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内容摘要:这间教室里的“奇迹”让人羡慕,因为它让所有的学生自由成长,获取成功。在雷夫用真爱与勇气打造的这间教室里,孩子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雷夫的引领下他们涉猎各个学科领域——阅读、写作、经济学、棒球、自然、摇滚乐……学会了学习方法,甚至表演莎士比亚的戏剧,从而成为彬彬有礼的“小小莎士比亚”。感谢雷夫让我明白教育的真正动力——“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关 键 词:《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爱与勇气让“家”最温暖 促进孩子进步的“方法” 令人羡慕的“疯狂之举 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正文:
非常有幸,暑假培训的时候同事推荐我读了一本好书,光看副题就让我充满了极大的好奇——“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不正是我们作为老师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吗?于是,我满怀欣喜地跟随着这位被誉为“美国最好的老师”、“传奇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步伐,见证着他所创造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爱与勇气让“家”最温暖
雷夫老师爱学生。虽然他的学生大多来自美国中部的贫穷家庭和一些亚非移民家庭,但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他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他用最积极的态度与耐心与孩子们相处,为了孩子他总是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在班级里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像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 “爱学生”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善于反思。他敢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他也跟我们一样有时“一大清晨醒来,就开始为了一个无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烦恼不已”,对于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和自己的一些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他都能在书中毫不避讳地说出来,他甚至有时候觉得“当老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因为他有“日日反求诸已”、“三省吾身”的勇气,从而洞悉了教育工作的成功应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付出巨大的努力。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多年的教学经验使他坚信只有“以信任取代恐惧”才能真正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
当今社会,能像雷夫老师一样下定决心将全部热情扑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比比皆是,特别是青年教师。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豪言壮志与满怀激情也慢慢地被燃烧殆尽。我想我们所缺乏的是牺牲的精神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就如雷夫所言“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毕竟,成功无捷径。”雷夫老师坚持“成功无捷径”,多么利落而又有力的标语!对孩子而言,学习的成功无捷径;对成人而言,事业的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
雷夫老师有智慧。他告诫我们“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为此,他在上课的头一天就把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教给他的学生——“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坚信“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正是有了他对孩子那份极大的耐心与信任,才让他的孩子们达到了第六阶段的美好境界。“代课老师”的夸赞,“布兰达”默默无闻的帮助……无不彰显着孩子们的优秀品格。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对孩子秉承着最大的“信任”,给予他们更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他们才能真正行走在“第六阶段”的路上。我也尝试着将他的“道德发展六阶段”成功地引进了我的班级,孩子们每天都读一遍,用这六条来约束、要求自己。慢慢地,他们不再“惹麻烦”了;为了得到我的夸赞,他们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课堂上、课间活动时能够“遵守规则”了……
正是因为雷夫老师有这些进取精神,才让第56号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安全港湾”,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家”。
促使孩子进步的“方法”
雷夫老师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他认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所以他的课堂致力于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孩子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选择离不开“大人”——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我们应该适时地给予孩子帮助,让孩子们学会挑选文学作品。
雷夫老师说过“除了基础课本之外什么都不读,只会走入死胡同”,他的真知灼见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早已将《语文主题丛书》引入我的课堂,践行着“大阅读课堂”理念。在我的课堂上对于教材内容的学习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是我与孩子们一起在读书、讨论。事实证明,我们班的孩子已然爱上了阅读,他们的阅读水平也在日渐提高。
雷夫老师认为“好的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他用四种方法——“语法”、“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少年创作计划”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不仅在语文课堂上,雷夫老师在数学、历史、自然、艺术、经济学甚至是摇滚乐等各个方面、各个学科都找到了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诀窍。他的“加加看”让孩子们明白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他要求孩子们“先思考再说话”;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孩子们轻松地学到了历史知识;多彩的“艺术课”上他引领着孩子们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成长;“体育课”上孩子们从正确、有荣誉心的体育竞赛中得到了宝贵的人生教训;在“经济学的天空”里孩子们自由翱翔,学到了终身受用的技能……
尤其是“自然课”,雷夫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必须让孩子们“放下书本,拿起实验器材”,他甚至支持孩子们经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当学生的火箭飞不起来时,雷夫并没有像其他访客一样急于“引导”,而是让学生自行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上两个月,但不断经历失败试验的两个月却是最令学生惊喜、兴奋的时光。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所以有时我们有必要闭上嘴巴,让孩子们自己摸索。
感谢“全才”的雷夫,不仅教给了孩子方法,更给我们老师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教育之路更富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令人羡慕的“疯狂之举”
我觉得雷夫最为精彩的就是他的疯狂之举之一——“莎士比亚课程”,这一课程把师生们卷入了一件伟大的事情中。师生在这一课程中发挥创造性,把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赢得自信,不断获得高峰体验。这群“小小莎士比亚们”展示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比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度团结的精神让我们不由得不叹服,他们的确是“爱学习的天使”!
感谢雷夫的坚持,是他一直坚守在“第56号教室”,用真心、真爱为他的学生们打造安全的“避风港”,在这个小天地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雷夫老师就是上帝送给这些幸运儿们的礼物,他让孩子们了解团队合作、语言的力量,以及正确处理金钱的态度。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教导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感谢雷夫让我明白教育的真正动力——“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践行“爱,就是唤醒生命的力量”的理念,用真心、真爱对待每个孩子,努力付出,让我的教室也成为孩子们的“避风港”,甚至是“最温暖的家”!
第二篇: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每一个奇迹的产生都是一道光,而我们可以借着这道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然后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火。
——题记
雷夫·艾斯奎斯是教师这一行业中的一员,他在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任教。然而他的教室是会漏水的第56号教室;他的学生90%家庭贫困,没有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那里的社会环境也很糟糕,充斥着暴力与贫穷,脏乱与罪恶。然而就是这个破旧甚至还漏水的的教室里出现了奇迹。那些曾经的问题孩子长大后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就读,雷夫本人也获得了“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英国女王M.B.E勋章”等荣誉。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创造了轰动美国的教育奇迹,而这份奇迹之光也迅速的传播到中、日、韩等国。在我看来这种奇迹的产生的原因雷夫在这本书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这种经验我们可以借鉴但定不可复制。
一、教师是教室里奇迹的创造者,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1.老师要给予学生信任
这是最基本的,也是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一项品质。雷夫说:作为一名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而他给学生最多的也不是爱而是信任。要让学生感受到信任,教师所作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我们不应该把恐惧当作教育的捷径,如果学生只是害怕你,那么你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在雷夫的教室里,没有恐惧,只有安全和信任。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对信任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信任的链条一旦断掉,极难修补。那么教师又该如何才能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呢? 首先教师要成为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出现在孩子面前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扮演者。要让学生了解你,了解真实的你。也正基于你的真实与坦诚,学生才会愿意相信你。
其次要用积极地态度和耐心来面对问题,也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持久而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也许发脾气或者恐吓能够很快地收到效果,但是长期下去你就会失去学生对你的信任。那么之后呢,你的吼叫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个笑话。面对如此失去风度又暴躁的老师,又如何期待他的学生都是有礼貌的呢?
我们要做孩子可靠的肩膀。我们不需要对孩子长篇大论我们有多么多么地负
责任,而应该要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当我们承诺给孩子们的事情后无论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都必须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纪律必须合乎逻辑。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严格,但必须保证公平,惩罚和罪行要想称。而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却常常会出现与这相反的情况。比如老师在上面讲课时,下面有同学在说话,这时候老师经常的做法就是直接让出现噪音的区域的同学全部都出去或者将他看到的有小动作的同学赶出教室来维持他上课需要的安静。可是这样就会造成“冤案”和“错案”。没有说话的同学被牵连,而有说话的同学却侥幸没有受到惩罚。这样的纪律措施就缺少公平,若是雷夫先生的话,我想一开始他就不会发火,而是用耐心来面对;若是用纪律的话,雷夫也定不会在课堂上将这件事扩大而是让那些说的厉害的孩子站到教室后面,不让他参与本节课的活动,但这种惩罚也不会扩散到下节课。
你就是榜样。如果你要孩子们信任你,你就必须持续努力,付出关怀。每天其实我们有无数个可以树立榜样的机会,所以我们就需要把握细节,养成好的习惯。
2.老师要学会坚持
雷夫老师直言不讳道:教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也没有“倒吃甘蔗两头甜”的感觉,当你静下心来回忆以前的种种,会发现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当一个老师真的很痛苦;成功没有捷径。其实刚刚投入到教育职业的青年都是满怀着梦想与激情的去投入到自己的行业中,然而随着工作中不如意的事情越来越多,可能是上级的不支持,可能有家庭的不理解,可能还有学生的不配合,这些因素都在消磨着他们的激情与梦想,可能有一天就会因此屈服于现实而成为广大教书匠中的一员。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坚持,从那些体现教育理念的那些事做起,无论大事小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放弃不丢弃,持之以恒。雷夫的第56号教室与莎士比亚戏剧,还有另一位美国当代名师罗恩·克拉克的“五十五条班规”都是他们坚持、坚守了几十年的说大就大,说小也小,既大也小的事情。
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界却充满了急躁,今天一个举措明天一个举措,有些很好但仍旧很快就被取缔,就像公众调侃马路两旁的植被一样,新任官员上来后一定会将树木全部换掉,由樟树换梧桐,由梧桐换成杨树,速度如此之快又怎么
能期望它们长成大树。
3.寻找第六阶段法
“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也正是因为他坚持着这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使他在培养学生时有明确的目的,知道怎样的措施是正确的方法能够促使他的学生们长成有自己的准则。可以说,寻找第六阶段法就是指引雷夫不断改进与创新自己教学法的动力与目的。
5.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知道,可是如何让孩子养成喜爱阅读的习惯却伤透了许多老师的心。因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体的普及,学生越来越难以安心去读书。其实学生不愿意读我们不应该逼迫而是陪着一起读。雷夫说一个教师的工作就是就是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并且让学生自己走进来。我不会使劲地把学生推进这扇门,也不会拉他们进来,走进来必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所以雷夫会每天抽出90分钟和孩子们一起读,当然这些书还要被精心挑选过,既是学生们喜欢读的还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师是奇迹的创造者不代表他们就是神,无所不能
1、有些学生教师也教不了,不如让学生来影响学生
雷夫认为学生分三种,姑且称为孩子
一、孩子
二、孩子三。孩子一是天才——聪明,爱上学,爱老师,出身好,有他们在的班级里老师都会感到很幸运。孩子三不喜欢上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非常憎恨老师。他们的家长也并不会配合你的工作。雷夫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普通的孩子二身上,他们虽然普通、平凡,数学不是最好,写作文不是最好,什么都一般般,但是他们不捣乱。老师如果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他们身上,他们就会做得更好。而且很有可能因为你的鼓励,他们就会转化成孩子一,而这也是一个老师最成功的地方。当孩子三在班里找麻烦的时候,他们就会找不到捣乱的伴儿。让孩子二来影响班级,就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安静、和谐。对于所谓的孩子三,老师的任何办法一般都不会奏效,我们只有给他们上更有趣的课,让他们产生兴趣,才能改变他们。
然而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把时间花在孩子一和孩子三身上,因为孩子一聪明、学得快,不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就能教会。孩子三我们如果不花时间,他就会毁了你的生活,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所以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你并不是神,你并非无所不能,不是所有的预期教育效果都会发生,你能做的就是教育好你能教育的学生,然后让那些孩子一和孩子二来影响孩子三。
2、不能把每个孩子的成功寄托在教师身上
即使如雷夫般的奇迹创造者培育出无数的高材生,但是他的学生中也有犯罪者。所以我们评判一个老师的时候不应该因为他的学生中有些并未成功而否定老师,同时也不能因为这个老师培育出很多知名大学的学生就认定只要进了这个老师的班,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前程似锦。
3、孩子也有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总体而言,雷夫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授他的教学方法,所以就会更多的体现出教师的重要性,但这并不代表雷夫就否认了学生的主动性,事实上他的教学手法中很多都体现了和利用了学生得主动性。在他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们自主讨论、探究、质疑,老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促进者、伴随者。
参考文献: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陈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三篇: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读后感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第五十六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种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了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当我们在教学中,因为学生的某种行为或者言语气昏了头时,往往会劈头盖脸的责备或者抱怨,事情平静之后又觉得做得有点不妥,其实一个班上总有个别的孩子家庭不是很完美,回到家中没有温馨的感觉,不能够完完整整的体会父母双方的爱。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校有效时间内,给与这些特别的孩子特别的爱,他们不但会找回学习的信心,而且也会百分之百的信任自己的老师,那么学习上的难题就游刃有余的解决掉了。
物质奖赏的弊端。我一直在思考物质奖赏的弊端所在,感谢雷夫老师为我解惑。虽然斯金纳从行为分析角度确认奖赏会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但是这种“贿赂行为”的确有弊端,正如雷夫老师所说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质奖赏并不比精神奖励来得有效。
教育的威胁性。雷夫老师敏锐指出,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惩罚”,的确很高效,但是高效的就是好的吗?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一边谈自己怎样爱心帮助每一个学生,一边在学生犯错时,怎样严厉惩罚等行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在短期内的效果,可是孩子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他强调了知识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奖赏,他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从而来奠定生活的基石,他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目标,培养孩子的终身阅读习惯,让他们受用一辈子。
现代的社会中,学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已不及从前,很多孩子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他们更倾注于具有现代气息的改编书本的动画,电影,却不愿手捧一本原著慢慢享受。在学校,我们也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指导。语文教师的培养孩子的所有阅读工作也是也
是在为考试的作文,阅读理解服务。试想一下,在这样阅读环境,学习环境下的孩子该如何乐于阅读,爱上书本。我一直记得,雷夫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不是用他们学会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成果。真正的是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书中还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失败是件好事”初看到这句话让我感到好奇,看完之后确实引起了共鸣。的确,在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总是担心孩子们做错事或者把一件事情搞砸,而不让他们参与体验或者在一旁为他们的行为着急。其实失败都是我们作为家长、老师自行定义的,真正的失败在于他们不愿意去尝试做一件事而不是做错事。孩子们就算是做错了但是他们动手操作过,体验了其中的乐趣,而且关键的是他们能够通过一次的失败尝试能够总结失败的原因,那么当再经历相同的事时就一定会成功了。因此我们该多放手让孩子们多去体验生活,多锻炼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快乐的成长!
我很认同雷夫老师的一句话:教师的这份工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你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可以有所进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调整音量,以避免干扰到别人;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能遵循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加以执行,那一定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我憧憬着,并为之努力!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2014年7月
第四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培育了太多太多的人才。然而,它的确是一个奇迹,但是,不是那间漏水而又破旧的教室的奇迹。奇迹,就发生在老师以及孩子们的心灵上。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说: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玉石。的确,教师的义务就是对他们进行雕琢。教育的秘诀,不是让孩子去怕你,因为怕挨你的骂而做作业,认真地看书。或者讨你的欢喜,在你提问时,说不符合自己内心的话。有的时候,要做某一样东西时,你表面上、嘴上说好,其实心里却不屑一顾。这是一个亲身经历:
在学校里的日子,有些时候,最怕老师问的问题就是:今天的作业多不多?有些时候,因为这个问题,会左右为难很久很久。有些时候,明明可能要做到九点钟的作业,却说不多。我也会想,我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为了讨好老师吗?真的,太多时候是口是心非的。不是怕老师骂,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一种习惯——跟着老师的喜好走。
曾经的理想是老师,我当时的想法是:一心一意爱着学生,和孩子们变成哥们姐们的关系。但是,现在来看,这种方法并不行得通,因为如果你善待他们,他们也不会善待你,就像猴子耍把戏,很听你的话,依着主人,但依然是要被人耍的。
做一个老师还是很有威风的,可是,做老师的苦与累,是只有真正做才能感受得到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是让学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善待他们。
好吧,现在回到“奇迹” 这一个话题。
值得欣喜的是,教室和教师读的音差不多,正是这个谐音字,解开了整个教室的核心:第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这样的一切,是教师创造出来的。
那是奇迹,又不是奇迹,很多人说爱可以创造出奇迹,很多人说爱可以诞生奇迹,一个教师需要用爱来创造奇迹,老师是为国家奉献的,无论他愿意不愿意,总是要爱。奇迹会在那一刻降临。
雷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他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颗赤热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们。他的敬业与爱心,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师并不逊于他,可以说,我们的老师也跟他一样,诚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然而,不一样的是,他收获了成功,他创造了奇迹。那是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也是五十六号教师的奇迹。因此,雷夫老师不再平凡,不再普通,然而他的伟大,却也是平凡。
那种平凡,是伟大。他平凡地工作,平凡地播种与收获,播种平凡,收获奇迹,他不是用嘴与手,而是用自己的心与爱教学。像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一样,每一个教师都是伟大的,平凡的伟大,只要付出了汗水,就是伟大的。
平凡的伟大,伟大的平凡,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教师。
第五篇:《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心潮难以平静。雷夫老师具有我最敬佩的品质——独慎!这是一个即使无人督促、频繁应试、环境颓丧的状况下依旧对教育怀有热诚,对学生怀有爱心,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着他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对他的许多观念深表认同。借雷夫老师的观点,说说自己的教育理想。
1、以信任代替恐惧。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
我是刚参加工作的,经验不够丰富,刚工作时我发现有些孩子常常不做作业,年轻的我经常向学生发火,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我每次布置完作业,会把那几个不肯做作业的同学找过来,对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明天一定能交一个整洁认真的作业给我,你们可以的。”效果果然不一样。曾经,我用怎样火气带给他们怎样的恐惧?现在,我能这样趋于平和,是因为我也终于明白,与其火冒三丈地学生发火,不如给与他们鼓励和信任。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2、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身兼教师和父亲角色的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改进当中,我会用自己过去的行为作为标准来衡量我的成功或失败,但从来不拿自己和另一个老师或其他父母相比。”
盲目与比自己好的同学相比,容易产生自卑感;与比自己差的同学相比,容易使人自满。只有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才是动态公正的。自己战胜了自己的过去,自己总是在战胜“过去”,那么进步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我近两
年促进学生进步的一个方法,也许对于那些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某某某,可比你好多了”,实际却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们的父母,这句话更有价值。
3、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我让他们知道,对掉球的队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为想赢,然而羞辱队友只会让‘犯错者’更容易出错——他会爬不知道怎么打球才好。第56号教室的学生明白,善待出问题的球员不只是正确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选择。”
善待队友,这是雷夫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认为这同样也是一种信任感的体现——在这样一个没有嘲笑、抱怨的环境里,每个孩子都不担心犯错,因为他们知道,即使犯错,他们也会被谅解并且得到最好的帮助。我喜欢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不仅队友需要善待,学生、孩子、伴侣、父母、朋友,都需要我们这样善待!这样,信任、温馨才会在我们之间蔓延。
4、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练习,不是为老师练习。
“无论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须先学会在没有老师陪伴和指导下自行练习。”
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时作业整洁、干净,正确率高,家庭作业却龙飞凤舞、丢三落四,错误百出。我们的孩子,是在为老师学习吗?我们老师,常常为了能看到学生干净整洁的作业,就监督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陋习。应当训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在任何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5、延迟享乐。
“第56号教室教孩子一个道理: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最好的东西会留给懂得等待的人。”
雷夫老师在教室里融入经济教育,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模拟的钱,模拟储蓄,并参加模拟的拍卖会。渐渐地,孩子们明白在玩乐和努力间保持平衡,因为他们明白今天的努力将为他们开启另一扇门,通往更美好的明天。我们的孩子明白这些吗?当然很少有人明白。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及时享乐的,并且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他们没有机会从这一套模拟社会经济法则的系统中体会延迟享乐的真谛。
6、每天浪费2—3分钟意味着什么?
“每天浪费2—3分钟,一个学期就会浪费200—300分钟,是五、六个小时!”
这是对于我最有警戒作用的一句话!我比较拖沓,进了教室总会为些琐事浪费
一、两分钟,自认为没有什么。可是,现在课后的时间全面归还给学生了,这就要求课堂效率必须得到提高!决不能再每天浪费2分钟啦!积少成多啊!多谢雷夫老师给我的“当头棒喝”!
书,还未读完;收获,却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我也犹如雷夫老师的学生那样,深深地迷恋在这理想的“教育国度”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