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外生枝让课堂更加精彩
“节外生枝”让课堂更加精彩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课后评议,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有争议:有的老师认为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有的老师则认为讲了听了对学生也有提高。
像这些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以至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实现。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成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己经有所超越,所以根据现在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节外生枝”是完全正常的。就像我们平时上网,本来很明确的想好要去查资料的,可是没查到,反而被有时会被一些无关的信息资料所吸引,而这些所谓的“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何况,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能在短时间里学好的,而是靠平时一点一滴,长期慢慢积累的的过程。如果学语文只是读教科书,学生就不可能得到语文素养多方面的发展。虽然说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偶尔放飞一下心情,有什么不好?因此我觉得适度的随机拓展,正是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这是需要注意的。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课堂出现的“节外生枝”呢,我觉得我们老师在课堂内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别人的认知,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做出符合实际的学生情况调查分析。如语文特级教师赵景瑞,他在为学生上作文课前,就要把所有学生的作文逐一阅读,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同时,他还通过和家长、学生聊天了解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因素、家庭教育背景等相关信息,最后才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设计。上课时,也不拘泥于教案,关住学生的一举一动,作出适时调整,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积极的愉悦的学习状态中。
二、捕捉课堂生成,珍视独特感受
小孩子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当他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中由此产生的独特的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学生的自然生成。在《北京亮起来了》这堂课中,学生就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在分析“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时,立刻就有学生要求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展现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学生给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就如泉水喷涌而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生成例子。看着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此时的我们要化作一名忠实的听众,只有在学生说不清楚,或思维不够深入时“理一理”,“引一引”。更多的精彩还是应该留给学生。如果当时我们怕“乱”、怕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怕学生“节外生枝”而制止他们跳跃的思维,那必将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让学生自主地读、说,让学生自已诠释问题,将课堂真正还给他们。当然,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们是想急于表现,急于交流的,我真切地感受到面对孩子们的想法和体验,你只有真正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三、适度拓展、落实语言训练 第一、正确把握好拓展的度。有人会说语文教学如果太过超越文本是对语文的不负责任。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关键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文本毕竟是薄的,含量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适度地拓展文本,是对文本内容的补充与丰富,是引领学生更稳健地步入语文学习途径。超越适度,但我认为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度:
“超越点”应从文本中挖掘,要能不偏不倚,不随意“戴高帽”、贴“政治标签”;
“超越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随意拔高要求;
“超越点”应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化,应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最后应又回归到文本的整体学习上。
第二、文本的教育价值不仅仅是人文精神,还有语言价值。语言训练要落实到位,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语言范式、语言特点;语言练习到位的话,在操练中就能深化主题意义。要引导学生善于把人家智慧的火花变成自己的能量。
第三,课堂教学的有效取决于正确、简洁、集中的教学目标,取决于适宜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比较充分的学生学习、练习的时空。“目标刻在钢板上,方法写在沙滩上”,如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用到齐读的方法,其实齐读会掩盖很多问题,因为个性必定服从共性。最好让学生多尝试个别读,一个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课堂千变万化,有着较强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作很多方面的努力,但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作出正确而巧妙的处理。一个具有厚实底蕴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实践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到底,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复杂应对情况,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艺术,扎实的专业文化水平。因此我们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充分地课前准备,相应地做出正确而巧妙的处理,让这些“节外生枝”成为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
最后,请允许我以萧伯纳的一句话作结并与各位语文教师同勉:“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我想我想只要我们老师多思考、摸索、并相互学习,任何教学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
第二篇:数学故事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数学故事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教育应当是学生乐于接受需求的知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知识呢?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接受,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背故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一、利用故事导入新知,激发兴趣。
在我所从教的这么多年时间里大量的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比如我在教学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打折这一节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小红今年上五年级了,他很想买一台电脑,方便在家查找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爸爸听了爽快地答应了,要他先到电脑城去问问电脑的价格,哪家价格便宜就在哪家买。他先来到佰腾数码城,营业员告诉他:“本店电脑一律打八折。”小红在店里转了转,心里有底了。他想比较一下哪家便宜,他又来到另一家新世纪电脑城,热情的营业员阿姨说:“本店一律优惠20%”。这下,小红一时没了主意,不知该买哪家的,他回去把有关信息跟爸爸一说,爸爸听了笑着说:“两家的优惠价格相同,如果是同一品牌买哪家的都一样。小红听了感到很纳闷,同学们,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都瞪着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
二、利用故事转化知识难点,促进学生进行探索。
现代多媒体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利用故事把知识难点化简,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以前我在教学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决》时这样进行教学
屏幕先后出示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请看屏幕,老师开始讲故事: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七个小矮人手拿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后一个比前一个多7。
生: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
师: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我就追问是怎样想的。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7。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一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7的乘法口诀,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案例
课堂因“节外生枝”而精彩
—巧用初中科学课堂非预设生成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背景: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课堂存在,教学意外就必定伴随其左右。课堂是活的,即使最充分的预设,也有“节外生枝”的动态生成.结合初中科学课堂中的教学实例,探求如何巧用教学机智,合理运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使教与学的活动体现真正的精彩。
案例描述:
一、当实验失败时„„
案例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浙教版科学八下《空气》)
讲完空气中有什么成分之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简单的仪器,粗略地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了多少体积?讨论完实验方案,我让两个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来演示实验,可是在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后,意外发生了:
瓶内进来的水还不到十分之一(正确应是五分之一),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还有学生在大声地嘲笑做实验的两位同学。两位同学一下子脸红了,眼巴巴地看着我。实验的失败连我也没有预料到,再看着下面哄笑的学生,我思考着如果“收拾烂摊子”。
按进度,本来这时候应该从这个实验获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然后再了解其他各种成分的含量,最后再了解一下空气的用途,这才刚好是一堂完整的课啊。可是现在„„思考片刻后,我意识到此时切不可草率收场,更不可“糊弄”学生,因为这时学生可能比平时更专著地看着教师,因此老师更应沉着、冷静,认真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我回过神来。
我把目光投向刚刚笑得很大声的几位同学,问到:“到底是我们实验失败了,还是其他的科学家错了?”
“当然是我们失败了”同学们不加思索地回答道。
“难道科学家就不会错?如果是我们失败了,那我们又是哪里做错了呢?”教室内笑声停了。有的同学限入了沉思,有的开始轻声讨论。
过一会儿,我发现刚才演示的一位学生红着脸,首先举起了手,我心里暗暗高兴,马上请他发言。
他说:“我猜想可能是刚刚我们把燃烧匙伸得太慢影响了实验结果。在瓶塞盖紧前,瓶内空气已从集气瓶内受热逃走了一部分。这样瓶内的空气就少了一些,自然里面的氧气也就少了一些。”
有几位同学不住得点头称是,我也露出赞许的笑脸,课堂气氛又开始活跃起来。刚刚“主刀”做实验的另一位学生高高地把手举起来,看来他也有话要说。“我觉得他提出的意见虽然有道理,但是无论多快,从燃烧匙点燃伸入到塞紧瓶塞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吧,所以这个实验失败是不能避免。”
这时,班内的智多星站了起来,有条不紊地说道:“我有个办法。我从课外书中知道白磷比红磷着火点低,会自燃的。我认为本实验如果把红磷换成白磷,让它自燃,也就不用打开瓶塞把燃烧匙拿出来点燃后再伸回去了。这样小王的这个问题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生1:“我反对。白磷着火点再低,总比室温高吧,它怎么会燃烧起来呢?”
智多星:“会燃烧的,我看过白磷在空中自燃的实验。真不行,还可以放在热水中加热一下,一定能行。”
生2:“我觉得应该让集气瓶冷却得更充分一些再放开夹子。”
生3:“我觉得如果我们换一个体积更大一些的集气瓶,这样实验误差会小一些。” 生4:“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塞子一定要塞紧,不要让气体在燃烧时从缝隙中逃走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兴致高涨。最后我们一起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成功地喜悦溢满所有人的心田。
二、当学生还有一连串问题时„„
案例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浙教版科学七下):
在这一节里,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
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
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表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
我很爽快的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
学生眼睛一亮,又新生一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
(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
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
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
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
案之外的收获。
三、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案例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浙教版科学八上)
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练习课上,我出示一道练习题。20℃时,20克水中放入10克的食盐,充分地溶解,求食盐在20℃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起问题,都在草稿纸上演算着。(几分钟后)
生1:我算出来了,是33.3%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1:10克食盐除以10克+20克溶液质量,等于33.3%。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溶液吗?
生(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叫做溶液。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对!但你们知道,20℃时,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没有刚好形成均
一、稳定的混和物呢?溶液的质量是20克+10克吗?
(学生愣了一下,思考起来,好像明白点什么!)
生2:老师,我知道了,先应该在20℃时,把20克水中溶解掉的食盐质量计算出来,然后把溶解掉食盐质量除以溶解掉食盐质量加上20克水的质量。
师:嗯,非常正确。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不能看到数据急于计算。
生3:老师,我不是这样做的,我先判断10克食盐在20克水中有剩余,说明已经形成饱和溶液了,然后直接把溶解度除以100克加上溶解度。
师:为什么你这样做啊?
生3:因为饱和溶液中有这样一个关系: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以及溶解度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了。
通过这样的找错、改错、正确地回答,我想学生对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液的概念理解深刻多了,以后学生再碰上类似的问题,错误的概率肯定也会大大减少。
四、当教师未能明白学生的回答时„„
案例4:《功和功率》(浙教版科学九上)
在这堂课的最后,我请学生小结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这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并让学生多角度思考,使他们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可心里预想着的答案肯定是(功率的定义、意义、计算公式及国际单位)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啊?
(思考后)生甲:可以用功率来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师表扬,课件播放)
生乙: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可以根据P=W/t来计算功率,并了解了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师亦表扬,课件播放)
生丙: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
师迟疑: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你再好好思考一下,是否正确?
生丙:我认为是正确的。
师:其他同学如何认为啊?(有六、七个学生回答:应该是正确的)
师有点急了,功率怎么可以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呢?于是就立刻举了“机器造好之后功率是不变的”,的例子,草草了之。
冷静地思考一下上述片段,我心里虽然想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小结,但在实际过程中思维方式仍然是封闭式的,我期盼着学生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其中一位学生说到了,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其实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回答呀!“功率的大小是由功的大小和时间决定的”正确吗?当然是正确的,为什么一定要静止看待物体呢,我们可以根据多种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它。可我当时脑海里想功率是作为机器的一个主要指标,造好后应该是不变的,而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所以我反问了一句:是否正确?你们看清楚,再想想!从这我就应好好反思,教师不能限于自己的预设,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框框之中。要尊重学生,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来解释,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案例反思: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由于科学课开放性太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即非预设生成现象)。当意外不期而至时,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抑或压制学生“脱轨”言行;有的教师则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课堂因此多了一份精彩,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同的教学行为,折射出不同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理念。下面通过几个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课堂意外的产生和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一:发挥机智,反败为胜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无论多么详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教学中,科学老师尽管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但在课堂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演示实验时出现失败还是不可避免,而在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中,出现实验不成功则更为常见。面对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放弃?或是随便找个理由糊弄学生?还是以此做为一个契机,分析失败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我们理当选择后者。
失败的实验有时反而给我们提供了亲历性的探究,让学生在亲历科学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求实规范,领悟求实精神,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演示实验如此,学生实验也应如此。特别是一些定量实验,教师切不可随意批评,而
应鼓励学生面对失败现实,仔细分析失败原因,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犹如一台戏,主角和配角让学生去演,教师当导演,适当给予指导点拨,而不能越俎代庖。当然我们不会刻意去制造失败,但是一旦实验中发生了失误或失败,就不能轻易放过。教师要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种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正确引导,反败为胜。
应对策略二:顺水推舟,调整预设。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疑惑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时学生的兴趣和质疑是我们没有预设到的,或者根本就是超出范围。此时,我们是置之不理?还是根据学生需要去调整教学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提出疑惑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疑惑。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因为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非预设生成了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善待学生的疑惑需求,适时地调整我们的课堂预设,在帮助学生解决重重疑惑的同时,也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应对策略三:灵活调控,变错为宝。
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司空见惯。如何来对待这些错误呢?有的老师拒怕错误,当在课堂中出现时,只是以对错判断,然后另请他人,没有加以引导,整堂课展示的都是学生正确的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不能很好的提高。法国“做中学”科学方案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错了”,虽然有些绝对,却有其积极的意义。不轻易对学生说错,而是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通过暴露思维过程,修正错误,消除疑惑,正确构建新知。
把学生的错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是真实的课堂教学手段,我们没有必要对学生的错误遮遮掩掩。而且当自主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主流时,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出现认识上的偏差或判断上的失误。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监控,自己发现错误,剖析错误,改正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能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去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正确的方法。灵活调控,变错为宝,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应对策略四:耐心倾听,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但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课堂中教师如果自己不明白学生的回答,请你不要急于否定,给出正确答案。因为它往往是学生的思维火花,我们没有权利任其泯灭。我们可以把机会给学生,让他来解释。否则就会象上述例子中一样,失去一个可以利用这种非预设生成资源来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好机会: 只要课堂存在,教学意外就必定伴随其左右。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精心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但课堂又不再是完全预设“计划”的课堂。因此,我们应当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使每一堂课都能因生成而精彩。很显然,并非所有的意外都有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更为活跃,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维持必要的课堂秩序。但我们又要有一双慧眼,透视课堂,敏锐捕捉这些意外中有价值的信息,把它们整合到课程资源中去。并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灵活调整预设,让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更多的美丽图景闪现和精彩绽放。课堂是活的,即使最充分的预设,也有“节外生枝”的动态生成,只有巧用教学机智,合理运用生成性的课堂资源,教与学的活动才体现真正的精彩!
第四篇: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修改稿)
对话文本,让课堂节外生枝
回浦实验小学 项月琴
《新课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立足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这几种对话形式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充分参与阅读的前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是所有对话的根本基础。
因此,教师在课前走进文本,与文本充分对话,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起一座“ 桥梁 ”,是有效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现在,我结合刚才两节课,跟大家一起探讨以下:
一、以文本为主,实施对话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空练,故令阅读课本而练之。”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分享智慧的过程。怎样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
1、搜集材料,全面把握
教师要针对教材的重点、疑难处查阅、搜集相关材料,或理解或补充,力求对教材的把握更全面。比如:徐莉莉老师,为了让学生对风筝有更全面的了解,出示风筝的图片,还找了有关风筝的资料。周老师为了让学生知道更多秋之声,找了很多其他秋天里美妙的声音。
2、感悟文本,有效训练
教师要带头全面、细致、深入地感悟文本。采取什么朗读方式、训练的层次、关键词句的内涵等,都要充分考虑。徐莉莉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放风筝的快乐。纵观整个课堂,发现周老师的课堂,训练形式也很多样,体现在以下几个板块:诵诵秋之声;(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演演)说说秋之声;写写秋之声等。指导孩子们朗读训练非常多。(1)课题的朗读指导:第二个‚轻‛要读轻声,中间逗号要停顿。(2)指名读,当学生读得不够到位时,周老师就范读,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读,读中表演,走进学生的心里。在训练环节的设计上,目标明确,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做到了扎扎实实面向全体,保证全体参与,并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在书写、朗读、课堂发言等方面得到有 效训练。
3、创设情境,融入文本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和力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徐莉莉老师,在课的开始直奔课题,展示各种各样的风筝,把孩子们的兴趣马上点燃。接着,徐老师又说:‚是啊,风筝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它还有自己的小秘密呢!请同学们默读资料袋的内容,说说你了解到的小秘密。‛过渡非常自然。(但同学们,我们都放过风筝,风筝哪有那么容易就飞起来?(看视频)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孩子们不一定都放过。你可以让孩子们先说说自己是怎么放的。然后再出示下面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而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感受里面的动词:‚一紧一松、凌空而起‛ 再播放视频,再次体会。)
周老师在课的导入时,是这样激发:‚同学们,秋姑娘已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到了她的五彩缤纷,问到了她的瓜果飘香,触到了她的清凉。这节课,我们走进秋天,去听听秋天里美妙动听的声音。‛周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美丽怡人的情境,学生很就迫不及待地要走进秋天里。所以,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充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二、以学法为领,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通过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自己去开展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1、把握时机,渗透方法。
有效对话应以引导为保证。在指导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学习中碰到困难的地方或教材中的难点,学生想说又不能说清的地方适当点拔或讲解。点拨要适时,抓住最佳时机,点拨在学生失误时,犹疑困惑时,课文关键处,以小见大处,平中见奇处等。徐老师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让学生从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用 圆圈圈出相关词语。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理解‚歇‛这个词时,让孩子们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千呼万唤‛怎么理解?不知道喊了多少声,不知道唤了多少遍,声声都饱含着我们的情感。
周老师在教了第一小节诗以后,告诉孩子们:诗中把大树、黄叶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唰唰,是落叶的声音,但在作者的心里,是它和大树告别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难舍难分的留恋之情。这就为下面的仿写埋下伏笔,是写法的指导。
2、保证时间,有效对话。
对话要有效,首先得有时间保证。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还要有充分的对话交流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这一点可以和预习相结合,让学生凭借教材这一例子,反复阅读,学着写一写批注,逐步训练个性化阅读,培养自主阅读理解能力。
周老师在‚说说秋的声音‛这个环节时,她没有很急促地让孩子们马上说,而是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二两小节诗的相同之处。然后,让他们再说一说。给孩子们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写写秋的声音也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有机会成为小诗人。
3、以读为本,提高效率。
有效对话应以读为基础。精读课文的片断,我们引导自主阅读;抓关键词句探究;学生品词析句;引导深入理解;教师抓住时机,相机指导朗读跟进。徐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堂上都是书生琅琅。徐老师让孩子们在朗读中,体会放风筝的最大快乐。周老师先让学生听听秋之声音,然后抓住几个关键词句,让孩子们在反复的品读中,感悟秋之声的美妙。特别是教第三节的诗歌时,周老师让孩子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抓住‚叮咛‛这个词,让孩子们读出那暖暖的关爱,和依依的留恋之情。
要保证精读的效果,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除了方式多样、层次分明之外,教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通过比较,反复读,凭借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味”,传达出作者蕴含的情。
4、读写结合,加强练笔。
提高对话的能力。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作文能力薄弱的现状,立 足课堂寻求对策刻不容缓。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适合练笔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画面想象、场景描写、作品感受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徐老师在孩子们理解‚千呼万唤‛之后,就让他们动笔写写,同时还渗透了说的三种提示语。徐老师在让学生理解‚千呼万唤‛时,是这样说的‚千呼万唤‛怎么理解?是否可以直接说:‚千呼万唤‛呼什么,唤什么?
我们千呼万唤着:
‚____________‛一个小女孩直直地盯着远去的风筝。
‚_________‛一个男孩急得直跺脚,‚_______。‛
还有一个男孩边追着风筝,边喊:‚_____________。‛
可是不管我们怎么呼喊,风筝还是越飘越远……
周老师,在孩子们充分感悟文本,领会文中之情以后,让孩子们说说还有哪些秋的声音。孩子们说了之后,周老师又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周老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二两小节的诗的形式,改写第三小节的诗歌,做到了学以致用。最后当当小诗人。来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此时,孩子们的情感是建立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之上的,水到渠成!
三、以激情为源,和谐对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课堂的生命力,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富有激情,点亮思维
在阅读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富有激情,以自己的激情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应当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达到的基本素养。有激情的老师每天都是新的,而在阅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眼睛都是发亮的。如周彩娣老师,(1)在课前热身运动的时候,是这样描述的:‚秋雨就像一把钥匙,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打开了秋天的大门。秋姑娘来到了我们的 身边,我们看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听到了她。‛很快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之中。(2)孩子们学习字词之后,周老师又是这样引导的:‚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让孩子们很乐意去读读课文,走进文本。(3)让我们走进这丰收的田野,让我 们一起带着这样的叮咛,这样的喜悦,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节小诗。(4)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呢?快把耳朵、心和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还会在哪里呢?……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话语。这些话语多么贴近孩子,贴近课堂。激情给学生带来的是不断的关注,积极的思考,丰富的体验以及深刻的认识。有激情课堂才是生动的。学生的影响是终生的!
2、互相欣赏,培养自信
“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对话应以尊重为前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方式与每个学生交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在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品味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师生对话中做到互相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孩子们读完第三小节后,周老师说:‚读得这么好,我也想来读读,我们合作吧‛孩子们听了之后,肯定是自信满满。孩子们写了小诗之后,周老师又是这样鼓励的:‘’
3、认真倾听,善于评价
教育经验证明,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一言一行,直接鼓励着或打击着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在教师这些随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迅速发现学生展示阅读体验时的闪光处与不足,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训练,提高学习能力。点评的重点是在朗读指导和发表见解中,评价要及时、到位。
(1)同学们真会听,尽管秋天的脚步轻轻,我们还是听到了这么多丰富而美妙的声音。
(2)指导读词语‚唰唰,唰唰‛时,周老师说:‚我们读这个象声词时轻一点,就更好听了‛孩子们听后,比之前更好了。
(3)孩子们写了小诗之后,周老师把它做成小绣球,这无意中是对他们的肯定,让他们有种成就感。
四、以话题为点,拓展对话。
由于有教师、学生与文本课前的对话,因此在让学生围绕对话主题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体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有价值的话题具有适当的深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况设计),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问题准确了,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性增强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偏离也就不会再出现了。徐老师整节课都围绕‚放风筝‛这个话题,让孩子们说说从哪里感受到了放风筝的快乐。话题集中有效,指向性明确。(课文学到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这节课孩子们根本没有去感受做风筝的快乐。)
周老师引导孩子们读课文时,给学生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思考,你在诗中听到了谁的声音。再如周老师,让孩子品味‚叮咛‛这个词时,周老师先让孩子们说一说它的近义词来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再问学生:‚你们得到过谁的叮咛?‛在孩子们体会的基础上,老师追问:‚这些叮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是关心,有的说是关爱,有的说感受到了温暖……这些都有效地激起了孩子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涟漪。所以学生阅读的结果往往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而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合唱的“多声部”。即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确实是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探讨,让师生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品位进入语言文字训练的更高境界,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节外生枝,更加精彩。
第五篇:节外生枝让课堂绽放美丽doc
“节外生枝”,让课堂绽放美丽
竹岐中心小学 曾月华
【摘要】“节外生枝”,指的是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生成性教学是反传统的预设性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课堂生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课堂情境千变万化,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灵活地加以运用,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为了使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教学的预先设计,牢牢把握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本文从爱出发,教师爱学生,也爱自己,把对学生和对自己的爱转化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在生成性教学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既让这样的语文课生动活跃,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在语文课堂上能享受到语文教学的情感魅力,还能完成预设的知识性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预设 生成
关注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战场,课堂又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已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谱写的一曲美妙的生命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求取真知,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激发生命热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把握好生成理念,就会让今天的课堂呈现出绚丽多姿。
专家指出“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生成问题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抓住生成,创造精彩呢?
一、加强生命意识,让“节外生枝”的课堂焕发人性的光辉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每一次的备课中,我们都有个环节要备学情,但我们备学情时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班、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群体特征,而难有对个体的关注。但在课堂上出现的却是个性飞扬、异彩纷呈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明确提出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郭教授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上每堂课时,加强生命意识,尊重这些幼小的生命,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多看看孩子们课堂上的细微变化,敏锐地抓住每个孩子有价值的问题,多想想“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去引”,并使之具有张力和辐射力,覆盖全体学生,使课堂效率更高,更丰富。而不是脑子里跳不出预设的情景,老想着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的内容,这样的课堂自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一文中记载了这样的事例:一位教师上课,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结构严谨有序。但是,当一名怯场的女学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时,这位老师竟一挥手:“别浪费时间了!”而在另一位老师的观摩课上,恰巧也有一位怯场的女学生,老师不仅耐心地听完了她不得要领的回答,而且后来又多次提出浅易问题指名她回答,终于使她逐步克服了怯场的心理。老师立即要求全班同学给以掌声祝贺。两位老师高下立判,而且,对学生的影响会十分的深远。
无独有偶,我也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位教师在上赛课时,因为借班上课,课堂上有两个学生因闹矛盾而在座位上你挤我,我挤你。课后,这个老师心情糟透了,对别人说:这什么班,这课怎么上云云。如果这个老师一直死守预设,抱着这样的理念,那么,什么课都会变得难上,要知道课是因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智慧而精彩的。
自此,我领悟到课堂中学生的情况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设,像这样“节外生枝”的情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可能学生会拒绝和教师进行交流,其结果不只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实现,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同样甚至更爱美的心。“教师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此言极是。
二、课堂亮点——燎原的星火
尊重学生是发现课堂亮点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端上桌子的都是好菜”,习惯于分析作品中的成功之处,缺乏批判的眼光。我们呼唤师生民主、平等,而往往忽略了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
话,表真情,只有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将孩子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动态生成”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建立积极的“生态环境”,即建立在师生双方真诚平等基础上的民主对话。我在执教《笋芽儿》一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突然站起来说:“我觉得竹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是她让笋芽儿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帮助笋芽儿茁壮成长的。”我当时一惊,但立即有了顿悟。接着,我让那个孩子吐露了她的心声:“如果竹妈妈事先不让笋芽儿穿上厚厚的衣服,她一定会冻坏的,竹妈妈是有远见的。”她又说:“其实,妈妈总是为我们着想,而我们却常常把她的好心当作‘阻碍自己长大的衣服’。”多深刻的思想,我不禁为她叫好。也许,在以后的教学中,她还会听到许多如此精辟的言论。
“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萨特语)每个人的梦是不同的,谁也进不了别人的梦境。把别人不知道的梦境与人交流,就会有许多另人耳目一新的听闻,于是,心与心产生共鸣,情与情产生交融,这便是课堂生成的魅力。课堂上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个别的行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种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抓住它,放大它,让个别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三、突发事件——危机中的良机
突发事件是课堂危机的一种。小学生天性好奇,遇到异常的天气,听到一阵脚步声,看到一只小飞虫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教师如果为了维护课堂纪律,压制学生,那么就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有经验的教师会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绪引回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我听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教师正在讲课,突然天色大变,狂风呼啸,乌云滚滚,电闪雷鸣,哗哗哗……大雨倾盆而下,学生坐不住了,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见到这情景,教师暂时中断原有的教学计划,顺应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趴在窗前尽情地观察起雨景来,学生十分钟后才回到位子上。老师问:“谁能用我们背过的古诗词来形容一下刚才的天气?”学生们争相答道:“山雨欲来风满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老师赞道:“好,‘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极为贴切。”“老师,我认为应该是‘白雨眺珠乱入窗’才对。”孩子们的思维越发活跃了。“改为‘乱
敲窗’更好,‘乱敲窗’说明了雨点大,而且雨点像个调皮的娃娃,好像也要挤进来和我们一起读书一样。” “老师,我也觉得‘敲’字好,好像在‘咚咚’地打奏乐器,真好听。”…… 改完诗,教师又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雨景和争论都写下来,不长时间,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习作便应运而生。
该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敏锐地感觉到要在这种情形下让学生安心地学习,可能性不大。于是他顺应小孩的好奇心,让学生观察雨景。也许就在小孩观察雨景时,教师发现这是训练学生作文的绝好时机。于是教师通过让学生背诗、改诗,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进行习作训练,巧妙地将危机化为教学良机。所以说课堂生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开发、利用。“歪理”下也许有大智慧,危机中也许蕴藏着良机。
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到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一位哲人。也许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却需要练就天才的眼睛。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应把握动态生成,创造精彩课堂。
参考资料:
1、《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叶澜
2、《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
3、《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 钱梦龙
4、《语文课程标准》
本论文已与2009年6月收入闽侯县进修学校、教学研究会论文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