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5 00:5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 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

A 凯洛夫 B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其代表作有:《和教师谈话》、《教学与发展》等。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即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原则。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根据题干内容可判断,此题选A。

6.我国现行学制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中国的先行学制即属于此类。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其基本思想是:(1)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2)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3)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4)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容易地掌握整个学科,而且能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由此可看出

8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理论流派是()

A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教学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尤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为代表。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9.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参考答案】B

【 考研解析 】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10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的信息,导致这些学生的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这所学校做法违背了()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遵守儿童观点原则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泄露学生的私人信息违背了“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11.21世纪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A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发展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考研解析】结合我国新课改内容即可知。

1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A顺序性

阶段性

C 差异性

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2)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3)发展的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4)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13.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在教育目标上,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而B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狭隘。

14.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

A成均 泮宫 B辟雍 庠序 C辟雍 泮宫

D辟雍 泽宫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西周大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15.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16.“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A荀况

B王充

C王安石 D颜元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1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韩愈《师说》中论及的“相师”里有的是()

A学无常师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术业有专攻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意为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8.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A福建船政学堂 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C北洋大学 D南洋公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20世纪20年代,从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和实业救国为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转变为寻求革命救过道路的运动是()

A平民教育运动 B勤工俭学运动 C工读互助运动 D劳工教育运动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20.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

A洋务学堂 B教会学校 C清末学制 D幼童留学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2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A 张之洞的《劝学篇》 B 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参照:2014年冲刺班6套模拟试题第4套50题。

22.20世纪20年代后期,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A.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第一,“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第二,“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第三,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23.“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24.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 B.文体教育 C.职业教育 D.军体教育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参照:见2014年冲刺班6套模拟试题第5套第25题。

25.古希腊苏格拉底向雅典青年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

A.了解自然 B.熟悉社会 C.虔信上帝 D.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苏格拉底宣扬神学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他否认自然界有任何规律性可循,反对认识自然现象,肯定人只能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心灵,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

26.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A.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德性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1)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模式,把世俗道德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2)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上,他也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束缚,不以基督教教义为理论基础,而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3)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他把勇敢、智慧、节制、公正,还有劳动教育作为内容。(4)德育方法上,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等方法。

2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A.推崇绅士教育 B.推崇经院教育

C.推崇文雅教育 D.推崇骑士教育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先导,继之以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种文艺复兴迅速影响到教育界。人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世界,对人文学科的狂热崇拜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一些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比如弗吉里奥的“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他教育理论的实践者维多利诺的“快乐之家”(又称孟都雅宫廷学校建于1423年,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

2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佩尔提出的为接受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而创设的教育机构是()

A.儿童之家 B.青年之家

C.国民教育之家 D.劳作教育之家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雷佩尔提方案》是由受到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雷佩尔提主张颁布的,他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

29.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A.劳动学校 B.泛爱学校 C.实科学校 D.文科学校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30.19世纪后半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所鉴借的办学模式主要源于()

A.英国大学 B.法国大学 C.德国大学 D.意大利大学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考察或留学,回国后,一些学者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187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以学术研究为主,并首创研究生院,不久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都开始以德国为榜样,向学术型大学发展。

31.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

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农业的发展向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1931年9月5日,苏联颁布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问题,成为20世纪30年代改革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快了苏联教育的发展。

参照:2014版教育学考研必胜习题库,外国教育史部分第十二章第18题。

32.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A.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詹姆斯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师范教育模式--师资培训三段制。它将师范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普通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在职培训阶段,使师范教育中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体现了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33.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A.临时教育审议会

B.中央教育审议会

C.终身教育审议会

D.地方教育审议会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从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多次咨询报告。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A.写命题作文

B.为班级设计网页

C.诊断电脑故障

D.完成考试单选题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第二,答案的明确性。

3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36.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厌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取向了这个厌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37.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A.“胜任力“

B.“忠诚”

C.“希望”

D.“意志”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38.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39.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A.人本主义取向

B.科学主义取向

C.解释主义取向

D.历史主义取向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已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实验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可见,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都是追求用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因此,此题选择B。

40.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与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储存分散,不够系统。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专题研究报告等等。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41.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

A.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B.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

C.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

D.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规范表述的假设,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1)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3)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42.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A.实验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不具有阅读能力,所以不能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另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不宜采用实验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观察法。

43.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A.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行动研究就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C。A其实表达反了,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4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8分,小明得92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

A.1.12

B.1.37

C.2.13

D.6.52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此题直接套用求标准分数的公式,求得结果为2.125。45.在教育定性研究中,归纳出可分 A.现象归纳出,是指研究和科学研究 B.事实归纳出,理论研究和实质研究

C.完全归纳出,简单研究和科学研究

D.完全归纳出,实质研究和简单研究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政务,然后阐明理由。

46.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考研答案要点】

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47.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考研答案要点】

错误。

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属于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具有中等教育的性质。公学一般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的,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同时期的文法学校。名为“公学”,实际是一种私立的寄宿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这种学校全靠私人捐助,拥有大量校产,不受政府资助和干涉,是典型的贵族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英国著名的公学有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因此,公学并不是公立学校。

48.场独立型学习风格优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考研答案要点】

错误。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根据人在认知时是否受环境信息的影响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型学习风格较多地受其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而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这两种学习风格与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场依存型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偏好合作学习,而场独立型者在数学与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偏向于自主学习。

可见,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各有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课程的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考研答案要点】

课程的逻辑组织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的心理组织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传统教育”派主张根据学科内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现代教育”派强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别是 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背景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在人们认为要把课程的逻辑组织和心理组织结合起来。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统一实质是在课程观上把学生与课程统一起来,在学生观方面,体现为把学生的“未来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统一起来。以此为基础,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征和科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特征,编排成既区别于原有科学结构,又有别于学生的完全经验复制式的课程内容体系。

50.简述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联系。

【考研答案要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形成所期望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

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它在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

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其中三个部分,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首先,各育间不可分割。其次,各育间不能相互代替。在处理各育之间的关系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互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注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互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德育、智育、体育是相对独立的,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每一育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个体发展的价值都是不同的。

它们是相互联系、互为目的和手段,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德育对其他各方面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实施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51.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考研答案要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第一,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第二,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学校还要注意“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因为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共同要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第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但是,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的科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

52.简述菲茨与波斯纳提出的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考研答案要点】

菲茨和波斯纳提出了三阶段模型,将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练习者要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方式反映到头脑中而形成动作映象,并对自己的任务水平进行估计,明确自己能够做得如何。在该阶段: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象。

(2)联系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习者的注意力已从认知转向动作,逐渐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但是他们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之际,往往出现短暂的停顿现象。

(3)自动化阶段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的像话协调以达到自动化。

53.简述教育实验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含义,并举出两种影响实验效度的心理效应。

【考研答案要点】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它表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变量的操纵。

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外在效度可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

例如,霍桑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等对教育实验的效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卡洛斯是个墨西哥裔美国男孩,英语说的不怎么顺溜,他用英语讲话时,经常会被同学取笑。长期的学校生活使他逐渐学会了在教室里保持沉默。在这个问题上,他甚至跟老师达成了某种默契。他一言不发,把自己埋在课堂活动喧嚣中,再也不会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尴尬。反过来,老师也不会抽他回答问题了,老师下这样的决心,其动机相当单纯;她不想看到其他孩子取笑卡洛斯,不想让他蒙羞,但是,老师忽视卡洛斯的存在,实际上就把他给“勾销”了。她的行为是在暗示自己不值得为卡洛斯烦心,也给其它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既然老师都不太叫卡洛斯回答问题,那一定是因为他笨。久而久之,连卡洛斯本人都觉得自己确实有点笨。

卡洛斯终于在拆拼课程(jigsaw classroom)中发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他所在的阅读小组和班上别的小组一样,正在阅读约瑟夫﹒普利策的传记。读完之后,全班同学马上就要迎来一场有关这位著名报人一生经历的测验。普利策的传记太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读完传记。所以,各个阅读小组都采用了分工策略--每小组员各个度读一部分,再将自己了解到的重要信息告诉给小组其他成员。

卡洛斯的任务是了解普利策的中年生活经历,并将所得信息告知本组成员,他发现,其他阅读小组也有同学承担了跟他一样的阅读任务。于是,他们围坐在一张课桌旁,认真地研究普利策先生在中年时代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在共同学习中,卡洛斯顺利掌握了这部分阅读内容,回到了自己原来的阅读小组。

小组同伴报告完普利策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后,就轮到卡洛斯发言,报告普利策中年时代的重大生活经历。他结结巴巴,犹犹豫豫,紧张得要命,组里其他同学不帮忙,反而像早已习惯的那样奚落他,嘲笑他:“啊,你根本就不不了解。”“你可真是大笨蛋!”你太笨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每当听到这种嘲讽,在一旁观察的老师和助手就会插嘴,提些建议,例如”好吧,要是你愿意,要是你觉得有趣,那就尽管取笑他好了。但是,这么做没法让你了解普利策的中身生活经历。你得记住,有过一小时考试就开始了!“准则中提醒让劝阻成员意识到,羞辱卡洛斯得不到任何好处,相反还可能遭受到更大的损失。几天之后,经历几次这样的情形,孩子们逐渐明白,要想学到卡洛斯掌握的那部分知识,就只能留心听懂她所讲的东西。

孩们逐渐变成了非常友好的采访员。他们不再取笑卡洛斯,而是相仿设法让她把活讲出来,问一些更方便他大声加以解释的问题。卡洛斯也变的更放松了,而放松又改善了他的够沟能力。卡洛斯越来越顺利发言,让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在接下来的测验中收益。过了几个星期,孩子们得出结论--卡洛斯并不像她们想的那么笨,她们从这位同伴身上看到了一些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大家喜欢上了卡洛斯。卡洛斯也更喜欢上学了,他不再把白人同学当成噩梦,而把他们当成了朋友了。

(1)分析教例中的教学组织形式。

【考研答案要点】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是不断发展和改进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特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和特朗普制。

在此案例中,共出现了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案例中,卡洛斯在大班上课,因英语发音不准受到其他人嘲笑。这便是班级授课制缺陷的体现。

第二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分组教学。案例中,分成各组阅读指定书目,并要小组合作,公共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然后是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最后是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案例中的整体教学就是这种形式。

(2)评析教例中的教育效果。

【考研答案要点】

在案例中,一开始大班上课时卡洛斯因为英语发音问题而受到同学嘲笑,此时教师的处理是少叫卡洛斯回答问题,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这一做法,不但没能帮助卡洛斯的学习,反而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对其他同学而言,也没能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的道理,因此,产生的教育效果极差。

后来,在小组分任务完成阅读作业时,卡洛斯也有相应的阅读任务,只需阅读,让卡洛斯找到了自信,说明这种小组任务教学有利于克服大班教学的弊端,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哪怕是班级中“沉默”的孩子,一方面让卡洛斯找到了自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学习。因此,其教育效果较好。

在小组内分工完成后,分享各自成果时,卡洛斯又遇到了表达困难。此时的他还是难以克服障碍,但这时老师帮助了他,“好吧,要是你愿意,要是你觉得有趣,那就尽管嘲笑他好了。但是,这么做没法让你了解普利策的生活经历。你得记住,有过一小时考试就开始了!”老师的话帮助卡洛斯解了围,其他孩子必须耐住性子听卡洛斯讲,才能顺利完成考试。这样就给了卡洛斯一次机会,也就让他逐渐被接受。对卡洛斯而言,这一教育效果是明显的且良好的。但对于其他孩子,他们还是并未学到“尊重他人”的道理,其教育效果较为有限。

(3)结合教例阐述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考研答案要点】

赫尔巴特强调实际上不存在无教育性教学,即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的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间接的德育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它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等。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渗透于一切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由此可见,德育的途径和范围非常广泛,甚至包括非学校教育的教育活动中。因此,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55.试从教育思想,制度,实践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在当时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体现。

【考研答案要点】

教育思想方面:

(1)教育的个性化。反观传统,比较先进国家,人们认识到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个性主义”不发达,而个性对人来说很关键。因此提出使个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教育权利,要求教育尊重个人,从尊重儿童开始。教育应该注意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者需学会自主、自动、自治。人们开始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上考虑教育问题。

(2)教育的平民化。民主思想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提倡沟通知识与民众的联系,求得男女之间、社会阶级和阶层之间的教育平等,让“庶民”也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民众的教育不能只局限在学校,而应估计生产、生活和环境改造需要,知识分子应真心诚意帮助民众获得知识和自我提高能力。

(3)教育的实用化。科举制度下的中国教育传统无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社会需要能做事的人才,但学堂培养的人才不会做事也不肯做事,因此必须提倡务实的教育。一方面人们思考和解决“教育与生计关系”,提出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以求沟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相应地改变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教育空疏无用的影响。

(4)教育的科学化。科学思想引导学校教育对科学观念和方法的追求,改变传统教育“有假设无实证”、“有想象无科学”的“伪教育”弊端。人们开始认识到以科学的观念从事教育,中国的“真教育”才能建立起来。因此,以科学的和现实生活的教育取代迷信的和想当然的教育,以现代科学的方法从事教育和研究教育,成为时代的共识。

教育制度方面:

(1)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反对欧美传教士在中国所办教会教育的收回教育权运动。各党派及社团都在1924至1925年分别召开会议,讨论收回教育权问题,通过了相关议案。1924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在开封召开的第十届年会通过了“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与“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两个议案。“收回教育权”运动直接促成中国政府颁布对教会学校的管理条例。

(2)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提案稍作修改后。最后,教育部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全国学制会议的两决议案为基础,颁布了学制改革案,并于同年11月1日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实行,这就是1922年“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

教育实践方面:

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激发起中国知识分子的教育改革热情,在短短的十余年里,各种教育运动、教育实验层出不穷,大大地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如,平民教育思潮中创办平民教育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攻读主义教育思潮中创办北京高师工学会的工学主义;勤工俭学运动中成立勤工建学会,并设立预备学校;这一时期,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逐渐扩大,当时在中国盛行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就是以这种方法论为指导的。

(三)论述题第3题。

56.(1)某小学低年级新学期开学不久,班上来了一位插班生。这两天数学课学习“8加1”的计算,她没有学会。最后老师对其进行了个别辅导,一遍又一遍地连续重复了多个“8加1”的例题,她似乎回了,但当换成“7加1”、“9加1”等其它计算题时她又开始错了。老师越讲越生气,不知这学生到底怎么啦?

试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理论,就如何改善这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给该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并思考该教利对教学的启示。

【考研答案要点】

(1)根据学习层次理论,加涅提出了八类学习:

①信号学习

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强化-反应。

②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情境-反应-强化。即先有情境,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③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④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⑤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同样的反应。

⑥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习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⑦规则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⑧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该学生处连锁学习与言语联想学习阶段,老师只是不断对其进行强化,让其通过练习得到反应。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引导。具体教学策略:①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力求使所传授的内容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②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联系的旧知识来作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础。③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结合。④ 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在认知策略中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在复述策略的基础上,要学会精细加工策略,它是指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求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56.(2)某研究者欲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为题在某地区初中开展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出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寻求相应的对称。请回答:

(1)该地区有三所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定点初中,共有96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A校256名,B校360名,C校344名。现拟从中抽取12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与总体在结构上保持一致,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应采用何种取样方法?如何抽取样本(写出步骤)

(2)请按问卷指导语的要求,拟出一份问卷指导语。

(3)为了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存在深层次问题,研究者还拟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调查,请按访谈调查的要求拟出一份访谈提纲(至少包含5个问题)。

【考研答案要点】

(1)抽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

抽样步骤:①确定每个学校的人数在三所学校总人数中的比例;②根据每个学校所占比例确定每个学校的样本数量;③从每所学校中整群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数量。

(2)问卷指导语:

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情况,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我们进行此次问卷调查研究。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地填写问卷,问题答案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你不用写自己的姓名,没有人会知道哪份问卷是你填写的,请放心写出你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请你独自回答,不要与他人商量。在回答之前请看清指导语,如有疑问请向研究者提出。问卷的所有信息只用于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谢谢你的合作!

(3)访谈提纲:

①您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及课程内容吗?

②孩子回到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般会怎么处理?

③如果孩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您的预期,您会以什么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④您会主动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吗?

⑤如果老师找您沟通孩子的在校情况,回到家中您如何处理?

第二篇: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 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 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 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 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 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 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B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C 教育口号 D教育隐喻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所谓的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所谓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 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 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C教育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 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4.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这一命题的教育家是()

A 凯洛夫 B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阿莫纳什维利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其代表作有:《和教师谈话》、《教学与发展》等。赞科夫赞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学与发展关系的观点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实验的理论基础,提出教学、教育和发展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即体现了这样的教学原则。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 个体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主张:①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②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③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根据题干内容可判断,此题选A。

6.我国现行学制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 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叫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这种分支,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中国的先行学制即属于此类。

7.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括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心理学家布鲁纳以《教育过程》为名发表了改革中小学课程报告。其基本思想是:(1)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2)逐级下放科学技术课程,缩短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的距离;(3)用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作指导,编制结构课程,并使之与教学过程结构和儿童的智力发展结构相适应,成为儿童可掌握的内容;(4)鼓励学生用探索的发现式方法学习。布鲁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由于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构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因此,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容易地掌握整个学科,而且能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由此可看出

8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理论流派是()

A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教学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

尤以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为代表。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9.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参考答案】B

【 考研解析 】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10某校在实施一项帮助问题学生的特殊教育计划时,泄露了一些学生的家庭困难和个人生理缺陷的信息,导致这些学生的尴尬和不安,甚至有学生再也不愿意上学。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这所学校做法违背了()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遵守儿童观点原则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泄露学生的私人信息违背了“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11.21世纪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A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发展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考研解析】结合我国新课改内容即可知。

1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A顺序性

阶段性

C 差异性

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1)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2)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3)发展的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即遗传、环境、教育和其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4)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高中的多样化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求。

13.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在教育目标上,终身教育要培养和提升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教育;而B选项中的说法过于狭隘。

14.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为()

A成均 泮宫 B辟雍 庠序 C辟雍 泮宫

D辟雍 泽宫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西周大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15.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16.“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A荀况

B王充

C王安石 D颜元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1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韩愈《师说》中论及的“相师”里有的是()

A学无常师

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术业有专攻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意为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8.中国近代最早以半工半读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学校是()

A福建船政学堂 B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C北洋大学 D南洋公学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福建船政学堂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将设厂、造船和培养人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20世纪20年代,从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和实业救国为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转变为寻求革命救过道路的运动是()

A平民教育运动 B勤工俭学运动 C工读互助运动 D劳工教育运动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20.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

A洋务学堂 B教会学校 C清末学制 D幼童留学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2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A 张之洞的《劝学篇》 B 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参照:2014年冲刺班6套模拟试题第4套50题。

22.20世纪20年代后期,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A.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第一,“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第二,“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第三,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

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23.“五指活动”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A.差别性 B.整体性 C.实践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24.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 B.文体教育 C.职业教育 D.军体教育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

参照:见2014年冲刺班6套模拟试题第5套第25题。

25.古希腊苏格拉底向雅典青年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是()

A.了解自然 B.熟悉社会 C.虔信上帝 D.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苏格拉底宣扬神学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他否认自然界有任何规律性可循,反对认识自然现象,肯定人只能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心灵,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

26.在道德问题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

A.道德教育等同于宗教教育

B.德性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C.道德教育应戒绝使用斥责或鞭挞一类惩罚手段

D.道德教育应以《圣经》有关诫命的学习为主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1)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模式,把世俗道德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分。(2)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上,他也突破了宗教教育的束缚,不以基督教教义为理论基础,而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3)在道德教育内容上,他把勇敢、智慧、节制、公正,还有劳动教育作为内容。(4)德育方法上,采用正面教育、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等方法。

2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古典主义特征主要体现为()

A.推崇绅士教育 B.推崇经院教育

C.推崇文雅教育 D.推崇骑士教育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古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先导,继之以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这种文艺复兴迅速影响到教育界。人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世界,对人文学科的狂热崇拜迅速蔓延到整个意大利,一些不同于中世纪教会学校的世俗学校建立起来了,教师为世俗人士,教授的也是世俗的人文学科,打破了教会对教育领导权的垄断。一些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比如弗吉里奥的“通才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译为博雅教育、文雅教育)”、他教育理论的实践者维多利诺的“快乐之家”(又称孟都雅宫廷学校建于1423年,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

2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雷佩尔提出的为接受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而创设的教育机构是()

A.儿童之家 B.青年之家

C.国民教育之家 D.劳作教育之家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雷佩尔提方案》是由受到卢梭教育思想影响的雷佩尔提主张颁布的,他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劳动技能的获得。

29.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世纪后期在德国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A.劳动学校 B.泛爱学校 C.实科学校 D.文科学校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30.19世纪后半期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所鉴借的办学模式主要源于()

A.英国大学 B.法国大学 C.德国大学 D.意大利大学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考察或留学,回国后,一些学者竭力提倡按德国的传统办学。187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以学术研究为主,并首创研究生院,不久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都开始以德国为榜样,向学术型大学发展。

31.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

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农业的发展向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1931年9月5日,苏联颁布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纠正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的学校教学上的问题,成为20世纪30年代改革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快了苏联教育的发展。

参照:2014版教育学考研必胜习题库,外国教育史部分第十二章第18题。

32.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A.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詹姆斯报告》提出了著名的师范教育模式--师资培训三段制。它将师范教育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普通高等教育阶段、专业训练阶段和在职培训阶段,使师范教育中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体现了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33.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指导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A.临时教育审议会

B.中央教育审议会

C.终身教育审议会

D.地方教育审议会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从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多次咨询报告。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任务的是

A.写命题作文

B.为班级设计网页

C.诊断电脑故障

D.完成考试单选题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结构良好问题的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第二,答案的明确性。

3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中年级

C.小学高年级

D.初中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36.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厌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取向了这个厌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37.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A.“胜任力“

B.“忠诚”

C.“希望”

D.“意志”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38.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稳定的归因

C.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参考答案】A

【考研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39.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A.人本主义取向

B.科学主义取向

C.解释主义取向

D.历史主义取向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教育测验运动,是指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原先的考试制度已不适应当代的教育,所以对教育测验方法进行改革及对提高测验的客观性进行研究的运动,如智力测验、学力测验。实验教育学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可见,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都是追求用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因此,此题选择B。

40.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与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储存分散,不够系统。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次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专题研究报告等等。浓缩度高、覆盖面宽信息量大,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

41.下列研究假设中,不符合研究假设表述规范的选项是

A.灌输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B.集中识字和分等识字的教学效果则是差异

C.人均受教育年限越大,人生出生率越低

D.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工龄和工作压力正相关

【参考答案】B

【考研解析】一般来说,一个规范表述的假设,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标准:(1)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3)假设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当然,可以是肯定陈述,也可以是否定陈述;可以是全称肯定或否定,也可以是单称(部分)肯定或否定。

42.受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转弱,行为随意性强,自我控制水平低,在对其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

A.实验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不具有阅读能力,所以不能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另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不宜采用实验法。因此,在对幼儿进行研究时较适宜采用观察法。

43.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了教育行动研究特征的表达是

A.行动过程就是研究过程

B.研究过程不需要理性指导

C.研究结论具有普适性

D.强调对行动的反思

【参考答案】D

【考研解析】行动研究就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有学者将行动研究简要地概括为“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和“在行动中研究”。因此,可排除B、。A其实表达反了,应该是研究过程就是行动过程,行动过程不一定是研究过程。

4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8分,小明得92分,则小明的标准分数是

A.1.12

B.1.37

C.2.13

D.6.52

【参考答案】C

【考研解析】此题直接套用求标准分数的公式,求得结果为2.125。45.在教育定性研究中,归纳出可分 A.现象归纳出,是指研究和科学研究 B.事实归纳出,理论研究和实质研究

C.完全归纳出,简单研究和科学研究

D.完全归纳出,实质研究和简单研究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政务,然后阐明理由。

46.现代教育旨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

【考研答案要点】

错误。

我国学者的观点,一般是认为现代教育是伴随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是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进程的教育。现代教育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47.英国公学即英国公立学校。

【考研答案要点】

第三篇:2008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考试大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法 B.沟通

C.教劳结合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考试大

9.()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考试大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考试大收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7.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考试大s

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

2.儿童个体发展

3.教育目的4.德育

5.讲授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 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4.简述美育的任务。

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

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 2.B 3.B 4.A 5.C 6.C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D 16.D 17.A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DE 2.ACD 3.ACDE 4.BCDE 5.ABC 6.ABCE 7.ACE 8.BDE 9.BDE 10.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2.儿童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考试大

4.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略 考试大整理

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4.(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5.(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①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①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②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③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知识与能力

(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

第四篇:15年教育学311真题及答案

2015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5教育学考研统考真题答案,刚刚走出考场的同学们,可以以此为参照。对答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考试着手复试。此版本答案为勤思考研教研室老师整理的版本,如果对部分题目有异议,可以和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咨询。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真题解析】B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教育研究进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重思辨轻实践经验。自然类比和经验描述属于直觉观察时期,科学实验属于形成独立学科时期。【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教育研究方法部分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中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9.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际或社会问题情境教材是()

A.《学会关心》

B.《生命线》

C.《中学道德教育》

D.《社会与道德教育》 【真题解析】B 麦克菲尔等人编制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际-社会情境问题教材--《生命线丛书》。这套教材是实施体谅模式的支柱,由三部分组成,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呈现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与社会情境。第一部分:《设身处地》;第二部分:《证明规则》;第三部分:《你会怎么办?》。

10.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A.职业倦怠

B.职业迷茫

C.职业逃避

D.职业道德失范 【真题解析】A 教师的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真题解析】D

12.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会流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这种观点强调的是()

A.正向显性功能

B.正向隐性功能

C.负向显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真题解析】A

13.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真题解析】A 本题可用排除法。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在于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含有班级授课的选项可以排除,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14.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必胜习题库(下)P4简答第2题。

15.《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真题解析】D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是《学记》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当其可”是《学记》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是说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盈科而后进”是孟子对于循序渐进原则的阐述,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读书正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入下一个洼坎,未注满时绝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而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的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勤思对照】

对照勤思必胜习题库(下)P9,23题。

16.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材”是指()

A.经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 【真题解析】B “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荐上来,经过考核再加以录用,使学校培养出来的的人才和社会上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任用官员任官唯贤。是董仲舒为了克服官吏任用过程中论资排辈的现象提出的,是对官吏管理和选拔的规定。【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P145。

17.唐代中央官学体系中实施儒学教育的学校主要为()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真题解析】A 记忆性知识。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中的前三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P151。

18.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真题解析】C 记忆+理解性知识。本题考查的是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特点。

19.在道德修养方法上,认为无须外求,只须明内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A.孟轲、王守仁

B.孟轲、朱熹

C.荀况、王守仁

D.荀况、朱熹 【真题解析】A 记忆+理解性知识。荀况、朱熹为外铄论的代表,王守仁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

20.明朝各地设立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学校是()

A.武学

B.医学

C.阴阳学

D.社学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明朝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地方官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必胜模拟题第四套第21题。

2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这类教材在编写上除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

A.联系儿童生活

B.采用韵语形式

C.图文并茂

D.内容生动有趣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注意审题,问答是“三百千”这类蒙学教材的特点。【勤思对照】 勤思讲义P169。

22.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国民学校废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现代语体文是在()

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开展,文学作品逐渐使用白话文,其中出现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国语教材和课外读物。

23.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真题解析】A记忆性知识。

24.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 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 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 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教学 【真题解析】B 奥古斯丁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现实世界);他反对把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教材;轻视自然科学。【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P256。

25.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根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真题解析】C记忆性知识。【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两套冲刺模拟卷第一套26题。

26.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真题解析】C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其培养目标为“自然人”。卢梭提出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不要选择那种养承认乖戾性情、磨灭人上进心的职业。【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P283。

27.在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设计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前提和基础地位的教育活动是

A.身体的养育

B.知识的学习

C.德行的塑造

D.礼仪的培养 【真题解析】A 洛克把体育放到首要位置。【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讲义P270。

28.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十分重视技术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发展,曾被其喻为“能下金蛋的母鸡”的教育机构是

A.巴黎机械与化学工艺学校

B.圣苏尔特种军事学校

C.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D.巴黎理工学校 【真题解析】D 记忆性知识。以武力著称的拿破仑十分重视教育,积蓄智力资源。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称帝。第二天就在战神广场上亲授理工学校一面旗帜,上写“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当时的领旗人,学校首届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校学生要求参战。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大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一直激励着该校师生奋发好好学习

29.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A.宗教神学知识教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教学并重 B.贵族子弟与中产阶层子弟同堂学习C.古典学科与现代科学并行不悖 D.社会团体与政府合作管理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本时期课程中除古典语文、宗教与道德外,也开设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商业、现代语等,还聘请著名法律和医生来校教授法律和医学等。30.教育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民主性,认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宫廷的多得难以计算的法国教育者是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卢梭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狄德罗认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数目跟宫廷的数目的对比,就如同一万跟一的对比一样,而依照这一点,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他承认教育具有巨大的解放作用。他说:“教育使人发现自己的尊严,就是奴隶也能够很快地感觉到他不是生而为奴隶的。” 初等教育应该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A.社会机器的平衡轮 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 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 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 【真题解析】C 记忆性知识。赫拉斯曼说:“除了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们的情况的伟大均衡阀--它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赫拉斯曼把公立学校看成一个熔炉,从中锤炼出美国社会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32.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会批准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领导机构是

A.中央教育审议会

B.临时教育审议会

C.学生管理局

D.教学局 【真题解析】B 记忆性知识。1984年,日本国会批准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进本部”,是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勤思对照】

对照勤思讲义P307。

33.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是

A.追求优异

B.生计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真题解析】B记忆性知识。【勤思对照】 对照勤思讲义P305。34.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

D.温故知新 【真题解析】B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近墨者黑是指接近坏人就会使人变坏。强调的是别人的影响,而非自己也学到的影响。【勤思对照】

6套卷第3套试卷56题

35.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同化论

B.生成论

C.联想论

D.图式理论 【真题解析】D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题目中给短文加上主题标题相当于把杂乱的知识组织起来,便于人们的学习。属于图式理论。【勤思对照】

勤思讲义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3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真题解析】D 这个时候儿童已经能够进行抽象的运算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勤思对照】

6套卷第2套中38题。

37.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能对这种态度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A.认知失调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效果律

D.准备律 【真题解析】C 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成功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满意的变化,他拥有积极的态度后就会有更多地学习。【勤思对照】

补充两套卷38题有涉及。

38.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测量是()

A.接受学习

B.操作性条件学习

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真题解析】C 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说明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所以选择C。【勤思对照】 密卷教心大题3。

39.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

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 【真题解析】D 定性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不同事物、现象的意义及特征。而定量研究关注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勤思对照】

6套卷第一套53题。

40.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真题解析】D 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整群)中抽样,抽取的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宿舍便属于已经分好的群。【勤思对照】

密卷教研选择题4。

4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发现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献,专家对这些文献的版式进行了鉴别和评价。按照文献评价的分类,这属于()

A.外部评价

B.内部评价

C.事实评价

D.价值评价 【真题解析】A 外部评价旨在判定资料的真伪或完整性,着重依据史料的形式来进行。包括文献的类型、形式、作者和来源、文献的社会影响力等。文献的版式属于外部信息。【勤思对照】

最后补充两套卷44题及6套卷第一套42题

42.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真题解析】B 行动研究是在批判传统的将研究者与研究场景和研究对象相互分离的背景下产生的,因而,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首先表现在“行动”上。强调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行动研究也是与理论相结合的,是教师和研究者相结合的。因为行动研究更多地使在一个班中进行,外在效度较低,所以结论不能大范围推广。【勤思对照】 密卷教研大题6。

43.某考试将考生考试的最终结果分为及格与不及格,这种测量属于()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真题解析】B 因为及格要比不及格好,有一定的顺序,所以选择定序测量。【勤思对照】

补充两套卷第二套卷43题。

44.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是()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拉伊 【真题解析】B识记性知识。【勤思对照】习题库教育观察研究选择题第六题。

45.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1、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76

B.78

C.80

D.82 【真题解析】B 所谓中位数是指,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正中间的数。如果是两个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勤思对照】

最后补充两套卷45题。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阐明理由。46.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真题解析】错误。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科学技术促进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拓展。但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的确定并不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因此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人的因素,即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因此,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与选择不仅仅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47.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真题解析】正确。

教育应与人的天性合作是指教育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一个人出生到成年期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这些特点对教育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勤思对照】

311必胜习题库教育学原理部分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简答题第4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

48.认知风格就是认知策略。【真题解析】错误:

所谓认知风格就是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包括场依存、场独立、沉思型、冲动型等。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存取。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三种

所以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认知风格是在进行信息加工中偏向于哪种方式而认知策略是让我们有效的进行信息加工的方法。两者不同。所以以上观点错误。【勤思对照】

密卷教育心理学的3和10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49.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真题解析】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认为应该把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等方面。这种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其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1)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2)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由于报纸、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学生对于世界各地以及本国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这些问题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得到反映。学校的课程尤其要关心青少年犯罪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交通拥挤、家庭破裂等社会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要具有批判意识。【勤思对照】

勤思2015考研冲刺教育学必胜模拟题第一套模拟题简答题49题,原题。50.简述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教育的共同特征。【真题解析】 巴比伦、埃及、印度和希伯来同属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它们的教育发展大致具有以下的特点:(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各国(或不同地区)的教育及不同时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总的来说,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结构相应,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各国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创新之举,但总的来说,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过断层期,在此基础上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必胜P100论述题第二题。

51.简述二战后日本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真题解析】

战后日本采取了经济兴邦的战略。为发展经济,日本继承了明治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传统,及时酝酿并推出了教育发展蓝图。1947年3月31日颁布了两个重要法案--《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是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开端。《学校教育法》由9章108条构成。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有:

(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削弱文部省权力,新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

(2)采取“六三三四”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由原来的6年义务教育延长到9年;(3)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

(4)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等;(5)对教员、校长、教育经费、教育行政管理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教育基本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它使得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此法案后期得到陆续修订。【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必胜习题库P199简答题第四题。

52.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真题解析】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是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前面的学习中概括出一般性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后继的学习活动中。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原因之一是两种学习遵循共同的原理。

对于我们的教学我们应该

①加强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②重视学习机会,促进学习方法迁移。③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策略。④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学科结构。【勤思对照】

6套卷第3套试卷56题

53.试列举教育实验设计的三种类型,并写出相应的格式。【真题解析】

(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不相等控制组设计模式)基本模式:

G1

O1

X

O2

G2

O3

O4

(二)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基本模式:

R G1

X

O1

R G2

O2

(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格式及优缺点 基本模式:

R G1

O1

X

O2

R G2

O3

O4 【勤思对照】

参照6套卷地4和6套试卷的56题及补充两套卷的第一套的56题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5.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真题解析】

(1)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在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影响下,充分考虑中国的教育国情,提出了这一理论。①“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内涵为: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横向展开看,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看,生活伴随人始终,教育也伴随人始终;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都是为生活所决定。而教育通过改造人发挥其改造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功能。“生活教育”反对的是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以社会为学校。一方面,传统教育与社会隔绝,是“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学校即社会”虽使社会生活进入学校,但仍嫌不够。不如拆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让学校延伸到社会与自然。另一方面,劳动人民难以进入学校课程,社会就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一方面运用社会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学校的力量使社会进步。“学校即社会”反对的是将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绝的教育。③“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其内涵为: “在劳力上劳心”,破除传统教育下劳心与劳力的分离现象,教劳心者劳力--读书的人做工,教劳力者劳心--做工的人读书,使人人都“手脑双挥”;“行是知之始”,破除只从读书、听讲求知识的教育,从做入手求知识、求创造;有教先学,有学有教;反对注入式教学,教服从于学,教、学又服从于做。“教学做合一”反对的是不顾学的教,不顾做的教、学。生活教育理论反对的是学校与社会隔绝、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提倡的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和创造的教育。(2)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内涵:

①“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活教育”最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是人区别于动物所在;而人又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因此要做“中国人”,“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的民族特征;进一步提出“做现代的中国人”,则使“活教育”目的进而体现时代精神,更为具体。他赋予“现代中国人”五方面要求:有健全身体,有建设能力,有创造能力,能够合作,要服务并懂得、善于服务。②“活教育”的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的教材”,是对此的概括和表述。他说:“活教育课程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这一主张直接针对以书本为主的传统而发。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知识,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整体。

③“活教育”的教学论--“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活教育’教学论的出发点”,他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还提出“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即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割裂的,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3)共同点:二者都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

首先,都反对教育脱离儿童生活和主体性,力图去除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而脱离社会生活、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而脱离实际和实践、以教师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等弊端; 其次,都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

最后,都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不少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启发。【勤思对照】

参照勤思冲刺密卷中国教育史知识点13(第二个);参照勤思必胜习题库P90简答题第5题,论述题第1题

56.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谈到:“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请回答:(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 【答案解析】

(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或者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完成某项任务能力的判断与信念。该理论认为,人总是愿意在自己有成功把握的事情上投入精力。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这一活动。(2)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②替代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如果其受到自我效能感高的示范者的影响,那么其自我效能感就能随之提升。

③言语劝说。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

④情绪唤醒。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均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3)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观,是在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观主要发展者齐默尔曼(B.J.Zimmerman)认为,学生能够主动地、灵活地运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地作出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这样的学习就是自我调节学习。社会认知观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阶段、操作和意志控制阶段、自我反思阶段。社会认知观认为,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不是随个人的成长而自动形成的,也不是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被动习得的。自我调节的学习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水平的获得: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勤思对照】

密卷教育心理学大题准备的4 Ⅱ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调查。(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调查中如何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真题解析】

(1)问卷调查的优缺点为:优点: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具有很好的匿名性;调查范围广、效率高;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便于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易量化。缺点: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题量过大,或被调查者不合作都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应用范围较广,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还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真实情况;若部分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访谈法的优缺点为:优点:不受书面语言文字的限制,简便易行,灵活性强;能够通过深入交谈获得比较可靠有效的资料;容易进行深入调查。缺点: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到限制,受访谈者和被访谈者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问卷和测验等方法一起使用。

(2)访谈法可以作为问卷法的补充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问卷法的优点进行大规模的调查,但当问及一些态度题目时,在问卷中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访谈法,更加深入的获得更加可靠的资料。以克服问卷法的不足。所以在做调查时,两者的综合使用可以克服对方的优缺点,使研究的效度更高。【勤思对照】

6套卷第三套的56题

Start everyday with a new hope, leave bad memories behind & have faith for a better tomorrow.用新的希望开启每一天,释放掉不好的回忆,相信明天会更好。我是勤思教育徐老师,对于解析有什么觉得不妥的我们可以共同探讨,QQ:1210016801,加油,我们一起进步~

第五篇:2014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

2014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个,共70分)

1.素质教育

2.行动研究方法

3.正面教育原则

4.经验课程

5.教学模式

6.对贤良策

7.分斋教学法

8.东林书院

9.壬戌学制

10.白板说

11.爱弥儿

12.设计教学法

1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14.观察学习

二、简答题(15分/个,共105分)

1.当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学校美育活动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3.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6.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7.简述斯皮罗等人的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

三、论述题(25分/个,共125分)

1.教师应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分析并评价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内容改革的特点。

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4.试述赫尔巴特教育观及历史地位。

5.运用实例论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下载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311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学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在进入_____后均出现了学校。(B) 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会计从业《会计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1.( )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A.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会计”一词B.中国西周时期形成专职的“司会”官职C.意大利复式......

    2014年同等学力教育学综合真题

    同等学力考试,个人感觉今年比较偏,考完凭自己回忆把有印象的题记下来,因为是凭记忆,所以字面不能完全准确,但是基本是没错的,希望能给同样选择同等学力教育学的同学们一点启发。另......

    2010年考研真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考研真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

    2011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1中学教育学真题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且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2010年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本文由wazlh200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小题,......

    心理学和教育学2012真题及答案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科目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最佳答案。 1.将学习看成是......

    2014年教育学考研专业基础综合科目真题(完整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入学考试试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教育......