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 短新闻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教案 短新闻两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学生分析:
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已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①外收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②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设计思想:
《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新闻类,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本设计力图体现新程理念,突出重点而不求面面俱到。努力实践语文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文: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多媒体)。
交流资料和感受:投影展示同学们在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介绍写作背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质疑解难,探究写作意图: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请学生阅读文,将对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指导他们开展小组交流,相互质疑。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重点研讨题:
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③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④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⑤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小结: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意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精彩语段赏读: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给人深深的震撼。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
教师读第9、10两段,引导学生品位文中那令人窒息、震颤的感觉。
谈收获:着重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和写法两方面谈谈自己学了这则新闻的收获,进一步把握文,并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教学总结:
多媒体配乐显示警句: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链接外: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题。
①二战时期,在一座纳粹集中营里,关押着很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是妇女和儿童。他们遭受着纳粹无情的折磨和杀害,人数在不断减少。
②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和她的母亲一起被关押在集中营里。一天,她的母亲和另一些妇女被纳粹士兵带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人们知道,她们肯定是被杀害了。因为每天都有人被杀害,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到第二天。但当小女孩问大人们她的妈妈哪里去了,为什么这么久了还不回来时,大人们沉默着流泪了,后来实在不能不回答时,就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了,不久就会回来了。小女孩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和询问,而是唱起妈妈教给她的许多儿歌,一首接一首地唱着,像轻风一样在阴沉的集中营中吹拂。她还不时爬上囚室的小窗,向外张望着,希望看到妈妈从远处走来。
③小女孩没有等到妈妈回来,就在一天清晨,纳粹士兵用刺刀驱赶着,将她和数万名犹太人逼上了刑场。刑场上早就挖好了很大的深坑,她们将一起被活活埋葬在这里。人们沉默着,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着每一个生命。面对死亡,人们在恐惧中发不出任何声音。
④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被纳粹士兵残酷地推下深坑。当一个纳粹士兵走到小女孩跟前,伸手要将她推进深坑中去的时候,小女孩睁大漂亮的眼睛对纳粹士兵说:“刽子手叔叔,请你把我埋得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纳粹士兵伸出的手僵在了那里,刑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抽泣声,接着是一阵愤怒的呼喊……
⑤人们最后谁也没能逃出纳粹的魔掌,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
⑥暴力真的能摧毁一切?不,在天真无邪的爱和人性面前,暴力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刽子手们在这颗爱的童心面前颤抖着,因为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粹
颤抖
选文第②段的画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选文第④段中加点词“残酷地”可否删去?为什么?
在第⑤段“但小女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却撞痛了人们的心,让人们在死亡之前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这句话中,如何理解“撞痛”这个词的含义?
结合选文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谈一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短新闻两篇之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短新闻两篇之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从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写作意图。
2.了解侧面描写的衬托作用;
3.感受记者对法西斯的满腔激愤,用眼前所见的实物实情,痛斥了令人发指的德国法西斯暴行。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导语
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用多媒体画面导入新课。(所播放的影片氛围与课文相似,学生们容易产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交流资料和感受:
投影展示同学们在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边看图片边介绍边谈感受。教师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使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寻找共鸣点。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陆军司令希姆莱下令在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所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一百多公里,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试验室。他们挑选了许多被关押者进行医学试验,如试验便捷的绝育方法,对孪生子女进行活体或尸体解剖等。纳粹分子对被关押者进行筛选后,将身体强壮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将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母亲杀害。为此,集中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在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6 000具尸体。纳粹分子在这个集中营内用各种行刑方法杀害了约400万人,大部分为犹太人。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拿到德国出售。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947年7月,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揭露纳粹战争罪行的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战争”。每年有数十万人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被纳粹迫害致死的人。
2000年5月,世界上最后一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幸存者告别了人世。随着他的离世,带走的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苦难记忆,因为他是奥斯维辛──那个人间地狱的最后一个犹太见证人。不过,尽管记忆可以消失,但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迹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三、介绍写作背景:
1958年,《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常驻,他到布热金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之中,他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写出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8月31日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阅读课文,积累较生疏的字词,并思考:新闻是关于新近所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要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嬉笑(xī):笑着闹着
嘻嘻哈哈(xī):①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②形容不严肃或不认真。坐落:土地或建筑物位置(在某处)。
座上客:指在席上的受主人尊敬的客人,泛指受邀请的客人。
纳粹(cu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所谓“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是以希特勒为头目的最反动的法西斯主义政党。纳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缩写Nazi的音译。
废墟(xū):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吹嘘(xū):跨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窒息(zhì):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祷(dǎo)告: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五、合作学习,围绕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请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引导重点讨论下面问题。
1.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结尾处:“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几句话该怎么理解?
明确:这儿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打闹,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匹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郁的色调才是它最相匹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3.作者在写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 明确:面对死亡,许多人都目光呆滞,惟有她――一个年轻的姑娘,青春可爱,温柔地笑对一切,或许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还闪过美好的理想,但是却无端地被杀,这更反衬了法西斯分子的残忍,无人性,他们真是一群疯子。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是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总之,她的特殊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罗森塔尔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处处都是罪恶处,突出纳粹分子在这里犯下了滔天罪行。
5.阅读新闻,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些细节。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试从本篇新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在写人的文章中,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可以有效地突出人物的性格,也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篇文章中,细节的运用使得所描写的事件更加深刻,发人深省。比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很值得关注的细节。“雏菊花”是什么?“雏”是年轻的新的生命。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再譬如,当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们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为什么会羞红了脸?因为在这里人的尊严受到冲撞。见微知著,在这里作品不仅展示了二战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场景,更通过展示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做深层次思考。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得到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那就是愤怒。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7.《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说明: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明确: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相对客观的报道,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报道。
六、小结主题:
本文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从看似平静的叙述中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死难者的悼念,对德国纳粹暴行的沉重控诉,和对自由、和平、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七、写作特色
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视角独特。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写主观感受。有的是借景抒情,譬如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譬如第一段所描绘的美好、和平的景象却令人觉得可怕,还有“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和控诉: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作者还善于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譬如,“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无不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自主查找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迅速将学生引入影片所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对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恨,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
(播放视频同时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瓦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本文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问题探究
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景物描写,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 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因为与常见的新闻不同? 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4、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
写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好处是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5、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二十多岁、可爱而美丽的姑娘。对于其他受害者,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只有这位姑娘被惜墨如金的新闻记者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加以描述,“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在《小狗包弟》中,巴金选取了聪明、可爱、对人忠诚的小狗作为控诉文革、忏悔自责的主要载体和对象„„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小狗等等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7、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8、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请你写一段100字以上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怒,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化传承与理解: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远离战争,抵制暴力与罪恶,热爱和平的思想。【学习重点】
1.分析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预习说明】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梳理文章结构,划出本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部分。
3、根据以往所学,小组讨论本文的独特之处。【知识链接】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nínɡ)
纳粹(suì)
焚尸(fén)
雏菊怒放(chú)B.婆娑(suō)
嬉笑(xǐ)
撰写(zhuàn)
明媚温暖(mèi)C.沼泽(zhǎo)
凋谢(diāo)
废墟(xū)
步履蹒跚(lǚ)D.戕害(qiānɡ)窒息(zhì)
祷告(dǎo)
销声匿迹(lì)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实验。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篇世界新闻大奖作品,导语部分是
,背景部分是,主体部分是,结语部分是。
二、文本探究
1.本文主要写了哪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奥斯维辛集中营 杀人工厂 人家地狱
2.走近纳粹的杀人工厂,作者并没有直接写纳粹是怎样残害“囚徒“的,那么他到底写了什么,仔细阅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参观者的参观路线: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除此以外还写了什么?参观者的主观感受。
作者如何表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的:通过人们参观时的动作、语言、表情变化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们看见的东西呢?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拓展延伸
3.除了独特的视角以外,本文还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你? A.细节描写
找出相关描写,说说作者写这些细节是要表现什么?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控诉,美好的生命曾在这里毁灭;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
B.这不仅是细节描写,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再找一例。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c.语言上的特色
作为一篇新闻,却反复说“没什么新闻”
明确:这个“人间地狱”早已不值一提,它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噩梦,每次提及不外乎是令人窒息的罪恶,一批批参观者在奥茨维辛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感受的都是同样的震惊、窒息、愤怒。
这就是本文独特的语言魅力,简洁含蓄而又富有表现力,请试着再举一例。明确: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 题: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婆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4.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而这篇新闻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而本篇新闻时效性不强。作为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本文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大家分析一下一篇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能获得大奖?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结束语: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问题:“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司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奥司维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吸取教训呢?惨象,够了,鲜血,够了,这一切一切都够了,今天也让我们用这个词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四、学以致用
假设某电视台要播出“奥斯威辛系列”栏目,请你为此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6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儿,再去看看令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课异构”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下营中学
高一语文组:孟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