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02)
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
细目一 心悸
考点一 心悸的概念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考点二 心悸的病因病机 1.心悸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不当。外因:感受外邪。2.心悸的主要病机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考点三 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实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考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考点四 心悸的辨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代表方:平补镇心丹加减。
注:原来版本代表方为安神定志丸。2.心血不足证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代表方:归脾汤加减。3.心阳不振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4.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www.xiexiebang.com 5.阴虚火旺证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6.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考点五 心悸的转归预后
心悸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及脉象变化情况。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淤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单一,呈偶发、短暂、阵发,治疗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著者,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甚至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极差,甚至猝死。
细目二 胸痹 考点一 胸痹的概念 1.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2.《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考点二 胸痹的病因病机
胸痹病机、发展趋势及虚实两者的内涵及其转化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伤、阳衰及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寒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
考点三 胸痹的病证鉴别 1.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肋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2.胸痹与胃痛的鉴别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证候。
3.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www.xiexiebang.com 考点四 胸痹的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或结、代、促。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2.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调气机,和血舒脉。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3.痰浊闭阻证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代表方:瓜蒌薤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4.寒凝心脉证
主症:卒然疼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辛温散寒,振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二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66)
www.xiexiebang.com
细目三 补阳药
考点一 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鹿茸
【性能】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应用】1.肾阳虚衰,精血不足证。
2.肾虚骨弱,腰膝无力或小儿五迟。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3.妇女冲任虚寒,崩漏带下。
4.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
【用法用量】1~2g,研末吞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凡发热者均当忌服。紫河车
【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主治病证】1.阳痿遗精,腰酸,头晕耳鸣。2.气血不足诸证。
3.肺肾虚喘。补肺气,益肾精,纳气平喘,单用有效。
【用法用量】1.5~3g,研末装胶囊服,也可入丸散。如用鲜胎盘,每次半个至一个,水煮服食。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单独主治病证。
www.xiexiebang.com 淫羊藿
【性能】辛、甘,温。归肾、肝经。【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应用】1.肾阳虚衰,阳痿尿频,腰膝无力。2.风寒湿痹,肢体麻木。【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服。巴戟天
【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主治病证】1.肾阳虚阳痿、宫冷不孕、小便频数。
2.风湿腰膝疼痛及肾虚腰膝酸软无力。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有热者不宜服。仙茅
【功效】温肾壮阳,祛寒除湿。杜仲
【性能】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应用】1.肾虚腰痛及各种腰痛。2.胎动不安或习惯性堕胎。【用法用量】煎服,10~15g。【使用注意】炒用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本品为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慎用。续断
【性能】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应用】1.阳痿不举,遗精遗尿。2.腰膝酸痛,寒湿痹痛。
3.崩漏下血,胎动不安。4.跌打损伤,筋伤骨折。5.痈肿疮疡,血瘀肿痛,乳痈肿痛。能活血祛瘀止痛。
【用法用量】崩漏下血宜炒用。肉苁蓉
【功效】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使用注意】本品能助阳、滑肠,故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不宜服。肠胃实热、大便秘结者亦不宜服。补骨脂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主治病证】1.肾虚阳痿、腰膝冷痛。2.肾虚遗精、遗尿、尿频。
3.脾肾阳虚五更泄泻。4.肾不纳气,虚寒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及大便秘结者忌服。益智仁
【功效】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主治病证】1.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数。2.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及口涎自流。【用法用量】煎服,3~10g。
www.xiexiebang.com 菟丝子
【性能】辛、甘,平。归肾、肝、脾经。【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
【应用】1.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及宫冷不孕。为平补阴阳之品。
2.肝肾不足,目暗不明。3.脾肾阳虚,便溏泄泻。4.肾虚胎动不安。5.肾虚消渴。
沙苑子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蛤蚧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主治病证】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2.肾虚阳痿。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服,每次1~2g,每日3次。浸酒服,用1~2对。【使用注意】风寒或实热咳喘者忌服。冬虫夏草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主治病证】
1.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2.久咳虚喘、劳嗽痰血。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功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为劳嗽痰血多用。可单用。
3.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有补肾固本、补肺益卫之功。【用法用量】煎服,5~15g。也可入丸散。【使用注意】有表邪者不宜用。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三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98)
www.xiexiebang.com(二)证治分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2)风热犯肺证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代表方:桑菊饮加减。(3)风燥伤肺证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
2.内感咳嗽
(1)痰湿蕴肺证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证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清肺泄肝,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4)肺阴亏耗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www.xiexiebang.com 考点四 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略)考点五 咳嗽的转归预后(略)考点六 咳嗽的预防调护(略)
细目三 哮病
考点一 哮病的概念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考点二 哮病的病因病机(一)病因
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二)病机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痰伏藏于肺,则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哮证发作的病因病机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考点三 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一)诊断依据 1.呈反复发作性。
2.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
3.部分患者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二)病证鉴别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考点四 哮病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哮病的辨证首先辨哮证发病特点,其二辨哮之寒热偏盛,其三辨肺脾肾之虚。(二)治疗原则
当宗朱丹溪“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之说,以“发时治标,平时 治本”为基本原则。(三)证治分类 1.发作期(1)冷哮证
主症: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2)热哮证
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www.xiexiebang.com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代表方: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证
主症:喉中鸣息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咯痰不爽,痰黏色黄,或黄白相兼,烦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罩黄,舌尖边红,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代表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四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30)
www.xiexiebang.com 考点四 辨痒
风、湿、热、虫之邪客于皮肤皮肤肌表,皮肉间气血不和。血虚风燥阻于皮肤,肤失濡养,内生虚热而发。
1.风胜 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腐,多为干性。(牛皮癣、白庀、瘾疹)
2.湿胜 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最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为湿性。(急性湿疮或有传染性、脓疱疮)
3.热胜 皮肤瘾疹,掀红灼热作痒,只发裸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接触性皮炎)。
4.虫淫 浸淫蔓延,黄水频流,状如虫行皮中,其痒尤甚,最易传染。(手足癣、疥疮等)。
5.血虚 皮肤变厚、干燥、脱屑,很少糜烂流滋水。(牛皮癣、慢性湿疮)。
6.肿疡作痒 见于毒势炽盛,病变发展,或毒势已衰,气血通畅,病变消散之际。7.溃疡作痒 ①脓区不洁,脓液浸渍皮肤;②汞剂、砒剂、敷贴膏药等引起皮肤过敏;③是毒邪渐化,气血渐充,助养新肉,将要收口之象。
考点五 辩脓 1.成脓的特点:
(1)疼痛 阳证,灼热痛甚,拒按明显。阴证脓疡,则痛热不甚,而酸胀明显。
(2)肿胀 皮肤肿胀,皮薄光亮为有脓。深部脓肿,皮肤变化不明显,但胀感较甚。(3)温度 阳证脓疡,局部温度增高。
(4)硬度 按之坚硬,指起不复,未有脓;按之半软半硬已成脓;按之大软,指起即复为脓成。
2.确认成脓的方法
(1)按触法 用两手食指指腹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距离,后以一手指稍用力按一下,则另一手指端即有一种波动感觉,称为应指。
(2)透光法
适用于指、趾部甲下辨脓。即以患指(趾)遮挡住手电筒光线,然后观察患指(趾)部表向,若见其局部有深黑色阴影即有脓。
(3)点压法
适用于指、趾部脓液很少。大头针尾或火柴头等小的网钝物,轻轻点压患部,如有局限性的剧痛点,即为可疑脓肿。
(4)穿刺法 适用于脓液不多且位于组织深部时,用按触法辨脓有困难者。(5)B超
准确地确定脓肿部位,判断脓肿大小,引导穿刺或切开排脓。3.辨脓的部位深浅 为切开引流提供进刀深度 1.浅部脓疡 如阳证脓疡,患部高突坚硬,中有软陷,皮薄掀红灼热,轻按则痛且应指。2.深部脓疡 肿块散漫坚硬,按之隐隐软陷,皮厚不热或微热,不红或微红,重按方痛。4.辨脓的形质、色泽和气味
1.脓的形质 宜稠不易清。2.脓的色泽 宜明净不宜污浊。3.脓的气味 脓液一般略带腥味。考点六 辨溃疡
1.辨溃疡色泽 阳证溃疡,色泽红活鲜润,疮面脓液稠厚黄白,腐肉易脱,新肉易生,疮口易收,知觉正常。阴证溃疡,疮面色泽灰暗,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不脱,或新肉不生,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如疮顶突然陷黑无脓,四周皮肤暗红,肿势扩散,多为疔疮走黄。如疮面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为虚陷。
2.辨溃疡形态 化脓性溃疡,创面边沿整齐,周围皮肤微有红肿,一般口大底小,内
www.xiexiebang.com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压迫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暗紫,很快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多见于褥疮。疮痨性溃疡,疮口多呈凹陷形或潜行空洞或漏管,疮面肉色不鲜,脓水清稀,并夹有败絮状物,疮口愈合缓慢或反复溃破,经久难愈。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如岩穴,有的在溃疡底部见有珍珠样结节,内有紫黑坏死组织,渗流血水,伴腥臭味。梅毒性溃疡,多呈半月形,边缘整齐,坚硬削直如凿,略微内凹,基底面高低不平,存有稀薄臭秽分泌物。
考点七 辨出血
以便血、尿血最为常见,准确辨认出血性状、部位、原因,对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三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 内治法
考点一 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1.消法
含义: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
适应症: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2.托法
含义: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法则。
适应症:外疡中期,即成脓期。分类:补托和透托两种方法。
补托法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不收,难溃难腐的虚证; 透托法用于毒气虽盛而正气未衰者,可用透脓的药物,促其早日脓出毒泄,肿消痛减,以免脓毒旁窜深溃。
3.补法
含义:是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
适应症:此法则适用于溃疡后期,是治疗虚证的法则。
考点二 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1.清热法
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之热毒得以清解。2.和营法 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种治法。
3.内托法
用补益和透脓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其中补托法又可分为益气托毒法和温阳托毒法。
细目二 外治法
考点一 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1.膏药 古代称薄贴,现称硬膏。各个阶段。太乙膏、千捶膏:阳证疮疡,为肿疡、溃疡通用方。太乙膏 性偏清凉,消肿、清火、解毒、生肌。千捶膏,性偏寒凉,消肿、解毒、提脓、去腐、止痛。阳和解凝膏,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疮形不红不热,漫肿无头之阴证疮疡未溃者。咬头膏,具有腐蚀性,功能蚀破疮头,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接受手术切开排脓者。此外,薄型膏药多适用于溃疡,宜勤换;厚型膏药多适用于肿疡,宜少换,一般5~7天调换一次。
注意点:过敏。
2.油膏
现称软膏。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以及肛门病等。
www.xiexiebang.com 金黄膏、玉露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适用于疮疡阳证。金黄膏,长于除湿化痰,对肿而有结块,尤其是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迁延性炎症更适宜。玉露膏,性偏寒凉,对掀红灼热明显,肿势散漫者效果较佳。冲和膏,活血止痛,疏风祛寒,消肿软坚,适用于半阴半阳证。回阳玉龙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适用于阴证。溃疡期可选用生肌玉红骨、红油膏、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红膏,活血去腐、解毒止痛、润肤生肌收口,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经久不能收口者。红油膏,防腐生肌,适用于一切溃疡。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溃疡腐肉已净,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疯油膏 润燥杀虫止痒,牛皮癣、慢性湿疮、皲裂等。青黛散,油膏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蛇串疮、急慢性湿疮等皮肤掀红痒痛、渗液不多之症,或痄腮,以及对各种油膏过敏者。消痔膏、黄连膏,消痔退肿止痛,适用于内痔脱出、赘皮外痔、血栓外痔等出血、水肿、疼痛之症。
注意点: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油膏应薄而勤换。如油膏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应改用植物油或动物油调制油膏。在溃疡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油膏宜薄。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第五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138)
www.xiexiebang.com
细目五 乳癖
考点一 乳癖的概念与特点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考点二 乳癖的病因病机
1.由于情志不遂,忧郁不解,久郁伤肝,或受到精神刺激,急躁恼怒,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凝血瘀即可形成乳房肿块。
2.因冲任失调,使气血瘀滞,或阳虚痰湿内结,经脉阻塞,而致乳房结块、疼痛、月经不调。
考点三 乳癖的临床表现
好发病年龄在25~45岁。城市妇女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地位高或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年龄早、低经产状况、初次怀孕年龄大、未授乳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的高发人群。
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也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痛甚者不可触碰,行走或活动时也有乳痛。
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质地中等或质硬不坚,表面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一,一般在1~2cm左右,大者可超过3cm。
考点四 形态常可分为以下数种类型。1.片块型
肿块呈厚薄不等的片块状,圆盘状或长圆形,数目不一,质地中等或有韧性,边界清,活动度良好。
2.结节型 肿块呈扁平或串珠状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质地中等或偏硬,活动度好。亦可见肿块呈米粒或砂粒样结节。
3.混合型 有结节、条索、片块、砂粒样等多种形态肿块混合存在者。4.弥漫型
肿块分布超过乳房三个象限以上者。考点五 乳癖的辨证论治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1.内治
(1)肝郁痰凝证 证候:多见于青壮年妇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2)冲任失调证
证候: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www.xiexiebang.com 2.外治 中药局部外敷于乳房肿块外,多为辅助疗法,如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盖贴;或以生白附子或鲜蟾蜍皮外敷,或用大黄粉以醋调敷。若对外用药过敏者,应忌用之。
细目六 乳核
考点一 乳核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1.特点
乳核是发生在乳房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的乳腺纤维腺瘤。其特点是好发于20~25岁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形如丸卵,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历代文献将本病归属“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的范畴。
2.临床表现 多发于20~25岁女性,其次是15~20岁和25~30岁。肿块常单个发生,也可见多个在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同时或先后出现。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0.5~5cm之间,边界清楚,质地坚实,表面光滑,按之有硬橡皮球之弹性,活动度大,触诊常有滑脱感。肿块一般无疼痛感,少数可有轻微胀痛,但与月经无关。一般生长缓慢,妊娠期可迅速增大,应排除恶变可能。
考点二 乳核的辨证论治
单发纤维腺瘤以手术切除为宜,多发或复发性纤维腺瘤可试用中药治疗。1.内治
(1)肝气郁结证
证候:肿块较小,发展缓慢,不红不热,不觉疼痛,推之可移,伴胸闷叹息。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加减。(2)血瘀痰凝证
证候:肿块较大,坚硬木实,重坠不适,伴胸闷牵痛,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等。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细。
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山慈菇、海藻。月经不调兼以调摄冲任。2.外治 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7天换药1次。
细目七 乳岩
考点一 乳岩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乳头溢血,晚期溃烂,凹如泛莲。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生育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男性乳腺癌较少发生。
考点二 乳岩的临床表现
可分为一般类型乳腺癌及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年龄一般在40~60岁,绝经期妇女发病率相对较高。
(一)一般类型乳腺癌
常为乳房内无痛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不易推动,常与皮肤黏连,出现病灶中心酒窝征,个别可伴乳头溢液。
后期随着癌肿逐渐增大,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水肿、变色;病变周围可出现散在的小肿块,状如堆栗;乳头内缩或抬高,偶可见到皮肤溃疡。晚期,乳房肿块溃烂,疮口边缘不整齐,中央凹陷似岩穴,有时外翻似菜花,时渗紫红血水,恶臭难闻。癌肿转移
www.xiexiebang.com 至腋下及锁骨上时,可触及散在、数目少、质硬无痛的肿物,以后渐大,互相黏连,融合成团,继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憔悴等恶病质貌。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
1.炎性癌 临床少见,多发于青年妇女,半数发生在妊娠或哺乳期。起病急骤,乳房迅速增大,皮肤水肿、充血,发红或紫红色、发热;但没有明显的肿块可扪查到。转移甚广,对侧乳房往往不久即被侵及。并很早出现腋窝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本病恶性程度极高,病程短促,常于一年内死亡。
2.湿疹样癌 发病率约占女性乳腺癌的0.7%~3%。临床表现像慢性湿疮,乳头和乳晕的皮肤发红,轻度糜烂,有浆液渗出因而潮湿,有时覆盖着黄褐色的鳞屑状痂皮。病变的皮肤甚硬,与周围分界清楚。多数患者感到奇痒,或有轻微灼痛。中期,数年后病变蔓延到乳晕以外皮肤,色紫而硬,乳头凹陷。后期,溃后易于出血,乳头蚀落,疮口凹陷,边缘坚硬,乳房内也可出现坚硬的肿块。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