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趣的小实验 教学设计[定稿]
有趣的小实验
教学目标:
1、细心观察周围世界,把感觉有趣和印象最深的内容写清楚。
2、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课前准备: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只生鸡蛋、一盘盐、一把汤匙
导语:
世界上什么最神奇?科学的力量最神奇。科学,能让太阳为人类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到海底探险。科学,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地对话……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科学能够创造未来。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虽然是小实验,但开头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因为此次实验学生热爱了科学。)教学过程:
一、培育思维(30分钟)
师:实验开始前,你想说什么?
师: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谁能说一说,请用上数量词。(练习了数量词的用法,让学生养成规范用词的好习惯。)
师:实验马上要开始了,请注意老师的要求,首先你先看老师做,然后你再做。你做的时候注意观察、思考。因为做完实验后还要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比赛内容是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实验的?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板书:做、看、想)(先明确要求,就是明确了目的,再进行实验,有的放矢。)
实验1: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清水中。学生接着做此项实验。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练说约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选择运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子再次进行练说,最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仍然在表格内评分。
提供的词语:
描写观众的词语:
目不转睛 欢呼雀跃 议论纷纷 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词语: 晃晃悠悠 摇摇摆摆 慢吞吞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沉入水底。
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不一会儿就沉到杯底“睡大觉”,一动不动了。鸡蛋晃了晃身子,又懒洋洋地倒了下去。
(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词语、句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限制学生的思维。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之后,语言丰富了,心中也有了自信,这样进行比赛也是对学生小组学习结果的展示,同时老师要提升。
另外,分开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实验过程放大,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有发现。)
实验2:在水中放入盐慢慢搅动,观察发生的情况。(过程同上)
描写观众的词语:
疑惑不解 手舞足蹈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拍手欢呼 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出了脑袋。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又浮起来了。师:为什么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到杯底,而放进有相当浓度的盐水里,却会神奇地浮上来呢?(清水的浮力小,盐水的浮力大。)
二、命题(2分钟)
三、习作(25分钟)要求:
1、不会写的字先写拼音,等全部写完作文后再查字典写上字。
2、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四、讨论修改(5分钟)
写清楚实验过程中自己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同时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了吗?
五、评议(8分钟)
六、批改(7分钟)内容 :
1、格式、卷面、错别字、标点、语病
2、实验过程是否具体 方法:
把好词好句用曲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不明白或好建议当面和作者交流,作者修改。步骤:
1、边读边改自己写的作文。
2、和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
3、找组外的同学修改。
七、反馈(2分钟)
我的收获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小结(1分钟)
师:我们刚才是把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写了下来,这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经过,这是记叙文。还有一种形式是写实验报告,只是介绍清楚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科学道理就行了,读者明白就可以了。
(实验报告也要介绍一下,以免学生以后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二篇:静电小实验教学设计
静电小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身边物品进行静电实验,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
2、初步了解产生静电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气球、线绳、塑料条、报纸、铅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秋冬季节,当我们脱下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皮肤还会感到麻麻的刺痛。如果在晚上,关掉电灯,你还会看到毛衣上闪出许多小火花。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以猜到了,这时静电在作怪。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听话的塑料条 ①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塑料条。
②一只手捏住两条塑料条的一端,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夹在两条塑料条之间,连续用力向下摩擦2——3次。③观察两条塑料条的状态。两条塑料条能否分开?
④、此时,把手掌放在分开的塑料条的中间,分开的塑料条向手掌靠拢,迅速抽出手掌,两条塑料条又分开了。
思考、观察:是什么使塑料条运动?用手指摩擦塑料条的作用是什么?
二、实验二,粘在双肩上的气球。
1、吹起两只气球,用线绳把气球口扎紧。
2、把气球用力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用手牵着线绳使气球自然下垂,观察两只气球的相互状态。它们会互相排斥而分开吗?
3、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擦过气球的毛衣肩上,两只气球可以粘在毛衣上吗?
三、实验三,贴在墙上的报纸
1、展开A四纸大小的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开手,被掀起的报纸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总结思考: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球和报纸粘在物体上?以你的经验,这种粘合剂是什么?
四、探索发现
当两个不同材料的物体互相摩擦,一个物体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带上了不同种类的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现象。
实验中,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五、探索延伸
说出以下几种做法,哪些做法是“防”静电,哪些是“放”静电?
1、选用纯棉衣料的衣服,2、当看完电视或电脑以后,马上洗脸洗手;
3、用加湿器給室内加湿,或在室内养鱼、养水仙花;
4、脱衣前,先用手触摸一下墙壁或金属物品。
第三篇:科学小实验教学设计
科学小实验教学设计
谭亦骁妈妈
快乐童年!让我们的宝贝们远离电视、电脑、手机。让爸爸妈妈们和孩子一起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让孩子们动手动脑,不再被书山题海淹没,一起感受小实验的乐趣,一起探索生活中的奥秘。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们感受到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学生们能够仔细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并能大胆说出来。
3、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做实验,并感受其中的奥秘。
4、培养学生们热爱科学,大胆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实验原理的理解
2、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一个空矿泉水瓶装满水、一枚图钉
2、一根筷子、一个生鸡蛋、少量食盐、一个玻璃杯
3、一盒彩虹糖、一个白色的盘子、一杯水 教学过程: 试验名称:
1、看似正常的饮料瓶竟然令藏玄机,让你感受大气压强的奥秘。
2、鸡蛋的沉浮
3、盘子里的彩虹摩天轮
科学小实验一
看似正常的饮料瓶竟然令藏玄机,让你感受大气压强的奥秘 实验材料:图钉、塑料瓶、水
实验步骤:
1、给塑料瓶倒满水,拧紧瓶盖
2、用图钉在塑料瓶下面横穿一排小孔,小孔之间还要隔开几个厘米的距离
3、拧开瓶盖,水从小孔里漏了出来,再拧紧瓶盖,水没有流出来。
试验原理:
大气具有重量,并且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是一个习以为常或不足为奇的现象。然而,由于它无形无色无味,人们常常感觉不到,会忽略它的存在。其实气压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的小实验,就是让大气压当主角的作品。
实验中,当拧紧瓶盖时,瓶口没有和外界连通,因此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瓶外的空气会通过小孔把水往瓶里压,所以水就漏不出来。而打开瓶盖后,瓶口和外界空气连通,瓶内外气压相等,空气一面从底部小孔把水往里压,一面又从瓶口把水向外压,所以水就能靠自身重力漏出来。
科学实验二
鸡蛋的沉浮
材料准备:一根筷子、食盐、生鸡蛋、透明杯子、水
开始实验:
1、取出玻璃杯,倒入四分之三的水,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很快沉入杯底。
2、持续往水里倒入食盐,并用筷子快速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在水里。
3、鸡蛋慢慢从杯底浮上了水面
实验原理:
液体的浮力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浮力越大。随着不断的加盐,鸡蛋的重力
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清水变成盐水了,水的密度变大,浮力变大。最终鸡蛋浮起来了。
科学实验三
盘子里的彩虹摩天轮
材料准备:彩虹糖、盘子、水
开始实验
1、在盘子里将彩虹糖摆成一个圈。
2、把水慢慢地往盘子中间倒,直到水涨到彩虹糖的一半的高度。
3、观察盘子里的现象,这时候你会看到彩虹糖的颜色像丝带一样慢慢向中间扩张。最后形成了一个彩虹摩天轮。
实验原理:
这是一个密度梯度造成的对流。随着糖果的不断溶解,糖果周围的水的密度不断增加,然后就向外流动。开始的时候彩虹糖的颜色是随着水流向四周扩散的,没有明确方向,直到遇到了旁边糖果的糖水受到了阻碍。由于扩张是水的流动造成的,而且水流的速度还不快,各部分颜色就不容易混在一起。所以在遇到阻碍后就向没有阻碍的方向流动,于是最后流到了盘子中间成了一个彩虹摩天轮。
小结: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 异,将来学有所成,成绩的提高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孩子怎样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呢?通常孩子ー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活动,态度就积极,心情就愉快。因此将有趣的科学现象设计成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參与动手操作,使他们有机会在玩耍中认识、体验、探究科学现象,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科学表明,让孩子在“玩”中动手动脑、在自主学习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发现与探索快乐,体现自我成功的感觉,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养成勇于探索、不怕失敗、严谨求实的优良作风和 乐观、积极、健康、自信的人生态度,从而直接或间接提升少年儿童 的科学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改善学习成绩发挥着积极作用。
第四篇:有趣的实验教学反思
《有趣的实验》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普遍认为作文教学难,不少学生一说作文就头疼。而把作文与科学进行整合,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科学不是一堆僵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本身是活动,是充满趣味的游戏。在课堂上,我们将观察、描述、作文等语文教学的过程与科学实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得不留痕迹,结合得让孩子们兴高采烈。这种整合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当然,作文教学最终是要引导学生表现更大范围的现实生活。用科学实验引路,指导作文,只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作文指导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注意内容的有机整合。我将科学现象与作文的观察、体验、领悟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体验和感悟,引导他们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独自的心灵体验和感悟写出来。这样的作文,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写作素材,让孩子们的作文真正摆脱了无病呻吟的状态。
2、进行有效的“前”作文教学。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马后炮”,先让孩子们写,写出以后再指导。而对写之前的工作做得比较少。它注重的是学生形成作文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而“前”作文教学注重对是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学生思维发生的状况,教给学生通过眼、耳、手、嘴、鼻现时摄取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在本节课上,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做实验,观察鸡蛋的变化,引导孩子们激情参与,诱导他们观察“场景”,用心获得真切的体验。我故意设计了加糖和加盐两种方法,让孩子们在做实验、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更真切地体会着急、兴奋的感觉,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再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说实验的过程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感悟。说实话,我也被我们班的孩子折服了,那一句“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鸡蛋在不同时候像什么,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睡觉的小金鱼、小飞机、潜水艇、鱼雷、害羞的小姑娘、四个好朋友手拉着手做游戏„„。因为在指导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导致在写的时间就不够了。不过,我坚信,只要我们做足了前期的指导工作,只要孩子们掌握了怎么写,课怎样上都是可以的,前提是孩子们能得到发展、提高。当第二节孩子们继续习作时,大部分的孩子都完成得非常好。
3、关于“开头”。有老师问我,这节作文课重点在于实验的过程,你为啥突然间冒出个怎样开头,会不会本末倒置了。因为我们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有提到让孩子学习开头的方法,所以就加上了。我认为这对于孩子们感知整篇文章的完整性,也是有好处的。
课是匆匆忙忙上完了,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课堂上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音符,今后还要一如既往地进行作文教学研究。
第五篇: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的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堂课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实验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酸碱的性质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以下这些知识
1、常见的酸和碱的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酸碱指示剂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因此对酸和碱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是在以上基础上,通过实验由现象到本质,进一步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四、重难点
重点:加深对酸碱的性质的认识难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观察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六、教学过程
实验用品:试管 药匙 玻璃棒 点滴板 稀盐酸溶液 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石棉网 生锈的铁钉
一、创设情景:
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 学生答:·········
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实验活动1: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①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②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实验活动2: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②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6HCl+Fe2O3==2FeCl3+3H2OFe + 2HCl == FeCl2+H2↑
实验结论:稀盐酸可以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也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 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溶液变无色②沉淀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 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现象:①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溶液②溶液变为红色; ③试管中仍是红色浑浊溶液。④红色浑浊溶液变成无色澄清溶液。实验结论: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②氢氧化钙溶液遇酚酞变为红色 ③氢氧化钙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
三、课堂小结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四、课堂练习
请选择适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2KOH+H2SO4====_________+2H2O(2)2NH3·H2O+H2SO4====_________+2H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NO3+H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