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 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明确指出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提出,为司法行政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本文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就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一探讨。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司法行政 和谐社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1]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针,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开始影响社会生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即各项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而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已经成为摆在司法行政机关和队伍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在此试作论述,以供商榷。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发展,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积极适应这个大局,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加大为大局服务的力度。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紧紧围绕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拓展。当前,要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法律服务;主动介入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经济改革和经济活动,广泛参与国内及国际贸易、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仲裁等民商事领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参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积极参与立法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empirenews.page--]
(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来穗经商务工人员、青少年、农民和容易诱发矛盾纠纷人群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进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同时,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学校”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使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提高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克服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完善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办案水平。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职责,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创新发展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联动处置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调解员持证上岗、首席调解员制度,探索“专兼结合,以专促兼”的队伍建设新路子,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劳教工作,把劳教场所开辟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第二条战线,持续增强收容、矫治违法犯罪分子的能力。特别要针对当前广州吸毒人员占劳教总数近70%的情况,探索劳教戒毒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彻底扭转吸毒人员“二进宫”、“多进宫”的被动局面,推动广州“无毒城市”的建设。牢固树立“大劳教、大安全”的执法理念,把劳教工作和安置帮教有机衔接起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从根本上实现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司法为主”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作为政法机关,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民,在司法行政各项执法、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干不成。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广州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利用好人民调解就地就近就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标本兼治的特点和优势,以司法所为依托,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和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拓展人民调解的工作领域,努力做好在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劳资纠纷中引发的各种矛盾调解工作。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大力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防止矛盾激化。[!--empirenews.page--]
(二)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广大群众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律服务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找准位置,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有效满[1][2]下一页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结合广州实际,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多做文章:一是开拓涉外法律服务市场,广州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和对外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涉外民商事往来十分频繁,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国际贸易、投资、融资、仲裁及涉外婚姻、留学、移民等民商事活动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按照广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加强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律师人才的培养,推进广州创新型、科技型城市的建设,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服务“三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就农村招商引资、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三)努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援助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全面落实政府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尽快制定适合广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性法律援助法规及政策,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全面加快法律援助的社会化进程,在合理利用广州丰富的律师资源,让所有律师都普遍公平地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高等法学院校以自身资源投入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构建泛珠三角地区法律援助协作网,提高法律援助的整体水平。三是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办案激励机制、办案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点援制等新的工作模式,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发展观念的巨大转变和创新[3]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制约和妨碍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旧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有利于司法行政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任务很重,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无论是历史形成的老问题,还是现阶段工作拓展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司法行政工作自身的问题,还是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重点突破和工作的全面发展。[!--empirenews.page--]
(一)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民调解、劳动教养、律师公证、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15项职能任务,每一项都与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全面发展,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事业发展迅猛,劳动教养、社区矫正等法制保障工作进展较慢;普法宣传、法学教育等旧有职能逐步萎缩,活力下降,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新增职能日益为社会瞩目等。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剖析司法行政各项职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前景,作出科学定位和战略部署,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构建起富有广州特色的司法行政工作体系。
如何进行科学定位和部署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法制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 “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发挥劳教工作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收容、转化功能,提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于各类危险人员的改造、管控和帮扶水平,维护好社会稳定。二是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以律师业为龙头,推动法律服务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把广州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性法律服务中心。三是大力加强司法鉴定和司法考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四是抓好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工作,促进城市依法治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五是抓好司法行政法制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保持协调发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特别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都要共同发展,全面进步,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这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市一级强、区一级弱”,“城区强、农村弱”,“老城区强、新兴区弱”的情况比较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坚持“双管齐下”的方针:第一,加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建设,理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体制,落实广州市司法局对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协管职能,对区(县级市)司法行政工作实行宏观指导,并下放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部分权限,逐步充实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职能。第二,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协作机制,借鉴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签署《泛珠三角九省(区)司法行政合作框架协议》的做法,由广州市司法局牵头,指导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签订跨区域的合作协议,合作以“配合大局、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遵循“坚持务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协调,确保合作项目取得实效”的原则,着重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4]通过合作,科学配置政策、人才、资金等工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地工作品牌,实现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协调发展。[!--empirenews.page--]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司法行政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对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使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粗放,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搞建设、抓管理,长此以往,司法行政部门就没有任何比较优势可言。笔者认为,必须抓住若干长期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至于抓哪些环节,笔者以为,人民调解是一个点,改革的长期性和矛盾纠纷的必然性,决定了人民调解是各地党委政府一项战略性的工程,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快人民调解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把它打造成司法行政工作的拳头产品,化一时的优势为长期的胜势。司法所建设是另一个点,司法行政工作要落实到基层,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关键还得看司法所,要最大限度地把司法所建设好,把九项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管监狱也是一个点,它能够有效整合劳教工作资源,推进劳教制度的改革,对广州司法行政工作来说,它是工作职能的扩大和强化,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有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才能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确立起自己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实现自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言蔽之,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参考文献:
[1]王义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65页。
[2]张福森:《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第2页。
[3]许嘉勇:《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第37页。
[4]参见《泛珠三角九省(区)司法行政合作框架协议》,第5页。
第二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创司法行政
工作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里,我结合最近学习调研活动,联系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就当前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措施谈点粗浅看法。
全县司法行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一致起来,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着力服务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着力深化司法行政工作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着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使司法行政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一城四区”建设新跨越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我们要争创科学发展新优势,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必须切实采取并落实好以下措施:
一、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司法行政工作只有进一步树立服务发展的理念,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准确把握经济工作重点,围绕服务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进一步加快发展法律服务业,充分利用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政法干警联村联企”活动为契机,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引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各类风险、趋利避害、化危为机、走出难关,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平稳和谐的社会环境。二是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招商引资、环境保护、旧城拆迁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三是努力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纠纷的新特点、新趋势,及时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发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坚持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努力为人民服务,这正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工作,要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一要进一步推动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宽法律服务领域,在抓好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化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乡镇级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积极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完善法律援助申请受理机制,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的衔接机制,完善案件总量目标管理机制,完善办案质量和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确保应援尽援、援则优质。三要进一步加强公证公信力建设。发挥公证制度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积极介入重大经济活动,履行好公证监督作用,促进民商事交流,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四要进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发挥好法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更多关注民生,提供便捷高效低廉法律服务,最大程度的满足困难群众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需求,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应对国内外复杂任务,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受国际形势影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使各种矛盾叠加,维稳任务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社区矫正、安臵帮教等维稳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着力推进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努力维护全县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二是扎实做好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预防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隐患。三是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臵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矫正管理终端平台,增强矫正的有效性;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就业基地,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分类帮教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杜绝重新违法犯罪。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不断完善服务科学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要将创新的理念体现在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上,体现在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当前,司法行政工作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还存在着死角和隐患;基层基础薄弱的状况依然存在,且发展不平衡;司法所人员不足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法制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司法行政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五、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创建特色品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司法行政机关的能力和水平,重点是对标找差,坚持一手抓县局机关,一手抓基层司法所建设,把上下同步协调发展作为强自身带队伍、强机关带基层的重要目标,努力实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创新同优、发展科学,树立微山司法行政品牌。一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争创省、市“优秀司法所”活动,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理顺体制、落实编制、充实人员,改善司法所交通、通信和其它技术装备,完善管理和工作制度,引领司法所向全市,乃至向全省、全国模范(先进)司法所迈进。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基础建设。扎实开展争创省部级“优秀司法局”活动,在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完善目标体系,细化责任分解,健全考评机制,严格奖惩办法,提升管理效能,将县局打造成一线实战平台,确保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和法制宣传等各项工作在基层顺利开展。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创新、有突破。完善司法局、所基础设施建设,拥有宽敞、明亮的办公用房,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明显、醒目、统一的标识标牌,常用业务工具书齐全。
六、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努力推进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维稳工作“一条主线”,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和法制宣传“六项重点”,不仅是基层司法行政的实战性业务职能,也是维护稳定、关爱民生、促进和谐最为重要的职能,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关注的工作。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推进、协调发展,加强理论研究,把握发展规律,建立配套完善、运转协调的业务工作综合平台,努力做到“五个进一步、五个排头兵”:进一步加快发展法律服务业,维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等涉及服务经济发展的工作,在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上奋发有为争当排头兵;进一步抓好大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等涉及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奋发有为争当排头兵;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等涉及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的各项工作,在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上奋发有为争当排头兵;进一步抓好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关乎民生的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奋发有为争当排头兵;进一步抓好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基层司法行政组织建设等基层基础工作,在夯实基础创优品牌上奋发有为争当排头兵。
七、坚持按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作为司法行政部门,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追求一方公正、促进一方和谐。我们有责任把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体现在工作岗位上,有责任把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渗透到我们的具体言行中去,进一步坚定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理念和信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反腐倡廉建设,树立良好司法行政形象,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一要建立并完善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教育、培训机制。目前,主要抓好三支队伍的培训:抓好对局机关科室人员和司法所人员的培训;抓好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培训;抓好人民调解骨干的培训。二要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各自岗位的要求,立足于工作实际,忠诚履职尽责,严格依法办事,公正文明执法。三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
八、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与班子自身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民主法制、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在司法行政理念、管理服务方式、执法要求、司法行政干部素质等方面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班子,必须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把握大局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上新的台阶。完成司法行政的各项目标任务,既要靠全体司法行政干警的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又要靠领导班子的和衷共济、团结奋进。在班子成员之间、科室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要在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一致,使司法行政队伍成为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有机整体。在领导班子内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做到充分发扬民主,对提拔干部、财务收支、工作开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不搞家长制和一言堂,努力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为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新跨越提供组织保障。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强班子带队伍 聚合力促发展
中共江汉区委万松街工委
街道是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平台。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街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至关重要。近年来,万松街工委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全街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坚持思想教育,带好干部队伍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街工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为契机,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形式,努力在机关干部中树立“学习是履行职责需要”的理念。在坚持中心组学习和机关干部学习制度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在学习上做到“三带头”,即带头参加机关的政治理论学习、带头联系实际开展调研、带头到基层作辅导报告。邀请区领导和省委党校教授作辅导报告,组织机关干部到省委党校旁听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辅导报告。创办了《万松调查研究》内部专刊,为机关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组织机关干部赴外地学习取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通过抓学习努力营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二是强化纪律意识。针对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和基层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整顿机关干部队伍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请区纪委和区监察局领导,为机关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并用学习日时间,集中学习相关制度,分组进行讨论,剖析思想,明确改进方向。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机关干部思想上受到一次洗礼,精神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变。
三是强化廉政意识。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执行廉洁自津的各项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争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同时,要求街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既抓分管科室的业务指导,又要负责科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廉政建设。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关注民生,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建设。
二、坚持民主决策,增强班子团结
街工委始终坚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促进领导班子团结、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大事来抓,保证了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
一是落实党内生活。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结合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谈心活动,做到“思想见面”,增进理解。在班子内部“班长”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沟通,把班子成员的思想集中到谋发展、促改革、保稳定上,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气足、团结共事、协调 运转的良好局面。
二是健全议事规则。街工委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工委的议事和决策规则,明确议事和决策的程序和方式。特别是在涉及人事安排、资金使用、重大事项、重要决策上坚持集体领导,主要领导不搞“一言堂”、不搞“一锤定音”,让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大胆进言、集益取优,使决策更科学,运转更高效。
三是建立分工负责制。在强调集体领导的同时,建立健全班子成员个人负责制,合理划分每个班子成员的职责,做到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规工作实行分管制、专项工作实行包保负责制、难点工作实行指定专人负责制。涉及到超分管范围的工作,由“一把手”协调班子成员予以协作、支持、配合,使每个班子成员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坚持创新机制,管好干部队伍
在抓“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街工委、办事处下大力气,在用制度管人、激励人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约束机制。针对机关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机关劳动考勤制度》、《机关劳动纪律处罚办法》、《机关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8项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发给每一位机关干部遵照执行。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指纹考勤机,对机关干部上下班实行指纹打卡制度,并对机关干部每月出勤情况进行一次公布。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效强化了机关干部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改进了机关作风。
二是完善竞争机制。加大对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任用 力度,努力做到大胆使用干部、真情爱护干部、严格管理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来。对中层干部按德才表现进行提拔交流轮岗,在实践中培养干部、锻炼干部;对改制人员,通过规范聘用管理办法,修订聘用合同,定岗定责,竞争上岗等措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机关行政效能得到提升。
三是探索激励机制。创新机关干部考核方式方法,采取街领导班子评价占30%、上级部门评价占30%、机关干部和基层评价占30%、劳动考勤占10%的方式,评定干部考核等次,对评为优秀等次人员给予物资与精神奖励。将全街工作目标责任分解到各科室,量化目标,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考核的方式,对目标完成情况实行绩效挂沟,并与评选表彰挂沟。
四、坚持服务意识,激发整体活力
我街围绕“服务居民群众,服务辖区单位,创建宜居宜业服务型示范街道”目标,以“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能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主题,在街机关开展了主题实践活动。强化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促进了街道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突破。去年,我街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强化服务企业意识,争当优化政府服务的排头兵。以规模企业和纳税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街道领导联系企业走访制度,街道领导与重点企业直接沟通。经济主管部门紧紧抓住政府一级目标搞好协调服务。2009年,全街工业总产值、招商引资等各项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 的绩效考核指标,街道财税返还位居全区街道第一。
二是社区建设有了新进展。按照“相同职能合并、不同职能分开”的原则,科学配置社区“八大员”,通过公开招考、技能考试、体能测试等选拔程序,整合社区人力资源;社区“两委会”通过换届,班子结构得到优化;“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电业社区率先在全市开办了日间托老所,较好解决了老人日间无人照应的难题,受到相关媒体极大关注;老旧住宅物业服务初步实现了全覆盖,白松社区在全市率先采取服务外包,成为全区物业覆盖工作的亮点。
三是市容管理工作发生新变化。面对辖区面积大、主次干道多、城市管理难的现状,领导班子变压力为动力,充实力量,加大投入,实行精细化管理。以“双创”活动为抓手,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持之以恒抓长效”的工作理念,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双创”排名2009年位居第10名。
四是综治稳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09年,面对大事多。重要节点多、稳定工作难度大、要求高的严峻形势,通过“平安创建”,积极接访、普法教育和安全防范,做到了“六个坚决没有发生”和“五个为零”,全街基本实现了辖区“政治稳定,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
五是党建工作呈现新亮点。街工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进万松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的机遇,紧密结合街道实际,创新活动载体,突出分类指导,使我街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为全市街道探索了经验,市委书记杨松亲临我街考察调研, 对我街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 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分四个专题对基层书记进行了培训,并以“五好”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从思想教育、规范决策程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三个方面展开系列活动,使班子整体效能得到最大发挥;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形成了“打工妹之家”、“党员义工服务队”、“相约星期五快乐尽义务”等社区党建品牌;街工委以区域党建为抓手,充分整合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力量,筹集救助困难党员的专项“救助资金”,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党内关爱”行动,对困难党员给与人文关怀、困难救助、就业帮扶。今年“两节”期间慰问困难党员285人,慰问金及物资达6万余元。同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共建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夯实街道理论基础,提升发展水平。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街坚持强班子带队伍,全街上下形成了真抓实干、团结进取、生机勃勃的良好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街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宽广的眼界,更加开放的姿态,为江汉区又好又快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0年3月5日
第四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突出实践特色 抓好支部建设
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鲜明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求真的改革创新精神。2010年是公司面临严峻市场形势和生存压力的一年,也将是迎接挑战、克难攻坚、推进跨越发展、实现生产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的一年。做为基层党支部,如何突出实践特色,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车间、工段的生产经营实践相结合,与加强党支部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中,把“融入中心抓党建,争创一流促发展”的思想落实好、实践好,促进党建工作“更加有活力,更加有价值,更加有作用”。围绕“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干部职工,一、抓好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生命力、战斗力,提高对党员和群众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发挥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首先,要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本单位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其次,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在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扎实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党支部要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大家的疾苦,任劳任怨的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只有领导班子建设好,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促进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要以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抓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推进党支部“思想建设工程”和“党员素质工程”,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来抓,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把表率引领作用,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党支部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的同时,要注重党员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的学习,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通过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他们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精神指导实践,并把促进各项工作做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员干部职工素质得到提高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志。通过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培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提高执行力,为实现生产经营任务提供政治思想组织保证。训,为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夯实思想组织基础。
同时,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党支部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不出事的工作氛围。
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实现生产高效稳定、指标上水平、管理上档次、提高执行力。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负责人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创建”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率先“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形成一个大气包容、善于反思、博取他人之长、谋求进步、具有较强协作精神的高效团队。
要重点突出实践特色,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观方法论,结合车间工段的生产任务、设备状况、工艺指标、安全环保、人员思想状况、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措施、推进落实,取得实效。
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实现大高炉的长周期稳定高效运行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内争先进、外创一流、振兴承钢、争创明星车间”立功竞赛活动,开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实现生产稳定设备稳定,指标优化效益提升。
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精细管理严格管理相结合。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学习与考核,提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将学习实践活动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危机意识。深入现场,情况明、底数清,现场的问题要及时发现迅速处理,有想法有对策,强化事前控制,变被动处理为主动出击。将 “四杜绝一控制”,落实到班组岗位,严格控制和杜绝工艺设备事故的发生。
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推进现场5s管理、创建科学发展示范企业相结合。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示范企业建设,使员工认识到5S管理是承钢实现精益生产、变革管理模式、提升员工素质、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努力提高现场环境管理水平。组织开展文明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
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努力为职工办实事相结合。反映和解决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稳定思想、稳定队伍,推进和谐发展。
三、以党建贯标和支部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开展“创先争优”和“党员先锋赛”活动,加强党建基础工作和组织建设。
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和“党支部堡垒工程”,实现党建重心下移,增强支部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支部建设的基础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动在基层,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结合“四优四强”活动与“钢城先锋”活动,推进党建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大力开展支部党建工作对标和支部示范基地创建活动,通过党支部工作对标,实现党建基础工作的整体提高。推进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积极开展支部项目承包活动。
开展“钢城先锋”和“红旗支部竞赛”活动。利用“三会一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党员做到解放思想走在前,遇到困难冲在前,挖潜增效干在前,成为生产工作的骨干力量。要求党员挂牌上岗,事事处处以实际行动为党增辉。学习新时期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抓好“四好班子建设。
四、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要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职工迎难而上、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2010年是公司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党支部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开展“三项教育”、树立“三种意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抓管理打指标、降成本增效益”和“内争先进、外创一流、振兴承钢”立功竞赛活动,提供思想保障。及时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开展形势教育,要居危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坚持职工思想动态反馈分析会制度,加强沟通交流、解决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稳定思想稳定队伍,营造和谐氛围,杜绝越级上访。党支部和车间工段领导、班组长要深入岗位,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坚持三访三谈,对职工婚丧嫁娶必须及时到位,给与支持与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创新、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局面。
五、将“5S”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改善环境、塑造形象。党支部要积极开展文明示范岗创建并不断充实创建内容,将5S管理、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最佳实践者、道德之星评选等与示范岗建设相结合,推进“三德三做”扎实有效的开展,掀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工作氛围。
高度重视职工形势教育,定期组织时事政治、形势教育培训学习,在各站室设立“文件公示宣传栏”和报刊架,让职工及时、准确、直观的了解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各项管理精神,增强职工责任感、危机感。组织员工学习《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手册》,迅速提升岗位文明素质。形成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注重细节,讲求效率的良好氛围。
六、以“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创建学习型班组。党支部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实现精益生产为目标。创建读书活动室和学习园地,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让职工在学习中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增强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以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激发个人创新能力,持续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工作质量和岗位实践能力。着力塑造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尽职尽责,遵章守纪,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车间:卢军虎
第五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发展观提高到统筹全局的高度,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这使发展的内涵更清晰,明确了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强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明确的指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这是从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五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帮助人民;“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目标,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相适应和良性循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
2005年2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的社会;公平正义,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的社会;诚信友爱,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社会;充满活力,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使创造才能得到发挥,使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安定有序,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指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思想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思想,但它的提出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其深厚的思想渊源,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五个统筹”。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萌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列位置。和谐社会思想其实与科学发展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容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基本特征,既对政治、社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又蕴含了对经济、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能在公正进步、富裕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根本要求。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三)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1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来说,人的发展是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过程。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阐述了在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政治、人与经济、人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使执政者所推行的各种政治主张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归宿;才能使执政者所倡导的政治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并积极拥护、努力参与到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只满足少数人的利益需要,而是为整个社会与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起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创造活力。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使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需要,成为人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人在文化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品位,从而形成创造物质财富和创新文化的巨大动力。
总之,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来不断增加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