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中小企业个性化管理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人性化管理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结合案例分析,中小企业管理“人”时,应该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家经营瑞士菜肴的餐馆开张有7个月了,生意一直很好。餐馆的老板是凯希,她出生在法国,多年来都在学习烹饪,终于学到了一套本领,她宣称自己可以说是一名大厨师了。当凯希来到美国,她决定在达拉斯经营餐馆。凯希热爱达拉斯这个地方,并且感到达拉斯人会喜欢上她的饮食及服务方式,凯希决定把重点放在饮食质量和服务态度上。
凯希按照欧洲的方式提供顾客以饮食和服务,一开始就大获成功。餐馆的职员穿着极为整洁,并且有一套严格的服务制度。凯希甚至他们在服务顾客时,都说法语。所有的酒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而牛排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德克萨斯牛排,凯希所标出的价格是很高的,但这并未有损她的生意,并且她还在继续涨价,她的销售也不断上涨。当有熟悉的顾客打电话给凯希,询问她在一次小型聚会上该用什么酒时,凯希会送几瓶好酒给这些顾客,并且是直接送到他们家里,还免费。凯希没有打广告,她也不必这么做。她的名声就是她最好的广告。
最初,凯希亲自做所有的菜,但是,她后来再无法这么做了,她不得不训练和监督其他人来做菜。凯希想从法国雇用她的一些学烹饪的厨师朋友来帮她忙,还答应给高工资,有房子,但没有一个愿来。无论如何,凯希努力要求她的每个职员干到最好,提供最好的服务,做出最好的菜肴。有几个职员拒绝学做法国莱,凯希只好开除他们。
凯希不在乎开除人,因为她要求是完美,无论饭菜,还是服务,在她看来都应完美无缺。但是,凯希手下有了很大的一批专职的职员,她担心这些人联合起来。有几个烹任组的管理人员答应按她所要求的方式干,但随后,又改变了一些具体的东西,并未完全按凯希所说的去做,凯希的另一个麻烦就是她的几个服务员,他们总是想和顾客套近乎。
凯希不准任何职员收小费。这既包括提供饮食的职员,又包括提供服务的服务员。职员的薪水是每小时10美元,顾客的账单没有小费,顾客不必付小费。有时,顾客要给服务员的小费,但凯希会告诉他们,在这里不必付小费。服务员对此很有意见,他们已习惯收小费,而凯希的做法让他们不舒服。
凯希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她的职员的穿着问题。每一个烹饪的服务组的管理人员有责任检查这个组的每一个职员的穿着,要保证衣服绝对整洁,并且穿着要按规定,手套应是洁白的。每个管理人员手中都应有清洁布,以保证随时清洁衣服、鞋子和手套。凯希的这项措施还未完全实施,就听到了一些抱怨。
凯希也开始听到顾客的一些抱怨,比如饭是冷的;服务员加快了上菜和饮料(以及酒)的速度。并且还有人向她抱怨调酒师不适宜把酒混在一起,有意想让一些人醉。凯希竭尽全力试图加强她所有职员的服务水平,但是他们并不与她合作。所有女职员的情况要好些,但凯希要求所有男职员也应达到她的要求。另一个困难来自于烹饪。其中有这样一件事,凯希亲自烹制的生日蛋糕居然会被搞错。这块凯希用某种专门材料烹制的小蛋糕,上面还印上了“米拉格罗斯生日快乐”,但居然会被搞错了。由于这块蛋是凯希专门特制的,所以,对凯希来说很重要。但最后事情搞得一团糟,凯希为此大怒。显然是管理人员搞错了。但凯希难以理解的是,她那天并未指令给其他人蛋糕,为什么还会搞错呢?!凯希不得不免收顾客的钱,并还向顾客道了歉,最后,凯希只得把这记为亏损。
各种工作都堆在凯希身上,等她去处理,凯希知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她必须作出一些改变。凯希决定应选择好的厨师,把烹饪的质量和服务提上来,凯希的一位朋友建议她可以实行利润分成的办法,但凯希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最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管理人走到凯希身前,告诉凯希,他们将不会再忍受她的方式,他们不满她的尖叫和吼声,不满她对整洁的挑剔,也不满凯希所给的工资,特别不满不准收小费。他们还抱怨工作时间大长,如果凯希不改变这些,他们威胁说,他们将离开这里,凯希听了这些,怒火直冒,从未有职员敢以这种方式对她说话,但是,凯希忍住了怒火,她表现得很平静,并感谢他们的真诚,向她提出了他们的要求。凯希答应过几天答复他们。
凯希现在不得不严肃地处理她整个的职员问题,而现在,包括厨师在内,她总共有245名职员。
“困惑”何以产生——案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实现员工的评价、激励和培训开发过程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即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工具和技术来协调、平衡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保持人力、物力最佳比例的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目标和任务。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发挥5项职能,重点把握引人、育人、用才、留人等四个环节,科学完成3项任务,最后实现2个目标。
5项职能:获取、整合、激励、调控、培训和开发
3项任务:吸引及选聘组织真正需要的各类人才;保证所聘人才能在组织内充分发挥所长;为人才提供训练和发展机会。
具体而言,即是做好以下8项工作: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核算人力资源成本;做好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人才;进行绩效评估;设计薪酬与福利;进行培训与开发;保证日常事务性管理等
2个目标:取得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使用价值;发挥人力资源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1.2 案例中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分析
(1)值得肯定的地方。
①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标准。标准是行为的准则,制度是行为的规范,通过制度标准要求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餐馆的职员穿着极为整洁,并且有一套严格的服务制度。
②根据工作需要,某种程度上注意了对员工的培养,如:训练和监督其他人来做菜等。
③凯希作为一个脾气暴躁的领导者,能够在矛盾激化、问题爆发时保持镇定,冷静思考,难能可贵。
④凯希做事力求完美,一丝不苟,管理嗅觉灵敏,能够发现不足,为餐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2)存在的问题
通过阅读案例,不难发现,凯希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战略思想不到位
凯希没有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没有进行细致的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对外吸引人才,单纯的承诺高工资、提供房子,缺少对所需人才的心理预期调查。对内则没有明确的培养和培训计划、职业生涯管理等(并且可能对内部、外部的人才实行了双重标准,外部人才待遇高于内部)。对内、外部的吸引力不够,无法形成较为完善丰富的人才贮备。
②缺失人性化管理,管理理念不到位
凯希的管理没有本着“人高于一些”思想和现代化管理理念进行,缺失了人性化管理。管理过于刚性,单纯依靠严格制度,“铁腕”强行推进管理,拒绝别人的可行化建议,如;强制不准收取小费,拒绝对厨师实行利润分成等。没有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必须的换位思考,缺少和员工的交流和沟通,如:草率开除员工,单纯强制要求清洁布的随身携带而不注重可行性等。
③缺少必须、有效的激励、评价和考核,管理机制不到位
整个餐馆管理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不注重员工的心理、情绪变化,不主动了解员工需求和动机,工资水平不高,拒绝利益分成,禁止收取小费,没有激励措施,;没有必需的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工作计划内容临时变更,出现重大工作事故等,无法解决处理,赏罚不分明;管理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缺少科学指导和论证,如顾客反映饭菜凉则想当然的以为是上菜速度使然等;沟通机制不畅,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等
“解惑”之道——结合案例浅谈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策略
结合案例,笔者建议凯希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人才进行再认识。
(2)完善工作机制,实施人性化管理。
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在注重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求在尊重人、了解人的基础上培养人、使用人,实施人性化管理。
(3)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永恒主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既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员工素质,同时还是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案例中凯希应对餐馆的整体薪酬体系进行重新科学构建,建立客观实际、符合自身的薪酬框架,加大激励力度。
案例的启示
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时候显得更重要一些,因为小企业更多的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否。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在注重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的同时,更加突出了“人”的作用,按照尊重人、培养人、了解人、使用人的要求,实施人性化管理。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要求我们 :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考核体系为基础,以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多元的奖励制度以及丰富的精神奖励制度为手段,建立起具有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培训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的内部及内外交互流动为手段,建立起科学合理、富有竞争性的人才使用、晋升和淘汰机制,从而建立起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潜能的人力资源开发体制。
第二篇:2011年成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1年成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团队建设探究
2.我国企业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3.员工心理收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
4.科技创新型企业劳资关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研究
6.企业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7.企业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
8.企业员工激励误区及对策研究
9.组织中员工的个性管理
10员工敬业度问题研究
11.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对策分析
12.海外人才吸引机制探析
13.企业员工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15.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浅析
16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浅析
17.团队激励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企业营销团队的有效管理问题探析
19.企业核心员工流失问题研究
20.团队管理中的信任问题研究
21.基于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高等教育投资分析
22.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23.21世纪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趋势
24.中小企业核心员工长期激励方式探讨
25.知识型员工的柔性化管理
26.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7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28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问题探析
29.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30.平衡计分卡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探析
31.浅析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中的沟通问题
32.民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33.浅析竞争性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长期激励
34.浅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问题
35.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社会责任探讨
36.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探讨
37.农民工的就业培训问题及策略
38.中小企业团队建设的研究
39.企业核心员工的留用对策研究
40.中小企业员工援助计划的方案探讨
第三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中小企业吸引人才战略探讨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才;策略
论文摘要:在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小型企业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尤其重要。如何吸引人才便成为中小型企业经营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就此提出了看法,以其为有关人力资源工作者提供参考。
1中小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劣势分析
(1)资金和规模普通偏小。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受到的最直接的制约就是资金。企业规模较小,资金力量薄弱,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很难再有力量开出高额的薪资,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竞争的加剧使得人才需要不断充电,以免为时代所淘汰,中小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精力从事专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2)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和知名度不足。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抗风险能力也较为薄弱,企业的发展前景很不明朗,一旦企业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而被淘汰出局,企业的员工首当其冲地成为牺牲品,降低薪水、裁员、失业会接踵而至。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本行业、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知名度不会太高,这给吸引优秀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为人才不仅考虑到实际收入的高低,企业知名度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价和地位,这也是大多数人愿意选择那些知名度高的企业就职的原因。
(3)未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小型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员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不能有效融合,造成企业缺乏凝聚力,企业员工缺乏归属感。这是目前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小型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应改进的方面
(1)人才储备意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招聘体系。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现缺现招的办法,无法估计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员的需求,在时间紧的情况下,甚至降低录用标准。这种招聘方式无法达到满意效果更谈不上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发现人才和储备人才了。我们应该作好有效的招聘,有效招聘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务实性及最低成本等原则要求。
(2)用“自家人”观念浓厚。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那种强大的企业向心力,无一不成为企业迅速做大的动力。但是,这种团结,却很容易变成一种封闭,而最常见的就是管理权的极度封闭,使企业的视野变得狭窄,对人才也变得人为无所需求,使企业发展受的严重的制约。
(3)中小型企业在用人方面法律意识淡漠。中小企业中劳资关系存在不平等、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劳资关系不规范,员工利益得不到有关法律的保护,违反《劳动法》的规定,随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经常克扣和拖欠员工工资,劳工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工人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在养老、失业、医疗等主要劳动保障方面投人较少。
3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具体策略
(1)善于识别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必须心理健康和有正常的人格。他们应有积极的人生观,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中的问题,能够面对和承受挫折,他们应该对自己和他人有责任感;他们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勤于学习,不断创新;他们应该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规律,尊重知识;他们应该有克己修身的人格品位;他们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他们应该设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个人生涯规划。具有以上特点的人才,只要给予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便可成为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分为显露型和潜在型两种,对于前者,大多数己有工作成就,比较容易辨认,但此类人才因受大家注意不易招聘或招到易被其它企业挖角.而后者才应该是企业所需要吸引和培养的人才,看出这类人才的潜质。
(2)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人才市场、报刊广告、互联网、猎头公司、熟人推荐等都是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一般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模式,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市场对于招聘普通管理、技术类人才有其简便快捷的优势,较高职位通过一般人才市场招聘较困难,需其他渠道的补充配合。报刊广告渠道的优点是信息覆盖面广,可收到较多应聘资料,同时,可减少应聘的盲目性,缺点是广告费昂贵,费时较多。猎头公司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方面有其优势,但招聘效果与猎头公司的服务质素关系较大,故须对猎头行业作较深入的了解,对猎头公司的服务进行评价,寻找最合适的猎头公司。通过网络招聘是一个新兴的人才交流渠道,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播快捷,反馈迅速,一个交费时间内不限使用次数的优点,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优势将会日益明显;从目前使用实际情况看,它的缺点是受上网人数与类型影响,以IT专业技术类、文职类、财务类及公共管理类等人才招聘效果较好。熟人推荐也是一个渠道,有些大型公司也很注重这一点。比如Cisco公司就采取员工内部举荐和经常与员工个人关系圈保持接触的方式,吸引那些呆在其他公司内部不知道自已应该挪挪窝的人才。
(3)树立吸引人才的正确观念。正确认识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前提。人才是多样性的:企业经营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人才。除技术人才外,还有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等。应该说,一切具有可以为企业发展所用的特殊技能或才干的人都是企业的人才。全面的人才观可以克服狭益的人才观的弊端,使企业全面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美的人才体系,有针对性地招揽切实需要的适用人才。
一直以来,社会广泛地批评“任人唯亲”,但仍有不少企业“唯亲近者是用”、“唯家族成员是用”,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这种情况必须纠正,但与此同时,也不可走向另一个误区——“亲者不论”:现有的中小企业竭力回避从企业内部培养、选拔人才,甚至认为企业内部没有人才,总希望弄个外来和尚。其实,真正的“任人唯贤”是不论亲疏的,内部选拔人才也是一条有效、便携的用人途径。由内部选拔出来的人才对本企业比较了解,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产品特性等,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可能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企业和人才之间相互了解,容易形成一种
信任机制,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和管理成本。
(4)建立吸引创新人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手段。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沉淀下来的、自身特有的、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东西,它决定了企业自身发展的持久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理念,企业文化倡导的是人本主义的管理,它营造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团队精神,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自身发展的定位。①人本主义管理是关键人本主义管理要求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德、识、才、学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具有识才的智慧、选才的勇气、容才的胸怀和用才的艺术上面。②经营理念是吸引根本。沃尔玛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在5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尊重个人、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理念反映出沃尔玛重视三个层面的关系,即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与自身的关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一理念构成了沃尔玛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沃尔玛成功的根本。
(5)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薪酬系统。一个薪酬系统在其制定之初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执行过程中会逐渐反映出不够科学合理的一面。另外,即使薪酬系统在制定之初是比较合理的,也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逐渐失去其合理性。这些情况都需要企业对薪酬系统加以调整。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薪酬的重新调查和员工的薪酬座谈会等形式来了解薪酬系统的合理性,如果存在不科学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应该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调整优化。薪酬系统的调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调整个别或部分员工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是指对全体员工的薪酬方案进行调整。
第四篇: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分析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三个层次;培训与开发;管理制度
论文摘要:一个企业在市场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发展过程,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使之对企业产生“一本万利”的经济效果,从对象分析及内容与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经久不息,长盛不衰,一个企业能起死回生,东山再起,有的是因为决策高明,出奇制胜,有的是因为总有先进的、新的产品不断进入市场,填补市场空白,有的是因为产品在同行业始终处于质优价廉的地位,有的是因为资本营运有方,实行集团经营,多角化经营,分散了风险。所有这些无不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结果。所以一个企业在市场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整个发展过程,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人力资源是第一重要资源
现代管理科学认为,办好一个企业必须具有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社会角度看,一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二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一要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二要实现企业资源的转换。其中人力资源最为活跃,通过人的作用可以较快地完成其他资源的转换,信息资源可以转换为物资资源,物资资源可以转换为经济资源。而信息资源、物资资源、经济资源要转换成人力资源,速度较慢,有的甚至不可能。如果一个企业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即使其他三大资源丰富,也会失去优势,甚至变得毫无用处。如果一个企业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即使没有资金,也可以借款筹措,可以使借贷资金膨胀增值;没有厂房、设备可以购建,没有产品可以开发,没有市场可以开拓。所以说,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第一重要资源。
2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对象
什么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一般认为,企业所有员工包括待分配、待招聘的人员都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就企业本质来讲,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人员的总和。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人员(外部人员系指兼职人员,厂校挂钩人员,对企业咨询、服务等人员),因为外部人员也是能推动企业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人口不等于人力资源。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应该是一个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尽管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仍是处于发展阶段中的国家,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口质量,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达到理想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按照人力资源对企业的适用程度和作用程度,可将人力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智力水平、劳动技能未达到一定标准,一般性工作均无能为力的人员;第二层次是智力水平、劳动技能均已达到一定标准,但是还没有被充分利用,包括学非所用或用非所长两个方面的人员;第三层次是智力水平、劳动技能已得到开发,正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大显身手的人员。人才与人力资源有着密切联系,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佼佼者,他们分布在第二、第三层次人力资源中,企业领导人、决策人是第三层次人员中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有效管理,能否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更决定于他们的素质。
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第二、第三层次的人力资源占大部分,也存在一部分第一层次的人员。三个层次的人力资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一家企业引进了一条先进的自动生产线,就可能使第三层次中的部分人力资源转变为第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当他们经过上岗操作实践后,又可以从第二层次的人力资源转变为第三层次的人力资源。第一、第二层次的人力资源是需要培训提高或转化的开发对象,第三层次的人力资源是以知识更新为重要内容的开发对象。
3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与方法
一个企业始终希望第一、第二层次的人力资源不断地转化为第三层次的人力资源,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化,一是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二是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培训与开发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年龄段作出计划安排:第一阶段的培训对象是新进企业的员工,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规章制度、有关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安技环保知识等;第二阶段是针对三十岁左右的员工,主要培训与他们有关的职能、技能、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内容;第三阶段是针对三十五岁到四十岁左右的员工,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管理知识技能、工作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等方面。
第四阶段是针对四十五岁以上的员工,主要内容包括知识技术的更新和管理技能方面的提高,如何适应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产业政策的研究及其对策等。
培训与开发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岗位培训。前面在培训内容方面已涉及到,这里主要从管理方法的角度再次强调对新进厂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视,这种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少,费用也低,但对增强职工主人意识,增强凝聚力收效颇大,有利于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对企业充满信心,勇于去克服困难,使自己尽快成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能者为师,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方法仍被国内外企业广泛采用,一个举目无亲的新员工,师傅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可以迅速消除新员工的孤独感。其关键问题是要物色好一个德才兼备的指导人。干什么学什么,进行岗位练兵,造就一大批生产或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3)业余培训。利用工余时间或占用一部分生产、工作时间进行培训。
(4)脱产培训。脱产培训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这种培训是根据企业特定需要而进行的针对培训,这种培训是建立在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基础上的。企业花钱培训人才,稳定性较好,一般不会轻易“跳槽”。
(5)攻关。遇到生产技术上的难关,组成攻关小组,让小组成员在攻关中群策群力,取长补短,既能攻克难关,又可以培养锻炼员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6)咨询。借助社会上的人力资源,请他们提供技术资料,解答有关技术问题,出主意,想办法,为企业排忧解难。
(7)鼓励自学为主。专业技术人员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应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空间和自学条件,使他们自学成才。
(8)引进人才。对那些有才实学,而又是企业急需的缺门人才,应花钱引进,为企业所用。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培训开发的内容与方法放在一起,不等于培训与开发是一回事情。企业的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两者既有关系,又有区别。员工的培训面广,是以广大员工为对象的,而人力资源开发则是针对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的。培训是开发的基础,而开发则是培训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高或知识的再更新。
4人才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目前,企业改革改制进行得如火如荼,富余人员的再就业及分流成了社会和企业的一大难题。同时,企业中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少,怀才不遇的人也不少,有的是学非所用,有的是用非所长,有的是大材小用,有的是小材大用,要改变这种状况,社会和企业都必须对现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1)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懂得如何去开发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知道怎么样去引进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掌握激励员工的原则和方法,当好“伯乐”,知人善任。(2)从招聘入手,严把入门关。向社会公开招聘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的主渠道。在招聘时应杜绝开后门现象,运用现代科学测评手段,择优招聘员工。被招聘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理论适应起点应高一些,这样可以为企业减少许多培训开发费用。现在已有许多企业明文规定不招收中专以下学历人员,有的甚至不招收大专以下学历人员。这种改革,现实还有困难,国家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还不能满足庞大就业队伍的需要。指令性分配尚不能取消,凭借权力进企业工作的现象还不可避免。但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择优录用员工的自主权一定会在企业落实。(3)要创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要使企业成为一个有利于让第一、第二层次人力资源向第三层次人力资源转化的场所。如何知人、用人,扬长避短,用其所长,企业必须营造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②鼓励自荐和他荐;③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提供实践论,唯素质论;④有关工作项目尽可能公开招标,不要论资排辈;⑤职务定期互换,交流轮岗;⑥鼓励自学成才;⑦建立技术档案,功劳薄;⑧允许兼职。(4)改革工作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量单一品种的生产企业逐渐被淘汰,多产品、多品种、多型号、中小批量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实现均衡生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势必要出现阶段性、季节性局部减产甚至停工现象,会产生一些临时性的“富余人员”,如果继续坚持八小时工作制会浪费许多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变动每周工作日数和时数,实行弹性工作制。富余时间是员工自学、参加培训的好时机,或者允许他们在不影响本企业利益,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兼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从劳动者利益、人才资源配置转化的角度,人力资源应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5)人员要流动,人才要留住。一个企业,如果只有招聘,而没有解聘,必然人满为患。目前大多数企业除了退休、内退、死亡或犯罪,很少有人能流出去。这样,企业需要的进不来,不需的人出不去,该留的又留不住,人力资源开发受阻,致使许多企业无法搞活。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分流、消化富余人员成了当今中国企业的一项日常工作。为了缓解此矛盾,(1)社会要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广泛就业和再就业的机会。(2)允许一部分员工提前退休由企业养起来。提前退休“一刀切”的办法不宜采用,会造成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人员,应同意他们流出去,在其他企业,他们发挥的作用可能会更大。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一定要留住。如果一个企业中第三层次的人力资源不能保留,不仅是本企业的巨大损失,而且会使竞争对手更多、更强大,企业中第三层次人力资源的枯竭必然导致企业倒闭、破产。报酬低,人际关系不协调,工作环境不理想,心理状态不佳是人才“跳槽”的主要原因,这种趋势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留住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提高他们的相对报酬和福利待遇;(2)调动工作部门或工作岗位,用其所长,委以重任;(3)通过思想沟通帮助他们调整状态和人际关系。人才流动是人事管理改革的内容之一,提倡流动,但应该有序流动,依法流动。特别是企业花钱培训的人才,“跳槽”之后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对他们应该有所限制,有所制约,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约束他们,这也是亟待改革的重点。
第五篇: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21世纪初叶中国社保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2.e 时代人力资源职能的转变 3.HR管理的e化生存
4.Internet网络招聘与在线培训研究 5.Internet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研究 6.Internet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7.IT企业员工培训研究 8.IT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9.保险业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10.保险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 11.保险员工的薪酬问题研究 12.变革中的劳动就业环境
13.不同所有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14.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15.创新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1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
17.当前企业劳动保险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8.当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19.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20.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21.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探讨
22.对现阶段我国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的研究 23.岗位责任制与人员聘任制研究 24.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5.根据案例评定企业内部的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26.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27.工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案例)28.公共就业与人力资源管理 29.公关宣传研究 30.公务员管理研究
31.沟通对实现绩效目标的影响 32.股票期权在业绩评价中作用
33.关于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34.关于人力资源现状与整体开发的对策思考 35.广东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36.广东经济转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37.广东社保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取向 38.广东省的失业保险问题研究 39.广东省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40.广东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问题研究 41.广东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42.国企改革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43.国外企业的岗位评价制度
44.国有大中型企业富余人员的现状及出路 45.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6.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47.机构重组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48.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分析与研究 49.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50.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
51.激励及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52.加入世贸后我国银行人才队伍建设 53.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用人机制 54.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激励机制 55.健全国家公务员的监督制度
56.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57.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人力资源开发 58.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
59.经济全球化下的员工素质要求 60.经理层持股问题探析 61.经理层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62.经理层业绩评价与考核
63.经营者股票期权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64.竞争、冲突与组织(企业)改革 65.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66.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发展 67.劳动资源开发与我国现代化建设 68.猎头公司与人才流动分析 69.论保险业员工激励问题
70.论当代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特点
71.论当前中国经理人员市场化的困难与障碍 72.论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一体化 73.论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 74.论农业剩余劳动力
75.论企业风险沟通的困难与障碍
76.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77.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定位 78.论人际关系的协调与沟通
79.论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 80.论我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 81.论现代企业的员工激励问题
82.论现代企业领导人成功必备的素质
83.美、日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84.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5.民营企业高层管理的人员选用问题研究 8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87.某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状况的统计分析 88.某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分析 89.某企业员工结构与岗位分析 90.某企业员工培训实践 91.某企业职工工资效益分析 92.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93.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与设计
94.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市下岗再就业的冲击 95.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96.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 97.女大学生的就业分析
98.女性高层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99.女性管理层的激励问题
100.剖析案例,研究我国企业(全民、集体、私营、三资)内部的劳资关系状况及其处理
101.期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02.企业(或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改革 103.企业IT(信息技术)人才的管理与研究 104.企业的团队建设问题 105.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
106.企业管理中信息传播技巧探讨
107.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08.企业国际化与人才吸引 109.企业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10.企业劳动管理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111.企业内部员工层流机制与激励效应 112.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1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114.企业人员测评体系的构建 115.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116.企业文化的建设 117.企业文化个性研究 118.企业文化管理试探
119.企业文化与企业成功的关系问题 120.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121.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122.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管理关系研究 123.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
124.企业文化与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 125.企业薪酬制度的创新研究
126.企业薪酬制度研究(案例研究)127.企业信息化的途径及策略
128.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激励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企业员工绩效评估研究(案例研究)企业员工晋升研究(案例研究)
企业员工考核与企业管理绩效的关系 企业员工考评模式创新
企业员工培训研究(案例研究)企业员工招聘实践技巧
企业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 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问题 浅析我国妇女就业问题
浅析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
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兴国战略 浅议领导者离职审计 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的艺术
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的e变革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人力资源的新趋势与E化
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比较(选三至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中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人力资源会计初探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 人力资源价值分析与计量
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思想之演变 人力资源开发与国有企业改革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研究
人力资源与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 人员招聘与岗位分析设计 如何发展现代企业制度
儒家思想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软件开发人员的行为特点和管理对策研究 社会保障的融资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保障与扩大就业问题研究 失业问题研究
试论爱心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211.212.213.214.215.216.试论股权薪酬制的适用条件 试论股指期货
试论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试论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试论中国式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
试设计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方案(以保险业或其它行业)试析中国就业制度中的歧视因素 谈企业领导的诚信
谈谈我国人才市场机制及其政策思考 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网络银行与信息化人才 危机公关研究
我国/广东人才招聘的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包括电子招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我国高科技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分析 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金融证券业人才结构分析
我国境内的跨国企业的人员配备原则、招聘方法、薪酬标准 我国劳动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动力机制 我国人才中介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完善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收益比较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立法建议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我国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我国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对策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 现代工资理论与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现代领导应具备的素质探讨 现代企业创新管理
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劳资关系与工会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产出问题 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机制与中国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问题 现代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现代企业人才继续教育的意义和方式分析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
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现代企业员工素质研究
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研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保障 现代组织激励理论与模式研究
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问题研究 心理测验在人员测评中的应用 薪酬设计与绩效评估
信息化与广东优先实现现代化研究 性别差异与职位升迁问题研究 业绩评价与员工激励研究 医疗保障机制的完善研究 议高薪养廉
银行个人理财人才队伍建设 员工激励的理论与实践 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员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政府员工制的评价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继续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用人观(研究)新议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知识经济与知识经营
职业声望研究理论与实践 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与劳动关系的调整 中国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中国企业劳资纠纷现状及管理对策
中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完善途径研究 中国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研究 中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中外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中小科技企业考核制度探索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分析 1.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本题目要具体到某一职能,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问题、人才招聘与选拔问题、培训与开发问题等,请与指导老师商定)
2.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途径研究
3.中小企业吸引人才战略研究
4.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方式研究
5.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策略研究
6.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新特点
7.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8.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探析
9.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研究 10.中西方人力资本投资比较研究
11.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形式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1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及其差异性分析 13.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4.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的人才竞争力比较研究 15.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伙伴角色研究 16.浅析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 17.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困惑与解决 18.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19.人力资源外包的战略价值 20.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 21.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22.核心员工的挽留方式/策略研究 23.企业岗位胜任力模型的开发
24.企业员工压力管理的策略探析(可以包括员工的自我管理策略,也包括企业的管理策略)
25.浅析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26.组织政治及其管理对策研究 27.浅析心里契约与员工绩效的关系 28.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建立的策略研究 29.东北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状况分析 30.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31.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位分析 32.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任职资格分析 33.国有企业职位分析现状及对策研究 34.知识密集型企业职位分析的作用研究 35.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才招聘策略研究 36.经济危机下企业人才招聘策略研究 37.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招聘战略研究 38.招聘伦理观念分析 39.校园招聘的模式研究
40.企业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研究
41.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42.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招聘与选拔
43.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员工培训战略研究 44.培训成果转化的路径与影响因素研究 45.浅析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方法 46.中小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有效性研究 47.中国企业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48.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战略研究 49.提升企业绩效管理价值的对策研究 50.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51.绩效考核公平性问题研究
52.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53.业绩评估的依据和方法研究
54.企业绩效管理的创新策略/创新型企业绩效管理的策略 55.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6.跨部门团队绩效考核问题研究 57.绩效考核的效率改善方式研究 58.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管理战略研究 59.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60.企业绩效薪酬模式比较研究
61.浅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变革 62.企业薪酬战略的柔性研究 63.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探讨 64.论企业薪酬外部竞争力的构建 65.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66.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测评体系的构建 67.中国民营企业薪酬制度研究 68.国内外薪酬体系比较研究
69.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薪酬战略研究 70.论我国中小企业薪酬机制的改革 71.试论宽带薪酬在我国企业的适用性问题 72.论全面薪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73.企业员工流动调控与薪酬管理策略 74.论企业整体激励框架的构建
75.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路径
76.中外(美、日、德等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比较研究 77.试论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理念的变革
78.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研究
79.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具体选题时,与指导老师商量,确定为培训的风险管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管理,招聘的风险管理等)80.员工缺勤及其管理 81.员工离职的原因及对策
82.心里测验在人员选拔中的应用研究 83.员工满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分析 84.组织承诺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