。
第六十条 成本费用核算资料必须正确完整,如实反映施工、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有关成本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凭证、帐册、费用汇总和分配表、统计资料等,内容必须齐全、真实,记载和编制必须及时。
第五章 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第六十一条 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是企业经济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群结合的原则,按照成本费用责任层次和管理环节,制定考核标准,开展全员、全费用、全过程、全工期、全工点的集体承包,实行工资与绩效挂钩,按规定兑现奖罚,把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六十二条 企业应对成本费用进行全面考核,施工单位应建立以成本降低额、成本降低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第六十三条 企业领导人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遵守财经法规、制度,杜绝一切侵占国家收入以及铺张浪费、虚报成本费用等不法行为。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对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负全面责任。
二、领导和组织企业积极走向市场,搞好经营开发,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任务;领导和组织均衡生产,保证企业的经营收入;改善经营管理,建立成本费用内控系统,降低成本和费用。
三、组织各职能部门健全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审定成本和费用计划或责任成本预算;进行成本决策;推动技术进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努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降低成本费用,完成各自的责任指标。
四、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检查和考核成本费用计划或责任预算执行情况,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经营管理,促进经营机制转换。
五、接受国家指定的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执行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和上级对违法行为的处分决定。
第六十四条 企业总会计师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总会计师条例》,协助企业领导组织本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组织编审成本和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健全成本费用核算,开展成本预测、分析和检查工作,推行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
二、宣传、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成本费用管理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和检查财经纪律;参与成本及重大经济活动决策,审查工程概预算和工程报价;审批财务开支计划。
三、定期检查和考核成本和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本费用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协调各职能部门、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与财会部门的关系,落实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做好成本费用管理工作。
未设总会计师的基层生产单位,由总经济师或负责财务工作的行政领导行使总会计师的成本费用管理职责。
第六十五条 总经济师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是:协助领导组织与成本费用管理有关的经济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工程概预算和投标报价,对投标报价和工程承包及企业各种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论证和成本评估;参与重大经济活动决策;负责对外工程调价和索赔工作。第六十六条 总工程师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是:组织审查工程概、预算和工程报价;协助企业领导搞好挖潜革新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技术进步,改善劳动组织和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加速工程进度。
第六十七条 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是:
一、制定成本费用管理实施办法;在企业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的领导下,牵头并配合有关业务部门落实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编制责任预算。
二、制定或参与制定内部各项费用定额、储备定额、工料消耗定额和内部计划价格。
三、汇总编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计划,并会同有关部门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所属单位,建立分级归口成本费用控制网络。
四、组织有关部门、推行责任会计制度、实行成本效益考核。
五、负责检查和考核成本和费用计划执行情况。
六、负责组织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及时反馈成本费用信息。
七、进行成本费用预测、控制、监督和分析、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八、参与签订经济合同、协议。
九、领导和组织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十、建立成本台帐或成本明细帐,积累成本管理数据,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资料。第六十八条 各生产经营职能部门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职责如下:
一、经营开发部门:负责收集和追踪工程信息;正确编制投标、议标报价;搞好投标揽活,签订中标工程合同;按期进行投标报价与工程成本费用的对比分析,健全报价指标体系,提高报价科学性和中标率。
二、计划统计部门:负责编制和落实施工、生产计划,搞好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防止停工、窝工损失;组织制定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原始记录,健全统计台帐;及时、准确地进行生产统计;提供已完工程实物量、工作量和产品产量、产值等核算资料和有关成本管理方面的数据及分析资料。
三、预算合同部门:负责办理工程合同、协议的签订;审查概、预算和编审内部施工预算,做好预算成本费用项目分析;负责工程调价和索赔工作,按权限规定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及其他有关调价索赔工作的原始记录工作;按期提供工程验工计价、未完工程盘点和工程竣工资料及其按成本费用项目归类和概、预算成本费用金额;按期提供当期尚未对外清算的工程调价和索赔等资料。
四、施工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和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编制责任预算的各种实物工程数量;贯彻执行施工定额;加强技术管理,合理组织施工;开展技术革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从施工技术上降低工、料、机械使用等各项费用的支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组织制定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提供完成计划情况的分析资料。
五、科学技术研究部门:负责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工作;从科学技术上寻求解决施工难点,提高工效和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减少成本的途径和措施;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革活动;提供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革新开展情况对成本影响的分析资料。
六、劳动工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用工制度和劳动工资政策,负责制订和管理执行劳动定额,改进劳动组织,控制生产用工,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对工资、津贴、奖金工作的管理;指导和协助施工人员按劳动定额签发、结算任务单,指导班组考勤人员搞好工时利用的记录;建立、健全单位工程人工台帐,负责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改善内部分配机制;提供编制成本计划和责任预算的工费资料及其成本分析资料,归口负责降低工费成本。
七、材料供应部门:负责制订和管理执行材料消耗定额及储备定额,编制和落实材料采购和供应计划,科学组织采购、运输和储备工作,减少资金占用,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加强计量检验、收发领用管理和定期盘点工作,抓好材料的修旧利废、节约代用、回收利用工作;作好材料消耗记录,按工程对象和生产班组核算材料盈亏;负责提供材料差价计算资料;提供编制成本计划和责任预算的材料费、材料运杂费资料及其成本分析资料;归口负责降低材料费、材料运杂费成本;动员内部资财加速资金周转;负责班组材料费核算工作。
八、机械动力部门:按施工需要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努力提高机械设备使用效率;负责制订和管理执行设备利用定额和能源消耗定额;编制机械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管理、保养工作,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减少维修保养费用支出;组织开展单机、单车等不同形式的核算;指导有关人员搞好机械运转记录,提供编制成本计划和责任预算的机械使用费资料及其成本分析资料;归口负责降低机械使用费成本。
九、安全质量检查部门:负责安全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有关工作质量标准、安全制度和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做到安全生产;对工程项目和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查指导,做好质量评定和竣工工程质量验收工作,指导班组进行质量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防止事故和返工损失;按期提供完成安全、质量指标和影响成本的分析资料。
十、其他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开支,提供有关费用的支出计划及其分析资料。
施工企业对上述各职能部门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的职责,可根据本企业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第六章 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六十九条 基础工作是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抓好定额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中标包价和概、预算管理,计量检验盘点,原始记录,内部计划价格和班组管理等主要基础工作,建立正常生产管理秩序。
第七十条 加强定额管理。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各项定额,制定补充定额及费用标准和定员编制,完善定额体系;加强定额管理制度,实行定额归口分级管理,按定额考核工、料、机消耗,按费用开支标准考核费用支出。
第七十一条 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企业订立经济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建立必要的管理和审定制度,全面履行经济合同,提高合同兑现率。
第七十二条 加强中标工程包价和概、预算管理。中标工程包价和概、预算是施工企业签订经济合同、统计工程进度、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也是编制成本和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考核成本费用降低指标和进行成本费用分析的依据。企业必须加强中标工程包价和概、预算管理,做好施工调查,概、预算审定和内部预算分劈。编制成本和费用计划或分层次的内部责任预算,签订分包合同,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
企业应制定内部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和制度,建立工程价款结算台帐,做好工程进度统计、已完工程价款结算、工程款往来等记录。要建立、健全经济签证制度,对施工中发生而工程包价和概、预算中没有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必须事先及时办理签证,定期向发包单位提出调整工程包价和预算的资料。
施工单位,应在开工前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归类的单位工程预算成本;施工中定期计算已完分部分项目的预算成本;竣工后及时计算竣工工程的预算成本,分别据以考核工程成本节超。成本费用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握、保管中标工程包价和概、预算资料,熟悉各项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正确反映、分配实际发生的费用。
第七十三条 严格计量检验、盘点制度。企业要设立专门计量机构或人员,配备必要的计量工具和检测设备,使计量工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物资的收、发、领、退、消耗和盘点,产品的入库、销售等都要按规定进行严格的计量和质量检验。
第七十四条 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经济活动的最初记录和基础资料。企业必须完整准确地做好生产经营中的原始记录,统一规定签署、传递和汇集的方法,为分析成本费用提供可靠数据。
第七十五条 健全内部计划价格。企业应根据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体制和内部经济责任制及业务核算的需要,对各种材料、燃料、配件、低值易耗品、产成品、机械、运输作业和劳务等,制订统一的内部计划价格,作为内部结算、分析成本和考核经营成果的依据。第七十六条 实行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是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落实成本责任制和降低成本的有效形式。企业应创造条件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实行责任成本承包。在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单位工程责任预算。按成本管理责任区和责任层次分解责任预算,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实行全员、全过程、全费用的成本控制。建立责任成本核算、控制、信息反馈系统和绩效报告制度,保证成本费用在受控状态下发生。
第七十七条 加强班组管理。班组是企业生产的基础组织,是成本的直接执行者和控制者,也是成本管理最基础环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班组管理,强化成本观念,健全班组长和工管员,推行责任成本承包和标准化施工作业,做好各项基础核算工作;组织班组开展劳动竞赛、增产节约、节能降耗、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等项活动,把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任务落实到生产第一线。
第七章 成本和费用计划
第七十八条 企业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本费用,必须按规定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实行目标管理。
第七十九条 企业编制计划,应由主要领导人和总会计师组织各成本费用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依据是当年的施工任务和本企业历史成本费用水平,并结合采取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措施。确定目标成本应运用科学的预测技术,包括定性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可采用调查研究判断法和分析判断法。定量预测可采用量、本、利分析法、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等来计算未来成本的可能结果。
第八十条 成本和费用计划的表式和编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计划,由工程成本计划表、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表和管理费用计划表组成。
成本计划表包括按成本项目区分的概、预算成本,计划成本、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四栏。概、预算成本应根据概、预算和计划期内建筑安装工作量编制;计划成本应根据和降低成本措施计划编制。
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包括措施的项目、内容、涉及的对象及工程量、归口管理单位,以及各直接费用项目和间接费用的降低额。它是成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成本中各直接费用项目和间接费用的计划降低额的主要依据。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由有关业务部门提出措施资料,经施工技术部门组织研究综合,报企业领导审批后,财务部门据以汇总编制。管理费用计划,由各有关部门按分管的费用项目、开支标准或费用定额,以及拟采取的节约措施,提出各费用项目的开支计划,由财务部门审核,据以汇总编制。
附属企业的工业性生产单位、机械作业、运输作业单位的年、季度产品(作业)成本计划,应根据生产任务和企业下达的成本降低指标、工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以及计划采取的节约措施编制。材料供应单位的年、季度成本计划,应根据供应任务和企业下达的成本降低指标,费用定额以及计划采取的节约措施编制。
第八十一条 成本和费用计划的审批企业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和基层施工单位及附属企业编制的年、季成本计划或责任成本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审批,并将批准的成本计划或责任成本计划指标作为经济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按管理部门和施工生产管理层次分解落实,以保证成本计划指标的实现。
企业的费用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审批。
第八章 成本费用的分析考核
第八十二条 成本费用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企业建立分析制度,定期进行成本和费用的全面分析和不定期的专题分析,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成本费用管理水平。第八十三条 企业应半年进行一次成本费用的全面分析并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专题分析。所属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应按季进行成本的全面分析,并进行不定期的专题分析。成本费用分析方法主要有对比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企业和单位不论采用什么分析方法,都应结合实际,抓住影响成本费用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成本费用分析质量。
第八十四条 成本费用定期分析包括对成本计划、降低成本措施计划和管理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工程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实现情况。通过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挖掘降低成本费用潜力,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第八十五条 工程成本分析,一般可从三方面进行:
一、综合分析即对成本计划和降低成本措施计划完成情况做出总的评价,初步检查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为深入分析或专题分析指出方向。
二、单位工程成本分析即对单位工程各成本项目的节约超支详细情况和原因所进行的分析。
三、竣工单位工程成本分析即对单位工程从开工至竣工整个过程的成本所进行的分析。附属企业的成本分析,可参照上述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进行。
第八十六条 企业应建立成本费用分析责任制,在企业领导或总会计师组织下进行分析,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按本办法规定的职责范围分别定期提供分析资料,共同搞好成本费用分析工作。
第九章 附 则
第八十七条 企业可根据本办法,结合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作出补充规定。第八十八条 企业如有扩大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造成成本费用严重不实,挤占国家收入的,按财政部《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处理。
第五篇:2016年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全)
2016初级经济师复习备考计划
职业培训教育网凭借多年成功辅导经验,为参加2016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学员制定最佳备考复习计划,以帮助各位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学员更好的开展学习,具体如下: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
(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复习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 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谓重点:
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自己认为比较薄弱的部分;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自己的工作日程想匹配。计划尽量时间上不与工作相冲突。
6、安排学习时间。
合理的规划出近几个月的有效复习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剩余的时间全部放在学习上,这是不可取的,要适当的缓解工作与学习的疲劳,适当的放松,可参加体育活动或出去郊游,但要控制好时间。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考生备考复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工作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一些不好理解的内容;前提是在没有工作烦恼的情况下。
(2)周末或假期休息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利用充足的时间去掌握。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知识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物质资料生产
网校小编特意整理了“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物质资料生产”,希望对您备考2016年初级经济师有帮助!
物质资料生产: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但不包括劳动对象(因其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类型
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两对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二、社会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例题1·单选题】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的变化开始。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例题2·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 D.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 E.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矛盾 【答案】AB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社会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例题1·单选题】()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A.生产力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例题2·单选题】()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 【答案】A 【解析】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注意: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例题1·单选题】()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例题2·单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答案】B 【解析】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商人的出现。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市场的概念
市场的概念: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市场。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市场体系的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5.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例题1·多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信息产生和传递 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D.利益关系调整 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五项基本功能。
【例题2·单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答案】B 【解析】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1.区别: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2.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总结】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一定过渡到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E.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选项D说法有误。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合理配置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计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制度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例题1·单选题】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例题2·单选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A.经济制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生产关系 D.所有制形式 【答案】B 【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 B.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 C.经济制度反映经济体制的要求
D.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E.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无任何关系 【答案】ABD 【解析】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存在差别和矛盾:
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例题1·单选题】商品的本质属性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E.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 【答案】BDE 【解析】本题考查使用价值和价值。
【例题3·多选题】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A.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不可 D.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也不会有价值
E.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能成为商品 【答案】ABCD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货币的职能
【例题1·单选题】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价值形式。【例题2·单选题】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 B.使用价值 C.社会属性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答案】D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在商品交换中,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的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制约的。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例题1·单选题】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表现出来的。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商品价格运动 D.货币流通速度 【答案】C 【解析】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例题2·单选题】()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A.价值不同
B.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C.价格波动 D.价值变化 【答案】B 【解析】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经常导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半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质的飞跃,生产工具的自动化、劳动力的智力化,以及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展,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高速、持续、稳定发展,很多发达国家进人了以高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富裕社会;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经历了单个资本、股份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最后发展到国际塞断资本主义的过程,出现了单个资本、股份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并存的资本占有格局。资本占有的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产阶级政洽统治形式趋于完善。主要表现在:选举制度不断完善,法制化程度提高,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大大加强。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这些措施有: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然而这些变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这是因为:
1.股份制经济和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2.工人阶级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改变,经济上仍然处于无权和受剥削的地位,在政治上也无法与资产阶级分享平等的政治权利。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总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社会化占有形式的变化,都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变化。它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占有的私人性质,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更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为资本主义的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为它走向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准备着更为充分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向前发展所推动的生产社会化、管理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不断发展,预示着资本主义越来越向着它的终点——社会主义接近。
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其本质是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矛盾的。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由社会来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按比例分配劳动,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这正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物质基础。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市场经济的成熟的经济运行方式、股份制以及现代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经验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可以利用的形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占有形式的社会化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资本主义终将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灭亡和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曲析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资本主义在不触动私有制的前提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从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暂时缓和,并表现出时而尖锐、时而缓和的特点'这就延缓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进程。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还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尚未穷尽,它还在不断寻找新的途径,为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提供可能。因此,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当前的世界资本主义格局中,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经进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有的正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有的则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
(4)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长期的。在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生的社会制度在取代原有的社会制度时,总是会遇到旧制度的顽强抵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必然会遇到剥削阶级的反抗。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础上产生的,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差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探索其发展道路和模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也决定其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尽管目前资本主义还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就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而言,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2016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是: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将其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并使之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经济基础。
第二,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第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即根据个体农业和个体私有制工商业者的特性,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逐步实现个体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2016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 垄断利润实现的方式
【习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组织实现垄断利润的主要方式是()
A.制定垄断价格 B.垄断产品经销商 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知识点扩展】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作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获得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在购买生产资料或銷售产品时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它又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例如通过垄断高价出售商品而占有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占有非垄断组织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家对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将社会已形成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等。
垄断资本
【习题】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A.提高市场占有率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得规模经济 D.获取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参见教材P15 【知识点扩展】垄断资本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作垄断资本。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组织的经营向多样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获得垄断利润,凭借垄断地位,在购买生产资料或銷售产品时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它又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例如通过垄断高价出售商品而占有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占有非垄断组织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和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国家对国民收人的再分配将社会已形成的一部分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通过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掠夺其他国家人民的一部分财富等。
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习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A.国家垄断 B.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 D.金融寡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知识点扩展】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有五个方面:
1.垄断代替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洽地位,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的经济现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资本主义
【习题】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A.14世纪末15世纪初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6世纪末17世纪初 D.17世纪末18世纪初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
【习题】币在商品赊销,预付贷款和清偿债务中执行着()的职能。A.价值尺度 B.价值储藏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知识点拓展】货币的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餘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流通规律
【习题】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C.待流通商品数量成反比 D.物价水平成反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知识点拓展】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按照这个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其中,商品价格总额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待流通的商品数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因此,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含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货币的职能
【习题】在货币具有的基本职能中,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通常称为()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知识点拓展】货市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价值,因而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本质上相同的东西,使各种商品在价值量上能够得到比较。货市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是外在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社会必要劳魂时间。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然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就代替了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一方面打破了物物交换所受到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买卖脱节,产生经济
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3.储藏手段。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充当储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餘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一方面,暂时解决了由于缺乏现金而不能及时购买商品的矛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一般是贵金属的自然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购买外国商品;二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货币的本质
【习题】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 B.使用价值 C.社会属性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知识点拓展】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在偶然的物物交换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两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2.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了价值的表现范围,促进了社会交换活动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商品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
现形式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从而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价值形式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各种商品都直接与一般等价物相交換,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一本质就得到了完全的表现,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也得到了准确的反映。一般价值形式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所不能解决的困难,但它仍存在着局限性,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仍然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4.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如金银来承担。贵金属金银之所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方面,是因为金银也具有价值,它的价值量也是由生产黄金或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金银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特性使它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扩大的价值形式概念
【习题】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的价值形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扩大的价值形式概念的理解。参见教材P10 【知识点拓展】扩大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換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了价值的表现范围,促进了社会交换活动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商品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现形式'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从而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价值形式不能适应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商品的价值量
【习题】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的。A.具体劳动时间 B.价值和使用价值
C.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知识点拓展】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既然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抽象劳动 【习题】凝结在商品中的(),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 D.社会劳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抽象劳动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而具体劳动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拓展】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在量上也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抽象劳动是撤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劳动的二重性
为了帮助报考2016年初级经济师的考生有效备考,网校小编整理了2016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备考资料,供各位考生参考,祝您学习愉快。
【习题】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所决定的。A.劳动的差异性 B.劳动的二重性 C.生产和交换 D.生产和消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参见教材P9 【知识点拓展】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不以任何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的条件。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在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在量上也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抽象劳动是撤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抽象劳动对于生产任何商品的劳动来说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
商品价值
【习题】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A.价值 B.剩余价值 C.使用价值 D.交换价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价值。【知识点拓展】商品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換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习题】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只要具有使用价值就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D.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价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所以选项B错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所以选项C错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选项D错误。参见教材P9 【知识点拓展】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換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他人的需要,而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在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两种根本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够交换,是由于它们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凝结着一定数量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量上也难以比较。但是,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也可以比较,从而使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換.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換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相互排斥。商品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是为了消费,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价值,消费者支付了商品价值而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中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商品的产生
【习题】商品经济存在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A.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各个不同的所有者 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 D.阶级的出现 E.国家的产生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知识点拓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原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于是一些部落专门从事词养牲畜而发展成为游牧民族,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金属加工、纺织、酪酒、栋油等生产活动开始发展,出现了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副业的手工业,随着手工业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产品所具有的非自给性质,造成了直接以交換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由于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交换品种逐渐增加,交换范围不断拓展,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从而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这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当社会分工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生产当事人,以产品的不同所有者身份相互交换劳动时,他们的劳动产品才表现为商品。当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时,他们才能互通有无,获得他人的劳动产品。正是因为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才会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只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因而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筒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在这一阶段,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规模狭小,市场体系也不完善,市场机制还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个体劳动'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不仅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而且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商品经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领域,资本从封闭的国内市场走向开放的国际市场,市场体系日趋复杂,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条件已经具备,商品经济进入了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还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历史实践证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特别是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更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
【习题】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A.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B.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C.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E.发达的商品经济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点。【知识点拓展】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点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是: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市场体系的功能 【习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功能。【知识点拓展】市场体系的功能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了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③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着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能够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各市场主体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作出参与市场活动的相关决策。⑤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市场体系
【习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A.消费品市场 B.生产资料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相关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知识点拓展】市场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统一性。即全国市场是统一的,商品和要素的交换不被行政的部门和地区分割和封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顺畅进行。②开放性。即随着市场的扩大,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和范围,不断拓展新领域,同世界市场建立广泛联系。③竞争性。即让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使价格真实反映供求状况,正确引导资源流向,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优胜劣汰,保持经济活力。④规范性。即以健全完善的法规和制度有效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保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市场中介组织正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体制
【习题】()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A.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 C.生产关系 D.生产资料所有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相关概念。【知识点拓展】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对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经济制度也只有在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摸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以后,能否选择一个适合本国生产力状况、现实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的经济体制,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从而用较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关系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分工
【习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A.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C.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分工的产生过程。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选项A是第二次社会大
分工,选项D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知识点拓展】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原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发现了可以驯服和在驯服后可以繁殖的动物,于是一些部落专门从事词养牲畜而发展成为游牧民族,使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以及金属加工、纺织、酪酒、栋油等生产活动开始发展,出现了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副业的手工业,随着手工业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产品所具有的非自给性质,造成了直接以交換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出现。由于交换规模日益扩大,交换品种逐渐增加,交换范围不断拓展,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从而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这就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即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等。
1.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课税对象。课税对象亦称征收对象,是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是课税的依据或根据。3.税率。税率,是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额的比例或标准,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在课税对象数额既定的条件下,税率的高低决定着税额的多少和税负的大小。税率的确定或调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税率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
(2)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是指在超额累进情况下对计税基数各级次的增加部分所适用的税率,或者说是最后一个单位的税基所适应的税率。
(3)名义税率和实除税率。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税收的实际负担率。(4)零税率和负税率。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它是免税的一种形式。负税率主要用于负所得税的计算。负所得税是对那些实际收人低于一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按一定比例付给所得税。4.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一种商品或劳务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合理确定纳税环节,对于调整税制结构和完善税收体系,对于控制税源、均衡税负、便利征税和纳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5.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最后时间限制。它是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6.加成和减免。
税收的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所特有的形式特点,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如工资分配、价格分配、信贷分配、利润分配等)的主要标志。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基本特征。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收入形式就是税收,不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收人形式就不是税收。
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在征税时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所征税款归国家所有,不再直接返还给原纳税人。
3.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课税对象及每一单位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数额是相对固定的,是以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
税收的基本含义
税收,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古老的财政范畴,从其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人的一种形式。根据税收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出税收的内涵包括:
①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②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③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④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⑤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政府债务的特征:
一是有偿性,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取得财政收人,依托的是国家信用而非政治权力,因此必须按事先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政府与公债认购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返还关系。
二是自愿性,即对政府发行公债的认购是建立在认购者自愿购买基础上的。
三是灵活性,即政府发行公债的时间、规模、种类、期限等,是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的。税收收人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税种、税率、征收环节、纳税期限等明确条件,依法征收取得的,具有固定性。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这个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2.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对财政收人规模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决定了财政收人的增长具有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为财政收人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提供了重要源泉。
3.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各产业、各部门和主要产品之间的构成比例。由于各个产业、部门和一些主要产品创造产值的能力不同,决定了各自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也存在差异。如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国家,其财政收人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增长规模也比较小。
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人规模的客观因素。
5.价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人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财政收入的形式 我国财政收人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人构成。目前,我国的一般性财政收入形式主要有:
1.税收。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人形式。税收收人形式与其他收人形式比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税收收人形式能够为政府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税收已成为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90%以上,是最主要的财政收人形式。
2.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人的总称。
3.政府收费。政府收费是政府以特许使用权或者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而取得收入的形式。4.专项收人。专项收人是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人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人。如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人等。
5.其他收人。其他收入是指前面各项收入以外的其他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人、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人等。
我国财政收人中的特殊收入有两类:一类是专用基金收入。另一类是政府债务收入。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特点
一是购买性支出具有有偿性,转移性支出具有无偿性。政府发生购买性支出时,作为与政府发生商品或服务交换关系的企业或家庭从政府手中获得资金的同时,必须将自己手中的商品和服务交给政府,如,政府采购支出;反之,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将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地区、企业和个人,如,各种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贴支出、对经济闲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捐赠支出等。
二是购买性支出具有等价性,转移性支出具有非等价性。政府发生购买性支出行为是市场交易活动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市场等价交换法则。相反,转移性支出只是一个单方面的资金转移过程,并不体现等价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总量,但难以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反映了社会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配置的比例,体现了社会财力的集中程度,也反映了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国民收人分配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该指标,可以全面衡量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是什么?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一是看财政支出规模。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色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筒单地说就是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是看财政支出结构。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具体细节。比如,这些钱被用到了哪些方面,是如何花出去的。
三是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着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千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主要有: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例如,财政对市场不愿进人的领域进行投人,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应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不能缺位;不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人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收人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例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人等。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人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主要有:
①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能够掌握和控制的社会资源的内部配置比例。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比例、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合理安排财政投资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例如,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跟、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差距都较大,客观上要求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和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③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④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
⑤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洽化财政。
1.弥补市场失效。依据经济学的分析,在完全和充分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和要素达到最佳配置状态的。
2.提供公平服务。财政提供公平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财政收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即体现横向公平;另一方面,经济能力或支付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能力强的人应该多缴纳税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即体现纵向公平。
②财政支出结构要体现公平性。③财政体制的选择要体现公平性。3.非市场营利性。4.法治性。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且大幅度集中之后,出现规模效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这时就会形成自然垄断。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必要的信息。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资源难以实现有效配置。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一个行为主体的行为对其他行为主体产生的影响。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收益外溢,但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出现不足;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外溢,但受损者得不到补偿,生产就会出现过度。无论是生产不足还是生产过度,都会造成资源配置无效率或缺乏效率。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就是“公共物品”。
4.收人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市场机制即使是有效率的,但也不可能兼顾公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
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战略时遵循的原则
我国在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战略和进行涉外经济管理时还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三)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涉外经济的开展
(五)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六)必须有利于扩大就业和缓解国内结构性矛盾,维护城乡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 宏观调控的综合协调要求:
①目标统一,即不同手段的具体目标要服务于实现总体目标。通过综合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在统一目标下,确定各部门和机构的具体目标。
②政策协调,即处理好宏观调控中重大政策和具体政策的关系,具体政策要配合好主要政策,通过综合协调解决矛盾,实现政策配套。
③功能互补,即通过综合协调,使各种手段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整体优势。
④适时适度,即各种手段的运用在时间上适时有序,在力度上适度协调。如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上就有“双松”“双紧”“一松一紧”“一紧一松”的多种选择。只有恰到好处地配合协调,才能有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货币政策的类型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根据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以把货币政策分为均衡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三种类型。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政策,会造成或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上述三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必须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同对比状况,慎重地选择以上三种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自己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存款准备金率即准备金占吸收存款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具有迅速抑制或扩大信贷规摸的作用。②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贴现票据时被扣除的利息和票面额的比率。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借人资金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应总量。③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机理: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于向流通中投放货币'由此银根松动、市场利率下降,资金需求增加,信贷规模扩大;反之,中央银行出售有价证券,等于回笼货币,收缩信贷规模。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财政政策的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方面的不同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平衡财政政策、盈余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平衡财政政策,又称为中性财政政策,即财政支出应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存在,又不要有较大的赤字发生,使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性也不产生紧缩性影响。
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需求膨胀的效应。
赤字财政政策又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指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人,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刺激社会总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宏观调控中,应根据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同对比状态来选择财政政策,以求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财政政策的手段
①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赤字政策和结余政策可以分别对社会总需求产生扩张或缩小的功能,国家预算的支出方向可以调节经济结构。
②税收,是筹集财政收人的主要工具。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税负水平,不同税种和差别税率可以控制需求数量和调节供求结构。
③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的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国债可以扩大政府收支规模,可以将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利货币流量。④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特定需要,将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再分配。财政补贴也可以以增加和减少的方式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⑤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的转移。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对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进行调节。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通过直接参与分配,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趋于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②通过财政收支流向的控制对社会总供求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③通过对国民收人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初次分配的格局,缩小收人分配差距,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货币的本质 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来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正确理解这一定义,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发展和商品生产、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作为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②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第三,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表面现象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却又采取了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进而使财政收人不断增长,这为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可能。
首先,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相应地间接税的税源、税基不断扩大,增加了税收收人;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闻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具有累进税性质的所得税一般要快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再次,历史上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民主政府,无不追求公共支出规模的最大化,在对其支出欲望缺乏有效约束的前提下,通常财政支出会随着财政收人的增长而自然增长,同时也使政府通过举借债务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成为可能。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状况、政治体制结构及政府工作效率、政府活动范围等。
(三)经济体制制度因素
经济体制不同'政府职能也不相同,使财政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存在差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范围是大而广的,相应地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比较高的。从一些重要的经济制度上看,如,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若实行高标准、高福利制度,则财政支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必然要相对地高。
(四)社会因素
各种社会性因素,如人口、教育、卫生、社会救济、城乡发展差距等都会对财政支出规模发挥重要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一般有两大指标,一是绝对指标;二是相对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的绝对指标,也可以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是指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的、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总额。它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财政内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总量,但难以反映政府支配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是指在预算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数量占相关经济总量指标(通常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创造的财富中由政府直接支配和使用的数额,反映了社会资源在市场和政府之间配置的比例,体现了社会财力的集中程度,也反映了财政支出与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国民收人分配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该指标,可以全面衡量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财政支出规模的定义是什么?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一个财政内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反映着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和政府满足公共需要能力的高低,也反映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传统上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一是看财政支出规模。所谓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色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筒单地说就是政府掌控和运用了多少钱。
二是看财政支出结构。所谓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参与的广度和重点是什么,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运用公共资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具体细节。比如,这些钱被用到了哪些方面,是如何花出去的。
三是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它反映了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履行着何种职能,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千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证物价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②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影响就业水平,使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经济结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例如,财政对市场不愿进人的领域进行投人,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①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应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不能缺位;不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
②加强税收调节。通过税收进行的收人再分配活动,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对收人的直接调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例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人等。
③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
④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通过公共支出提供社会福利(如公共卫生防疫、福利设施与服务、住房)等进行的收人分配,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这一论断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前和实现共同富裕。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 1.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2.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3.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4.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剥削制度、两极分化的深刻经济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炉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共产党宣言》十分庄严地宣告:“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练习题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实行按劳分配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实行计划经济 D.达到共同富裕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D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例题·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是()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理顺收入分配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保持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A.社会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
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如中外合资企业及股份制企业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如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具有多方面优越性,我们应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形式和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所组成。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差别主要是:是否形成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主的经营方式。【例题·单选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例题·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经济采取的是()形式。A.国家所有制 B.股份合作制 C.混合所有制 D.集体所有制 【答案】A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就是国有经济。【例题·单选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采取的()A.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B.国家干预方式 C.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方式 D.国家税费征缴方式 【答案】A 【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社会主义再生产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应当把扩大再生产的立足点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上来。
【例题·单选题】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内涵扩大再生产 D.外延扩大再生产 【答案】C 【解析】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及提高劳动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产业结构的内涵及其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对产业的分类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标准。经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有: 1.两大部类分类法。
即把整个社会生产归纳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2.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是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筒称。
所谓第一次产业,是指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 第二次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主要是指各种制造业部门; 第三次产业则是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
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塑产业等。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2.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3.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4.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6.产业间关联方式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它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它能有效消除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它能在物质上保证国民收人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等方面。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例题·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一般产业 【答案】C 【解析】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它是社会再生产顺利实现的条件,它能有效消除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从而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它能在物质上保证国民收人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得到实现,从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合理地确定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这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等方面。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则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为: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培育战略产业,强化基础产业。
在产业结构中,根据各种产业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可以区分为: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基础产业和一般产业。
【例题·单选题】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的产业是()
A.战略产业 B.基础产业 C.主导产业 D.一般产业 【答案】C 【解析】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对它依赖程度大,它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联度大,又具有较高社会综合效益的产业。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与此相适应,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这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例题1·单选题】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 【答案】B 【解析】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
【例题2·单选题】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财政收入 D.利润 【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生产,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①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使劳动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难有所济、伤有所疗,从而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使企业摆脱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性负担,有利于企业人才合理流动,从而有利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经营,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活力。
③有利于政府精筒机构和减轻负担。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可以使政府摆脱一些社会问题的闲扰,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④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和筹集社会保险费用,可以使劳动者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以社会保险基金的形式,用于养老、医疗、失业,以及防止各种意外事故,从而使劳动者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同时,有一部分暂时不使用的社会保险基金,可转化为投资,用于发展建设。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加。两层含义: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是增加的;人均占有的商品和劳务也是增加的。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福利、文教卫生、群众参与经济及社会发展程度等在内的各种结构的协调与优化。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粗放型和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必然性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五个坚持。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第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第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八个统筹”,即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再加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例题1·单选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A.经济发展的目标形式 B.经济发展的决策模式 C.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 D.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 【答案】C 【解析】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例题·多选题】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有()A.劳动 B.科技 C.资本 D.经济制度 E.土地 【答案】ACE 【解析】劳动、资本、土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基本要素。
【例题3·多选题】集约型增长主要是依靠()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A.资本投入 B.科学技术发展 C.劳动投入 D.劳动者素质提高 E.经济制度的变革 【答案】BD 【解析】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还有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低化,实现的途径往往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有机构成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表现在:
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4.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例题·单选题】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通过()实现。A.政府调控 B.行政直接干预 C.对市场的调控 D.对劳动力行为的调控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
【例题·多选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B.国有资产管理营运 C.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D.国有企业生产经营 E.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BCE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政府经济职能,是依托宏观调控体系来完成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所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由宏观调控任务决定的,它是由若千具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主要是: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2.保持经济适度增长。3.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4.充分就业和收人分配公平。5.国际收支平衡。
上述各项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国家要完成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必须使各项宏观调控目标同时实现。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国家对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侧重点是可以有所不同的。
【例题·单选题】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系,应以()为主。A.计划手段 B.经济调控手段 C.法律调控手段 D.行政调控手段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例题·多选题】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由宏观经济调控的()组成。A.目标 B.手段 C.方式 D.结果 E.政策 【答案】ABCE 【解析】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由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组成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宏观经济调控基本上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而不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宏观调控。间接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式,虽然这种直接调控方式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经发挥过它应有的历史作用,但它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这种调控方式容易忽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从而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菅积极性,使其失去生机和话力。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它很难达到有效调控的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借助于各种宏观调控手段来进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 1.计划手段。即通过国家制定的长期、中期、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
2.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就是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3.法律调控手段。法律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
4.行政调控手段。
(1)减免税。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就是免交全部税款。减免税是为发挥税收的鼓励作用或照顾某些纳税人的特殊情况而作出的政策规定,也称为税收优惠政策。如,为支持和鼓励某些行业、产品和项目发展,可给予减免税的照顾。
(2)起征点和免征额。这两项实质上都属于免税的特殊形式。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要求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3)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报关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已缴纳税款的制度。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增值税和消费税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即对增值税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对消费税出口货物免税。出口退税,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在国际贸易中经常采用,已成为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开展公平竞争。
5.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又称罚则,是指对纳税人发生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对于维护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起征点和免征额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起征点的要求是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但达到起征点后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额要求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如,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3500元即为免征额。
起征点和免征额具有不同的作用,起征点的设置主要是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是对纳税能力小的纳税人给予的照顾;免征额的设置虽然也有照顾纳税能力弱者的含义,但其他方面却是考虑的关键因素,如个人所得税制中考虑社会效应和公平原则,规定对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经财政部门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税收分类 目前,我国税收分类方法主要有:
1.按课税对象分类,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流转税类亦称商品和劳务税类,是指以商品或劳务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流转税制下,税种的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或业务收人额,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增值税、消费税、菅业税等税种属于流转税。目前,流转税收人占税收收人比董一直在60%左右。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
所得税类,是指以所得(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随着经济增长质量、企业效益和人民收人水平的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人中比重逐步提高,并呈现继续稳步提高的趋势。
财产税类,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财产税类税种有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2.按计税依据分类,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是指以价格或价值为计税依据的税类,多采用比例税率或累进税率。增值税、菅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从价税种。
从量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面积、容积、体积或件数为计税依据的税类,多采用定额税率。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属于从量税。从量税的应纳税额与价格没有关系,计算比较筒便。
3.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通常把维护国家权益和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的税种作为中央税。通常把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税源分布零星的税种作为地方税。通常把与中央和地方关系都较大的税种作为共享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如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可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税,如流转税。
5.按使税机关分类,分为工商税收和关税。工商税收是指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菅理的税种,工商税收基本上包括了对从事工商业经菅的企业和居民个人征收的各种税收。我国的绝大部分税种都属于工商税收。关税是指由海关部门负责征收的税收,包括进出口关税和船舶吨税。
流转税的主要特点
与其他税类比较,流转税具有以下特点:
①课征普遍。流转税以商品和劳务交易为前提。在现代社会中,商品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对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社会经济运行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因此,对商品和非商品流转额课税是最具普遍性的税收。
②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在税率既定条件下,税额大小直接取决于商品和劳务价格的高低及流转额的多少,与成本和费用水平无关。所以,流转税是一种不考虑纳税人经营能力和经营状况,而只考虑经营行为的税收,是对同一种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按照相同标准课征的税收。这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靠,促进企业加强核算和公平竞争具有重要作用。
③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筒单,便于征收管理。我国现行税制中对商品和非商品征收的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1.类型。按照允许扣税的范围,国际上一般将增值税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消费型”增值税;二是“收入型”增值税;三是“生产型”增值税。
一般认为,“生产型”增值税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征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增值税:“收人型”增值税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是一种体现鼓励投资政策的增值税。2.征税范围和纳税人。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和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凡是从事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应税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为严格增值税征收管理,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3.税率与征收率。增值税采取基本税率加一档低税率模式。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适用范围主要是粮食、食用植物油、伺料、化肥、农药、农机、图书、报纸、杂志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统一的3%的征收率。
4.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采取扣税法,应纳税额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X适用税率;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以当期购货发票中注明的允许扣除的增值税款为准。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进口货物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所得税类
(一)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类,是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课税具有如下特点:
①税负相对比较公平。所得课税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所得和所得多少。一般实行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比较符合“量能负担”原则;所得税类一般规定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可以减轻或取消低收入者的负担。
②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③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所得税税源将不断扩大;所得税多数情况下采取累进税率,与流转税比较,收人更富有弹性;所得税能够自动适应经济发展周期变化,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人的组织,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内容包括:
1.纳税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和其他取得收人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避免重复征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2.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企业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項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规定减免和抵免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5.征收管理。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按纳税计算。纳税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三)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征收制度。1.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两种情况。居民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取得的境内境外所得,都要向我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对其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2.课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共有11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等。
3.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所得类别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4.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要根据所得类别的不同分别计算。①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人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人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③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④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⑤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⑥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人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税的特点
①符合税收的纳税能力原则;
②课税对象是财产价值,税源比较充分,且相对稳定,不易受经济变动因素的影响;
③征税原则是有财产者纳税,无财产者不纳税,财产多者多纳税,财产少者少纳税,因此,财产税具有收入分配功能,征收财产税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④财产持有者在财产使用上一般不与他人发生经济关系,财产税属于直接税,不易转嫁,政府征收财产税增加了有产者的负担,同时等于相对减轻了无产者的负担。
财产税的缺点:
①税收负担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因为纳税人的财富主要评价标准是收人,而不仅仅是财产,尤其是财产中的动产,常常成为隐匿的对象,不动产的估价一般也比较难,征收管理不易掌握;
②收人弹性较小,为满足财政需要而变动财产税收人是很困难的;
③在经济不发达时期,课征财产税会减少投资者的资本收益,降低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一定程度上对资本的形成可能带来障碍。
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
1.优化税制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变化和征菅条件改善,促进直接税和间接税比例的调整,进一步提高所得税、持有环节不动产税的收人比重。健全地方主体税种,调动地方组织收人的积极性,增强自主性。明确和规范税制要素,税制设计尽可能筒单透明,降低税收成本,减少自由裁量权,规范征管秩序。科学划分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合理配置各级政府税收收入归属权。
2.完善调节功能。通过改进和完善税收政策,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坚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基本理念,正确处理税收在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公平市场,逐步消除现行税制存在的对不同市场主体的税收不平等待遇,促进自由竞争和要素充分流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3.稳定宏观税负。要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人的功能作用,也要保持宏观税负相对稳定。因此'改革要税费联动、有减有增,兼顾需要与可能,既要考虑保障国家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保持财力适度增长,又要充分考虑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将税收负担水平控制在令理范围之内。解决以费代税造成的税费功能叠加问题,实现税费功能归位,规范政府收入秩序。
4.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赋予地方必要的税权。要严格税收征管,维护国家税法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推动形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洽税新局面。
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规范的现代增值税制度。2.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功能 3.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4.加快推进房产税制度改革。
5.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6.开征环境保护税。
7.加强和改进税收优惠政策设定。8.完善国税、地税征菅体制。政府预算的含义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其具体含义包括: ①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技术性的文件,是财政预算收人和支出的一览表,反映政府在财政内预计财政收支总额及其结构间的平衡关系;
②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
③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立法),政府预算从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决算,都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我国的政府损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政府预算的职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预算一般具有三大职能: 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政府预算的原则
政府预算原则,是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体系和在预算编制、审查、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世界上各国普遍遵循的预算原则主要有: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活动。法律准许的政府财政活动,都要在预算中清楚地列出,不能另设其他财政收支账目;政府所有的财政活动都不能脱离预算管理,不能脱离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2.统一性原则。在分级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收人预算和支出顶算,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预算收支分类要详尽、准确,便于分类管理、控制和审查其效率。
3.真实性原则。收支预算数额必须真实可靠,有充分而确实的依据,预算数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可能出现的结果,保证预算能得到真实可靠地执行,不允许虚列冒估。考虑到可能存在各种非确定性因素,还应建立应对突发的机制。
4.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收支预算的起讫时间。起讫时间通常为一年(12个月),亦称为预算。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编制预算。
5.公开性原则。政府预算反映着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政府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必须明确并采取一定的形式公布,使人民群众及其代表理解、审查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算的过程也应向人民群众公开。
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是将政府财政收支汇集编人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复式预算是将预算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別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
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也称基数预算,是指预算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基础上,按新预算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零基预算并不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是对已有的项目需要重新审定和安排,起点为零。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预算和多年预算。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3~5年)的政府预算。
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平衡预算是指收人预算基本等于支出预算的预算。差额预算是指收人预算大于或小于支出预算的预算。
5.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预备费等组成。地方预算是指由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组成的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的预算、上级对下级政府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向上级政府上解收入等组成。
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政府预算周期 政府预算周期也称为政府须算循环。严格地讲,政府预算周期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具体运行中,具有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同时并存的特点。
我国政府预算从每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政府预算编制
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的预算组成,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目前,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中央预算主要包括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具体包括一般公共收八预算、一般公共支出预算、中央一般公共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央部门预算。
1.中央一般公共收人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收人即中央本级收入,指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人,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以及中央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人。
2.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包括中央本级支出预算、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
3.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及国债余额限额预算的编制。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安排主要体现财政政策要求。
4.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政府性基金原来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5.中央国有资本经菅预算的编制。政府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周期的重要环节。中央政府预算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就进人预算的执行阶段。预算执行是组织预算收支任务实现的过程。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财政部负责。从2010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8月份召开的常委会会议要专门听取国务院关于当年1一7月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并进行审议。
预算收人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应上缴的损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财政部必须依照经批准的预算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管理。积极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工作。中央预算损备费使用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按规定用途使用。
国家金库制度是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国家金库简称国库,是管理预算收人的收纳、划分、留解和库款支拨以及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专门机构。我国实行委托国库制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主要特点,一是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二是收入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包括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三是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政府预算调整
根据现行损算法,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人,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颜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最终反映,也是政府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表现。政府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在每一预算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编制决算草案,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完成了预算安排的收支任务,收支是否平衡,只有通过编制政府决算才能准确反映出来。
编制政府决算的董要意义:①政府决算是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体现了预算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②政府决算反铁政府预算执行的结果,体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摸与速度;③政府决算是制定国家经济财政政策的基本依据;④政府决算是系统整理和积累财政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并为制定安排下一预算预算收支指标提供数字基础。
根据现行预算法规定,财政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部门预算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报同级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综合财政计划。部门预算由部门所属单位預算组成。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本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我国从2000年起,建立部门预算制度。
(二)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
1.在编制范围上,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收人和支出。2.在编制程序上,部门预算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汇总形成。3.在基本框架上,部门预算由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组成。
基础知识预习知识点
领导理论
考试内容:领导特质理论、领导方式理论(掌握)领导权变理论、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选择领导方式的方法。
(一)领导特性理论
领导特性理论旨在揭示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据此来培养、选拔和考核领导者。传统观点认为领导者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天生的,现代领导特性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的。
(二)领导方式理论
主要的领导方式理论: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管理方格理论。
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即专制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勒温通过试验发现:
(1)专制式领导的工作效率较高,但组织气氛压抑,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2)放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但人们心情舒畅,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3)民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高,组织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2.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专制式集权领导、开明式集权领导、协商式民主领导和参与式民主领导。
利克特经过研究发现,参与式民主领导的生产效率最高,专制式集权领导的生产效率最低。3.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判别领导行为特征的因素是“工作组织”和“体贴人员”。(2)这两类因素可以相互组合形成:高体贴与高组织、高体贴与低组织、低体贴与高组织、低体贴与低组织四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4.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将“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类因素的程度分为9个等级,组成了81种领导方式,并在管理方格图中列出了5种典型领导方式。
①(1-1)为贫乏型管理,用最少的努力完成任务和维持人际关系,对人员、对生产都不关心。
②(1-9)为俱乐部型管理,非常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但不关心生产。③(9-1)为任务型管理,高度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不关心人。④(9-9)为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下级齐心协力、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⑤(5-5)中间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一定的士气。
(三)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最佳的领导方式,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由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独裁,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在这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还存在着多种过渡型的领导方式,这些领导方式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错误的,领导者应当根据情况,选择对自己有效的领导方式。
2.费德勒模型
(1)影响领导方式的情境因素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有三个关键的情境因素: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2)任务导向型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 费德勒用一种“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分为任务型导向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两种。
(3)领导方式的选择
费德勒将3个情境因素组合为8种情况,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应当选择的领导方式——领导处于有利的情景(第1、2、3种)和处于最不利的情景(第8种)时,应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处于中间状态(第4、5、6、7种),应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3.途径——目标理论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在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1)选择领导方式的标准
一是能激励下级实现组织目标,二是能使下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和完成目标后得到满足。
(2)领导方式的分类 “高工作”和“高关系”两种(3)领导方式的选择
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不明确时,应采用“高工作”的领导方式;当下级已经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后,下级希望领导关心、同情和赞扬他们的工作。此时,应采用“高关系”的领导方式。
产品层次与产品分类
考试内容:产品的定义及其包含的内容,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
(一)产品的含义和层次
产品是指提供给市场、供使用和消费、可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机构、信息、体验和事件等。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1.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是产品最基本的层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内容,即顾客购买的真正动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发现隐藏在产品背后的真正的需要,把顾客所需要的核心利益和服务提供给他们。
2.有形产品
有形产品是指支持核心利益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品的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和包装等方面。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做好各方面的服务,使顾客满意。3.附加产品
附加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额外服务或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售后服务等。整体产品的概念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二)产品的分类
考试内容: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定义、分类,各种类型产品的营销特点。产品依据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和用途可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类。1.消费品
个人或家庭为最终消费而购买的产品就是消费品。按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来划分消费品的类型,将消费品划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1)便利品
价格低廉、消费者要经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如牙膏、香烟等。生产经营此类产品的企业应尽量拓宽此类产品的分销渠道,以方便消费者购买。
(2)选购品 即品种规格复杂,选择性强,在质量、价格、花色、款式等方面需要反复挑选和比较才能决定购买的物品。选购品可分为同质品和异质品。对于同质品,如电视机、电冰箱等,顾客购买时主要是通过比较价格、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来选择;对于异质品,如服装、鞋帽,消费者更重视其特色。
企业应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征,来调整自己的营销重点。(3)特殊品
即那些具有独特的品质特色或著名商标的产品。这些产品一般是不可替代的,如名牌钟表、高档化妆品等。
消费者注重其商标和声誉,愿意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4)非寻求品
消费者不知道或虽然知道但一般情况下不想购买的物品。如新产品、保险产品等。在广告和人员推销方面多花力气。2.工业品
工业品的分类是依据产品进入生产过程的方式及其与成本的关系来划分的。(1)原材料和零部件
即完全进入生产过程的、其价值一次性计入成本的产品。(2)固定资产
即其价值部分地进入最终产品、并通过折旧逐次计入成本的产品,如厂房、机器设备、车辆。(3)供应品和服务
即不直接进入最终产品的、其价值分期摊入管理费用的产品。价格是服务购买的主要因素。组织文化与组织环境
(一)组织文化
考试内容: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掌握)
概念:组织文化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其物质表现。
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1)观念层;(2)制度层;(3)行为层;(4)物质层。
(二)组织环境
考试内容:组织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组织环境的主要种类:组织环境可分为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而外部环境又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1.组织外部环境
(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
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2)具体环境(微观环境)
对某一具体组织的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相关社团等。
2.组织内部环境
对组织活动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财务状况等。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概念(掌握)
概念: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即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掌握)
(1)“做什么”——What(2)“为什么做”——Why(3)“何时做”——When(4)“何地做”——Where(5)“由谁做”——Who(6)“怎么做”——How “做什么”、“为什么做”决定了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而“何时做”、“何地做”、“由谁做”和“怎么做”则决定了组织能否“正确地做事”。
(三)计划的作用
考试内容: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下属的依据;(2)计划是掌握主动、降低风险的手段;(3)计划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4)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准则。
(四)计划的类型
考试内容:计划的类型
1.按照不同的形式,计划可以分为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1)宗旨:指社会对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组织的目的或使命。
(2)目标:在宗旨指导下,对组织活动在一定时期要达到成果的具体规定。
(3)战略:为实现组织长远目标,根据组织面临的各种情况和条件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和所确定的行动方针。
(4)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政策有指导性,只规定行动范围和界限。下级在执行政策时,有斟酌决定、自由处置的余地。
(5)规则:是在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下级在执行规则时,没有任何自由处置权力。
(6)程序:是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和步骤。(7)规划:是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8)预算: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报告书。可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2.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和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与作业计划。
(1)战略计划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是有关组织发展总体目标及其实施战略的计划。一般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概括、突出指导性。
(2)战术计划由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较窄、内容具体、突出指令性。(3)作业计划由组织的基层管理者制定。跨度短、覆盖范围窄、内容详细、突出操作性。3.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5年以上、有方向性)中期计划(1~5年,根据长期计划制定的,较具体)与短期计划(1年以内,根据中期计划制定的,更为具体、详细)。4.根据计划的职能标准,计划可以分为业务计划、人事计划与财务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
考试内容:计划工作的程序(1)分析当前情况;(2)确定组织目标;(3)拟定可选择方案;(4)评价可选择方案;(5)选定方案;(6)拟订派生方案;(7)行动部署;(8)编制预算。人性假设理论
考试内容:“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复杂人”假设、X理论、Y理论、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各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方法(掌握)。
(一)“经济人”假设
1.起源于亚当·斯密。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的本性就是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X理论”就对应着经济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是多数人生性懒惰,总是设法逃避工作;他们胸无大志、不愿负责,宁可被人领导;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满足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等手段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3.对应的管理方式: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二)“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
2.主要观点:除了物质、金钱,人类还有社会需要,即是“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人们的士气起着重大的影响,而人们的士气又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者应该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下级,与下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以此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主要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认为人有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人是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Y理论”就对应着“自我实现人”假设。
2.主要观点:当环境有利时,人们完成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惩罚和控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人们能够自我管理;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地承担责任;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的要求之间是可以统一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智慧和潜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应当创造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环境条件,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发掘组织成员的工作潜力,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四)“复杂人”假设
1.“复杂人”假设是在“X理论”与“Y理论”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权变思想的理论。2.“超Y理论”体现了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具有不同需要组合和动机结构,一个人在组织中能否感到满足、肯于贡献,关键在于该组织的状况与他的需要结构是否相适应。3.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中特定的人员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
领导工作概述
(一)领导与领导者
考试内容:领导与领导者(掌握)
领导:通过对组织及其成员施加影响,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领导者:组织中从事领导工作的人员。
(二)领导的作用
考试内容:领导的作用
指挥作用、激励作用以及沟通作用
(三)领导权力的构成
考试内容:领导权力的构成,职位权力、个人权力、领导权力的来源。1.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1)职位权力
由上级组织赋予并在法律或制度中明文规定的某一职位的正式权力,是一种外在权力。(2)个人权力
由于领导者自身在品德、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某些特殊因素而具有的非正式权力,是一种内在权力。取决于领导者自身。
2.领导权力的来源
(1)法定的权力。这种权力来自于领导者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和下属习惯的观念。(2)奖励的权力。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两方面。(3)处罚的权力。包括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方面。(4)感召的权力。这种权力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5)专长的权力。这种权力主要来自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
在上述五种权力中,法定的权力、奖励的权力和处罚的权力构成职位权力;而感召的权力和专长的权力则构成个人权力。
激励
考试内容:激励的概念(掌握),人类行为模式,各激励方式的主要内容及激励的方法。
(一)激励与人类行为模式
1.激励的含义(掌握)
激励是指通过发现或诱导需要、激发动机,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2.人类行为模式
人类行为模式的基本结论是:人的行为根源于需要,产生于动机,并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满意”与“不满意”不是一对矛盾
在实际工作中,“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2.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与“满意”和“没有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责任、工作的挑战性、工作成就等,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与“不满意”和“没有不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如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
3.两类因素的作用
满足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在工作中的意见和不满情绪,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提供激励因素,才能调动人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主要内容:某一目标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力量取决于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和期望值都取决于每个人的主观判断。
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激励下级,首先,必须了解下级的需要,提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其次,必须了解下级的能力,为他们安排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工作,并提供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最后必须信守诺言,使下级相信完成工作后能够得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主要内容: 1.公平与否取决于相对量的比较
人们不是根据自己获得报酬的绝对量,而是通过自己获得报酬的相对量与别人获得报酬的相对量、或与自己过去获得报酬的相对量的比较,判别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报酬的相对量则是指报酬与付出的比例。
2.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人们用自己所获得报酬与所付出的比例与别人的这一比例进行的比较。3.纵向比较
是人们用自己现在所获报酬与所作付出的比例与自己过去的这一比例进行的比较。
公平理论为管理者在工作中创造公平的氛围,保持和提高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环境对行为的强化作用
人们的行为必然作用于环境,当环境对行为的反应有利时,行为会重复或加强;而当环境对行为反应不利时,行为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2.强化的类型(1)正强化;(2)负强化。
(七)激励的方式方法
1.激励的方式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两者之间不是完全分离的,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2)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激励(3)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通过启发、诱导等方式,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外在激励是通过规章制度、奖惩措施等方式,促使或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
2.激励的方法(1)目标激励;(2)参与激励;(3)榜样激励;(4)情感激励;(5)成就激励;(6)报酬激励;(7)职位激励。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统一原则
(二)分工协作原则
(三)有效跨度原则
有效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有效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掌握)。
(四)责权一致原则
(五)统一指挥原则
(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七)精干高效原则
精干高效原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之一。
(八)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与环境相适应,随环境的重大变化而调整。
(九)均衡性原则
同一级机构、人员之间,在工作量、职责、职权及收入等方面应大致均衡,不宜偏多或偏少。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合理地确定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划分部门、划分职权。
(一)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掌握)
考试内容: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直高结构和扁平结构的优缺点。1.管理跨度
管理跨度的概念:管理人员直接指挥、监督其下属的人数。2.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掌握)
管理人员的能力、人员的素质、工作的性质、授权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以及沟通程度。3.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的概念:组织中职位等级的数目。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的相互关系: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呈反向关系,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就少,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就多。
4.直高结构
直高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多的组织结构。优缺点。
(1)优点:分工明确,管理严密,上下级易于协调;
(2)缺点:管理人员较多,管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信息的纵向传递,抑制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扁平结构
(1)扁平结构是指具有管理跨度大管理层次少的组织结构。(2)优缺点 优点:管理人员较少,管理成本较低,简化信息纵向传递的环节,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有利于授权、分权和调动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对人进行选拔和培训。
缺点:增加了管理人员的负担,加大了横向沟通联络的困难,使管理人员容易陷入日常工作,不利于对下级进行严密的控制。
(二)部门的划分
考试内容:部门的划分 划分部门的方法主要有: 1.按人数划分部门
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基层部门的划分。2.按时间划分部门
一种在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采用的部门划分方法。3.按职能划分部门
是根据专业化的原则,以工作性质为基础进行部门划分的方法。如人事、财务等职能部门。4.按产品划分部门
产品部门化,是根据产品或产品系列划分部门的方法。5.按地区划分部门 6.按顾客划分部门
顾客部门化,根据顾客或服务对象的不同需要对部门进行划分的方法。7.按过程划分部门
过程部门化,将组织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而形成部门的方法。8.按设备划分
根据某些大型、昂贵设备划分、设立部门的方法。
(三)职权的划分
考试内容:职权的划分(掌握),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1.组织中职权的种类
(1)直线职权:直线人员(部门主管)所拥有的决策权、指挥权和赏罚权等。(2)参谋职权:参谋人员所拥有的提出建议、提供咨询等职权。
(3)职能职权:职能部门管理者在其职能范围内对其他相关部门行使的部分直线权力。2.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
主要依据各管理层拥有的决策权,包括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和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3.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多选题)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主要有组织规模、组织历史、管理理念、决策代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以及环境因素。
目标与战略
考试内容:组织目标的含义
组织目标是组织宗旨或目的的具体化,表明组织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组织发挥着多种作用。
(一)对目标的要求
考试内容:对目标的要求(掌握)1.目标必须适应需要 2.目标必须是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