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城市就业”观之原因分析
大学生“城市就业”观之原因分析
摘 要: 本文以大学生择业地域选择的调查研究为切入点,以反映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偏向于城市的“城市就业”观念,从传统思想观念、城市发展优位、学生个人发展空间、就业保障机制、高校专业设置五个方面分析这一观念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择业地域 城市就业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今,这一问题已经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就就业地域而言,可大体分为“城市”和“基层”,因本文研究需要,对“城市”和“基层”分别做以下界定:“城市”是指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等的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随着人类文明形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别于乡村的高级聚落。具体来说,包含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基层是指有别于“城市”的县级城市、乡镇及农村。笔者以“你未来择业首先选择哪些地域”的问题对三亚学院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287份有效问卷,其中76%的学生首选大城市,14%的人选择县级城市和乡镇,7%的人选择农村,3%的人选择其他。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地域首选城市趋势较明显,这就是大学生择业观念中的“城市就业”现象。
“城市就业”现象与“基层就业”现象相对应,具体指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首选地域为本文界定的“城市”,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以自己就读学校所在地为标准,选择同等级别的城市,如在海口市某大学就读的学生选择去昆明市工作;另一种是以自己就读学校所在地为标准,选择更高级别的城市,如在海口市某大学就读的学生选择去上海市工作。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思想束缚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
城乡户籍制度的划分、城市农村二元经济格局局面的形成,导致大部分城镇及农村学生产生通过读大学走出小地方,走向大城市改变自己命运的“鲤鱼跳龙门”的思想,形成向往城市、憧憬城市生活,重“城市”、轻“城镇农村”的观念。他们去城市学习并融入城市生活,脑海中往往会形成“这才是生活”的想法,同时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人生信条,以至于在择业时想留在城市。另外一部分出生在城市的学生,他们从小享受着城市带给他们生活的便利及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往往会形成“城里人”的自豪感,甚至瞧不起“乡下人”,在择业时,他们不愿意离开城市,更不愿意深入到基层工作。
二、城市发展优位带来更好的就业发展
城市发展优位是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包括城市地理优位、城市交通优位和城市资源优位,也就是说,地理位置优良、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的城市将率先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必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及更广的就业平台,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往往更容易在社会资源丰富、用人单位密集、就业岗位充足、信息更新快捷的城市找心仪的工作及较好的发展机遇,所以大部分学生更加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再有,城市与基层的工作环境存在差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并且大城市往往与国际接轨,形成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总之,城市在体制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生态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水准等方面要优于城镇农村,因此更加吸引大学毕业生择业选择。
三、基层缺乏发展空间且机制尚不健全
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文件,各级政府以此为基础,制订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着实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实施情况和反馈意见来看,仍然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虽然各种优惠和激励政策很明确,但在实际实施中,由于缺乏保障机制,以至于这些优惠和激励政策形同虚设;二是激励和保障政策缺乏长期实效,往往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来基层干两三年,拿到相关优惠政策就离开的情况;三是地方政府难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安家、福利待遇、人事户籍等切身相关利益问题;四是基层缺乏必要硬件支撑和软件环境支持,不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才华施展的舞台,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来此就业。
四、城市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城镇农村更有保障
不可否认,相对于城镇农村,城市是集财政收支、文化交流、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机遇、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于一体的“高级聚落”。城市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更加有保障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层面,这些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并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具体来看,城市与基层的收入存在悬殊。城市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部分人才在基层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以至于同样的工作在城市可以获取高额的收入,而在基层只能获取温饱收入,例如: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平面设计师等。就其他一些社会保险制度和保障机制实施情况来看,城市实施力度更大、实施范围广,总体而言,比城镇农村更加有保障。
五、高校专业设置呈现城市指向性的特点
对大学生而言,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知识结构和就业取向。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明显带有城市指向性,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大学生接收知识和掌握技能往往带有城市专用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若要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施,从减少人力资源损耗角度考虑,大学毕业生必须选择城市就业,或者说拥有这种知识技能的学生并不适合在城镇农村就业。此外,很多高校在开设新专业时,往往优先考虑就业率较高的新兴技术专业、交叉学科专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专业、边缘学科专业等,而这些专业恰恰是城市发展所需要而基层不太需要的专业。
参考文献:
[1]罗澍伟.城市、城市理论与城市史[M].城市史研究(17一18).大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李胜贤,郭忠孝,李晓安.大学生城市化就业问题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之分析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之分析
在这个约二十岁的年纪,我们的内心可能都会有着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于是,我们急促的寻找一个视乎适合我们的人来恋爱。满足我们对爱情的好奇。但是真的是爱情吗?或者说爱情是什么?大部分的大学生可能都不知道,可能有极少部分的人觉得自己了解,可是就只凭我们的这个年纪和阅历,真的能懂多少呢。
很多的书籍中都描写过爱情。在我们高中那个对爱朦胧的岁月。书中为我们这些初次涉足“社会”的“牛犊们”描绘出了爱情的象牙塔,圣洁而令人神往。而我在这里要谈的是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对爱情的认识、观点至今仍引发人们去争论和思索。
如今的大学校园,情侣出动不再是亮点。因为几乎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你都可以看到这样明媚的阳光,欢笑的身影。很多的人是因为好奇,又有些学生是因为看别人在恋爱,于是自己也想去尝试。更有些同学则是听学哥学姐的谆谆教导,在大学里应该来一次罗曼蒂克的恋爱。其实很多的大学生即使在恋爱,但是他们对大学四年的爱情大多持不相信态度,这说明,他们有十分实际的价值观,当我问及为什么谈恋爱时大多数人表示因为心里空虚想找个伴。正是因为大学期间无聊空闲的时间太多了,他们为了平息厌倦,所以选择谈恋爱和网络游戏。那么他们谈恋爱的理由又是什么呢?大多数人仍然因为“错误”的理由进入这种恋爱关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终止寂寞、填满空虚、带给他们自己爱,或者有个人可去爱。
这种爱情观使得大学生盲目恋爱。但是我们要知道谈恋爱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问题,对青年人来说甚至对每个成年人来说并不简单。爱情是婚姻和家庭的基础,对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慎重,不能凑合或者随便。当我们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很多的学生相关生理知识缺乏,生活阅历不足,再加之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做指导以及盲从心理的影响,导致相当多的大学生都有恋爱受挫的经历,其中个别学生因为不能正视恋爱的挫折和无法排遣失恋的痛苦,出现消沉、悲观甚至轻生厌世等情绪反应。爱情本是美好的东西。不要让它成为你的负担。
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这个问题。
首先,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不能一时冲动,应该端正恋爱态度,多方面权衡,不可强求。端正恋爱态度。恋爱应该是一件郑重的事情,不能随便或者只是为了满足好奇。作为大学生应该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也是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所以,我们大学生要想得到一份美好的爱情生活,必须端正恋爱态度,勇于承担爱情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值,不能盲目的追求过高也不能一味偏低。我们不能始终幻想着童话中的王子与灰姑娘,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是决定一段爱情是否美满的关键因素。
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恋爱过程中,两人应相互尊重,追求纯洁、美好的爱情。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即使是面对自己的恋人,也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彼此伤害,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尽力去追求纯洁而美好的爱情,摒弃用物质堆积起来的“爱情”,多注重两人内心的交流,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正确看待恋爱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尽快调整心态,不影响工作与学习。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盲目的,也是苍白的。人生的真正应该追求的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
爱,是不能用几句话就可以吐尽的。这个字的深刻含义,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所有倘若觉得自己是在爱了,就应该认真对待。倘若失恋了。也不必沮丧。人生有很事可以做,爱只是一个小部分。在大学中,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开创自己的未来,我们该想的是如何是未来平坦美好,而非去完成一场自以为大的爱情。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
赞同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一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难;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高于社会需求,不能认识自身不足,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个人原因是内因,社会环境是外因。而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是由于大学生信誉低,不诚信现象十分普遍。
1.大学生在应聘中过度包装自己,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虚假证件,以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导致招聘单位难辨真假,难以找到真正符合条件的人。
1.1.求职前简历掺水。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在这些真假难辨的简历中,一些高校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不得不要求学校对自己的荣誉证书加盖公章进行公证,以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能找到工作。
1.2..面试中自我拔高。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不失去机会,他们对于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给以过于虚假的回答,或者夸大其词,或者胡编乱造,在极力掩盖自己的缺陷的同时投用人单位之所好。其实,就是把一个“非我”展现到了用人单位面前。而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远没有之前夸夸其谈的能力和水准,并且由于自身并不符合要求,也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业率也大大增加。
1.3.诚信资源的极度缺乏,增加了人才市场的动作成本,影响就业。假学历、假证书、假经历等等的泛滥,促使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上门调查、验证学生在校表现,无形中拖延了招聘的流程、增加了招聘工作的成本。
2.大学生普遍认同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很多人不会在第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很久,毁约率居高不下,影响就业秩序。
2.1.大学生签约后随意毁约现象浪费单位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单位招聘不仅是在招聘过程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自己想要的人才,还要对招聘上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一边尽快投入工作。然而大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增加面试或工作的经验,一旦有更好的工作单位就另谋高就。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影响用人单位计划,影响就业秩序。
2.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人才市场秩序,使就业情况畸形发展。毁约的行为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不能按时结束,增加人才流动频率。而双方因不诚信所带来的劳动纠纷更是严重危害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就业难度。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3.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直接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评价。使大学生声誉不高,影响就业。
3.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群体修养的表现。当前就业中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虽说只是一少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个别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仍然带来了人们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诚信现状的整体否定,在外界看来,好像大学生整体就是一个不诚实,缺乏信用的代表。这使招聘方对大学生的整体评价降低,从而越发提高招聘要求,增加就业难度。
3.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学校声誉,直接影响企业在学校的招聘情况。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自然会受到用单位的好评,也使得用人单位跟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本校大学生的就业。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失信行为,用人单位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心理,也会很自然的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责任推向学校,从而对大学生所在学校产生不信任感。这样学校会失去一个合作伙伴甚至是损失一批潜在的用人单位。
4.诚信就业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失去诚信,大学生将难以在职场上的到长远的发展,甚至难以立足,从而大大增加失业率,也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4.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通行证。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到了进入社会,施展才能的时候,只有诚信做事才能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赢得用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的信任,给自己找到施展工作才能的最佳平台,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结合。而就业中缺乏诚信必然会导致自己信用扫地,哪怕以前自身并没有有违诚信的记录。这样就不但会阻碍到大学生当下顺利的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还会危害到长远发展。
4.2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事业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应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这也是赢得招聘单位注意的最佳法宝。
4.3.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个人人格的体现。拥有诚信的品质不仅仅是一个人博弈市场、社会的资本,更是一种道德操守,是做人的美好境界。在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拥有诚信这一人格魅力,不仅是发展事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必备品。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一、就业形势严峻
2001年,114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这是一组来自教育部且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字。
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2001年6月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超过80%,2002年底就业率降到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近几年就业率也维持在70.6%左右。一增一减,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内都不容乐观。
二、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一些长线专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比例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三、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一份调查报告反映,60%企业认为,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中,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的转化率。大学生在市场中与来自各个群体的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并且转化率高。
四、准备不足,职业目标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考虑自己的生涯发展和职业前程问题。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确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有很多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
生涯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没有求职目标,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不给
他们机会,可是,用人单位可能会反问:“你自己没有求职目标,自己都不知道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花钱招你来做什么?不会让你到我们单位来再上一次大学吧!”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应该从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经过这样一个流程,并在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按照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的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
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一些同学把留学作为首选,由于不考虑对留学专业是否有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等问题,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也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方面不亚于外企。
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但是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社会实践证明,有些专业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方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能力是个人就业的核心支点,职业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能力都比较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使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变得并不十分困难。
六、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表现在青年人身上是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
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大多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说道:“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七、急功近利,就业心态浮躁
虽然就业形势严峻,可是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相互攀比,追求名利的现象,就业心态浮躁。实际上,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而部分大学生自身对就业所持的浮躁心态更加大了自己的就业难
度,毕竟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学生求大轻小,希望进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对小城市、小单位、小岗位不感兴趣。
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和广东成为2006应届毕业生最愿意工作的地区(地区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其次为浙江省和江苏省。
大学生除了只愿意留在少数大城市就业外,还对公务员岗位异常热衷。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极为激烈,通过报名审核人数达80万,竞争比例平均为1∶60,远远超过2007年1∶50。
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超过了高考和研究生招生考试,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的理由很简单:有权力,名声好,待遇高,有保障,又可以留在大城市,是既风光、又体面的好职业。
一些大学生追求名利、贪图享受,渴望一夜致富,过上有房有车的日子,还没开始挣钱就奢望能享受生活。有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与用人单位为了薪水讨价还价,许多用人单位抱怨招到踏实肯干的大学生可真不容易。
有一些商业性公司,冒称可以快速让学生找到工作,在职业生涯教育讲座中,忽视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过于强调求职技巧重要性。实际上,这是对大学生的误导,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没有内在实力,仅仅通过“包装”可能会得到面试的机会,但要通过严格的笔试和复试关就没那么容易了。
八、就业效率不高,缺乏求职技巧
有许多大学生平时学习努力,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但找工作的过程同样存在问题,开始找工作的时候,雄心勃勃,经过几个月的就业苦战后,逐渐心灰意冷,究其原因,很多学生是缺乏就业技巧和指导。有人可能会说,写简历、面试有什么难的,可是小小的简历里却藏着“大学问”。
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对写简历、面试等求职技巧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中国的学生,他们花在写简历、准备面试的时间也大大多于中国学生,他们往往会针对求职的目标单位,撰写不同内容的求职简历和自荐信,充分地说明自己能够胜任招聘单位的岗位。我们的很多大学生发简历时,是一份简历满天飞,即写一份内容相同的简历,投给想投的所有单位。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人事经理,你会把面试机会给那些对自己的单位和岗位一无所知的求职者吗?前程无忧的调查也说明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求职技巧:“企业认为,学生简历普遍内容冗长,无关联信息较多,套用时下流行的词汇。毕业生的简历先要经过海选,长篇幅的简历很难过得了这一关。此外,如果简历中出现拼写、语法错误和措辞不当,把企业、收件人和职位名写错,将直接导致应聘的学生失去下一轮面试的机会。”
有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笔不错,写的简历自己感觉不错,洋洋洒洒写了五六页,可总是接不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为什么?因为你写的简历不符合“要求”,并不是人事经理希望看到的简历,简历的写作是比较讲究的,你需要学习或向有人事经验的专业人士求教。
面试,同样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有许多同学,好不容易得到了面试机会,可是因为不懂面试流程和规则,面试前不做任何准备,面试时又不注重细节,同样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挑选越来越重视,面试的手段和方法也越来越专业,面试的种类也五花八门,有压力面试、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和案例面试等等。如果同学们对此一无所知,面试时被淘汰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
九、夸大就业压力,就业消极被动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普遍关注,有些人过于夸大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这种思潮大大地影响了正在就业的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大学生在经历了找工作的四处碰壁后,由积极变为消极,由主动变为被动,甚至开始抱怨自己生不
逢时,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抱怨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抱怨自己长相不好等等,为自己找不到工作找借口,而最终放弃就业,成为“后大学生”,即一些毕业了仍然住在学校附近,不急着就业的“大学生”。他们通常以明年继续“考研”为“目标”,表面上是一批为了美好前景而奋斗的热血青年,实际上是意志品质薄弱,逃避就业的弱者。当然其中也有少数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真正考研“坚持者”。
我们不鼓励毕业后不就业,应该选择先就业积累实践经验,越不就业对社会就越不了解,也越没有实践经验。如果再花一年的时间准备,再考不上研究生又怎么办呢?那时,可能会使自己的心理负担加重,自信心下降,会加大找工作的难度。
十、大学生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法则认识不足
现在,有些老师和大学生都在质疑我国的扩招制度,我们以为这大可不必,为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于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特性是什么呢?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
过去,由于国家的经济所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自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上,现在近四分之三的同学都能上大学,就是得益于扩招,否则多数人只能拿一个高中文凭。过去大学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现在,大学毕业生人数是过去的四、五倍,一些大学生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另外大学生多了,用人单位希望挑选一些综合素质好、学习好、能力强并且有实践经验的同学,不也很正常吗?抱怨用人单位也是没有用的。
那些平时在学校只会死读书的人,天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的人,贪图享受的人,懒惰的人,沉醉在爱情中而荒废学业的人,自理、自控能力差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不知道关心别人的人,不会尊重别人的人,考试作弊的人,喜欢“啃老”的人,不能吃苦的人,做事不踏实的人,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人,喜欢找借口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只知道索取不知奉献的人,喜欢呆在学校不愿意毕业的人,他们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到意外。
我们也并非说所有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同学都是上面一类人,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属于上面类型的人。有些同学会认为自己很努力,但你努力的方向正确吗?如果方向错了,你的努力不一定会换回好的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儿,朝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方向努力,这才是你该做的事情。
职场中流行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在大学里是不是该流行“今天在校园里享福,明天在校园外受罪”?我们今天不为将来做好准备,明天也别指望工作从天下掉下来。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利益,它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然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我们自身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完善的解决。
众所周知,二十年前,对于寻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从一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毕业生受到政府部门、教研机构和大型国企的争抢,时过境迁,现如今,大学生往往一毕业就会加入世界上最为宠大的失业大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大学毕业生个人急、学生家长急、社会各界急”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写照。大学生就业总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是单纯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为它是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探讨有关的原因。
从外部原因上看,首先,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因此也影响高校就业的增长空间。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引发大规模的就业冲击。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破产,部分大中型企业裁员无奈裁员降薪。金融危机,严重影响总招聘数。
第二,从学校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 更需要人才的全面发展, 而当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在综合能力上欠缺,专业素质也不过硬。同时,专业设置及课程内容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相对
滞后。课程内容陈旧, 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缺乏对专业的调整权, 无法根据市场需要去培养人才。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完善。在实现毕业生的 “自主择业” 过程中, 就业指导就更为重要。目前, 有些学校还没有充分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缺少对毕业生进行思想、信息、技巧等方面的指导。
第三,在用人单位方面,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因此在选人时,必定会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的浪费。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四,受社会和家人的观念的影响。在许多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尤其是对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来说,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而且也认为他们理应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不错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主要就是政府,高等院校、事业单位及国企等所谓“铁饭碗”的部门。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自然也希望孩子能找到一个收入较高又相对稳定的工作。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这些人们所谓的“好工作”能吸纳的劳动力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索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从内部原因上看,第一,大学生就业认知有偏差。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自己,同时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的渠道和信息。对社会的了解存在着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认识不足。
第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失衡。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增强。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追求上社会价值观淡化,他们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结合。二是在价值目标上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较突出。毕业生在择业时,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对未来专业知识的发挥却看得较轻。三是在地域及单位的选择上,就业观较陈旧。比如奉行“稳定高于一切”,看中的是单位姓“公”还是姓“私”,或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普遍向往经济发达地区,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
第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一方面,毕业生“心比天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才标准一改过去单靠文凭或职称来认定人才的普遍做法,提出了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可见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把所学知识很好地在实践中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