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
目的:
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系时事。重点:
筛选信息、理解背景材料的作用 难点:
分析原因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新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的文字,迅速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短新闻两篇就属于消息。一般来讲,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叙述的层次和段落,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是了解新闻的结构,提取重要信息。【朗读课文】
朗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讲授新课】
(一)解题
请问题目有几层含义?
两层。一层是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一层是英国撤离香港(或说:香港结束英国殖民统治)。
(二)理解导语
1.第一段我们称之为导语,请问在导语中,作者交代了哪个重要事实?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2.作者指出这个事实的什么意义?
标志着英国撤离香港。
(三)理解主体部分
1.第二到倒数第二段是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展开,我们叫它为新闻的主体。请问主体部分写了哪些重要事实?分别发生于什么时候?有哪些意义?
(1)6月30日下午4时30分,举行降旗仪式。(2)4时40分,彭定康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3)6时15分,举行告别仪式。(4)7时45分,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5)6月30日最后一分钟,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6)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升起。
(7)7月1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2.对于有些事件,作者还指出了意义,请找出来。
(1)意义是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3)象征英国管治结束。
(5)表明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6)表明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四)分析结尾
1.最后一段是新闻的结尾,起总收全文的作用,常与导语呼应,最后升华主题。这篇新闻的结尾告诉我们哪些重要事实?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从1841年1月26日开始,于1997年7月1日结束。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英国人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开始对香港殖民统治;英国人现在又乘船离开香港,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关键词语:“从海上来”“从海上去”)
(五)分析背景材料
这篇新闻在叙述事实的时候,还加入了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指新闻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条件,以及它和其他相关材料的各种联系。如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第4段就是背景材料,请问这段背景材料起到什么作用?
这段背景材料交代了港督府的历史,并由它成为历史遗迹表明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成为了历 史,彻底结束了。【探究】
作者称告别仪式为“日落仪式”,为什么说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请结合文本和历史知识回答。
①告别仪式在晚6时15分举行,这时是日落时分。
②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在全世界拥有殖民地,而香港是它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而香港的回归标志着在香港,英国的殖民统治彻底结束。【小结】
新闻的结构呈倒金字塔结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新闻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五个部分。
标题表明重要事实,有的标题揭示重要意义;导语揭示信息的内容核心;有的新闻有背景材料,介绍事实产生的历史条件、环境等,对新闻事实起到明注释等作用,背景材料的位置不固定,可以穿插在导语中,有的出现在主体中。有的新闻有结尾,起收束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我们读一篇新闻,需要提取的重要信息是新闻事实和事实的意义。【作业】
典中点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 英国撤离香港(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举行降旗仪式 殖民统治结束 离开了港督府 统治成为历史 告别仪式 彻底结束 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甲板
第二课时
【复习】 新闻结构特点和新闻内容
新闻结构特点是呈倒金字塔结构,内容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朗读课文】
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讲授新课】
(一)分析导语
1.第一段叙述了一个什么事实?
布热金卡居然阳光明媚,白杨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2.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事情是最可怕的?
因为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
(二)理解主体
1.第3和第4段介绍了背景材料,核心内容是什么?
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纳粹在这里进行了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各种实验。2.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
①毒气室 ②焚尸炉 ③女牢房
④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 ⑤贴有囚徒照片的长廊 ⑥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3.参观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①特别恐怖,终生难忘。
②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③惊惧万分,浑身发抖。
④庆幸没有他没有打开门,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⑤她在想什么呢? ⑥感到窒息。跪下,画十字。恳求离开。【探究】
1.第8段写道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请问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使参观者终生难忘?
①毁灭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与象征生命的雏菊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②纳粹的暴行能够残害生命,但不能阻止生命的进程。
2.第6段写道:“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可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呢?
纳粹的暴行让作者产生写作的使命感,必须写文章来揭露纳粹的暴行,纪念遇难的人们。【作业】
典中点
【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居然阳光明媚 毒气室 特别恐怖 毁灭生命 生命 白杨婆娑起舞 焚尸炉 浑身发抖 对比 儿童追逐游戏 女牢房 惊惧万分 不能阻止 曾经是人间地狱 不育试验的地方 庆幸 揭露暴行 杀人工厂 长廊 想什么呢 纪念 集体屠杀 地下室 感到窒息 做各种实验
第二篇: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思考: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2、品赏重点: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一、整体把握
《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旗仪式;0点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0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比如,参观者心情是沉重的,所以一开始都是“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像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再如,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参观者竟然“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从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见当年的残酷景象。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如何教,难题不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而在教学过程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一篇特写消息,根据教材单元教学要求并结合课文的特色,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及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3、体会课文标题的新颖性。然而,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呢?如何设计才能体现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的要求呢?本人在反复的构思、实践和吸取多方的经验之后,得出这样的体会:用“比较”的方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学起来觉得轻松。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一分钟的时间对新闻的概念、要素、特点和结构进行回顾一遍。
其次,给学生五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接着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照片资料,以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其次,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2〉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这两个问题能概括上述学习目标,问题解决完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也就完成了。
这两个问题重点探讨第二个问题。本人根据课文内容改写一篇一般性消息,作为资料印发给学生,主要是为了跟课文(特写消息)作比较,让学生从两者中找出主要表达手法上的区别。接着探讨课文在描写上是如何体现细致这个特点的,也就是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如何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的。这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老师只需点拨和归纳。通过学生的分析和老师的归纳,学生不仅领会到特写消息和一般消息的区别,也掌握了特写的表达技巧。以上是课文特色表现之一。
课文特色表现之二是含蓄的语言风格。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自己说。
课文特色的第三个表现是标题的新颖性。这点也是通过举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另外补充一点,课堂上要强调朗读,对描写精彩的语句,体现含蓄语言风格的语句,要求学生朗读,根据教学过程,长的齐读,短的个别读,让学生从自己读或听别人读的过程中去得到体会。
以上两个问题探讨完毕之后,老师做个总结。最后用剩下的十分钟时间做四道练习题。
总之,整个过程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充当引导的角色。以下是本人的课案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具使用】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导语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复习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3、消息的特点:
1〉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2〉短:消息要求短。3〉快:时效性4〉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5〉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正标、副标题)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感悟(五分钟阅读课文;看香港回归照片。)
三、请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中有哪些关于现场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找 ①学生齐读)
1、课文有哪些特色?(比较阅读)
板书:
1、描写清新的可视性
细致 现实场景的描写 生动的可听性 富于动感 鲜明的色彩感
2、语言
含蓄 用事实讲话:现场与背景相结合(让学生找出体现含蓄的语言风格的语句,并且③学生齐读)
3、标题 新颖
1、描写细致 细致:(举例比较)
①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细致的程度:(举例比较。提示:如何体现从多个角度——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等去进行描写。)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0点左右: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4时40分: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
2、语言含蓄:(比较和体会以下例句)
①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②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英帝国的太阳在中国的领土上空永远落下了。
标题1: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2: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美结束(本人根据课文改写的一般消息的标题)
标题1: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总结
四、积累与巩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旗帜(qí zhì)掩映(yan yìng)瞩目(zh? mù)展拓(zhan tuî)冉冉升起(ran ran)凝重(níng)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绪幕的。()(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题目(能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新,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必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1.运用网络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2.利用在线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前准备】
抽样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学生感触比较深的句子进行排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 预设:
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
三、细部揣摩:(环节一)讨论探究:
课前准备:请同学们预习,并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每个学生写3—5句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针对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做在线讨论,将自己对该细节的感悟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发表议论。并让在座的同学对评论做出一个简单的评议与总结。
(环节二)在线思考: 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它和你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奥斯维辛有什么?为什么要写下这一篇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
明确:记者的使命,使得作者不得不写下该文。作者参观后觉得不应该让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的惨案成为旧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引起世人的警戒。通过文章,作者希望我们牢记灾难,铭记历史。因为忘记苦难就是新的苦难的开始。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教师总结:细节描写是耐人寻味的。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四、拓展延伸: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社会价值又在哪,能不能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颁奖词?
范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五课堂小结: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①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②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奥斯威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威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第三篇: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2把握本文结构特点,.学会提炼主要新闻事实。
3体会本文的独到之处(新闻背景的运用,语言含蓄庄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以及对香港回归现场气氛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 学生的爱国热情。
2.培养阅读新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结构,掌握其写法,关注社会,增强爱国意识。2.筛选新闻信息,把握和理解本篇文章所用的新闻事实(现场)和背景材料。
教学方法
速读、品读、感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配以多媒体视频、图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知识。收集香港回归的图片影像和报道。2.查找资料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写新闻的特点。
3.通读课文,按照新闻的结构划分本文,并理清本文的叙事线索(提示:注意时间的变化和升旗仪式的次数),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讲解: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6 月 30 日的交接仪式更是吸引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那么本文是如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在报道此事的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呢?(观看视频,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学生回顾)
新闻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的手法,以描写为主要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报道的事实再现在 读者面前。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概括结构内容
< 设计意图 >:从文章的结构形式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典型的新闻特写,有导语、主题、背景、结语。有此知识储备的同学,能够从导语中快速用一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回答。
明确:(1)导语(第 1 自然段):香港末任总督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作用:点题、揭示文章主旨。)
(2)主体(第 2~10 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3)结语(第 11 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
2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 年 6 月 30 日
下午 4点3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 4点40 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 6点15 分 添马舰军营东面的 英国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23点59分(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7月1日 0点1分(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月 1 日 零点 40 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 1997 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 4 点 30 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一次降旗)场景二:下午 6 点 15 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二次降旗)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第三次降旗,中国升起)
场景四:零点 40 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研讨与练习一 p43)
<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第 4、7、11 自然段。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 156 年统治的 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四.深入探究,揣摩语句: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 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尾段“156年5个月零4天”与首段“150 多年”的不同,为什么这么精确呢?
明确:这对我们民族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两个方面来看,于祖国而言,这是朝思夜想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苦苦守候的156 年5个月零4天,这是饱受熬煎的156年5个月零4天;于香港而言,这是漂泊流浪的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历经艰辛的156年5个月零4 天,这是备受凌辱的156年5个月零4天。所以必须精确。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
短短十三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失色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感,隐藏其中。
3.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有几层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层,实指虚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这标志着英国彻底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中华民族一雪百年国耻,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如果将标题调整语序,就成了,“不列颠尼亚”,别了。比较调整前和调整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倒装。意在强调,我们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百年的屈辱一扫而光,隐含着一种自豪之情,一种骄傲之情
五.拓展延伸(体会感情,课外完成)
1.设置情境,如果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现在要向全世界播报这一重大新闻,你要怎么播报呢?
明确:严肃庄重。重大新闻,不可不严肃;伟大时刻,不可不庄重。请同学把整篇新闻播报一遍。.现在把这篇11个段落的新闻压缩为100字以内的消息,在整点新闻播报。
明确:就最重要的事件变成短新闻,最重要的当然是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截取第8段两句的后一句,第9段三句的第一句,合成两句话新闻。再进行播报。体会其中的激动欣喜自豪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将感情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作方法。
2、细心领悟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一 导入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一些见证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图片和文字,烘托气氛,让学生先动情,为课文讲解奠定感情基调,帮助学生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背景知识介绍:
说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大家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距离省会克拉科夫60公里,这样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能够闻名于世与奥斯维辛集中营有极大的关系。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目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杀人工厂,从此德国纳粹惨绝人寰的杀人政策就此展开。(展示两张外景图片)
三、整体感知
既然这是一则短新闻,那它肯定有新闻的基本结构。这则新闻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明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简介今天的布热金卡。第二部分(第 4—6 段),交代写作缘起和心境。
第三部分(第 7—15 段),具体的游历路线及游人的表现。第四部分(第 16 段),呼应标题与开头段,突出主题
四、深入探究:细节鉴赏
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这些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为何,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还要写 下这篇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呢?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这则新闻的细节描写。
1、首先来看导语部分:找同学为大家读一下第一二自然段: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又连用四个“不该”,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么美好的一切?有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明确:a、写作手法:对比
b、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作者无法接受
C、以此告诫读者毋忘历史
启发:a、美好的景色与历史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一踏进集中营,看到和平美好的景色,这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b、虽然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曾经的苦难,作者借此告诉读者毋忘历史。
2、再看新闻的主体部分,有这样两个句子:
第八段:“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第十四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明确: a、“雏菊花在怒放”,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这是本该是个很细微、很不起眼的地方吧!可是作者为什么又特意把他提出来,做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呢?把雏菊花和“毒气室”、“焚尸炉”联系在了一起,一边是栽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生命会永不止息的顽强抵抗下去,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b、在西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 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德国纳粹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 人们成为纳粹刀姐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同时也说明在集中营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血腥和罪恶,毫无净土可言。
五 拓展延伸
以上我们分析了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同时强调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什么既然没有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报道后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大奖?大家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
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
2、但为什么又要写,报道了这篇新闻?(启发:第6段)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 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3、突破“客观叙事和零度写作”(出示颁奖词)
六、结语
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岁月也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的惨剧就像一幅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默默地提醒着我们—毋忘历史,珍惜和平。电影推荐:《辛德勒的名单》
第四篇:13《短新闻两篇》教案
《短新闻两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
【重点、难点】
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相关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2~3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写一篇香港回归的感受。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3、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生答略)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回顾关于新闻的文体知识:新闻六要素(5个“W”和1个“H”)、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瞩 凝 督 荆 舰
2、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陈迹:过去的事情。瞩目:注目。
三、分析课文
1、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2、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
下午6点15分 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
东面的广场 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
中国南海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5、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6、在改写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本文时间的表述非常精确,但表述形式不一致,为什么?
7、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四、文本质疑
五、小结:
1、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3、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板书设计 :
(特写)一 傍晚降旗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 交接仪式
三 子夜告别 感悟→情感
四 零点40分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设计思想】
实现新课标下三维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思考的层次,结合当前时代,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提升到对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的罪恶,激起理性思考。
【重点、难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想】
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准备】
1、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馆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
2、对“新闻的客观性”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
【教学流程】
一.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2.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3.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二.引导学生通过此文独特的新闻视角认知其控诉价值(整体感悟新闻内容)1.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师生间会明确为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三.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 1.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我们一起来读从P50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各举一例)2.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3.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4.“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5.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6.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7.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学生体味:“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师生共同总结
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沉默一分钟)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六.作业(两选一)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2.看了《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两篇新闻后,请课外自己再补充材料,谈谈对此的看法。
附1:奥斯维辛委员会柏林集会 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2:01 新京报
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前为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准备.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左)抵达本次纪念活动的举行地点奥斯维辛的情景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附2: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 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20:17 文汇报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槛前,日本到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还是继续与撒旦为伍呢(本报东京1月26日电 文/本报驻东京记者 丛云峰)
第五篇:短新闻两篇教案[最终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学过的《新闻两则》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引出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新闻标题比较特殊,在快速阅览中可以迅速提取本篇新闻的中心内容。
导语也是概括新闻标题的主要内容,但较之标题更为细致,较之主体略显简洁。导语与标题的区别在于,标题更倾向于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导语更倾向于提炼文章的中心内容。
二、整体对比
将《别了,不列颠尼亚号》与《香港回归》作一个对比。
《香》一文零度写作,完全客观描述事实。《别》则是用一个旁观者,亲身经历者的角度与感受去写。具体表现在:
1.标题。标题表面上是查尔斯王子与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际上是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2.暗示性线索。(时间为明线)其一,事件线索,三次降旗,第一次是港督旗帜降下,标志再也不会有港督来港。第二次是每一天的降旗,暗示香港回归祖国。第三次是子夜时分的降旗,标志英国的彻底撤离。以回家探亲的撤离为举例,体验其中的感情。
其二,地点线索。视角从港督府到“威尔士亲王”军营,再到英军添马舰营区。最后到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上,最后远至南海至消失。作用:作者作为一个“目击人”亲自一步步将英国殖民者送离香港,更加突出英国撤离的悲伤与国人的喜悦。以送爸妈上班为例体验。3.讽刺意味的语句
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3),停泊在„„日落仪式的背景(5),“威尔士亲王”(6),“从海上来,从海上去”(最后一段)
三、观看港督离港的视频
四、思考一个问题:有这么一则新闻,标题是:苏格兰将脱离英国,英国面临分裂局面。事实是苏格兰享有投票权去决定是否留在英国,是合法的,这样的标题有什么作用?(留给下节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下午4时30分
告别仪式
第一次降旗
晚7时45分
告别仪式
第二次降旗
子夜时分
交接仪式
降旗与升旗
零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1.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刚刚学完《别了,“不列颠尼亚”》,它在选材方面特别新颖,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当时的美国也引起极大轰动,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文章。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介绍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
三、课文讲解
1.看了视频和课文以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又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①“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②“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③“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④“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⑤“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⑥“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4.文章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呢?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明确:“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以及法西斯的暴行。
6.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
明确:一开始,作者就通过震撼人心的议论写出了布热金卡这个地方充满恐怖、阴森、惨绝人寰。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资料,介绍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多么阴森恐怖,而是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7.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四、总结
历史不断发展,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