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2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从叙事特色、情感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总结两篇新闻的异同,以进一步提高对新闻的鉴赏能力。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从叙事特色、情感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总结两篇新闻的异同,以进一步提高对新闻的鉴赏能力。
难点: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真正的新闻工作者,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拈出那些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摆到读者面前,存留给历史。下一回基层,逛一回市场,走一趟路,对一番话,读一本书,总能有所发现,有所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新变化都不能逃脱其眼睛,这才是称职优秀的记者。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品赏《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完全称得上“新闻”的东西。
二、比较阅读赏析
教学板块之一:朗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倾向
1.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比较两篇新闻所表达的情感倾向。
2.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课文中的主要段落,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第四、五、七、十、十一自然段,要求读出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殖民统治者的蔑视和对香港回归的欣喜、自豪;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第一、二、五、九、十、十一、十三自然段,读时语气要庄重、节奏要迟缓、心情要沉重。
3.请各小组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归纳两篇新闻所表达的情感倾向。
提示:《别了,“不列颠尼亚”》描写的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天以英方活动为主的情景,报道借景寓意,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抒发了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之后炎黄子孙的自信、自豪、兴奋、振奋的感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貌似没有什么“新闻”的一字一句里,饱含着人们对纳粹分子大肆杀戮、残害无辜的带血噙泪的控诉,回荡着人们对和平的阳光、宁静的绿阴的情真意切的呼唤。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分析归纳
1.引导学生从两篇新闻的叙事特点、情感抒发、结构布局三个方面来分析归纳相同点。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叙事特点:两篇新闻都与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采写的是二战期间的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纳粹灭亡14年以后的游客参观集中营的所见所闻所感。由于时间跨度之大,历史意义之深远,两篇新闻的作者均采用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或借景寓意,或对比引申,或铺垫映衬,给读者以现实的亲临和历史的厚重之感。(举例均见“文本解读”部分)
②情感抒发:历史性的重大事件,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总是有太多的感怀要抒发。怎样抒发?如果是文学创作,可以想象、夸张等各种文学表现手法多管齐下。而作为新闻报道,两文的作者都深谙新闻与文学的区分,对文学手法的使用保持谨慎,抒发情感节制有度,让客观叙述的事实说话,若必须作出是非取舍的评价,也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③结构布局:两篇新闻都注重开头和结尾的设计,体现了首尾呼应的布局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以港督告别落笔,又以“不列颠尼亚”离去收尾,一气呵成,不仅使新闻在形式上更为完美,而且使新闻的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引起回味与思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以“最可怕”的阳光明媚、白杨婆娑、孩子追逐的景观切入,又以同样的景观收束,不过节奏趋于轻松,语调已经缓和,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深层的反思。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就情感抒发、结构布局两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
3.各小组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争辩、补充、总结。
①情感抒发:《别了,“不列颠尼亚”》寓情于景,借景生情,用客观的事实说话,用真实的描述表情达意。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有不少笔墨写参观者和作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将记叙、描写、抒情融为一体,直白而不直露,简约而不简单。
②结构布局:《别了,“不列颠尼亚”》以时间为顺序,以英方的活动为线索,以港督告别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离去作结,起伏跌宕,制造出层层递进的结构。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以空间(参观的场景)为顺序,双线展开,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两者交织,渲染沉重、肃穆的气氛。
第二篇: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3
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新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
3.强化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人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新闻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难点: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阅读和写作新闻
教学板块之一:了解新闻——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
包括以下内容:①新闻的定义;②新闻的特征;③新闻的类型;④新闻的结构。
教学板块之二:研读新闻——在课文内拓展训练
《别了,“不列颠尼亚”》:①在选材上有何独到之处?②“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时刻。”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①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请你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教学板块之三:写作新闻——向课外拓展训练
1.按小组,任选一项内容,在课外进行采访练习,并整理成书面稿件。
①采访校长,了解学校发展规划。
②采访本校一位学有所长的同学,了解他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2.任选一项内容,写一篇新闻报道。
①中国女子汽步枪射击运动员杜丽于北京时间2004年8月“日下午4时30分摘取了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
②当红的世界著名的美国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凯莉于2004年6月28日晚在上海大剧院首场演出,盛况空前。
【相关链接】
有关背景资料
1.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九十九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1997年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2.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尔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津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篇: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1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
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采写具有历史性的重大事件,可报道的内容、场面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这就要求记者穿越时空隧道,用在新闻发生现场独具慧眼捕捉到的细节、材料,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现场画面,以朴实无华的动态语言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读者。如此说来,非优秀记者不能为之。短新闻两篇的记者的的确确地做到了。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与两篇新闻有关的文体知识和背景资料。
2.引导学生阅读两篇课文,理清思路结构,体味情感倾向。
三、品读鉴赏
《别了,“不列颠尼亚”》提示: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阅读以英方活动为主的情景描写部分,仔细分析作者是如何把现实和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详见“文本解读”部分)。
方法:点评法
1.课文第四自然段既有现实场景的描写(如:“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又有历史背景的交代(如:“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成为历史的陈迹”),穿越时空,借景寓意,对比引申,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记者还特别注意到以色彩增强文章的“视觉效果”:绿色的树丛、白色的港督府,一“绿”一“白”,反差强烈,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课文第七自然段描写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广场上灯光渐暗”,作者话锋陡转: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和他的士兵在港岛升起了英国国旗;只一笔提及,旋即拽回思绪: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现实与历史在这里聚合,新闻与背景在这里粘贴,记者准确、客观地摄下了历史性的一幕,用真实的场景和可靠的历史背景表达着丰富的情感。
3.课文最后一段,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只有一连串准确、具体的数字和两个司空见惯的动词“来”、“去”。然而,就在这看似不动声色的描写中,却显示出语言的张力。这不仅是一段精彩的结语,更是一个代表历史趋势的结论,是透过这个事件对历史规律的理性认识,其中传递出中华民族这一特定时刻的自豪感,从而赋予报道以精魂。也许,从这样一番话更容易理解新闻与历史在哪里、以什么方式勾连在一起。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品赏的重点放在: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品赏一: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品赏二: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品赏三: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第四篇:高一语文短新闻两篇教案5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学 祝雅茜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课时】
拟定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2、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⑴ 什么是新闻。
⑵ 新闻的特点。
⑶ 新闻的结构。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⑴ 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⑵ 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
⑶ 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分组讨论问题。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⑴ 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地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⑵ 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⑶ 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
(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
(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七、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第五篇:短新闻两篇教案2
短新闻两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
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
二、回答问题。
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思考: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
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
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
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
思路点拨
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
二、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
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埃?姆?罗森塔尔
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二、作家作品
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
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
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
四、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
2、品赏重点:①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
②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
③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
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六、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