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作文教学的百年回眸与检讨[大全]
高中作文教学的百年回眸与检讨
20世纪上半叶高中作文教学的发展脉络
——以“课程标准”为视点(上)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的《钦定学堂章程》。章程规定了中学课程有12科:修身、读经、算学、词章、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外国文、图画、博物、物理、化学、体操。读经一科,兼有思想品德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功能。从语文学科来说,“读经”使学生阅读大量的文言文,培养了语感,提高了文言文的写作能力。除“读经”外,还单独设置了“词章”科,并分学年规定了“词章”科的教学内容:第一年作记事文;第二年作说理文;第三年学章奏传记诸体文;第四年学词赋诗歌诸体文[1]。
《钦定学堂章程》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自1904年1月实施。其中的《奏定中学堂章程》把中学课程设为12科,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的“读经”改为“读经讲经”,“词章”改为“中国文学”。
在语文教育史上,《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词章、中国文学的内涵与现代的语文学科相近,由此开创了我国语文学科单独设科之先河,使语文教育从与经学、史学浑然一体中走向独立,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对语文学科教育第一次作出明确的要求,包括教学内容、目标、时间、方法都用章程这一法规形式作了规定。在《奏定中学堂章程》中对作文教学作出如下阐释与要求:
入中学堂者年已渐长,文理略已明通,作文自不可缓。凡学为文之次第:一曰文义;文者积字而成,用字必有来历(经史子集及近人文集皆可),下字必求的解,虽本乎古亦不骇乎今。此语似浅实深,自幼学以至名家皆为要事。二曰文法;文法备于古人之文,故求文法者必自讲读始,先使读经史子集中平易雅驯之文;《御选古文渊鉴》最为善本,可量学生之日力择读之(如乡曲无此书,可择较为大雅之本读之),并为讲解其义法。次则近代有关系之文亦可浏览,不必熟读。三曰作文;以清真雅正为主:一忌用僻怪字,二忌用涩口句,三忌发狂妄议论,四忌袭用报馆陈言,五忌以空言敷衍成篇。
„„其作文之题目,当就各学科所授各项事理及日用必需各项事理出题,务取与各科学贯通发明;既可易于成篇,且能适于实用[2]。
《奏定学堂章程》还规定,教材由官家、私家合力编辑,鼓励私家编纂。其中由吴曾祺编写、商务印书馆于1908年出版的《中学堂国文教科书》是当时最为通行的中学国文课本。每册选文,以类相从,便于写作。中间评点文章作法和妙处,注重实用。课本编辑意图写道:“学生至入中学堂,多读经书,渐悉故事。此时急宜授以作文之法。”对作文之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从以上的历史检视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世纪之初语文单独设科以来,作文教学就被纳入语文学科课程之中,而在中学阶段尤被重视,从“章程”到教材都有强调:“入中学堂者年已渐长,文理略已明通,作文自不可缓。”“此时急宜授作文之法。”在作文教学方法上,继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写结合。无论是《奏定中学堂章程》还是《中学堂国文教科书》都极其重视由读到写的教养过程,“文法备于古人之文,故求文法者必自讲读始,先使学生读经史子集中平易雅驯之文。”选文“以类相从,便于写作”。在作文的文风上,讲求“清真雅正”,反对僻怪疏狂、涩句陈言。简言之,这一时期的作文教育有三个突出特点:1.读写结合,重视写作;2.真切表达,务求实用;3.加强训练,注重方法与涵养。20世纪头10年,可以说是我国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开端时期,而作文教学在这一时期所奠定的基础对后来直至现在都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作文教学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的籓篱,在写作方法上以古文的作法为范式,在表达形式上依然以文言为正统。
191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华民国教育部效法日本教育制度,由蔡元培主持制订新学制,由此带来了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重大变革。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科的教育目的为:
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易之文,兼课习字[3]。
1913年3月19日又公布《中学校课程标准》,国文科教学内容如下[4]: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周周周周
时
教学内容
时
教学内容
时
教学内容
时
教学内容 数
数
数
数
男
讲读
作文
讲读
作文
讲读
作文
讲读
作文
文字源流
文法要略
文法要略 7
习字
楷书
女
习字同前学习字同前学
草书
行书
年
年
中国文学史
习字
行书
施行规则中,讲读与作文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居头等重要地位,讲读与作文并列且前后相续,这既表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讲读与作文的联系性。这一规定突破了读经——作文的旧框框,提出了“能自由发表思想”的作文教学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家要求张扬个性的民主教育思想,在作文教学观念与作文内涵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由此进入了现代作文教学的初建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着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1919年前后杜威来华讲学,对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杜威教育思想的热心倡导者胡适,于1923年主持起草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对中学作文提出要求:
(一)目的
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
继续练习用文言作文。
(二)内容与方法
作文应注重内容的实质和文学的技术。精读名著的报告或研究,可代作文。
(三)毕业最低限度的标准
能自由运用语体文体发表思想。
这一时期的作文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实质性转变,是我国作文教育史上的一次飞跃。首先,它确立了语体文(白话文)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一跃成为作文练习的主体和正宗,文言文的写作退居次要地位;第二,追求作文的实用价值并通过作文发展个性在作文教学中受到关注;第三,第一次用课程标准的形式分别对初中与高中提出不同的要求。至此,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方告正式确立。但作文教学体制尚不完备,直到1929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的颁行才可谓现代作文教学趋于成熟和体制基本完备时期。《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作了具体规定:
作文练习:
(1)命题作文 课堂内作文,可养成学生作文敏捷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外作文,可养成学生作文详密的习惯和尽量发抒的能力。
(2)翻译 为最可以训练精确的作文技术之练习。其法:或译文言文为语体文,或译语体文为文言文,或译古韵文为语体的散文或韵文,或译外国短篇之文为中国文言文或语体文等。
(3)读书的笔记 须教学生多作有条理,成片段的笔记。尤须注重养成怀疑不苟且,不潦草的习惯。
(4)游览参观的记载 须注重观察的能力,材料采集的能力,判断的能力,与描写的能力。
(5)专题研究 须提倡材料的搜集与排比,条理的训练,证据的批评等等习惯。
(6)文学作品凡小说,诗歌,戏剧,各种散文,皆可令学生试作。其有特别天才者,当就其性情所近,指示他多读名家作品,以作模范。
毕业最低限度: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及平易的文言文作叙事,说理,表情达意的文字。
《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在关注读写结合和训练涵养之外,另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作文体例的描述甚为详备,现代作文样式包括文学体裁大多已经囊括;2.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把作文与做人的态度联系起来;3.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两种训练形式,使其双线并进,且各有侧重,各逞其能;4.关注个性发展,注重特长教育;5.在读写结合和训练形式上对传统经验有所发展,比如,不同文体、语体的转换,通过写作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采集、判断的能力等。应该说,这个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论述已比较成熟,自此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阐述虽有丰富,但总的来说只是小修小补,没有实质性变化。在1932年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应用文件”的练习,提出“凡宣言,契据,章程,广告,及其他公文书札等,皆可令学生习作。”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的频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习作以每星期一次为原则,于课内行之。”除此之外,几与1932年的标准相同。1940年《修正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指导提出了较为具体要求,关于“作文练习”,“初中各项方法,大体均可适用。”故将同期《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练习”内容列举如下:
(1)教授作文方法,应时有变化,但以与精读文、略读文及文章法则联络为主要原则。略举数例如下:(甲)命题 由教员命题,或由学生自拟教员择定之。(乙)翻译 文语互译,或译诗歌为散文。(丙)整理材料 由教员供给材料,令学生作一有系统之文字。(丁)重写 示以原文,令学生重写,或演简为繁,或节繁为简。(戊)听写 由教员演讲一事一题,令学生听后写成文字。(己)写生 由教员提示事物,令学生实际描写。(庚)笔记 教室听讲及课外读书之笔记。(辛)记录 如日记、游记、演说及新闻等记录。(壬)应用文件 如书札、契据、章程、广告及普通公文程式等。
(2)作文每两星期一次,每次二小时,于课内行之(短篇习作一小时可完者,每星期一次),每次练习,必须有个别或共同之批评,并采用各种符号,使自行修改。
1941年《六年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草案》其作文教学部分亦与1940年课程标准相同,到1948年《修订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略有一些新内容。
1948年《修订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为:
熟练应用语体文及明易文言文表达情意,能作切合生活上最需要、应用最广之文字。
对于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提出如下要求:
精读与作文练习,应注意密切配合,务使每一精读教材之教学结果,即可应用于作文练习,或由每次作文练习,引入精读教材教学。
作文练习,初中各项方法,大体均可适用,并增加专题研究,由教员提出研究题目上,学生自行搜集材料,试写论文,或就阅读之专书,将其心得批评研究撰成论文,他如小说戏剧诗歌等之习作,亦可酌为个别指导。
作文每星期一次,于课内行之,课外并宜指导学生自由写作。
标准设有“作文练习”一节,提到“初中各项方法,大体均可适用”,因此有必要对同期的《修订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练习的表述列举如下,以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观:
精读教材宜选用短篇,对于用字用词语法文章作法等项须反复深究,使学生作文练习时有所助益。
精读教学可按学生学习能力及作文进度斟酌选材。
训练学生使用国语演讲,并注意其内容及条理,以为作文之准备。
作文练习之次数,每周以一次为原则,于课内行之,并注意应用标点符号之训练。
作文练习按学生程度及精读教材之学习情形,酌采下列方式,指导学生练习:
1.问答 用问答或对话,叙述一事或一物。
2.写生 指导学生根据实际经验为人物事态之描写。
3.记录 如日记、游记、讲演、笔记及新闻等记录。
4.听写 由教员讲述人物故事,令学生听后写成文字。
5.笔记及报告 如教室听讲及阅读之笔记及报告。
6.改作 如改正错误,或改正为反,或改诗歌为散文,或戏剧为故事等。
7.重写 示以原文,令学生重写,或演简为繁,或节繁为简。
8.整理材料 由教员供给材料,令学生作成有系统文字。
9.问题研究 提示问题,令学生搜集资料,作成研究报告。
10.叙感 令学生就读书或见闻与体验之所得叙述所感。
11.抒情 命题指导学生叙出自己情感。
12.商洽 令学生作文与人商洽事件。
13.应用文件 如书札契据章程广告及普通公文等。
以上练习作文方式应由易及难,由教员斟酌活用,亦可酌采其他方式。惟对于学生作品,务须详密评阅,并加改正;遇有惯犯之错误,应分别作集体或个别之纠正。
40年代的作文教学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读写结合得到具体切实的加强。40年代,不仅强调读写结合,而且通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结合”的方法与要求。课标指出:“以与精读文、略读文及文章法则联络为主要原则。”“精读与作文练习,应注意密切配合,务使每一精读教材之教学结果,即可应用于作文练习,或由每次作文练习,引入精读教材教学。”“作文练习按学生程度及精读教材之学习情形„„指导学生练习。”
第二,加强了教师对作文的指导。1940年、1948年的课程标准对“命题”“翻译”“整理材料”“写生”“听写”等多种作文形式都明确指出其教授方法和指导要求。
第三,作文形式更为丰富多样,作文训练有一定的选择余地。40年代先后数次颁行的课程标准所出示的作文训练形式均达十项之多,同时建议“练习作文方式应由易及难,由教员斟酌活用,亦可酌采其他方式。”既有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亦给予自由选择的空间。
第四,重视作文评改。提出了作文评改的两种方式:学生自改和教师评改。标准要求:“每次练习,必须有个别或共同之批评,并采用各种符号,使自行修改。”“对于学生作品,务须详密评阅,并加改正;遇有惯犯之错误,应分别作集体或个别之纠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开展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语文课程建设,其中的作文教学也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高中国文》均特别关注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达到:“能写日常常用文件,如书信、函件、日记、笔记、记录、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新闻通讯、调查报告、讲演论文、普通论文等。”[5] 对于作文教学方法,分别作过“读写结合”和“讲读与写作分开”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6]。
纵观20世纪上半叶语文学科高中作文教学发展轨迹,我们大体可以作出这样的划分:1.以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为标志的开端期(1902—1912);2.以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颁布为标志的初建期(1912—1923);3.以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为标志的确立期(1923—1929);4.以1929年《高级中学普通科国文暂行课程标准》为标志的发展期(1929—1949)。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与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而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又是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的,因而,透过高中作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脉动可以透视它深刻的社会与时代变革的踪影。
当然,作文教学亦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作文教学自身发展的路径中,有几点值得思考:1.进入20世纪,在作文训练与指导方法上基本上走的是“读写结合”之路。读写结合、以读导写是我国学校作文指导的主要方法和一贯传统,但是,“读写”如何结合,在何种程度上结合,并未获得一致的认识和富有成效的经验。在古代及20世纪之初,大体依循的是由“读”到“悟”再由“悟”到“写”的路子。在20世纪上半叶对读写结合虽有进一步的探讨,但总体上失之于笼统粗略,停留在一般性要求的层面。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既有“读写结合”的训练,亦有“读写分开”的探讨,直到20世纪后半叶,读写关系仍是语文教学中有待探明的话题。2.20世纪上半叶的作文教学价值取向大体经历了从关注“经世致用”到关注“个性发展”再到关注“实际应用”的过程。从读经的内容到作文的形式主要是用于经世致用的,同时也有修身的目的。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则更为注重“自由发表思想”,关注个性以及兴趣与特长。20年代末直到整个40年代,作文又转向了实际应用。总体说来,20世纪作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在“内在发展价值”与“外在工具价值”两端徘徊。当代作文教学曾片面强调“外在工具价值”,现在似有片面强调“内在发展价值”的倾向,这是值得深入反思的。3.作文训练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要求也逐渐明确和具体,不少训练形式与方法是值得借鉴的。今天,似乎正在丢弃传统的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而走入单一化的狭路,这种倾向值得关注。(未完待续)
20世纪下半叶高中作文教学的变革轨迹
——以“教学大纲”为视点(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是在1956年。当时,汉语与文学分设,而高中语文学科只设文学不设汉语,因此在高中学段只颁行了《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的汉语与文学分设,是语文教学史上的创举,这一实验探索很有意义,但是,在实验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写作教学没有与汉语、文学教学进行很好的配合,总体上对作文有所忽略。尽管教学大纲也强调“在各种书面作业里,作文是很重要的一种”,并规定每学期用于作文应有12课时。继汉语、文学课本编完试用之后,还于1957年草拟了《中学作文教学初步方案(草稿)》①,但这个方案没有公开发表,实际上,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突出写作”的传统在这一时期有所削弱。汉语与文学分设的语文课程实验历时仅一年多,实验中的经验与教训、成绩与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总结和修正便告夭折。
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汉语与文学合并后的第一份语文教学大纲,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具有奠基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大纲分为七个部分:语文的重要性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选材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大纲七个部分对作文教学均有论述,为1963年到1966年的作文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确立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之与阅读教学一起共同构筑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工程。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的中心地位在大纲中得到重新确立,在“教学要求”中对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阶段,使学生继续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现代语文,作文能够思路畅达,文理通顺,用词确切。”在“教学内容”中规定:“高中阶段,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要求教师结合讲读教学,认真批改作业,进行讲评,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培养读写能力的要求和步骤,在课本里编入一些有关读写知识,讲记叙、说明、议论和布局谋篇等知识。”在这份大纲中,读写中心、读写并进的教学思想得到凸显和加强,而提高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拓展了“读写结合”的传统语文教学思想,使读写结合的训练更为切实具体。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课文”“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作文”三部分,在“选材标准”中也关注到写作的学习,“可以选内容无害而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至于思想内容稍有消极因素而艺术水平很高,足以作为学习借鉴的,也可以选一点”。在这份大纲里不仅注重课文对作文的示范、引导作用,而且还关注到语文知识包括写作知识对作文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读写能力不能凭空养成,要以讲读教学为中心,进行种种严格的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讲读教学,认真批改作业,进行讲评,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讲读教学必须同学生的写作实践密切联系。应该结合课文讲读,就作文批改进行批评,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应该这样写而不应该那样写,说得出错误的原因,想得出改正的办法。”这里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是,“读写结合”正在被纳入训练的范畴,在寻求读写结合的内在关联性方面与传统的理解和做法并非完全一致。简言之,传统的读写结合侧重于阅读之于写作的涵养、积淀、感悟;而这里关注的读写结合则侧重于讲读和语文知识对于写作的示范、指导作用。这样来对待和理解读写结合,一方面使读写结合的训练得到落实,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把读写结合导入惟技术的“单行道”。
第三,加强写作训练,初步建构现代作文教学的阶梯和序列。大纲对写作明确提出了加强训练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中提出用多写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提高写作能力,非多写多练不可。”“应该适当增多学生练习写作的机会。”大纲在写作训练方面的另一突出特点,表现在努力探讨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科学化,着力建构作文训练系统,可谓是建国后作文训练体系的滥觞。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顺序为主要线索,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顺序主要表现在:(一)从阅读内容比较单纯、篇幅比较短的文章到阅读内容比较复杂、篇幅比较长的文章。(二)逐步理解和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从词句到篇章,从比较单纯的方法到比较复杂的方法。(三)逐步理解和掌握记叙、说明、议论等主要的表达方式和常用的几种体裁的文章的写法。整套教材要就上述这些方面作出安排,明确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重点。”对高中写作训练分层提出目标和要求:高中一年级,“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能力。写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的文章,力求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流畅。”高中二年级,“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读写能力,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继续提高比较复杂的记叙能力,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议论能力。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用之于读写。写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高中三年级,“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各种表达能力,掌握比较复杂的议论方法,注意观点正确鲜明,材料充实可行,论证严密,语言简练。”
第四,关注高中与初中的衔接,加强对课内和课外的写作指导。大纲对高中阶段作文的总体要求是:“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要求“能够思路畅达,文理通顺,用词确切”。这些要求都是在初中作文水平基础之上提出的。此外,大纲还就课内和课外指导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作文要加强指导,严格要求。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缺点和错误,要利用讲评予以纠正。”“课外写作指导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指导学生写日记、笔记,帮助学生编壁报或级刊,练习写作。”写作指导“既要有统一的布置和一般的要求,又要适当地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别和爱好的不同,尽可能做到切实具体,因材施教。”[7] 加强指导,实际上是确保作文训练思想得到落实。
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新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一套供全国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新教材。这套教材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为主要线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它吸收了传统语文教学经验,又加强了作文训练与作文指导。具体表现为: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顺序编排,形成有层次、有序列的训练体系;采用单元形式编排,把课文及有关的语文知识短文、练习题组合在一起,读写结合紧密,训练较为严密、系统。
1966年至1977年我国经历了“十年浩劫”,语文教育包括作文教学遭到前所未有的践踏和破坏,偶有的作文训练也只不过是“口诛笔伐”“斗私批修”的“大批判”操练,无论是能力的训练还是文风的养成,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弊多利少。1977年“十年浩劫”结束,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新时期。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与教学计划相适应,当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对这个大纲进行了修订,再版发行。这个大纲的精神与1963年的大纲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一些发展。就写作而论,表现在:
(一)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有了更为明确而理性的认识。1978年大纲阐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读是写的基础,不重视培养读的能力,想很快就学会写,是不对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要经过反复的艰苦的训练,不重视写作训练也是不对的。写作实践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把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适当结合起来,联系学过的课文,弄清楚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这样对学生会更有启发。”经过十年浩劫,中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下降,对此整个社会和教育界忧心忡忡,学校和语文教师急切希望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鉴于此,大纲及时理清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并指明“要经过反复的艰苦的训练”,对于恢复作文训练常规、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
(二)丰富了作文方式,使作文训练形式灵活多样。大纲指出:“作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写、缩写、改写、写局部、写片断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说和写有密切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命题作文是作文训练的方式之一。命题要得当,要联系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和参加社会实践的实际。”在1980年的对1978年的教学大纲修改本《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还注意到“听”与“写”的结合,大纲指出:“要注意进行听的训练,如听写,作听讲记录等。”与1963年大纲相比,78年和80年的大纲不仅关注了读写结合,而且注意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尤其注意到“听”“说”与“写”的结合,这是大纲的创新。
(三)重视并细化了作文指导与评改。对于作文指导,大纲指出:“首先是观点、态度的指导,也要在方法方面给以指导。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启发他们在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对作文评改,大纲要求:“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评改要认真,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普遍改或重点改,书面改或当面改,指导学生自己改或组织学生互相改等),应以教师评改为主。每次评改可以着重解决一两个问题,对于共同性的问题应在全班讲评。”另外大纲对作文的次数也作了规定,“命题作文每两三周一次,其他方式的作文练习,每周一两次。”
(四)对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问题进行探讨。在1963年初步构建的作文能力发展序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问题。1978年大纲指出:“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研究中学生作文能力发展提高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研究作文训练的途径、步骤和方法,使作文更有科学性和计划性。中学生作文能力达到什么水平,应该有标准。要开展切实的科学研究,使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大纲的倡导下,从教材到教学,对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进入新时期,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986年,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对1980年《全日制十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进行多次修订,于12月颁行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0年对86年大纲又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本。这几次修订大纲,在作文教学方面表现出以下发展轨迹:
(一)完善语文能力结构体系,对阅读、写作、听说分别提出能力指标,明确了具体要求。至此,听、说、读、写四项语文基本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得以确立。就写作教学而言,在与阅读相结合的基础上,大纲还倡导与听说结合,即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结合,赋予了作文训练更为宽广的途径,借此追求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语文能力训练系统。86年和90年的大纲对写作能力均分年级提出要求。从1986年到1990年对大纲数次修订,写作这一块变化不大,因此,仅以1990年大纲为例:
高中一年级:1.继续培养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练笔的习惯,能较好的选择和组织材料。2.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能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说明、议论等方法表达中心思想。3.写一般的说明文,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使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和各种说明方法。4.练习写一般通讯报道、调查报告等。
高中二年级:1.作文要讲求构思,条理明晰,语句通畅,有一定的速度。2.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3.继续培养写记叙文的能力,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把对象记述得具体生动。4.练习写一般书评、影视评、剧评和计划、总结等。
高中三年级:1.能比较熟练的运用记叙、说明、议论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2.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与63年、78年的大纲相比,86年至9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赋予作文更加丰富的内涵,作文既有书面表达形式,亦有口头表达形式;对写作能力及其训练的目标也更加完整,除了要求会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外,还要求会写包括通讯报道、调查报告、书评、影视评、剧评、计划、总结在内的常见的应用文。为了确保训练任务的落实和能力目标的完成,大纲对作文指导和评改提出了要求:“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搜集积累材料。”“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课外写作指导,主要是指导学生观察,写日记、笔记,办黑板报、墙报。”
(三)作文训练的形式有所丰富。78年教学大纲对作文训练的形式曾有初步探讨,指出作文除命题作文外,还可以进行听写、缩写、改写、写局部、写片断等等训练,86年、90年的教学大纲除了提及上述几种作文形式外,还提示有“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等作文形式,这对作文的开放和多样性改革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四)初步关注作文与素养的关系,期望通过作文训练来培育学生的做人素质和语文素养。86年、90年大纲强调:“作文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作文的文风问题在78年教学大纲中已有提及,但是,当时处于十年**结束不久的拨乱反正之初,极左思潮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还未得到彻底清算,对学生作文中以套用政治话语为时髦,以贴政治标签为深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醒觉,就连大纲文本的话语方式也带有明显的极左痕迹,在这种背景下还遑论其他?对作文文风问题真正开始关注和反思的是90年代,这从一个侧面对我们有所启示:作文文风问题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或作文教学问题,它与社会环境、政治氛围、思潮观念、人文背景密切相关,仅从作文教学解决学生作文文风问题以及作文的个性化和创新性问题未免有些天真。
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教材对写作训练体系也作过有益的探讨。人民教育出版社80年代编写及修订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写作训练和听说训练方面,着眼于实际应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进行编排,形成与阅读训练相配套的写作训练系统。见下表[8]:
作文训练系统到90年代初已发展得较为完备,但是否已达到科学化的程度仍有待探讨。实际上,与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相伴而生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引发人们的思考和追问,而这些“问题”及其“思考和追问”正是推动作文教学改革的动力。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衔接,于1997年秋季开始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进行试验。这份大纲是在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基础上新一轮的探索,对语文课程结构进行改造,在写作方面也有新理念和新策略。
(一)随着课程结构的变化,作文教学相应发生了变化。在新的课程结构中,语文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在学科类课程中,又设置有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写作教学在这三类课程中均有体现。除了必修课外,写作教学在选修课和活动课中也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大纲指出:“预备升学的文科学生的限定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学修养、写作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可以开设写作、文言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等课。预备升学的理科学生的限定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论著能力和写作报告、科学小论文能力。可以开设中外科普论著选读、科学小论文写等课。预备就业的学生的限定选修课,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写作常用应用文的能力。可以开设实用口语、应用写作等课。”在活动类课程中,写作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具有选择性、个性化,写作练习也就相应有了更宽的渠道和自由伸展、发挥特长的空间。
(二)注重思维训练和素质培养,文体训练有所淡化。50年代至90年代初,在大纲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有其共同追求,这就是强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写作基本训练,强调写作训练的序列性和系统性。80年代,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作文教学方法与模式大体是在这一作文观念指导下形成的,这些新方法与模式的形成以及交流推广,对我国作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作文教学的改革,但也应该看到,作文教学仅在“文体训练”和“写作技术”上打转转,难以实现作文教学突破性变革,也难以发挥作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甚至有可能陷入技能化、机械化训练的死胡同。有鉴于此,96年的新大纲淡化了“文体训练”,而是特别关注思维训练、习惯养成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96年大纲指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全面训练。几种能力的训练要注意各自特点,协调进行,共同提高。”“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训练要贯穿在语言训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主要规定以下能力指标:1.观察,积累,思考,养成习惯。2.理清思路,确定中心和写法;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像;想清楚再写。3.用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情达意。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纲关注写作必备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联想、想像能力的培养;对文体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是对语体提出了要求。这些表述逼近了作文核心层面,切入了学生写作所必备的语文素养,呼应了素质教育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对高中作文练习作出量的规定。在写作方面,大纲做到弹性与刚性统一,在作文形式方面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但对作文练习的速度和数量却作了刚性的规定。大纲指出:“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一般实用文(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高中阶段作文一般不少于25次,文字总量一般不少于2万字,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对每周训练的频度没有作硬性的规定,而是规定其作文的速度和习作的次数与字数。这样的规定便于学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灵活掌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开始编写高中语文新课本,并于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和天津试行。2000年经过修改、审定,这套高中语文课本在全国使用。在写作安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些不同,具体表现在:写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上),进行专题训练,培养从事写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这几种能力训练,又是按照写作过程进行的分解训练。第二阶段(高一下、高二),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能力,比如传记、通讯、游记、读后感、思想评论、文学评论等,并学习编辑作文集。第三阶段(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文科学生、理科学生、预备就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培养相应的写作能力[9]。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修订后重新颁布,在作文教学方面变化不大,但是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增加的这项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既是对作文质量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写作素养的要求,更是试图对当时学生作文中不良文风的矫正。
200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提出9条要求,体现了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关于写作,大纲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对作文教学关注重心的转向。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关注的重心,无一例外地是作文本身,而2002年的大纲开始实现关注重心的转向,即由关注学生的作文转向关注作文的学生。如果将2002年的大纲与2000年的大纲(试验修订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2002年的大纲更加关注写作者的写作素养,关注通过作文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写作素质和做人修养。比如“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仅涉及到作文问题,而且涉及到写作者在写作之前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写作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再如“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仅涉及到作文的文体和语体问题,也涉及到作者的做人态度问题;又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悟真实健康”,不仅是对作文质量的要求,也是对作文文风的要求。
(二)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个性。大纲指出:“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种“倡导”,自50年代以来还是第一次,这是与素质教育相呼应的“作文育人”观的体现。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严格训练”的路子,这固然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提供了策略与方法上帮助,也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但是惟理性化、技术化的训练也带来了诸多弊端,学生的兴趣、爱好少有充分施展的空间,学生的个性、特长难有发挥的余地,这势必束缚了学生作文才情,抑制了学生作文的原创性和主动性,导致了作文“刻板僵化”以及作文中套话、假话、大话的泛滥,失去了作文的创造灵性。所谓写作教学的成效都只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因而,提出“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既是针砭时弊之论,亦是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高要求。
(三)关注写作过程。2002年的大纲开始对作文过程予以关注,例如,大纲写道:“善于观察生活”,“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这些表述都含有关注作文过程的意味。另外,大纲还把写作过程理解为“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过程,“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的过程,提倡通过这些过程养成习惯,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002年的教学大纲是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份大纲,是对以前大纲的总结和超越,同时也是通向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桥梁。
纵览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的作文教学变革轨迹,大体可以做出这样的划分: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是作文教学的探索与新建期(亦可以称为奠基期);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是作文教学的挫折与恢复期;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作文教学的发展与完善期;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初,是作文教学的改革与转型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作文教学面临着如何从传统走进新时代的选择和探索,63年出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便是这一时期探索的标志和成果。63年的大纲,奠定了共和国成立后至90年代作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大体格局,90年代之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和格局下运行,虽然不断修订,但没有根本性的变化。78年出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标明了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在经历了十年**的历史挫折后进入恢复重建的新时期,直到80年代对78年教学大纲的修改和增删,但仍是努力恢复到63年大纲的标准与水平;1986年12月出台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对1980年大纲的修订,1990年对86年大纲又进行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本。这一时期是共和国成立后少有难得的稳定发展期,作文教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稳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具体地说,完善了63年初步构建的以文体训练为中心、追求训练的序列性、系统性的作文训练体系。这一训练体系到90年代中期发生了转变,其主要标志是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颁布。这份大纲打破了文体训练系统,因课程结构的变革(将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而革新和拓展了写作教学空间及训练方式,更为关注写作的基本能力和作文、做人的素质。如果说这份大纲是作文训练范型开始转换的标志,那么,到2002年大纲的颁布则标明作文范型转换初步实现并昭示着作文教学向纵深改革的时期已经到来。
注释:
①《中学作文教学初步方案(草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主笔起草,内容较为详备,分为四个部分:作文教学的任务;初中和高中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初中和高中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内容;作文的指导批改和讲评。【参考文献】
[1][2][3][4]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498-499,508-509,527,535.[5]董纯才.改造我们的中学国文教学[J].人民教育,1950,(2).[6]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75.[7]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15-436.[8][9]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97,515-516.
第二篇:百年春节回眸
百年春节回眸
在过去的二十世纪中,有哪几年的春节是与2001年春节同日的?新世纪第一个春节是一月二十四日,而上一世纪的第一个春节是二月十九日,比之早了二十五天。在上世纪中,与今年同日的春节有一九二五年、一九三六年、一九五五年。由此可见,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同日的春节,相隔了四十六年之久。在上一个百年中,最早的春节是一月十四日,仅有一九五三年一年。二月十九日是最晚的春节,有一九零一年、一九三九年、一九六六年。
第三篇:解读“七一”讲话 回眸辛亥百年
解读“七一”讲话
回眸辛亥百年
秦位强
学习“七一”讲话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个问题,分别属于教育部社科司下发的《2011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第一部分(即国内部分)的第一、四个要点。在第一个要点当中提出了“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激励青年学生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努力学习,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具体要求。第二个要点的标题就是“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下面,我把石仲泉和张海鹏两位专家的所做的报告向各位同仁做一个汇报。
一、“七一”讲话学习解读
8月24日上午,中共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做了题为《 “七一”讲话学习解读》的报告。他说,“七一”讲话共有14000字左右,从内容上可开分三大块。第一块讲党的历史,就是党的历史和成就的新总结。第二块讲党的建设,就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最后一块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目标,就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目标。所以,“七一”讲话可以解读为三个“新”,即“新总结,新课题,新目标”。
(一)党的历史和成就的新总结
过去讲党的历史,从建党讲起,比较多的是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过的这段历史和道路。“七一”讲话换了一个视角,讲话的主线、主题是着重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成立,它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这90年是怎样实现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年是为伟大使命奋斗的90年。之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是因为这样更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更能激发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为实现历史使命而继续奋斗。
要了解七一讲话的主题和主线,就必须对中华民族历史有一个简要的回顾。我们中华民族有这5000年的文明历史,实际上可能是7000年。在常德澧县有一个城头山,本世纪以来有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很完整的古城墙、古民居、古稻种,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距今有7000年历史,这说明在7000年前我们古代中国就进入了文明社会。现在世界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最古老的是埃及金字塔,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如果我们的历史被证明有7000年历史,说明我们是与埃及差不多古老的国家。不仅如此,在5000年、7000年这么悠久的历史长河当中,唯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没有中断过,一直延续至今。更重要的是,有1500年是世界上头号强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华民族就进入了盛世。作为中华民族盛世的很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疆土面积特别辽阔,从西汉开始就已经有了很辽阔的版图。中华民族盛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也特别巨大,还在16世纪以前,人类文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创 造一共有300项,其中有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当时清朝经济发展的总量还占世界的1/3。
从明朝后期开始,封建皇帝独自尊大,拒绝学习资本主义文明,到了清朝,中国内部开始腐朽了。鸦片战争以后,洋枪洋炮把清帝国打得一塌糊涂。打败了就要割地就要赔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不畏强暴、自强不屈的民族,国家衰败了,就去呼号。谭嗣同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孙中山成立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些仁人志士寻找救国的道路和真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都一次次失败了。洋务运动搞了40年,最后甲午海战使海军全军覆没,也宣告破产。维新派继续救亡,但是依靠光绪皇帝,维新变法显然也不能得到成功,最后也是失败了。先进的中国人还是前赴后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继续继续奋斗,开始搞武装斗争,一次次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以后,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没有改变。
接力棒到了当时的先进的中国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的一批仁人志士身上,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命运的问题。这时候俄罗斯爆发了十月革命,取得了成功,工农大众变成了国家的主人,俄罗斯的情况和中国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能不能走俄国人的道路,按照孙中山的说法是“以俄为师”行不行呢?在这种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近代中国衰败,中国共产党接过近代中国以来的救亡接力棒,拯救民族的复兴,这才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实际相结合,这是复兴中国的方法、工具、思想武器,根本目标是要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呢?共产党成立之后首先提出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要使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的国家,第二步在新的国家建立起来以后,怎样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七一”讲话,把这两个目标分解为三个三十年,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个三十年,就是民主革命二十八年,通过进行武装斗争,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新中国。这是第一件大事,实现了民族复兴的第一步目标,民族独立了,人民解放了。第二个三十年,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开始在怎么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幸福进行探索,开始搞建设。这个三十年走了一段很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三大成就:第一,通过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二,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国防等诸多方面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这段历史既波澜壮阔,又异常曲折和复杂。按邓小平的说法,从1957年开始就犯了“左”的错误,全局性的错误,就是三年的大跃进,带来了三年的大困难。十年文革造成十年浩劫。中国共产党及时纠正错误,实行了拨乱反正,进入了第三个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三个三十年实现了拨乱反正,实现了历史转折,思想路线由“两个凡是”转变为实事求是,政治路线由过去的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方针由过去一个时期的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面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在1992年以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过这四大转变,使我们 国家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快速平稳、持续发展的新的轨道。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个巨大变化,最重要的是使4亿人口基本脱贫,提前13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消除贫困的奋斗目标,第二个是我们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有200多项稳居世界前茅,甚至是世界的首位。
再一个很重要的是,九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超过了日本。比较一下世界各国的状况,能感觉到这九十年,就是两个不可逆转。过去内忧外患的、积贫积弱的命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一个不可逆转;我们已经走上一个初步繁荣的,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的道路,这也是一个不可逆转。所以“七一”讲话就讲到,这九十年的壮丽征程,是人类发展史上很罕见的,没有过的。过去很少用这样的词语,领导人的报告也很少把我国的发展变化提高到人类发展史的高度来认识。尽管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基本面要明确,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走到这一步相当不容易。
“七一”讲话讲了三件大事,就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作为三大成就提出的。“十七大”只讲了道路问题,理论问题,没有讲制度问题,这次是第一次提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一个新的理论认识。讲制度问题,一般地说,是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成功了,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内涵很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和概念,它有比较丰富的内容,但怎么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做一个更加完整的更加规范的表述,可能还需要时间磨合,可能明年“十八大”的报告会有进一步的说明和论述。但是,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明确,是对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对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经验的初步总结,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所以“七一”讲话对党的历史的回顾,对党的成就的总结,尽管很多问题没有完全展开地讲,但是还是有很丰富的内容,有很多新的思想观点,很多新的论断。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
“七一”讲话把我们党九十年的成就做了一个总结,把我们国家从近代以来发生的变化作了一个回顾,最后归结为一点: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九十年的历史说明了这个问题,辛亥革命一百年来的历史也说明了这个问题,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尽管这么多仁人志士不断求索,怎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最后,这个历史责任还是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人肩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时,也是找对了这么一个正确的道路,所以说关键在党。我们进入一个新世纪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党自己的成分、自身的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面对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挑战,怎样加强党的建设,因此就是要全党来认真解决。2009年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问题。从2009年以来,“七一”讲话对怎样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做了一个比较系统 的论述,归纳为五个坚持。第一个就是思想路线问题。要求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建设,来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实现新的理论创新。第二个就是人才问题。要进一步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特别是聚集到党里面来,来不断壮大党的力量。第三个就是来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第四个就是反腐倡廉,把反腐斗争进行到底。最后就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加强民主集中制,解决好制度问题。
首先,在讲思想路线问题时强调,学习是个精神追求,要继续加强学习。学习要达到什么要求呢?要学以修身,要学以增智,要学以创业。我们党90年来事实上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不是中国本土的,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学习本本,学习经典著作,还要从实践中学,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还要从外国来学习,学习外国的学习技术、管理经验,包括政治方面的一些东西能够借鉴的都要学习。科学发展观也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才提出来的。也正因为不断重视学习,所以在九十年过程中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能够创立两大理论成果。实践没有止境,学习也就没有止境,认识没有止境,所以还继续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我们国家的改革要继续向前发展,我们现在很多问题遇到新的瓶颈。譬如说,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怎么搞,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怎么推进,进入了深水期,攻坚阶段,怎么来反腐败,来有效地实行权力制衡,实行制约,实行监督,需要认真动脑筋。我们国 家不能搞两党制,不能搞轮流坐庄。但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内部,能不能实行权力制衡、制约和有效监督呢?把这个难题破解了,我们的民主建设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有一个新的大的发展。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在坚持共产党执政,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前提下怎么对权力实行合理的分配,形成一种相互制衡、有效监督。在中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水土的,实行一党执政同时又能对权力在共产党内来分权、来制衡、来监督,发挥全党智慧经过多少人努力是能够找到的。这个问题破解了才称得上第三次飞跃。这就是理论创新的任务。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人才问题。人才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邓小平强调人才问题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提出三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能不能发展下去,关键是有没有人才。江泽民又把三个尊重扩展为四个尊重,尊重创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在人才方面做了许多决定,使大批的在海外学习的人才不断地归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七一”讲话对人才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能不能把大批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到我们的党的事业中来,这关系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走的更加宽广,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能不能更早的实现的问题。同时对人才的导向更加强调要以德为先,把德的问题提得更加突出。改革开放无疑需要能人,需要有本事的人,有些有本事的人,才很突出,但是德很欠缺,或者说德不牢固。德到一定的位臵就发生了变化,就退化了,就由有德变为无德,变成缺德,因此变成贪污腐败分子,这对个人来说,断送他们的政治前途,对党和国家来说是重大损失。所以鉴于经验教 训,需要能人但是更加需要有德的能人,所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这都是过去没有说过的话。讲话更加强调年轻人,强调要把各方面的青年人才吸入到我们党内来,对青年人寄予厚望。讲话引用了李大钊的话——“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充满了感情,这是一个战略眼光。因为整个事业的发展就是要一代代的人来接力,一个党和国家最有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是青年人。“七一”讲话指出,我们党这些年来能够这么发展,就是有大批的青年人才使我们党充满了活力和焕发青春。同样,今后我们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活力也还要吸收大量的青年人。特别是我们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党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的青年的党员35岁以下的占全党8千万党员的可能四分之一,两千五百万多一点,但是60以上的不少,老年同志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但是大量的事情需要青年人来接手,这是生力军。
第三个问题,关于人民群众作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在讲三件大事,每一个时期的每件大事都采用了“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这样的表述。人民群众力量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因此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三十年改革开放伟业的创造,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是不可能取得的,这些年来,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存在不少问题,按照“七一”讲话来说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个危险归根结底是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衙门作风、官僚主义作风危害很大,有些问题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闹事的人是极少数,好多问题形成起来是我们的干部、机关的官僚作风造成的。做官当老爷,不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人 民群众的诉求,所以简单、粗暴,因此这种作风必须要改变。改变作风,除了要加强群众观点,执政为民以民为本的教育外,这都是抽象的,最实际的就是要到基层去体会群众的生活困难,他们的要求,打成一片才行。胡锦涛同志讲,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能把我们放在心上。这是强调感情的问题,心连心的问题。只有改变作风,深入基层,我想党群关系才能从根本解决,光是一般号召解决不了的。
第四个问题反腐败斗争,强调一定要有更大的力量更坚决的举措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因为腐败、贪污对党的形象破坏太大。从高层到底层,腐败现象这样的一发多发高发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据说省部级干部去年平均一个月就有一个被拉下马被双规的和被司法机关解决的。为官要做人要修身,为政要不忘公仆之心,用权要不谋一己之利,要继续加强这方面教育,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教育只对愿意受教育者起作用,不断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净化自己的心灵来做个好官员。但是教育对贪污腐败分子丝毫不管用,台上可以讲得冠冕堂皇,但是在台下,在背地里寻租、钱权勾结,就乱来了。因此教育只是一条腿,另一条腿就是制度建设。
第五个问题讲制度建设,一定要让党内建设制度化。这方面这些年有关部门下来不少文件,这个政策,那个条例,但是管用的不多,起作用的不多,好多是停留在纸上,缺乏执行力。为什么?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后续,缺乏监督力,缺乏执行力,这方面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需要扩大党内民主。两会期间争论得很热闹的,就是出台正处级干部收入和财产登记,希望公示,希望晾晒。但是还有的部门出来解释,说目前条件不成熟,两个理由,一个是诚信体系没形成。第二个是统计体系还不完善,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实现公示。可能从技术层面上讲是有这些问题,但是公示问题不是共产党的独创,外国都有的。俄罗斯总统、总理说要晾就晾啊,是不是他们的体系就健全了,不清楚,但人家敢拿来在光天化日之下抖一抖,多少房子,多少车子,多少收入。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民主,很难使群众满意。骆家辉到中国来任职,他去商店买东西,下机场不要专车接,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没有派头,没有特殊要求。我们是共产党,是先锋队,天天喊为人民服务却为什么这些做不到呢?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反思的。我们有些地方官前后拥,学习还要带秘书,好多人跟着,说明我们的制度很不健全,漏洞太多了。“七一”讲话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但是要落实解决还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
(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这一部分讲了五个问题。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二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科学发展,三是坚持发展民主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四是继续实现文化方面的大发展、大繁荣,五是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中心社会建设,建设和谐社会。这五点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阶段的最重要的内容。这五点实际上就是四点:就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把经济建设分成了两个问题讲。这一部分主要有三个新的问题需要提出。第一,这一部分有鲜明的针对性,前面的两个问题即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还要继续讲呢?因为尽管我们取得了有很大成就但是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贪污腐败问题,贫富差别过大的问题,道德滑坡 的问题等等,因此在社会上一种声音说所有的这些的问题归结于改革开放搞错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错了,因此要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七一”讲话不能不有一个鲜明的态度,要对这种指责、责难加以回答。我们国家取得这么多成就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靠改革开放。谁要反对改革开放,谁是要下台的。这是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一百年不动摇,很重要就是改革开放不能动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强调呢?就是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有一部分人有一部分媒体走向了一个极端,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否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提法是片面的,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的统一,它们的延续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没有专门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些人说中央已经放弃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否定这个理,因此造成了误导。“七一”讲话要表明中央的观点,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也一百年不能动摇的,怎么能否定呢?尽管我们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了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基础相当薄弱,按照人均来算还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所以不能看到情况稍有好转就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突出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思想。讲了五条,换个思路都是在讲社会建设改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是加强和改善民生的经济基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是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所以归结起来这部分核心问题是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来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们国家尽管 人民生活水平走向富裕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联合国定的脱贫标准是一天不能低于1美元。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我们还有一亿人的贫困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要调整政策。另外,贫富差别过大的问题也很突出。在这方面这些年来先富带动后富应该说找到了比较好的办法,对口资源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汶川地震,沿海地区比较发达的一个省一个市来帮助受灾严重的一次县,变化很大。对口资源使这些地区跨越式的发展了提前了30年到50年。这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但是个体、群体一部分先富的怎样帮助后后富的,还没有好办法。现在慈善机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也很不健全,人们的质疑很多。有的捐款究竟到哪里去了,不到位,也不透明。很多钱被中间环节、慈善机构截留了。还需继续努力,使制度完善,真正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有一个比较好的渠道。
再就是群体性事件比较多。一个是要改变我们的作风来,一个是建立有效的机制。信访制度要畅通,要真正管用。地方政府一定要站在老百姓一边,不能站在开发商一边。尽管地方发展需要依靠名企业家、开发商,但是如果不顾老百姓的利益和基本诉求绝对要出大问题的,那么多强拆问题就是这样,不为老百姓说话,忘掉了共产党的宗旨。不要讲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长远利益老百姓看不到的,首先要把当前利益解决好。
七一讲话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目标归结为继续实现在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继续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从开始讲党的历史和回顾到最后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一条红线贯穿下来的,红线就是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七一”讲话指出,建党一百年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不难实现,还有十年。第二步,建国一百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不是讲总量是讲人均,因为总量我们已经超过日本,但是我们的人均水平差一大截,特别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素质、软实力还差很大一截,这到建国一百年还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到建国一百年能够基本实现现代化不成问题。但是实现现代化之后干什么?建国一百年赶上以后,下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就是赶上最发达的美国。从总量上计算,可能2025年就可以赶上。这是讲总量,但是讲人均及人的素质还有更长时间。赶上美国现在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复兴不是要把我们过去丢失的几百万平方公里重新要回来,这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实现民族复兴是在什么意思上讲呢?很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我们国家、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我们现在尽管处在世界第二地位,但是我们贡献目前还是一位数,百分之八、九,这与我们的地位不相称,因此要提高贡献率,达到跟我们国家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同步的水平。我们现在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十九不到百分之二十,将近五分之一,如果我们的国家对人类文明发贡献率也提高到百分之二十,需要翻一番多,我们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过去的一盘散沙的问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把它解决了,使得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凝聚力,但是还需要解决,这就要相当长的时间。邓小平说了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还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提高我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也许是跟这个时间是同步的。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愚公移山的工程,要一代代共产党把接力棒接过去不 断地往下传,来解决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为使我们国家实现这个复兴,使我们党承担起这样一个历史的责任。真正到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可以告慰我们的列祖列宗,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是在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愧于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
二、辛亥革命百年
8月24日下午,原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做了题为《辛亥革命百年》的报告,他自拟的报告题目是《对辛亥革命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报告讲了七个问题,包括: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政治势力的表现;有关反清武装起义的战略讨论;有关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遗产;纪念辛亥革命的政治和学术意义。下面我们把报告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做个介绍。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的发生既有远因也有近因,其远因在于,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面临危亡所以从太平天国以后历代的志士之人都在寻求挽救国家危亡的出路,但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太平天国失败了,戊戌变法失败了义和团也失败了,这是一种性质在挽救国家危亡,另外一种性质的救亡图存是1860年开始的洋务运动,最终也因北洋军队在甲午海战中的被摧毁而宣告失败。辛亥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跟甲午战争爆发八国联军的侵略直接相关的,1894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签定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给中国的主权独立打击最大的一次,马关条约上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辽东辽南半岛给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赔款以 及主权的损失对于中国当时的先进分子是极大的刺激,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并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同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主张,可以说这是革命派最早的主张活动,这是直接受到甲午战争的刺激和影响的结果。党签订马关条约的有关消息传回国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全国各地举人都在北京,康梁在北京联合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上书,要求拒签条约。由此可见,无论是革命派还是康梁维新派都是有感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家的危亡就在眼前,因此发起革命活动、维新活动。第二个直接的原因就是把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辛丑条约是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一个条约,条约的条款非常多,光赔款就是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当时中国人是四亿五千人万,每人赔款1两。慈禧太后在批准西方列强的议和大纲的上谕里写道“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充满了对列强感恩戴德的语气。辛丑条约的签订当时国内革命派产生了强烈的刺激,四川青年邹容1903年写下了《革命军》,强烈呼吁国人起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湖南青年陈天华写出《警世钟》、《猛回头》,用押韵的句子来陈述清朝如何腐败,中国如何危亡,总结说中国的朝廷已经是洋人的朝廷,当官的已经成了洋人的“守土官长”,这样的朝廷我们还容许他存在下去吗?还不起来推翻它吗?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致美国人民书》,详细阐述了中国的革命派为什么要起来革命、为什么要推翻清朝的诸多理由。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依次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清朝政府为挽救社会危机发动新政;
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主张和武装反清起义的 努力;
3、学界、工商界以及士绅发起的拒俄拒法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等反帝爱国社会运动;
4、人民群众抗税抗捐、反洋教、抢米运动等;
5、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和保路运动是武昌首义的直接导火线;
6、武昌首义与各省响应;
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宣统皇帝宣布退位。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力量和矛盾。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有三种显性政治力量和一种隐性政治力量,前者是指革命派、立宪派和清朝统治阶级,后者是指广大的人民大众。与此同时存在以下七对矛盾:一是革命派与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革命组织纷纷成立。如1903年11月,黄兴在湖南长沙建立华兴会;1904年7月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1904年11月浙江成立光复会;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联合组成 “中国同盟会”,1906年2月武昌成立日知会;1907年东京成立共进会总会,08年在武昌成立共进会;1908年武昌成立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革命组织核心是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核心是孙中山和黄兴。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的指导下,同盟会发动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光复会也在浙、皖一带发动武装反清起义。这些起义撼动了清朝统治的根基,推动全社会的觉醒。二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三是立宪派与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四是清朝统治阶级中满族宗室间的矛盾。五是满汉矛盾。六是人民大众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各地群众暴动不断,武昌起义前十年间,各种群众斗争多达1300次。七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形势使然。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派、立宪派和人民群众共同推动的,革命派起了主要作用。清政府自身的腐败,造成了 整个社会离心离德、社会动荡的局面,清末最后十年国势日衰,除了统治阶级自身的原因,坚持专制制度不思变革外,还有帝国主义压迫的原因。简单地说,列强侵略,朝廷失政,社会失序,人民不满,革命就爆发了。
(四)关于同盟会起义战略的讨论。同盟会在发动武装起义问题上采取的是雄据一省,与各省纷起之法。这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武昌成为首义地点的原因。湖北新军及其军力配备、军人素质,除北洋六镇外,在全国是最好的。武汉地区的革命党人长期工作,在各界群众特别是新军中聚集了雄厚的革命力量。湖北有兵工厂,有新军弹药库,均为新军中的革命士兵所掌握。湖北革命党人和革命士兵,都崇拜孙中山和黄兴。二是同盟会对武昌发动起义的态度。起义前,湖北革命党人派吕天民到香港去请黄兴,派居正、杨玉如到上海请宋教仁,以增强起义的号召力和领导力。黄兴虽被说服武昌有条件发动起义,却一直延迟出发。上海中部同盟会对武汉情势迟疑不决,相互推脱。宋教仁“三番两次心动摇”,多次更改启程日期。孙中山身在美国,对湖北将举行起义,毫不知情。接到黄兴电报时,更“拟电复之,令勿动”。所以,武昌首义的历史事实是,武昌首义未经中国同盟会讨论决策,没有同盟会领导成员参与指挥领导。起义是由一些中下层的同盟会员和其他革命党成员独立发动和指挥的。由于武昌首义时革命党领导人不在武装起义的现场,对于推进革命胜利发展到来负面影响。
(五)有关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的讨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我们的历史教材上说得很明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台湾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全民革命,他们的依据是黄兴、孙中山、宋教仁等领导者,没有一个人是资产阶级。而大陆学者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的克伦威尔、法国大革命时的罗伯斯庇尔都不是资产阶级,所以台湾学者的这个观点不成立。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遗产。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用武装起义的方式废除帝制,动摇了中国人两千年来对封建专制及皇权统治的崇拜;建立中华民国,接受了共和立宪观念,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新观念;辛亥革命抛弃了对皇帝的信仰,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宗藩关系正式结束。
历史遗产: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宪法代替封建专制;提出五族共和,为确立民族平等原则奠定了基础;提出中华民族新概念,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政治活动的空间,各种政党组织、群众团体纷纷公开成立,表达各个利益集团对时局的意见,国共两党逐渐成为此后中国政治的重心;打开思想活动的空间,各种主义纷纷提出,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公开讨论;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共两党的出现、抵御日本侵略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运动孕育了一批新型政治家,包括国共两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朱德、董必武、吴玉章;辛亥革命的失败,为此后的革命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启示。此外,孙中山的理论创造与实践活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是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有关振兴中华,中国应追上世界的发展的呼唤,有关中国现代化的蓝图的描绘,有关中国应该统一 的叮嘱等都是重要的思想遗产。
(七)纪念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新中国建立以来,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外,凡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生辰、忌辰的逢十纪念,党和国家都是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大会。这样的大会总共进行了16次。所谓最高规格,是指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或者全部出席,或者大部分出席,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发表专题社论。这就是说,每逢十年一次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或者孙中山的活动,成为全国重要的政治活动,是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像这样五十年一贯进行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中国共产党生日可以与之相比拟。隆重纪念的理由有:肯定历史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国历史进步的闸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有了可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此基础上展开,继续推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孙中山的中国现代化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广泛的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建设统一、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四篇:回眸与展望
回眸与展望
总想抓住点什么,可过去的时间是抓不住摸不着的,就像抓在手里的沙子,如果不抓紧一点,就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从手上溜走,心中涌上万千思绪,也只能用文字记录此时的心情了。
时光飞逝,20**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去。我似乎还没有来的及认真对待,它就倏忽间渐行渐远,有些不舍,有些流连,也有些感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成熟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我正展翅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眸20**年,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这样问自己。细想之下,人生不就是一个在不断得到和不断失去的过程吗?
对人生的感悟
感悟人生,就是感悟自己。要想读懂人生,就得先读懂自己。
并不是每个夜晚都是能皓月当空,也并不是每一个梦想都能如愿以偿,更不是每个时刻都能拥有一份好心情。受挫一次,对成功的内涵则透彻一遍;失误一次,对生活的醒悟就增添一阶;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能成熟一级;磨难一次,对人生的理解会加深一层。要读懂人生,就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主角,便感觉自己神圣的存在,努力去演出;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配角,总认为自己微乎其微,殊不知缺少了自己的故事就会单调乏味;也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而不知道挖掘自己的能量;但强者会把自己当作生活的编导,人生态势由自己操控,故事情节由自己安排,演绎出灿烂的人生。
人生如一条河流,奔腾向前,永不停歇;人生是一首诗,写满了悲欢离合,却挥不走哀愁忧伤;人生像一滩清水,偶尔的几粒石子,也能激起层层波动;人生是一张白纸,需要的是自我奋斗,为之增添色彩。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在于有多精彩。所以,人活着就应该好好对待有限的生命和生活,学会美化它,欣赏它,让有限的生活更大限度地充满阳光和欢乐。
对事业的理解
事业是什么?这个问题曾经困扰我很久很久。现在想想,事业应该是一种对责任的担当与追求吧。一个伟人说过,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是所有价值中处于最高的位置。事实上,只有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他的认可,其次失去的是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也失去了自身的生命之本----信誉和尊严。事业是一种高度。它坐落在人内心的深处,耸立在幼年的志向里,绵延在壮年的走向中,铭刻在沧桑的岁月里。
事业是一种境界。是我们理想的苍穹;追求它是我们生命意义的真实所在,所有爱他的人都会被他重新塑造。
事业是一种追求。是追求理想到达彼岸的过程,是探险者披荆斩棘的足迹,是跋涉者风雨兼程的脚步,是有志者一往无前的气概,是思想者心无旁骛的憧憬。
事业是一种激情。是我们心中最深的感动。它不是一时的冲动与勇气,不是短暂的奉献与牺牲,它是恒久的期盼与梦想,是矢志不移的决心与行动。
事业是一种牺牲。就象高尔基笔下塑就的丹柯,掏出自己的心作为火把,照亮前程,引领大家走出了森林的羁绊,自己却化作了草原上的繁星。
事业是一种心态。一种百折不挠的乐观,一种临危不乱的冷静,一种荣辱不惊的从容,一种担当大局时的忍辱负重,一种对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事业是一种力量。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一种刚柔相济的结合。它所指向的地方,荒原也会滋生绿草,荆棘的小路也会变成坦途。
事业是一种劳动。一种实实在在的投入。是从无到有的发展,是积少成多的富足,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简单算术。事业是一种感悟。一种对时机的把握,一种对定位的选择,一种游刃有余的韬略,一种化险为夷的本能,一种人格魅力的释放,一种心与心的交融。
事业是一种慰藉,是漫长等待中出现的倩影,是接近目标时心的躁动,是与痛苦割舍不开的感觉,是充斥全身的幸福与满足。
事业是与大家共同分享的幸福,它经得起困难的考验,经得起偏见的愚弄,经得起岁月的磨砺,经得起时代的变更。它蕴含着求真以务实,理解以真诚,团结与合作,忍耐与牺牲,追求与无谓,经验与热情,它伴随着眼泪和汗水,但随之而来的将是鲜花和掌声……
对未来的展望
20**年我们经历了很多,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年就要过去了,对于就站在面前的20**年,我要如何来规划?在20**年里,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展望20**年,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所期待与憧憬。但是梦想和愿望是美丽而软弱的泡沫,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和圣洁的情操,挺拔的意志和崇高的思想的支撑,必然会被时间的利齿嚼成渣滓。
今天,又一个新的起点,又一轮新的朝阳。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让人去创新,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有的却很容易,无论难还是容易,不在于工作的类别,只要你想做,认真做,就会做得更好。
世间最容易的事就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人们愿意做便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能够真正做到的只占少数。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一个人如果不断地努力向理想迈进,那么他的一生会过的非比寻常,自己也可以变的非常快乐和充实。但是,向理想迈进就要比别人更为执着;向理想迈进就要比别人敢于冒险;向理想迈进就要比别人有更高的期望!
静好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东西是自己舍不得也丢不掉的。虽然有过无奈,有过伤感,但也有过幸福与满足。岁月静好,生活依旧,许多故事都在沉积。这样的生活虽是平淡的,但也是充实的。回眸岁月的无情流逝,遥望前方漫漫之路,怎么能不让人认真的思索走过的岁月和探讨人生的真谛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检讨与反思
反思结果
来到公司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确实能感觉得到领导对我的相信和栽培,这份信任一直让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对得起领导的期望,所以领导安排我的工作我都会努力的去完成。可是事与愿违,由于我的习惯性想当然的工作思维导致了一起很严重的串油事故,给公司和部门带来很不好的影响,若不是补救的还算及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对于这次的事件我做了如下的反思:
首先,我想向领导和部门的同事们表示我的歉意,真的是对不起大家了,由于我一个人的疏忽引起的事故和不好的影响却要大家一起来承担。出事的那天我真的是不想去接受这样的事又一次发生在我身上,尤其是当我知道本来可以好好休息却不得不赶过来处理事故的主管和班长,上完夜班还要连班的同事们,看着他们忙活到夜里两点多才回去休息,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也很自责,当时心里的不安和愧疚让我都没有办法去面对他们,我知道我犯下的这种错误真的是很令人失望,我也知道事情已经发生了,事后说什么都弥补不了事情本身,我说这些心里话并不是想着要去逃避什么,只是想过了我心里的那道坎,希望领导不要介意吧。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了我自身存在的的问题和思想误区,原先以为只要不出错把工作干好,领导交代怎么干就怎么干就可以,这样做确实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差错,毕竟我们的工作都有相应的工作流程,但是其实这是很死板的,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养成一种有责任性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态度,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如果没有认真对待或不够重视,是无法把事情做得圆满的,工作质量是经不起考验的。工作中,首先我们并不是着急去动手干,我们应该去思考每一步操作流程的重要性和存在的意义,像在这一次事故中,我明明知道应该要打铅封,操作中发现了也没有去补打,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去深想打铅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明明知道为什么要安排操作人和检查人,可是我并没有去深思这样安排的用意只是想当然的去认为肯定没有问题;事发后,还不能心平气和的面对错误,多少存在了逃避的心理,不能立刻想着先从自身找原因,其实大多时候领导只是想了解事实,并不是想着让我们担多大的责任,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自身责任心上的欠缺,没有给自己注入走上新台阶的思想动力,时间长了对自己有所松懈了,不过有了这次铭心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叮嘱自己的,也希望能得到领导的监督。对于这次的错误我能接受领导的处罚,因为它能让我更深刻的得到教训同时也能给大家提个醒。发生这样的事,我知道让大家失望了,但是我还是请求领导能给我一次机会,一次能让我用实际的工作行动来弥补的机会。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对我的教诲,希望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从你们身上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