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安全文化的本质与安全生产
一、关于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深刻,外延也十分广泛。因此,到目前为止,对于什么是安全文化,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完全接受的统一定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认识、发展安全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
谈到安全文化,首先应该考察一下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可以有多种理解。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将文化扩展到除了自然以外的人类社会的全部。文化的这一广义定义并没能给予我们一个对文化的明确的概念,因此利用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几乎可以把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任何事物(包括精神和物质)统统纳入到文化的范畴中。但是文化的涵义更多的还应该属于精神的范畴。笔者认为,由人类创造或改造的物质与文化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文化的“载体”,即任何一件由人所创造或制作的物品,其身上无不承载着制造(作)者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或技艺修养等文化的涵义。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文化”这一词汇时,一般并不是指广义的文化,而往往特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事物,如文学、艺术、教育等。譬如人们常说的“从事文化工作”中的文化即为这种含义。相对于广义文化的概念,这种含义的文化可以认为是一种狭义的文化。比这种狭义文化的概念更狭义的文化概念仅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或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概念
由于对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内涵也有多种表述,同时在使用安全文化这一概念时,也极易产生混淆。
相对于广义文化,我国有人将安全文化定义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姑且将这一定义所描述的安全文化称为广义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的首创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则对安全文化给出了相对狭义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对insag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这两种定义基本上把安全文化限定在人的精神和素质修养等方面,我们将其称为狭义的安全文化。
在国内许多有关安全文化的论文或宣传材料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诸如“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文化”、“学习安全文化”等字样,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将安全文化看作一种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和能力等的综合体,而不是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这与狭义安全文化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广义安全文化的观点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对于促进实际的安全工作来说,则不宜使用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而应该使用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从分析安全文化的本质入手。
3.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英文为“safety cultrue”。而“cultrue”一词,中文一般译为“文化”,但是该词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养”等意思。按照insag和hscasni对安全文化所做的定义来看,将“safety cultrue”翻译成“安全修养”或“安全素养”似乎更确切。
实际上,我们不是为了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促进安全文化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类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而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和重视,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安全健康的要求。人的这种对安全健康价值的认识以及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的行为规范的表现,正是所谓的“安全修养(素养)”。安全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修养,才能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活质量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安全文化的本质,或者说是大力倡导推行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就反映了这个本质。
广义安全文化的概念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或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必然会推论出安全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结论,并由此产生出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制度、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论知识等统统都是安全文化的范畴的观点。这种观点即使没有错误,对于推动安全工作也没有多少好处,因为它很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感情上的抵触或工作上的茫然。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使用狭义的安全文化的概念。
本文下面的论述中如不特别说明,凡用到“安全文化”一词,均指狭义安全文化。
二、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
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这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等的客观存在而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发生的状态,不包括纯粹由于人的行为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违章堆放的物料、私自焊接使用的压力容器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如果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存在(即达到了物的本质安全),则人的行为也就无所谓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安全工作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可能是经济上不合算。
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不安全行为,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制度、规程等,约束企业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职工学会安全的行为,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有了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但对于搞好安全生产来说,还是不够的。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需要用管理手段补充;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安全管理尤其是这样。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然而不安全行为并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相反可能会给他带来相应的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等。这会进一步促使他的不安全行为的产生,并可能“传染”给同事。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概念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当然,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根本的效果。有人甚至指出,倡导安全文化的效果可能要在2 ~ 3代人的身上才能显现出来,必须从孩童时期抓起。另外,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无法想象,一个企业生产条件恶劣,事故隐患丛生,安全管理混乱不堪,不安全行为随处可见,而仅仅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即可使不安全的生产面貌发生有效的改变。
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前文已经指出,安全文化可以补充安全管理的不足,就象安全管理可以补充安全技术的不足一样。因此,安全文化绝不应该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如何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事业,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安全管理干部都进行了论述,笔者在此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与时俱进。
安全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早先各个时期所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模式等,必然会对以后的安全文化产生影响。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应该总结、宣扬现代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素养,摈弃陈旧的错误的安全文化,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自我。
2.以良好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
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持之以恒,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为被同事们轻视,则职工整体的安全修养必将大大提高。
提高安全修养的工作氛围应该以班组建设为基础。
3.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
在企业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应该把安全文化看作特立独行的事务,没有必要成立单独的部门和开展单独的活动,而是应该在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合进安全文化的内容。在企业中也许看不见听不到“安全文化”的词语,但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事事体现安全文化,这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
4.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经常。
四、结论
安全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认为狭义安全文化的概念更符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安全文化事业的发展。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是对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的补充,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人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提高人的安全素养,最终使人的自觉行为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基础之上,创造提高职工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并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
第二篇:安化乡食品药品安全生产责任书
安化乡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
为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食品药品经营秩序,确保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食品药品经营者必须证照齐全,并按照要求悬挂,不得租用、借用、转让营业执照等有关证照,不得超范围从事食品药品经营活动。
二、食品药品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经营者七项自律制度上墙公示。
三、市场、商场、超市开办者和食品经营者必须严格审查进场经营者的资格,并健全落实内部质量管理制度。
四、食品药品经营者在购进商品时,要认真履行检查、验收制度,索取供货方的进货票证和相关资质等票据。
五、食品药品经营者不得经销“三无”产品和失效、过期、变质的产品。食品药品经营者不得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药品冒合格食品药品。不得销售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食品药品。
六、食品药品经营者不得发布含有虚假、误导内容的食药品广告,所
销售食品药品的商品不得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
七、食品药品经营者必须建立食品药品购进、仓储、销售台账,由专人负责管理,所记载的内容必须真实。
八、食品药品经营者、市场开办者应当完善检测条件,对上市食品药品质量自行检测。
九、食品药品经营者应当对所经营的食品药品向消费者作出质量承诺。
十、食品药品经营者应当积极配合、主动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查。
食品药品经营者和市场开办者是食品药品流通领域环节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导致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理。
安化乡人民政府(盖章)个体企业(盖章)
乡(镇)长(签字):企业负责人(签字):
乡镇分管领导(签字):
2012年月日2012年月日
第三篇: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学习体会
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学习体会
古人云:无危则安,无损则全。这大概是对安全最早的诠释了,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安全的基本认识。
这句话实际上对安全事故的一个被动的解释,或者说是对一个具体时段的安全事故总结:去年没有出现危险,也没有因危险而导致的各种损失,所以去年是安全的。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被动的安全早已不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我们已经从对安全单纯的总结、评价转向了对安全事故的控制、预防、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阶段,也就是从原来的出一次事故总结一次经验,转向现在的不仅有纠正措施,而且还有预防措施,把没有发生过事故也挡在门外。这只是转向生产本质安全迈近的措施之一,我们现在的生产安全距离本质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实现本质安全,体现生产安全的核心价值,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进行工作:
一、管理体系支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基于管理,而管理的基础是体系。经过多年的修改完善,中石油集团公司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对完备的hse管理体系,下属各公司也制定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这使我们的生产安全有了文件支持,而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则是管理体系的中心。生产中的每个岗位都应该有自己作业过程相关的程序,这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中明确了企业中各部门、各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各岗位和人员要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首先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责任明确是落实的前提,落实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要确保安全就必须做到有岗就有责,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力求完善、全面、可操作性强。而完善和全面要根据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覆盖各环节,凡在企业安全职责范围内的人员都应纳入到安全管理体系中,使其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在企业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真正落实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能的根本保证,是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的核心,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位才真正的实现本质安全。
二、领导高度重视
管理体系是安全架构的基础,领导的态度则是安全架构的支柱,没有这一环节,安全生产将成为一个空口号,再坚实的基础也形同虚设,开展安全工作将缺乏支持力。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对安全的重视从中头落到实处。
1、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过去的井下作业行业中有一条规定,下井管柱卡钻而上提解卡时,技术员可以提到400kn,基层队长可以提到450kn,责任工程师可以600kn,这是典型的经验管理方式,当然这样也有一定的道理,责任工程师的经验丰富于技术员,对事故的判断有更多的经验可以依据,对事故的后果考虑也相对到位。但是事故、工具或井况并不会识别谁是行政领导谁是技术员,也不会判断谁的职位高低。
基于现在的施工工具、工艺都比较先进,带来的事故也开始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各级领导应转变对安全工作的态度和侧重点,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亲自参加施工工序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亲自组织隐患治理,制定控制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危险预案机制和应急救援机制,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事故隐患无大小”的科学理念。要正确认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安全,终归要取决于人的意识、态度、行为等一系列因素。
2、真正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多年来的口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至今仍然是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针,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真正操作的时候却是效率或效益第一。杭州在建地铁垮塌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要求提前完工、向某某节日献礼的工程更是数不胜数。每个工程的和工艺和工期设计都是经过严密测算的,是在安全前提下最高效益和效率的,要提前完工势必导致人的疲劳作业,或偷工减料或降低产品质量、压缩工程强度,从而带来不可逆转的隐患,直至发生事故。
杜邦理念认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个理念的前提是我们把所有环节上所有的隐患、危害因素都识别出来并采取了预防措施。我们学到了杜邦的理论,却学习不到它的实施环境。我们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追求效益上。安全不是喊出来的,要真正地、踏踏实实地去做,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两手抓,由物引发和事故也不在少数,人和物要安全工作中的比例同样重要,各级领导应在物料管理上加大力度,严防不合格产品、劣质物料进入施工范围。
3、真正体现“有感领导”的实际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都有“上行下效”的习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个陋习。这是由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社会体制决定的,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却可以转变为积极的一面,对于“有感领导”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氛围。领导的个人行为可以带动群众,当大家都效仿时,就变成了组织行为,正面的组织行为就是企业文化!所以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通过个人良好的安全行为使员工感受到安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感受到自身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感领导让大家知道了领导对安全是从内心重视的,领导的亲力亲为显示的是示范力,对安全工作的有力组织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三、增强专职安全人员的管理能力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事故的重要屏障,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举足轻重。所以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实现生产本质安全的重要前提。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1、安全责任心:
安全工作如此重要,但在很多单位却没有人愿意干,一个不愿意干这份工作的责任心何来?没有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本身就是一个重大隐患。之所以没有人愿意干的因素很多,最普遍的就是事务烦琐、压力大、责任重大、得罪人、费力不讨好,工作干好了是别人的事,出了事故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另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监督安全工作,在很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众多,设备检测、安全物料的领取发放等都是安全部门负责的,没有真正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这也是导致安全工作无人愿做的重要原因。其实我们的责任心大一些,安全系数就大一些,给企业带来的效率和效益就大一些,安全工作做得好它就是隐性的,看不出任何效益,但是如果做得差,其重要性就显出来了。我们的严厉监督是对员工生命的负责,企业和个人不出事故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2、业务水平
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还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的提高实际就是安全经验的积累沉淀过程。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很多,企业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总结;多跑现场并仔细认真的检查;经常进行和参加案例经验分享等,都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
企业要使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都能满足工作要求,应认真贯彻直线责任的方针,把各部门应负的安全责任分解开来,一方面使安全工作细化、不留死角,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安全人管理人员的负担,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做好阻挡事故的盾牌。
四、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力度,纠正习惯性违章
基层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安全工作最关键的环节,是事故发生的平台,所有的安全工作和设备设施都是为了控制这一环节。在所有服务部门的安全工作都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如果还会出现事故或未遂事故,就是基层的安全管理出了问题,也就是出现了违章行为。所以要杜绝事故,必须纠正施工现场的违章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施工现场的违章不只是操作人员,还包括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纠正违章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把违章当成事故来处理,按照规章制度严格严肃地处理违章行为。同时基层单位要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坚决贯彻执行“六大禁令”,保证每名员工、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规程是科学检验的结果,是生命的代价和事故的总结换来的成果,操作规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不能跨越,不能颠倒顺序。
企业要让每个员工都想安全,做安全,树立安全才能生产的观念,把“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深入到每人心中,让安全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消除隐患,每颗螺丝都起到作用,让每个员工都安全健康。
企业必须依靠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和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进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第四篇: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层层落实到位
实现生产本质安全——层层落实到位
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落实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努力提高项目安全监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切实抓好本项目安全生产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本部实际,实现生产本质安全活动,并不断加强工作力度,使本部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古人云:无危则安,无损则全。这大概是对安全最早的诠释了,反映了古代对安全的认识。
这句话实际上对安全事故的一个被动的解释,或者说是对一个具体时段的安全事故总结:去年没有出现危险,也没有因危险而导致的各种损失,所以去年是安全的。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被动的安全早已不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我们已经从对安全单纯的总结、评价转向了对安全事故的控制、预防、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阶段,也就是从原来的出一次事故总结一次经验,转向现在的不仅有纠正措施,而且还有预防措施,把没有发生过事故也挡在门外。这只是转向生产本质安全迈近的措施之一,我们现在的生产安全距离本质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实现本质安全,体现生产安全的核心价值,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进行工作: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三个能力”。
1、是要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制定,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安全责任。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应负具体的领导责任。
2、分管其他工作的副职,是要全面实行“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和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臵,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责任链。
3、是要将安全责任体系及其运行情况纳入本项目检查的内容,形成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落实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下属各部门、施工队伍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4、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后。各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奖惩制度,对认真履行职责、做出显著成绩的要给与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实现安全生产考核指标的,应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行政、经济处罚;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而造成重大特大事故的,要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给予处理。
同时,要提高“三个能力”,即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认识、务求实效。
消除事故隐患、构筑事故防控体系直接有效的抓手,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落脚点。各施工队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监管,抓好落实,开展好各阶段工作,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指导及时予以解决,推动建设活动扎实有序进行。经理部对本次的“活动”开展,要明确活动目标成果,抓好示范工地,严格达标验收,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专项费用足额到位,督促施工队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创建活动。
三、加强宣传动员
经理部各人员要充分认识本质安全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宣传动员和信息沟通。检查、召开好推进会、施工现场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印发“活动”简报,营造创建氛围,大力推动本质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四、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
加强对一线工人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的培训,坚持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检查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对工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工程是否落实安全生产条件,发现安全隐患责令整改,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并跟踪检查整改结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督促施工方专职安全员必须每天填写“安全生产日志”,要如实记录当天安全生产情况和当日安全注意事项,并根据当日施工内容有针对性向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经理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总结分析上月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教训,部署下月工作。主动联系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对施工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邀请安监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参与本质安全生产达标标准的制定工作。
项目部按照要求建立 “一线工人业余学校”,结合“岗前培训” “质量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特别市农民工的安全质量知识和生产技能培训教育。
五、做到“四个结合”,确保“活动”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步实施,整体推进。
一是把本质安全与项目办安全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二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安全行为纳入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三是落实“安全生产年”提出的“三个突出”和“三个加强”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四是与日常安全工作结合起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六、领高度重视,加大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
管理体系是安全架构的基础,领导的态度则是安全架构的支柱,没有这一环节,安全生产将成为一个空口号,再坚实的基础也形同虚设,开展安全工作将缺乏支持力。企业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对安全的重视从中头落到实处。加大安全资金的投入,增加安全标志及安全防护用具;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做到不出现伤亡事故。
真正体现“有感领导”的实际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都有“上行下效”的习惯,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个陋习。这是由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社会体制决定的,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却可以转变为积极的一面,对于“有感领导”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氛围。领导的个人行为可以带动群众,当大家都效仿时,就变成了组织行为,正面的组织行为就是企业文化!所以各级领导应以身作则,通过个人良好的安全行为使员工感受到安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感受到自身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感领导让大家知道了领导对安全是从内心重视的,领导的亲力亲为显示的是示范力,对安全工作的有力组织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举措。
七、增强专职安全人员的管理能力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事故的重要屏障,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举足轻重。所以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企业实现生产本质安全的重要前提。增强安全管理人员的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1、安全责任心:
安全工作如此重要,但在很多单位却没有人愿意干,一个不愿意干这份工作的责任心何来?没有责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员本身就是一个重大隐患。之所以没有人愿意干的因素很多,最普遍的就是事务烦琐、压力大、责任重大、得罪人、费力不讨好,工作干好了是别人的事,出了事故首先想到的就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另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监督安全工作,在很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众多,设备检测、安全物料的领取发放等都是安全部门负责的,没有真正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这也是导致安全工作无人愿做的重要原因。其实我们的责任心大一些,安全系数就大一些,给企业带来的效率和效益就大一些,安全工作做得好它就是隐性的,看不出任何效益,但是如果做得差,其重要性就显出来了。我们的严厉监督是对员工生命的负责,企业和个人不出事故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2、业务水平
一个优秀的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还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的提高实际就是安全经验的积累沉淀过程。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很多,企业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总结;多跑现场并仔细认真的检查;经常进行和参加案例经验分享等,都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
企业要使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都能满足工作要求,应认真贯彻直线责任的方针,把各部门应负的安全责任分解开来,一方面使安全工作细化、不留死角,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安全人管理人员的负担,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做好阻挡事故的盾牌。
八、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力度,纠正习惯性违章
基层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是安全工作最关键的环节,是事故发生的平台,所有的安全工作和设备设施都是为了控制这一环节。在所有服务部门的安全工作都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如果还会出现事故或未遂事故,就是基层的安全管理出了问题,也就是出现了违章行为。所以要杜绝事故,必须纠正施工现场的违章行为,尤其是习惯性违章。施工现场的违章不只是操作人员,还包括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纠正违章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把违章当成事故来处理,按照规章制度严格严肃地处理违章行为。同时基层单位要加强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坚决贯彻执行“六大禁令”,保证每名员工、每个岗位、每道工序都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规程是科学检验的结果,是生命的代价和事故的总结换来的成果,操作规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不能跨越,不能颠倒顺序。
1、严格操作规程。项目部实际,下发了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手册。严格操作规程是对国家负责,对集体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体现。如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时有发生,项目部、施工工区、以及班组的专(兼)安全员齐抓共管,发现隐患做到及时纠正。只有从业人员按规程作业,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格实行施工机械准入制。施工机械的性能要确保完好,很多不幸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施工设备老化,带“病”作业而酿成惨祸。要求各施工工区要以实际行动关心劳动者、关爱生命,设备老化要及时更新,设备故障不排除不能进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成为检查的重点.3、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项目部、班组长、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小则边整改边施工,大则停工整顿,直至安全隐患消除才能复工,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项目部要让每个员工都想安全,做安全,树立安全才能生产的观念,把“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深入到每人心中,让安全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消除隐患,每颗螺丝都起到作用,让每个员工都安全健康。
项目部必须依靠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和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建立长效安全机制,进而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第五篇:本质安全
安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教育的施行,可以看成是一个“外推力”,受教育的个体是否会发生行为的改变,要看这个“外推力”,并经过自我消化和吸收,就会产生一个内在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会促使个体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情绪态度以及行为方式发生改变,所以,安全教育是一个外在的作用过程。安全教育的作用如
何,则取决于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安全育人的形式。我们应该针对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层次,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科学的教育形式。
一、理性灌输法
主要由施教者将教学内容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授,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从理性的角度,向受教育者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引导职工理解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的目标;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理性灌输,来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使员工不仅仅知道怎样去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种教育方法的优点是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理论性,能一次对多人进行教育并且能降低教育成本。其缺点是理论性过强,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因此,采用这种教育方法时,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并尽量将理论与实际案例、感性知识相结合,在形式上多采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视听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二、情感启迪法
在安全教育中,必须注意“情”,管理者要以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员工,要让员工感受到你是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的关心。即使是批评人,也要顾于情,达于理。情感启迪法的目的,是要让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其方式可以是个别谈心、交心,工作中善意的提醒,以充分的依据来证实他的所作所为之不妥,以及采用外围方式,利用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亲友情等,安全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活动熏陶法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受教育于熏陶之时。这一类教学方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其形式丰富多彩:一是活动类。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在职工中开展“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岗”活动;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三不伤害”活动;“危险预知训练”活动以及“安全月”、“安全周”活动等。二是表演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文艺汇演,“安全在我心中”演讲会,安全生产书法、漫画、摄影展,安全教育故事会等。三是竞赛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查隐患竞赛,安全生产征文征联竞赛等。四是参观类。组织各种参观学习活动,如到兄弟企业去参观取经、参观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成果展览会等。
四、情景模拟法
单位通过生产事故预演等方式,让演习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建立类似于真实情景的局部环境,让演习者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五、言传身教法
在安全生产中,企业领导者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去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持久的安全生产局面。另外,还可以借助于榜样的力量。树立榜样,实际上是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让员工明白领导的态度和要求。所以,企业应大张旗鼓地表彰安全生产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人人珍爱生命、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做好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风气。
六、氛围感染法
安全教育还应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之中。文明、整洁、有秩序的作业环境,醒目的警示标志,让人看了心存暖意的宣传标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在向员工传递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等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暗示和约束作用。作业者受到良好环境和氛围的感染,会自愿地使自己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产生与周围环境相符合的情绪和行为,不文明作业、违章作业等行为便受到约束。
七、期望激励法
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下属的期望微妙地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工作业绩。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者应充分利用角色期待所产生的效应,正面激励员工的安全行为,弱化其不安全的行为。
安全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教育的形式千变万化。现实中,应根据人的性格、气质、身体素质、年龄、文化素养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科学的安全教育方式和方法。如:老工人经验丰富,但可塑性小,不易接受新东西,应侧重组织他们进行新成果展览等。青年人不够成熟,可塑性大,接受新知识快,但耐久性差,情绪起伏大,对他们必须强化培训,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安全表演、读书、竞赛、安全文艺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年青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形成安全行为。领导干部工作繁忙,安全教育应以转变观念、开拓视野、注重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为主。总之,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关键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引起思想的共鸣,这样外因才能通过内因的响应起作用,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安全教育效果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