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反映师生共同的健康的信念追求和独特的时代价值观念体系,而且具有“培养什么人”与“如何培养人”的精神特质和校园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观念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和育人功能,优化育人环境,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来说不但是重要之务,而且是经常之务、长期之务。学校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要求,建立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先进文化”为导向是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
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学校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创建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学校的特殊任务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性质。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教育。同时,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考虑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满足心理需求,又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突出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大学精神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以崇尚自由、民主的现代意识,赋予文化校园建设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崭新内涵,使校园充满朝气、灵气和奋发向上的氛围,成为广大师生新思想的畅想园。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显然,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内涵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固然受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发展状况的影响,但是积极有效的文化建设将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以育人为中心任务高校是形成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定位无疑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同时,知识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这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必须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而且,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而不是暂时的,因此,在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
设时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以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学生的发展起作用为目标之一。
三、提升“文化品位”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
品位,又称品第、品级,原义是指矿石中有用物质的含量,现泛指档次等级。校园文化品位讲的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的档次和文化在其中含“金”量的高下,亦是从审美角度对校园综合育人环境的一种审视。它不单纯指品质,更是一种包含思想文化形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品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优劣。因此,建设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一是从基础文明抓起。基础文明主要是指校园的环境卫生、秩序,学生的行为、生活方式。习惯风尚、道德规范诸方面。基础文明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包括校园生活)中应恪守的原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更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因此,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必须以基础文明建设为切入点。二是突出思想性。高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源和示范区,校园文化建设理应优于社会。高于社会。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校园文化成为弘扬时代崇高精神,弘扬主旋律,培育“四有”新人的丰沃土壤。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制度的核心是人,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高品位的制度文化,使之成为商品位校园文化的保证。
四、突出“个性特色”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设方针
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独具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个性。特色是一所高校的名片,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成功的标志,也是大学的魅力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打造教育品牌、彰显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咨。而特色校园文化的打造和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多个文化层面上,特色、个性的形成,已成为各高校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各高校打造教育品牌、塑造独特形象、形成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突出个性”的建设方针,创造出具有学校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精神、风格、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有生机和活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形成,一是应基于对学校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对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找到特点和优势所在,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方能进行特色建设。二是校园文化的个性要从学校发展建设的历史中去提炼,从师生员工的活动中去发掘,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创造和实现,对于那些已经被实践检验而显有成效的校园特色文化要及时地归纳总结和升华,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五、立足“整体推进”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坚实基础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模式,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建设重在“造势”。“善弈者谋势,不善变者谋子”,意思是要从整体上推进、在全局上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一是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德育、素质教育工作与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校的发展,与校风建设、学风建设以及教风建设,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二是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工作机制。从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以达到持续的整体功效,并制定年度校园文化建设计划,不断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
建设的日常管理制度和评比奖励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评估。三是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制。成立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办公室、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社科处、后勤处、宣传处、保卫处、工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协调、督促、检查工作。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社科处、宣传处等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后勤、保卫等部门重点负责协调有关部门搞好校园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学院周边环境建设。四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配套设施和措施,在人、财、物、时间、场地等方面创造必要条件,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六、形成“全员共建”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长效机制的可靠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是党委、群团工作部门的责任,教务、院(系)、后勤等部门都要负起责任。而且,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它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就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是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丰厚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上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校园文化建设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因此,只有全体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尽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从整体上摆脱目前的这种状况。为此,要实现校园文化全员共建、共同参与,就要求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服务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才是大家认同的、持久的、积极的、稳定的、真正发挥作用和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的校园文化。同时,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使活动趋向精品化、常规化;同时应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将“校园”延伸到社会,与社区建设、文化建设、企业建设相结合,更好的完善校园文化。
总之,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和谐地发展。
第二篇:1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干工作管理办法
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干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校团的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团结、引导青年的核心作用,使学校团的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精神及《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学校共青团是学校党委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学校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学校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第三条 学校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团结全院各族青年,为学校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条 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在校党委领导下,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团员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团员青年,把团员青年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条 学校各级团组织在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院行政工作指导和帮助,接受团员青年的民主监督。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是:
(一)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设立团支部。
(二)学生团支部书记组成学生团委。
(三)学生以院系为单位设立团总支。
(四)学校设立共青团委员会。
第七条 学校团的领导机关是全校团员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委员会。团代会代表由上届团委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考察,推荐上报,经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审批后确定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同学为团委委员候选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实行差额选举,得票数达半数者,方可当选;从当选的委员中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实行等额选举,选举出常委、书记、副书记,并报院党委和上级团委审批,委员会任期3年。
第八条 团的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总支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总支委员会选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委员2人,支部委员会选举书记1人,委员2人,支部委员会报团总支审批,报校团委备案,总支委员会报校团委审批,报校党委和上级团委备案。
第九条 团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团内重大问题都要由团委全委会或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以下问题:
(一)研究贯彻执行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指示、决议。
(二)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及制度建设工作。
(三)团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四)吸收优秀青年入团,推荐优秀团员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
(五)学生工作和青年教职工工作。
(六)团费收缴、管理和使用。
(七)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宣传教育管理
第十条 根据学校团组织基本任务和工作指导思想的要求,积极配合党政组织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青年。
(一)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教育团员、青年,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一切不良行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团员、青年正确处理各种问题,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组织指导学生的团日活动;及时了解、掌握活动、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不定期地组织辅导。
(三)坚持对团员进行团性教育,每学年举行一次党团知识竞赛,每年 “五四”期间持续开展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或品牌创建系列活动。
(四)深入持久地开展青年志愿者和暑期“三下乡”活动,每学年须开展校园学雷锋活动。
(五)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定期举办先进事迹、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或学习活动。
(六)切实组织好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总结社会实践经验,举办成果展览或评比活动。
第十一条 积极认真办好《党章》、《团章》学习小组活动,指导基层业余团校工作。业余团校负责团干和团员培训,以及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任务。业余团校每期均要制定计划,要有落实,有总结。
第十二条 认真做好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工作。
第十三条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指导各类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增强才干。
第四章
团的组织建设
第十四条 以《团章》为基本教材,经常对团干和团员进行团课教育。每学年举办一次业余团校培训。
第十五条 切实加强团支部建设,校团委、团总支要定期检查、督促和指导团支部工作。
(一)坚持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制度及每学期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
(二)严格“三会二制一课”制度(支部团员大会、支委会和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员团籍注册制度,团课)。支部大会每学期不少于一次,支委会和团小组会每月不少于一次,团员评议每年冬季进行一次,团员团籍注册一学期一次,支部每学期组织一次团课学习。
(三)团支部每学期要制定工作计划,每月底向团总支上交支部工作月报表,每学期末向支部大会总结汇报工作一次,工作总结上交团总支。
(四)团总支每学期要制定工作计划,每月底向团委上交总支工作月报表,每学期末向总支大会总结汇报工作一次,工作总结上交校团委。
(五)严格按照团员发展程序积极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发展团员坚持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禁突击发展。
第十六条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每年“五四”前夕进行总评,“五四” 进行表彰奖励,并授予荣誉称号。
第十七条 认真做好团的组织建设,校团委负责团总支的组建、调整,团总支负责团支部的组建、调整。
第十八条 严格按照《团章》处理违纪团员。
第十九条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要求全体团员自觉遵守,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第二十条 严格团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制度。
第二十一条 积极稳妥地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
第二十二条 校团委受校党委的委托,监督、指导校学生会工作,向校学生会派出秘书长,具体指导和协助学生会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团总支是校团委在各院系的基层组织。团总支在各院系党支部的领导下,依照校团委工作管理办法和各院系团总支工作条例,自主开展工作。并接受校团委的统一工作部署以及考核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团总支受党支部的委托,监督、指导院系学生会工作,向院系学生会派出秘书长,具体指导和协助院系学生会开展工作。
第二十五条 团支部在团总支直接领导下,接受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指导和帮助,团总支、团委尊重辅导员、班主任对团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六条 团支部在班级应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通过自身工作凝聚团员青年,团支部支持班委开展日常工作,与班委共同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第五章
校团委机构设置
第二十七条 校团委下设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文体部、素拓部、社团部、学技部七个职能部门,其中素拓部又下设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在各院系建立团总支委员会。
第六章
校团委各部门工作职责
第二十八条 校团委工作职责:在校党委、上级团委的领导下,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照校党委和上级团委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制订每个学期全团的工作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领导团总支、团支部工作;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化业务知识,因地制宜地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对各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加强第二课堂的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活泼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团的工作规律和青年特点,调查分析学生思想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倾听和反映青年的意见,关心和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定期向校党委汇报工作;受校党
委的委托,监督指导校学生会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十九条 宣传部工作职责: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宣传部以“宣传、教育、导向、沟通”为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职,拓宽视野,全面开展校团委的各项宣传工作;宣传部集中领导校团委的宣传工作,并对各系的宣传工作加以指导;宣传部根据上级对宣传工作的指示,负责制定校团委机构的宣传方针和相关政策;宣传部与院内其他宣传部门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与院外宣传机构保持正常的工作联系;宣传部实行部长领导下的工作组组长负责制。
第三十条 组织部工作职责: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部主要负责全院团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建设团干部队伍,建立、建全、规范各项工作制度,以及发展新团员,壮大团组织等工作。全面掌握全院团员的基本情况,做好组织统计工作,团员的奖惩工作,团员证制度的实施,团员教育评议制度的开展等工作。每学年,组织部对各系团总支及各支部开展团总支、支部等级评估工作,对“优秀”进行表彰。在建设团干部和发展新团员队伍上,组织好支书的评选工作,开办业余团校组织好入团积极分子入团审查工作。
第三十一条 文体部工作职责:在校团委的领导下,文体部要把推进组织自身建设,提高文体部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战斗力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一条主线;以大力加强文体部干部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为前提;文体部在工作的方式与内容上继续进行探讨、实践与创新,力求在多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新世纪中,文体部除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外,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适时的组织开展艺术,体育,专业方面的讲座;聘请各行业专家开展讲座,提高全院学生的艺术、体育、文化、生活水平;加强对艺术团队的管理,培养一批校园文艺骨干。
第三十二条 素拓部工作职责:在校团委的领导下,指导和组织开展全院学生第二课堂等活动;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围绕学校教学、科研、思想教育工作中心,开创性地主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十三条 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职责: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实践部的指导下发扬“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本着“崇德扬善、爱心奉献”的宗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行为准则,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导思想,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持久地开展大量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十四条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工作职责:“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在实践部的指导下着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道德新风;根据学校及上级团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的原则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抓住重点,创造特色”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十五条 春晖社团工作职责:以乡情、亲情、友情、亲缘、地缘、业缘为网络基础,联结城乡,形成城乡互动,共同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党政中心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用乡情、亲情、友情、亲缘、地缘、业缘的理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各界参与“三农”问题解决。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推进城乡的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整和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让全社会都参与到春晖行动事业中来。
第三十六条 礼仪服务队工作职责: 以学习礼仪知识,修养内外气质,宣传礼仪风范,学会礼仪服务为宗旨,负责学校对内、对外各种大中型活动,包括各种庆典、迎宾、晚会、运动会、竞赛、颁奖仪式等的礼仪接待工作。
第三十七条 院系团总支工作职责:系团总支在校团委和系同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
作。负责本系团总支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负责本系共青团系统团员青年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科技创新、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的组织;负责本系大(中)专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负责组织参加校团委要求开展的有关共青团的大型活动和比赛;负责本系共青团系统组织建设、团员干部培养,加强团干部队伍管理,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负责制定本系共青团工作远景规划,拟定工作计划,及时上交工作总结;负责本系共青团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培育与专业相结合的特色活动,形成精品;负责本系团总支办公点及学生活动中心,做好本系共青团工作;重视本系团员青年政治思想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把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想、新动向,把握学生活动正确的政治方向;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学校大型文艺活动的组织工作,负责选拔、管理本系学生文体骨干;负责本系团总支机关日常行政事务以及对内对外联络;配合系学管部门指导系学生会及其它学生团体开展工作;完成学校党政及校团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篇: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园开放日”策划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2年“校园开放日”
活动地点一览表
各系开放日主要活动一览表
参观路线图
学院正大门
学院图书馆
艺术楼
东教学楼
音乐楼
学校操场
学校篮球场
室内乒乓球室
此图分别从左至右为音乐楼、教学楼、实验楼
学生宿舍
级文秘(传媒)小组成员:
第四篇: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简介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简介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是2001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贵州省第一所由社会个人全额投资创办的民办高校。学院成立以来,在贵州省委和省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党和政府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和政策,建立健全了学院组织机构,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已经成立了党、政、工、团和行政、教学、科研等内设机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大力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完成了历年的学院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省内外大型企业联合积极实践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训工作,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为国家和贵州省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培育了大批专业技能人才。
目前,学院办学层次为计划内专科学历教育、计划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本科自考助学教育。学生毕业后,由学院颁发国家电子注册的大专文凭、中专文凭或经国家考试合格颁发本科自考文凭。学院目前占地面积320亩,在校生6000人。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学院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鸿源路8号,毗邻贵州大学和花溪公园。
学院现在册专兼职教师367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126人,占34%;双师型教师162人,占45%。学院注重对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传媒系和公共课部等5系1部的工作,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形成独立高效运作的机制。学院专业设置有建筑工程管理、会计与审计、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计算机通信、应用电子技术、建筑装饰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物业管理、工程造价、投资与理财、软件技术、资产评估与管理、出版与发行、广告设计与制作、工程测量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电算化和物流管理等26个专业和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联合办学的建筑工程、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经济学、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工程、新闻学、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与装潢方向)和艺术设计等13个专科升本套读本科专业。学院建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暨国家第一一七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建有校内计算机信息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硬件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建筑实验室、建材实验室、土建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模型实验室、数字模拟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会计实验室、ERP实验室、实景模拟实验室、案例实验室、物流营销实验室
等专业操作实训实验教学基地,与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广泛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学院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三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省教育厅的领导、指导和扶持下,获批进入贵州省高校大学园区进行新校区建设,根据学院“三五”规划,拟用3至5年时间建成占地面积1560亩,建设用地1000亩,建筑面积450000平方米,规划在校生13000-15000人的新型职业型高等学校
第五篇: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教学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教学档案、教学资料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资料信息应有的作用,以适应学校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育评估、教学检查等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以文字、图表、录音、影像等形式存在,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材料总称。
第二条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进程的主要依据之一。全校上下必须做好教学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
第三条 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学院档案室、教务处、系、实验中心等部门以及各校区,均须按职责参与教学档案、教学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第四条 教学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收集和归档工作,列入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上级需要的档案、资料应及时报送。
第五条 归档的教学档案应当完整、齐全,必须准确地反映教学过程、教学管理等各项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历史过程。
第二章 教学管理部门归档范围
第六条 综合类
(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包括教学改革、发展规划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计划、规定、重要通知;
(二)本院教学工作的请示及上级批复;
(三)本院各教学单位关于教学工作的请示、报告及学院的批复、意见;
(四)本院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和办法;
(五)学院制定的各类教学规章制度;
(六)学院召开的有关教学工作的各种重要会议的通知、文件、纪要;
(七)教学工作计划、总结,教学教务部门职责;
(八)招生与毕业生推荐就业等方面的政策、计划、指标、办法。
第七条 教学管理类
(一)上级有关专业设置、建设的文件材料,关于专业设置、调整的申报材料与上级批复;
(二)本院关于专业建设材料(包括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文件、评估验收等材料);
(三)上级有关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
(四)新生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名册、学生成绩总册;
(五)在校学生学籍变更材料(包括休学、退学、复学、转学、开除等);
(六)学生奖惩有关材料;
(七)有关招生与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的文件、招生计划、招生简章、专业介绍、招生工作总结、录取审批表、毕业生推荐就业名册;
(八)课程安排表、教学进程一览表、实验项目一览表;
(九)校历表、教学任务书、授课情况统计表;
(十)教学检查、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总结材料,优秀教学奖评奖办法、评奖结果与记录;
(十一)各级各类听课记录、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示范课或公开课的资料;教学督导材料;
(十二)课程重修管理文件、重修名册、成绩单等资料;
(十三)毕业生名册、毕业证及学位证发放清单(存根);
(十四)各类技能竞赛组织、参赛、获奖等资料,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资料。
(十五)有关教材建设文件、各专业使用教材目录、多媒体课件目录以及使用情况;
(十六)教师工作量的规定及执行情况。
第八条 教学业务类
(一)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班实施性教学计划、调整报告及批复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小结、总结,毕业生优秀设计(论文)评审意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集;
(三)有关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的纪要、论证材料,统计报表;
(四)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有关合同、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校企联营活动的相关材料、图片等重要资料,校企合作成果统计。
第九条 教学科研类
(一)上级主管机关以及学校下达的有关教学研究的文件;
(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中期检查报告、结题报告以及相关文件等资料;
(三)获校级以上的各种教学成果名单及全套材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库、试卷、自编或主编教材、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实习讲义、实习指导书、教学总结、发表的学术论文);
第十条 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第三章 系归档范围
第十一条 综合类
(一)学院转发的上级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告知性文件、布置具体工作的文件、要求填报的各种统计报表存根材料;
(二)关于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规格、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有关文件资料;
(三)招生与毕业生推荐就业的各种制度、规定、条例及有关文件资料;
(四)学院教学工作的各种规划、计划、总结等;学院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纪要(记录)、简报等有关材料;
(五)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以及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
(六)学院下发的其他教学类文件;
(七)各专业的简介;
(八)系有关教学工作的规定、办法、会议纪要(记录)等;
(九)系教学工作的各种规划、计划、总结等;
(十)系发的其他教学类文件;
(十一)系上报的有关教学工作的请示、规定、办法等。
(十二)教学经费申请报告、教学改革目的立项报告、实际经费预算及结算等有关资料;
(十三)有关教学工作数据的统计、分析资料;
(十四)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书;
(十五)有关校企合作活动的相关记录、材料、照片等,校企合作成果。第十二条 教学管理类
(一)教师教学有关规程以及教学工作检查、评价有关材料;
(二)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总结材料;
(三)领导听课表、教师相互听课表、教师相互听课统计表。
(四)外聘教师登记表、考核表及相关材料;
(五)学籍管理材料(包括新生录取名册、在校生名册、学籍卡、学生登记表、成绩册、毕业生名册等);
(六)学籍异动材料(包括转学、休学、退学、复学等);
(七)学生奖惩材料(包括奖学金发放、学生获奖、先进集体、违纪学生的处理材料);
(八)校历表、课程安排表、任课教师一览表、考试安排表;
(九)教学日志、停调代补课审批表;
(十)各类教研活动会议通知、记录、纪要、总结等有关资料,各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
(十一)教学督导材料,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安排、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记录表、学生评教活动材料,竞赛、评奖材料;
(十二)毕业生质量调查有关材料(包括调查计划、调查总结表、使用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审意见)。
第十三条 教学业务类
(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计划、总结,典型经验材料;
(二)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设置的申报材料;品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系列课程、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过程、总结等有关材料;
(三)专业设置与改造、修订目录;
(四)各专业各年级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等有关资料;
(五)教学计划调整材料;教学计划执行说明和总结;
(六)教材建设规划及实施措施,各专业分年级教材使用的目录、情况登记表;
(七)教材内容更新说明书。
(八)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以及重要备课笔记;各类优秀学生典型作业本、笔记。
(九)各种考试试卷审批表、试卷样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试卷分析表、考试总结。
(十)学生考试试卷、专业主干课程考查试卷;学生成绩登记表;
(十一)参加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考试、竞赛等资料,等级考试统计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资料。
(十二)各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十三)实验项目一览表、实验指导书(讲义)、实验报告等有关实验教学工作的情况总结;
(十四)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校内实训计划、总结、过程材料;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优秀实习学生的有关材料;
(十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关合同及文件;
(十六)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计划、总结、过程材料;
(十七)毕业设计(论文)计划、总结;
(十八)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书,评审意见、成绩单等有关资料。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件及附件、毕业设计作品实物或照片、图片、电子文档等;
(十九)“两课”建设计划、总结、过程材料;(仅公共管理系)
(二十)体育建设计划、总结、过程材料。(仅体育教研室)
第十四条 教学研究类
(一)各类教改项目的立项申请书、立项批准书、立项汇总表、成果总结;
(二)教师科研(教研)论文汇总表、论文复印件;
(三)教师自编教材、专著样书,汇总表(包括自编或主编教材、讲义、教学指导书、习题集、实验(实训)指导书、实习指导书);
(四)教师各种获奖材料。
第十五条 其他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件和资料
第四章 教学档案的归档要求
第十六条 根据档案利用价值的时间长短确定教学档案的保管期限,可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凡需永久性保存的教学档案一律移交学院档案室保存管理;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教学资料由系、教务处分别保存管
理。
第十七条 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尽量采用原件,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工整,图文清晰,编目造册,存放在安全可靠、防火、防盗、防霉、防雨的地点,并定期检查,做到防潮、防虫蛀、防遗失。
第十八条 教学档案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得丢失。有关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随时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固化,并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教学档案一般不外借,查阅应办理借阅手续,限期归还,并注意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第十九条 所有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实习有关资料、教学检查座谈会记录、各类听课记录、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原则上要求保存三年以上。销毁教学档案、教学资料必须严格、慎重,确需销毁的,须进行必要登记,并须经主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条 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系向学院档案室归档的教学档案,必须按照校档案室统一要求,由各相关部门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后,于每年6月份之前完成上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不需要移交学校档案室的教学档案由各部门按要求归档,妥善保管。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 各校区的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由学院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